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繁摄食蔗糖对口腔牙菌斑钙、磷、氟储库和龋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行勇军 刘鲁川 +1 位作者 韩旭 吕晓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摄食蔗糖频率对菌斑钙、磷、氟含量变化,及对菌斑下釉质脱矿的影响,评价菌斑钙、磷、氟 储库和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名志愿者,制作附有3块4mm×4mm×1mm大小釉质块的口内装置,在7天 周期培养菌斑的同时,... 目的:观察不同摄食蔗糖频率对菌斑钙、磷、氟含量变化,及对菌斑下釉质脱矿的影响,评价菌斑钙、磷、氟 储库和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名志愿者,制作附有3块4mm×4mm×1mm大小釉质块的口内装置,在7天 周期培养菌斑的同时,以0次/d~8次/d不同频率滴加20%的蔗糖溶液,每次作用5min,观察7d后菌斑钙、磷、氟 含量、菌斑重量和釉质脱矿。结果:菌斑钙、磷含量随摄糖频率的升高显著下降(P<0.001),氟含量仅在8次/d频 率时较基线有显著降低(P<0.01),而菌斑重量则显著增加(P<0.001),4次/d和8次/d组釉质块出现脱矿,脱矿 釉质块数目、程度与摄糖频率呈正相关。结论:频繁摄糖减少了菌斑矿物质含量,使其缓冲能力下降,并增加了菌 斑的致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和产酸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韩旭 刘鲁川 +1 位作者 张静哲 行勇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11-1212,共2页
目的 研究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含有3 %蔗糖、2 %木糖醇的培养基厌氧条件培养变形链球菌,测量培养基的D (60 0 )值和pH值。结果 变形链球菌在木糖醇培养基内生长和产酸均受到明显抑制,在加木糖醇的蔗糖... 目的 研究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含有3 %蔗糖、2 %木糖醇的培养基厌氧条件培养变形链球菌,测量培养基的D (60 0 )值和pH值。结果 变形链球菌在木糖醇培养基内生长和产酸均受到明显抑制,在加木糖醇的蔗糖培养基内细菌的生长和产酸也下降。结论 木糖醇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和产酸,可作为一种理想的防龋甜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醇 变形链球菌 生长 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CT与数字成像系统观察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向杰 刘娜 +3 位作者 刘锐 董正谋 刘鲁川 邓蔓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采用显微CT与数字成像系统(RVG)观察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比较2种方法对根管分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随机选取根尖发育完全、牙根完整、未进行过牙髓治疗的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100颗,拍摄颊舌向和近远中向RVG数字影像(RVG法),并采... 目的采用显微CT与数字成像系统(RVG)观察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比较2种方法对根管分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随机选取根尖发育完全、牙根完整、未进行过牙髓治疗的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100颗,拍摄颊舌向和近远中向RVG数字影像(RVG法),并采用显微CT进行扫描和三维重建(显微CT法),以Vertucci根管分型为标准对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进行分型,并对2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显微CT法发现: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中,Ⅰ型67%,Ⅲ型3%,Ⅴ型18%,Ⅶ型2%,其他类型10%;RVG法发现:Ⅰ型71%,Ⅲ型2%,Ⅴ型23%,Ⅶ型1%,其他类型3%。显微CT法和RVG法同时判读为单根管和复杂根管的比率分别为63%、25%。2种方法分型结果间的Kappa值为0.541,为中度一致。82.8%的含根面沟的下颌第一前磨牙有2个或2个以上的根管。结论数字成像系统基本能反映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类型,但对复杂根管分型准确性较差;显微CT三维影像能清晰、准确地显示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CT 数字成像系统 下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银汞合金替代材料微渗漏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史宇 刘鲁川 +1 位作者 温秀杰 柴鉴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496-1498,共3页
目的 了解几种银汞合金替代材料的密合性能 ,为选择后牙充填材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 2 5个新鲜离体无龋前磨牙于颊舌面制备 5 0个Ⅴ类洞 ,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5组。分别采用Glacier前 后牙复合树脂、Beautifil氟化玻璃聚合体、Hi de... 目的 了解几种银汞合金替代材料的密合性能 ,为选择后牙充填材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 2 5个新鲜离体无龋前磨牙于颊舌面制备 5 0个Ⅴ类洞 ,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5组。分别采用Glacier前 后牙复合树脂、Beautifil氟化玻璃聚合体、Hi dense银粉加强型玻璃离子、Surefil高密度后牙树脂、银汞合金等五种材料充填。用 1%亚甲基蓝染液进行渗透试验 ,观察染料渗透深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5种材料均有程度不等的微渗漏出现。其中银汞合金充填组渗漏率最大 ,与其他各组渗漏率比较 ,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Glacier .和Beautiful与其余各组相比渗漏率最小 ,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4种银汞合金替代材料在抗微渗漏的特性方面Glacier和Beautiful最佳 ,Surefil.和Hi dense次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汞合金替代材料 牙齿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丹 陈俊宏 +6 位作者 兰贵华 徐倩 杨佳佳 刘志华 温秀杰 刘鲁川 邓蔓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88-1194,共7页
目的对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作一系统性的回顾分析。方法通过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所有与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相关的文献以及病例报道,记录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管分型、根尖孔数目和... 目的对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作一系统性的回顾分析。方法通过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所有与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相关的文献以及病例报道,记录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管分型、根尖孔数目和根尖孔位置。结果 1 324颗研究牙根数目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单个牙根发生率占93.1%,2个牙根占6.6%,3个牙根占0.3%,其中未发现4个牙根的存在;5 745颗研究根管数目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单根管发生率占75.2%,多根管占24.8%;4 650颗研究根管分型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Ⅰ型根管发生率占75.1%,Ⅱ型占2.0%,Ⅲ型占1.7%,Ⅳ型占5.5%,Ⅴ型占12.5%,Ⅵ型占0.1%,Ⅶ型<0.1%,Ⅷ型占0.5%,其他根管类型占2.6%;478颗研究根尖孔数目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只有1个根尖孔的占63.2%,有2个根尖孔的占25.7%,有3个根尖孔的占9.0%,有4个根尖孔的占2.1%;771颗研究根尖孔开口位置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包含946个根尖孔,其中根尖孔位于根尖顶端的占56.6%,位于根尖侧方的占43.4%。结论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以单牙根单根管为主,两牙根两根管常见,两根管中主要以Ⅳ型和Ⅴ型根管为主,其他根管分型发生率较低,但包含根管类型较多。此外,下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数目变化大,约占一半的根尖孔位于根尖侧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 牙根 根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硝唑联用培氟沙星对牙周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段延华 刘鲁川 +2 位作者 蒋艳 李楠 孟德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8-640,共3页
目的评价奥硝唑和培氟沙星体外联合应用对牙周病原菌抗菌效果。方法检测两药配伍的可行性。根据2种含药纸片抑菌环交界角形状,初步判断2种药物联合后对受试菌的作用效果。根据琼脂棋盘稀释法定量判断不同浓度组合药物联用后对受试菌的... 目的评价奥硝唑和培氟沙星体外联合应用对牙周病原菌抗菌效果。方法检测两药配伍的可行性。根据2种含药纸片抑菌环交界角形状,初步判断2种药物联合后对受试菌的作用效果。根据琼脂棋盘稀释法定量判断不同浓度组合药物联用后对受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分级抑制浓度FIC指数。结果2种药物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理化特性改变。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消化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6株标准菌株的FIC指数分别为0.3125、0.375、0.5625、0.75、1.0625、1.0625。结论2种药物无配伍禁忌,对厌氧菌抗菌活性呈相加作用,对非厌氧菌仅培氟沙星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 培氟沙星 抗菌活性 棋盘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来源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小红 刘鲁川 +4 位作者 金岩 邓蔓菁 安建平 方军 孙雅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SD仔4只,处死后取腹股沟处脂肪组织。采用细胞体外共培养的方法,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的诱导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观察脂肪来源...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SD仔4只,处死后取腹股沟处脂肪组织。采用细胞体外共培养的方法,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的诱导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过程。结果: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诱导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7d,在诱导组中细胞出现核极化,有很长的突起,细胞平行排列。抗牙本质涎蛋白(DSP)呈阳性反应。RT-PCR显示mRNA水平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DMP-1)。结论:含有多种细胞因子的TGC-CM能提供较好的微环境,诱导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能为组织工程牙体再生提供种子细胞来源和微环境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 脂肪来源干细胞 成牙本质样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下颌第一前磨牙单根管锥度的显微CT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向杰 刘娜 +4 位作者 朱立强 周霞 刘宁 叶丽君 邓蔓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90-2293,共4页
目的运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M-CT)三维重建后研究不同年龄组下颌第一前磨牙单根管初始锥度。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牙根完整,未进行过牙髓治疗的单根管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58颗,分为13~25岁、26~45岁和46~60岁组,采用Mic... 目的运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M-CT)三维重建后研究不同年龄组下颌第一前磨牙单根管初始锥度。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牙根完整,未进行过牙髓治疗的单根管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58颗,分为13~25岁、26~45岁和46~60岁组,采用Micro-CT扫描重建。再将每颗牙根平均分为3段,包括根颈、根中和根尖,通过Mimics10.01软件测量根管的近远中向及颊舌向管径,分别计算根管3段近远中向和颊舌向根管锥度。结果颊舌向3段根管锥度的13~25岁组与26~45岁组有统计学差异,13~25岁组与46~60岁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26~45岁与46~60岁组3段锥度只有根中段有差异(P<0.05);近远中向3段锥度的13~25岁组与46~60岁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26~45岁与46~60岁组仅根颈段有统计学差异(P<0.05),13~25岁与26~45岁组只有根尖段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中,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的根管原始锥度;可指导临床根管预备器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 锥度 显微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Nd:YAG激光对口腔溃疡组织中NO及NOS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苏平 刘鲁川 +1 位作者 刘娜 贾文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3-705,共3页
目的探讨脉冲Nd∶YAG激光不同照射剂量对大鼠实验性口腔黏膜溃疡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n=8):1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组建立口腔黏膜溃疡动物模型,分别为溃疡组... 目的探讨脉冲Nd∶YAG激光不同照射剂量对大鼠实验性口腔黏膜溃疡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n=8):1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组建立口腔黏膜溃疡动物模型,分别为溃疡组,药物组和激光含量1.5 W40 mJ组、1.5 W 60 mJ组、1.5 W 80 mJ组、1.5 W 100mJ组。末次治疗24 h后观察溃疡愈合时间。采用分光光度仪测定大鼠口腔黏膜组织中NO、NOS的含量。结果实验剂量范围内,1.5 W60 mJ、1.5 W80 mJ激光组较溃疡组NO、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1.5 W60 mJ、1.5 W80 mJ激光组与正常对照组NO、NOS活性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适合的剂量参数,采用适量脉冲Nd∶YAG激光照射口腔黏膜溃疡能有效降低组织中NO、NOS活性含量,起到治疗口腔黏膜溃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ND:YAG激光 照射 口腔溃疡 NO 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酸对釉质脱矿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鲁川 岳松龄 +1 位作者 蒋和田 吕太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3-104,113,共3页
采用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测试并对比分析甲酸、乙酸、丙酸、乳酸和混合酸对牛牙釉质的脱矿率。结果表明:不同酸的脱矿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脱矿率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微电极具有检测快速、方便、敏感、准确的优点。提示细... 采用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测试并对比分析甲酸、乙酸、丙酸、乳酸和混合酸对牛牙釉质的脱矿率。结果表明:不同酸的脱矿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脱矿率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微电极具有检测快速、方便、敏感、准确的优点。提示细菌产酸类型的不同与其致龋力有关;矿物饱和度对脱矿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牙釉质 龋齿 脱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正谋 刘鲁川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牙周组织工程是牙周病治疗研究的热点,牙周膜干细胞是其关键种子细胞之一。本文就牙周组织工程的相关研究和牙周膜干细胞的来源、分离与培养、细胞表型、生物学特性、功能影响因素和分子调控进行综述,并对其面临的挑战和前景作一讨论。
关键词 牙周组织工程 牙周膜干细胞 挑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斑液对釉质脱矿和表面超微结构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行勇军 刘鲁川 韩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 观察人工菌斑液不同矿物质饱和度(DSEN,DSFA)对釉质表面下脱矿量的变化及其对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而以不同DSEN(0.1~0.5)组成的人工菌斑液为实验组,分别对6组釉质磨片连续脱矿96h后,以... 目的 观察人工菌斑液不同矿物质饱和度(DSEN,DSFA)对釉质表面下脱矿量的变化及其对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而以不同DSEN(0.1~0.5)组成的人工菌斑液为实验组,分别对6组釉质磨片连续脱矿96h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评价各组釉质块脱矿差异,以扫描电镜(×5000)观察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仅在DSEN(0.1~0.3)组发生了典型的釉质表面下脱矿,并且随着DSEN的升高,釉质脱矿量显著下降(P〈0.01),表层微孔数目减少;而DSEN(0.4、0.5)组未见脱矿及微孔,表面为均质样再矿化层覆盖。结论菌斑液不同矿物质饱和度对釉质表面结构变化有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表面下脱矿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斑液 釉质脱矿 釉质表层 共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下颌骨枪弹伤有限元仿真及致伤生物力学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鄢兰元 陈渝斌 +3 位作者 张纲 缪莹赟 谭立文 谭颖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目的:建立人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仿真不同入射角度子弹侵彻下颌骨三维模型过程,探讨下颌骨枪弹伤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将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下颌骨数据通过Mimics软件进行三维实体重建,建立人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LS-DYNA软... 目的:建立人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仿真不同入射角度子弹侵彻下颌骨三维模型过程,探讨下颌骨枪弹伤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将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下颌骨数据通过Mimics软件进行三维实体重建,建立人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LS-DYNA软件中模拟7.62mm弹丸以不同入射角度致伤下颌骨过程,分析致伤过程中下颌骨生物力学参数变化。结果:(1)建立人下颌骨枪弹伤三维有限元模型,成功模拟不同入射角度7.62mm弹丸下颌骨的致伤过程;(2)子弹以90°、67.5°入射下颌角时,下颌骨的最大应力位于非撞击侧的下颌角内侧面;而子弹以45°入射下颌角时,下颌骨的最大应力位于撞击侧的下颌角外侧面;(3)下颌骨损伤过程中应力主要集中在下颌角、下颌升支、颏部、髁突颈部,并依次减小。结论:有限元仿真可动态模拟人下颌骨弹丸致伤过程,人下颌骨枪弹伤的生物力学特点是压力波造成各部分应力改变会在下颌角、下颌升支、颏部、髁突颈部等薄弱区域集中,出现传导改变和传导中断,形成较强大的应力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弹伤 下颌骨 有限元 仿真模拟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辅助去除陶瓷托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黎 刘鲁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060-2063,共4页
目的探讨脉冲Nd:YAG激光去除陶瓷托槽的最佳技术参数。方法利用激光照射去除陶瓷托槽的方法进行离体牙实验,依据激光照射的条件、所施加的外力及托槽表面涂剂的不同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激光照射后可以显著降低陶瓷托槽的黏接强度... 目的探讨脉冲Nd:YAG激光去除陶瓷托槽的最佳技术参数。方法利用激光照射去除陶瓷托槽的方法进行离体牙实验,依据激光照射的条件、所施加的外力及托槽表面涂剂的不同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激光照射后可以显著降低陶瓷托槽的黏接强度,约降低48%,6组间的平均黏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激光照射后各组温度均升高,各组温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功率3W照射时间2s组髓腔温度只升高3.71℃、3.94℃(托槽涂黑),较其它两组低。③激光照射可以去除托槽及牙齿表面的黏接剂,其脱落时间与激光照射功率及表面涂剂有关。结论脉冲Nd:YAG激光照射后可以显著降低陶瓷托槽的黏接强度。去除陶瓷托槽的最佳参数是激光功率3W、照射时间2s,Nd:YAG激光照射可以作为去除正畸陶瓷托槽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正畸陶瓷托槽 去托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Nd:YAG激光照射牙本质后与复合树脂粘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秀杰 刘鲁川 +2 位作者 安建平 徐晓娟 张治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5-768,共4页
目的 :筛选脉冲Nd :YAG激光应用于牙本质粘结的最佳输出参数 ,并与传统的表面处理方法进行对照 ,探讨脉冲Nd :YAG激光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 3 5个新鲜健康的离体人前磨牙 ,随机分成 5组 ,分别用 5组激光剂量照射牙本质表面 ,复合树脂... 目的 :筛选脉冲Nd :YAG激光应用于牙本质粘结的最佳输出参数 ,并与传统的表面处理方法进行对照 ,探讨脉冲Nd :YAG激光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 3 5个新鲜健康的离体人前磨牙 ,随机分成 5组 ,分别用 5组激光剂量照射牙本质表面 ,复合树脂粘结 ,测定抗拉粘结强度。另选取 2 7个离体牙 ,随机分成 3组 :激光组 (前面筛选的 )、磷酸酸蚀组和 10 3液组。每组随机抽取 2个样本 ,垂直于粘结界面剖开 ,扫描电镜观察粘结界面的形态学 ;其余样本用于测定抗拉粘结强度 ,并观察断面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当激光输出参数为 1W、15Hz时 ,抗拉粘结强度最高〔( 5 .74± 2 .86)MPa〕。在对比研究中 ,激光组的抗拉粘结强度均值最高 ,但与其它 2组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界面与断面结果 ,激光组的混合层最厚 ( 10~ 3 0 μm) ,激光组和 10 3液组断面残留的复合树脂明显多于酸蚀组。结论 :脉冲Nd :YAG激光作为牙本质表面处理方法的最佳输出参数为 1W、15Hz ,但抗拉粘结强度与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ND:YAG激光 牙本质 复合树脂 粘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种植体支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毅 温秀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98-399,共2页
近年来,正畸种植体支抗发展迅速。由于它可提供绝对支抗,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种植体支抗的研究。本文从正畸种植体的材料、种植体的表面处理方法、三维数字技术在种植体研究中的应用对种植体支抗进行综述。
关键词 正畸 种植体 支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一前磨牙C形根管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向杰 邓蔓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92-194,共3页
C形根管存在于C形牙根中,根管横断面呈C形,常出现在下颌第一前磨牙。该牙根为单根,常出现凹陷甚至形成根面沟,致使其C形根管结构不同于下颌第二磨牙。所以了解下颌第一前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 C形根管 根管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P在口腔医学应用中的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霞 刘鲁川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0-802,共3页
关键词 医学应用 PROTEIN CRP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口腔 C-反应蛋白 感染来源 肺炎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2 S252W突变小鼠下颌切牙改变的研究
19
作者 周霞 王金川 +4 位作者 蒲东全 行勇军 安建平 刘鲁川 邓蔓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7-810,共4页
目的对比野生型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S252W突变型小鼠下颌切牙表型的差异,探讨Fgfr2功能获得性突变对小鼠下颌切牙的影响。方法将EⅡa-Cre雄鼠与Fgfr2S252W-neo/+雌鼠交配,子代获得Fgfr2 S252W突变小鼠。在出生后56d(P... 目的对比野生型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S252W突变型小鼠下颌切牙表型的差异,探讨Fgfr2功能获得性突变对小鼠下颌切牙的影响。方法将EⅡa-Cre雄鼠与Fgfr2S252W-neo/+雌鼠交配,子代获得Fgfr2 S252W突变小鼠。在出生后56d(P56)取材进行Micro-CT、HE染色及钙黄绿素荧光双标检测,分别检测下颌切牙的大体形态、组织形态及牙齿矿化速率。结果新生突变小鼠即呈现出短颅畸形,56d时表现更为明显,Micro-CT显示突变小鼠的下颌切牙伸长及反畸形明显。HE染色显示突变小鼠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数目增多,形态多不规则,内釉上皮、外釉上皮形成的上皮隔皱缩。钙黄绿素荧光双标检测显示突变小鼠牙本质矿化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对照小鼠。结论 Fgfr2S252W点突变对小鼠下颌切牙的伸长及反畸形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型 突变 切牙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对人和牛牙齿组织脱矿力的对比研究
20
作者 刘鲁川 温秀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89-1190,共2页
目的 检测酸对人牙釉质、牛牙釉质与牛牙本质的脱矿力 ,评价其脱矿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人牙釉质与牛牙釉质对比组 (每组 10粒牙齿 ) ,牛牙釉质与牛牙本质对比组 (每组 10颗牙齿 ) ,分别进行酸蚀处理 ,采用自制的中性载体钙离子选择性... 目的 检测酸对人牙釉质、牛牙釉质与牛牙本质的脱矿力 ,评价其脱矿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人牙釉质与牛牙釉质对比组 (每组 10粒牙齿 ) ,牛牙釉质与牛牙本质对比组 (每组 10颗牙齿 ) ,分别进行酸蚀处理 ,采用自制的中性载体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 (Ca2 + ISME)测试酸蚀模型中的Ca2 +浓度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酸对牛牙釉质的脱矿力显著大于对人牙釉质的脱矿力 (P <0 .0 5 ) ;酸对牛牙本质的脱矿力显著大于对牛牙釉质的脱矿力 (P <0 .0 5 )。结论 酸对不同种类的牙齿硬组织的脱矿力具有明显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 人牙 牛牙 脱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