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观察Ⅱ型糖尿病胃动力及西沙比利对其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方 周华 +3 位作者 穆红霞 周 琳 汪吉仪 程天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34-535,共2页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胃液排空功能,同时观察西沙比利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应用超声检查对22例正常组及20例糖尿病患者的胃液半排空时间进行比较,并用西沙比利(10 mg tid)治疗其中11名有胃轻瘫的病人,4周后复查对照。结...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胃液排空功能,同时观察西沙比利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应用超声检查对22例正常组及20例糖尿病患者的胃液半排空时间进行比较,并用西沙比利(10 mg tid)治疗其中11名有胃轻瘫的病人,4周后复查对照。结果 正常组胃液半排空间为(t1/2)(14.80±4.35)min,Ⅱ型糖尿病组的胃半排空时间为(28.00±8.94)min,二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口服西沙比利后11名患者的胃半排空时间由(33.64±5.05)min减至(20.91±5.39)min。结论 糖尿病患者胃排空有明显的障碍,西沙比利可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本实验为糖尿病人临床应用西沙比利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轻瘫 超声检查 Ⅱ型糖尿病 西沙比利 胃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超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叶艺 龚渭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84-286,294,共4页
关键词 肾移植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凤林 戴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4
作者 杨燕 周华 +1 位作者 张云昆 崔志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21-321,共1页
作者报告了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囊癌,其中浸润型腺癌11例,乳头状腺癌5例,鳞状细胞癌2例。声象图上分别表现为小结节型、蕈伞型、厚壁型、混合型及实块型。通过分析胆囊癌的声像图特点并与病理检查进行比较,进一步提高了B型超... 作者报告了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囊癌,其中浸润型腺癌11例,乳头状腺癌5例,鳞状细胞癌2例。声象图上分别表现为小结节型、蕈伞型、厚壁型、混合型及实块型。通过分析胆囊癌的声像图特点并与病理检查进行比较,进一步提高了B型超声对此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超声波诊断 B超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超声诊断贲门失弛缓症1例
5
作者 周华 杨燕 崔忠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超声波诊断 贲门失弛缓症 喇叭口征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恶性胸腺瘤心包转移1例
6
作者 叶艺 龚渭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21-321,共1页
关键词 胸腺瘤 肿瘤转移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被引量:4
7
作者 袁萍 吴凤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对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栓塞程度。结果:单左侧32例,单右侧10例,双侧3例。完全性阻塞105...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对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栓塞程度。结果:单左侧32例,单右侧10例,双侧3例。完全性阻塞105个部位,不完全性阻塞21个部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 诊断 下肢深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眼征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被引量:11
8
作者 龚渭冰 孟林 +1 位作者 吴凤林 陈平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99-200,共2页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亢 血流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红梅 高天明 佟振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68-370,共3页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模拟临床疾病,研制较为可靠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常用啥齿动物全脑和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种类、制作方法及特点,对系统研究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学改变...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模拟临床疾病,研制较为可靠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常用啥齿动物全脑和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种类、制作方法及特点,对系统研究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学改变,以及药物疗效、防治措施等,在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动物模型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红梅 高天明 佟振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CA1区锥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通过四血管闭塞法全脑缺血模型,采用光、电镜观察了全脑缺血15min再灌流后锥体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流48h后CA1区发生了迟发性神经... 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CA1区锥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通过四血管闭塞法全脑缺血模型,采用光、电镜观察了全脑缺血15min再灌流后锥体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流48h后CA1区发生了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锥体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了凋亡样改变,同时也观察到部分锥体细胞胞浆出现类似坏死的空泡化现象。结论提示调亡与坏死机制可能共同参与全脑缺血再池流后D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海马 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 CA1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血管生成相关因素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颖嘉 文戈 鲁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 探讨检测乳腺癌组织血管生成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能量多普勒检测 80例乳腺癌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测定和肿瘤内微血管... 目的 探讨检测乳腺癌组织血管生成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能量多普勒检测 80例乳腺癌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测定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计数。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 44 .4% ,VEGF阳性病例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MVD值高于阴性病例 (P <0 .0 1) ,三者与一般临床病理因素无关 ,但与组织学分级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阳性表达者五年生存率 ( 3 9.4% )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 ( 76.1% ) (P <0 .0 1)。结论 PDI定量检测肿瘤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与MVD计数、VEGF测定相结合 ,能全面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状态。VEGF阳性表达者血管生成活跃 ,肿瘤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MVD值高 ,其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 乳腺肿瘤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兔肝脏二次谐波声学造影剂量与效应关系的声学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凤林 李颖嘉 刘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利用实验性兔肝对二次谐波成像中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声学定量分析。方法:对1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进行二次谐波声学造影,造影剂经耳缘静脉注射,剂量分0.05,0.10,0.20,0.30ml?kg四个水平,造影增强后图像灰阶变化进行AD定量分析,测... 目的:利用实验性兔肝对二次谐波成像中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声学定量分析。方法:对1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进行二次谐波声学造影,造影剂经耳缘静脉注射,剂量分0.05,0.10,0.20,0.30ml?kg四个水平,造影增强后图像灰阶变化进行AD定量分析,测量指标有PI,AUC,HT,MTT。结果:各剂量水平肝实质AD曲线形态基本相似,呈单峰形态,近似直角三角形,但曲线高度不同。剂量从0.05ml?kg到0.20ml?kg,PI,AUC,HT,MTT测值均逐渐增大,造影效果逐渐增强;当剂量为0.30ml?kg时,因血管内声影的影响,PI,AUC,HT,MTT反而减低。结论:二次谐波造影增强效果与剂量有关,可随剂量增大而增强,但剂量过大时,造影效果反而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血管生成与肿瘤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颖嘉 文戈 +1 位作者 王东 高奉浔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26-629,共4页
目的 :研究人骨肉瘤OS 732细胞系促血管生成作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抗体对其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 ,通过解剖显微镜、光镜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人骨肉瘤OS 732细胞系血管生成活性 ,并探讨VEGF抗体的... 目的 :研究人骨肉瘤OS 732细胞系促血管生成作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抗体对其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 ,通过解剖显微镜、光镜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人骨肉瘤OS 732细胞系血管生成活性 ,并探讨VEGF抗体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结果 :OS 732细胞系具有较强的促血管生成能力 ,鸡胚绒毛尿囊膜移植瘤组织中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均呈阳性表达 ,且VEGF呈持续高表达。给予VEGF抗体后VEGF抗体组血管数目、瘤细胞数低于PBS对照组。结论 :VEGF、bFGF、TGF β1可能共同参与骨肉瘤OS 732细胞系诱导的血管生成 ,其中VEGF可能起着主要作用 ,VEGF抗体能抑制本细胞系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血管生成 血管生长因子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肉瘤细胞系OS-732诱导微血管生成的解剖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颖嘉 王东 周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人骨肉瘤细胞系OS-732诱导微血管生成的解剖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通过解剖显微镜、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该细胞系诱导生成微血管的解剖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特点。结果OS-732细胞系具有较强的诱导... 目的观察人骨肉瘤细胞系OS-732诱导微血管生成的解剖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通过解剖显微镜、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该细胞系诱导生成微血管的解剖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特点。结果OS-732细胞系具有较强的诱导血管生成能力,解剖显微镜下可见血管辐辏现象,透射电镜下可见新生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裂隙增宽,基底膜不完整,缺乏平滑肌成分。结论肿瘤诱导的新生血管在病理、生理及形态功能方面都具有特征性,以血管为靶点治疗骨肉瘤对改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病理学 病理性新生血管化 绒毛膜 尿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表达上调与KBV200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爱民 袁亚维 +1 位作者 李传刚 陈龙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上调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32P掺入法测定多药耐药KBV200细胞株的PKC活性;Westernbloteing法检测PKC亚型表达和亚细胞分布;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性;实验组应用200nmol/L佛波酯(PMA)预孵育KBV200细胞。...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上调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32P掺入法测定多药耐药KBV200细胞株的PKC活性;Westernbloteing法检测PKC亚型表达和亚细胞分布;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性;实验组应用200nmol/L佛波酯(PMA)预孵育KBV200细胞。结果:PMA可提高KBV200细胞的PKC总活性和膜组分PKC活性,降低浆组分PKC活性(P<0.01);使膜组分PKCα表达增加,浆组分PKCα表达降低,膜组分PKCβ无明显变化,浆组分PKCβ的表达稍增强;PMA可升高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R)对KBV200细胞的IC50值(P<0.01)。结论:PMA使KBV200细胞耐药性增加,可能与PKC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多药耐药 长春新碱 阿霉素 佛波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与神经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红梅 佟振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5-58,共4页
近年研究发现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受IEGs、bcl-2、ICE、p53等多种基因调控,蛋白合成抑制剂与谷氨酸受体拮抗均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提示神经兴奋毒性作用与凋亡机制共同参与了脑缺血后神经元的死亡... 近年研究发现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受IEGs、bcl-2、ICE、p53等多种基因调控,蛋白合成抑制剂与谷氨酸受体拮抗均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提示神经兴奋毒性作用与凋亡机制共同参与了脑缺血后神经元的死亡,从而为人类脑缺血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细胞凋亡 神经元死亡 迟发性 D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静脉声学造影检测转移性肝癌彩色血流信号的研究
17
作者 吴凤林 李颖嘉 刘红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造影增强后的彩色血流特点。方法:46例转移性肝癌(共106个瘤结节)行经静脉声学造影检查,对比观察造影前、后瘤结节内及瘤周彩色血流变化。结果:造影增强后,瘤体彩色血流信号增多,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显著提高,瘤体血...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造影增强后的彩色血流特点。方法:46例转移性肝癌(共106个瘤结节)行经静脉声学造影检查,对比观察造影前、后瘤结节内及瘤周彩色血流变化。结果:造影增强后,瘤体彩色血流信号增多,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显著提高,瘤体血流由42.5%提高到83.9%,瘤周血流由54.7%提高到90.6%。增强效果:0级,17个;I级,76个;II级,13个。瘤体彩色血流信号呈点状、条状、小片状及蛛网状等多种形态。12个瘤体(11.3%)血供较周围肝组织丰富,另94个瘤体(88.7%)血供不如周围肝组织丰富。动态观察,瘤体晚于周围肝组织1~2s显影,但早15~35s消退。结论:经静脉声学造影能提高转移性肝癌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获得更为丰富血流信息,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声学造影检测 转移性肝癌 彩色血流信号 研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肉瘤细胞系OS-732CAM移植瘤中VEGF、bFGF的表达及意义
18
作者 李颖嘉 王东 高奉浔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5-487,492,共4页
目的 :研究人骨肉瘤细胞系OS 732血管生成相关作用。方法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 ,通过解剖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该细胞系促血管生成特点 ,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骨肉瘤细胞系OS 732鸡胚绒毛尿囊膜移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 目的 :研究人骨肉瘤细胞系OS 732血管生成相关作用。方法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 ,通过解剖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该细胞系促血管生成特点 ,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骨肉瘤细胞系OS 732鸡胚绒毛尿囊膜移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的表达。结果 :该细胞系具有较强的诱导血管生成能力 ,解剖显微镜下可见血管辐辏现象 ,透射电镜下可见新生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 ,内皮细胞裂隙增宽 ,基底膜不完整 ,缺乏平滑肌成分 ,移植瘤组织中VEGF和bFGF均呈阳性表达 ,其中VEGF呈高表达。结论 :肿瘤诱导的新生血管在病理、生理及形态功能方面都具有特征性 ,其诱导血管生成过程中可能有多种血管生长因子的共同参与 ,针对血管生长因子为靶点进行抗血管生成治疗对改善骨肉瘤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血管生长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生长因子 VEGF 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谐波声学造影诊断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初步探讨
19
作者 吴凤林 龚渭冰 李颖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静脉二次谐波声学造影诊断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可行性。方法:对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为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行经静脉二次谐波声学造影检查,并与X线血管造影对照。结果:造影剂经左前臂浅静脉注射后13~15s(平... 目的:探讨经静脉二次谐波声学造影诊断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可行性。方法:对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为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行经静脉二次谐波声学造影检查,并与X线血管造影对照。结果:造影剂经左前臂浅静脉注射后13~15s(平均14s)肝动脉显影,见门脉左、右支周围及其远侧有多个短条状强回声带,宽0.22~0.41cm。几乎与肝动脉显影的同时,门静脉左、右支内亦充满造影剂密集点状强回声,呈“脉冲”样反向流动。超声造影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相符。结论:经静脉二次谐波声学造影是诊断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简便、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烷声学造影剂增强原发性肝癌彩色血流信号的观察
20
作者 吴凤林 刘红梅 龚渭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6-107,11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静脉声学造影增强后的彩色多普勒表现。方法:36例肝癌行经静脉声学造影检查,对比观察造影前、后瘤结节内及边缘彩色血流变化。结果:造影增强后,肿块区域彩色血流信号显著增多,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由造影前的83%升高...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静脉声学造影增强后的彩色多普勒表现。方法:36例肝癌行经静脉声学造影检查,对比观察造影前、后瘤结节内及边缘彩色血流变化。结果:造影增强后,肿块区域彩色血流信号显著增多,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由造影前的83%升高到100%。增强效果:Ⅰ级,16例;Ⅱ级,20例。肿块内彩色血流信号呈粗点状、条状、树枝状及片状等多种形态,有搏动征。动态观察,肿块区域早于周围肝组织2~4s显影,整个过程持续250~300s,平均269±17.2s。结论:经静脉声学造影可获得更为丰富血流信息,将有助于肝癌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氟烷 静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