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闭舱室内爆炸致大鼠失能性脑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高洁 康健毅 +5 位作者 王丽丽 杨策 伍亚民 李兵仓 王建民 赖西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密闭舱室内爆炸致大鼠失能性脑损伤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6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4)、开阔地爆炸组(OTB组,n=32)和舱室爆炸组(ECB组,n=32)。舱室爆炸组和开阔地爆炸组分别在模拟装甲舱室内和舱外以60... 目的探讨密闭舱室内爆炸致大鼠失能性脑损伤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6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4)、开阔地爆炸组(OTB组,n=32)和舱室爆炸组(ECB组,n=32)。舱室爆炸组和开阔地爆炸组分别在模拟装甲舱室内和舱外以600mg雷管电起爆,动物距爆点21.5cm。观察大鼠伤前及伤后1、3、5、8、12、24、72h(每个时间点4只大鼠)失能性脑缺血面积和诱发电位的改变。结果舱室内、外爆炸后30min大鼠失能程度均为25%。TTC染色显示开OTB组伤后5h出现肉眼可见脑缺血区域,12h缺血区面积最大,至72h基本恢复正常;ECB组伤后3h即可见缺血区,至72h缺血区仍存在。诱发电位检测显示,ECB组伤后5h体感诱发电位N1波潜伏期延长,伤后8h运动诱发电位N1波潜伏期延长,且感觉变化先于运动变化。结论舱室爆炸致脑失能较开阔地爆炸更早且伤情更重,缺血区域和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可能与失能性脑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空间 复合冲击波 脑损伤 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高洁 刘良明 伍亚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36-438,共3页
周围神经损伤通常伴随活跃的再生反应。本文就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神经元胞体、神经纤维和微环境调控分子包括相应转录因子、炎性介质、神经营养因子等促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予以概述,旨在探讨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相关... 周围神经损伤通常伴随活跃的再生反应。本文就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神经元胞体、神经纤维和微环境调控分子包括相应转录因子、炎性介质、神经营养因子等促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予以概述,旨在探讨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生长锥 细胞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训练促进颈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宗兆文 廖维宏 +2 位作者 伍亚民 曾琳 龙在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70-773,I0001-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颈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前肢功能训练促进大鼠前肢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在立体定位仪的引导下,致伤大鼠双侧红核和皮质脊髓背侧束后,对大鼠行前肢功能训练6周。免疫组化检测损伤脊髓节段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 目的:探讨大鼠颈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前肢功能训练促进大鼠前肢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在立体定位仪的引导下,致伤大鼠双侧红核和皮质脊髓背侧束后,对大鼠行前肢功能训练6周。免疫组化检测损伤脊髓节段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表达,皮质脊髓束投射神经元(corticospinalneurons,CSNs)中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protein43,GAP43)和神经营养素共同受体P75(P75NTR)的表达,荧光金逆行示踪CSNs存活情况。结果:大鼠不完全性颈脊髓损伤后,前肢功能训练可上调脊髓前角神经元BDNF与CSNs中GAP43和P75NTR的表达,减少CSNs死亡。结论:大鼠颈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前肢功能训练通过上调脊髓前角神经元BDNF与CSNs中GAP43和P75NTR的表达以及减少CSNs的死亡等机制增加未损伤皮质脊髓腹侧束(vCST)的出芽,进而促进大鼠前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可塑性 出芽 功能训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心电监护系统QRS波的实时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朱凌云 吴宝明 +4 位作者 王正国 李刚 曹长修 朱新建 闫庆广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3-607,共5页
针对移动心电监护系统对ECG信号实时分析的需要,提出了利用动态心电图的二阶差分极小值和一阶差分过零点来实现QRS波精确定位的实时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克服或抑止各类噪声对ECG信号的影响,并设计了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功能的信号检测门... 针对移动心电监护系统对ECG信号实时分析的需要,提出了利用动态心电图的二阶差分极小值和一阶差分过零点来实现QRS波精确定位的实时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克服或抑止各类噪声对ECG信号的影响,并设计了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功能的信号检测门限。经过对正常人和临床病人的动态ECG信号进行测试验证,QRS波检测准确率可达99.8%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适合于移动心电监护系统QRS波的实时检测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S波 二阶差分极小值 移动心电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南国新 廖维宏 +2 位作者 伍亚民 王莉 王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14-217,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其意义。方法:84只体重240~250g Wiste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只,每组又分为造模后6h、12h、24h、3d、1周、2周、4周共7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雌雄不限。实验组采用T1...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其意义。方法:84只体重240~250g Wiste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只,每组又分为造模后6h、12h、24h、3d、1周、2周、4周共7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雌雄不限。实验组采用T10段脊髓的Allen′s打击模型,打击力度为10×2.5g·cm;对照组只暴露T10段脊髓。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肺组织,称湿、干重量,计算湿干重之比;通过大体解剖和光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12h出现肺部出血和水肿,伤后3d最为严重,伤后1周开始减轻,伤后4周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无肺组织出血及水肿。实验组大鼠伤后6h出现散在肺泡毛细血管充血,伤后12h肺泡毛细血管有少量出血,伤后3d出血、水肿达到高峰,伤后1周开始减轻,伤后4周基本恢复正常。伤后6h实验组大鼠肺的湿干重之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12h、24h、3d、1周、2周湿干重之比明显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4周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早期出现肺组织充血、出血和水肿,这可能是早期呼吸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肺组织 病理变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血管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简宇 简华刚 +7 位作者 黄宏 徐祥 郭敏 代卉 崔文慧 蒋建新 朱佩芳 王正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07-2310,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促进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myofibroblast)transition,EnMT]的效应,探讨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以及纤维化疾病发生的新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促进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myofibroblast)transition,EnMT]的效应,探讨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以及纤维化疾病发生的新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TGF-β1(0、10、25、和50ng/ml)刺激细胞72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α-SMA表达变化,RT-PCR检测VE-钙粘蛋白(VE-Cadherin),α-SMA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TGF-β1刺激组内皮细胞由铺路石样形态向梭形转化。免疫荧光检测可见对照组含有少量FⅧ,α-SMA双阳性细胞。TGF-β1组FⅧ,α-SMA双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并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P<0.05,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导致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VE-钙粘蛋白(VE-cadherin)基因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随着TGF-β1刺激浓度的增加,VE-钙粘蛋白基因表达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反,内皮细胞间质性标记物α-SMA和I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并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TGF-β1刺激内皮细胞后,细胞表型和功能均表现为间质细胞特性,提示TGF-β1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EnMT)的作用,并且其促EnMT效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线性拟合的WSN时间同步算法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宝明 李声飞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87-1791,共5页
针对传感器网络应用对节点同步精度要求高、通信开销小等需求,研究一种基于最优线性拟合的时间同步算法。在分析FTSP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节点分级策略,减少同步分组数据传输量,并引入概率统计学中参数估计理论改进线性回归算法,减小异常... 针对传感器网络应用对节点同步精度要求高、通信开销小等需求,研究一种基于最优线性拟合的时间同步算法。在分析FTSP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节点分级策略,减少同步分组数据传输量,并引入概率统计学中参数估计理论改进线性回归算法,减小异常数据点对同步精度的影响,延长节点同步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减少同步通信开销,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同步误差在μs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时间同步 参数估计 FTSP泛洪时间同步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急性肺损伤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活性改变与热休克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民 熊仁平 +4 位作者 陈星云 李平 赵艳 刘苹 周元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5-728,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ALI)后机体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配体结合活性显著下降与其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Hsps)改变的关系。方法以小鼠油酸急性肺损伤为模型,用Western blotting和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试验动态观察伤后GR、Hsp90、Hsp70和GR...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ALI)后机体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配体结合活性显著下降与其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Hsps)改变的关系。方法以小鼠油酸急性肺损伤为模型,用Western blotting和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试验动态观察伤后GR、Hsp90、Hsp70和GR的结合容量和亲和力变化。结果伤后小鼠肺组织水肿、肺体指数和肺含水量显著升高;GR在伤后1h升高,然后显著下降,在12h达最低点;Hsp90和Hsp70在伤后的表达逐渐升高,在12h达最高点。配体结合试验显示在伤后GRBmax逐渐下降,Kd值升高,与Hsp90/GR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急性肺损伤后的GR配体结合活性的改变可能与Hsp90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糖皮质激素 激素受体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南国新 廖维宏 +4 位作者 李红运 伍亚民 王旭 王莉 龙在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8-371,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valproicacid,VPA)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45只Wiste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5)、单纯损伤组(B组,n=20)、损伤后VPA治疗组(C组,n=20)。B组和C组采用Allen′s打击模型(25gcm),在T10... 目的:探讨丙戊酸(valproicacid,VPA)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45只Wiste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5)、单纯损伤组(B组,n=20)、损伤后VPA治疗组(C组,n=20)。B组和C组采用Allen′s打击模型(25gcm),在T10段造成急性脊髓损伤,C组损伤后半小时给予VPA治疗,每日300mg/kg,经腹腔分两次注射,直至取材;B组以相同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损伤后1d、3d、1周、4周、8周进行取材,对距离损伤中心5mm处脊髓进行巢蛋白Nestin免疫组化检测,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Nestin阳性区域面积测算。结果:A组脊髓室管膜细胞中极少数细胞胞浆内有Nestin表达,白质中几乎无表达。B组损伤后24hNestin表达于室管膜以及软膜,1周达到高峰(P<0.05),并相向延伸至脊髓白质和灰质;损伤后4周Nestin表达明显下降,8周时很少或几乎无表达。C组Nestin表达在伤后24h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1周时在中央管周围Nestin阳性细胞明显较B组多(P<0.05),持续至4周时仍高表达,8周时仍有表达。结论:VPA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能够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丙戊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克血管低反应性钙失敏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
10
作者 刘良明 李涛 +2 位作者 杨光明 徐竞 张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64-164,共1页
严重创伤、失血、休克,特别是后期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可出现明显的血管低反应性,这种血管低反应性是引起难治性休克,导致MODS,制约严重战(创)伤休克等临床重症治疗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在国家“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 严重创伤、失血、休克,特别是后期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可出现明显的血管低反应性,这种血管低反应性是引起难治性休克,导致MODS,制约严重战(创)伤休克等临床重症治疗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在国家“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下,研究发现了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发生的新机制-钙失敏机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药物和措施:(1)针对以往血管低反应性发生机制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肌肉收缩效率取决于力/钙比率的基本概念,提出并证明了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发生的钙失敏机制;(2)进一步研究发现RhoA-Rho激酶和PKC通路是休克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敏感性调节的主要通路及潜在的治疗靶点.(3)针对Rho激酶和PKC两个潜在靶点发现药物激活或诱导Rho激酶和PKC表达可显著改善休克的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发挥抗休克作用.为休克等临床重症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临床重症 血管反应性 钙敏感性 RHO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病理取材定量比较研究及其诊断学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海胜 杜鹃 +3 位作者 王海燕 岳彩黎 杨策 蒋建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比较单纯气管内固定、单纯肺循环固定和气管肺循环联合固定对肺泡结构和细胞抗原的保存效果。方法 1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单纯气管内固定组、单纯肺循环固定组和气管肺循环联合固定组。分别按3种方法固定,... 目的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比较单纯气管内固定、单纯肺循环固定和气管肺循环联合固定对肺泡结构和细胞抗原的保存效果。方法 1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单纯气管内固定组、单纯肺循环固定组和气管肺循环联合固定组。分别按3种方法固定,石蜡包埋,行HE和免疫荧光染色,采用定性观察和体视学定量分析不同方法的固定效果。结果定性观察发现,单纯肺循环固定和气管肺循环联合固定对胞质和胞核抗原的保存效果优于单纯气管内固定。定量分析发现,气管肺循环联合固定组的肺泡线性截距大于单纯气管内固定组和单纯肺循环固定组(P<0.05);气管肺循环联合固定组的肺实质体积密度和肺间隔厚度最小,单纯气管内固定组次之,单纯肺循环固定组最大(P<0.05)。结论气管肺循环联合固定可以更好地保存肺泡结构和细胞抗原,适合基于形态定量分析的病理基础和临床诊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组织固定 肺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海静 何庆华 田逢春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49,共3页
基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是脑机接口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在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识别算法研究。采用累加平均和小波分解滤波从强噪声背景下提取微弱的视觉诱发电位,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诱发电位的特征,用K近邻算法对得到的特征信... 基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是脑机接口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在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识别算法研究。采用累加平均和小波分解滤波从强噪声背景下提取微弱的视觉诱发电位,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诱发电位的特征,用K近邻算法对得到的特征信号进行模式识别。采集三名受试者的脑电数据作为处理对象,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5%。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瞬态视觉诱发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视觉诱发电位 小波变换 主成分分析 K近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or特征的MRI椎间盘定位与退行性变分级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晓红 闫铮 +1 位作者 程继伟 朱新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6-742,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Gabor特征的非监督、全自动的椎间盘定位与退行性变分级算法。首先通过对一系列脊柱Gabor特征图像的处理,得到脊柱和椎间盘的边缘信息,并基于脊柱边缘信息提取脊柱区域;然后根据以上信息及椎间盘位置的先验信息,在脊柱区域... 提出一种基于Gabor特征的非监督、全自动的椎间盘定位与退行性变分级算法。首先通过对一系列脊柱Gabor特征图像的处理,得到脊柱和椎间盘的边缘信息,并基于脊柱边缘信息提取脊柱区域;然后根据以上信息及椎间盘位置的先验信息,在脊柱区域定位椎间盘;最后根据定位结果和Gabor系数图,结合椭圆拟合的方法,得到髓核和纤维环灰度信息,并根据灰度和几何信息实现分级。通过37个病人MRI数据,验证算法的准确率和可行性,其中定位方法的准确率达96.6%,在与已有方法准确率相当的情况下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并将定位精度提高至1.46 mm,而分级算法可以实现前5级的退行性变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定位 GABOR滤波 退行性变 核磁共振成像 非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海斌 杨志焕 +1 位作者 宁心 李晓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冲击波研究长期以来用于解决超音速飞行、宇宙飞船重返大气层等相关的高速气体动力学问题.近30年来,冲击波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从阐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工作原理开始,对体外冲击波碎除肾结石和尿道结石的作用机制(如应力作... 冲击波研究长期以来用于解决超音速飞行、宇宙飞船重返大气层等相关的高速气体动力学问题.近30年来,冲击波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从阐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工作原理开始,对体外冲击波碎除肾结石和尿道结石的作用机制(如应力作用、空化效应)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假关节、肩周炎、网球肘及其他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通过认识气泡崩裂产生的微型水喷射的特点,综述了水中微爆炸、激光聚焦产生的微型水喷射和微型冲击波进行血运重建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认识基于冲击波的DNA/药物的定向转运技术,综述了液态DNA转运、粉末状药物转运、分子转移入胞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此外,还介绍了冲击波在兽医学中用于治疗马、犬等动物的跟腱、韧带和骨的损伤的疗效.最后,展望了今后值得研究的几个领域:冲击波的新波源、冲击波治疗的新设备、冲击波技术在脑血栓血运重建和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临床治疗 兽医学 脑血栓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和神经网络的视觉诱发电位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庆华 吴宝明 +2 位作者 彭承琳 王禾 钟渝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3-1006,共4页
在基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研究中,通过视觉诱发电位信号的提取与识别产生脑机接口控制信号。采用累加平均和小波滤波提取强噪声背景下微弱的视觉诱发电位。在小波变换域求取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输入感知器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模糊... 在基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研究中,通过视觉诱发电位信号的提取与识别产生脑机接口控制信号。采用累加平均和小波滤波提取强噪声背景下微弱的视觉诱发电位。在小波变换域求取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输入感知器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模糊识别,产生脑机接口控制信号。实验表明,小波变换域特征向量提取方法能有效地实现信号的去噪、降维和特征提取,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识别算法能比较准确地识别视觉诱发电位,有利于提高脑机接口的通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脑机接口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传感器TCS230的新型经皮测疸仪的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晴 尹志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0-102,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传感器TCS230的新生儿黄疸检测的新方法。以TCS230为探头,直接将颜色分量转换为不同频率的脉冲波,通过89C51单片机的I/O口直接获取颜色分量,并控制皮肤颜色采集过程,根据RGB分量的值确定皮肤颜色,实现了对新生儿黄疸... 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传感器TCS230的新生儿黄疸检测的新方法。以TCS230为探头,直接将颜色分量转换为不同频率的脉冲波,通过89C51单片机的I/O口直接获取颜色分量,并控制皮肤颜色采集过程,根据RGB分量的值确定皮肤颜色,实现了对新生儿黄疸进行连续的检测,探讨了颜色传感器TCS230在新生儿黄疸检测中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颜色传感器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加压素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及与Rho激酶的关系
17
作者 李涛 朱娱 刘良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精氨加压素(AVP)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及与Rho激酶的关系。方法失血性休克大鼠的离体乳头肌分别用AVP 0.1μmo.lL-1和Y-27632 10μmol.L-1预孵育,或Y-27632+AVP合用时,先用Y-27632孵育10 min后,再加入AVP作用10 mi... 目的探讨精氨加压素(AVP)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及与Rho激酶的关系。方法失血性休克大鼠的离体乳头肌分别用AVP 0.1μmo.lL-1和Y-27632 10μmol.L-1预孵育,或Y-27632+AVP合用时,先用Y-27632孵育10 min后,再加入AVP作用10 min。平衡30 min后依次用含异丙肾上腺素(Iso)1和10μmol.L-1,0.1,1,10 mmo.lL-1的H-K液灌流乳头肌,观察加入Iso前后收缩力变化。制备离体心脏,稳定后,进行相应再灌流30 min,检测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压力上升或下降的最大速率(±dp/dtmax)。结果失血性休克2 h,经Iso0.1,1及10 mmol.L-1灌流后,离体乳头肌收缩力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AVP 0.1μmol.L-1预孵育可明显升高乳头肌对心肌的收缩力;与休克模型组相比,在Iso 1和10 mmol.L-1灌流后,乳头肌收缩力明显升高(P<0.05);Y-27632 10μmol.L-1离体乳头肌收缩力无明显影响,但Y-27632+AVP可明显降低由AVP引起的乳头肌收缩力的增加。失血性休克2 h后,离体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降低,AVP可明显改善休克模型大鼠离体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Y-27632可明显拮抗由AVP引起休克大鼠离体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增加。结论 AVP可改善失血性休克所致的心肌收缩力的降低,其机制与其激活Rho激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加压素 失血性休克 乳头肌 RHO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S的FFT的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闫庆广 何庆华 尹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7期67-68,共2页
给出了按时间抽取的基-2FFT设计流程图,并对使用CCS工具的FFT变换结果和使用C语言程序计算的FFT变换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TI公司的函数库DSPLIB不仅编程方便,程序的可读性强,而且实现同样的功能时操作简单,应用开发时间相对较小。
关键词 CCS FFT 频谱分析 DSPL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p75NTR荧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
19
作者 鲁秀敏 朱枫 +2 位作者 黄鹏 余瑛 王永堂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2期48-52,共5页
构建了人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cDNA序列的绿色荧光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其在人胚肾293(human embryo kidney 293,HEK293)细胞中的表达.采用PCR方法从含人p75NTR的pDC316-HP75质粒中扩增目的片段,经EcoRI... 构建了人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cDNA序列的绿色荧光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其在人胚肾293(human embryo kidney 293,HEK293)细胞中的表达.采用PCR方法从含人p75NTR的pDC316-HP75质粒中扩增目的片段,经EcoRI和SalI双酶切,定向克隆于pEGFP-N1质粒中,构建绿色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P75,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通过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激光共聚焦及Western blot法鉴定人p75NTR的表达.结果表明,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含有人p75NTR编码序列,转染实验表明,重组质粒能够在HEK293细胞中表达出具有活性的人p75NTR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5神经营养素受体 荧光 重组表达 HEK29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pain裂解Atg5决定中性粒细胞发生自噬还是凋亡,以及C5a在其中的可能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保全 郭振辉 +1 位作者 房巍 吕凤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58-1363,共6页
通过阐明C5a、calpain和Atg5相互作用,为开展新的研究寻找方向.中性粒细胞凋亡控制炎症反应及其强度,多种疾病和中性粒细胞凋亡失调有关,但其发生机制尚未阐明.C5a为补体片段,有多种功能,如诱导中性粒细胞趋化、呼吸爆发、增强吞噬、颗... 通过阐明C5a、calpain和Atg5相互作用,为开展新的研究寻找方向.中性粒细胞凋亡控制炎症反应及其强度,多种疾病和中性粒细胞凋亡失调有关,但其发生机制尚未阐明.C5a为补体片段,有多种功能,如诱导中性粒细胞趋化、呼吸爆发、增强吞噬、颗粒酶释放和延迟凋亡.已知calpain涉及中性粒细胞功能及凋亡调节并对该凋亡发生具有特异性.不同刺激因素可通过不同路径调节不同calpain亚型的活性.已有报道C5a可以通过调节calpain亚型活性而调节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反应.另外,自噬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生物过程,具有细胞保护作用,Atg5对于自噬体形成必不可少.Calpain可裂解Atg5为24kutAtg5,使其失去形成自噬体的功能并介导凋亡.Atg5参与了自噬和凋亡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凋亡 自噬 Atg5 CALPAIN C5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