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杖甙对正常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金春华 赵克森 +3 位作者 刘杰 黄辉 朱佐江 黄绪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虎杖甙(PD)对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机理。方法:用Fluo-3-AM标记培养的VSMC,在粘附式细胞仪上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PD(002~20m... 目的:观察虎杖甙(PD)对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机理。方法:用Fluo-3-AM标记培养的VSMC,在粘附式细胞仪上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PD(002~20mmol/L)可使大鼠VSMC内游离钙浓度升高,波形变宽,其引起的钙波形态与去甲肾上腺素(NE)及氯化钾所引起的高尖钙波不同,PD使VSMC产生一种剂量依赖性的、持续缓慢升高的钙波。PD引起的细胞内游离钙升高可被EGTA(2mmol/L)及维拉帕米(50μmol/L)明显抑制。结论:以上结果提示PD既促进VSMC外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还能诱导细胞内钙离子释放;PD可能会提高正常VSMC的收缩性,增加正常血管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甙 大鼠 血管平滑肌细胞 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器官衰竭的氧自由基机制 被引量:17
2
作者 金丽娟 金春华 +2 位作者 王静珍 谢忠琳 黄巧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03-206,共4页
本文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封闭加出血性休克造成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的大鼠,探讨乳自由基在其发生中的作用。渡过休克后发生MSOF的动物,全血还原型谷胱廿肽(GSH)在第二天升高,为4.17±0.38mg/gHb(基础值为2.67±0.09)。血浆谷胱... 本文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封闭加出血性休克造成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的大鼠,探讨乳自由基在其发生中的作用。渡过休克后发生MSOF的动物,全血还原型谷胱廿肽(GSH)在第二天升高,为4.17±0.38mg/gHb(基础值为2.67±0.09)。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第1天下降最多(1.22±0.27U/ml·min),第2、3天渐升,仍低于基础值3.08±0.200。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直低于基础值249.5±72.4μg/gHb,第1天达182.6±27.1。血浆丙二醛高达基础位(6.54±0.31nmol/ml)的2倍。相关检验表明,MSOF大鼠的肺系数、血浆GPT和肌酐分别与肺,肝匀浆SOD及肾GSH水平呈负相关。结果提示MSOF时血和组织中抗氧化剂、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有明显变化,器官衰竭似与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休克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甙对大鼠挤压伤后多器官衰竭的实验性防治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立金 金丽娟 +1 位作者 王静珍 金春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0-73,共4页
本文用虎杖的有效成分白藜芦醇甙对挤压伤及所引起的多器官衰竭模拟临床条件进行实验性防治。用20kg铅砖压大鼠双下肢5h,释放后2h方给药或生理盐水。给药组多器官衰竭发生率为23.5%,不及生理盐水组52.6%的一半。解... 本文用虎杖的有效成分白藜芦醇甙对挤压伤及所引起的多器官衰竭模拟临床条件进行实验性防治。用20kg铅砖压大鼠双下肢5h,释放后2h方给药或生理盐水。给药组多器官衰竭发生率为23.5%,不及生理盐水组52.6%的一半。解除挤压后18h内的各项测定表明,白藜芦醇甙能防止或减轻血浆肌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积的增高,P均<0.05。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虎杖 白藜芦醇甙 挤压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大电导Ca^(2+)依赖K^+通道活动降低(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平 李晓明 +3 位作者 李建国 王颖 黄巧冰 高天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4-718,共5页
短暂脑缺血可对随后的损伤性脑缺血表现出明显的耐受 .有研究表明大电导Ca2 + 依赖K+ (BKCa)通道活动增强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 .采用膜片钳的内面向外式 ,观察了 3min短暂脑缺血后 6h、 2 4h以及 4 8h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上BKCa通道活... 短暂脑缺血可对随后的损伤性脑缺血表现出明显的耐受 .有研究表明大电导Ca2 + 依赖K+ (BKCa)通道活动增强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 .采用膜片钳的内面向外式 ,观察了 3min短暂脑缺血后 6h、 2 4h以及 4 8h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上BKCa通道活动的动态变化 .短暂脑缺血后BKCa通道的单通道电导和翻转电位均未见明显变化 ,但通道的开放概率则在缺血预处理后的前 2 4h内显著降低 .通道动力学分析显示通道关闭时间变长是短暂脑缺血后通道活动降低的主要原因 ,因为通道的开放时间未发生明显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脑缺血 大鼠 海马 CA1区 锥体细胞 大电导Ca^2+依赖K^+ 通道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甙对心肌细胞钙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金春华 赵克森 +1 位作者 刘杰 黄绪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观察虎杖甙 (polydatin ,PD)对大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 [Ca2 +]i)的影响 ,以探讨PD增强心肌细胞收缩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荧光染料Fluo- 3 -AM标记细胞 ,在粘附式细胞仪上测定细胞 [Ca2 +]i的变化。结果 :给予PD后心肌 [Ca2... 目的 :观察虎杖甙 (polydatin ,PD)对大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 [Ca2 +]i)的影响 ,以探讨PD增强心肌细胞收缩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荧光染料Fluo- 3 -AM标记细胞 ,在粘附式细胞仪上测定细胞 [Ca2 +]i的变化。结果 :给予PD后心肌 [Ca2 +]i升高。但不同细胞群的 [Ca2 +]i升幅不一致。 10min后有些细胞 [Ca2 +]i仅升至起始浓度的 111 80 %± 2 2 2 %,有些细胞内钙则急升到最初的 2 2 4 0 0 %± 2 4 3 3 %。当先用EGTA或维拉帕米分别预孵育10min后再加PD ,细胞 [Ca2 +]i则呈持续下降趋势 ,10min后 [Ca2 +]i下降至起始浓度的 5 3 0 0 %± 9 2 0 %和 5 2 0 0 %± 7 0 7%。给予TTX预处理后再加PD ,[Ca2 +]i也下降为起始值的 72 67%± 12 70 %。与单纯PD作用相比都有显著差异。结论 :PD可通过增加心肌 [Ca2 +]i而增强心肌收缩性 ,其作用可能与钙、钠通道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甙对缺血缺氧平滑肌细胞PKC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金春华 王月刚 +1 位作者 黄绪亮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43-1143,共1页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缺血 缺氧和 平滑肌细胞 PKC 虎杖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在哺乳动物对脂多糖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龚小卫 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9-303,共5页
Toll信号转导通路在果蝇的发育和天然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最近在小鼠进行的定点克隆研究表明Lps位座编码一种Toll样受体TLR4,该受体作为LPS受体复合物的跨膜成分而转导脂多糖 (LPS)信号 ,而其相关蛋白TLR2则在其他病原体微生物介导... Toll信号转导通路在果蝇的发育和天然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最近在小鼠进行的定点克隆研究表明Lps位座编码一种Toll样受体TLR4,该受体作为LPS受体复合物的跨膜成分而转导脂多糖 (LPS)信号 ,而其相关蛋白TLR2则在其他病原体微生物介导的细胞反应中起作用 .TLR4的发现使我们对LPS信号转导通路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脂多糖 信号转导 TLR4 哺乳动物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甙对脂多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闫文生 赵克森 +1 位作者 姜勇 王静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55-857,共3页
目的和方法 :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技术 ,研究脂多糖 (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表达的诱导作用 ,以及虎杖甙对ICAM - 1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内皮细胞未受LPS剌激时 ,细胞表面I... 目的和方法 :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技术 ,研究脂多糖 (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表达的诱导作用 ,以及虎杖甙对ICAM - 1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内皮细胞未受LPS剌激时 ,细胞表面ICAM - 1表达很弱 ;LPS剌激后 ,细胞表面ICAM - 1分子在第 8- 36h显著增加 ,并与ICAM - 1的表达呈剂量反应关系。虎杖甙单独处理内皮细胞时 ,对ICAM - 1表达无明显影响 ;但虎杖甙预处理内皮细胞后 ,可显著抑制LPS对ICAM - 1表达的诱导作用。结论 :LPS可促进内皮细胞ICAM - 1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血管 细胞粘着分子 内皮细胞 ICAM-1 中药 虎杖甙 抗休克治疗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系统 被引量:14
9
作者 姜勇 刘爱华 赵克森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9-62,共4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信号从细胞表面传导到细胞核内部的重要传递者。多种细胞生理过程,如生长、发育、分裂、死亡、以及细胞间的功能同步化等都涉及到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已证实,在哺乳动物细胞存在多条MAP...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信号从细胞表面传导到细胞核内部的重要传递者。多种细胞生理过程,如生长、发育、分裂、死亡、以及细胞间的功能同步化等都涉及到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已证实,在哺乳动物细胞存在多条MAPK传导通路。90年代初在哺乳动物细胞发现ERK介导生长因子有关的刺激引起的细胞反应。近年来又发现和克隆了JNK、p38、ERK5(BMK1)三个新的MAPK亚族。这些新的MAPK介导了物理、化学应激、细菌产物、炎性细胞因子等多种刺激引起的细胞反应。MAPK通路并非单一的传导通路,而是代表了对不同刺激引起特定细胞生理反应的一种普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 丝裂原活化 蛋白激酶 MAPK 啤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伤引起多器官衰竭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立金 金丽娟 +1 位作者 王静珍 金春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0-221,209,共3页
挤压伤引起多器官衰竭的动物模型淮南矿业学院医学部病理生理教研室(淮南232001)王立金第一军医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金丽娟,王静珍,金春华临床上对挤压伤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甚多,对并发MOF(多器官衰竭)仅有少数病例... 挤压伤引起多器官衰竭的动物模型淮南矿业学院医学部病理生理教研室(淮南232001)王立金第一军医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金丽娟,王静珍,金春华临床上对挤压伤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甚多,对并发MOF(多器官衰竭)仅有少数病例报道;而对挤压伤引起MOF的实验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伤 多器官衰竭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医学与理工科学的比较及其结合 被引量:14
11
作者 朱浩 尹炳生 华陵莉 《医学与哲学》 1999年第1期12-14,共3页
生物医学工程是医学与理工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近年发展十分迅速。但理工科学与医学具有非常不同的学科特点,充分认识其间的差异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本文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讨论了医学研究与理工科学研究的不同特点及相应的... 生物医学工程是医学与理工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近年发展十分迅速。但理工科学与医学具有非常不同的学科特点,充分认识其间的差异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本文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讨论了医学研究与理工科学研究的不同特点及相应的问题,分析了医工结合的主要困难,提出了加强与改进医学与理工科学结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 认识论 方法论 医工结合 理工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AM-1单抗对烧伤休克大鼠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绪亮 武湘兵 +1 位作者 金春华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探讨运用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ICAM - 1)单克隆抗体减少白细胞粘附和防治烧伤休克的效应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大鼠烧伤休克模型 ,用红细胞跟踪相关仪和电视测微仪测量微静脉血液流速、口径、流量 ,镜下观察细静... 目的 :探讨运用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ICAM - 1)单克隆抗体减少白细胞粘附和防治烧伤休克的效应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大鼠烧伤休克模型 ,用红细胞跟踪相关仪和电视测微仪测量微静脉血液流速、口径、流量 ,镜下观察细静脉白细胞粘附数 ,并记录动物存活时间。结果 :单抗能减缓烧伤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和微静脉血流速度的下降趋势 ,明显减少微静脉中白细胞附壁粘着数 ,使动物的平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但仍不足 2 4h。结论 :运用ICAM - 1单抗能阻断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 ,减少白细胞嵌塞微静脉 ,达到改善烧伤休克微循环和保护组织细胞的作用 ,但重症休克需要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单克隆 休克 烧伤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甙对正常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和膜电位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金春华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和方法:观察虎杖甙(PD)对人脐带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内游离钙、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以探讨PD对血管平滑肌的调节机制。用Fluo-3-AM、DiBAC4(3)标记培养的VSMC,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测定细胞内... 目的和方法:观察虎杖甙(PD)对人脐带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内游离钙、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以探讨PD对血管平滑肌的调节机制。用Fluo-3-AM、DiBAC4(3)标记培养的VSMC,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测定细胞内游离钙和膜电位变化。结果:给PD(05mmol/L)10min后,VSMC内游离钙浓度升高56%±56%。当PD加入前用维拉帕米和EGTA预处理后,则游离钙不再升高;EGTA和肝素预处理也抑制PD的升钙作用,而EGTA和普鲁卡因预处理则使细胞内钙显著升高。PD还可使VSMC膜电位去极化,加入钠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25μmol/L)可完全阻断PD的去极化作用:加甲氰咪胍、维拉帕米、优降糖和利及丁预处理不能阻断PD去极化作用。结论::PD可通过细胞外钙内流来增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膜电位 平滑肌细胞 虎杖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休克大鼠细动脉平滑肌膜电位变化在血管反应性降低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杰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查明重症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降低的机制。方法:测定大鼠脊斜肌细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性,在反应性下降时用微电极记录离体主动脉及细动脉条平滑肌静息膜电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测定单个细动脉平滑肌细... 目的:研究查明重症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降低的机制。方法:测定大鼠脊斜肌细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性,在反应性下降时用微电极记录离体主动脉及细动脉条平滑肌静息膜电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测定单个细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变化;观察ATP敏感钾通道(KATP)阻滞剂优降糖对细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和血管反应性的作用。结果:在失血性休克代偿期,细动脉平滑肌膜电位负值减小,血管对NE反应性增高;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细动脉对NE反应性显著下降,细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负值增大,呈超极化改变,优降糖能部分逆转休克时平滑肌细胞的超极化状态,同时带来血管反应性的恢复。结论:休克时细动脉平滑肌反应性与膜电位密切相关,KATP通道开放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膜超极化是重症失血性休克后期血管反应性低下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小动脉 膜电位 血管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单抗对烧伤休克大鼠白细胞粘附及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坤莹 黄巧冰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5-427,共3页
本研究观察了烧伤休克人鼠血浆TNF含量的变化以及TNF单抗对白细胞粘附及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伤后血浆TNF含量增加的同时,细静脉内WBC附壁数明显增多,而流速、流量、壁切变率及毛细血管开放数明显低于烧... 本研究观察了烧伤休克人鼠血浆TNF含量的变化以及TNF单抗对白细胞粘附及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伤后血浆TNF含量增加的同时,细静脉内WBC附壁数明显增多,而流速、流量、壁切变率及毛细血管开放数明显低于烧伤前水平。统计学分析显示,WBC附壁数与血浆TNF水平增加及壁切变率下降有明显的一致性。应用TNF单抗可降低TNF并改善微循环,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提不:TNF参与烧伤休克白细胞粘附及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发生,TNF单抗对烧伤休克动物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藤碱和阿魏酸钠防止补体激活引起的白细胞聚集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峰 金丽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9-22,共4页
补体激活引起的嗜中性粒细胞(PMN)聚集在器官的微血管内形成栓子,阻滞微循环血流;同时PMN激活引起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蛋白酶等释放,损伤血管内皮和实质细胞,是发生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我们发现青藤碱和阿魏酸钠对阻止活化... 补体激活引起的嗜中性粒细胞(PMN)聚集在器官的微血管内形成栓子,阻滞微循环血流;同时PMN激活引起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蛋白酶等释放,损伤血管内皮和实质细胞,是发生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我们发现青藤碱和阿魏酸钠对阻止活化补体引起的PMN聚集有良好效果。青藤碱对PMN的半数抑制聚集量为0.76mg/ml(1.9mmol/L),阿魏酸钠的为0.82mg/ml(3.8mmol/L).药物浓度在2~25mg/ml之间时,药物剂量的对数与PMN聚集的抑制率之间有良好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阿魏酸钠 嗜中性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甙对肠缺血再灌流时肠外器官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忠琳 王静珍 金丽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28-531,共4页
本实验探讨了家兔肠缺血再灌流损伤时肠外器官损害的发生机制,观察了虎杖甙对器官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与肠缺血再灌流损伤组相比较,虎杖甙处理组动物肺通透指数上升的幅度显著降低。虎杖甙处理组动物肠、肺、肝和肾中MDA含量也... 本实验探讨了家兔肠缺血再灌流损伤时肠外器官损害的发生机制,观察了虎杖甙对器官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与肠缺血再灌流损伤组相比较,虎杖甙处理组动物肺通透指数上升的幅度显著降低。虎杖甙处理组动物肠、肺、肝和肾中MDA含量也较肠缺血再灌流组显著降低。虎杖甙处理组动物肺和肾中SOD含量显著高于肠缺血再灌流损伤组。虎杖甙还可以减少肿瘤坏死因子和溶酶体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释放。实验表明虎杖甙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和减少肿瘤坏死因子释放的作用,因而可以减轻肠缺血再灌流引起的肠和肠外器官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甙 缺血 再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尼可地尔对心肌细胞膜K_(ATP)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力 刘伊丽 +4 位作者 刘杰 邓英姿 袁勇 马立勤 赖文岩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实验在急性分离的豚鼠心肌细胞上,用膜片钳技术单通道记录的内面向外记录模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尼可地尔对细胞膜K_(ATP)通道的影响。结果证实: 0.1mM的该药物不能激活K_(ATP)通道,而1mM的药物可明显激活细胞膜... 本实验在急性分离的豚鼠心肌细胞上,用膜片钳技术单通道记录的内面向外记录模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尼可地尔对细胞膜K_(ATP)通道的影响。结果证实: 0.1mM的该药物不能激活K_(ATP)通道,而1mM的药物可明显激活细胞膜K_(ATP)通道。其电导为92.7 pS,通道的开放时间常数τ_(O2)和开放概率较对照组(加入0.5mM ATP)明显增加,并可诱发通道出现二级开放。表明尼可地尔对心肌细胞膜K_(ATP)通道呈剂量依赖性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心肌细胞 KATP通道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醋酸钠溶液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微循环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学武 胡德耀 +3 位作者 刘良明 赵克森 黄绪亮 朱佐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研究高渗氯化钠 -醋酸钠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微循环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7 5 %NaCl(HS)、5 %NaCl- 3 5 %NaAc(HSA)、0 9%NaCl(NS)三组。休克模型完成后 ,分别按 4mL/kg给药 ,观察脊斜肌微循环的变化。测定局部用药后 ... 目的 :研究高渗氯化钠 -醋酸钠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微循环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7 5 %NaCl(HS)、5 %NaCl- 3 5 %NaAc(HSA)、0 9%NaCl(NS)三组。休克模型完成后 ,分别按 4mL/kg给药 ,观察脊斜肌微循环的变化。测定局部用药后 ,HS和HSA对血管内径的直接作用。结果 :HS较HSA更为显著升高MAP。给药 5min ,HSA、HS均能显著增加脊斜肌第三级细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和毛细血管开放数 ,减少红细胞聚集。 5min后HS组各指标恶化 ,显著低于HSA组。局部用药后 ,HSA较HS显著扩张第三级细动静脉内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溶液 失血性休克 微循环 醋酸钠 氯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性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宗海 杨文宇 +2 位作者 龚小卫 钱勇 车小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前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启动子-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PCR扩增出KDR启动子、CD基因、TK基因序列,构建pKDR-CDglyTK质粒;以Adeasy-1系统为载体,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两步转化法...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前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启动子-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PCR扩增出KDR启动子、CD基因、TK基因序列,构建pKDR-CDglyTK质粒;以Adeasy-1系统为载体,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两步转化法”构建携带KDR启动子调控下的CD与TK的融合基因腺病毒重组质粒pAdKDR-CDglyTK,重组质粒在293细胞中包装成病毒,并进一步扩增、纯化,以不同的感染复数(MOI)体外感染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利用重组病毒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腺病毒的感染效率,并给予不同浓度的GCV(ganciclovir)和/或5-FC(5-fluorocytosine),比较GCV(ganciclovir)和/或5-FC联合对转基因HUVEC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AdKDR-CDglyTK重组病毒,并高效地转染了HUVEC,其转染效率随重组病毒的MOI增加而升高。被转染的HUVEC对GCV和5-FC高度敏感。另外,MOI一定时,细胞存活率随GCV和5-FC浓度增加递减;GCV和5-FC浓度一定时,细胞存活率随MOI升高而降低。不同前药组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联合应用GCV+5-FC较单用GCV或5-FC对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强(P<0.05)。结论KDR启动子-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其杀伤效率与GCV和5-FC的浓度及重组腺病毒的MOI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性双自杀基因系统 脐静脉内皮细胞 杀伤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治疗 KDR启动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