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调素化学发光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玲 李红兵 +4 位作者 李宗让 孙连云 白娟 孙大业 董燕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用发光物质N-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ABEI),采用碳二亚胺缩合法,成功地标记了动物及植物钙调素(CaM),标记率为[ABEI]/[CaM]≈0.8—0.9。对ABEI标记CaM的反应条件、结合物的质量和保存时间... 用发光物质N-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ABEI),采用碳二亚胺缩合法,成功地标记了动物及植物钙调素(CaM),标记率为[ABEI]/[CaM]≈0.8—0.9。对ABEI标记CaM的反应条件、结合物的质量和保存时间进行了观察。此标记物稳定,-20℃可保存10个月以上,适用于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生物样品中CaM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EI标记 调钙蛋白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胰岛素受体信号异常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许霖水 俞志海 +1 位作者 王占科 李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0-561,共2页
严重创伤、感染和脓毒血症休克时,机体出现以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反应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高(超)代谢反应和胰岛素抵抗,可造成外周组织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能力下降,肝葡萄糖生成和输出增多,脂肪分解增强,血浆... 严重创伤、感染和脓毒血症休克时,机体出现以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反应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高(超)代谢反应和胰岛素抵抗,可造成外周组织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能力下降,肝葡萄糖生成和输出增多,脂肪分解增强,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多以及组织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负氮平衡和能量代谢障碍.其主要致病因素可能与创伤应激和细菌移位造成内毒素血症,刺激一系列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结果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加重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同时内毒素血症造成胰岛β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又是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有关内毒素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详细原因和主要环节尚未完全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胰岛素受体 信号异常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间接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孙素群 许霖水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69,共3页
NO本身并无直接的毒性作用 ,相反 ,它在体内常发挥生理或保护作用。而“NO的毒性作用” ,主要是由于大量诱生的NO与体内同时大量产生的O- 2 等活性氧类反应 ,生成ONOO- 或N2 O3 等一系列物质 ,由二者分别介导氧化损伤或亚硝基化损伤 ,... NO本身并无直接的毒性作用 ,相反 ,它在体内常发挥生理或保护作用。而“NO的毒性作用” ,主要是由于大量诱生的NO与体内同时大量产生的O- 2 等活性氧类反应 ,生成ONOO- 或N2 O3 等一系列物质 ,由二者分别介导氧化损伤或亚硝基化损伤 ,因而是NO的间接作用。而NO的间接作用到底是通过ONOO- 还是N2 O3 途径来介导 ,取决于NO与O- 2 的局部相对浓度。若NO与O- 2 的局部浓度几乎相等 ,则生成ONOO- ,由ONOO- 来介导 ;而若NO的浓度高出O- 2 浓度较多 ,则主要生成N2 O3 ,由N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三氧化二氮 氧化应激 亚硝基化应激 间接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16C端cDNA的克隆表达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甘立霞 曹廷兵 钟小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32-537,共6页
人 I L16 是近年报道的一个新的细胞因子,其 C 端 130 个氨基酸的分泌型 I L16 广泛地参与了体内的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并具有抑制 H I V 复制等多种功能.经从 Con A 刺激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总 ... 人 I L16 是近年报道的一个新的细胞因子,其 C 端 130 个氨基酸的分泌型 I L16 广泛地参与了体内的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并具有抑制 H I V 复制等多种功能.经从 Con A 刺激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总 R N A,采用 R T P C R、分子克隆及序列测定的方法获得了 I L16 C 端 130 个氨基酸编码区的 c D N A,并在生物 素化融合蛋白表达系统中表达和纯化了该蛋白.结果表明:所得到的中国人 I L16 C端的编码序列与国外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已获得的 33 k D 融合蛋白易于纯化,这一工作为进一步研究 I L16 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 克隆 表达 白细胞介素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F-4结合蛋白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熊剑 简从相 +5 位作者 李鹏 范舒 申涛 常慧君 胡川闽 周继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IRF-4结合蛋白(IRF-4 binding protein,IBP)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技术对27例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20例正常涎腺组织标本进行IBP表达的检测和分析。用脂质体法转染IBP过表达及空白对... 目的探讨IRF-4结合蛋白(IRF-4 binding protein,IBP)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技术对27例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20例正常涎腺组织标本进行IBP表达的检测和分析。用脂质体法转染IBP过表达及空白对照载体至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G418筛选后建立IBP稳定表达细胞株;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BP表达对ACC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IBP在20例正常涎腺中全部表达阳性,在27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仅3例低表达,余皆不表达,阳性率为11.11%;将IBP转染入ACC2细胞内以后,其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同时克隆形成实验显示IBP转染组的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空白质粒对照组(分别为48%、92%,P<0.05)。结论 IBP能明显抑制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IRF-4结合蛋白 克隆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骼肌多催化功能蛋白酶的提取、鉴定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倪兵 周建新 董燕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736-741,共6页
为了研究多催化功能蛋白酶(multicatalyticalproteinase,MCP)在负氮平衡形成中的作用,以大鼠骨骼肌为原料,提取此酶并制备其抗血清.将大鼠骨骼肌粗提物经45%~65%饱和度硫酸铵分级盐析、阴离... 为了研究多催化功能蛋白酶(multicatalyticalproteinase,MCP)在负氮平衡形成中的作用,以大鼠骨骼肌为原料,提取此酶并制备其抗血清.将大鼠骨骼肌粗提物经45%~65%饱和度硫酸铵分级盐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最后从Sepharose4B层析柱上获得单一活性洗脱峰.酶活性用Carbobenzoxy-Val-Gly-Arg-4-nitrinilideacetate作底物检测.非变性PAGE银盐染色显示单一区带的骨骼肌多催化功能蛋白酶,SDS-PAGE银盐染色显示10条亚基电泳区带,分子量在25~32kD之间.纯化的酶免疫兔8周后,抗血清效价达132,用分级盐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抗血清,显示单一电泳区带的IgG.Western-blot分析显示只在25~32kD之间出现多条亚基区带.这些结果提示已获得电泳纯MCP及其较高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纯 抗血清 M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烫伤大鼠骨骼肌26S蛋白酶复合体和19S调节复合体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谭银玲 汪仕良 董燕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1-243,共3页
为阐明及防治烧伤后负氮平衡提供理论依据 ,在接近体内环境下于体外用免疫沉淀扣除法检测 30 %体表皮肤全层烫伤大鼠伤后第 1、2、3、5、7天内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及 19S调节复合体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 ,从烫伤后第 2天开始 ,大... 为阐明及防治烧伤后负氮平衡提供理论依据 ,在接近体内环境下于体外用免疫沉淀扣除法检测 30 %体表皮肤全层烫伤大鼠伤后第 1、2、3、5、7天内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及 19S调节复合体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 ,从烫伤后第 2天开始 ,大鼠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及 19S调节复合体的蛋白酶活性和ATPase活性均明显增加 ,提示烧伤可激活 2 6S蛋白酶复合体系统 ,从而参与骨骼肌蛋白质的降解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26S蛋白酶复合体 19S调节复合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I类抗原产生系统─免疫性多功能蛋白酶体 被引量:6
8
作者 谭银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6-197,200,共3页
关键词 多功能蛋白酶体 MHC-I类抗原 适应性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细胞与淋巴细胞白血病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临床研究
9
作者 周仲玲 许霖水 杨道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激酶 髓细胞性白血病 柔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对烫伤大鼠骨骼肌26S蛋白酶复合体的影响
10
作者 谭银玲 汪仕良 董燕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2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为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方法 :分别利用免疫沉淀扣除法、间接ELISA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动物模型的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的活性、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质降解速率的不同...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为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方法 :分别利用免疫沉淀扣除法、间接ELISA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动物模型的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的活性、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质降解速率的不同变化。 结果 :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相比 ,能明显降低烫伤大鼠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活性和表达水平 ,减少骨骼肌蛋白质分解。 结论 :早期的肠道喂养 ,可以显著抑制 2 6S蛋白酶复合体系统的活化 ,从而在整体上降低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道喂养 26S蛋白酶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P-核糖基化对大鼠肝、脾细胞核转录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徐惠 易禄康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9-232,共4页
ADP-核糖基化对大鼠肝、脾细胞核RNA聚合酶(Ⅰ+Ⅲ)、Ⅱ[简称pol(Ⅰ+Ⅲ)、polⅡ]的转录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对pol(Ⅰ+Ⅲ)活性的抑制率高于polⅡ,提示ADP-核糖基化是肝、脾细胞核RNA聚合酶,特别是pol Ⅰ活性的影响因素。当核糖化液中加入ADP... ADP-核糖基化对大鼠肝、脾细胞核RNA聚合酶(Ⅰ+Ⅲ)、Ⅱ[简称pol(Ⅰ+Ⅲ)、polⅡ]的转录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对pol(Ⅰ+Ⅲ)活性的抑制率高于polⅡ,提示ADP-核糖基化是肝、脾细胞核RNA聚合酶,特别是pol Ⅰ活性的影响因素。当核糖化液中加入ADP-ribose转移酶(ADPRT)的特异性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核糖基化对细胞核转录活性的抑制作用消失,进一步确证了RNA聚合酶活性的降低是由于ADP-核糖基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基化 RNA聚合酶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结合蛋白与端粒长度调控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耿 周建新 董燕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真核细胞端粒DNA序列的丢失与细胞的衰老及凋亡有关. 端粒酶的激活可维持端粒长度并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 端粒结合蛋白则可能通过调节端粒酶或其他相关因子的行为参与对端粒长度的调控. 近年有关端粒结合蛋白的研究取得了... 真核细胞端粒DNA序列的丢失与细胞的衰老及凋亡有关. 端粒酶的激活可维持端粒长度并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 端粒结合蛋白则可能通过调节端粒酶或其他相关因子的行为参与对端粒长度的调控. 近年有关端粒结合蛋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端粒长度调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结合蛋白 长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LOC33952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龙宗泓 李洪 +1 位作者 陈凤 易维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93-1697,1701,共6页
目的制备特异性抗人LOC339524的单克隆抗体(m Ab)并进行应用。方法将LOC339524蛋白的非糖基化抗原序列的编码基因进行三段重复表达,合成的基因克隆到质粒p ET28a上。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LOC339524重组蛋白,以此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 目的制备特异性抗人LOC339524的单克隆抗体(m Ab)并进行应用。方法将LOC339524蛋白的非糖基化抗原序列的编码基因进行三段重复表达,合成的基因克隆到质粒p ET28a上。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LOC339524重组蛋白,以此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m Ab。ELISA测定抗体特异性及效价。Western blot法鉴定LOC339524重组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人心肌组织和H9C2细胞中LOC339524蛋白的表达,采用制备的抗体检测不同心脏病患者血清LOC339524水平。结果筛选出2株能稳定分泌抗人LOC339524蛋白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5-D3和4-F8。其中5-D3效价高于4-F8,达2×106。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证明5-D3能特异性识别人和大鼠LOC339524蛋白,应用制备的抗体可成功检测不同心脏病患者血清LOC339524的水平。结论成功制备了特异性好、效价高的抗人LOC339524蛋白m 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339524 三段重复表达抗原序列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烧伤狗肝、肾线粒体呼吸功能及ATP含量的变化
14
作者 茆象千 彭家和 +1 位作者 康运生 董燕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55-458,共4页
本文用呼吸速率、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值(ADP/O)和ATP含量为指标,观察了50%TBSA Ⅲ°烧伤狗肝、肾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 结果发现,烧伤后肝、肾线粒体呼吸速率增强,而RCR、ADP/O和ATP含量有明显降低,肝分别降至正常对照组的4... 本文用呼吸速率、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值(ADP/O)和ATP含量为指标,观察了50%TBSA Ⅲ°烧伤狗肝、肾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 结果发现,烧伤后肝、肾线粒体呼吸速率增强,而RCR、ADP/O和ATP含量有明显降低,肝分别降至正常对照组的43.1%、70.6%和40.1%;肾分别降至73.4%、76.2%和51.4%,差异非常显著(P<0.001)。伤后立即输液组肝RCR、ADP/O和ATP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96.5%、95.4%和89.8%;肾分别是88.7%、93.5%和85.0%,均较接近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重度烧伤严重损害肝、肾线粒体正常生理功能,可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生成ATP能力降低。而伤后立即输液对肝、肾线粒体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ATP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