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段玉忠 蒋仁容 曹正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318-3320,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肺癌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并分析254例病理或细胞学首次确诊的肺癌患者,以及27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肺癌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并分析254例病理或细胞学首次确诊的肺癌患者,以及27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ritin、f-PSA、PSA、β-HCG及HGH)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的C-12芯片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68.90%vs17.03%,χ2=152.95,P<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9%和82.9%;肺癌组中ferritin、CA125、CEA及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41.04%、35.86%、33.47%和13.15%。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标志物 蛋白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肿瘤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红梅 胡义德 +1 位作者 廖国清 李虎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术 (PRFA)治疗肝脏肿瘤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B超或CT引导下对 66例肝脏占位患者行 14 6例次PRFA ,治疗前后行AFP、B超或CT检查 ,6个月后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PRFA ,2例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术 (PRFA)治疗肝脏肿瘤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B超或CT引导下对 66例肝脏占位患者行 14 6例次PRFA ,治疗前后行AFP、B超或CT检查 ,6个月后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PRFA ,2例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6个月后随访肿瘤完全消失 6例 ,肿瘤直径缩小 1/2以上者 2 1例 ,肿瘤直径缩小 1/2以下者 2 4例 ,肿瘤直径无明显改变或增大 9例 ,死亡 4例。结论 PRFA具有简单、微创、安全、有效、多点反复治疗及对全身影响较小等优点 ,是肝脏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直径较大的肿瘤 ,PRFA与TACE交替实施将会提高疗效 ;对肝功为ChildC级患者应慎重实施PR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射频热消融 超声引导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Ⅱ/Ⅲ期及补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全睿 赵永强 +33 位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廖美琳 姜丽岩 徐建民 王华英 李进 侯梅 周清华 张力建 张树才 夏忠军 姜文奇 吕跃 翟明 孟凡义 王东星 王健民 陈正堂 关华军 王庆余 陈协群 刘基巍 张阳 宋善俊 刘文励 于世英 徐建明 宋恕平 徐健 李丽庆 张梅 孙红 江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组63例,Ⅲ期试验入组154例,补充临床试验入组59例;其后剔除5例、脱落41例,共有230例纳入符合方案(pre-protocol,PP)数据集;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患有实体肿瘤。Ⅱ期临床试验和补充临床试验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按是否参加随机交叉对照分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部分和非随机交叉自身对照部分。将接受rh-TPO用药的试验周期定义为用药周期,未用rh-TPO的周期定义为空白对照周期,试验期间的化疗方案和剂量均维持不变。将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合并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意向性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ITT)数据集及PP数据集均显示出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变化(以ITT集数据为例)。与对照周期相比,rh-TPO治疗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损伤的程度[化疗后PLT下降的最低值:(63.02±46.48)×109vs(49.47±31.41)×109个/L,P=0.002],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恢复至75×109个/L以上需要的天数:(11.18±9.71)vs(17.8±10.46)d,P=0.000],大幅提高血小板恢复水平[末次随访时PLT检测值:(211.21±119.20)×109vs(138.13±71.54)×109个/L,P=0.000;化疗后PLT最高值:(262.78±162.60)×109vs(149.36±73.26)×109个/L,P=0.000;末次随访时PLT与基线的差值:(79.64±118.06)×109vs(-8.92±102.50)×109个/L,P=0.000]。rh-TPO还可降低PLT输注患者的比例(12.21%vs 19.85%,P=0.017),减少PLT输注例次(0.22±0.72)vs(0.37±0.90)次,P=0.010)和输注量[(1.66±6.09)vs(2.77±7.08)U,P=0.009];补充试验中,PLT输注患者比例减少更为显著(13.79%vs 33.93%,P=0.0082)。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患者中仅出现11例次不良反应,多为发热(6例)或寒战(2例)。结论: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h-TPO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的损伤程度,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大幅提高PLT水平,降低患者PLT输注的例次和数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实体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随机对照试验 自身交叉 多中心临床试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光动力治疗的注意事项
4
作者 黄彩英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85,共1页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py PDT)又称光敏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肿瘤疗法的新技术,其特点是光敏剂和特定波长光照的先后使用。与传统疗法相比。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光动力治疗 光动力疗法 肿瘤组织 光敏剂 新技术 长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Bax比率与细胞“命运” 被引量:164
5
作者 王卫东 陈正堂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3-396,共4页
凋亡过程的启动直接决定了细胞的"命运"。在细胞凋亡的两个进化保守的信号转导途径中,Bcl-2家族成员的构成比例是凋亡调控的关键因素,尤其是Bcl-2/Bax比率是启动细胞凋亡的"分子开关"。Bax和Bcl-2通过形成同源或异... 凋亡过程的启动直接决定了细胞的"命运"。在细胞凋亡的两个进化保守的信号转导途径中,Bcl-2家族成员的构成比例是凋亡调控的关键因素,尤其是Bcl-2/Bax比率是启动细胞凋亡的"分子开关"。Bax和Bcl-2通过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来调节细胞凋亡:当Bax形成同源二聚体时诱导细胞凋亡;Bax与bcl-2形成异源二聚体时则抑制细胞凋亡。当某细胞系的所有细胞内异源二聚体(Bcl-XL/Bax和Bcl2/Bax)的含量≥50%时,细胞耐受凋亡;而当细胞内Bax同源二聚体>80%时,且在适当信号诱导下则细胞出现凋亡。细胞凋亡的数学模型认为,Bcl-2家族之促凋亡和抑凋亡成员的比率直接决定了线粒体外膜各种通道的开放程度,形成细胞凋亡调控的枢纽;故有学者认为Bcl-2/Bax比率是调控细胞死亡的"可变电阻器"(rheo-stat),在外界因素刺激下,细胞的生死最终取决于Bc-2和Bax两种调控因子的平衡结果。目前关于前列腺癌、直肠癌、白血病、宫颈癌等的临床研究均支持这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BAX 比率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6
作者 高丽莉 胡义德 +1 位作者 张青 钱海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2004-2006,共3页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201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99Tcm-MDP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的症状、部位、数量与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率为66.7%,肺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部位以...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201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99Tcm-MDP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的症状、部位、数量与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率为66.7%,肺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部位以胸部骨骼为最多,其次为脊柱和骨盆。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摄片与CT。结论全身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最有价值,肺癌患者应常规行全身骨显像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放射性核素显像 亚甲基二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miRNAs表达谱检测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廖荣霞 孙建国 +5 位作者 张亮 陈敏 陈彬 娄桂予 周度金 陈正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2209-2212,共4页
目的制作哺乳动物micro RNAs(miRNAs)检测微阵列,筛选乳腺癌miRNAs表达谱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利用已知的人及小鼠的miRNAs序列,设计了496条探针,制作miRNAs微阵列并验证其可靠性;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分... 目的制作哺乳动物micro RNAs(miRNAs)检测微阵列,筛选乳腺癌miRNAs表达谱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利用已知的人及小鼠的miRNAs序列,设计了496条探针,制作miRNAs微阵列并验证其可靠性;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分别抽提细胞总RNA,分离小分子RNA,经T4RNA连接酶荧光标记后与微阵列杂交,通过芯片扫描和数据分析,获得乳腺癌miRNAs表达谱。结果成功制作哺乳动物miRNAs微阵列,筛选获得57个乳腺癌相关miRNAs,其中,29个为低表达,28个为高表达。结论建立了哺乳动物miRNAs检测微阵列的技术平台,并筛选到乳腺癌miRNAs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微阵列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球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季金苟 李红 +3 位作者 董瑾 郝石磊 吴丹君 夏之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67-770,共4页
目的 制备具有预防和降低硫酸庆大霉素耳毒性的壳聚糖纳米球。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以三聚磷酸钠为离子交联剂,制备了硫酸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考察了其理化性质和释药性能。结果... 目的 制备具有预防和降低硫酸庆大霉素耳毒性的壳聚糖纳米球。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以三聚磷酸钠为离子交联剂,制备了硫酸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考察了其理化性质和释药性能。结果纳米球的粒径为50-80nm,载药包封率为39.8%,载药量为18.3%,体外60h释药90%左右,释放过程符合双相动力学方程。结论这可能预示硫酸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球缓释效果可降低硫酸庆大霉素的耳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庆大霉素 壳聚糖 纳米球 离子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一步法制备人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 被引量:12
9
作者 贾立明 叶明福 +7 位作者 刘丽红 孙玉兰 孙恒文 谢启超 李军果 钱桂生 房殿春 胡义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407-1409,共3页
目的 建立从少量外周血中提取白细胞线粒体DNA(mtDNA)的快速、简便方法。方法  5 8份抗凝血静置后取白细胞层 ,采用碱变性法裂解细胞 ,酚 氯仿 异戊醇抽提 ,RNA酶消化后再抽提及沉淀 ,PCR扩增产物电泳鉴定。结果 获得的mtDNA样品... 目的 建立从少量外周血中提取白细胞线粒体DNA(mtDNA)的快速、简便方法。方法  5 8份抗凝血静置后取白细胞层 ,采用碱变性法裂解细胞 ,酚 氯仿 异戊醇抽提 ,RNA酶消化后再抽提及沉淀 ,PCR扩增产物电泳鉴定。结果 获得的mtDNA样品不存在蛋白质等污染 ,用特异性mtDNAPCR引物从 5 8例核酸样品中均能扩增出 15 2 8bp的mtDNA基因片段。结论 改良一步法是一种省时、经济、实用、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白细胞 抽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抑制蛋白Livin两种异构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建国 陈正堂 +2 位作者 王志新 张青 廖荣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935-1938,共4页
目的构建凋亡抑制蛋白Livin两种异构体(Livinα和β)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Livinα和pcDNA3.1-Livinβ。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首先设计合成扩增Livin基因异构体全长cDNA序列的特异性PCR引物,以肺腺癌SPC-A1细胞总RNA为模板,RT-PCR... 目的构建凋亡抑制蛋白Livin两种异构体(Livinα和β)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Livinα和pcDNA3.1-Livinβ。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首先设计合成扩增Livin基因异构体全长cDNA序列的特异性PCR引物,以肺腺癌SPC-A1细胞总RNA为模板,RT-PCR获得Livin基因异构体全长cDNA序列,TA克隆将Livin全长cDNA序列克隆到T载体上,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取所需目的片段,然后将该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最后对产生的重组子进行双酶切、PCR鉴定,并经过测序证实后,构建成为Livin基因异构体表达载体(pcDNA3.1-Livin)。电穿孔法获得稳定表达Livinα和β的A549细胞克隆,Westernblot验证Livin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获得Livinα和Livinβ全长cDNA序列,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基因转染后,阳性细胞分别表达Livinα和β。结论Livin基因两种异构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细胞中的表达鉴定,为进一步研究Livin异构体功能及在肺癌细胞中的抗凋亡效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抑制蛋白 LIVIN 凋亡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例中国汉族人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高变Ⅰ区序列特殊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义德 贾立明 +5 位作者 孙玉兰 孙恒文 刘丽红 叶明福 钱桂生 房殿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06-1808,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线粒体DNA序列 ,进一步了解中国汉族人线粒体基因多态性的特点。方法 一步法制备 3 1个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个体的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 ,PCR扩增包括非编码高变Ⅰ区在内的 15 2 8bp核酸片段 ,并直接测序 ,分析高变Ⅰ... 目的 通过分析线粒体DNA序列 ,进一步了解中国汉族人线粒体基因多态性的特点。方法 一步法制备 3 1个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个体的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 ,PCR扩增包括非编码高变Ⅰ区在内的 15 2 8bp核酸片段 ,并直接测序 ,分析高变Ⅰ区序列变异情况。结果 高变Ⅰ区 162 2 3和 163 62核苷酸位点 ,分别出现高频率C→T变异 ( 70 97% ,2 2 /3 1)及T→C变异 ( 4 8 3 9% ,15 /3 1)。结论 线粒体DNA第 162 2 3核苷酸位点T和第 163 62核苷酸位点C很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特异性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族人 线粒体DNA 外周血白细胞 人外周血 序列 线粒体基因 直接测序 位点 变异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阻滞胸腺素β4表达对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璟 卓文磊 +2 位作者 王彦 敖绪军 郑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阻滞胸腺素β4表达对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MT)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能表达针对胸腺素β4的小干扰RNA(si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及表达不针对任何已知mRNA的siRNA的阴性对照载体,分别感染人肾... 目的探讨RNA干扰阻滞胸腺素β4表达对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MT)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能表达针对胸腺素β4的小干扰RNA(si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及表达不针对任何已知mRNA的siRNA的阴性对照载体,分别感染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得到胸腺素β4表达受抑制的HKC-siTβ4和胸腺素β4表达未受影响的HKC-siC。根据用TGF-β1处理HKC、HKC-siTβ4和HKC-siC的情况,将培养的细胞分为4组:正常HKC组(C组),TGF-β1处理HKC组(T+C组),TGF-β1处理HKC-siTβ4组(T+siTβ4组)和TGF-β1处理HKC-siC组(T+siC组)。48h后,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胸腺素β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素表达,并分析胸腺素β4和α-SMA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C组胸腺素β4表达弱阳性,α-SMA表达阴性,E-钙黏素表达强阳性;T+C组胸腺素β4和α-SMA表达强阳性,E-钙黏素表达较C组减弱(P<0.01);T+siTβ4组胸腺素β4和α-SMA表达弱阳性,表达量显著低于T+C组(P<0.01),E-钙黏素显著高于T+C组(P<0.01);T+siC组胸腺素β4、α-SMA和E-钙黏素表达与T+C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胸腺素β4和α-SM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RNAi阻滞胸腺素β4表达能有效地抑制TGF-β1诱导EMT,提示胸腺素β4是介导TGF-β1诱导EMT的重要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素β1 肾小管 上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RNA 小分子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启动子调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郝萍 王东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57-1859,共3页
目的 研究人 0 3kb的AFP启动子序列对EGFP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 ,选择性地从人基因组中扩增出人甲胎蛋白启动子 (AFPpromoter)序列 ,分别构建含有AFP启动子序列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 目的 研究人 0 3kb的AFP启动子序列对EGFP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 ,选择性地从人基因组中扩增出人甲胎蛋白启动子 (AFPpromoter)序列 ,分别构建含有AFP启动子序列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及AFP启动子序列和DT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AF EGFP、pAF DTA ;将pAF EGFP转染HepG2、SMMC 772 1及NIH3T3后进行荧光强度检测。结果 转染pAF EGFP质粒细胞的EGFP表达量在HepG2细胞中明显高于SMMC 772 1、NIH3T3细胞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AFP启动子可以特异性地启动它后面的目的基因在AFP阳性的细胞中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人肝癌细胞 启动子 EGFP 高效表达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SMMC-7721 酶切位点 目的基因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1
14
作者 付烊 朱波 章必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93-996,共4页
晚期肺癌的治疗已经全面进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免疫治疗时代。晚期肺癌的免疫治疗不仅囊括所有的病理学类型,而且已经在国内外获批了大量的适应证。然而在此领域,仍然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寻找合适的生物标志物、关注... 晚期肺癌的治疗已经全面进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免疫治疗时代。晚期肺癌的免疫治疗不仅囊括所有的病理学类型,而且已经在国内外获批了大量的适应证。然而在此领域,仍然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寻找合适的生物标志物、关注特殊人群特征、探索最佳联合治疗模式和研究病理学及免疫学特征,是未来晚期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肺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345例统计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段玉忠 李莎莎 蒋仁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3005-300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肺癌的病理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查阅新桥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共1345例确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Statistica6.0及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全部1345例肺癌患者中,男性所占比重较...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肺癌的病理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查阅新桥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共1345例确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Statistica6.0及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全部1345例肺癌患者中,男性所占比重较大,男女比例约为4:1(78.07%:21.93%),其发病高峰年龄段均于50~59岁,分别占男性和女性患者的36.00%及31.53%,病理类型总体分布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37.99%:35.99%:15.61%,其中女性患者以肺腺癌(62.03%)居多,男性以肺鳞癌(42.38%)居首位,不同病理类型及性别构成比例分布在不同年份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肺腺癌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肺癌发病率与患者年龄相关,男女比例约为4:1,腺癌居于首位,但随年龄增大所占比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原 病理学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尤文肉瘤EWS-FLI-1结合序列的DTA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尤文肉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岗 赵忠全 王东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 研究尤文氏肉瘤EWS FLI 1融合蛋白的特异结合序列与DTA基因融合后的表达及对尤文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为肿瘤基因治疗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构建含有EWS FLI 1特异结合序列和白喉毒素A链基因的表达载体pS2 DTA。转染尤文肉瘤... 目的 研究尤文氏肉瘤EWS FLI 1融合蛋白的特异结合序列与DTA基因融合后的表达及对尤文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为肿瘤基因治疗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构建含有EWS FLI 1特异结合序列和白喉毒素A链基因的表达载体pS2 DTA。转染尤文肉瘤细胞以及对照细胞后检测DTA表达及其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表达载体pS2 DTA在尤文肉瘤细胞系中高表达并产生强烈的杀伤作用。结论 pS2 DTA可以对尤文肉瘤细胞产生选择性杀伤作用 ,抑制其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文肉瘤 融合基因 白喉毒素A链(DTA)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被引量:165
17
作者 石远凯 孙燕 +47 位作者 于金明 丁翠敏 马智勇 王子平 王东 王征 王孟昭 王燕 卢铀 艾斌 冯继锋 刘云鹏 刘晓晴 刘基巍 伍钢 曲宝林 李学记 李恩孝 李薇 宋勇 陈公琰 陈正堂 陈骏 余萍 吴宁 吴密璐 肖文华 肖建平 张力 张阳 张沂平 张树才 宋霞 罗荣城 周彩存 周宗玫 赵琼 胡成平 胡毅 聂立功 郭其森 常建华 黄诚 韩宝惠 韩晓红 黎功 黄昱 史幼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多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脑转移 原发性肺癌 平均生存时间 专家共识 转移部位 培美曲塞 手术减压 血清肿瘤标志物 颅内转移灶 吉非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超微结构在视觉发育关键期中的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永峰 孙汉军 胡义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467-1469,共3页
目的观察出生后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超微结构在视觉发育关键期(7~30d)中的变化特点。方法10只正常健康Wistar大鼠,8只为新生大鼠,2只为成年大鼠。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只,正常饲养,分别于出生后0、15、20、25d摘取眼球进行... 目的观察出生后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超微结构在视觉发育关键期(7~30d)中的变化特点。方法10只正常健康Wistar大鼠,8只为新生大鼠,2只为成年大鼠。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只,正常饲养,分别于出生后0、15、20、25d摘取眼球进行视网膜电镜观察。2只成年大鼠亦进行视网膜电镜观察。结果出生后0d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超微结构幼稚且细胞层次不清,关键期内感光细胞的细胞器逐步丰富发育成熟,层次渐显清晰。结论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内逐渐发育、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视觉发育 感光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MPSS)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61-765,共5页
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 (massivelyparallelsignaturesequencing ,MPSS)是以DNA测序为基础的大规模高通量基因分析新技术 ,通过标签库的建立、微珠与标签的连接、酶切连接反应和生物信息分析等步骤 ,获得基因表达序列 .MPSS具有能测定表达... 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 (massivelyparallelsignaturesequencing ,MPSS)是以DNA测序为基础的大规模高通量基因分析新技术 ,通过标签库的建立、微珠与标签的连接、酶切连接反应和生物信息分析等步骤 ,获得基因表达序列 .MPSS具有能测定表达水平较低、差异较小的基因 ,不必预先知道基因的序列 ,自动化和高通量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 MPSS 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分析 酶切连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平 王林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肺腺癌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行PICC化疗的537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置管后... 目的分析肺腺癌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行PICC化疗的537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537例肺腺癌患者中,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37例,发生率为6.8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小板计数、穿刺肢体以及是否使用预防剂量抗凝药物对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性别、穿刺静脉、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穿刺头静脉、FIB水平≥4 g/L及BMI≥25 kg/m2是肺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50岁的女性肺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69%,显著高于35~50岁女性肺腺癌患者(5.15%)(P<0.05)。结论女性肺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风险高于男性肺腺癌患者,且年龄>50岁的女性肺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显著增加。临床操作中应尽量选择贵要静脉为穿刺点,改善肥胖体质并保持FIB水平<4 g/L,以降低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