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17细胞及IL-17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晓斐 石云 +1 位作者 邹全明 郭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4-857,共4页
关键词 CD4^+T细胞 病原微生物感染 IL-17 适应性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 细胞分泌 IFN-γ 固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粘附素与大肠杆菌LtB融合疫苗的口服免疫与预防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正祥 邹全明 +3 位作者 洪愉 郭桐生 郭鹰 曾韦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粘附素HpaA与大肠杆菌LtB融合蛋白质经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和蒙古沙鼠免疫预防作用。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HpaA和LtB目的基因片段 ,将LtB与 pPIM质粒连接后 ,再与HpaA基因连接 ,转化大肠杆菌DH5...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粘附素HpaA与大肠杆菌LtB融合蛋白质经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和蒙古沙鼠免疫预防作用。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HpaA和LtB目的基因片段 ,将LtB与 pPIM质粒连接后 ,再与HpaA基因连接 ,转化大肠杆菌DH5α ,经酶切获得含有ltB -hpaA的pPIM -ltB/hpaA融合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E coliBL2 1(DE3) ,筛选获得重组工程菌 ,经发酵、包涵体提取 ,复性 ,纯化获得LtB -HpaA。BABL/c小鼠设正常对照组、单独rHpaA对照组、CT +HpaA实验组、融合蛋白LtB -HpaA组和rLtB +rHpaA实验组 ,免疫 4周后检测血清抗原特异性IgG、IgA和胃冲洗液、肠冲洗液中sIgA。蒙古沙鼠分 3个实验组 ,正常对照 (PBS)组 ,单独HpaA免疫组和LtB -HpaA组 ,免疫 4周 ,于末次免疫后 14天灌活力良好的H pyloriSS1活菌 ,1个月处死动物 ,采集标本 ,用细菌培养和病理切片检查评价蒙古沙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融合蛋白LtB -HpaA组及将CT和LtB作为外粘膜佐剂的CT +HpaA组和LtB +HpaA组中血清IgA和IgG、胃冲洗液和肠冲洗液中sIgA含量明显高于单独HpaA组和对照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蒙古沙鼠融合蛋白rLtB-HpaA组比单纯rHpaA组效果明显 (rLtB -HpaA组保护率为 80 % ,单独rHpaA为 2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粘附素 大肠杆菌 LtB融合疫苗 口服免疫 预防试验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肖斌 毛旭虎 邹全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303-305,310,共4页
微小RNA(miRNA)是一类新发现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能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研究证实,miRNA在细胞增殖、发育、分化、凋亡、代谢、信号转导以及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一系列的miRNA已被证实参与了免疫反应调控... 微小RNA(miRNA)是一类新发现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能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研究证实,miRNA在细胞增殖、发育、分化、凋亡、代谢、信号转导以及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一系列的miRNA已被证实参与了免疫反应调控,如固有性免疫应答,T、B淋巴细胞的分化,病原体感染与免疫及炎症的免疫调控等。文中就miRNA在固有性与获得性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免疫反应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6
4
作者 罗萍 邹全明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456,共3页
关键词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 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超声处理菌液口服免疫BALB/c小鼠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于长青 邹全明 +2 位作者 王缚鲲 张卫军 曾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41-943,共3页
目的 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小鼠口服免疫幽门螺杆菌超声处理菌液后的粘膜免疫应答。方法 Hp菌超声上清和粘膜佐剂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LT)口服免疫小鼠 ,ELISPOT分析胃粘膜、派伊尔结 (Payer’spatchPP)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SC)... 目的 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小鼠口服免疫幽门螺杆菌超声处理菌液后的粘膜免疫应答。方法 Hp菌超声上清和粘膜佐剂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LT)口服免疫小鼠 ,ELISPOT分析胃粘膜、派伊尔结 (Payer’spatchPP)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SC)、RT PCR分析肠粘膜免疫主要诱导部位PPT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结合佐剂口服免疫可诱导胃粘膜、PP大量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 (ASC) ,尤以sIgA ASC型居多。②单纯抗原免疫小鼠PPT细胞 ,早期高表达IL 4,晚期高表达IFN γ。③抗原 +LT免疫小鼠PPT细胞 ,早期高表达IFN γ ,晚期高表达IL 4。结论 单纯抗原口服免疫诱导的抗体分泌细胞数量尤其是sIgA型明显低于联合应用佐剂组 ,PP体外抗原刺激后先表现为Th2 型优势应答 ,后转为Th1型优势应答 ,而结合LT免疫 ,PP则先表现为Th1型优势应答 ,后转为Th2 型优势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超声处理菌液 幽门螺杆菌 口服免疫 抗体分泌细胞 TH1/TH2细胞 肠粘膜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隐性表位肽-核酸病毒样颗粒疫苗抗胃癌免疫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郭红 郝嘉 +2 位作者 吴超 石云 房殿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设计新型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肽-核酸病毒样颗粒疫苗,并研究其抗胃癌的作用。方法将阳离子隐性表位肽和DNA疫苗协同性结合于同一疫苗形成病毒样颗粒,通过DNA阻滞试验、DNA沉淀试验、免疫组化等试验优化该疫苗参数,并鉴定其免... 目的设计新型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肽-核酸病毒样颗粒疫苗,并研究其抗胃癌的作用。方法将阳离子隐性表位肽和DNA疫苗协同性结合于同一疫苗形成病毒样颗粒,通过DNA阻滞试验、DNA沉淀试验、免疫组化等试验优化该疫苗参数,并鉴定其免疫原性和观察其体内激发特异性CTL反应的有效性。结果确定制备疫苗的参数为浓度为150mmol/LNaCl,电荷比为4。证实该疫苗可激发特异性CTL反应,并对胃癌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活性,Elispot实验显示能够有效诱导的IFN-γ分泌。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的hTERT隐性表位肽-核酸病毒样颗粒疫苗,为进一步探索其体内抗胃癌免疫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胃癌 隐性表位 肽-核酸病毒样颗粒疫苗 细胞毒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蛋白质组学在幽门螺杆菌及其宿主细胞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晓斐 郭刚 邹全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82-884,共3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比较蛋白质组学 宿主细胞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世界卫生组织 胃黏膜组织 消化性溃疡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免疫调节肽佐剂CEL-1000
8
作者 刘艳青 毛旭虎 邹全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61-262,266,共3页
CEL-1000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肽,它在抗疟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和肿瘤疫苗的研制方面具有潜在的佐剂活性,能促进1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型免疫应答。
关键词 CEL-1000肽 佐剂 1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型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多态性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罗媛 郭红 +3 位作者 边巍 梁光萍 邹全明 郭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17F(IL-17A,-17F)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经组织学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9例和健康对照人群223例,收集外周血标本,提取DNA...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17F(IL-17A,-17F)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经组织学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9例和健康对照人群223例,收集外周血标本,提取DNA,运用TaqManMGB探针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同时所有样本经组织快速尿素酶检测(RUT)和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Hp-IgG抗体检测,以测定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 pylori,Hp)感染率。结果IL-17A(rs2275913,G-197A)、IL-17F(rs76378,7488T/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分布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健康献血员正常对照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F(rs766748,6400A/G)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的等位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4)。与未携带有IL-17F 6400A/GA等位的个体相比,携带有IL-17F 6400A/GA等位的个体显著的增加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易感性。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Hp感染等因素后,在显性模式下,IL-17F 6400A/GSNP位点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仍显著相关(显性模式:OR=2.271,95%CI=1.259-4.095,P=0.006)。在伴有Hp感染的所有群体中进行比较,IL-17A,-17F各位点基因型未见明显差异。结论IL-17F 6400A/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白细胞介素-17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引物PCR鉴定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小敏 方瑶 +3 位作者 顾江 陈海 王海光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427-1431,共5页
目的以16S rRNA编码序列为靶基因,建立特异引物PCR鉴定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方法并优化。方法以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标准菌株K96243的16S rRNA编码序列为靶序列,通过Primer Premier 5软件搜索特异的引物,以该菌为模板,优化特异引物PCR的退... 目的以16S rRNA编码序列为靶基因,建立特异引物PCR鉴定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方法并优化。方法以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标准菌株K96243的16S rRNA编码序列为靶序列,通过Primer Premier 5软件搜索特异的引物,以该菌为模板,优化特异引物PCR的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和反应循环数等条件。得到最优PCR反应条件后,将该方法用于检测临床分离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菌株和常见细菌感染病原体(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伤寒沙门菌、幽门螺旋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和乙型链球菌),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特异性。结果共设计3对引物,分别扩增16S rRNA编码序列283~672、760~1 061、771~1 193片段,优化后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0 s,54.5℃退火20 s,72℃延伸40 s,24个循环,最后延伸1 min;特异性分析发现此方法能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其他常见感染病原菌进行有效地鉴别诊断。结论成功建立并优化一种快速鉴定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方法,通过此方法能有效的从单个菌落中和基因组水平鉴定临床分离的8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16SRRNA基因 特异引物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志贺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洪章 邹全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志贺毒素 O157:H7 O157:H7感染 大肠杆菌O157 革兰氏阴性杆菌 法定报告传染病 公共卫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C016基因重组工程菌发酵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邹锋 郝飞 +4 位作者 宋志强 易勇 郝进 钟华 叶庆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04-906,共3页
目的 研究人毛乳头细胞HSPC0 16基因重组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 采用德国B Brau公司C 10型5L发酵罐批次发酵,通过对能影响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条件如不同培养基、不同葡萄糖浓度、营养物补充、pH及溶氧调节等进行优化,确定合... 目的 研究人毛乳头细胞HSPC0 16基因重组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 采用德国B Brau公司C 10型5L发酵罐批次发酵,通过对能影响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条件如不同培养基、不同葡萄糖浓度、营养物补充、pH及溶氧调节等进行优化,确定合适的培养条件和发酵工艺。结果 在优化条件下,菌体单产可达45 g/L ,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18%。结论 此发酵工艺可以提高人毛乳头细胞HSPC0 16/pET 2 8a(+ )基因重组工程菌的收获和目的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毛乳头细胞 HSPC016基因 发酵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钙复合物增加大鼠骨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全明 杨珺 童文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97-1099,共3页
目的 研究氨基酸钙复合物对SD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 6组 ,分别喂养氨基酸钙复合物、碳酸钙和低钙饲料 ,通过测量相应饲料喂养大鼠的身长和体重 ,钙表观吸收率 ,以及股骨的长度、重量、骨密度、钙含量等指标 ,观察... 目的 研究氨基酸钙复合物对SD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 6组 ,分别喂养氨基酸钙复合物、碳酸钙和低钙饲料 ,通过测量相应饲料喂养大鼠的身长和体重 ,钙表观吸收率 ,以及股骨的长度、重量、骨密度、钙含量等指标 ,观察氨基酸钙复合物对SD大鼠骨密度的影响。结果  3种剂量水平氨基酸钙复合物实验组及 2种剂量水平碳酸钙对照组大鼠的股骨长度、股骨干重、股骨骨密度、股骨骨钙含量以及身长显著高于低钙饲料对照组 (P <0 .0 1)。 2种剂量水平氨基酸钙复合物实验组大鼠的股骨骨密度及股骨骨钙含量显著高于相同钙含量的 2种剂量水平碳酸钙对照组 (P <0 .0 1)。氨基酸钙复合物的钙表观吸收率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钙复合物 骨密度 钙表观吸收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黏附HeLa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抒 顾江 +6 位作者 曾浩 杨琴 刘艳青 张卫军 罗萍 王庆旭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933-1935,共3页
目的建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体外黏附HeLa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细菌黏附HeLa细胞数量为指标,分别评价细菌数量、细菌与细胞孵育时间对细菌黏附数量的影响,得到最佳条件,最后肌动蛋白荧光染色(FAS)... 目的建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体外黏附HeLa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细菌黏附HeLa细胞数量为指标,分别评价细菌数量、细菌与细胞孵育时间对细菌黏附数量的影响,得到最佳条件,最后肌动蛋白荧光染色(FAS)试验鉴定模型。结果加入细菌为1×105CFU,细菌与细胞孵育4h时,黏附细胞的数量最佳,FAS检测发现该条件下细菌能够引起细胞特异性黏附、擦拭(attaching&effacing,A/E)损伤,模型建立成功。结论成功建立O157∶H7体外黏附HeLa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细胞模型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表达幽门螺杆菌致病岛CagL蛋白及其中和抗体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情 邹全明 +2 位作者 郭刚 章金勇 张晓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重组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cagL基因,并制备兔抗多克隆抗体及阻断Hp黏附宿主细胞实验。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出cagL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构建至表达载体pET22b中并诱导表达。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以纯化蛋白为抗原... 目的重组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cagL基因,并制备兔抗多克隆抗体及阻断Hp黏附宿主细胞实验。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出cagL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构建至表达载体pET22b中并诱导表达。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以纯化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兔抗CagL多克隆抗体血清,并用多克隆抗体血清进行阻断Hp黏附宿主细胞实验及细胞因子IL-8活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表达纯化了CagL重组蛋白,制备CagL蛋白兔抗多克隆血清,并初步验证了多克隆抗体血清在体外和Hp黏附作用的关系。与对照菌相比,重组菌CagL在25×103附近均出现新的蛋白表达条带,且诱导6 h时表达量最高。UVP扫描分析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5%~40%。SDS-PAGE显示重组蛋白CagL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超声沉淀中。ELISA结果显示兔抗CagL多克隆抗体的滴度为1∶16 000 EU。Giemsa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可见Hp菌与HeLa细胞呈典型的聚集性黏附,抗体中和后Hp与HeLa细胞未见黏附,加入DH5α的HeLa细胞也未见细菌黏附。结论多克隆抗体血清对Hp黏附定植有一定阻断作用,并且可以减少Hp促进细胞分泌IL-8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Ⅳ型分泌系统 CagL蛋白 IL-8 黏附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调节性T细胞产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斌 朱永红 邹全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树突状细胞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自身反应性T细胞 CD8^+T细胞 cells 抗原提呈能力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类鼻疽的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315-1317,共3页
类鼻疽(melioidosis)是由类鼻疽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新发传染病,属热带医学疾病。我国海南、广东、香港、台湾以及南海周边国家为流行区,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正在扩散的人兽共患病。类鼻疽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或水中,极易获取和传播;加... 类鼻疽(melioidosis)是由类鼻疽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新发传染病,属热带医学疾病。我国海南、广东、香港、台湾以及南海周边国家为流行区,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正在扩散的人兽共患病。类鼻疽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或水中,极易获取和传播;加上该菌易培养、耐药性强,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类鼻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伯胜 肖斌 +1 位作者 刘真(综述) 邹全明(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56-659,共4页
microRNA(miRNA)是一段长度约22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分子,能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研究证实,miRNA在细胞增殖、发育、分化、凋亡、代谢、信号转导以及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miRNA已经被证实能够抑制癌基因... microRNA(miRNA)是一段长度约22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分子,能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研究证实,miRNA在细胞增殖、发育、分化、凋亡、代谢、信号转导以及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miRNA已经被证实能够抑制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参与了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miRNA在人胃肠道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胃肠道癌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持续性感染机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永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0-913,共4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菌感染 持续性感染 免疫逃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LTB与幽门螺杆菌HSPA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20
作者 郭红 邹全明 +2 位作者 赵晓晏 吴超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4-646,共3页
目的 构建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的包涵体形式融合表达载体。方法 PCR扩增LtB基因 ,并在其 5’端去掉信号肽 ,3’端去掉终止子 ,引入编码YPQD接头 ,通过PstI +BamHI酶切位点重组于PinPointTM Xa Ⅲ载体上 ,转化E .coliJM1 0 9,S... 目的 构建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的包涵体形式融合表达载体。方法 PCR扩增LtB基因 ,并在其 5’端去掉信号肽 ,3’端去掉终止子 ,引入编码YPQD接头 ,通过PstI +BamHI酶切位点重组于PinPointTM Xa Ⅲ载体上 ,转化E .coliJM1 0 9,SDS 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其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LTB融合表达质粒 ,并将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与之融合获得了表达。结论 LTB融合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研究分子内粘膜佐剂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融合表达 载体 HSPA 幽门螺杆菌 大肠杆菌 L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