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后肺癌的临床病理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兰英 赵彤 +1 位作者 邓敏 张进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具有肺结核病史的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结核杆菌(TB)感染状况。方法:详细询问肺癌患者临床症状、肺结核病史等,行巢式PCR(N-PCR)和间接原位PCR(IS-PCR)观察TB在肺癌患者组织和血中存在情况。结果:具有肺结核病史的肺癌大部... 目的:探讨具有肺结核病史的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结核杆菌(TB)感染状况。方法:详细询问肺癌患者临床症状、肺结核病史等,行巢式PCR(N-PCR)和间接原位PCR(IS-PCR)观察TB在肺癌患者组织和血中存在情况。结果:具有肺结核病史的肺癌大部分以体检发现,临床症状不明显,癌组织中瘢痕增多,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癌组织TB检出率70.0%(7/10),明显高于无肺结核史的肺癌患者32.1%(17/53),P=0.03。TB主要位于癌组织中增生的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胞浆内。结论:肺结核患者的慢性感染可能是继发肺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史 肺癌 结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中ras原癌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胡振富 罗力生 蔡俊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7-448,共2页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的表达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s p21蛋白在增生性瘢 痕、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中,ras p21蛋白缺乏表达。结论 r...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的表达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s p21蛋白在增生性瘢 痕、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中,ras p21蛋白缺乏表达。结论 ras原癌基因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可能不突变或不起主要作用,这可能是病理性瘢痕较少癌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基因 基因表达 病理性瘢痕 瘢痕疙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与创伤修复的关系及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阮海根 王慧君 +1 位作者 陈新山 秦启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BFGF 创伤 修复 法医病理学 法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ICAM-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联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兰英 闫文生 +1 位作者 邓敏 赵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56-857,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细胞粘附分子 肿瘤转移 S-P免疫组化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腺癌17号染色体短臂等位基因丢失的病理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季晨阳 季丹 +1 位作者 DuncanRSmith Hak-suGoh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22-24,共3页
对96例新鲜大肠腺癌组织17p等位基因丢失分析显示,17p等位基因丢失频率与大肠腺癌的部位、Dukes'分期和大肠癌转移相关。Dukes'D期17p等位基因丢失频率(94%)高于Dukes'A、B、C期(58~68%),P<0.01。大肠腺癌伴远处器官转移... 对96例新鲜大肠腺癌组织17p等位基因丢失分析显示,17p等位基因丢失频率与大肠腺癌的部位、Dukes'分期和大肠癌转移相关。Dukes'D期17p等位基因丢失频率(94%)高于Dukes'A、B、C期(58~68%),P<0.01。大肠腺癌伴远处器官转移组17p等位基因丢失(93%)高于非远处器官转移组(65%),P<0.05。左半结肠17p等位基因丢失频率(75%),高于右半结肠(50%),P<0.05。上述结果表明,17p等位基因丢失可能是晚期大肠腺癌的生物学标记,显示大肠腺癌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等位基因 基因丢失 病理学 大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性肿瘤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后的病理学研究
6
作者 曾庆乐 李彦豪 +1 位作者 陈勇 耿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富血管性肿瘤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PLE)靶动脉栓塞后病理学特点及意义。材料与方法 :对 12例PLE栓塞后肿瘤手术标本多部位取材 ,观察瘤体病理变化。结果 :12例标本肿瘤血管血栓形成 4例 ,增生狭窄 3例。管壁坏死残留轮廓 5例。... 目的 :探讨富血管性肿瘤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PLE)靶动脉栓塞后病理学特点及意义。材料与方法 :对 12例PLE栓塞后肿瘤手术标本多部位取材 ,观察瘤体病理变化。结果 :12例标本肿瘤血管血栓形成 4例 ,增生狭窄 3例。管壁坏死残留轮廓 5例。瘤组织均发生凝固性坏死 ,位于中心 4例 ,边缘 1例 ,中心及边缘均有 7例。坏死率 10 0 %者 1例 ,75 %~ 99% 8例 ,5 0 %~ 74%者 1例 ,2 5 %~ 49%者 2例。肿瘤周边坏死假包膜形成 4例。结论 :PLE具有祛血管作用 ,可用于富血管肿瘤经动脉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碘油 乳剂 动脉栓塞 病理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甙对正常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金春华 赵克森 +3 位作者 刘杰 黄辉 朱佐江 黄绪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虎杖甙(PD)对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机理。方法:用Fluo-3-AM标记培养的VSMC,在粘附式细胞仪上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PD(002~20m... 目的:观察虎杖甙(PD)对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机理。方法:用Fluo-3-AM标记培养的VSMC,在粘附式细胞仪上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PD(002~20mmol/L)可使大鼠VSMC内游离钙浓度升高,波形变宽,其引起的钙波形态与去甲肾上腺素(NE)及氯化钾所引起的高尖钙波不同,PD使VSMC产生一种剂量依赖性的、持续缓慢升高的钙波。PD引起的细胞内游离钙升高可被EGTA(2mmol/L)及维拉帕米(50μmol/L)明显抑制。结论:以上结果提示PD既促进VSMC外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还能诱导细胞内钙离子释放;PD可能会提高正常VSMC的收缩性,增加正常血管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甙 大鼠 血管平滑肌细胞 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器官衰竭的氧自由基机制 被引量:17
8
作者 金丽娟 金春华 +2 位作者 王静珍 谢忠琳 黄巧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03-206,共4页
本文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封闭加出血性休克造成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的大鼠,探讨乳自由基在其发生中的作用。渡过休克后发生MSOF的动物,全血还原型谷胱廿肽(GSH)在第二天升高,为4.17±0.38mg/gHb(基础值为2.67±0.09)。血浆谷胱... 本文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封闭加出血性休克造成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的大鼠,探讨乳自由基在其发生中的作用。渡过休克后发生MSOF的动物,全血还原型谷胱廿肽(GSH)在第二天升高,为4.17±0.38mg/gHb(基础值为2.67±0.09)。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第1天下降最多(1.22±0.27U/ml·min),第2、3天渐升,仍低于基础值3.08±0.200。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直低于基础值249.5±72.4μg/gHb,第1天达182.6±27.1。血浆丙二醛高达基础位(6.54±0.31nmol/ml)的2倍。相关检验表明,MSOF大鼠的肺系数、血浆GPT和肌酐分别与肺,肝匀浆SOD及肾GSH水平呈负相关。结果提示MSOF时血和组织中抗氧化剂、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有明显变化,器官衰竭似与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休克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文献轮廓挖掘大肠癌转移芯片表达谱 被引量:19
9
作者 黄仲曦 孙青 +1 位作者 丁彦青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寻找新的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根据大肠癌转移芯片的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基因的相关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基于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基于词的发生频... 目的寻找新的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根据大肠癌转移芯片的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基因的相关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基于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基于词的发生频率对基因进行功能聚类,进一步结合文献及已有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个新的可能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基因TIAM1和NM23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肿瘤转移 基因芯片 信息存储 信息检索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KAI1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莉 李祖国 +1 位作者 杨光之 丁彦青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7-590,594,共5页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KAI1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KAI1 cDNA质粒转染低表达KAI1基因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转染后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体外肿瘤同质性粘附、异质性粘附实验和肿瘤侵袭模型等方法,检测KA...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KAI1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KAI1 cDNA质粒转染低表达KAI1基因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转染后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体外肿瘤同质性粘附、异质性粘附实验和肿瘤侵袭模型等方法,检测KAI1/CD82对大肠癌粘附与侵袭的影响;以空白质粒转染组为对照组。结果体外实验发现转染KAI1质粒的LoVo细胞同质性粘附能力高于对照组,异质性粘附及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抑癌基因KAI1对肿瘤的增殖能力没有影响。结论KAI1基因表达的减少可以导致大肠癌细胞同质性粘附降低,对基底膜粘附及侵袭转移的能力增加。因此,KAI1基因可以作为大肠癌的一种转移抑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KAI1 大肠癌细胞 生物学特性 肿瘤转移 结肠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制作及溃疡自愈过程中胃窦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6
11
作者 孙凤蓬 宋于刚 +5 位作者 朱新生 汤事能 杜江 邱庆林 梁巧明 赵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78-581,F003,共5页
目的建立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并观察溃疡胃窦自愈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将70只受试大鼠按每组7只随机分为10组,具体为第4天4个观察组(分别是0.01 m1、0.05 ml、0.10 m1冰乙酸组和0.05 ml生理盐水组)和第7、10、14、21、28天各1个... 目的建立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并观察溃疡胃窦自愈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将70只受试大鼠按每组7只随机分为10组,具体为第4天4个观察组(分别是0.01 m1、0.05 ml、0.10 m1冰乙酸组和0.05 ml生理盐水组)和第7、10、14、21、28天各1个观察组及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依设计进行相应的处置,对实验大鼠进行外观表现观察、大体和光镜观察.结果注入0.01 ml冰乙酸的大鼠无明显溃疡,注入0.05 m1冰乙酸者出现典型胃窦溃疡,注入0.10 ml冰乙酸组发生胃穿孔.不同时间组大鼠的外观、胃窦大体和光镜观察呈现相应的溃疡表现和溃疡逐渐愈合的表现.结论大鼠胃窦前壁注入0.05 ml冰乙酸可制作典型的胃溃疡,溃疡胃窦粘膜于7~10 d后逐渐再生,14~28 d后逐步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乙酸性胃溃疡 愈合 动物模型 胃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甙对大鼠挤压伤后多器官衰竭的实验性防治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立金 金丽娟 +1 位作者 王静珍 金春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0-73,共4页
本文用虎杖的有效成分白藜芦醇甙对挤压伤及所引起的多器官衰竭模拟临床条件进行实验性防治。用20kg铅砖压大鼠双下肢5h,释放后2h方给药或生理盐水。给药组多器官衰竭发生率为23.5%,不及生理盐水组52.6%的一半。解... 本文用虎杖的有效成分白藜芦醇甙对挤压伤及所引起的多器官衰竭模拟临床条件进行实验性防治。用20kg铅砖压大鼠双下肢5h,释放后2h方给药或生理盐水。给药组多器官衰竭发生率为23.5%,不及生理盐水组52.6%的一半。解除挤压后18h内的各项测定表明,白藜芦醇甙能防止或减轻血浆肌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积的增高,P均<0.05。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虎杖 白藜芦醇甙 挤压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丽佳 阮萍 +2 位作者 殷操 谢思明 赵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64-1667,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的表达意义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口腔扁平苔藓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的表达意义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口腔扁平苔藓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TNFRI)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口腔扁平苔藓的上皮角质细胞TNFRI及固有层TNF-α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上皮TNF-α及固有层TNFRI的表达则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口腔扁平苔藓的上皮层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而固有层单个核细胞的凋亡指数则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口腔扁平苔藓中同时存在角质细胞的凋亡亢进及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减少,这种凋亡的异常可能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口腔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甙对心肌细胞钙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金春华 赵克森 +1 位作者 刘杰 黄绪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观察虎杖甙 (polydatin ,PD)对大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 [Ca2 +]i)的影响 ,以探讨PD增强心肌细胞收缩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荧光染料Fluo- 3 -AM标记细胞 ,在粘附式细胞仪上测定细胞 [Ca2 +]i的变化。结果 :给予PD后心肌 [Ca2... 目的 :观察虎杖甙 (polydatin ,PD)对大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 [Ca2 +]i)的影响 ,以探讨PD增强心肌细胞收缩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荧光染料Fluo- 3 -AM标记细胞 ,在粘附式细胞仪上测定细胞 [Ca2 +]i的变化。结果 :给予PD后心肌 [Ca2 +]i升高。但不同细胞群的 [Ca2 +]i升幅不一致。 10min后有些细胞 [Ca2 +]i仅升至起始浓度的 111 80 %± 2 2 2 %,有些细胞内钙则急升到最初的 2 2 4 0 0 %± 2 4 3 3 %。当先用EGTA或维拉帕米分别预孵育10min后再加PD ,细胞 [Ca2 +]i则呈持续下降趋势 ,10min后 [Ca2 +]i下降至起始浓度的 5 3 0 0 %± 9 2 0 %和 5 2 0 0 %± 7 0 7%。给予TTX预处理后再加PD ,[Ca2 +]i也下降为起始值的 72 67%± 12 70 %。与单纯PD作用相比都有显著差异。结论 :PD可通过增加心肌 [Ca2 +]i而增强心肌收缩性 ,其作用可能与钙、钠通道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表皮良、恶性病变的核仁组成区定量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丁彦青 张亚历 +3 位作者 董敬朋 侯双凤 贾顺兴 陆药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71-174,共4页
使用银染技术对皮肤乳头状瘤、表皮假癌状增生及高、中、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进行核仁组成区(AgNORs)定量观察。结果表明,皮肤乳头状瘤与表皮假癌状增生之间AgNORs无明显差异,鳞状细胞癌核内AgNORs颗粒的数目、大小及分布则与它们有明显... 使用银染技术对皮肤乳头状瘤、表皮假癌状增生及高、中、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进行核仁组成区(AgNORs)定量观察。结果表明,皮肤乳头状瘤与表皮假癌状增生之间AgNORs无明显差异,鳞状细胞癌核内AgNORs颗粒的数目、大小及分布则与它们有明显差异(P<0.01)。3种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在平均每核AgNORs数目及周边型AgNORs颗粒等方面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这些结果提示,AgNORs定量观察不仅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而且还有助于恶性肿瘤的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核仁组成区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甙对缺血缺氧平滑肌细胞PKC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金春华 王月刚 +1 位作者 黄绪亮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43-1143,共1页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缺血 缺氧和 平滑肌细胞 PKC 虎杖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大电导Ca^(2+)依赖K^+通道活动降低(英文)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平 李晓明 +3 位作者 李建国 王颖 黄巧冰 高天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4-718,共5页
短暂脑缺血可对随后的损伤性脑缺血表现出明显的耐受 .有研究表明大电导Ca2 + 依赖K+ (BKCa)通道活动增强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 .采用膜片钳的内面向外式 ,观察了 3min短暂脑缺血后 6h、 2 4h以及 4 8h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上BKCa通道活... 短暂脑缺血可对随后的损伤性脑缺血表现出明显的耐受 .有研究表明大电导Ca2 + 依赖K+ (BKCa)通道活动增强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 .采用膜片钳的内面向外式 ,观察了 3min短暂脑缺血后 6h、 2 4h以及 4 8h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上BKCa通道活动的动态变化 .短暂脑缺血后BKCa通道的单通道电导和翻转电位均未见明显变化 ,但通道的开放概率则在缺血预处理后的前 2 4h内显著降低 .通道动力学分析显示通道关闭时间变长是短暂脑缺血后通道活动降低的主要原因 ,因为通道的开放时间未发生明显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脑缺血 大鼠 海马 CA1区 锥体细胞 大电导Ca^2+依赖K^+ 通道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在哺乳动物对脂多糖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龚小卫 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9-303,共5页
Toll信号转导通路在果蝇的发育和天然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最近在小鼠进行的定点克隆研究表明Lps位座编码一种Toll样受体TLR4,该受体作为LPS受体复合物的跨膜成分而转导脂多糖 (LPS)信号 ,而其相关蛋白TLR2则在其他病原体微生物介导... Toll信号转导通路在果蝇的发育和天然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最近在小鼠进行的定点克隆研究表明Lps位座编码一种Toll样受体TLR4,该受体作为LPS受体复合物的跨膜成分而转导脂多糖 (LPS)信号 ,而其相关蛋白TLR2则在其他病原体微生物介导的细胞反应中起作用 .TLR4的发现使我们对LPS信号转导通路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脂多糖 信号转导 TLR4 哺乳动物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咽管瘤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潘军 漆松涛 +3 位作者 邓永键 丁彦青 彭林 李晓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指数及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颅咽管瘤组织中PCNA表达,分析不同病理特征颅咽管瘤PCNA指数的差异及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成...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指数及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颅咽管瘤组织中PCNA表达,分析不同病理特征颅咽管瘤PCNA指数的差异及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PCNA指数显著高于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P<0.01);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未见术后复发;在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复发组PCNA指数高于非复发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特征颅咽管瘤细胞增殖潜能不同,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细胞活跃的增殖能力是导致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在SARS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贺莉 丁彦青 +5 位作者 王蔚 张庆玲 张进华 耿舰 蔡俊杰 王慧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74-776,780,共4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免疫细胞标志物及其活化抗原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SA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4种免疫细胞标志物及其活化抗原,用免疫组化DAB及碱性磷酸酶(AP)双重染色... 目的观察并探讨免疫细胞标志物及其活化抗原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SA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4种免疫细胞标志物及其活化抗原,用免疫组化DAB及碱性磷酸酶(AP)双重染色法检测3例SARS尸检病变肺、脾、淋巴结免疫细胞及其活性表达情况。结果(1)病变肺、脾、淋巴结内均可见大量增生的单核巨噬细胞,部分经CD25标记显示阳性(活化单核巨噬细胞)。(2)肺组织炎症灶内可见散在的CD45RO阳性T淋巴细胞,而KI67阳性的T淋巴细胞(活化T淋巴细胞)则很少表达。(3)淋巴结内经KI67及CD45RO双染标记的T淋巴细胞(活化的T淋巴细胞)呈散在阳性;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均明显减少,CD4+、CD8+ 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减少则更为严重。结论单核巨噬细胞在SARS发病过程中活性显著增加,为主要反应细胞,而T淋巴细胞亚群则显著减少。单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可能在SARS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