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6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枕下海绵窦显微外科解剖及MR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现红 张伟国 张绍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641-643,共3页
关键词 海绵窦 椎动脉 显微外科解剖 MR 自主神经 微侵袭神经外科 脊神经 区域 相互关系 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校大学生社会、学业和身体自我性别、年级特点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卢祖静 冯正直 +3 位作者 李清 李嘉雯 朱姝 黄玲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367-2370,共4页
目的研究军校大学生社会、学业和身体自我的性别、年级特点。方法整群抽取某军校一至四年级大学生930名,采用大学生社会自我问卷、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为测试工具。结果①军校大学生社会自我的发展整体水平较高... 目的研究军校大学生社会、学业和身体自我的性别、年级特点。方法整群抽取某军校一至四年级大学生930名,采用大学生社会自我问卷、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为测试工具。结果①军校大学生社会自我的发展整体水平较高,男生与女生在人际威信、陌生人关系、团体地位、师生关系、异性同学关系、角色体验6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各年级在10个维度上均达到显著差异(P<0.01)。②军校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发展状况良好,男生与女生在各维度上未见显著差异(P>0.05),各年级在4个维度上均达到显著差异(P<0.01),呈现大二>大三>大四>大一的发展特点。③军校大学生身体自我的发展整体水平较高,男生与女生在运动特征、身材特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各年级在5个维度上均达到显著差异(P<0.01)。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军校大学生社会、学业和身体自我在总均分上达到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不同性别、年级的军校大学生社会、学业和身体自我的发展有差异,应因材施教以取得最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校大学生 社会自我 学业自我 身体自我 性别 年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味中药促胃肠动力作用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203
3
作者 朱金照 冷恩仁 +2 位作者 陈东风 史洪涛 桂先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 探讨 15味中药的促胃肠动力作用 ,以期从中筛选出与西沙必利具有可比性的药物。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170只 ,随机分配到 17组 ,其中中药 15组 ,西沙必利及蒸馏水对照各 1组。通过测定各实验组胃肠内标记物葡聚糖蓝的胃内残... 目的 探讨 15味中药的促胃肠动力作用 ,以期从中筛选出与西沙必利具有可比性的药物。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170只 ,随机分配到 17组 ,其中中药 15组 ,西沙必利及蒸馏水对照各 1组。通过测定各实验组胃肠内标记物葡聚糖蓝的胃内残留及小肠推进情况 ,观察每味中药对在体大鼠胃排空及肠传输的影响。结果 柴胡对胃肠动力无明显促进作用 (P >0 .0 5 ) ,大黄及香附抑制胃排空但促进肠传输 (P <0 .0 5或 <0 .0 1) ;其余中药均对胃排空或肠传输有明显促进作用 ,其中大腹皮、砂仁、白术对胃排空 (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分别为 :37.79± 8.5 9;44.10± 10 .77;41.6 4± 10 .48;蒸馏水对照组为 10 0± 18.84)及肠道传输(小肠推进比分别为 79.41± 4.2 9;76 .2 6± 4.0 3 ;73 .91± 5 .45 ;蒸馏水对照组为 5 8.85± 6 .38)均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P <0 .0 1) ,且与西沙必利差异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大腹皮、砂仁、白术有较好的促胃肠动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排空 肠道传输 胃肠动力 中医药疗法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5例乳腺增生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其与生活事件和人格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陈显春 蒋成刚 +1 位作者 陈庆秋 高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女性患者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选取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及大坪医院就诊乳腺增生女性患者675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大五人格测验简版进行心理健康现况调查。结果乳腺增生女性患者焦...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女性患者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选取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及大坪医院就诊乳腺增生女性患者675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大五人格测验简版进行心理健康现况调查。结果乳腺增生女性患者焦虑状态检出率为85.9%,抑郁状态检出率为81.63%;75.26%患者不良生活事件>20分;患者神经质性维度评分高于常模(P<0.05),外向性维度低于常模(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生活因子、神经质性因子、工作学习因子、外向性因子对乳腺增生女性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最大。结论乳腺增生女性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尤其是焦虑和抑郁问题较为突出,除生活事件影响外,患者的性格特质和疾病的发生也互为影响。因此,应给予乳腺增生女性患者必要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心理健康调查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大五人格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脂肪分布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4
5
作者 陈静 田志强 +7 位作者 罗志丹 金婕 刘浩宇 李茜 闫振成 倪银星 赵志钢 祝之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各种代谢异常与腹部脂肪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螺旋CT 对MS(70例)、2型糖尿病(T2DM,16例)和高血压病(EH,22例)患者进行腹部脂肪扫描,测量患者腹内脂肪、腹壁脂肪含量,并计算二者比值(内/壁比),分析腹部脂肪与...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各种代谢异常与腹部脂肪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螺旋CT 对MS(70例)、2型糖尿病(T2DM,16例)和高血压病(EH,22例)患者进行腹部脂肪扫描,测量患者腹内脂肪、腹壁脂肪含量,并计算二者比值(内/壁比),分析腹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中各种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MS组患者较EH组和T2DM组腹内脂肪面积(VA)显著增高(115.69±48.72cm2 vs 69.96±25.41cm2、55.96±29.75cm2,P均<0.01).腹内脂肪含量与腹围、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体脂比等均有相关关系,相关程度依次为腹围>BMI>腰臀比>体脂比.不论是根据NCEP-ATPⅢ,还是亚太地区界定腹型肥胖的标准,腹型肥胖患者腹内脂肪面积均高于非腹型肥胖患者.腹内脂肪含量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显著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r=-0.202,P=0.036),与LDL-C呈正相关(r=0.297,P=0.002);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显著相关.腹内脂肪面积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同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腹内脂肪面积和内/壁比均显著高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腹内脂肪增加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C反应蛋白(CRP)、血清尿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等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腹内脂肪含量增加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单一成分疾病密切相关,腹部脂肪堆积预示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NCEP-ATPⅢ界定腹型肥胖的标准同样适用于中国重庆本地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肥胖症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女性盆底解剖、形态的动态MRI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毅 龚水根 +3 位作者 张伟国 陈金华 鲁宏 谭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 采用静息与最大盆腔用力时盆腔动态MRI评价正常盆腔器官的位置、运动和盆底形态 ,为动态MRI在盆底功能性疾病诊断上的临床应用建立盆腔器官运动程度和盆底形态学的正常标准。方法 对 3 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进行静息与最大盆腔用力... 目的 采用静息与最大盆腔用力时盆腔动态MRI评价正常盆腔器官的位置、运动和盆底形态 ,为动态MRI在盆底功能性疾病诊断上的临床应用建立盆腔器官运动程度和盆底形态学的正常标准。方法 对 3 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进行静息与最大盆腔用力时盆腔动态MRI检查。采集的MR影像用于观测盆腔器官的位置、运动和盆底形态。结果 最大盆腔用力时正常盆底在形态上变化不明显 ,盆腔器官的平均下降值是膀胱颈 ( 15 .3± 4.3 )mm ,子宫颈 ( 10 .7± 3 .4)mm ,肛直肠连接 ( 19.2± 6.8)mm ,盆隔裂孔的平均增大百分比是 ( 12 .2± 6.4) %。盆腔器官运动的范围是膀胱颈不超过耻尾线下1cm ,子宫颈不超过耻尾线以下 ,肛直肠连接不超过耻尾线以下 2 .5cm。结论 MRI是研究活体盆底解剖与形态学的有效方法。正常妇女盆腔动态MR影像上 ,最大盆腔用力时盆腔器官有一定程度的运动 ,但无脱垂 ,盆底形态上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底 解剖学 形态学 磁共振成像 MRI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视力变化与前房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开建 叶剑 +2 位作者 袁容娣 陈小璠 郑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研究白内障术后早期视力变化与前房深度的相关性。方法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2例36眼,行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3、7、15d检查视力,IOL-master仪测量水平角膜曲率(... 目的研究白内障术后早期视力变化与前房深度的相关性。方法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2例36眼,行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3、7、15d检查视力,IOL-master仪测量水平角膜曲率(K1)、垂直角膜曲率(K2)、角膜散光和前房深度。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分析角膜散光,前房深度与术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术后1、3、7、15d角膜散光分别为-0.87±0.40,-1.92±1.38,-1.69±1.13,-1.45±0.79,-1.36±0.74D;前房深度分别为3.08±0.35,4.04±0.38,4.28±0.29,4.22±0.17,4.22±0.16mm;视力分别为0.18±0.10,0.44±0.14,0.59±0.12,0.61±0.11,0.62±0.14。术前与术后比较,角膜散光、前房深度及视力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与15d角膜散光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与3d比较,前房深度和视力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视力与角膜散光呈正相关(r=0.42,P<0.05);术后3d,视力与角膜散光呈正相关(r=0.35,P<0.05),与前房深度呈负相关(r=-0.29,P<0.05);术后7d,视力与角膜散光呈正相关(r=0.35,P<0.05),与前房深度呈负相关(r=-0.43,P<0.01);术后15d,视力与前房深度呈负相关(r=-0.37,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视力变化不仅与角膜散光有关,而且与前房深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视觉 双眼 角膜 散光 前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曹廷兵 闫振成 +4 位作者 沈成义 王利娟 聂海 钟健 祝之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02-705,共4页
目的建立与人类代谢综合征(MS)相似的大鼠模型,并分析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对照组(NC组)和高脂高盐膳食组(MS组)。喂养期间对大鼠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血脂、胰岛素水平等进行连... 目的建立与人类代谢综合征(MS)相似的大鼠模型,并分析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对照组(NC组)和高脂高盐膳食组(MS组)。喂养期间对大鼠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血脂、胰岛素水平等进行连续监测;24周喂养结束进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和腹腔注射糖耐量试验,检测颈动脉血压,测量内脏脂肪重量;取其白色脂肪(肠系膜)、棕色脂肪和骨骼肌组织,以RT-PCR法检测胰岛素敏感组织基因表达变化。结果MS组体重、内脏脂肪、血压、血浆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与NC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且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GIR:1·26±0·82mg/(kg·min)vs7·03±1·68mg/(kg·min),P<0·01]和糖耐量减退,表现为典型的MS特征;胰岛素敏感组织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MS组与糖脂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的23种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白色脂肪(肠系膜)、棕色脂肪和骨骼肌组织中多数变化显著。结论长期高脂和高盐饮食喂养可诱导类似于人类MS的基本临床特征大鼠模型,其机制可能与高脂摄入导致大鼠胰岛素敏感组织的糖脂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大鼠 模型 动物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症的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疗效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叶圆圆 刘娟 +6 位作者 李训军 刘雅贞 郎莹 林玲 杨信举 王延江 蒋晓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比较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ICBT)、传统面对面认知行为治疗(CBT)及药物治疗对失眠症患者睡眠参数及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影响,了解ICBT对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失眠症患者79例,随机分为ICBT组(n=27)、CBT组(n=26... 目的比较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ICBT)、传统面对面认知行为治疗(CBT)及药物治疗对失眠症患者睡眠参数及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影响,了解ICBT对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失眠症患者79例,随机分为ICBT组(n=27)、CBT组(n=26)、药物治疗组(n=26),各组均进行连续8周的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结束时睡眠参数、焦虑及抑郁水平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第4周、治疗结束时3组睡眠参数明显改善,焦虑及抑郁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药物治疗组入睡潜伏期、总睡眠时间、入睡后觉醒时间等与ICBT、CB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ICBT组、CBT组的入睡潜伏期、焦虑及抑郁水平均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CBT组与CBT组比较,除抑郁水平外,焦虑水平及睡眠参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BT对失眠症的改善速度较药物治疗慢,但是治疗结束时,其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且与传统的面对面CBT效果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认知行为疗法 网络化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道远端区域应用解剖及MRI影像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明松 周庭友 +8 位作者 张勇 罗勇 李珂 黄灶明 刘旭东 孙中义 江军 吴刚 李彦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373-2377,共5页
目的通过对成年男性精道远端区域精细解剖结构的深入观察和相关生理数据的准确测量,为临床更加精确地开展精道内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5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及11例行全膀胱切除(laparosco... 目的通过对成年男性精道远端区域精细解剖结构的深入观察和相关生理数据的准确测量,为临床更加精确地开展精道内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5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及11例行全膀胱切除(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术后完整的组织标本,对其精道远端解剖结构进行精细观察和测量,并结合患者术前MRI,对精道远端结构的MRI影像特征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109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行经尿道内镜手术前双侧精囊按摩,直视下观察射精管开口与前列腺小囊开口的解剖特征。结果 46例术后标本的精细解剖结果:精囊长度:左侧(39.7±7.4)mm,右侧(41.4±8.6)mm;宽度:左侧(16.5±3.3)mm,右侧(16.4±3.0)mm;厚度:左侧(7.8±2.4)mm,右侧(7.8±2.3)mm;射精管长度:左侧(15.0±2.5)mm,右侧(14.9±2.4)mm;内径:左侧(1.2±0.2)mm,右侧(1.1±0.2)mm。47.8%(22/46)标本可见前列腺小囊,深度(6.7±1.7)mm。MRI图像下所测精囊长度:左侧(39.4±6.6)mm,右侧(41.3±7.6)mm;宽度:左侧(17.1±3.4)mm,右侧(16.4±2.9)mm,显示与实体标本测量数据高度吻合。内镜下观察显示:78.9%(86/109)显示前列腺小囊开口于精阜隆起部,21.1%(23/109)未发现明确前列腺小囊开口,射精管通常开口于前列腺小囊开口两侧旁约2 mm处,与其构成三角形或直线排列关系。结论本研究获得的精道远端区域的解剖数据对临床开展相关内镜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MRI对该区域具有良好分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囊 射精管 前列腺小囊 解剖 MRI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采集与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张绍祥 刘正津 +20 位作者 谭立文 邱明国 李七渝 李恺 崔高宇 郭燕丽 刘光久 单锦露 刘继军 张伟国 陈金华 王健 陈伟 陆明 游箭 庞学利 肖红 许忠信 王欲甦 邓俊辉 唐泽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 建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 (Chinesedigitizedvisiblehumanfemale)。方法 选择经肉眼观察、CT和MRI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中等身材、青年女性人体标本 1例 ,经外形测量、血管灌注后 ,用 5 %明胶包埋 ,置入 -3 0℃冰库中冰冻 1周 ... 目的 建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 (Chinesedigitizedvisiblehumanfemale)。方法 选择经肉眼观察、CT和MRI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中等身材、青年女性人体标本 1例 ,经外形测量、血管灌注后 ,用 5 %明胶包埋 ,置入 -3 0℃冰库中冰冻 1周 ,然后在 -2 5℃低温实验室中用TK 63 5 0型数控铣床 (铣切精度为 0 0 0 1mm)从头至足逐层铣切。逐层用高清晰度数码相机摄影 ,完成人体模型数据获取 ,得到人体结构数据集。利用连续断层图像数据 ,在SGI图像工作站上 ,利用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三维重建软件包进行人体结构的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 所选用标本为女性 ,2 2岁 ,身高 162 0mm ,体质量 5 4kg ,非器质性疾病死亡。CT扫描层厚 :头颈部为 1 0mm ,其他部位为 2 0mm。MRI扫描层厚头部为 1 5mm ,其余部位为 3 0mm。连续横断面层厚 :头部为 0 2 5mm ,其他部位为 0 5mm ,全身共计 3 64 0个断面。数字化摄影分辨率为 62 914 5 6(3 0 72× 2 0 48)像素 ,每个断面图像文件大小为 3 6MB ,整个数据集数据量为 13 1 0 4GB。结论 ①经文献检索和查新 ,仅见美国Colorado大学于 1995年 12月完成了 1例女性人体标本的数据采集。本研究结果增添了新的一例女性可视化人体的数据资料 ,其研究结果同时在国际互联网站发布 ,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女性 数字化可视人体 可视化 断面解剖 计算机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2
作者 高巍巍 邹德生 +5 位作者 王伍超 李书林 陈华伦 黄磐川 曹芳莉 郭晓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55-458,共4页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一种局部疼痛综合征,以激痛点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医师越来越关注此病,因其发病形式多样、发病部位不定、症状轻重程度不一,故易出现误诊,为让更多医师掌握此病,本文对流行病学、激...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一种局部疼痛综合征,以激痛点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医师越来越关注此病,因其发病形式多样、发病部位不定、症状轻重程度不一,故易出现误诊,为让更多医师掌握此病,本文对流行病学、激痛点、临床特点、临床检查、诊断标准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MPS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激痛点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价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李丽萍 黄炳强 +1 位作者 刘宿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研究术后疼痛分级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6月本科接受腹腔择期开放性手术的住院老年患者30例,术后24、48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并同时采用MMSE量表、... 目的研究术后疼痛分级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6月本科接受腹腔择期开放性手术的住院老年患者30例,术后24、48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并同时采用MMSE量表、AFT量表、CDT量表对术后认知功能进行评分。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对老年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结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术后疼痛进行量化评分,变量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观察术后疼痛分级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MMSE量表术后24、48h与VAS评分无线性相关(r=-0.053,P=0.786;r=-0.052,P=0.783);AFT量表术后24、48h与VAS评分无线性相关(r=-0.323,P=0.082;r=-0.038,P=0.841);CDT量表术后24h、48h与VAS评分有负线性相关(r=-0.731,P=0.000;r=-0.636,P=0.001)。结论术后认知功能在视空间结构功能及执行功能方面与VAS评分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 认知功能 静脉自控镇痛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18α体调节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中CTGF和TGF-β1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开龙 张建国 +1 位作者 王慧民 陈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 探讨甘草酸 18α体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中CTGF和TGF β1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10 0只Wistar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 (甘草酸预防组、甘草酸治疗组、生理盐水组 )和对照组 (假手术组 )。实验组大鼠结扎单侧输尿管建立梗... 目的 探讨甘草酸 18α体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中CTGF和TGF β1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10 0只Wistar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 (甘草酸预防组、甘草酸治疗组、生理盐水组 )和对照组 (假手术组 )。实验组大鼠结扎单侧输尿管建立梗阻性肾病模型。分别于术后 7、14、2 8和 5 6d处死实验动物 ,切取肾皮质部位组织 ,用光镜、电镜观察肾间质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间质中CTGF、TGF β1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并用EIG综合图象分析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显示肾间质呈进行性纤维化。半定量分析发现 ,手术后 7d ,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 ,肾间质中CTGF、TGF β1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呈进行性显著增多 (P <0 0 1)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呈进行性显著减少 (P <0 0 1) ,但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相关分析发现 ,肾间质中CTGF的表达量与TGF β1和Ⅲ型胶原的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 (r =0 63和 0 6g ,P <0 0 1)。 结论 甘草酸可能通过下调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CTGF和TGF β1的表达 ,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18α体 梗阻性肾病 肾问质 CTGF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致伤条件撞击对兔钝性胸部创伤伤情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闵家新 朱佩芳 +3 位作者 王正国 刘宝松 周继红 翁格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致伤参数对兔钝性胸部创伤后胸部各器官伤情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模型 ,设置不同的致伤参数 ,观察其对胸部各器官的伤情影响及其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驱动压力越大 ,胸部各器官伤情越重 ;撞击面积越大 ,对... 目的 探讨不同致伤参数对兔钝性胸部创伤后胸部各器官伤情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模型 ,设置不同的致伤参数 ,观察其对胸部各器官的伤情影响及其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驱动压力越大 ,胸部各器官伤情越重 ;撞击面积越大 ,对胸壁和肺的损伤较重 ,但心脏伤情并不随之加重 ;收缩末期撞击对心脏的损伤较重 ,舒张末期撞击对大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大 ;死亡率与驱动压力、撞击面积成正比 ;舒张末期撞击死亡率上升。结论 致伤参数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性胸部创伤 致伤参数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评分系统对不同时间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预测差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吴娅 刘承春 +5 位作者 李玮 梁春荣 黄书翰 王欢 李小树 张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744-1749,共6页
目的比较5种评分系统对不同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不同时间窗内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 目的比较5种评分系统对不同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不同时间窗内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2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应用HAT评分、GRASPS评分、SEDAN评分、MSS评分及SITS评分量表进行测评,观察5种评分系统与不同时间窗内的急性脑梗死接受静脉溶栓后出现HT的关系;应用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5种评分系统在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后出HT的预测能力。结果针对不同时间窗,比较5种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3 h时GRASPS及HAT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8、0.619)高于其他评分系统;>3~4.5 h时,SEDAN评分、HAT评分(ROC面积分别为0.744,0.719)优于其他评分系统(P<0.05);>4.5~6 h时,HAT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为0.676)优于其他评分系统。结论 5种评分系统对所有时间窗静脉溶栓后HT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不同时间窗,特别是在4.5 h内,HAT评分系统对HT风险预测可能拥有相对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评分系统 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梁春荣 刘雨辉 +12 位作者 王叶冉 曾凡 王鑫 曹红元 易旭 胥娟 姚秀卿 高长越 张莉莉 许志强 王琳 周华东 王延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IFN-γ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AD患者llo例,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的对照人群120例。搜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和疾病信息。采用简易精神状...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IFN-γ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AD患者llo例,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的对照人群120例。搜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和疾病信息。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对受试者认知功能和日常行为能力进行评估。收集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和IFN-γ的浓度。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AD可能的影响因素。以全部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以AD组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cD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组血清中IL-1β(秩均值129.46pg/m1vs102.70pg/ml,P=0.002)、IL-6(秩均值125.25pg/m1ps106.56pg/ml,P=0.03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TNF-α(秩均值116.40pg/mlps114.67pg/ml,P=0.844)和IFN-γ(秩均值115.90pg/mlvs115.14pg/ml,P=0.93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人群中,仅IL-1β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184,p=0.007)。AD患者血清中各炎症因子水平与CDR评分无相关性。危险因素分析显示,IL-1β是罹患AD的危险因素(OR=1.018,95%CI1.005~1.030),受教育年限为保护性因素(OR=0.891,95%CI 0.834~0.953)。结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整体人群的认知功能相关,但与AD患者的痴呆严重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白细胞介素类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和纤维腺瘤MR信号强度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蓉 龚水根 +3 位作者 张伟国 陈金华 何双梧 刘宝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670-673,共4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和纤维腺瘤的MR信号强度 ,探讨其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12 0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行乳腺MR平扫和增强扫描 ,分析病灶的平扫MR信号强度特点以及MR常规和动态增强扫描的信号强度增强率。结果MR平扫 ,SE T... 目的 研究乳腺癌和纤维腺瘤的MR信号强度 ,探讨其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12 0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行乳腺MR平扫和增强扫描 ,分析病灶的平扫MR信号强度特点以及MR常规和动态增强扫描的信号强度增强率。结果MR平扫 ,SE T1WI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均以等信号或低信号为主 ,FS T1WI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均以等信号或高信号为主 ,TSE T2WI、FS T2WI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间信号强度分布相比 ,相差显著 (P <0 .0 5 )。MR常规增强扫描 ,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间信号强度增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MR动态增强扫描 ,乳癌组病变早期信号强度增强率高于腺瘤组 ,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 ;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间峰值信号强度增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MR信号强度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 乳癌 纤维腺瘤 信号强度 平扫 乳腺癌 病变 WI 相差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心电监护系统QRS波的实时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朱凌云 吴宝明 +4 位作者 王正国 李刚 曹长修 朱新建 闫庆广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3-607,共5页
针对移动心电监护系统对ECG信号实时分析的需要,提出了利用动态心电图的二阶差分极小值和一阶差分过零点来实现QRS波精确定位的实时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克服或抑止各类噪声对ECG信号的影响,并设计了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功能的信号检测门... 针对移动心电监护系统对ECG信号实时分析的需要,提出了利用动态心电图的二阶差分极小值和一阶差分过零点来实现QRS波精确定位的实时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克服或抑止各类噪声对ECG信号的影响,并设计了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功能的信号检测门限。经过对正常人和临床病人的动态ECG信号进行测试验证,QRS波检测准确率可达99.8%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适合于移动心电监护系统QRS波的实时检测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S波 二阶差分极小值 移动心电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沈燕 卢宗亮 +5 位作者 袁静 何珊 孙海岚 郭静 查艳 许红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71-2076,共6页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0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诊断为PEW患者99例。按患者是...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0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诊断为PEW患者99例。按患者是否使用左卡尼汀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5例,对照组24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评分、体格测量(包括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小腿围)和人体成分测量(瘦体质量、脂肪质量和相位角)结果。结果左卡尼汀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对照组(P<0.05)。用SGA评分判断,治疗组营养良好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2.7%vs 4.2%),而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6.0%vs 83.3%,1.3%vs 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格测量显示,治疗组男性和女性的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小腿围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电阻抗法检测体质成分结果显示,治疗组瘦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脂肪质量和相位角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经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预防患者体质量丢失,尤其是瘦体质量的丢失,从而改善患者的PEW,有望将来用于预防MHD患者的肌肉减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能量消耗 维持性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肌肉减少症 体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