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肋间神经冷冻术对开胸术后疼痛与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马铮 王如文 +3 位作者 蒋耀光 赵云平 周景海 龚太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探讨开胸术中肋间神经冷冻对缓解术后疼痛、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05年3月经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病人166例,分为冷冻治疗组107例,对照组59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视觉评分、镇痛药用量、血浆皮质醇及β-内啡肽水平... 目的探讨开胸术中肋间神经冷冻对缓解术后疼痛、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05年3月经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病人166例,分为冷冻治疗组107例,对照组59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视觉评分、镇痛药用量、血浆皮质醇及β-内啡肽水平、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并发症情况。结果肋间神经冷冻组疼痛视觉评分、镇痛药用量、血浆皮质醇及β-内啡肽水平、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肋间神经冷冻对缓解术后疼痛具有确切效果,并可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心血管与呼吸系统并发症,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镇痛 肋间神经 疼痛 手术后 应激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附45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如文 蒋耀光 +2 位作者 范士志 向杰 陈建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818-821,共4页
本文报告了我科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45例.其中颈段食管癌22例,上胸段23例;病变位于颈段者采用左侧颈部切口,位于上胸段者行颈胸骨部分劈开切口.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7例,声嘶5例,全组元手术死亡.文中还就手术方... 本文报告了我科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45例.其中颈段食管癌22例,上胸段23例;病变位于颈段者采用左侧颈部切口,位于上胸段者行颈胸骨部分劈开切口.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7例,声嘶5例,全组元手术死亡.文中还就手术方法、体会及吻合口瘘的预防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内翻拔脱术 食管镜检 食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合并糖尿病和甲亢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龚太乾 蒋耀光 王如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101-2101,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糖尿病 甲亢 重症肌无力危象 胸腺切除术 患者 试验 新斯的明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哈状切口用于胸内高位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治疗
4
作者 王如文 蒋耀光 +2 位作者 陈建明 范士志 向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解决食管癌术后胸内高位吻合口狭窄。方法:采用半哈状(Hemiclamshel)切口径路,显露胸顶部食管胃吻合区并游离,行吻合口狭窄成形治疗。结果:4例严重胸内高位吻合口狭窄均在直视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顺利,... 目的:解决食管癌术后胸内高位吻合口狭窄。方法:采用半哈状(Hemiclamshel)切口径路,显露胸顶部食管胃吻合区并游离,行吻合口狭窄成形治疗。结果:4例严重胸内高位吻合口狭窄均在直视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能正常进食。结论:该手术径路浅显,易于对接近胸顶部高位吻合区的显露,减少了经原剖胸切口需文泛分离粘连的较大创伤,行吻合口成形术亦甚方便。为胸内高位吻合口狭窄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吻合 吻合口狭窄 半哈状切口 胸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交换疗法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前的应用
5
作者 范士志 蒋耀光 +2 位作者 王如文 陈文君 盖大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2-53,共2页
血浆交换疗法又称血浆清除疗法,是指清除患者血浆中有害物质的一种新疗法。我院近两年对4例重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简称MG)进行了7次血浆交换,使患者病情迅速改善,顺利的渡过手术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血浆交换 胸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皮甾酮对缺血缺氧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旭 蒋耀光 +4 位作者 范士志 王如文 向杰 陈建民 李志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研究存在于活血化瘀中药的单体成分─—蜕皮甾酮是否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缺血缺氧的血管内皮细胞模型,观察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清液的乳酸脱氢酶(LDH)、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变化。结果:缺血... 目的:研究存在于活血化瘀中药的单体成分─—蜕皮甾酮是否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缺血缺氧的血管内皮细胞模型,观察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清液的乳酸脱氢酶(LDH)、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变化。结果:缺血缺氧时,内皮细胞上清液的LDH、ACE明显增多;但应用蜕皮甾酮,则上清液的LDH、ACE较单纯缺血缺氧时明显减少。结论:蜕皮甾酮可能对缺血缺氧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内皮细胞 缺血 缺氧 蜕皮甾酮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计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被引量:13
7
作者 沈诚 范士志 +2 位作者 蒋耀光 陈建明 李志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 5例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计数 (MVC)。结果 NSCLC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 83 .1%(5 4/ 6 5 ) ,有转移组癌组织中V...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 5例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计数 (MVC)。结果 NSCLC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 83 .1%(5 4/ 6 5 ) ,有转移组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比例 (10 0 %,44/ 44)以及MVC(5 8.90± 31.45 )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 (47.6 %,10 / 2 1;2 1.44± 12 .77) (P <0 .0 1) ;Ⅲ期肺癌VEGF表达阳性率 (10 0 %,2 9/ 2 9)以及MVC(6 0 .2 4± 2 8.2 9)亦显著高于Ⅰ和Ⅱ期肺癌 (6 9.4%,2 5 / 36 ;19.5 3± 16 .2 7) (P <0 .0 1)。VEGF表达强度与MVC间有密切关系。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肿瘤直径间VEGF阳性率和MVC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VEGF可能在NSCLC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检测VEGF表达及MVC有助于判断NSCLC转移及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 微血管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监测肺癌复发进展及转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雪琴 王东 +5 位作者 李增鹏 王阁 杨镇洲 杨志祥 杨玉磬 蒋耀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96-300,共5页
背景与目的据第十一届世界肺癌大会报告,肺癌已成为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对肺癌患者进行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监测肺癌复发进展及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近年来检测了4次以... 背景与目的据第十一届世界肺癌大会报告,肺癌已成为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对肺癌患者进行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监测肺癌复发进展及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近年来检测了4次以上肿瘤标志物的44例肺癌患者根据临床疗效与病情分为六个等级,分析各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病情分级的相关性,并建立疾病复发进展及转移的判别方程。结果腺癌的临床疗效病情分级与CA199、CEA、CA242、AFP以及CA125有相关性;鳞癌只与CA125具有相关性;小细胞肺癌与CA199、CA125有相关性。根据判别方程,腺癌女性患者的判断准确率最高(89.4%),其次是腺癌男性(80.4%)、鳞癌(78.3%)和小细胞肺癌(66.7%)。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的检测对于肺癌尤其是腺癌的复发进展及转移的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Fas与可溶性FasL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国强 蒋耀光 +1 位作者 王如文 林一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479-2480,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SFAS SFASL 免疫攻击 免疫逃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撞击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秋平 蒋耀光 +1 位作者 闵家新 何家庆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建立声门紧闭状态下肺撞击伤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以不同驱动压和压缩量撞击 10 8只新西兰兔右侧胸部 ,造成闭合性胸部创伤。结果 不同撞击条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胸部创伤 ,肺撞击伤的严重程度与驱动压和撞击压缩量成正相关关... 目的 建立声门紧闭状态下肺撞击伤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以不同驱动压和压缩量撞击 10 8只新西兰兔右侧胸部 ,造成闭合性胸部创伤。结果 不同撞击条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胸部创伤 ,肺撞击伤的严重程度与驱动压和撞击压缩量成正相关关系 ,声门紧闭状态下撞击致兔肺撞击伤的AIS分值显著高于声门开放状态下的AIS分值 (P <0 0 5~ <0 0 1)。结论 所建立肺撞击伤动物模型操作简便 ,致伤撞击参数可控 ,且具有重复性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撞击伤 ,病变典型 ,因此可做为研究胸部创伤的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伤 实验动物模型 声门 闭合性胸部创伤 严重程度 状态 病变 正相关关系 压缩量 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阔肌皮瓣移植于食管内的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颈阔肌皮瓣移植于食管内的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太乾 蒋耀光 +2 位作者 王如文 吴旭 赵云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研究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后肌皮瓣食管连接部的愈合过程和肌皮瓣在食管腔内的病理变化。方法:建立家犬单侧横向翻转的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半周缺损的模型,动态观察肌皮瓣在食管腔内的大体、光镜和电镜下的病理变化,测定... 目的:研究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后肌皮瓣食管连接部的愈合过程和肌皮瓣在食管腔内的病理变化。方法:建立家犬单侧横向翻转的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半周缺损的模型,动态观察肌皮瓣在食管腔内的大体、光镜和电镜下的病理变化,测定皮肤伤口和肌皮瓣食管连接部的抗张强度。结果:肌皮瓣食管连接部的愈合比皮肤伤口延迟1~2周,术后3月、6月肌皮瓣食管连接部的胶原沉积明显增多。肌皮瓣表面皮肤在食管腔内仍保持角化,但附件退化,仍可见毛发生长。结论:肌皮瓣食管连接部早期愈合延迟,后期胶原过度沉积。肌皮瓣表面的皮肤在食管腔中半年内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阔肌皮瓣 食管重建术 病理变化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减容术对肺气肿兔膈肌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东亮 王如文 +2 位作者 蒋耀光 谭群友 龚太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 探讨肺减容术对肺气肿兔膈肌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40只 ,10只为正常对照组 ,3 0只熏香烟加气管内滴入弹性蛋白酶方法制备肺气肿模型 ,10只行双肺减容术 (肺减容组 ) ,10只仅做正中切口开胸(假手术组 ) ,10只... 目的 探讨肺减容术对肺气肿兔膈肌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40只 ,10只为正常对照组 ,3 0只熏香烟加气管内滴入弹性蛋白酶方法制备肺气肿模型 ,10只行双肺减容术 (肺减容组 ) ,10只仅做正中切口开胸(假手术组 ) ,10只为肺气肿未做手术 (肺气肿未手术组 )。饲养 16周全部活杀取膈肌条测定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生物力学特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肺气肿未手术组和假手术组膈肌条的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 ,断裂伸长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而肺减容组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较肺气肿未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肺减容术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有效方法 ,它除可能通过恢复肺的弹性回缩外还能通过恢复肺气肿膈肌生物力学特性而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减容术 阻塞性肺气肿 膈肌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73蛋白在食管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滨 蒋耀光 +2 位作者 王如文 范士志 倪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40-342,346,共4页
目的 :研究p73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Westernbloting技术检测 3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 ,并探讨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7例食管肿瘤... 目的 :研究p73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Westernbloting技术检测 3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 ,并探讨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7例食管肿瘤组织中有 18例 (48.6 % )p73蛋白过度表达 ,其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和正常组织 (P <0 .0 5 ) ,并与食管癌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p73蛋白在食管肿瘤组织中呈高水平阳性检出率 ,p73蛋白可能参与了调控食管癌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3蛋白 食管癌 基因表达 Western-blot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群地平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IL-6和IL-8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向明章 蒋耀光 +1 位作者 王如文 范士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尼群地平(Nitrendipine)对大鼠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OC)、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和尼群地平处理组(NT),采用肺在体缺血再灌注模... 目的:观察尼群地平(Nitrendipine)对大鼠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OC)、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和尼群地平处理组(NT),采用肺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测定肺组织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肺组织总钙、肺组织干/湿重比值(D/W)和肺静态顺应性(Cst)变化。结果: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肺组织总钙水平升高,肺组织TNF-α、IL-6和IL-8相继释放增加并与肺D/W、肺Cst下降呈显著相关性。尼群地平处理后,肺组织总钙和TNF-α、IL-6、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和P<0.01),肺D/W升高,肺Cst改善。结论:尼群地平可通过阻滞钙通道,减少细胞钙内流,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再灌注损伤 INFα IL-6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原代细胞和细胞系A549对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国强 蒋耀光 +1 位作者 王如文 林一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肺癌原代细胞和细胞系A549对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离和培养肺癌细胞及TIL细胞,用MTT法检测原代肺腺癌细胞及腺癌细胞株A549对TIL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FasL抗体对TIL的保护作用。结果原代肺癌细胞及... 目的研究肺癌原代细胞和细胞系A549对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离和培养肺癌细胞及TIL细胞,用MTT法检测原代肺腺癌细胞及腺癌细胞株A549对TIL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FasL抗体对TIL的保护作用。结果原代肺癌细胞及A549细胞株对TIL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肺癌细胞对TIL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机体逃避免疫攻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原代细胞 A549细胞 TIL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群地平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16
作者 向明章 蒋耀光 +2 位作者 王如文 范士志 牛会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为尼群地平防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鼠肺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损伤对照组和尼群地平处理组,各组在缺血后、再灌注2h、4h后处死动物,通过大体、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及肺干/湿重... 目的:为尼群地平防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鼠肺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损伤对照组和尼群地平处理组,各组在缺血后、再灌注2h、4h后处死动物,通过大体、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及肺干/湿重比值测定,观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形态学变化。结果: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出现以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为特征的组织细胞损害,肺实质细胞胞浆和细胞器肿胀、空化变性、核淡染,Ⅱ型上皮细胞板层体排空、数目减少。尼群地平处理后,损伤肺组织形态变化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 钙超载 尼群地平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CD44v6的表达及其在患者预后判定中的作用
17
作者 吴秋平 蒋耀光 +1 位作者 闵家新 向明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15-218,共4页
背景与目的CD44v6的过度表达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观察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患者预后判定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对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标本进行CD44v6检测,并... 背景与目的CD44v6的过度表达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观察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患者预后判定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对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标本进行CD44v6检测,并随访。结果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测得52例肺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和75.0%。低分化肺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肺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Ⅲ期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CD44v6阴性表达者生存率显著高于CD44v6阳性表达者(P=0.011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4v6阳性表达(P=0.048)和pTNM分期(P=0.035)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结论肺癌中存在CD44v6过度表达,检测CD44v6的表达有助于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D44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肿瘤手术的远期疗效值得期待
18
作者 谭群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4-214,共1页
根据目前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的推荐意见,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如术后疼痛减轻,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预后等。
关键词 远期疗效 肿瘤手术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机器人 期待 传统开放手术 肺癌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荧光探针识别与测定水溶液中的Cr(Ⅵ)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冬 杨阳 +3 位作者 贾佳琦 谢兵 周景海 李鸿乂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632,共7页
以柠檬酸、乙二胺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碳量子点的形貌、化学成分、官能团以及荧光性能,考察了Cr(Ⅵ)阴离子对碳量子点荧光性能... 以柠檬酸、乙二胺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碳量子点的形貌、化学成分、官能团以及荧光性能,考察了Cr(Ⅵ)阴离子对碳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Ⅵ)的加入改变了碳量子点紫外特征吸收峰的强度与位置,并使碳量子点的荧光发生静态猝灭;随着Cr(Ⅵ)浓度增加,碳量子点荧光的猝灭率呈线性变化.基于此,建立了以碳量子点为荧光探针识别与定量测定水溶液中Cr(Ⅵ)的方法,为发展水体中Cr(Ⅵ)的快速、灵敏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 Cr(Ⅵ) 识别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