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烟曲霉菌单克隆抗体鉴定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车小燕 丘立文 +2 位作者 郝卫 邱庆林 潘玉先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 :制备抗烟曲霉菌单克隆抗体 (McAb)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烟曲霉菌抗原方法。方法 :用基因重组烟曲霉菌半乳糖甘蛋白 (AFMP1)抗原 ,免疫BALB/c小鼠 ,制备单克隆抗体 ,选择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单抗配对 ,建立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烟曲霉... 目的 :制备抗烟曲霉菌单克隆抗体 (McAb)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烟曲霉菌抗原方法。方法 :用基因重组烟曲霉菌半乳糖甘蛋白 (AFMP1)抗原 ,免疫BALB/c小鼠 ,制备单克隆抗体 ,选择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单抗配对 ,建立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烟曲霉菌抗原。结果 :筛选出 3株稳定分泌抗烟曲霉菌单抗杂交瘤细胞株 ,IgG亚类鉴定分别为IgG1、IgG2a、IgG2b ,抗体亲和常数分别为 1 2× 10 10 、4 5 6× 10 9和 1 81× 10 10 mol/L ,免疫印迹证实单抗特异性识别烟曲霉菌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产物 ,相加试验表明 3株单抗是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 ,组成配对双抗夹心ELISA法 ,检测最高灵敏度为 0 1ng/ml,可测范围为 0 1~ 6 0ng/ml。结论 :3株杂交瘤细胞株特异性好、亲和力高 ,组成配对夹心ELISA法可用于快速检测烟曲霉菌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菌 单克隆抗体 ELISA法 烟曲霉菌抗原 抗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制作及溃疡自愈过程中胃窦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6
2
作者 孙凤蓬 宋于刚 +5 位作者 朱新生 汤事能 杜江 邱庆林 梁巧明 赵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78-581,F003,共5页
目的建立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并观察溃疡胃窦自愈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将70只受试大鼠按每组7只随机分为10组,具体为第4天4个观察组(分别是0.01 m1、0.05 ml、0.10 m1冰乙酸组和0.05 ml生理盐水组)和第7、10、14、21、28天各1个... 目的建立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并观察溃疡胃窦自愈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将70只受试大鼠按每组7只随机分为10组,具体为第4天4个观察组(分别是0.01 m1、0.05 ml、0.10 m1冰乙酸组和0.05 ml生理盐水组)和第7、10、14、21、28天各1个观察组及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依设计进行相应的处置,对实验大鼠进行外观表现观察、大体和光镜观察.结果注入0.01 ml冰乙酸的大鼠无明显溃疡,注入0.05 m1冰乙酸者出现典型胃窦溃疡,注入0.10 ml冰乙酸组发生胃穿孔.不同时间组大鼠的外观、胃窦大体和光镜观察呈现相应的溃疡表现和溃疡逐渐愈合的表现.结论大鼠胃窦前壁注入0.05 ml冰乙酸可制作典型的胃溃疡,溃疡胃窦粘膜于7~10 d后逐渐再生,14~28 d后逐步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乙酸性胃溃疡 愈合 动物模型 胃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SARS冠状病毒S1蛋白N端249至667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英文) 被引量:10
3
作者 温坤 梅亚波 +3 位作者 丘立文 廖志勇 袁国勇 车小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在获得了具有免疫原性的SARS冠状病毒S1蛋白片段的基础上,制备和鉴定特异性抗该段S1蛋白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原核表达含S蛋白受体结合区的SARS冠状病毒S1蛋白片段S1c(N端249-667氨基酸残基),其免疫原性经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鉴定... 目的在获得了具有免疫原性的SARS冠状病毒S1蛋白片段的基础上,制备和鉴定特异性抗该段S1蛋白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原核表达含S蛋白受体结合区的SARS冠状病毒S1蛋白片段S1c(N端249-667氨基酸残基),其免疫原性经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鉴定后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采用ELISA间接法、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筛选出3株特异性针对SARS冠状病毒S1蛋白N端249-667的mAb杂交瘤细胞株,IgG亚类鉴定1株为IgG1,2株为IgG2a,经免疫荧光鉴定与人冠状病毒株229E和OC43无交叉反应。结论获得3株抗SARS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建立新的SARS冠状病毒检测方法的和进一步研究S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冠状病毒 S1蛋白 N端249-667 单克隆抗体 制备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病毒血症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最明 梁巧明 +1 位作者 杜江 吴妙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轮状病毒 (RV)腹泻患儿病毒血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大便ELISA一步法证实为急性RV腹泻的不同年龄患儿 2 0 0例 ,RT -PCR法检测其血清中RV。结果 入院当日 14例血清RV阳性 ,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 (χ2=1.96 ,P(0 .2 5 ) ... 目的 探讨急性轮状病毒 (RV)腹泻患儿病毒血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大便ELISA一步法证实为急性RV腹泻的不同年龄患儿 2 0 0例 ,RT -PCR法检测其血清中RV。结果 入院当日 14例血清RV阳性 ,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 (χ2=1.96 ,P(0 .2 5 ) ,均伴有不同程度肠外器官损害表现和明显发热 ;腹泻停止后血中RV全部阴性 ,大便 73例阳性。结论 急性RV腹泻患儿可通过病毒血症引起肠外器官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急性腹泻 病毒血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的AdEasy系统制备重组腺病毒 被引量:14
5
作者 汤福祥 郑权 +2 位作者 黄宗海 张庆国 车小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改进AdEasy系统,使之更简便、高效、快捷。方法pAdtrack经酶切线性化后,转化经氯化钙处理的感受态AdEasier-1细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最后将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荧光显微镜下细胞中重组腺病毒... 目的改进AdEasy系统,使之更简便、高效、快捷。方法pAdtrack经酶切线性化后,转化经氯化钙处理的感受态AdEasier-1细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最后将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荧光显微镜下细胞中重组腺病毒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应用氯化钙法由pAdtrack转化AdEasier-1细菌,可获得极高比例的(20/20)阳性重组腺病毒克隆。结论应用改进后的AdEasy系统构建腺病毒相比于传统AdEasy系统,方法更简便、成功率更高、实验周期更短、对实验室的条件要求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asy系统 腺病毒 细菌内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法制备含VEGF启动子驱动的CD/TK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元媛 黄宗海 +4 位作者 陈建发 汤福祥 杨文宇 郑全 车小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 应用简化的细菌内同源重组法高效制备含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驱动的CD/TK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方法 先以氯化钙法替代电穿孔法将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Easy-1导入BJ5183细菌,制备BJ5183pAdEasy-1细菌;再以后者作感受... 目的 应用简化的细菌内同源重组法高效制备含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驱动的CD/TK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方法 先以氯化钙法替代电穿孔法将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Easy-1导入BJ5183细菌,制备BJ5183pAdEasy-1细菌;再以后者作感受态细菌,与线性化的转移质粒pAdtrack-VEGFP-CDglyTK进行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VEGFP-CDglyTK,转染293细胞,制备含VEGF启动子驱动的CD/TK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结果 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成功率为60%(6/10)。转染293细胞后7~12d可收获病毒。结论 简化的细菌内同源重组法简便易行,重组效率较高,易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VEGF 启动子 CD/TK融合基因 重组腺病毒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启动子驱动CD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其体外杀伤作用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建发 黄宗海 +2 位作者 俞金龙 厉周 车小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应用AdEasier-1系统高效制备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驱动CD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并观察其体外肿瘤杀伤作用。方法以JM109细菌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出含HindⅢ/BamHⅠ酶切位点的CD基因,亚克隆到pREP8,继而用HindⅢ/XbaⅠ切出... 目的应用AdEasier-1系统高效制备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驱动CD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并观察其体外肿瘤杀伤作用。方法以JM109细菌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出含HindⅢ/BamHⅠ酶切位点的CD基因,亚克隆到pREP8,继而用HindⅢ/XbaⅠ切出含pA加尾信号的CD基因,插入到预先构建的含VEGF启动子的转移质粒pAdtrack-VEGFP构建pAdtrack-VEGFP-CD。经PmeⅠ线性化后转化AdEasier-1细菌,用25 μg/ml卡那霉素筛选阳性克隆,先后进行琼脂糖电泳和PacⅠ酶切鉴定,筛选出正确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VEGFP-CD。经293细胞包装、扩增获得重组腺病毒Ad-VEGFP-CD,行PCR鉴定。通过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存活率观察重组腺病毒对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成功率为70%(7/10)。包装扩增后重组腺病毒的滴度为4.8×1012 CFU/ml,PCR扩增结果与预期相符。在前药5-氟胞嘧啶存在下,重组腺病毒对LoVo具有明显杀伤作用,细胞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存活率都明显下降。结论应用AdEasier-1系统可以成功制备含VEGF启动子驱动CD自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该重组体具有明显的肿瘤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胞嘧啶脱氨酶 基因治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马尔尼菲青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丘立文 彭冬先 +3 位作者 徐华 贾娟 车小燕 袁国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39,52,共3页
目的制备和鉴定抗马尔尼菲青霉单克隆抗体(mAb)。方法用基因重组马尔尼菲青霉甘露糖蛋白1(MP1)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mAb,并采用ELISA间接法和免疫印迹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筛选出4株稳定分泌抗马尔尼菲青霉mAb杂交瘤细胞株,IgG亚类... 目的制备和鉴定抗马尔尼菲青霉单克隆抗体(mAb)。方法用基因重组马尔尼菲青霉甘露糖蛋白1(MP1)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mAb,并采用ELISA间接法和免疫印迹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筛选出4株稳定分泌抗马尔尼菲青霉mAb杂交瘤细胞株,IgG亚类鉴定均为IgG1,抗体亲和常数分别为8.2×10-9、4.7×10-9、6.5×10-9和2.7×10-9,免疫印迹证实马尔尼菲青霉mAb特异性识别MP1。结论4个杂交瘤细胞株特异性好、亲和力高,为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素 单克隆抗体 制备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捷、定量检测烟曲霉GM抗原双mAb夹心ELISA的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郝卫 丘立文 车小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诊断烟曲霉病的双mAb夹心ELISA法。方法 :应用 4株抗烟曲霉GM单克隆抗体 (mAb) ,分别包被和制备HRP mAb ,用双mAb夹心ELISA法配对试验 ,选择捕获及检测mAb。结果 :经筛选得到捕获及检测mAb的最佳组合 ,并建立了双mAb...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诊断烟曲霉病的双mAb夹心ELISA法。方法 :应用 4株抗烟曲霉GM单克隆抗体 (mAb) ,分别包被和制备HRP mAb ,用双mAb夹心ELISA法配对试验 ,选择捕获及检测mAb。结果 :经筛选得到捕获及检测mAb的最佳组合 ,并建立了双mAb夹心ELISA法。该法检测GM抗原的灵敏度为 0 .1μg/L ,测出范围在 0 .1~ 10 μg/L之间。连续 6d用ELISA法检测同一份样品 ,所获CV的平均值为 ( 7.2± 3.8) %。结论 :建立了一种可快速、定量检测烟曲霉GM抗原的双mAb夹心ELISA法 ,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对研制试剂盒应用于烟曲霉病早期诊断和防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烟曲霉 半乳糖甘露聚糖 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性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宗海 杨文宇 +2 位作者 龚小卫 钱勇 车小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前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启动子-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PCR扩增出KDR启动子、CD基因、TK基因序列,构建pKDR-CDglyTK质粒;以Adeasy-1系统为载体,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两步转化法...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前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启动子-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PCR扩增出KDR启动子、CD基因、TK基因序列,构建pKDR-CDglyTK质粒;以Adeasy-1系统为载体,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两步转化法”构建携带KDR启动子调控下的CD与TK的融合基因腺病毒重组质粒pAdKDR-CDglyTK,重组质粒在293细胞中包装成病毒,并进一步扩增、纯化,以不同的感染复数(MOI)体外感染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利用重组病毒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腺病毒的感染效率,并给予不同浓度的GCV(ganciclovir)和/或5-FC(5-fluorocytosine),比较GCV(ganciclovir)和/或5-FC联合对转基因HUVEC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AdKDR-CDglyTK重组病毒,并高效地转染了HUVEC,其转染效率随重组病毒的MOI增加而升高。被转染的HUVEC对GCV和5-FC高度敏感。另外,MOI一定时,细胞存活率随GCV和5-FC浓度增加递减;GCV和5-FC浓度一定时,细胞存活率随MOI升高而降低。不同前药组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联合应用GCV+5-FC较单用GCV或5-FC对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强(P<0.05)。结论KDR启动子-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其杀伤效率与GCV和5-FC的浓度及重组腺病毒的MOI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性双自杀基因系统 脐静脉内皮细胞 杀伤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治疗 KDR启动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转化法”高效制备携带自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文宇 黄宗海 +2 位作者 汤福祥 钱勇 车小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采用“两步转化法”高效制备含胞嘧啶脱氨酶(CD)自杀基因的腺病毒重组载体。方法将质粒pAdEasy-1线性化后转化于BJ5183菌,制备AdEasy-1细菌;自载体pBS-CD中切出CD基因,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构建的pAdtrackCMV-CD线性化后... 目的采用“两步转化法”高效制备含胞嘧啶脱氨酶(CD)自杀基因的腺病毒重组载体。方法将质粒pAdEasy-1线性化后转化于BJ5183菌,制备AdEasy-1细菌;自载体pBS-CD中切出CD基因,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构建的pAdtrackCMV-CD线性化后转化AdEasy-1细菌,抽提同源重组腺病毒质粒,PacⅠ酶切后转染293细胞,在293细胞中包装与扩增,利用GFP报告基因进行滴度测定。同时按“一步转化法”进行同样的重组腺病毒制备,比较二者的优劣性。结果“两步转化法”终产物17个克隆中13个正确,正确率为76.5%(13/17);“一步转化法”重组产物17个克隆中有2个正确,正确率为11.8%(2/17),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 17)。结论“两步转化法”细菌内同源重组是一种更高效、更方便的重组腺病毒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转化法 制备 自杀基因 重组腺病毒载体 恶性肿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两步氯化钙转化法高效制备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权 黄宗海 +2 位作者 汤福祥 黄媛媛 车小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5-577,共3页
目的构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驱动下的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方法应用PCR扩增出CD和TK基因,经适当改造后插入pAdtrack CMV中构建成转移质粒pAdtrack CMV-CDTK,经酶切线性化后,转化用氯化钙制备的感受态AdEasier-1细菌,获得重组腺病... 目的构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驱动下的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方法应用PCR扩增出CD和TK基因,经适当改造后插入pAdtrack CMV中构建成转移质粒pAdtrack CMV-CDTK,经酶切线性化后,转化用氯化钙制备的感受态AdEasier-1细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最后将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滴度测定后,体外感染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结果PCR检测表明已成功构建了含CD、TK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开展肿瘤的双自杀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结论应用改进后的AdEasy系统构建腺病毒相比于传统AdEasy系统,方法更简便、成功率更高、实验周期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氯化钙转化法 制备 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轮状病毒相关性急性胰腺炎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最明 刘瑾 +1 位作者 封志纯 梁巧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60-960,共1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感染与婴幼儿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ELISA一步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28例伴有明显腹泻的急性胰腺炎住院患儿大便和静脉血中RV。结果入院当日大便7例、血清5例阳性,腹泻停止后大便1例阳性、血清均阴性,胰腺炎治愈后...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感染与婴幼儿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ELISA一步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28例伴有明显腹泻的急性胰腺炎住院患儿大便和静脉血中RV。结果入院当日大便7例、血清5例阳性,腹泻停止后大便1例阳性、血清均阴性,胰腺炎治愈后大便及血清均阴性。结论RV感染可能是婴幼儿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急性胰腺炎 儿童 R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靶向的戊肝嵌合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车小燕 钱其军 +4 位作者 刘思行 黄洁 邱庆林 徐华 吴文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 制备特异性靶向的嵌合DNA疫苗,并探讨其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与戊肝病毒抗原HEVE2嵌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同时构建不带CTLA4的pHEVE2作为平行对照质粒,体外转染C... 目的 制备特异性靶向的嵌合DNA疫苗,并探讨其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与戊肝病毒抗原HEVE2嵌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同时构建不带CTLA4的pHEVE2作为平行对照质粒,体外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表达并且 物;于BALB/c小鼠皮内注射,每隔2周1次,共免疫3次,100μg/次,于免疫的第3、5和10周ELISA检测抗体效价。结果 获得pHEVE2和pCTLA4-HEVE2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测序证实各连接点阅读框序列正确;体外转染COS-7细胞,证明真核质粒以分泌形式表达;接种pCTLA4-HEVE2小鼠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HEVE2抗体,比接种pHEVE2的对照组高50-100倍;pCTLA4-HEVE2诱导高水平的IgG2a,IgG2bTh1型抗体和IgG1Th2型抗体应答,pHEVE2则以IgG1Th2型抗体应答为主。结论 CTLA4-HEVE2嵌合DNA疫苗有效地增强动物对HEVE2抗原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抗原靶向性的嵌合DNA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疫苗 DNA疫苗 抗原提呈细胞 靶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mIL-12基因的增殖腺病毒在鼻咽癌细胞中增殖及mIL-12高效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飚 钱其军 +2 位作者 车小燕 薛惠斌 岑信棠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联合选择性增殖腺病毒溶肿瘤细胞和小鼠白细胞介素12(mouse interleukin-12, mIL12)免疫治疗的作用,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携带mIL12的选择性增殖腺病毒CNHK200-mIL12转染鼻咽癌细胞株CNE3和915,测定其在鼻咽癌细胞株中... 目的联合选择性增殖腺病毒溶肿瘤细胞和小鼠白细胞介素12(mouse interleukin-12, mIL12)免疫治疗的作用,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携带mIL12的选择性增殖腺病毒CNHK200-mIL12转染鼻咽癌细胞株CNE3和915,测定其在鼻咽癌细胞株中的增殖能力和mIL12的表达水平。结果CNHK200-mIL12转染鼻咽癌细胞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大部分细胞腺病毒六联体蛋白(hexon)阳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24 h 后CNE3和915细胞的阳性率分别比0 h增高39%和4%,转染72 h后,病毒增殖超过1 000倍,增殖能力同dl1520相似,并能高水平表达mIL12,在1×104个CNE3和915细胞中分别达到(84.5±4.6)和(75.6±3.4)ng/105空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 PFU)。结论携带mIL12 的CNHK200在p53缺陷的鼻咽癌细胞中增殖,并且高效表达mIL12,为进一步研究体内外对肿瘤杀伤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腺病毒 白细胞介素12 鼻咽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CD28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新策略
16
作者 车小燕 林来兴妹 +2 位作者 陈伟平 聂飚 邱庆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发展一种制备抗人CD28单克隆抗体的新方法。方法构建编码人CD28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感染 BALB/c小鼠骨髓瘤细胞NS-l,使其细胞膜表达CD28抗原并用于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获得分泌抗人 CD... 目的发展一种制备抗人CD28单克隆抗体的新方法。方法构建编码人CD28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感染 BALB/c小鼠骨髓瘤细胞NS-l,使其细胞膜表达CD28抗原并用于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获得分泌抗人 CD28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E66-3S,IgG亚类鉴定为IgG1。该株单抗能够特异性识别CD28阳性的T细 胞,并完全阻断标准CD28抗体与细胞表面CD28抗原结合。在亚剂量分裂原的共刺激下,具有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和 增殖作用。结论E66-3S具有高度特异性和共刺激活性,为临床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制备其它膜抗 原的单克隆抗体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28 单克隆抗体 多发性骨髓瘤 逆转录病毒体 共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M1基因缺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关系
17
作者 彭冬先 何援利 +2 位作者 丘立文 杨芳 林敬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8-459,462,共3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基因遗传缺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对76例经腹腔镜或手术证实为内异症的患者(内异症组)和80例非内异症的妇科手术患者(对照组)的GSTM1基因型进行检测.两组均为广东...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基因遗传缺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对76例经腹腔镜或手术证实为内异症的患者(内异症组)和80例非内异症的妇科手术患者(对照组)的GSTM1基因型进行检测.两组均为广东籍汉族妇女.结果GSTM1空白基因型频率在内异症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65.8%和46.3%,差异具有显著性(x2=6.03,P=0.014).GSTM1空白基因型的个体患内异症的风险是GSTM1非空白基因型个体的2.24倍(OR=2.24,95%CI=1.17~4.27).结论GSTM1基因缺失可能是广东汉族妇女内异症发病的危险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谷胱甘肽S-转移酶M1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靶向APC的嵌合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邱庆林 车小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DNA疫苗 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靶向A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大鼠肠系膜血管网灌流液中皮质醇、醛固酮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绿 王煊 +2 位作者 赵清 周俊岭 张永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63-265,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高血压模型大鼠肠系膜血管网灌流过程中灌流液皮质醇、醛固酮的含量,为定量分析血管分泌皮质醇和醛固酮机制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建立用HPLC分离检测皮质醇和醛固酮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快速、稳...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高血压模型大鼠肠系膜血管网灌流过程中灌流液皮质醇、醛固酮的含量,为定量分析血管分泌皮质醇和醛固酮机制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建立用HPLC分离检测皮质醇和醛固酮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检测灵敏度可达到50ng/L,仪器系统重复测定变异系数为2.32%,标准曲线线性分析相关系数r均大于99%,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血管网灌流液 皮质醇 醛固酮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NA1阳性肿瘤细胞株的建立
20
作者 张丽娅 廖志勇 +2 位作者 车小燕 温坤 潘玉先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建立表达Epstein-Barr(EB)病毒核抗原-1(EBNA1)的肿瘤细胞株,用于EB病毒相关肿瘤的研究。方法:将1 200 bp的EBNA1基因片段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中,使用脂质体介导pcDNA3/EBNA1质粒进入人鼻咽癌CNE2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通... 目的:建立表达Epstein-Barr(EB)病毒核抗原-1(EBNA1)的肿瘤细胞株,用于EB病毒相关肿瘤的研究。方法:将1 200 bp的EBNA1基因片段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中,使用脂质体介导pcDNA3/EBNA1质粒进入人鼻咽癌CNE2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通过G418进行阳性克隆的筛选,PCR、RT-PCR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建立EBNA1基因阳性的鼻咽癌和宫颈癌肿瘤细胞株,经PCR、RT-PCR检测证明两种转基因细胞株稳定表达EBNA1。结论:EBNA1阳性肿瘤细胞株的建立,为体外进行EB病毒相关肿瘤的研究提供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NA1 肿瘤细胞株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