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军烧伤研究的主要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宗城 黎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74-277,共4页
我军烧伤研究始于1958年,30多年来,一直是我军医学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在全军烧伤专业组的指导下,军内的烧伤研究单位分工协作,团结攻关,在吸人性损伤、烧伤休克、烧伤感染,创面处理、烧伤后内脏并发症等许多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重... 我军烧伤研究始于1958年,30多年来,一直是我军医学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在全军烧伤专业组的指导下,军内的烧伤研究单位分工协作,团结攻关,在吸人性损伤、烧伤休克、烧伤感染,创面处理、烧伤后内脏并发症等许多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使我军烧伤救治水平一直居世界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军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病人血浆和痂下组织中头孢噻甲羧肟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尤忠义 雷政宏 宗光全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烧伤病人血浆和痂下组织中头孢噻甲羧肟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尤忠义,雷政宏,宗光全(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重庆630038)1前言感染是烧伤病人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1].而创面则是烧伤感染的重要来源 ̄[... 烧伤病人血浆和痂下组织中头孢噻甲羧肟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尤忠义,雷政宏,宗光全(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重庆630038)1前言感染是烧伤病人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1].而创面则是烧伤感染的重要来源 ̄[2],抗生素是防治烧伤感染的常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组织 头孢噻甲羧肟 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防治严重烧伤早期肺脏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左风利 任辉 张家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94-800,共7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restrictive fluid management strategy,RFMS)对严重烧伤早期肺脏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入住西南医院烧伤科的严重烧伤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入住西南医...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restrictive fluid management strategy,RFMS)对严重烧伤早期肺脏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入住西南医院烧伤科的严重烧伤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入住西南医院烧伤科的严重烧伤患者29例作为限制组。采用非随机前瞻性观察研究法分析:两组休克期(伤后2 d内)治疗方法相同,回吸收期(伤后3~10 d)对照组常规治疗,限制组实施RFMS,即适当控制补液总量+通过利尿促进体液排出。采用脉搏轮廓持续心输出量(pulse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 CCO)容量监护仪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伤后10 d内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伤后10 d每日液体入/出量并计算液体净平衡;记录实验室生化检查、病原菌培养结果;统计回吸收期呼吸机使用情况;分析患者伤后2周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限制组回吸收期每日液体净平衡和每日累积液体净平衡均低于对照组。限制组回吸收期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GEDI)在各时间点上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在伤后7d达正常值上限且持续在高水平维持,限制组于伤后7 d达峰值,此后呈下降趋势。对照组回吸收期血管外肺水指数(external venous lung water index,ELWI)均高于正常值上限,限制组仅在伤后7~9 d高于正常值上限。对照组和限制组回吸收期出现ELWI异常总天数的百分比分别为52.34%和35.34%,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吸收期对照组15例使用呼吸机,限制组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吸收期呼吸机使用总天数的百分比分别为对照组41.02%,限制组18.5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伤后2周内对照组12例发生ARDS,限制组4例;对照组14例发生肺部感染,限制组5例;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吸收期心脏指数(CI)均高于正常值上限,平均动脉压(MAP)处于正常值范围。结论适当的RFMS可有效减少严重烧伤回吸收期液体净平衡,促进体液回吸收和减轻容量负荷,对预防和减轻早期严重烧伤肺水肿与肺部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 液体净平衡 肺水肿 肺脏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大鼠心肌细胞基板上阴离子位点的电镜细胞化学研究
4
作者 张宁 迟路湘 +1 位作者 陈希炜 吴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A01期47-48,共2页
本文报道了利用阳离子染料聚乙烯亚胺(PEI)作为AS的探针,观察烧伤后大鼠心肌细胞基板AS的分布,借以阐明在烧伤情况下AS的变化。在电镜下观察发现,心肌细胞基板断裂处附近的细胞膜中有PEI颗粒,基板完整者未见PEI颗... 本文报道了利用阳离子染料聚乙烯亚胺(PEI)作为AS的探针,观察烧伤后大鼠心肌细胞基板AS的分布,借以阐明在烧伤情况下AS的变化。在电镜下观察发现,心肌细胞基板断裂处附近的细胞膜中有PEI颗粒,基板完整者未见PEI颗粒,从而提示基板对大分子的PEI具有阻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心肌细胞基板 阴离子 阳离子染料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早期营养支持途径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忠勇 汪仕良 +2 位作者 余斌 谷才之 黎鳌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前瞻性观察两种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病人代谢的影响。 方法:临床烧伤病人19 例,随机分为早期肠道营养组(EN)和胃肠外营养组(PN)。有严重吸入伤、休克、消化道出血、明显腹泻及腹部疾患者不列入本研究。除行常规抗休克等处理外,... 目的:前瞻性观察两种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病人代谢的影响。 方法:临床烧伤病人19 例,随机分为早期肠道营养组(EN)和胃肠外营养组(PN)。有严重吸入伤、休克、消化道出血、明显腹泻及腹部疾患者不列入本研究。除行常规抗休克等处理外,EN 组伤后第1 天即口服或经鼻饲管注入奥力康,PN 组从静脉补充氨基酸、脂肪乳剂和葡萄糖等,两组热量和氮摄入基本相等。连续2 周观察24 h 尿氮、静息能量消耗(REE)、血浆皮质醇、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清TNF。 结果:早期肠道营养明显降低严重烧伤高代谢,24 h 尿氮排出在伤后11天后PN 组明显高于EN组,伤后第4、8 天PN 组REE明显高于EN组。REE的降低与分解代谢激素和炎症介质的降低有关。 结论:严重烧伤后早期肠道营养代谢调理作用优于肠外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道营养 肠外营养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珠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凤君 黄文华 黎鳌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86-389,共4页
触珠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属急性期反应蛋白之一,由于所含轻链类型的不同,触珠蛋白具有遗传多态性,触珠蛋白的合成和降解主要在肝脏进行,并受细胞因子、前列腺素、激素等的调节,触珠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可能是一种重要的... 触珠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属急性期反应蛋白之一,由于所含轻链类型的不同,触珠蛋白具有遗传多态性,触珠蛋白的合成和降解主要在肝脏进行,并受细胞因子、前列腺素、激素等的调节,触珠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调节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珠蛋白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大面积切痂前后烧伤血清中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及烧伤血清损伤内皮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志清 荣新洲 +5 位作者 任加良 陈惠英 李宾 周一平 黄跃生 杨宗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80-281,共2页
为了解一次性大面积切痂术前和术后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损伤的改变,以探讨一次性大面积切痂术在烧伤后脏器功能障碍防治的机理。手术前1天和术后第1、3、7、14天取血分离血清和血浆,测定20侧严... 为了解一次性大面积切痂术前和术后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损伤的改变,以探讨一次性大面积切痂术在烧伤后脏器功能障碍防治的机理。手术前1天和术后第1、3、7、14天取血分离血清和血浆,测定20侧严重烧伤病人血浆中内毒素和TNFα水平,并结合体外内皮细胞培养,将烧伤血清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24h,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变化和培养液中LDH、6-keto-PGF1α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一次性大面积切痂术后烧伤血清中内毒素和TNFα水平均较术前1天明显降低(P<0.01);术后烧伤血清与内皮细胞孵育24h后,培养液中LDH和6-keto-PGF1α量均较术前烧伤血清的低,光镜下见内皮细胞变形、坏死也较术前烧伤血清所致显著减轻。实验提示,一次性大面积切痂可有效降低烧伤血清中内毒素和TNFα水平,并减轻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损伤,从而能有效防治烧伤后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内皮细胞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清 杨宗城 +2 位作者 黄跃生 王甲汉 周一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2-343,共2页
为了解严重烧伤后中性粒细胞 (PMN)凋亡情况及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 (STF)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将 2 4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 (30 %Ⅲ度烫伤 )和对照组 ,分离伤后 0、12、2 4hPMN ,继续培养 16h ,碘化丙啶 (propidiumiodide ,PI... 为了解严重烧伤后中性粒细胞 (PMN)凋亡情况及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 (STF)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将 2 4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 (30 %Ⅲ度烫伤 )和对照组 ,分离伤后 0、12、2 4hPMN ,继续培养 16h ,碘化丙啶 (propidiumiodide ,PI)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百分率。并用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分别刺激对照组大鼠PMN ,检测凋亡百分率。结果发现 :烫伤组大鼠PMN凋亡百分率较对照组大鼠降低 ,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均抑制PMN凋亡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说明严重烧伤后PMN凋亡延迟 ,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在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细胞凋亡 血清 痂下水肿瘤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后早期肠道营养对大鼠小肠粘膜保护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云 于晟 +1 位作者 汪仕良 黎鳌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8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为深入了解烧伤后早期肠道营养对小肠粘膜保护作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透射电镜及冰冻蚀刻复型技术,对严重烧伤大鼠行早期喂养(EF)、延迟喂养(DF)后小肠粘膜从光镜结构数量到超微结构质量的变化... 目的:为深入了解烧伤后早期肠道营养对小肠粘膜保护作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透射电镜及冰冻蚀刻复型技术,对严重烧伤大鼠行早期喂养(EF)、延迟喂养(DF)后小肠粘膜从光镜结构数量到超微结构质量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DF组空肠粘膜厚度、绒毛高度较EF组明显降低(P<0.01)。电镜观察示肠上皮细胞间囊性扩张,微绒毛坏死脱落,线粒体空化、嵴断裂;冰冻蚀刻复型观察示细胞间紧密连接松散紊乱,而EF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结论:进一步的形态学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道营养 超微结构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严重烧伤小型香猪肠道物质代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斌 汪仕良 +2 位作者 尤忠义 黎鳌 赵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5年第1期7-10,共4页
本文采用小型香猪烧伤模型,通过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髂动脉插管,从不同部位采取血标本,结合门静脉流量测定,动态观察了烧伤早期肠道营养以及补充谷氨酰胺对肠道物质代谢功能的影响。动物随机分为两组,GLN组(n=7)和NO... 本文采用小型香猪烧伤模型,通过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髂动脉插管,从不同部位采取血标本,结合门静脉流量测定,动态观察了烧伤早期肠道营养以及补充谷氨酰胺对肠道物质代谢功能的影响。动物随机分为两组,GLN组(n=7)和NON-GLN组(n=7)。时相点为伤前、伤后第一、四、七、十天及进食后15,30,45和60min。实验结果提示:①烧伤早期肠道对葡萄糖的利用明显减少;②烧伤后期,肠道利用谷氨酰胺增加,减少了对葡萄糖的利用,而使其对葡萄糖的合成增加;③谷氨酰胺的补充使肠道合成葡萄糖的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小型香猪 烧伤 肠道营养 肠道物质代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大鼠肝巨噬细胞活化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云 于晟 +4 位作者 常霖 钟晓玲 马丽梅 汪仕良 黎鳌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9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以30%Ⅲ度烧伤大鼠胃肠喂养模型,分离、培养肝巨噬细胞(Kupfercel,KC),以了解早期肠道营养(EF)对肝巨噬细胞的调理作用。方法:105只大鼠随机分为早期喂养组、延迟喂养组及正常对照组。于伤前及伤后1... 目的:以30%Ⅲ度烧伤大鼠胃肠喂养模型,分离、培养肝巨噬细胞(Kupfercel,KC),以了解早期肠道营养(EF)对肝巨噬细胞的调理作用。方法:105只大鼠随机分为早期喂养组、延迟喂养组及正常对照组。于伤前及伤后1、3、5天观察肝巨噬细胞分泌TNF、PGE2的变化及肝巨噬细胞吞噬胶体颗粒数量的变化。结果:延迟喂养组较早期喂养组肝巨噬细胞分泌TNF、PGE2及吞噬胶体颗粒量均明显增加。结论:早期肠道营养可下向调理肝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减少其释放活性介质,对严重烧伤后因炎症反应失控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可能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道营养 肝巨噬细胞 炎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组织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建民 杨宗城 陈发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8-219,共2页
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组织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其意义050082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杨建民杨宗城①陈发明①关键词烧伤;一氧化氮;内皮缩血管肽类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44严重烧伤早期心功能立即受到显著抑制,心肌收缩... 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组织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其意义050082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杨建民杨宗城①陈发明①关键词烧伤;一氧化氮;内皮缩血管肽类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44严重烧伤早期心功能立即受到显著抑制,心肌收缩性减弱,心输出量及心指数下降。有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对内皮单层通透性影响及CD11/CD18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志清 杨宗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应用体外灌注内皮细胞(EC)单层通透性测定方法观察了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PMN)对EC形态及通透性的影响。结果:烧伤早期PMN可使EC变形,细胞收缩,细胞间间隙增大,EC单层通透性增大,应用CD11...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应用体外灌注内皮细胞(EC)单层通透性测定方法观察了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PMN)对EC形态及通透性的影响。结果:烧伤早期PMN可使EC变形,细胞收缩,细胞间间隙增大,EC单层通透性增大,应用CD11a/CD18单抗和CD11b/CD18单抗阻断PMN与EC粘附后,可明显减轻PMN对EC的损伤和通透性的增高。结论:烧伤早期PMN可引起EC损伤,CD11/CD18参与了此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嗜中性白细胞 细胞渗透性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严重烧伤小型香猪肠道吸收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余斌 汪仕良 +2 位作者 尤忠义 黎鳌 赵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4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文采用小型香猪烧伤模型,通过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髂动脉插管,从不同部位抽取血标本,结合门静脉血流量测定,动态地观察了烧伤早期肠道营养以及补充谷氨酰胺对肠道吸收功能的影响。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即GLN组(n=7)和N... 本文采用小型香猪烧伤模型,通过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髂动脉插管,从不同部位抽取血标本,结合门静脉血流量测定,动态地观察了烧伤早期肠道营养以及补充谷氨酰胺对肠道吸收功能的影响。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即GLN组(n=7)和NON-GLN组(n=7)。时相点为伤前、伤后第一、四、七和第10天,以及进食后15,30,45min和60min。结果显示,伤后第一天,两组门静脉血流量明显降低,GLN组略高,以后GLN组血流量升高明显,伤后第四天已接近伤前值;进食后较空腹均有明显的升高,伤后第四天GLN组与伤前值无明显差别。而NON-GLN组升高缓慢,各时相点均明显低于GLN组。葡萄糖吸收高峰均出现于餐后30min。伤后第一天两组均明显降低(P<0.001),NON-GLN组更显著。GLN组升高较快,伤后第四天高峰吸收值已接近伤前水平。脂肪的吸收量两组伤后第一天均明显降低,GLN组回升较NON-GLN组快,伤后7至10天GLN组已达伤前水平。氨基酸的吸收总量伤后第一天两组均降低,GLN组回升速度较快,伤后第七天和第10天,GLN组升高已达伤前水平。提示早期补充GLN能明显地改善烧伤早期肠道的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小型香猪 烧伤 肠吸收功能 肠道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道营养支持可改善烧伤后肝脏白蛋白基因表达
15
作者 任建安 汪仕良 +1 位作者 黎介寿 黎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 :研究早期肠道营养是否可以改善烧伤后白蛋白的合成。  方法 :将 30 % 度烧伤的 Wistar大鼠分为早期喂养组 ( EF)和延迟喂养组 ( DF)。两组大鼠均接受肠内营养 ,总热量为732 .2 k J/ ( kg· d) ,但 EF组在烧伤后 2 h开始肠... 目的 :研究早期肠道营养是否可以改善烧伤后白蛋白的合成。  方法 :将 30 % 度烧伤的 Wistar大鼠分为早期喂养组 ( EF)和延迟喂养组 ( DF)。两组大鼠均接受肠内营养 ,总热量为732 .2 k J/ ( kg· d) ,但 EF组在烧伤后 2 h开始肠内喂养 ,而 DF组在烧伤后 4 8h开始肠内喂养。分别在烧伤后第 1、3、6、9天观察血清白蛋白和肝脏白蛋白基因表达。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观察白蛋白 m RNA变化 ,使用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定量 RT- PCR产物。  结果 :EF组的血清白蛋白在烧伤后第 6和第 9天显著高于 DF组。 DF组肝组织白蛋白的 m RNA表达在烧伤后第 1天即有明显下降 ,第 3天时几乎无白蛋白的基因表达 ,第 6天时白蛋白的基因表达仍很低 ,直至第 9天 ,白蛋白 m RNA的水平才与早期喂养组相当。在 EF组 ,烧伤后第 1天白蛋白m RNA水平也明显降低 ,但略高于延迟喂养组。此后在第 3天和第 6天均明显高于延迟喂养组 ,但在第 9天时白蛋白 m RNA的表达又略有下降。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烧伤后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内营养 血浆白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血清抑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白细胞介素-2的应答与血清中游离受体的变化
16
作者 肖光夏 Rajesh K Chopra +2 位作者 William H Adler Andrew M Munster Richard A Winchurch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54-256,共3页
对7例严重烧伤病人于伤后1、2、3、4、5、7、14天连续分离其血清,检测在该血清影响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株-2(CTLL-2)细胞对白细胞介素-2(IL-2)的增殖反应,同时测定血清中游离的IL-2受体水平。结果发现:伤后1~3天增殖反应为正常的67%... 对7例严重烧伤病人于伤后1、2、3、4、5、7、14天连续分离其血清,检测在该血清影响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株-2(CTLL-2)细胞对白细胞介素-2(IL-2)的增殖反应,同时测定血清中游离的IL-2受体水平。结果发现:伤后1~3天增殖反应为正常的67%~69%,3~14天抑制作用日趋严重,7天后低至正常的30%;同一系列的烧伤血清,游离IL-2受体相应增多,伤后5~14天,高达正常的3~4倍,后者可能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功能,导致CTLL-2细胞对IL-2应答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T细胞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人T细胞对猪抗原免疫耐受的体外实验研究
17
作者 李彦 吴军 +4 位作者 陈维佩 易绍萱 姜庆 陈希炜 张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诱导人T细胞对猪抗原免疫耐受的状况。方法:通过建立人幼稚淋巴细胞与猪抗原递呈细胞混合培养模型,以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及毒性实验、DNA分析、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等手段,观测了幼稚淋巴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对异种负... 目的:探讨诱导人T细胞对猪抗原免疫耐受的状况。方法:通过建立人幼稚淋巴细胞与猪抗原递呈细胞混合培养模型,以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及毒性实验、DNA分析、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等手段,观测了幼稚淋巴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对异种负调细胞疫苗初次接触与再次刺激的免疫应答状况的变化。结果:发现在体外,异种负调细胞疫苗能诱导人幼稚及成熟T细胞产生免疫耐受;辅助信号系统耐受在诱导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提示在该系统中免疫耐受发生的机理是克隆排除与免疫无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T细胞发育 异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中药对烫伤小鼠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45
18
作者 罗中华 黄文华 +3 位作者 刘敬 周新 叶宝莲 陈巧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1-273,共3页
观察中药三七、金银花、虎杖及人参对烫伤小鼠中性粒细胞(PMN)的作用。结果烧伤后PMN的细胞内贮存钙与正常组比较未见显著的差别,各中药治疗组与之也无统计学意义。伤后PMN释放H_2O_2量显著低于正常小鼠,三七和金银... 观察中药三七、金银花、虎杖及人参对烫伤小鼠中性粒细胞(PMN)的作用。结果烧伤后PMN的细胞内贮存钙与正常组比较未见显著的差别,各中药治疗组与之也无统计学意义。伤后PMN释放H_2O_2量显著低于正常小鼠,三七和金银花对伤鼠PMN的H_2O_2释放未见明显作用。虎杖的中剂量和人参小剂量组对小鼠烫伤后的PMN释放H_2O_2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说明此二种药物具有抗氧化反应的作用。伤鼠PMN体外释放溶菌酶显著高于正常,提示伤鼠PMN合成和释放溶酶体酶的能力增加,使体外仍显示大量溶菌酶释放。四种中药除人参外,其余的对PMN的体外分泌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中药 中性粒细胞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一氧化氮对犬烟雾吸入性损伤脂质过氧化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齐顺贞 杨建民 +2 位作者 林洪武 杨宗城 黎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0-130,187,共2页
吸入一氧化氮(NO)已成为世界的一个医学研究热点,就我们所知,在国内外尚未见到吸入NO对脂质过氧化损害的报告,为评价其效果,我们观察了吸入45×10-6(45ppm)NO在犬烟雾吸入性损伤对体内氧化与抗氧化方面的... 吸入一氧化氮(NO)已成为世界的一个医学研究热点,就我们所知,在国内外尚未见到吸入NO对脂质过氧化损害的报告,为评价其效果,我们观察了吸入45×10-6(45ppm)NO在犬烟雾吸入性损伤对体内氧化与抗氧化方面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一)动物与分组: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脂质过氧化 烟雾 吸入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一氧化氮对犬烟雾吸入性损伤心肌酶谱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齐顺贞 杨建民 +2 位作者 林洪武 杨宗城 黎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56-659,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吸入一氧化氮(NO)在犬烟雾吸入性损伤时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烟雾吸入后,用17只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8)单纯吸氧(FiO2,045),治疗组(n=9)吸氧(FiO2,045)+0...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吸入一氧化氮(NO)在犬烟雾吸入性损伤时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烟雾吸入后,用17只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8)单纯吸氧(FiO2,045),治疗组(n=9)吸氧(FiO2,045)+00045%(45ppm)NO,连续监测12h动脉血心肌酶谱变化。结果:治疗组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肌酸激酶(CK)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烟雾 吸入性损伤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