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24
篇文章
<
1
2
…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型运输类飞机设计中雷诺数效应问题研究进展
1
作者
雷武涛
赵轲
+3 位作者
杨华
谢露
张昌九
白俊强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I0001,共18页
雷诺数效应是大型飞机设计中一个关键的技术难题,会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气动性能、研发效率和成本。首先,本文从大型飞机设计研发角度介绍了大型飞机雷诺数效应研究手段,主要有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其次,分别针对超临界翼型/机...
雷诺数效应是大型飞机设计中一个关键的技术难题,会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气动性能、研发效率和成本。首先,本文从大型飞机设计研发角度介绍了大型飞机雷诺数效应研究手段,主要有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其次,分别针对超临界翼型/机翼、全机气动设计、低速增升装置、翼梢小翼、涡流发生器等分析了雷诺数效应的影响规律,并梳理了与雷诺数效应相关的流动机理研究进展;然后,阐述了雷诺数效应问题的几种解决方案,包括先进的风洞试验技术、数据修正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最后,总结了针对雷诺数效应问题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及不足,并给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数效应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数据修正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传同向旋转螺旋桨飞机飞行特性研究
2
作者
徐乐
唐瑞琳
+1 位作者
赵海
詹浩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电传操纵系统的应用对提升螺旋桨飞机的飞行品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面向电传同向旋转螺旋桨飞机需求,研究了该类飞机的动力学特性,深入分析了区别于常规涡扇动力飞机的纵横向以及耦合特性;进一步对飞行过程中的油门、加减速、速度不稳...
电传操纵系统的应用对提升螺旋桨飞机的飞行品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面向电传同向旋转螺旋桨飞机需求,研究了该类飞机的动力学特性,深入分析了区别于常规涡扇动力飞机的纵横向以及耦合特性;进一步对飞行过程中的油门、加减速、速度不稳定以及操纵耦合响应特征进行了论述,提炼出电传同向旋转螺旋桨飞机的模态特性并给出了模态特征参数的取值范围;针对螺旋桨以及滑流的影响,给出了电传螺旋桨飞机的增稳设计策略,针对该类飞机的方向舵自动配平和单发失效自动补偿功能控制需求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滑流和螺旋桨上直接力和力矩的影响,加入电传飞控系统后,同向旋转螺旋桨飞机的飞行动力学特性和操稳特性与常规电传飞机存在区别,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引入额外的增稳和配平功能来降低飞行员负荷,提高飞行品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向旋转
螺旋桨飞机
电传飞控
飞行品质
飞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型飞机防火安全设计研究
3
作者
张沛
任恒英
+1 位作者
陈钦佩
王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1407,共7页
火灾是大型飞机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全机防火设计和防火系统设计是飞机防火安全设计的两个关键方面。以某大型飞机防火设计实践为例,强调飞机防火设计应从源头出发,以预防设计为主,结合探测系统和灭火系统设计,实现飞机的高安全性...
火灾是大型飞机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全机防火设计和防火系统设计是飞机防火安全设计的两个关键方面。以某大型飞机防火设计实践为例,强调飞机防火设计应从源头出发,以预防设计为主,结合探测系统和灭火系统设计,实现飞机的高安全性和高生存力。分析大型飞机火灾的特点,探讨大型飞机防火安全设计目标和设计思路,从全机防火和防火系统设计两个方面给出具体的设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飞机
安全性
火灾预防
防火需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BD的飞机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25
4
作者
崔德刚
刘看旺
+2 位作者
郑党党
周小波
刘俊堂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52-3060,共9页
90年代以来,三维数字化设计已成为我国飞机研发的主要技术手段,并成功在飞机型号中得到普遍应用。21世纪初在三维数字化设计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并行工程”和多厂所异地联合研制。当前航空工业实施的“基于模型定义”(MBD)技术,采用...
90年代以来,三维数字化设计已成为我国飞机研发的主要技术手段,并成功在飞机型号中得到普遍应用。21世纪初在三维数字化设计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并行工程”和多厂所异地联合研制。当前航空工业实施的“基于模型定义”(MBD)技术,采用以飞机单一数据源的“三维飞机数字样机”为基准模型,实现了飞机研发过程中各专业间各类模型的快速转化和统一的技术管理,推动了异地联合设计快速、精准实施,使得飞机全生命期的研发过程有了新手段,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基于MBD的飞机设计与制造已成为航空工业赶超世界先进航空国家的重要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定义
飞机设计与制造
数字化技术应用
航空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在考虑温度影响的起落架落震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飞
王彬文
+5 位作者
杨正权
陈熠
杨建波
朱晨辰
王聪
刘成龙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3-380,共8页
以某型飞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进行高低温环境下起落架落震性能试验研究。为了模拟落震试验所需的极端高温和低温环境,设计研制了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利用其对全尺寸起落架进行加热/降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开展了起落架高低温落震试验,...
以某型飞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进行高低温环境下起落架落震性能试验研究。为了模拟落震试验所需的极端高温和低温环境,设计研制了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利用其对全尺寸起落架进行加热/降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开展了起落架高低温落震试验,对比研究了高温和低温环境对起落架落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自-55℃升至70℃,起落架缓冲系统的空气弹簧刚度逐渐变大;低温环境对该型起落架缓冲器内部的油液阻尼力影响较明显,而且极端的低温环境会导致起落架缓冲支柱摩擦力增大,压缩行程缩短;高温环境主要影响缓冲器内部的空气弹簧刚度,温度越高,空气弹簧刚度越大,支柱不易被压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
落震性能
落震试验
环境温度
极端环境模拟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纵向裂纹飞机内压壁板裂纹扩展行为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秦剑波
王锋
+2 位作者
吕品
侯成
范学领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7,共9页
飞机机身壁板裂纹扩展分析是飞机损伤容限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损伤容限试验与有限元仿真两方面分析了含纵向裂纹飞机机身内压壁板的裂纹扩展行为与剩余强度特征。采用卧式自平衡试验装置对机身壁板施加内压载荷,以分析壁板的损伤容...
飞机机身壁板裂纹扩展分析是飞机损伤容限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损伤容限试验与有限元仿真两方面分析了含纵向裂纹飞机机身内压壁板的裂纹扩展行为与剩余强度特征。采用卧式自平衡试验装置对机身壁板施加内压载荷,以分析壁板的损伤容限特性。并基于有限元方法模拟内压壁板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分布,基于断裂力学理论计算得到不同长度裂纹的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扩展分析结果。将裂纹扩展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为飞机机身内压壁板的损伤容限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扩展
损伤容限
机身内压壁板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扰弹发射过程中飞机弹舱结构损伤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斌
党蒲妮
+4 位作者
谭乐琴
刘江华
熊峰
张志楠
豆清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7-833,共7页
针对发射干扰弹时飞机弹舱腹板可能出现损伤的情况,对弹舱腹板受载情况和动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干扰弹发射时的冲击波载荷和金属腹板响应原理试验,对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并进一步分析了实际弹舱腹板结...
针对发射干扰弹时飞机弹舱腹板可能出现损伤的情况,对弹舱腹板受载情况和动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干扰弹发射时的冲击波载荷和金属腹板响应原理试验,对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并进一步分析了实际弹舱腹板结构在冲击波作用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响应。根据弹舱空腔结构的非定常流场仿真所得的脉动压力功率谱密度载荷,计算了弹舱腹板在不同飞机构型脉动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均方根值。分析结果表明:弹舱空腔结构所产生的脉动压力是造成弹舱腹板结构损伤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干扰弹舱结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弹
冲击波
脉动压力
损伤
空腔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运输类飞机APU进气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
5
8
作者
高鹏
王宇
+1 位作者
钟剑龙
刘苏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020-6023,共4页
开展了运输类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进气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提出了APU进气系统的性能参数优化准则和设计点选取方法,梳理了APU进气系统设计流程;并结合某型机APU进气系统性能试验结果对数值仿真计算精度进行分析,为今后运输类飞机APU...
开展了运输类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进气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提出了APU进气系统的性能参数优化准则和设计点选取方法,梳理了APU进气系统设计流程;并结合某型机APU进气系统性能试验结果对数值仿真计算精度进行分析,为今后运输类飞机APU进气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动力装置
进气系统
总压损失
畸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型飞机加筋壁板结构稳定性设计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杨卫平
孙秦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2-966,共5页
大型飞机机翼上壁板、翼梁腹板等可达上百平方米,开展其结构承载稳定性设计与精细分析工作,对于结构的承载安全性、寿命以及重量优化等具有重要工程意义。文中提出一套基于准三维参数化有限元分析建模、正交试验设计与非线性数值计算相...
大型飞机机翼上壁板、翼梁腹板等可达上百平方米,开展其结构承载稳定性设计与精细分析工作,对于结构的承载安全性、寿命以及重量优化等具有重要工程意义。文中提出一套基于准三维参数化有限元分析建模、正交试验设计与非线性数值计算相结合的设计分析方法,可有效解决精细设计论证工作中的难点,并获得结构参数对结构承载稳定性的敏感性以及初步的优化设计方案。算例表明文中建模方法与非线性数值分析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板结构
承载稳定性
准三维有限元模型
正交试验设计
非线性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飞机研制协同设计与敏捷管理内涵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
1
10
作者
董亮
刘看旺
刘俊堂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6-31,共6页
在飞机研制过程中,处于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设计活动是在时空上分布的,如何实现这些时空上分布的设计活动的协调及信息的实时交互是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的关键。飞机研制协同设计与敏捷管理的实现依赖大量数字化技术的...
在飞机研制过程中,处于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设计活动是在时空上分布的,如何实现这些时空上分布的设计活动的协调及信息的实时交互是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的关键。飞机研制协同设计与敏捷管理的实现依赖大量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它将飞机研制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全面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过程
飞机研制
研制成本
研制周期
产品设计质量
实时交互
并行设计
产品开发时间
集成产品
协同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字化柔性装配的飞机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覃雯
姚雄华
陈兴虎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22期46-48,52,共4页
根据现代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的技术特点和发展需求,分析了基于柔性装配的飞机结构设计关键技术,提出了在飞机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要素,如部组件定位点的选取、工艺分离面的划分和装配开敞性要求、适宜自动化装配技术的结构形式及连接...
根据现代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的技术特点和发展需求,分析了基于柔性装配的飞机结构设计关键技术,提出了在飞机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要素,如部组件定位点的选取、工艺分离面的划分和装配开敞性要求、适宜自动化装配技术的结构形式及连接形式等。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为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技术的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装配
柔性装配
飞机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飞机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技术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商立英
蒲宏斌
+2 位作者
任江涛
袁祥谦
马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897-7904,共8页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以达到提高飞机训练和投送经济性的目的,参考民航设计规范和要求,确定了一型飞机的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采用灵活温度方式的减推力起飞技术在该飞机上的具体设计和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以达到提高飞机训练和投送经济性的目的,参考民航设计规范和要求,确定了一型飞机的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采用灵活温度方式的减推力起飞技术在该飞机上的具体设计和实施方案,该方案能够从飞行员对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的掌控、起飞性能余度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保障起飞安全性。根据该机的典型使用场景,对该飞机在日常运输任务的起飞重量下实施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时的实际起飞性能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该飞机在日常运输剖面的起飞重量下,在某海平面高度机场、温度T 0下起飞时,允许设定的最大灵活温度值为(T 0+20)℃,此时实际起飞性能较最低安全要求仍有一定的余量,能够保证起飞安全,此时对应的起飞推力减小至最大值的85%,用于日常运输时可以使发动机寿命延长约13%。研究结果对灵活温度起飞技术在国内飞机上的设计和应用具有较高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类飞机
灵活温度
减推力起飞
起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杨延
安澄全
+1 位作者
杨茜
李俊江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4-493,共10页
获取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十分关键。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FDD)模式下,传统的多用户信道估计问题是将多用户MIMO系统分解成多个单用户MIMO系统,利用单用户...
获取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十分关键。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FDD)模式下,传统的多用户信道估计问题是将多用户MIMO系统分解成多个单用户MIMO系统,利用单用户的信道特性进行估计重构,但随着基站端天线数量和用户数的增加,不仅导频开销和重构算法的误差逐渐增大,计算复杂度也随之上升,导致系统整体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多测向量(Multiple Measurement Vector, MMV)模型的多用户联合信道估计方案:利用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中,地理相邻用户角度域信道之间的共同稀疏性和独立稀疏性结构,首先设计了适用于MMV模型的信道稀疏度估计策略,通过排列稀疏分量的贡献率来获取信道稀疏度,提高了稀疏先验信息未知或不准确条件下重构算法的性能。其次,提出了一种分段残差动态反馈联合匹配追踪(Segmented Residual Dynamic Feedback joint Matching Pursuit, SRDFMP)算法,通过区分不同属性的支撑集并分段估计,有效降低了导频开销;将所有用户的共同支撑集共享,避免部分重复的迭代步骤;针对不同支撑设置两种索引长度更新准则,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同时本文算法也考虑了错误原子的纠正问题。最后,构建了标准的空间信道模型(Spatial Channel Model, SCM)来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本文所提算法具有更小的导频开销和优良的信道估计性能,且在多用户条件下联合恢复的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多测向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型飞机副翼作动系统静刚度与自然频率设计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李元元
任磊
王培文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2期76-80,83,共6页
民用FBW系统飞机提高舵面抗振性的主要措施有:操纵舵面质量平衡法;利用作动器阻抗,包括提高作动系统静刚度和自然频率,改善作动系统阻尼特性;气动平衡法;主动颤振抑制(闭环控制)。民机作动系统设计中一般从以上4个方向同时着手,提高作...
民用FBW系统飞机提高舵面抗振性的主要措施有:操纵舵面质量平衡法;利用作动器阻抗,包括提高作动系统静刚度和自然频率,改善作动系统阻尼特性;气动平衡法;主动颤振抑制(闭环控制)。民机作动系统设计中一般从以上4个方向同时着手,提高作动系统抗振性。从提高作动系统静刚度和自然频率着手,研究了某型飞机法兰式安装下等效刚度计算方法,得出了副翼作动系统自然频率范围。计算结果表明,主机所与供应商共同确定的静态刚度参数满足作动系统颤振抑制的最小自然频率要求,供应商可采用这些参数进入作动器静态刚度详细设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
作动器
法兰式安装
自然频率
副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基高轨红外探测器对飞机低温尾焰探测能力分析
15
作者
高旭
柴建忠
+3 位作者
王旌尧
田浩
高明辉
苗俊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61,共13页
以美国退役的SBIRS-GEO卫星和未来部署的Next-Gen OPIR所搭载的两代先进天基高轨红外传感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高轨红外探测模型以及构建对应的天基探测场景,分析两者对飞机的低温尾焰的探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加力状态和观测角度...
以美国退役的SBIRS-GEO卫星和未来部署的Next-Gen OPIR所搭载的两代先进天基高轨红外传感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高轨红外探测模型以及构建对应的天基探测场景,分析两者对飞机的低温尾焰的探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加力状态和观测角度对尾焰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很大,在2.8~4.3μm和8.0~10.8μm两个观测波段内,飞机在非加力状态下尾焰的红外辐射能量最高分别可以达到400~600 W/sr,而在加力状态下最高可以达到2600~10000 W/sr,两者都可以被SBIRS-GEO和Next-Gen OPIR搭载的红外传感器探测到,但SBIRS-GEO的能量信噪比(SNR)仅为4.0~12.37,显著低于Next-Gen OPIR的18.92~41.72。在尾焰辐射面积放大1.5倍时,两种红外探测器的能量信噪比均明显提高,SBIRS-GEO提升最显著,达到了6.92~20.31,有效提高了红外发现概率,说明羽流控制仍十分必要。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到,在非加力状态下,当尾焰起始端温度低于750 K,末端温度低于360 K时,SBIRS-GEO探测器理论上无法探测到飞机尾焰。因此,未来飞机对抗天基红外探测的手段应该包括:缩小尾焰尺寸,降低尾焰温度,在特定角度范围内飞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传感器
天基探测
飞机
暗弱目标
低温尾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材料壁板战伤修理仿真与研究
16
作者
李中洋
杨王锋
+2 位作者
杜正兴
刘航
徐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6-182,共7页
针对机身复合材料壁板战伤,探讨了胶接修理和螺接修理的优缺点,确定了最佳修理方法,制定了修理方案。开展了复合材料壁板螺接修理局部细节建模仿真,研究了不同的补片参数对修理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目前复合材料壁板的最佳补...
针对机身复合材料壁板战伤,探讨了胶接修理和螺接修理的优缺点,确定了最佳修理方法,制定了修理方案。开展了复合材料壁板螺接修理局部细节建模仿真,研究了不同的补片参数对修理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目前复合材料壁板的最佳补片参数。经战伤修理后,建立了部件整体有限元仿真模型,对修理后的复合材料壁板结构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螺接修理后的结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螺接修理之后,复合材料蒙皮修理区应变为2 900μ,钛合金补片的最大应力为84.8 MPa,满足强度设计要求。使用螺接方法对复合材料壁板进行战伤修理节省了时间,保证了结构力学性能,但在螺接修理区域发生了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壁板
战伤修理
螺接修理
仿真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蜂窝夹芯结构低速冲击后压-压疲劳性能研究
17
作者
陈卫东
姚凯飞
+1 位作者
王轩
石强斌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8,共9页
利用直径分别为25.4 mm、38.1 mm和50.8 mm的冲头对玻璃纤维平纹编织面板蜂窝夹芯结构进行1 mm凹坑深度的低速冲击,开展冲击后静态压缩和压-压疲劳试验,研究三种冲头直径下试件的剩余强度、条件疲劳极限、刚度退化、循环蠕变和破坏模式...
利用直径分别为25.4 mm、38.1 mm和50.8 mm的冲头对玻璃纤维平纹编织面板蜂窝夹芯结构进行1 mm凹坑深度的低速冲击,开展冲击后静态压缩和压-压疲劳试验,研究三种冲头直径下试件的剩余强度、条件疲劳极限、刚度退化、循环蠕变和破坏模式,揭示蜂窝夹芯结构低速冲击后压-压疲劳行为。结果表明:试件静态剩余强度随着冲头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当冲头直径为25.4 mm时,条件疲劳极限最大,为静态破环载荷的68.1%,当冲头直径为38.1 mm和50.8 mm时,条件疲劳极限约为静态破坏载荷的60%。循环刚度和循环蠕变均呈现“三阶段”的演变特征,在疲劳寿命期前10%,试件耗散能小幅减小,刚度在高周疲劳中增大,在低周疲劳中减小,循环蠕变现象显著;在疲劳寿命期90%之前,刚度大小稳定,循环蠕变现象有所减弱;在疲劳寿命期后10%,刚度减小,循环蠕变再次呈现显著的现象。试件的疲劳剩余强度分散性明显大于静态剩余强度分散性;试件在疲劳载荷下的破坏模式与在静态载荷下破坏模式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疲劳
冲击后压缩
蜂窝夹芯结构
刚度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保真集成式嵌入式训练系统设计
18
作者
刘娜英
赵永库
孙永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4-179,共6页
军事训练历来是提高战斗力的基本手段,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集成式嵌入式训练系统通过在载机已有硬件资源基础上集成相关软件实现系统功能,具有训练成本低、逼真度高、易于维护升级的特点,代表未来嵌入式训练系统发展的趋...
军事训练历来是提高战斗力的基本手段,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集成式嵌入式训练系统通过在载机已有硬件资源基础上集成相关软件实现系统功能,具有训练成本低、逼真度高、易于维护升级的特点,代表未来嵌入式训练系统发展的趋势。面向未来作战场景,总结国内外研究经验,提出了一种高保真集成式嵌入式训练系统方案,分别从设计原则、系统架构、训练模式、工作原理4方面展开论述,实现训练与作战的无缝连接,达到“像作战一样训练和像训练一样作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战训练
虚拟武器
虚拟传感器
虚拟目标
训练评估
嵌训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赋能机理的加油机综合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19
作者
王国陈
付清
罗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9,共8页
在现代体系作战中,空中加油机能成倍地增大作战半径和航程、延长留空时间,被称为“力量倍增器”。在梳理国内外加油机效能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从加油机赋能作战链的角度出发,将宏观整体评估与局部关键分析结合,构建了包含静态能力评估、...
在现代体系作战中,空中加油机能成倍地增大作战半径和航程、延长留空时间,被称为“力量倍增器”。在梳理国内外加油机效能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从加油机赋能作战链的角度出发,将宏观整体评估与局部关键分析结合,构建了包含静态能力评估、动态仿真评估、体系结构分析等的加油机综合效能评估方法体系,并给出了计算流程与实例分析,可为加油机以及其他支援保障类装备的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油机
效能评估
OODA环
作战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可靠性的IMA架构设计方法
20
作者
刘宇
金鑫
+1 位作者
魏学杭
孙永强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89,94,共5页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架构下,系统功能定义已经不同于以往联合式架构中面向任务的专用分布式计算定义,IMA平台上功能应用软件的余度通常代表着系统功能的余度。为了确定机载系统功能的余度,引入应用软件种类、通用处理资源模块、IMA...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架构下,系统功能定义已经不同于以往联合式架构中面向任务的专用分布式计算定义,IMA平台上功能应用软件的余度通常代表着系统功能的余度。为了确定机载系统功能的余度,引入应用软件种类、通用处理资源模块、IMA平台机箱、功能应用软件余度4种变量,提出了一种依次设置因变量并反馈调整的任务可靠性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科学地对IMA架构中功能应用软件的余度进行设计,为IMA架构下系统功能余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架构
系统功能余度
余度设计
任务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运输类飞机设计中雷诺数效应问题研究进展
1
作者
雷武涛
赵轲
杨华
谢露
张昌九
白俊强
机构
航空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I0001,共18页
文摘
雷诺数效应是大型飞机设计中一个关键的技术难题,会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气动性能、研发效率和成本。首先,本文从大型飞机设计研发角度介绍了大型飞机雷诺数效应研究手段,主要有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其次,分别针对超临界翼型/机翼、全机气动设计、低速增升装置、翼梢小翼、涡流发生器等分析了雷诺数效应的影响规律,并梳理了与雷诺数效应相关的流动机理研究进展;然后,阐述了雷诺数效应问题的几种解决方案,包括先进的风洞试验技术、数据修正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最后,总结了针对雷诺数效应问题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及不足,并给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建议。
关键词
雷诺数效应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数据修正
气动性能
Keywords
Reynolds number effects
wind tunnel tests
numerical simulation
data correcti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V211.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传同向旋转螺旋桨飞机飞行特性研究
2
作者
徐乐
唐瑞琳
赵海
詹浩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航空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出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文摘
电传操纵系统的应用对提升螺旋桨飞机的飞行品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面向电传同向旋转螺旋桨飞机需求,研究了该类飞机的动力学特性,深入分析了区别于常规涡扇动力飞机的纵横向以及耦合特性;进一步对飞行过程中的油门、加减速、速度不稳定以及操纵耦合响应特征进行了论述,提炼出电传同向旋转螺旋桨飞机的模态特性并给出了模态特征参数的取值范围;针对螺旋桨以及滑流的影响,给出了电传螺旋桨飞机的增稳设计策略,针对该类飞机的方向舵自动配平和单发失效自动补偿功能控制需求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滑流和螺旋桨上直接力和力矩的影响,加入电传飞控系统后,同向旋转螺旋桨飞机的飞行动力学特性和操稳特性与常规电传飞机存在区别,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引入额外的增稳和配平功能来降低飞行员负荷,提高飞行品质特性。
关键词
同向旋转
螺旋桨飞机
电传飞控
飞行品质
飞行特性
Keywords
co-rotating
propeller aircraft
fly-by-wire control system
flight quality
flight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V212.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飞机防火安全设计研究
3
作者
张沛
任恒英
陈钦佩
王娟
机构
航空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机电系统
设计
研究
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
研究
所
工业与公共建筑火灾防控技术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消防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140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J2019-VIII-0010-0171)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1JCZDJC00810)。
文摘
火灾是大型飞机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全机防火设计和防火系统设计是飞机防火安全设计的两个关键方面。以某大型飞机防火设计实践为例,强调飞机防火设计应从源头出发,以预防设计为主,结合探测系统和灭火系统设计,实现飞机的高安全性和高生存力。分析大型飞机火灾的特点,探讨大型飞机防火安全设计目标和设计思路,从全机防火和防火系统设计两个方面给出具体的设计对策。
关键词
大型飞机
安全性
火灾预防
防火需求管理
Keywords
large aircraft
safety
fire prevention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分类号
V221.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V22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BD的飞机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25
4
作者
崔德刚
刘看旺
郑党党
周小波
刘俊堂
机构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出处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52-306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重大资助项目(91730305)~~
文摘
90年代以来,三维数字化设计已成为我国飞机研发的主要技术手段,并成功在飞机型号中得到普遍应用。21世纪初在三维数字化设计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并行工程”和多厂所异地联合研制。当前航空工业实施的“基于模型定义”(MBD)技术,采用以飞机单一数据源的“三维飞机数字样机”为基准模型,实现了飞机研发过程中各专业间各类模型的快速转化和统一的技术管理,推动了异地联合设计快速、精准实施,使得飞机全生命期的研发过程有了新手段,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基于MBD的飞机设计与制造已成为航空工业赶超世界先进航空国家的重要技术手段。
关键词
基于模型定义
飞机设计与制造
数字化技术应用
航空业
Keywords
model based definition
aircraf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digit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viation industry
分类号
TH16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在考虑温度影响的起落架落震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飞
王彬文
杨正权
陈熠
杨建波
朱晨辰
王聪
刘成龙
机构
中国
飞机
强度
研究
所结构冲击动力学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航空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出处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3-380,共8页
文摘
以某型飞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进行高低温环境下起落架落震性能试验研究。为了模拟落震试验所需的极端高温和低温环境,设计研制了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利用其对全尺寸起落架进行加热/降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开展了起落架高低温落震试验,对比研究了高温和低温环境对起落架落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自-55℃升至70℃,起落架缓冲系统的空气弹簧刚度逐渐变大;低温环境对该型起落架缓冲器内部的油液阻尼力影响较明显,而且极端的低温环境会导致起落架缓冲支柱摩擦力增大,压缩行程缩短;高温环境主要影响缓冲器内部的空气弹簧刚度,温度越高,空气弹簧刚度越大,支柱不易被压缩。
关键词
起落架
落震性能
落震试验
环境温度
极端环境模拟装置
Keywords
landing gear
drop performance
drop test
ambient temperature
extreme environment simulation device
分类号
V22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纵向裂纹飞机内压壁板裂纹扩展行为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秦剑波
王锋
吕品
侯成
范学领
机构
中航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出处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7,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J2019⁃Ⅳ⁃0003⁃0070)资助。
文摘
飞机机身壁板裂纹扩展分析是飞机损伤容限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损伤容限试验与有限元仿真两方面分析了含纵向裂纹飞机机身内压壁板的裂纹扩展行为与剩余强度特征。采用卧式自平衡试验装置对机身壁板施加内压载荷,以分析壁板的损伤容限特性。并基于有限元方法模拟内压壁板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分布,基于断裂力学理论计算得到不同长度裂纹的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扩展分析结果。将裂纹扩展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为飞机机身内压壁板的损伤容限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
裂纹扩展
损伤容限
机身内压壁板
应力强度因子
Keywords
Crack growth
Damage tolerance
Aircraft internal pressure panel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分类号
V214.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扰弹发射过程中飞机弹舱结构损伤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斌
党蒲妮
谭乐琴
刘江华
熊峰
张志楠
豆清波
机构
航空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强度
设计
研究
所
航空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航电系统
设计
研究
所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7-833,共7页
基金
中航工业集团航空科学基金(20174153024)。
文摘
针对发射干扰弹时飞机弹舱腹板可能出现损伤的情况,对弹舱腹板受载情况和动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干扰弹发射时的冲击波载荷和金属腹板响应原理试验,对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并进一步分析了实际弹舱腹板结构在冲击波作用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响应。根据弹舱空腔结构的非定常流场仿真所得的脉动压力功率谱密度载荷,计算了弹舱腹板在不同飞机构型脉动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均方根值。分析结果表明:弹舱空腔结构所产生的脉动压力是造成弹舱腹板结构损伤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干扰弹舱结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干扰弹
冲击波
脉动压力
损伤
空腔流动
Keywords
jammer projectile
shock wave
pulsating pressure
damage
cavity flow
分类号
V216.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输类飞机APU进气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
5
8
作者
高鹏
王宇
钟剑龙
刘苏彦
机构
中航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020-6023,共4页
文摘
开展了运输类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进气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提出了APU进气系统的性能参数优化准则和设计点选取方法,梳理了APU进气系统设计流程;并结合某型机APU进气系统性能试验结果对数值仿真计算精度进行分析,为今后运输类飞机APU进气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辅助动力装置
进气系统
总压损失
畸变指数
Keywords
Auxiliary power unit
Air inlet system
Total pressure loss
Distortion index
分类号
V228.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飞机加筋壁板结构稳定性设计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杨卫平
孙秦
机构
中航一集团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出处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2-966,共5页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资助(20060953013)~~
文摘
大型飞机机翼上壁板、翼梁腹板等可达上百平方米,开展其结构承载稳定性设计与精细分析工作,对于结构的承载安全性、寿命以及重量优化等具有重要工程意义。文中提出一套基于准三维参数化有限元分析建模、正交试验设计与非线性数值计算相结合的设计分析方法,可有效解决精细设计论证工作中的难点,并获得结构参数对结构承载稳定性的敏感性以及初步的优化设计方案。算例表明文中建模方法与非线性数值分析的必要性。
关键词
壁板结构
承载稳定性
准三维有限元模型
正交试验设计
非线性数值分析
Keywords
Wing stiffened panel
Loading carrying stability
Quasi-3D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rthogonai experiment design
Nonlinear numerical analysis
分类号
V214.4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TB115 [理学—应用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飞机研制协同设计与敏捷管理内涵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
1
10
作者
董亮
刘看旺
刘俊堂
机构
中航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6-31,共6页
文摘
在飞机研制过程中,处于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设计活动是在时空上分布的,如何实现这些时空上分布的设计活动的协调及信息的实时交互是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的关键。飞机研制协同设计与敏捷管理的实现依赖大量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它将飞机研制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全面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设计过程
飞机研制
研制成本
研制周期
产品设计质量
实时交互
并行设计
产品开发时间
集成产品
协同工作
分类号
V22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字化柔性装配的飞机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覃雯
姚雄华
陈兴虎
机构
中航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22期46-48,52,共4页
文摘
根据现代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的技术特点和发展需求,分析了基于柔性装配的飞机结构设计关键技术,提出了在飞机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要素,如部组件定位点的选取、工艺分离面的划分和装配开敞性要求、适宜自动化装配技术的结构形式及连接形式等。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为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技术的实现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装配
柔性装配
飞机结构设计
Keywords
Digital assembly
Flexible assembly
Aircraft structure design
分类号
V26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飞机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技术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商立英
蒲宏斌
任江涛
袁祥谦
马岩
机构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西北大学数学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897-7904,共8页
文摘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以达到提高飞机训练和投送经济性的目的,参考民航设计规范和要求,确定了一型飞机的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采用灵活温度方式的减推力起飞技术在该飞机上的具体设计和实施方案,该方案能够从飞行员对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的掌控、起飞性能余度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保障起飞安全性。根据该机的典型使用场景,对该飞机在日常运输任务的起飞重量下实施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时的实际起飞性能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该飞机在日常运输剖面的起飞重量下,在某海平面高度机场、温度T 0下起飞时,允许设定的最大灵活温度值为(T 0+20)℃,此时实际起飞性能较最低安全要求仍有一定的余量,能够保证起飞安全,此时对应的起飞推力减小至最大值的85%,用于日常运输时可以使发动机寿命延长约13%。研究结果对灵活温度起飞技术在国内飞机上的设计和应用具有较高的工程参考价值。
关键词
运输类飞机
灵活温度
减推力起飞
起飞性能
Keywords
transport aircraft
fexible take-off
derated thrust takeoff
takeoff performance
分类号
V212.13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杨延
安澄全
杨茜
李俊江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航空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出处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4-493,共10页
基金
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ZX01A20)。
文摘
获取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十分关键。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FDD)模式下,传统的多用户信道估计问题是将多用户MIMO系统分解成多个单用户MIMO系统,利用单用户的信道特性进行估计重构,但随着基站端天线数量和用户数的增加,不仅导频开销和重构算法的误差逐渐增大,计算复杂度也随之上升,导致系统整体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多测向量(Multiple Measurement Vector, MMV)模型的多用户联合信道估计方案:利用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中,地理相邻用户角度域信道之间的共同稀疏性和独立稀疏性结构,首先设计了适用于MMV模型的信道稀疏度估计策略,通过排列稀疏分量的贡献率来获取信道稀疏度,提高了稀疏先验信息未知或不准确条件下重构算法的性能。其次,提出了一种分段残差动态反馈联合匹配追踪(Segmented Residual Dynamic Feedback joint Matching Pursuit, SRDFMP)算法,通过区分不同属性的支撑集并分段估计,有效降低了导频开销;将所有用户的共同支撑集共享,避免部分重复的迭代步骤;针对不同支撑设置两种索引长度更新准则,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同时本文算法也考虑了错误原子的纠正问题。最后,构建了标准的空间信道模型(Spatial Channel Model, SCM)来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本文所提算法具有更小的导频开销和优良的信道估计性能,且在多用户条件下联合恢复的效率更高。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多测向量模型
Keywords
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hannel estimation
compressed sensing
multiple measurement vector model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型飞机副翼作动系统静刚度与自然频率设计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李元元
任磊
王培文
机构
中航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中航工业西安
飞机
工业(集团)公司
中航
飞机
西安研发中心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2期76-80,83,共6页
文摘
民用FBW系统飞机提高舵面抗振性的主要措施有:操纵舵面质量平衡法;利用作动器阻抗,包括提高作动系统静刚度和自然频率,改善作动系统阻尼特性;气动平衡法;主动颤振抑制(闭环控制)。民机作动系统设计中一般从以上4个方向同时着手,提高作动系统抗振性。从提高作动系统静刚度和自然频率着手,研究了某型飞机法兰式安装下等效刚度计算方法,得出了副翼作动系统自然频率范围。计算结果表明,主机所与供应商共同确定的静态刚度参数满足作动系统颤振抑制的最小自然频率要求,供应商可采用这些参数进入作动器静态刚度详细设计阶段。
关键词
刚度
作动器
法兰式安装
自然频率
副翼
Keywords
Stiffness
Actuactor
Flange-mount installation
Nature frequency
Aileron surface
分类号
V2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基高轨红外探测器对飞机低温尾焰探测能力分析
15
作者
高旭
柴建忠
王旌尧
田浩
高明辉
苗俊刚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
研究
所
不详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61,共13页
文摘
以美国退役的SBIRS-GEO卫星和未来部署的Next-Gen OPIR所搭载的两代先进天基高轨红外传感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高轨红外探测模型以及构建对应的天基探测场景,分析两者对飞机的低温尾焰的探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加力状态和观测角度对尾焰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很大,在2.8~4.3μm和8.0~10.8μm两个观测波段内,飞机在非加力状态下尾焰的红外辐射能量最高分别可以达到400~600 W/sr,而在加力状态下最高可以达到2600~10000 W/sr,两者都可以被SBIRS-GEO和Next-Gen OPIR搭载的红外传感器探测到,但SBIRS-GEO的能量信噪比(SNR)仅为4.0~12.37,显著低于Next-Gen OPIR的18.92~41.72。在尾焰辐射面积放大1.5倍时,两种红外探测器的能量信噪比均明显提高,SBIRS-GEO提升最显著,达到了6.92~20.31,有效提高了红外发现概率,说明羽流控制仍十分必要。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到,在非加力状态下,当尾焰起始端温度低于750 K,末端温度低于360 K时,SBIRS-GEO探测器理论上无法探测到飞机尾焰。因此,未来飞机对抗天基红外探测的手段应该包括:缩小尾焰尺寸,降低尾焰温度,在特定角度范围内飞行等。
关键词
红外传感器
天基探测
飞机
暗弱目标
低温尾焰
Keywords
infrared sensor
space detection
aircraft
weak target
low temperature tail flame
分类号
TN21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材料壁板战伤修理仿真与研究
16
作者
李中洋
杨王锋
杜正兴
刘航
徐波
机构
中航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
出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6-182,共7页
文摘
针对机身复合材料壁板战伤,探讨了胶接修理和螺接修理的优缺点,确定了最佳修理方法,制定了修理方案。开展了复合材料壁板螺接修理局部细节建模仿真,研究了不同的补片参数对修理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目前复合材料壁板的最佳补片参数。经战伤修理后,建立了部件整体有限元仿真模型,对修理后的复合材料壁板结构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螺接修理后的结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螺接修理之后,复合材料蒙皮修理区应变为2 900μ,钛合金补片的最大应力为84.8 MPa,满足强度设计要求。使用螺接方法对复合材料壁板进行战伤修理节省了时间,保证了结构力学性能,但在螺接修理区域发生了应力集中。
关键词
复合材料壁板
战伤修理
螺接修理
仿真与分析
Keywords
composite panel
battle damage repair
bolted repair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分类号
V214.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蜂窝夹芯结构低速冲击后压-压疲劳性能研究
17
作者
陈卫东
姚凯飞
王轩
石强斌
机构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出处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8,共9页
文摘
利用直径分别为25.4 mm、38.1 mm和50.8 mm的冲头对玻璃纤维平纹编织面板蜂窝夹芯结构进行1 mm凹坑深度的低速冲击,开展冲击后静态压缩和压-压疲劳试验,研究三种冲头直径下试件的剩余强度、条件疲劳极限、刚度退化、循环蠕变和破坏模式,揭示蜂窝夹芯结构低速冲击后压-压疲劳行为。结果表明:试件静态剩余强度随着冲头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当冲头直径为25.4 mm时,条件疲劳极限最大,为静态破环载荷的68.1%,当冲头直径为38.1 mm和50.8 mm时,条件疲劳极限约为静态破坏载荷的60%。循环刚度和循环蠕变均呈现“三阶段”的演变特征,在疲劳寿命期前10%,试件耗散能小幅减小,刚度在高周疲劳中增大,在低周疲劳中减小,循环蠕变现象显著;在疲劳寿命期90%之前,刚度大小稳定,循环蠕变现象有所减弱;在疲劳寿命期后10%,刚度减小,循环蠕变再次呈现显著的现象。试件的疲劳剩余强度分散性明显大于静态剩余强度分散性;试件在疲劳载荷下的破坏模式与在静态载荷下破坏模式相似。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疲劳
冲击后压缩
蜂窝夹芯结构
刚度演化
Keywords
composites
fatigue
compression after impact
honeycomb sandwich structure
stiffness evolution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保真集成式嵌入式训练系统设计
18
作者
刘娜英
赵永库
孙永强
机构
中航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出处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4-179,共6页
文摘
军事训练历来是提高战斗力的基本手段,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集成式嵌入式训练系统通过在载机已有硬件资源基础上集成相关软件实现系统功能,具有训练成本低、逼真度高、易于维护升级的特点,代表未来嵌入式训练系统发展的趋势。面向未来作战场景,总结国内外研究经验,提出了一种高保真集成式嵌入式训练系统方案,分别从设计原则、系统架构、训练模式、工作原理4方面展开论述,实现训练与作战的无缝连接,达到“像作战一样训练和像训练一样作战”的目的。
关键词
空战训练
虚拟武器
虚拟传感器
虚拟目标
训练评估
嵌训链
Keywords
air combat training
virtual weapon
virtual sensor
virtual target
training evaluation
embedded training data link
分类号
V24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赋能机理的加油机综合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19
作者
王国陈
付清
罗强
机构
中航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出处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9,共8页
基金
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JBGS-2024-08)。
文摘
在现代体系作战中,空中加油机能成倍地增大作战半径和航程、延长留空时间,被称为“力量倍增器”。在梳理国内外加油机效能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从加油机赋能作战链的角度出发,将宏观整体评估与局部关键分析结合,构建了包含静态能力评估、动态仿真评估、体系结构分析等的加油机综合效能评估方法体系,并给出了计算流程与实例分析,可为加油机以及其他支援保障类装备的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加油机
效能评估
OODA环
作战仿真
Keywords
a refueller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ODA loop
combat simulation
分类号
V271.49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可靠性的IMA架构设计方法
20
作者
刘宇
金鑫
魏学杭
孙永强
机构
航空工业
第一
飞机
设计
研究院
出处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89,94,共5页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2020Z009003001)。
文摘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架构下,系统功能定义已经不同于以往联合式架构中面向任务的专用分布式计算定义,IMA平台上功能应用软件的余度通常代表着系统功能的余度。为了确定机载系统功能的余度,引入应用软件种类、通用处理资源模块、IMA平台机箱、功能应用软件余度4种变量,提出了一种依次设置因变量并反馈调整的任务可靠性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科学地对IMA架构中功能应用软件的余度进行设计,为IMA架构下系统功能余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IMA架构
系统功能余度
余度设计
任务可靠性评估
Keywords
IMA architecture
system functional redundancy
redundancy design
task reliability assessment
分类号
TP302.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型运输类飞机设计中雷诺数效应问题研究进展
雷武涛
赵轲
杨华
谢露
张昌九
白俊强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传同向旋转螺旋桨飞机飞行特性研究
徐乐
唐瑞琳
赵海
詹浩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型飞机防火安全设计研究
张沛
任恒英
陈钦佩
王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MBD的飞机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崔德刚
刘看旺
郑党党
周小波
刘俊堂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在考虑温度影响的起落架落震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张飞
王彬文
杨正权
陈熠
杨建波
朱晨辰
王聪
刘成龙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含纵向裂纹飞机内压壁板裂纹扩展行为研究
秦剑波
王锋
吕品
侯成
范学领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干扰弹发射过程中飞机弹舱结构损伤研究
王斌
党蒲妮
谭乐琴
刘江华
熊峰
张志楠
豆清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运输类飞机APU进气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高鹏
王宇
钟剑龙
刘苏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大型飞机加筋壁板结构稳定性设计分析方法研究
杨卫平
孙秦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飞机研制协同设计与敏捷管理内涵研究及实践
董亮
刘看旺
刘俊堂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数字化柔性装配的飞机结构设计研究
覃雯
姚雄华
陈兴虎
《航空制造技术》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飞机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技术设计与应用
商立英
蒲宏斌
任江涛
袁祥谦
马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面向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
杨延
安澄全
杨茜
李俊江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某型飞机副翼作动系统静刚度与自然频率设计研究
李元元
任磊
王培文
《航空制造技术》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天基高轨红外探测器对飞机低温尾焰探测能力分析
高旭
柴建忠
王旌尧
田浩
高明辉
苗俊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复合材料壁板战伤修理仿真与研究
李中洋
杨王锋
杜正兴
刘航
徐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蜂窝夹芯结构低速冲击后压-压疲劳性能研究
陈卫东
姚凯飞
王轩
石强斌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高保真集成式嵌入式训练系统设计
刘娜英
赵永库
孙永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基于赋能机理的加油机综合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王国陈
付清
罗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基于可靠性的IMA架构设计方法
刘宇
金鑫
魏学杭
孙永强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