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芝多糖对脑、肝组织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莫永炎 陈瑗 +1 位作者 周玫 姜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云芝多糖对脑、肝组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以SD大鼠和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 ,采用Fe H2 O2 诱导大脑皮层组织和肝组织匀浆的脂氢过氧化反应及黄嘌呤氧化酶体系释放自由基超氧阴离子 (O·2 ) ,以改良的邻苯... 目的 探讨中药云芝多糖对脑、肝组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以SD大鼠和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 ,采用Fe H2 O2 诱导大脑皮层组织和肝组织匀浆的脂氢过氧化反应及黄嘌呤氧化酶体系释放自由基超氧阴离子 (O·2 ) ,以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NTB直接法测定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及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组织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SeG Px)mRNA表达。结果 云芝多糖有提高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SeGPx和非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non SeGPx)抗氧化酶活性 ,增加SeGPxmRNA表达 ,降低脑、肝组织Fe H2 O2 引发的脂氢过氧化反应和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O·2 。结论 云芝多糖可提高鼠大脑皮层、肝组织的抗氧化作用 ,对开发应用多糖类药物防治神经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多糖 大脑皮层 抗氧化作用 肝组织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对心肌细胞收缩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金春华 刘杰 +1 位作者 黄绪亮 赵克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 探讨虎杖苷对心肌细胞收缩性的直接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幼鼠心肌细胞 ,利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定虎杖苷处理后心肌细胞收缩频率和收缩幅度的变化。结果 当加入 0 1mmol·L-1虎杖苷到培养细胞中时 ,心肌细胞... 目的 探讨虎杖苷对心肌细胞收缩性的直接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幼鼠心肌细胞 ,利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定虎杖苷处理后心肌细胞收缩频率和收缩幅度的变化。结果 当加入 0 1mmol·L-1虎杖苷到培养细胞中时 ,心肌细胞收缩频率显著加快 ,收缩幅度增强 ;当加入洋地黄类药物西地兰时 ,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增强 ,搏动频率也加快。而加入D Hanks液的对照组心肌细胞搏动情况在 30min内未发生变化。给予虎杖苷后 ,心肌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呈现进行性上升趋势 ,上升到最初的 2 2 4 0 %± 2 4 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收缩性 钙离子 虎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对休克大鼠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pH和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金春华 赵克森 刘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PD)改善休克动物微循环的作用机制。方法股动脉放血复制休克模型,取肠系膜微动脉用链霉蛋白酶E消化以分离单个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再用不同荧光染料分别标记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测定细胞内钙([... 目的探讨虎杖苷(PD)改善休克动物微循环的作用机制。方法股动脉放血复制休克模型,取肠系膜微动脉用链霉蛋白酶E消化以分离单个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再用不同荧光染料分别标记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测定细胞内钙([Ca2+]i)、pH和膜电位的变化。结果PD(04mmol·L-1)使休克大鼠VSMC[Ca2+]i浓度在10min内显著下降至加药前的784%±56%、pH下降至原来的728%±82%;而正常对照组VSMC[Ca2+]i升高175%±63%、pH上升34%±101%。当PD加入前10min用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50μmol·L-1)预处理后,则动物不论休克与否,其[Ca2+]i、pH都显著下降。另外PD使正常及休克大鼠VSMC膜电位负值下降,出现去极化反应。加入EGTA和维拉帕米预处理不能阻断PD作用,但加入钠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1μmol·L-1)则可完全阻断PD的去极化作用。结论PD对细胞内钙、pH有双向调节作用,正常情况下PD增加细胞内游离钙及升高pH以提高血管张力,休克时PD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及降低细胞内pH以降低血管张力,使血管扩张。此外PD还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外钠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虎杖苷 休克 大鼠 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Tat标记质粒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导融合蛋白进入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学刚 宋革 +5 位作者 刘靖华 李红乐 邢飞跃 张丽华 秦清和 姜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4-358,共5页
采用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带 6×His、Tat和Flag多个标记的pET HTF的质粒载体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 HTF EGFP融合蛋白载体 .酶切和DNA测序证明 ,所构建的pET HTF和pET HTF EGFP载体正确 .BL2 1(DE3)表达融合蛋白 ,用Ni2 + 分离柱纯... 采用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带 6×His、Tat和Flag多个标记的pET HTF的质粒载体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 HTF EGFP融合蛋白载体 .酶切和DNA测序证明 ,所构建的pET HTF和pET HTF EGFP载体正确 .BL2 1(DE3)表达融合蛋白 ,用Ni2 + 分离柱纯化His Tat Flag EGFP蛋白 ,并加入培养的NIH3T3细胞 .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 ,His Tat Flag EGFP融合蛋白进入细胞 .带His、Tat和Flag标记的质粒载体pET 14b HTF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进入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标记 质粒载体 融合蛋白 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蛋白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星形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5
作者 莫永炎 姜勇 陈瑗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3,共3页
脑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 (CNS)内在数目占绝对优势的一类大胶质细胞 ,被认为在神经元的整个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参与星形胶质细胞调节神经元活动的主要功能分子 ,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中枢神经系统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对VSMC内钙信号的调节机制初探 被引量:16
6
作者 金春华 刘杰 +1 位作者 黄绪亮 赵克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观察虎杖苷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 ,以探讨虎杖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调节机制。方法 用荧光染料Fluo 3 AM标记细胞 ,在粘附式细胞仪上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 给予虎杖苷 5min后 ,VSMC内游离钙... 目的 观察虎杖苷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 ,以探讨虎杖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调节机制。方法 用荧光染料Fluo 3 AM标记细胞 ,在粘附式细胞仪上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 给予虎杖苷 5min后 ,VSMC内游离钙浓度升高。当虎杖苷加入前 10min用河豚毒素和优降糖分别预处理后 ,其VSMC内游离钙都不再明显升高 ;而给予普萘洛尔、甲氰咪胍及亚甲蓝分别预处理时 ,细胞内钙浓度反而升得更高 ,与单纯虎杖苷作用相比差异都有显著性。结论 虎杖苷可增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其作用可能与钠、钾通道开放有关 ,并且受 β肾上腺素能受体、H2 受体系统及鸟苷酸环化酶系统的反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VSMC 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红乐 李浩威 +5 位作者 邢飞跃 孙学刚 邓宇斌 张秀明 姜勇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8-442,T001,共6页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细菌内同源重组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报告基因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 (proB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重组腺病毒并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rMSC)高效表达。方法 :采用两步亚克隆的方法将proBDN...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细菌内同源重组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报告基因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 (proB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重组腺病毒并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rMSC)高效表达。方法 :采用两步亚克隆的方法将proBDNF和BDNF构建入带有EGFP表达盒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 -CMV中 ,形成转移载体pAdTrack -proBDNF和pAdTrack -BDNF ,采用化学转化法在大肠杆菌BJ5 183内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 1同源重组 ,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pAd -proBDNF和pAd -BDNF ;转染 2 93细胞 ,包装成重组病毒颗粒 ;将重组病毒上清感染rMSC ,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病毒在rMSC表达 ;用Ad -proBDNF和Ad -BDNF感染的rMSC在体外诱导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用Ad -proBDNF和Ad -BDNF的感染的rMSC接种于裸鼠肌肉内 ,两周后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proBDNF和BDNF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重组病毒 ,重组病毒能在体外培养的rMSC高效表达并不影响其分化潜能 ,体内移植实验表明Ad -proBDNF和Ad -BDNF感染的rMSC能在体内表达。结论 :重组腺病毒具有较高的介导proBDNF和BDNF基因表达于rMSC的效率 ,带有报告基因EGFP的Ad -proBDNF和Ad -BDNF感染的rMSC可以用于体内移植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重组腺病毒 构建 大鼠 骨髓间质干细胞 表达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融合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EGFP基因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红乐 邢飞跃 +5 位作者 孙学刚 曹永宽 宋革 张秀明 姜勇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96,T002,共5页
目的 :研究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感染骨髓间质干细胞介导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行性及感染效率。方法 :在体外低密度扩增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rMSC) ,用细菌同源重组法构建巨细胞病毒 (CMV)驱动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报告基因腺病毒载体 (p... 目的 :研究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感染骨髓间质干细胞介导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行性及感染效率。方法 :在体外低密度扩增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rMSC) ,用细菌同源重组法构建巨细胞病毒 (CMV)驱动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报告基因腺病毒载体 (pAd -EGFP) ,用 2 93包装细胞制备腺病毒 ,用EGFP重组腺病毒感染rMSC ,观察重组腺病毒携带基因在MSC中的感染和表达情况 ,用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感染效率。用血清撤离加入 β -巯基乙醇诱导Ad -EGFP感染的rMSC向神经样细胞定向分化。结果 :Ad -EGFP可高效感染rMSC ,感染率为 (3 6±2 ) % ,而脂质体法转染质粒pTrack -GFP在rMSC转染效率非常低且不易成功 ;Ad -EGFP感染后的不同扩增代数的rMSC在受到 β -巯基乙醇的诱导分化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典型的突触形式。免疫组化鉴定发现这些诱导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NSE) ,表明腺病毒介导外源基因转染后rMSC仍具有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潜能。结论 :腺病毒载体具有较高的介导外源基因表达于rMSC的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P基因 大鼠 骨髓间质干细胞 腺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细菌同源重组法快速构建和制备重组腺病毒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红乐 秦清和 +3 位作者 王静珍 邓鹏 李树浓 姜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细菌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 2 93细胞制备高滴度重组病毒。方法 :自细胞周期相关激酶真核表达载体pCR3 1 -CCRK中酶切出CCRK基因 ,亚克隆至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盒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 -CM...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细菌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 2 93细胞制备高滴度重组病毒。方法 :自细胞周期相关激酶真核表达载体pCR3 1 -CCRK中酶切出CCRK基因 ,亚克隆至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盒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 -CMV中 ,形成转移质粒pAdTrack -CMV -CCRK ,采用电穿孔或化学转化法在大肠杆菌BJ51 83内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 - 1同源重组 ,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pAd -CCRK。以pAd -CCRK为模板 ,经DNA测序正确后 ,用PacI酶切线性化pAd -CCRK ,转染 2 93细胞 ,包装成重组病毒颗粒 ,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EGFP的表达 ,采用PCR的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将重组病毒上清感染RAW细胞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细胞重组病毒的表达。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携带CCR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重组病毒 ,重组病毒能在体外高效表达。结论 :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能够快速构建腺病毒载体 ,可高效制备均一的高滴度重组病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同源重组 荧光蛋白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基本机制 被引量:33
10
作者 赵克森 黄巧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9-553,共5页
Theincreasedmicrovascularpermeabilityappearsmainlyinvenuleduringinflammation , shock ,andburns .Endothelialcellsplayanimportantroleinvenulepermeabilityenhancement.Therearetwo kindsofpathwayformacromoleculeextravasatio... Theincreasedmicrovascularpermeabilityappearsmainlyinvenuleduringinflammation , shock ,andburns .Endothelialcellsplayanimportantroleinvenulepermeabilityenhancement.Therearetwo kindsofpathwayformacromoleculeextravasation .Oneisparacellularpathwayandanotheristranscellular pathway ,whicharerelatedtotheformationofendothelialgaportranscellularopeningsseperately .Thealter ationofintercellularrelatedprotein ,suchasoccludin ,claudin ,zonaoccludens (ZO) ,junctionaladhesion molecule (JAM) ,VE -cadherin ,catenin ,integrin ,etc ,andthealterationofendothelialcytoskeleton ,such asrearrangementofactinfilament,formationofstressfiberandfocaladhesion ,etc ,involveinthepathogenesis ofincreasedmicrovascularpermeability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透性增高 基本机制 咬合蛋白 闭合蛋白 钙粘着糖蛋白 应力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 MAPK在脂多糖诱导的人内皮细胞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阚文宏 闫文生 +3 位作者 姜勇 王静珍 秦清和 赵克森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在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内皮细胞-ECV30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和一氧化氮(NO)产生中的作用。方法用Griess法检测人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分别用免疫荧光法和 RT-PCR检测细胞 iNOS蛋...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在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内皮细胞-ECV30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和一氧化氮(NO)产生中的作用。方法用Griess法检测人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分别用免疫荧光法和 RT-PCR检测细胞 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沉淀法检测细胞 p38 MAPK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后的BCV304细胞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用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后,可以显著抑制细胞 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LPS刺激内皮细胞后15 min,p38 MAPK的活性达到高峰,维持45 min后逐渐下降。结论p38MAPK参与了LPS诱导的内皮细胞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可通过阻断信号转导通路来减少iNOS及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为败血症休克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诱导型 脂多糖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内皮细胞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豚鼠心肌细胞膜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力 刘伊丽 +1 位作者 刘杰 金春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6,共4页
研究KATP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 (Nic)对豚鼠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特异性荧光探针 ,观察不同剂量的Nic及KATP通道阻滞剂格列本脲 (Gli)引起急性分离的豚鼠心肌细胞膜电位 ,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值的变化 .Nic1... 研究KATP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 (Nic)对豚鼠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特异性荧光探针 ,观察不同剂量的Nic及KATP通道阻滞剂格列本脲 (Gli)引起急性分离的豚鼠心肌细胞膜电位 ,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值的变化 .Nic1mmol·L- 1引起细胞膜电位在 1min内迅速超极化〔膜电位荧光值减少 ( 75± 12 ) %〕 ,Gli 3μmol·L- 1可阻断其变化 ;0 .1和 1mmol·L- 1Nic可使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和膜电位荧光值在 1,2 ,5min分别增加( 12± 3) %和 ( 32± 8) % ,( 2 5± 6) %和 ( 39± 9) % ,( 34± 6) %和 ( 4 5± 12 ) % ;3μmol·L- 1Gli可抑制其变化 .结果说明低浓度Nic只引起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 ,高浓度Nic还可使细胞膜电位发生超极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心肌 线粒体 细胞膜 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GST-AWP1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被引量:4
13
作者 莫永炎 刘亚伟 +4 位作者 王静珍 邓鹏 秦清和 杨志刚 姜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8-172,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人的一新蛋白———蛋白激酶C相关激酶 1相关蛋白 (AWP1)的结构、功能及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而进行GST AW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原核表达、纯化及其抗体的制备 .采用逆转录PCR(RT PCR)法从人ECV30 4内皮细胞中扩增AWP1c... 为进一步研究人的一新蛋白———蛋白激酶C相关激酶 1相关蛋白 (AWP1)的结构、功能及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而进行GST AW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原核表达、纯化及其抗体的制备 .采用逆转录PCR(RT PCR)法从人ECV30 4内皮细胞中扩增AWP1cDNA编码区 ,并将其重组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GST)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GEX KG中 .经酶切、序列鉴定分析后 ,用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 1,并经异丙基 β D 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产生GST AWP1融合蛋白 ,继而纯化获得了分子量约 5 6kD的融合蛋白 .将此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 ,经ELISA和Western印迹检测获得了效价高、免疫活性强的兔抗人多克隆抗体 .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GST AWP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了GST AWP1融合蛋白 ,并获得高效多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分子 蛋白激酶C相关激酶1相关蛋白 原核表达 制备 GST-AWP1融合蛋白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21
14
作者 赵善超 侯凡凡 姜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3,共3页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RAGE)是一种膜蛋白 ,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 ,由 4 0 0多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 35kD ,分胞外段、跨膜段和胞内段 ,在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肾系膜细胞、神经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等细胞中普遍表达。RAGE作为信...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RAGE)是一种膜蛋白 ,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 ,由 4 0 0多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 35kD ,分胞外段、跨膜段和胞内段 ,在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肾系膜细胞、神经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等细胞中普遍表达。RAGE作为信号转导受体介导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GE)和其配体在细胞表面结合 ,激活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机制 ,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 (DRA)、阿尔采末病 (AD)、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对RAGE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可能为这些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靶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结构-功能研究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生物学功能的结构基础 被引量:34
15
作者 龚小卫 姜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1,共7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 ,能对广泛的细胞外刺激发生反应 .蛋白激酶的空间构象是其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对MAPK蛋白结构的研究表明 ,MAPK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尽管MAPK各亚族的结构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 ,能对广泛的细胞外刺激发生反应 .蛋白激酶的空间构象是其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对MAPK蛋白结构的研究表明 ,MAPK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尽管MAPK各亚族的结构非常相似 ,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是不同亚族对不同的细胞外刺激产生特异性反应的结构基础 .某些关键性结构 ,例如Loop12 ,在MAPK对上游激酶的作用、下游底物的选择以及亚细胞定位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进一步深入研究MAPK的空间结构 ,探讨MAPK的生物学功能与其空间构象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Loop12 结构-功能关系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的细胞内定位与激活后移位机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龚小卫 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9-513,共5页
信号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激活后移位已成为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MAPK信号通路是真核细胞中的重要信号转导系统 .MAPK在细胞中有着相对固定的定位 ,在适宜的刺激作用下会移位入核并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目前认为 ,MAPK的磷酸化... 信号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激活后移位已成为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MAPK信号通路是真核细胞中的重要信号转导系统 .MAPK在细胞中有着相对固定的定位 ,在适宜的刺激作用下会移位入核并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目前认为 ,MAPK的磷酸化状态及与其他蛋白质 ,如上游激酶、磷酸酶和下游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可能在其特异性定位与激活后移位中起作用 .MAPK的定位与移位机制的阐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 细胞 定位 激活 移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磷酸化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7噬菌体展示筛选系统筛选与p38相结合的蛋白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志杰 刘靖华 +9 位作者 龚小卫 秦清和 黄浩 邓鹏 王静珍 孙学刚 赵善超 刘亚伟 赵克森 姜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用T7噬菌体筛选系统筛选与重要信号分子p38 MAPK结合的蛋白。方法以p38 MAPK为靶蛋白,分别用不同的介质(ELISA平板和Ni-NTA亲和树脂)筛选T7人肝和人肺cDNA文库。结果选择86个第4轮筛选后的洗脱噬菌体单个噬斑克隆,经EDTA处理后利用... 目的用T7噬菌体筛选系统筛选与重要信号分子p38 MAPK结合的蛋白。方法以p38 MAPK为靶蛋白,分别用不同的介质(ELISA平板和Ni-NTA亲和树脂)筛选T7人肝和人肺cDNA文库。结果选择86个第4轮筛选后的洗脱噬菌体单个噬斑克隆,经EDTA处理后利用特异性PCR引物扩增插入片断,回收PCR产物并进行测序,将所得到的序列用BLAST软件搜索GenBank中的同源序列,得到了46个编码蛋白的序列。结论T7噬菌体展示筛选系统筛选新的结合蛋白简单、快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噬菌体 筛选 P38 结合蛋白 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告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志锋 姜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1-363,共3页
报告基因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监测细胞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通过把转录控制元件剪接到报告基因,可以直观地“报道”细胞内与基因表达有关的信号级联。这种检测具有敏感性高、方便、可靠而且适用于大规模检测等优点。随着报告基因技术及其... 报告基因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监测细胞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通过把转录控制元件剪接到报告基因,可以直观地“报道”细胞内与基因表达有关的信号级联。这种检测具有敏感性高、方便、可靠而且适用于大规模检测等优点。随着报告基因技术及其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荧光素酶、绿色荧光蛋白以及新近克隆出的红色荧光蛋白作为无害性的检测工具,将在检测活体组织和细胞基因表达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此外,在研究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基因治疗和药物开发方面,报告基因技术也将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对报告基因技术的基础理论、常用报告基因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其目前的主要应用作了概括性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基因技术 理论基础 应用 荧光蛋白 信号检测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胍等对严重烧伤大鼠一氧化氮表达及烧伤休克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石胜军 吴坤莹 +1 位作者 赵克森 肖能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与严重烧伤大鼠体内NO产量、NOS表达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的关系。方法 :复制大鼠重症烧伤模型 ,检测应用非选择性NOS抑制剂L -NAME和选择性诱生型NOS(iNOS)抑制剂氨基胍 (AG)后大鼠血液中NO代谢...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与严重烧伤大鼠体内NO产量、NOS表达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的关系。方法 :复制大鼠重症烧伤模型 ,检测应用非选择性NOS抑制剂L -NAME和选择性诱生型NOS(iNOS)抑制剂氨基胍 (AG)后大鼠血液中NO代谢产物 (NO- 2 /NO- 3)以及肺和十二指肠组织中神经型NOS(nNOS)mR NA的表达水平 ,同时测定各组大鼠的MAP。结果 :烧伤后大鼠血液中NO- 2 /NO- 3含量显著增高 ,L -NAME和AG都能抑制NO- 2 /NO- 3的升高 ,P <0 .0 1 ;烧伤后nNOS的mRNA表达在肺和十二指肠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AG和L -NAME使nNOS表达增加 ,L -NAME作用更为显著 ,P <0 .0 1 ;烧伤后大鼠MAP略有上升 ,然后进行性下降 ,L -NAME组大鼠MAP显著升高 ,但于 3h后急剧下降 ,AG组大鼠MAP下降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结构型NOS(cNOS)与iNOS在烧伤休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明显不同 ,iNOS活性过度增高与烧伤休克发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胍 大鼠 一氧化氮 休克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8
20
作者 龚小卫 秦清和 +1 位作者 王静珍 姜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构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红色荧光蛋白(RFP)融合表达载体。方法将克隆在pcDNA3上的FLAG标记的p38MAPK亚克隆到红色荧光蛋白载体pDsRed1-N1上,随后转染HeLa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重组质... 目的构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红色荧光蛋白(RFP)融合表达载体。方法将克隆在pcDNA3上的FLAG标记的p38MAPK亚克隆到红色荧光蛋白载体pDsRed1-N1上,随后转染HeLa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和测序证明正确无误,并在HeLa细胞中得到高量表达。融合蛋白发出的红色荧光表明p38MAPK弥散分布于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有一定的分布。结论成功构建了p38MAPK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载体,该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表达,为研究p38MAPK的细胞内定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红色荧光蛋白 载体构建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