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地区人类杯状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戴迎春 聂军 +3 位作者 刘翼 姚英民 李志峰 俞守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中是否存在人类杯状病毒(HuCV)感染并初步探讨其感染水平。方法用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266份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中诺沃克样病毒(NLV)的rNV、rMX和r387特异性IgG抗体和粪便标本中的HuCV RNA并将扩增目的产物同基...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中是否存在人类杯状病毒(HuCV)感染并初步探讨其感染水平。方法用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266份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中诺沃克样病毒(NLV)的rNV、rMX和r387特异性IgG抗体和粪便标本中的HuCV RNA并将扩增目的产物同基因文库中的病毒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中的rNV、rMX和r387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0%、51.5%和71.1%。腹泻高峰期收集的100份散发非菌性胃肠炎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HuCV4株,均为NLV。在广州某学校暴发型非细菌性胃肠炎患者的10份标本中检出NLV3株。结论广州地区存在NLV引起的散发和暴发性非菌性胃肠炎,当地儿童在婴幼儿期即获得NLV感染,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状病毒感染 胃肠炎 流行病学 诺沃克样病毒 扎幌样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贫血治疗中的铁支持疗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红武 黄铮 姚英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了解早产儿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 ;评价红细胞生成素 (EPO)治疗早产儿贫血过程中补充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应用EPO治疗的贫血早产儿5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1例 )和对照组 (20例 ) ,两组均予以EPO200IU/kg皮下注射 ,每周2次 ;治疗... 目的了解早产儿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 ;评价红细胞生成素 (EPO)治疗早产儿贫血过程中补充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应用EPO治疗的贫血早产儿5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1例 )和对照组 (20例 ) ,两组均予以EPO200IU/kg皮下注射 ,每周2次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琥珀酸亚铁20~25mg/(kg·d)。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8周后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比积、治疗有效率、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早产儿生后血清铁及铁蛋白明显低于足月儿 ;EPO治疗早产儿贫血过程中 ,补充琥珀酸亚铁能提高EPO治疗效果 ,避免治疗中血清铁、血清铁蛋白下降 ;EPO与琥珀酸亚铁联合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贫血 治疗 铁支持疗法 红细胞生成素 E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西平 钱新华 +2 位作者 姚英民 刘志杰 刘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比较4种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方法,为初次使用者选择方法时提供参考。方法用24 mer的引物作为上样样本,分别采用氨水法、低浓度硝酸银法、0.1%及0.2%硝酸银法染色。后2种配合不同的显色剂显色。结果前2种未显色,0.1%及0.2%硝酸银可显... 目的比较4种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方法,为初次使用者选择方法时提供参考。方法用24 mer的引物作为上样样本,分别采用氨水法、低浓度硝酸银法、0.1%及0.2%硝酸银法染色。后2种配合不同的显色剂显色。结果前2种未显色,0.1%及0.2%硝酸银可显色。结论0.2%的硝酸银与氢氧化钠显色剂相结合具有最高的灵敏度;0.2%的硝酸银与碳酸钠显色剂相结合具有最佳的显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银染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在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应用 被引量:45
4
作者 陈红武 瞿隽 姚英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红霉素 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病毒血症和肠道外脏器感染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宁 姚英民 王志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43-648,共6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腹泻患儿是否会发生病毒血症,以及RV是否能感染肠道外脏器。方法以套式RT-PCR方法检测全部60例RV腹泻患儿的血浆标本和其中14例单个核细胞中的RV基因;以原位杂交和原位RT-PCR方法检测2例伴有RV感染的死亡患儿各脏...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腹泻患儿是否会发生病毒血症,以及RV是否能感染肠道外脏器。方法以套式RT-PCR方法检测全部60例RV腹泻患儿的血浆标本和其中14例单个核细胞中的RV基因;以原位杂交和原位RT-PCR方法检测2例伴有RV感染的死亡患儿各脏器中的RV基因。结果从60例患儿中检测到病毒血症4例:1例血浆中检测到RV阳性,其PCR产物部分测序结果证实属RV序列,血清型III,未见变异;14例单个核细胞中检测到3例阳性,其相应的血浆标本RV阴性。从2例死亡患儿的小肠、肝脏、肺、肾脏中检测到RV基因。结论普通RV腹泻患儿可出现病毒血症,RV可以从肠道向其他脏器扩散,病毒血证实其扩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腹泻 病毒血症 肠道外脏器感染 儿童 间接原位PCR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盐不同给药方式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志杰 钱新华 +1 位作者 李西平 姚英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90-893,共4页
目的研究丁酸盐对血红蛋白合成的诱导作用和不同给药方式对丁酸盐诱导的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以K56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联苯胺染色定性技术检测细胞内血红蛋白,比较丁酸盐不同浓度、不同给药方式诱导K562细胞前后的阳性细胞率... 目的研究丁酸盐对血红蛋白合成的诱导作用和不同给药方式对丁酸盐诱导的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以K56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联苯胺染色定性技术检测细胞内血红蛋白,比较丁酸盐不同浓度、不同给药方式诱导K562细胞前后的阳性细胞率;测量波长为414nm的D(λ)值和醋酸纤维膜电泳检测药物诱导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丁酸盐诱导后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率(BZ%)增加4~6倍,细胞平均血红蛋白较用药前增加9~14倍:丁酸盐选择性地刺激HbF合成;单次脉冲式给药BZ%在72 h达高峰,峰值在19%~28%之间,之后迅速下降,约在7~9d接近用药前水平.孵育时间的长短与BZ%上升以及上升后持续时间的长短无关;丁酸盐持续诱导的BZ%变化与一次脉冲式用药总体趋势相似;间断脉冲式用药BZ%在72 h达到峰值后持续保持在20%~30%之间的水平,直至3个周期的用药结束.结论丁酸盐可诱导珠蛋白基因表达,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尤其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胎儿血红蛋白的合成增加;间断脉冲式用药能够持续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可作为丁酸盐治疗β-珠蛋白基因缺陷疾病的理想给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血红蛋白 β-珠蛋白基因缺陷 丁酸盐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病毒血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宁 姚英民 温淑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了解普通轮状病毒(RV)腹泻患儿病毒血症出现情况。方法应用套式一逆转录PCR方法检测60例RV腹 泻患儿外周血血浆和其中14例血清酶学异常患儿外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RV。结果60例RV腹泻患儿中,共检出RV 病毒血症... 目的了解普通轮状病毒(RV)腹泻患儿病毒血症出现情况。方法应用套式一逆转录PCR方法检测60例RV腹 泻患儿外周血血浆和其中14例血清酶学异常患儿外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RV。结果60例RV腹泻患儿中,共检出RV 病毒血症阳性者4例(6.67%),其中血浆中检出1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检出3例,分属4个患儿。结论在普通RV 腹泻患儿也存在RV病毒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病毒血症 聚合酶链反应 胃肠疾病 儿科学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感染胃肠外脏器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红武 张振洪 姚英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00-600,共1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胃肠外脏器损伤 临床观察 诊断标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反义VEGF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严瑞兰 金明 +4 位作者 钱新华 惠宏襄 辛晓燕 王建 王德堂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 :构建人反义VE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进行抗血管生成治疗卵巢癌实验。方法 :RT PCR法获得人VEGF基因 ,将VEGF基因反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 ,酶切鉴定结果。用此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卵巢癌细胞HO 8910 ,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 ,... 目的 :构建人反义VE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进行抗血管生成治疗卵巢癌实验。方法 :RT PCR法获得人VEGF基因 ,将VEGF基因反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 ,酶切鉴定结果。用此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卵巢癌细胞HO 8910 ,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 ,RNA斑点杂交鉴定HO 8910细胞中VEGF表达。Western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转染前后HO 8910细胞中VEGF蛋白表达。检测转染前后瘤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及裸鼠体内致瘤性。结果 :RT PCR法得到VEGF基因 ,并获得反向构建的VEGF真核表达载体。VEGF反义RNA部分阻断了HO 8910细胞中VEGF表达 ,转染后单个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 ;细胞周期中 ,G1期细胞增多 ,S期细胞减少 ,细胞增殖能力降低 ;形态学超微结构显示细胞器扩张和肿胀 ,核染色质边集 ,凝集成块 ,可见明显的凋亡改变。裸鼠体内致瘤性降低。结论 :成功构建了反义VE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该载体可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真核表达载体 构建 卵巢癌 细胞增殖 VEGF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磷脂酶C-γ1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忠英 罗深秋 +2 位作者 邓凡 赵永忠 李西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87-99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早期各主要脏器磷脂酶C-γ1(PLCγ1,基因为PLCG1)的mRNA表达状况。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大鼠出生后1、3、5、7 d及2、3、5周等7个时期肝、肺、肾和脑等4种脏器共28例样本的PLCG1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早期各主要脏器磷脂酶C-γ1(PLCγ1,基因为PLCG1)的mRNA表达状况。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大鼠出生后1、3、5、7 d及2、3、5周等7个时期肝、肺、肾和脑等4种脏器共28例样本的PLCG1的表达变化,以看家基因磷酸甘油脱氢酶(GAPDH)为内参照,同步逆转录PLCG1特异性片段和内参片段,以二者积分吸光度比值作为PLCG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肝、肺、肾和脑4种脏器组织PLCG1在出生后早期的不同时期均有较强表达,并且各时期之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第1天肝脏组织中PLCG1几乎没有表达,第7天脑组织的表达最高;而在同一时期4种不同的组织间PLCG1的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同种脏器组织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及在同一时期不同脏器组织之间PLCG1的差异性表达提示,PLCG1可能参与了大鼠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磷脂酶C-Γ1 基因表达 信号转导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鼠之间造血干细胞嵌合体抗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裴夫瑜 李春富 唐湘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克服异种骨髓移植间强烈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措施。方法(1)将12只SD大鼠经5.0 Gy亚致死剂量全身照射后,4 h内每只经尾静脉输入28只正常BALB/c小鼠骨髓细胞8×107个。2 d后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100 mg/kg·b.w.,... 目的探讨克服异种骨髓移植间强烈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措施。方法(1)将12只SD大鼠经5.0 Gy亚致死剂量全身照射后,4 h内每只经尾静脉输入28只正常BALB/c小鼠骨髓细胞8×107个。2 d后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100 mg/kg·b.w.,诱导形成对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嵌合体大鼠10只。(2)24只BALB/c小鼠接受9.0 Gy致死剂量全身照射后随机均分为3组,照射后4 h内经尾静脉注射骨髓细胞进行移植。A组输注正常SD大鼠的骨髓细胞4×107个;B组输注正常SD大鼠的骨髓细胞4×107个和脾细胞2×107个;C组输注嵌合体SD大鼠的骨髓细胞4×107个和脾细胞2×107个;观察GVHD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有2只小鼠死于感染和放射损伤,所有对象均未观察到明显GVHD表现。B组平均累积存活时间为10 d[95%可信区间为(8,12)],死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典型GVHD表现。而C组除2只小鼠分别于移植后18、31 d死亡外,其余的均存活超过150 d。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差异(P<0.002)。结论对有受者嵌合体的供者进行异种骨髓移植,有助于克服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嵌合体 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嵌合体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细胞DNA、RNA及血红蛋白同时提取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西平 钱新华 刘志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3,共3页
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中的有核细胞,经细胞裂解液处理,上清提取RNA,沉淀提取DNA,用分离液分离所得红细胞沉淀制备血红蛋白溶液。经对抽提物质量进行评价,发现3种提取物质量均高。本法能从少量外周血中同时分离DNA、RNA及血红蛋... 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中的有核细胞,经细胞裂解液处理,上清提取RNA,沉淀提取DNA,用分离液分离所得红细胞沉淀制备血红蛋白溶液。经对抽提物质量进行评价,发现3种提取物质量均高。本法能从少量外周血中同时分离DNA、RNA及血红蛋白,高效易操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外周血 DNA RNA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562细胞7种珠蛋白基因mRNA水平的研究
13
作者 刘志杰 钱新华 +1 位作者 李西平 姚英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研究K562细胞a、β、Gγ、Aγ、ζ、ε、δ、珠蛋白基因mRNA水平。方法采用RT-PCR在相同条件下同时扩增成 功7种珠蛋白mRNA,比较K562细胞内各珠蛋白mRNA水平。结果α基因簇中α-mRNA水平明显... 目的研究K562细胞a、β、Gγ、Aγ、ζ、ε、δ、珠蛋白基因mRNA水平。方法采用RT-PCR在相同条件下同时扩增成 功7种珠蛋白mRNA,比较K562细胞内各珠蛋白mRNA水平。结果α基因簇中α-mRNA水平明显高于ζ-mRNA,β 基因簇mRNA表达水平依次为Gγ、Aγ、ε、δ,K562细胞不表达β-珠蛋白mRNA。结论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可能在k562 细胞α基因簇的表达中起重要作用,β基因簇各珠蛋白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珠蛋白基因 mRNA RT-PCR 镰状细胞贫血 Β-地中海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附2例报告)
14
作者 朱为国 杨明 +4 位作者 李夏新 潘惠明 黄良 官贵先 程少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方法2例4和4.5岁男性患儿,经地贫基因检查确诊为重型 β地中海贫血,分别移植其胞兄的骨髓 850和 475ml。两例 HLA-DR位点均有一个不合,血型均相同;用白消安、环磷... 目的探讨骨髓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方法2例4和4.5岁男性患儿,经地贫基因检查确诊为重型 β地中海贫血,分别移植其胞兄的骨髓 850和 475ml。两例 HLA-DR位点均有一个不合,血型均相同;用白消安、环磷 酰胺、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预处理,例2未用ATG;环孢A和粒系集落刺激因子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2例 白细胞数大于1.0X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14天和第17天,红细胞数大于4.SX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18 天和第 27天,例 1因更昔洛韦影响白细胞曾一度下降, 3个月后恢复正常; 2例血小板和 Hb术后均恢复正常,最后一 次输血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103天和第18天。移植后例Ⅰ出现Ⅱ度急性GVHD和巨细胞病毒性间质性肺炎,获治愈。 两例移植后至今均无需输血,Hb持续100g/L以上,地贫基因均已转为供者型。结论骨髓造血于细胞移植可根治重型 β地中海贫血。更昔洛韦治疗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间质性肺炎用量要准确,疗程要足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Β地中海贫血 造血干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诱导K562细胞肺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李宁 钱新华 姚英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研究丁酸钠(NaB)对K562细胞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以K56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aB诱导前后K562细胞LRPmRNA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NaB诱导前后K562细胞LRP蛋白表达的... 目的研究丁酸钠(NaB)对K562细胞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以K56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aB诱导前后K562细胞LRPmRNA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NaB诱导前后K562细胞LR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2mmol/L诱导后LRPmRMA水平、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结论NaB诱导可使K562细胞LRPmRNA水平和蛋白质表达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耐药相关蛋白 K562细胞株 丁酸钠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LRP 白血病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表达Fas死亡信号激发域的重组载体FasAD-pTYB2的构建
16
作者 冯晓勤 王小宁 +1 位作者 宁运山 周淑芸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构建融合表达Fas死亡信号激发域(Fasactivationdomain,FasAD)的重组载体FasAD-pTYB2。方法应用半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克隆Fas死亡信号激发域cDNA片段FasAD,插入通用载体pGEM-T中鉴定,然后装入Intein表达型原核载体p... 目的构建融合表达Fas死亡信号激发域(Fasactivationdomain,FasAD)的重组载体FasAD-pTYB2。方法应用半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克隆Fas死亡信号激发域cDNA片段FasAD,插入通用载体pGEM-T中鉴定,然后装入Intein表达型原核载体pTYB2中,经IPTG(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DNA序列测定显示克隆的cDNA片段序列正确。初步获得融合蛋白的表达,经Western-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Fas抗原性。结论上述结果提示可利用该表达型重组质粒制备人Fas死亡信号激发域多肽/intein的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 死亡信号激发域 pTYB2 基因重组 FasAD-pTYB2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17
作者 陈红武 黄铮 姚英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7-218,共2页
目的 评价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培菲康和中成药消炎利胆片联合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伴不同程度胆汁 淤积的疗效。方法 116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 3组,对照组 42例采取常规治疗,培菲康组 20例 采取常规... 目的 评价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培菲康和中成药消炎利胆片联合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伴不同程度胆汁 淤积的疗效。方法 116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 3组,对照组 42例采取常规治疗,培菲康组 20例 采取常规治疗+培菲康,联合组54例采取常规治疗+培菲康和消炎利胆片,观察3组血清胆红素、胆汁酸日均下降值 和治愈所用天数。结果两治疗组血清胆红素、胆汁酸日均下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所用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01);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培菲康组(P<0.05)。结论培菲康和消炎利胆片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 血症较单独使用培菲康具有更好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肠道微生态调节剂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代供髓HLA单倍型相合骨髓移植治愈Ⅲ°重症β-地中海贫血的首例报告
18
作者 李春富 张玉明 +3 位作者 吴学东 何岳林 庄晓青 官贵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99-99,105,共2页
关键词 骨髓移植 Β地中海贫血 HL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FasL表达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19
作者 冯晓勤 周淑芸 +5 位作者 冯茹 伍伯松 杨艺 张建军 王随照 朱为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三色荧光标记的流式细胞术,对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后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FasL表达进行监测。结果移植前T细胞的TasL... 目的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三色荧光标记的流式细胞术,对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后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FasL表达进行监测。结果移植前T细胞的TasL、表达率仅(2.13%±2.02%),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FasL表达水平升高,尤以急性GVHD患者表达升高显著(P<0.05),而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的FasL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部分T淋巴细胞处于激活状态; FasL表达可能与aGVHD相关;对FasL表达的监测可从细胞、免疫分子两个层次对T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进行评估,该体系的完善对临床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可能有较直接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免疫 FASL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