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社区预防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振书 王立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9,共2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病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消化道运动
2
作者 何美蓉 宋于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61-63,共3页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ar dyspepsia,NUD)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症候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大约30%-80%的NUD患者存在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包括食管、胃、肠道、胆系等运动异常。许多学者认为消化道运动功能...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ar dyspepsia,NUD)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症候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大约30%-80%的NUD患者存在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包括食管、胃、肠道、胆系等运动异常。许多学者认为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可能是引起NUD患者上腹饱胀、暖气、早饱、反酸等症状的重要原因。目前已证实,某些调节消化道运动功能的药物对改善NUD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疗效。我们现对NUD与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运动 食管 胆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消化病学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3
作者 张万岱 肖冰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12期1-4,共4页
就 2 1世纪消化病的研究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从宏观调控与哲学思想方面提出了如下几个措施 :预防为主 ,人文社会为本 ;加强基础研究 ,充分利用科技成果 ;突出重点 ,循序渐进 ;促进中西医结合 ,充分利用和研究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重视人... 就 2 1世纪消化病的研究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从宏观调控与哲学思想方面提出了如下几个措施 :预防为主 ,人文社会为本 ;加强基础研究 ,充分利用科技成果 ;突出重点 ,循序渐进 ;促进中西医结合 ,充分利用和研究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重视人才培养 ,提高梯队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病学 发展战略 中国 疾病预防 中西医结合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巴曲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吕丽雅 肖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62-863,共2页
目的:客观地评价巴曲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3例病人分为巴曲酶组、甲氰咪胍组、止血芳酸加止血敏组共3组各41例,进行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结果:巴曲酶组止血效果较止血芳酸加止血敏组显著,有效率达87.8... 目的:客观地评价巴曲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3例病人分为巴曲酶组、甲氰咪胍组、止血芳酸加止血敏组共3组各41例,进行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结果:巴曲酶组止血效果较止血芳酸加止血敏组显著,有效率达87.8%(36/41)。结论:巴曲酶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止血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巴曲酶 治疗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的全肽聚糖对裸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6、IL-12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立生 潘令嘉 +2 位作者 施理 张亚历 周殿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 :探讨分叉双歧杆菌 (B bifidum)的全肽聚糖对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首先用全肽聚糖注射于裸鼠腹腔 ,以ELISA法测定裸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 - 6和IL - 12含量 ,同时用Griess试剂检测一氧化氮 (NO)的水平。结果 :全肽聚... 目的 :探讨分叉双歧杆菌 (B bifidum)的全肽聚糖对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首先用全肽聚糖注射于裸鼠腹腔 ,以ELISA法测定裸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 - 6和IL - 12含量 ,同时用Griess试剂检测一氧化氮 (NO)的水平。结果 :全肽聚糖注射组裸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 - 6、IL - 12及NO含量分别为732 5 4± 190 30 (pg/mL)、816 37± 96 40 (pg/mL)和 48 90± 6 5 1(μmol/L) ;对照组分别为 30 3 78± 171 75 (pg/mL)、5 10 2 7± 12 3 46 (pg/mL)以及 30 6 7± 12 83(μmol/L) ,三者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分叉双歧杆菌的全肽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 ,使之分泌多量的IL - 6、IL - 12及NO ,这些细胞毒性效应分子介导了全肽聚糖的多种重要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巨噬细胞 IL 一氧化氮 双歧杆菌 全肽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定量诊断评分方案 被引量:60
6
作者 但汉雷 白杨 +3 位作者 王继德 张亚历 张振书 周殿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59-860,共2页
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and failure,GIDF)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n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多种严重疾病和器官损伤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评分 诊断 重症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功能紊乱与胃动素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姚永莉 徐波 +2 位作者 宋于刚 智发朝 张万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02-603,共2页
目的 探讨胃动素(MTL)与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检测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体液及组织中MTL的含量,并用四君子汤反证。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在制摸过程的早期(第6 d)... 目的 探讨胃动素(MTL)与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检测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体液及组织中MTL的含量,并用四君子汤反证。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在制摸过程的早期(第6 d),血浆、肠液、空肠及下丘脑组织中MTL含量增加(P<0.05),而晚期(第14 d)MTL含量下降(P<0.05)。经四君子汤预防和治疗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 MTL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明显优于自然恢复大鼠(P<0.05)。结论 体液及组织中MTL含量异常是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功能紊乱 胃动素 四君子汤 MTL 中医药治疗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抗菌肽对大鼠大肠癌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卫民 赖卓胜 +3 位作者 何美蓉 许刚 黄文 周殿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观察柞蚕抗菌肽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对大鼠大肠肿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柞蚕抗菌肽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人胃粘膜上皮细胞株GES-1的杀伤作用。以二甲肼(DMH)诱发的Wistar大鼠大肠肿瘤为模型,观察柞蚕抗菌肽对大鼠大肠... 目的观察柞蚕抗菌肽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对大鼠大肠肿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柞蚕抗菌肽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人胃粘膜上皮细胞株GES-1的杀伤作用。以二甲肼(DMH)诱发的Wistar大鼠大肠肿瘤为模型,观察柞蚕抗菌肽对大鼠大肠肿瘤的防治作用;DMH诱癌及柞蚕抗菌肽灌胃均18周,第33周结束实验。结果柞蚕抗菌肽在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株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灌胃可明显降低大鼠大肠肿瘤发生率(65%,P<0.01),但大肠癌平均个数及肿瘤质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柞蚕抗菌肽对DMH诱导的大鼠大肠癌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抗菌肽 大鼠 大肠癌 预防 治疗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和铁蛋白与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26
9
作者 黄聪武 白岚 +2 位作者 蔡俊杰 郭文 蓝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6-468,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铁和铁蛋白与肝脏疾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蛋白、人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的关系。方法采用1s快速肝穿刺法对41例肝病患者取肝组织标本,行HE和铁染色后镜检;同时分别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放射免疫法和酶联... 目的研究血清铁和铁蛋白与肝脏疾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蛋白、人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的关系。方法采用1s快速肝穿刺法对41例肝病患者取肝组织标本,行HE和铁染色后镜检;同时分别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良性肝病患者与肝细胞癌患者比较,血清铁测定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铁蛋白差异显著(P<0.05);良性肝病患者、早期肝细胞癌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测定值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晚期肝癌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与层粘蛋白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血清铁r=0.439,P=0.031;血清铁蛋白r=0.476,P=0.016)。肝癌组织没有发现铁颗粒沉积。结论肝细胞癌患者多出现血清铁蛋白升高;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测定值和层粘蛋白测定值具有相关性;与良性肝病相比,肝癌组织的铁含量明显降低。晚期肝癌患者纤维化指标下降,可能与肿瘤组织抑制了胶原合成有关。酒精性脂肪肝多合并肝铁过载;对于良性肝脏疾病血清铁和铁蛋白测定值可以作为肝铁过载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良性肝脏疾病 肝纤维化指标 血清铁 血清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肠粘膜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的激活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群英 陈村龙 +3 位作者 王继德 马强 赖卓胜 张亚历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02-1205,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并检测其肠粘膜中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和NF-κB的激活。方法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口饲法制备小鼠UC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UC小鼠肠粘膜中TNF-α、IL-1β的表达... 目的: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并检测其肠粘膜中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和NF-κB的激活。方法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口饲法制备小鼠UC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UC小鼠肠粘膜中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测定;应用免疫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急性期和慢性期UC小鼠肠粘膜细胞NF-κB的激活。结果模型组肠粘膜中TNF-α、IL-1β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9),NF-κB 的核内结合活性也显著增强。结论UC 的发生、发展过程伴随致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升高,可以加剧炎症,致上皮细胞凋亡。该过程可能受NF-κB激活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小鼠 动物模型 肠粘膜 细胞因子 核转录因子ΚB TNF-Α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肽聚糖对裸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和杀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立生 潘令嘉 +4 位作者 施理 李明松 孙勇 张亚历 周殿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分叉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对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完整肽聚糖注射于裸鼠腹腔,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L929细胞体外杀伤法及Griess试剂分别测定裸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TNF-α及NO的水... 目的:探讨分叉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对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完整肽聚糖注射于裸鼠腹腔,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L929细胞体外杀伤法及Griess试剂分别测定裸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TNF-α及NO的水平;同时也观察了巨噬细胞体外杀瘤活性的变化。结果:完整肽聚糖注射组裸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TNF-α及N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外杀瘤活性也明显增强(P<0.01)。结论:分叉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杀瘤活性,并使之分泌多量的细胞毒性效应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完整肽聚糖 巨噬细胞 肿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对LoVo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和诱导其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谭晓华 张亚历 +1 位作者 姜泊 周殿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株生长周期的影响以及诱导该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琼脂糖凝胶电泳、HE染色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处理LoVo细胞后其细胞周期的改变以及细胞凋亡形态学和生化方...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株生长周期的影响以及诱导该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琼脂糖凝胶电泳、HE染色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处理LoVo细胞后其细胞周期的改变以及细胞凋亡形态学和生化方面的改变。结果表没食子儿茶素在低浓度时(32.5μmol·L-1)对LoVo细胞的周期有明显的影响,主要是S期和M/G2期明显降低,引起LoVo细胞生长阻滞在G1期;在较高浓度(162.5~325μmol·L-1)作用24h,流式细胞仪PI染色出现亚二倍体峰,HE染色可见LoVo细胞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变小变圆、固缩,细胞膜出泡,细胞核固缩、边集和碎裂以及凋亡小体的形成;琼脂糖凝胶电泳呈典型的“梯状(Ladder)”带。结论表没食子儿茶素对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具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影响LoVo细胞的生长周期和诱导其凋亡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儿茶素 大肠癌细胞株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25例诊治报告 被引量:39
13
作者 姜泊 刘思德 +4 位作者 智发朝 潘德寿 周丹 万田谟 周殿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9-191,共3页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指起源于大肠粘膜的一类隆起型病变,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粘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被称为侧向发育型肿瘤,大肠LST的病变形态和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腺瘤,并与大...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指起源于大肠粘膜的一类隆起型病变,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粘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被称为侧向发育型肿瘤,大肠LST的病变形态和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腺瘤,并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目前大肠LST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对2000年12月-2001年10月作者所在医院常规肠镜检查中发现的25例大肠LST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总结分析。该25例病例共发现26处病变,内镜下大体分型为颗粒均一型11处,结节混合型15处,病理检查发现粘膜内癌3例,锯齿状肿瘤2例;病变大小11-20删除th ,21-30mm9处,31mm以上11处,其中最大者60mm×12mm,26处病变的腺管开口类型以Ⅳ型为主,占61.54%916/26);ⅤA型2处,与另1处Ⅳ型共3处病理诊断为粘膜内癌,ⅢL型8处,病理诊断为管状绒毛状腺瘤,25例病例全部在发现病变的同时或择期进行粘膜剥离或分片粘膜剥离治疗,全部病例未发生任何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发育型肿瘤 大肠肿瘤 腺管开口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裸鼠腹腔巨噬细胞NO/cGMP信号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立生 潘令嘉 +3 位作者 施理 孙勇 张亚历 周殿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4-235,共2页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 CG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实验性大肠癌化bcl-2及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立生 潘令嘉 +5 位作者 陈宏 郑跃杰 孙勇 施理 张亚历 周殿元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大肠癌裸鼠移植瘤bcl-2及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双歧杆菌的抑瘤途径及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0只裸鼠大肠癌移植瘤bcl-2及bax基因的蛋白表达率及表达强度.结果 双歧杆菌注射组大肠癌移植瘤bcl-2蛋白表达... 目的 通过观察大肠癌裸鼠移植瘤bcl-2及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双歧杆菌的抑瘤途径及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0只裸鼠大肠癌移植瘤bcl-2及bax基因的蛋白表达率及表达强度.结果 双歧杆菌注射组大肠癌移植瘤bcl-2蛋白表达率及阳性细胞密度均低于肿瘤对照组,bax基因的表达情况则相反.结论 双歧杆菌可使大肠癌裸鼠移植瘤的bcl-2基因表达下调,bax基因表达增强,最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其抗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大肠癌 癌基因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致癫痫1例报告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孙凤蓬 蓝琳 +2 位作者 张亚历 宋于刚 伍靖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曲马朵 癫痫 投药 口服 缓释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超声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文 姜泊 +5 位作者 刘思德 张亚历 智发朝 潘德寿 周丹 万田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662-665,共4页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1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行超声内镜检查 ,分析肠壁、肠旁淋巴结等影像学特征及与病变活动程度的关系。结果 ①病变区域管壁增厚 ,平均管壁总厚度为 ( 6.62±0 .5 8)mm...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1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行超声内镜检查 ,分析肠壁、肠旁淋巴结等影像学特征及与病变活动程度的关系。结果 ①病变区域管壁增厚 ,平均管壁总厚度为 ( 6.62±0 .5 8)mm。管壁各层次增厚率分别为 :M 77.4% ( 2 4/ 3 1)、SM 93 .5 % ( 2 9/ 3 1)、MP 64 .5 % ( 2 0 / 3 1)、S 71.0 % ( 2 2 / 3 1) ,其中81.8%MP层增厚见于Baron’Ⅳ级 ,明显高于Ⅱ级 ( 0 % )及Ⅲ级 ( 3 3 .3 % )组 (P <0 .0 5 )。②管壁层次结构大多清晰可辨。77.4%出现M层异常变化 ,其中 2 2 .6%显示 3层、5 4.8%为 4层管壁声像图 ,前者均见于Baron’Ⅳ级 ,后者 72 .7%分布于Ⅳ级组 ,明显高于Ⅱ、Ⅲ级组 (P <0 .0 5 )。③ 6.5 %黏膜下层内可见直径大于 2mm的脉管样低回声结构 ,5 4.8%发现息肉。④于 5 8.1%肠壁旁发现炎性肿大的淋巴结 ,其分布与Baron’分级无关 ;未见脓肿或窦道等病灶。结论 EUS能够显示炎症侵袭肠壁的深度 ,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有助于临床对病情及预后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 结肠炎 溃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大肠癌抗原基因噬菌体表达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宇虎 张振书 +7 位作者 钟东 武金宝 但汉雷 杨兴龙 杨晓强 陈学清 赖卓胜 肖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8-541,545,共5页
目的构建人源性大肠癌抗原基因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方法从人大肠癌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合成cDNA第1链,用LD-PCR合成cDNA第2链,除去小于500p的小片段,与去磷酸化的λTriplEx2噬菌体左、右臂连接,体外包装,构建成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 目的构建人源性大肠癌抗原基因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方法从人大肠癌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合成cDNA第1链,用LD-PCR合成cDNA第2链,除去小于500p的小片段,与去磷酸化的λTriplEx2噬菌体左、右臂连接,体外包装,构建成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转化E.coli XL1-B1ue感受态细胞,滴定文库的滴度,确定文库容量大小;用ITPG诱导和X-gal显色测定重组率;用Sfi Ⅰ酶切鉴定插入的cDNA片段大小.结果构建成含2.39×106pfu/ml重组噬菌体的人大肠癌抗原基因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重组率为97.5%,插入cDNA片段大小范围从600~4000bp,平均长约1400bp.结论成功构建高质量人源性大肠癌抗原基因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适合于大批量筛选cDNA克隆的大肠癌相关抗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性大肠癌抗原基因 噬菌体 表达文库 构建 鉴定 结肠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II和洛沙坦对肝星状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艺军 杨希山 +4 位作者 吴平生 李旭 张晓峰 陈晓清 余中逊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9-221,2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其1型受体(AT1a)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肝星状细胞(HSCs)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①分离大鼠HSCs,培养及鉴定;②在不同浓度的AngII或losartan作用下,观察HSCs生长情况分别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MTT法...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其1型受体(AT1a)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肝星状细胞(HSCs)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①分离大鼠HSCs,培养及鉴定;②在不同浓度的AngII或losartan作用下,观察HSCs生长情况分别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MTT法、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释放法检测AngII或losartan对HSCs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AngII刺激组在浓度高于10-9 mol/L时,与对照组相比HSCs数量明显增多,DNA含量显著增加(P<0.05 );losartan在浓度高于10-8 mol / L时,HSCs数量明显减少,DNA含量显著降低(P<0.05 );(losartan+AngII)组HSCs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ngII可以促使HSCs迅速增殖,其拮抗剂losartan明显抑制HSCs的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洛沙坦 细胞增殖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锯齿状腺瘤7例报告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思德 姜泊 +4 位作者 智发朝 陈村龙 潘德寿 周丹 万田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84,共2页
2000年12月~2001年4月,我院内镜中心作全结肠镜检查859例,发现腺瘤性息肉188例,其中7例经病理证实为锯齿状腺瘤(serrated adenoma).该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32~53岁,平均44.7岁;病变位于直肠3例,横结肠1例,升结肠2例,盲肠1例;均... 2000年12月~2001年4月,我院内镜中心作全结肠镜检查859例,发现腺瘤性息肉188例,其中7例经病理证实为锯齿状腺瘤(serrated adenoma).该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32~53岁,平均44.7岁;病变位于直肠3例,横结肠1例,升结肠2例,盲肠1例;均为单发,直径为8~27mm,平均15.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锯齿状腺瘤 结肠镜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