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正碰交通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辉 尹志勇 +6 位作者 王正国 杨志焕 蒋建新 宁心 李晓炎 陈海斌 杨光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657-1659,共3页
目的研究家兔正碰交通伤的损伤机制和伤情特点。方法30只家兔根据碰撞初速度不同分为3组,Ⅰ组(30km/h),Ⅱ组(40km/h),Ⅲ组(50km/h)。以坐姿固定家兔于动物固定台车上,按预先设置速度和加速度启动动力牵引系统开始致伤过程。用激光测速... 目的研究家兔正碰交通伤的损伤机制和伤情特点。方法30只家兔根据碰撞初速度不同分为3组,Ⅰ组(30km/h),Ⅱ组(40km/h),Ⅲ组(50km/h)。以坐姿固定家兔于动物固定台车上,按预先设置速度和加速度启动动力牵引系统开始致伤过程。用激光测速系统和高速摄像系统测量和分析碰撞瞬间动物固定台车的速度和减速度。观察致伤后动物的伤情特点,对家兔作大体解剖并进行AIS-ISS评分。结果伤后1h内Ⅱ组死亡1只兔子,Ⅲ组死亡3只兔子,其余动物均存活。Ⅰ组未见明显脏器损伤,Ⅱ、Ⅲ组家兔损伤部位为胸腹部,AIS(MAIS)和ISS评分分别是(2.30±0.65)、(14.50±2.10)、(4.20±0.70)、(36.40±4.58)。结论碰撞初速度和减速度对动物的伤情有影响,胸腹部是兔正碰交通伤的主要损伤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碰 交通伤 速度 减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Ⅰ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勇 杜娟 +4 位作者 余静 王海燕 岳彩黎 曾灵 蒋建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4-378,共5页
目的改良细胞分离方法,得到高纯度的原代Ⅰ型肺泡上皮细胞(ATⅠ)并进行培养,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通过酶消化法、IgG贴壁法和免疫磁珠法获得高纯度ATⅠ并进行培养,采用台盼蓝染色计算细胞活力,免疫荧光DAPI法鉴... 目的改良细胞分离方法,得到高纯度的原代Ⅰ型肺泡上皮细胞(ATⅠ)并进行培养,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通过酶消化法、IgG贴壁法和免疫磁珠法获得高纯度ATⅠ并进行培养,采用台盼蓝染色计算细胞活力,免疫荧光DAPI法鉴定细胞纯度和表型,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规律,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每只体重120g左右的SD大鼠可获得(2.1±0.5)×106个ATⅠ,细胞活力为93.8%±1.6%,细胞纯度为91.0%±0.6%。培养3d后细胞完全黏附、伸展,培养7d后汇合形成单层扁平状。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培养的原代细胞水通道蛋白5(AQP5)和小窝蛋白1(Cav-1)呈阳性表达,表面活性蛋白C前体(pro-SPC)呈阴性表达。获取的ATⅠ可在体外增殖,生长曲线显示原代ATⅠ在对数增长期的倍增时间约为66h。结论改良细胞分离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ATⅠ,培养后细胞生长良好,可为研究以ATⅠ损伤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提供可靠的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上皮细胞 Ⅰ型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牵张加重模拟缺血缺氧心肌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东 黄跃生 +2 位作者 张东霞 蒋建新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557-1560,共4页
目的 验证机械牵张加重模拟缺血缺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效应。方法 利用所建立的心肌细胞体外牵张模型 ,模拟施加缺血缺氧因素 ,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含量及碘化丙啶 (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  10 %牵... 目的 验证机械牵张加重模拟缺血缺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效应。方法 利用所建立的心肌细胞体外牵张模型 ,模拟施加缺血缺氧因素 ,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含量及碘化丙啶 (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  10 %牵张后 ,心肌细胞形态完整 ,LDH及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模拟缺血缺氧后形态明显破坏 ,LDH及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牵张复合模拟缺血缺氧后 ,细胞形态破坏加剧 ,LDH含量急剧上升 ,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进一步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 机械牵张加剧了模拟缺血缺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效应 ,提示严重烧伤早期过多过快补液导致心脏前负荷的迅速增加对心肌组织产生牵拉可能会加剧业已存在的心肌细胞损伤 ,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心肌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机械牵张 缺血/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兔心肌挫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徐刚 罗猛 +2 位作者 牛义民 宋永祥 周继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734-1735,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挫伤 SOD MDA 三七总皂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A信号通路调控体外培养大鼠脑片的CRHmRNA表达的研究
5
作者 陈立朝 许民辉 周继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64-967,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下丘脑神经元表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的蛋白激酶A (PKA)信号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大鼠下丘脑脑片实验模型,运用Westernblot及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观察CRH激活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 目的 探讨大鼠下丘脑神经元表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的蛋白激酶A (PKA)信号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大鼠下丘脑脑片实验模型,运用Westernblot及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观察CRH激活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Ⅰ型受体(CRH1R)后PKA信号通路的活性变化,及其与CRH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 CRH可引起下丘脑脑片磷酸化PKA、磷酸化环腺苷一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CRHmRNA含量明显增加,而CP 15 45 2 6、H89可显著抑制磷酸化PKA、磷酸化CREB及CRHmRNA含量的增加。结论 在下丘脑离体脑片培养条件下,CRH可通过PKA途径实现对下丘脑神经元CRHmRNA的表达的超短正反馈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反应 下丘脑脑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mRNA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创伤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权 王正国 葛衡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1-224,共4页
创伤后发生炎症反应以促进损伤恢复,反映了天然免疫的活化。Toll样受体家族(TLRs)不仅能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近来发现其某些成员,尤其是TLR4对于无菌性损伤后释放的众多内源性分子即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 创伤后发生炎症反应以促进损伤恢复,反映了天然免疫的活化。Toll样受体家族(TLRs)不仅能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近来发现其某些成员,尤其是TLR4对于无菌性损伤后释放的众多内源性分子即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也有反应。通过基因突变或基因敲除动物证实,在局部损伤、失血性休克、股骨骨折等模型中,TLRs在局部炎症反应、远隔器官损害、全身炎症反应中也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TLRs,对于深入理解创伤后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发生、发展动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阐释创伤后并发症发生的机制,甚至可能寻找到调节创伤早期炎症反应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炎症反应 TOLL样受体 天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16
7
作者 蒋建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创伤 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背景在创伤反应异状性中的作用
8
作者 黄文 朱佩芳 +2 位作者 王正国 冯刚 杨志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844-1847,共4页
目的观察BALB/c和C57BL/6小鼠间的创伤反应差异现象。方法以BALB/c和C57BL/6两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冲击波所致全身冲击伤模型,观察伤后即刻、1、6、24、72 h的动物死亡率和肺损伤严重度的病理形态学。结果在相同的冲击伤条件下,BA... 目的观察BALB/c和C57BL/6小鼠间的创伤反应差异现象。方法以BALB/c和C57BL/6两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冲击波所致全身冲击伤模型,观察伤后即刻、1、6、24、72 h的动物死亡率和肺损伤严重度的病理形态学。结果在相同的冲击伤条件下,BALB/c和C57BL/6小鼠伤后72 h内的死亡率和肺损伤严重度的病理形态学有明显差异,BALB/c和C57BL/6小鼠的死亡率主要发生在伤后1 h内,但在同系动物内雌雄之间的死亡率和肺损伤程度并无明显差异。结论BALB/c和C57BL/6两系小鼠间存在对冲击伤的创伤反应差异现象,这当中异质性可能与两系小鼠在遗传背景上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反应差异 小鼠 遗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来源干细胞体外成骨诱导和成脂诱导分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宏 朱方强 +4 位作者 孙宏振 冯帅南 王正国 朱佩芳 张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小香猪腹部皮下脂肪组织,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等步骤分离培养ADSCs,经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分别加入成骨诱导剂和成脂诱...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来源的多能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小香猪腹部皮下脂肪组织,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等步骤分离培养ADSCs,经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分别加入成骨诱导剂和成脂诱导培养。经过倒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变化,并通过Gomori改良钙钴法、von Kossa染色和油红O染色对其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表型进行鉴定,进一步比较细胞的转化率。结果ADSCs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其经成骨、成脂诱导培养2周后形态、体积发生明显改变。Gomori改良钙钴法染色显示其细胞质内富含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颗粒,诱导后15d和19d,ALP阳性细胞分别为(25.0±7.5)%和(49.7±6.9)%,von Kossa染色表明聚集的细胞团中央能形成钙化结节;倒置显微镜,成脂诱导3、7、14d后脂肪细胞转化率分别为(22.3±12.5)%、(49.6±7.1)%和(89.4±9.3)%。油红O染色可见细胞质内出现橙红色脂滴,14d油红O染色阳性率高达(92.5±9.1)%。结论ADSCs经体外诱导培养后可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并具有明显的成骨和成脂表型,表明AD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组织 脂肪来源干细胞 脂肪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通过Akt信号通路影响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25
10
作者 韩娇艳 朱方强 +6 位作者 徐祥 黄宏 黄文秋 崔文慧 代卉 蒋建新 王莎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0、0.2、0.5、1.0、1.5、2.0、2.5、3.0、3.5 mg/mL盐酸川芎嗪处理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学改变...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0、0.2、0.5、1.0、1.5、2.0、2.5、3.0、3.5 mg/mL盐酸川芎嗪处理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Akt以及下游相关蛋白mTOR、p70S6蛋白及蛋白磷酸化的表达,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盐酸川芎嗪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且显示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1.5、2.5 mg/mL的盐酸川芎嗪能够降低Akt和p-Akt的表达,进而下调mTOR、p-mTOR、p70S6及p-p70S6的表达(P<0.05);同时下调Bcl-2、上调Bax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Akt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介导了盐酸川芎嗪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及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前列腺肿瘤 肿瘤细胞 培养的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站姿、坐姿人体平衡测试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尹志勇 赵辉 +3 位作者 王正国 李晓炎 刘大维 宁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研制一套适用于人体站姿、坐姿平衡功能测量的便携式人体平衡功能测量系统。方法人体姿态发生变化后,运用光电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将固定在被试者头部中央视标移动轨迹转化为人体重心移动轨迹,通过对该轨迹的分析,定量测量出人体平... 目的研制一套适用于人体站姿、坐姿平衡功能测量的便携式人体平衡功能测量系统。方法人体姿态发生变化后,运用光电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将固定在被试者头部中央视标移动轨迹转化为人体重心移动轨迹,通过对该轨迹的分析,定量测量出人体平衡功能。结果和结论设计出该系统。利用该系统对一志愿者饮酒前后的平衡功能进行测量比较,表明测量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功能 功能评定 测试系统 光电技术 图像处理 轨迹 重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肌挫伤后家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正国 梁贵友 +3 位作者 李正勋 刘日辉 牛义民 周继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肌挫伤后家兔心肌细胞凋亡及其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50只,简单随机化摸球法分为4组,参考组(Reference,n=20)、对照组(Control,n=10)、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组(Sen,n=10)和心肌挫伤组(MC,n=10...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肌挫伤后家兔心肌细胞凋亡及其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50只,简单随机化摸球法分为4组,参考组(Reference,n=20)、对照组(Control,n=10)、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组(Sen,n=10)和心肌挫伤组(MC,n=10)。利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制备心肌挫伤模型,应用ELISA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应用TUNEL法并结合流式细胞术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的情况,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对照组除不撞击胸部外,余处理均同MC组。结果MC组与Sen组在伤后4h血清cTnI含量均高于各自伤前及对照组相应时相点(P<0.05);对照组未见TUNEL阳性细胞,MC组和Sen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15.6860±0.6887)%和(5.5790±0.1917)%(P<0.05),凋亡率分别为(6.9320±0.6380)%和(3.0210±0.2540)%(P<0.05);与对照组比较,MC组的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光密度值均明显增高(P<0.05);而Sen组的Bcl-2蛋白表达光密度值高于MC组(P<0.05),Bax蛋白表达光密度值低于MC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有效的减少或抑制钝性心肌挫伤家兔心肌细胞的凋亡,对钝性心肌挫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抑制凋亡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和下调Bax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心肌挫伤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BAX蛋白 CT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变化及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文秋 黄宏 +5 位作者 徐祥 韩娇艳 代卉 崔文慧 蒋建新 王莎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ouse bone marrow stem cells,mBMSCs)在氧化应激损伤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targetofrapamycin,mTO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从30只雄性健康昆明小鼠的股骨中分离、培养和扩增...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ouse bone marrow stem cells,mBMSCs)在氧化应激损伤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targetofrapamycin,mTO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从30只雄性健康昆明小鼠的股骨中分离、培养和扩增BMSCs。H2O2刺激mBMSCs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不予H2O2处理)、不同浓度H2O2(100、200、300、400、500、800、1 000μmol/L处理mBMSCs)损伤组(n=5)。采用MTT法检测24、48、72 h各组的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BMSCs的形态学改变;采用细胞核Hoechst33342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cl-2、Bax、mTOR及其下游蛋白以及蛋白的磷酸化的表达。结果 100~1 000μmol/L浓度的H2O2作用mBMSCs24 h后,其形态学和病理学发生浓度依赖性的改变。H2O2浓度在100~300μmol/L时,随着H2O2浓度的增高,mBMSCs的mTOR、p70S6K、S6的表达水平有增高的趋势,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增高(P<0.01),凋亡蛋白Bax表达不明显(P>0.05)。H2O2浓度在400μmol/L以上时,随着H2O2浓度的增高,p-mTOR、p-p70S6K、p-S6、BCL-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而mTOR、p70S6K、S6蛋白变化不明显,同时Bax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一定强度的氧化应激可以降低mBMSCs存活率,促进细胞凋亡,其机理可能与抑制mTO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活性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促进凋亡蛋白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细胞工作站使用中的视野漂移与矫正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娟 孙剑会 +4 位作者 李力 杨策 曾灵 王海燕 蒋建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96-1900,共5页
目的在现有的硬件水平上找到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来矫正影像漂移问题。方法利用活细胞工作站采集细胞运动的数据,并利用Imaris软件对视野中的细胞和不动点进行轨迹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视野中的不动点矫正视野移动的方法,即借鉴数学微积... 目的在现有的硬件水平上找到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来矫正影像漂移问题。方法利用活细胞工作站采集细胞运动的数据,并利用Imaris软件对视野中的细胞和不动点进行轨迹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视野中的不动点矫正视野移动的方法,即借鉴数学微积分的原理,还原细胞运动的真实情况。共进行了3次重复实验,每次实验分别选择了5个细胞和3个不动点进行轨迹追踪。结果视野中存在不动点,利用这些不动点可获得细胞的真实坐标,并对细胞移动方向进行矫正,通过矫正,消除了影像漂移带来的对细胞运动方向的影响,矫正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定点标记的数学模拟矫正方法能有效克服活细胞摄影过程中的漂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创伤 修复 电刺激 迁移 视野移动 不动点 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人体大脑坐标系的建立及三维测量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七渝 张绍祥 +5 位作者 谭立文 林支付 宁旭 田兴梦 蒋建新 董蕻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8-690,共3页
目的构建临床常用的大脑三维空间坐标系,并对人体大脑各结构进行空间定位和三维测量。方法采用低温冷冻铣切技术采集人体大脑的横断层图像,用课题组自行开发的软件,在分割、重建后的三维模型上,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进行人脑各结构在空... 目的构建临床常用的大脑三维空间坐标系,并对人体大脑各结构进行空间定位和三维测量。方法采用低温冷冻铣切技术采集人体大脑的横断层图像,用课题组自行开发的软件,在分割、重建后的三维模型上,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进行人脑各结构在空间中的准确定位和三维测量。结果建立了以前后连合间线的中点为原点的大脑三维空间坐标系,并对原始数据进行重新采样,生成了与新坐标系相匹配的人体大脑数据集,并测量了大脑主要结构的大小及空间坐标。结论在计算机上寻找坐标原点,构建新的坐标系,为大脑坐标系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研究手段。所获得的数字化可视人体大脑主要结构的体积等测量数据真实可靠,为构建大脑解剖模型积累了定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人体 测量 坐标系 大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玉金 李瑶琛 +3 位作者 赖洁娟 王海燕 黄苏娜 蒋建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163-216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高效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培养方法,并对所获得细胞进行生物学行为研究。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获得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并检测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对所获得干细胞进行鉴定,传代后低密度接种(3...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高效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培养方法,并对所获得细胞进行生物学行为研究。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获得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并检测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对所获得干细胞进行鉴定,传代后低密度接种(3×103/cm2)结合机械擦除对所培养细胞进行纯化,并对未纯化及纯化细胞分别进行集落形成单位实验、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分析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全骨髓贴壁法可以成功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呈现干细胞特性生长;可在体外成功地进行成脂、成骨分化;阴性表面标记分子CD34、CD45表达率均小于2%,阳性表面标记CD73、CD90表达率均高于95%。经纯化后的细胞具有更优的生物学行为,表现在:克隆形成率达到(28.80±5.00)%(P<0.01);培养12d后细胞数量增加(26.18±4.80)倍(P<0.05);处于S+G2/M期的细胞比例达到(45.98±1.60)%(P<0.01)。结论低密度接种结合机械擦除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且该细胞具有更佳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生物学行为 细胞培养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急性脑损伤后微量脑脊液谷氨酸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玮 安建宏 +2 位作者 朱佩芳 熊仁平 周元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90-1291,共2页
目的 建立急性脑损伤后微量脑脊液谷氨酸浓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梯度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急性脑损伤小鼠脑脊液中谷氨酸(glutamate,GLu)含量。结果谷氨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4.26%~125.6%(n=3)... 目的 建立急性脑损伤后微量脑脊液谷氨酸浓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梯度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急性脑损伤小鼠脑脊液中谷氨酸(glutamate,GLu)含量。结果谷氨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4.26%~125.6%(n=3),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4.94%(n=3),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0.78%(n=3)。急性脑损伤后6h小鼠脑脊液谷氨酸含量相对于假手术组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微量脑脊液谷氨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损伤 微量 脑脊液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2基因启动子区-1064、-1625 SNP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单佑安 刘庆 +2 位作者 董蕻 顾玮 蒋建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MD-2基因启动子区-1064、-1625SNP位点碱基变异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PCR和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含MD-2基因基础启动子及-1625G和-1064G突变启动子,以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观察SNP对MD-2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化学发... 目的探讨MD-2基因启动子区-1064、-1625SNP位点碱基变异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PCR和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含MD-2基因基础启动子及-1625G和-1064G突变启动子,以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观察SNP对MD-2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化学发光结果显示,在U937细胞中,-1625G突变启动子活性比MD-2基础启动子活性高11.4%,差异显著。而-1064G突变启动子与MD-2基础启动子活性无明显差异。结论-1625C→G碱基变异可增强MD-2基因启动子活性,但-1064SNP对靶基因启动子活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2 启动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冲击波致犬肺损伤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大维 杨志焕 +8 位作者 张波 朱佩芳 蒋建新 王正国 尹志勇 周继红 李晓炎 宁心 冯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 探讨水下冲击伤后犬肺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成年杂种犬3 7只,布放于离爆心3 5~17 5m处,分别用2 0 0、5 0 0g和10 0 0gTNT水下3m爆炸,水中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观察伤后肺的大体形态学改变以及光镜和电镜下组织结构的... 目的 探讨水下冲击伤后犬肺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成年杂种犬3 7只,布放于离爆心3 5~17 5m处,分别用2 0 0、5 0 0g和10 0 0gTNT水下3m爆炸,水中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观察伤后肺的大体形态学改变以及光镜和电镜下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肺损伤的发生率达83 7% ,大体形态学改变主要为肺出血、肺水肿及少数肺撕裂;光镜下可见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电镜下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破坏严重,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变与髓鞘样结构,核膜不完整等特点。结论 严重的肺出血和肺水肿可能为动物水下冲击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冲击波 肺组织 病理学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人工神经支架的构建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敏 杨志焕 +1 位作者 Véronique Maquet 潘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04-607,共4页
目的 用聚乳酸构建一种具有纵行排列管径的三维立体神经组织工程支架 ,并观察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方法 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新生SD大鼠坐骨神经的雪旺细胞 ,利用反复贴壁法纯化雪旺细胞。将消旋聚乳酸R2 0 6采用热... 目的 用聚乳酸构建一种具有纵行排列管径的三维立体神经组织工程支架 ,并观察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方法 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新生SD大鼠坐骨神经的雪旺细胞 ,利用反复贴壁法纯化雪旺细胞。将消旋聚乳酸R2 0 6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成三维立体支架 ,并涂俯 5 0 μg ml浓度的纤维粘连蛋白 ,把雪旺细胞种植到该支架材料上培养 2周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构建的支架材料为白色、泡沫状 ,具有管状定向排列的立体结构 ,直径 60~ 10 0μm ,孔积率为 91%,重均分子量 3 3 0× 10 3。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成功种植在该支架上 ,在材料的深处有细胞生长。结论 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的聚乳酸三维立体支架有良好的立体构型 ,类似天然周围神经结构。该支架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组织工程 周围神经 热致相分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