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马鱼——一种理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脊椎动物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江晓曦 郑文岭 +1 位作者 崔东 马文丽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斑马鱼 分子生物学 脊椎动物模型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乱弧菌的致病性与流行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洪敏 马文丽 郑文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2,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霍乱弧菌的致病性和流行性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了流行性和致病性的关系 .编码霍乱毒素CT的基因ctxAB并不是霍乱弧菌基因组自身的成分 ,而是CTXΦ噬菌体基因组的一部分 .CTXΦ能特异性地感染并整合至霍乱弧菌的基因组 ,成为CT... 综述了近年来霍乱弧菌的致病性和流行性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了流行性和致病性的关系 .编码霍乱毒素CT的基因ctxAB并不是霍乱弧菌基因组自身的成分 ,而是CTXΦ噬菌体基因组的一部分 .CTXΦ能特异性地感染并整合至霍乱弧菌的基因组 ,成为CTX原噬菌体 ;携带有CTX原噬菌体的霍乱弧菌在环境因素的诱导下 ,也能向外界分泌CTXΦ噬菌体 .RS1基因元件与CTX基因元件在染色体位置上紧邻 ,它们在功能上也紧密相关 ,RS1元件能利用CTXΦ的基因形成一个丝状噬菌体RS1Φ ,并能向细胞外分泌 ,进行水平传播 ;VPI来源于VPIΦ ,VPIΦ能在霍乱弧菌的菌株之间传播 ;VPI是霍乱弧菌获得CTX基因元件的桥梁 .最近 ,又发现了两个与霍乱大流行相关的两个基因区域 ,VSP Ⅰ和VSP 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致病性 流行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3
作者 李凌 马文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1-155,共5页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高技术 .其基本过程是采用寡核苷酸原位合成或显微打印手段 ,将大量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如硅芯片的表面 ,然后与扩增、标记的生物样品杂交 ,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 ,即可得出样品的遗传信...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高技术 .其基本过程是采用寡核苷酸原位合成或显微打印手段 ,将大量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如硅芯片的表面 ,然后与扩增、标记的生物样品杂交 ,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 ,即可得出样品的遗传信息 .该技术不仅可以对遗传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而且扩展到基因组研究和基因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尽管目前在硬件和软件上还面临一些困难 ,但其发展和应用的前景广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芯片 基因诊断 基因组研究 技术原理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细胞中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毛向明 马文丽 +1 位作者 彭翼飞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研究成熟精子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方法采用限制性显示PCR(RD-PCR)获得大量正常和异常精子细胞中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ST)并以表达谱图的方式显示出来。结果通过RD-PCR技术得到大量正常精子细胞和异常精子细胞的EST及部分差异表达EST。... 目的研究成熟精子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方法采用限制性显示PCR(RD-PCR)获得大量正常和异常精子细胞中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ST)并以表达谱图的方式显示出来。结果通过RD-PCR技术得到大量正常精子细胞和异常精子细胞的EST及部分差异表达EST。结论RD-PCR技术既能针对已知基因又能针对未知基因,快速收集大量长度适宜、大小均一、适于芯片制备的EST,较通过cDNA文库等方法得到靶基因片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关键词:精子;基因表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基因表达谱 限制性差异显示-聚合酶链反应 RD-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基础及产前基因诊断 被引量:70
5
作者 肖维威 徐湘民 徐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68-72,共5页
关键词 缺失型 Α-地中海贫血 分子苊基因诊断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丁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朝晖 郑文岭 +2 位作者 张宝 石嵘 马文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6,49,共4页
目的制备检测丁型肝炎病毒(HDV) 基因芯片。方法针对HDV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多对PCR引物。用芯片点样仪将PCR产物点到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样品标记采用限制性显示技术,样品标记后进行杂交。结果运用PCR技术得到多个HDV特异性基因片段,序... 目的制备检测丁型肝炎病毒(HDV) 基因芯片。方法针对HDV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多对PCR引物。用芯片点样仪将PCR产物点到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样品标记采用限制性显示技术,样品标记后进行杂交。结果运用PCR技术得到多个HDV特异性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的片段均属于HDV特异基因。杂交结果显示,样品和HDV诊断基因芯片杂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佳。结论用基因芯片检测HDV具有敏感、高效、检测结果可靠的优点,有着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检测 丁型肝炎病毒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病毒cD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Oligo探针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肖维威 马文丽 +2 位作者 马晓冬 毛向明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05-907,共3页
目的设计登革病毒诊断芯片的Oligo探针。方法利用BLAST软件对4型登革病毒的cDNA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得到有意义的特异序列;然后用生物学软件Oligo6.0设计特异性高、Tm值相近、长度均一的Oligo探针。结果获得48条70-mer Oligo探针,用于打印... 目的设计登革病毒诊断芯片的Oligo探针。方法利用BLAST软件对4型登革病毒的cDNA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得到有意义的特异序列;然后用生物学软件Oligo6.0设计特异性高、Tm值相近、长度均一的Oligo探针。结果获得48条70-mer Oligo探针,用于打印成DNA芯片,进行登革病毒的检测。结论利用BLAST系统和生物学软件Oligo6.0设计登革病毒诊断芯片的探针,是一种简便可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CDNA 生物信息学 O1igo探针 生物芯片 BLAS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联合诊断芯片制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朝晖 郑文岭 +2 位作者 张宝 石嵘 马文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 制备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丁型肝炎病毒 (HDV)基因芯片并进行杂交验证。方法 利用PrimerPremier5 0分别针对HBV、HDV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多对PCR引物 ,扩增后的产物克隆至pMD18 T载体 ,提取阳性克隆质粒进行测序分析鉴定。... 目的 制备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丁型肝炎病毒 (HDV)基因芯片并进行杂交验证。方法 利用PrimerPremier5 0分别针对HBV、HDV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多对PCR引物 ,扩增后的产物克隆至pMD18 T载体 ,提取阳性克隆质粒进行测序分析鉴定。用PixSys 5 5 0 0芯片打印仪将PCR产物打印在氨基修饰的玻片上制备成检测芯片。样品荧光标记采用限制性显示 (RD)技术 ,标记后进行杂交验证分析。结果 序列分析表明 ,运用PCR技术得到的多个基因片段均属于HBV、HDV特异基因。杂交结果显示 ,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等指标均佳。结论 利用PCR扩增产物作为探针制备HBV、HDV联合诊断芯片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实用方法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利用RD技术标记样品可提高多种肝炎病毒混合检测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δ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芯片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因芯片研究苦丁茶甙对K562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祝骥 马文丽 +3 位作者 李凌 宋艳斌 姚汝华 郑文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3-86,共4页
以人红白血病K5 6 2细胞株为材料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苦丁茶甙对人红白血病K5 6 2细胞作用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 ,以诱导分化药物羟基脲处理作为正对照 ,分别提取药物处理前后细胞RNA进行逆转录cDNA ,使获得的cDNA分别标记上Cy3和Cy5... 以人红白血病K5 6 2细胞株为材料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苦丁茶甙对人红白血病K5 6 2细胞作用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 ,以诱导分化药物羟基脲处理作为正对照 ,分别提取药物处理前后细胞RNA进行逆转录cDNA ,使获得的cDNA分别标记上Cy3和Cy5两种荧光物质 ;然后与由 16 32条cDNA片段制作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 ,经扫描及对获得的数据用相关软件分析 ,确定K5 6 2细胞经苦丁茶甙处理前后差异表达基因 4 8条 ,有 4 1条与羟基脲处理相同 ,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 32条 ,下调表达的基因有 16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苦丁茶甙 K562细胞 基因表达 人红白血病 药物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利娜 马文丽 +3 位作者 毛向明 李 凌 冯春琼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制备人胎盘基因表达谱芯片,前用于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用基因芯片点样仪将胎盘基因文库探针打印在氨基包被的玻片上制备表达谱芯片。分别提取对照组三氧化二砷处理的K562细胞总RNA,纯化mRNA后反转录成cDNA。再以限制性显示技术... 目的 制备人胎盘基因表达谱芯片,前用于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用基因芯片点样仪将胎盘基因文库探针打印在氨基包被的玻片上制备表达谱芯片。分别提取对照组三氧化二砷处理的K562细胞总RNA,纯化mRNA后反转录成cDNA。再以限制性显示技术进行荧光标记,将两组荧光标记的样品混合后与芯片进行杂交。杂交后清洗芯片,干燥后对芯片进行扫描,分析杂交结果。结果 建立了较可靠的制备与检测基基表达芯片的方法,并筛选出45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结论 制备的人胎盘基因表达谱芯片可有效地应用于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谱 胎盘 基因差异表达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基因芯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凌 马文丽 +2 位作者 毛向明 祝骥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24-727,共4页
目的建立HIV基因检测芯片的分析技术。方法分离HIV1U26942基因限制性显示片段作探针,应用PixSys 5500点样仪将探针打印在氨基包被的玻片上制作基因芯片。然后与随机引物荧光标记的HIV样品进行杂交,以分析限制性显示基因片段的杂交动力... 目的建立HIV基因检测芯片的分析技术。方法分离HIV1U26942基因限制性显示片段作探针,应用PixSys 5500点样仪将探针打印在氨基包被的玻片上制作基因芯片。然后与随机引物荧光标记的HIV样品进行杂交,以分析限制性显示基因片段的杂交动力学。经杂交后清洗和干燥,扫描芯片进行检测。结果对基因检测芯片的制作与检测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筛选了12个限制性显示基因探针。结论建立的检测芯片的实验方法可行且较特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DNA微矩阵 HIV感染 限制性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基因组研究中蛋白结构与功能的预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嵘 马文丽 郑文岭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14,共5页
阐述蛋白质结构建模和功能预测的基本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展望了蛋白质预测技术的前景。
关键词 后基因组研究 蛋白结构 功能 预测 建模 结构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ilent 2100 Bioanalyzer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翠华 马文丽 +2 位作者 石嵘 欧阳谦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观察Agilent 2100 Bioanalyzer 芯片分析系统(以下简称Bioanalyzer)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限制性显示技术分别从正常和热休克处理后的酿酒酵母细胞中分离出cDNA片段,然后再用Bioanalyzer和传统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目的观察Agilent 2100 Bioanalyzer 芯片分析系统(以下简称Bioanalyzer)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限制性显示技术分别从正常和热休克处理后的酿酒酵母细胞中分离出cDNA片段,然后再用Bioanalyzer和传统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RD-PCR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Bioanalyzer能更快速、敏感地分离和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并且通过对差异片段进行定量比较,发现了数个表达有明显差异的基因片段。结论Bioanalyzer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分析系统 Agilent2100 Bioanalyzer 限制性显示技术 琼脂糖凝胶电泳 热休克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基因表达谱研究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向明 马文丽 +2 位作者 冯春琼 邹亚光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应用限制性显示技术,收集正常成年男性的精子基因表达谱探针,制备相应的精子表达谱芯片,以对成年男性正常精子的基因表达情况有一全面、系统的了解。方法提取成年男性正常精子的总RNA,逆转录为cD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加接头、PC... 目的应用限制性显示技术,收集正常成年男性的精子基因表达谱探针,制备相应的精子表达谱芯片,以对成年男性正常精子的基因表达情况有一全面、系统的了解。方法提取成年男性正常精子的总RNA,逆转录为cD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加接头、PCR扩增、转化、克隆、鉴定等操作,收集成年男性正常精子的基因表达谱探针,制备相应的精子表达谱芯片,并进行初步的杂交分析。结果收集了1 859个基因片段,取其中368个基因探针制备芯片,进行了小量初试。结论证实在精子中有大量基因表达;提示我们自行制备的精子基因表达谱探针也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限制性显示技术 探针 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PCR技术在酵母基因表达谱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莉扬 马文丽 +2 位作者 宋艳斌 张宝 郑文岭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6-248,261,共4页
目的 应用RD PCR技术分离酵母基因。方法 首先提取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总RNA ,纯化mRNA ;然后 ,反转录成双链cDNA ;再用限制性内切酶Sau3AI酶切 ,在酶切片段上加上接头后 ,用通用引物U进行第一次PCR扩增 ,以这一产物... 目的 应用RD PCR技术分离酵母基因。方法 首先提取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总RNA ,纯化mRNA ;然后 ,反转录成双链cDNA ;再用限制性内切酶Sau3AI酶切 ,在酶切片段上加上接头后 ,用通用引物U进行第一次PCR扩增 ,以这一产物为模板用选择性引物(在通用引物的 3’端延伸两个碱基 )作第二次PCR扩增。 5 %PAGE胶分离基因片段 ,选择单带割胶回收 ,做第三次PCR扩增 ,与载体连接 ,最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采用这种方法分离得到的基因片段 ,经Blast检索分析 ,确为来自酿酒酵母基因的cDNA片段或表达序列标签 (EST)。结论 RD PCR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EST ,可用于酵母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PCR技术 基因表达谱 酿酒酵母 限制性显示技术 表达序列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口服活菌苗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建生 王昌才 +2 位作者 任大明 李全贞 钟雄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28-230,共3页
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中表达了人工合成的恶性疟杂合45肽抗原基因,并在BALB/c小鼠及家兔中诱发出一定水平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在减毒菌中表达的融合抗原GZ-A可特异地识别兔抗GZ-A血清、鼠抗Pf... 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中表达了人工合成的恶性疟杂合45肽抗原基因,并在BALB/c小鼠及家兔中诱发出一定水平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在减毒菌中表达的融合抗原GZ-A可特异地识别兔抗GZ-A血清、鼠抗Pf血清及恶性疟患者血清,滴度分别为1:6400、1:10240及1:4。小鼠口服(po)重组疫苗图SL3261(nWRA)后,细菌在肠道至少可寄生1月以上,且在体外仍然可以表达目的抗原。静脉注射(iv)活菌后首日可见菌血症。10 ̄8cfu量全身免疫(ip、iv)后可致小鼠死亡。ip、iv组脾脏肿大1~2倍,肝脏轻度肿大,而po组则未见明显改变。清理切片显示肝脏轻度充血,汇管区有淋巴细胞聚集,枯否氏细胞轻度增生等;脾小体增生扩大,巨细胞明显增生等,上述改变以ip及iv组较为明显。结果说明,SL3261(pWRA)所表达的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可特异地被抗Pf抗体所识别,活菌苗口服后可在肠道较长久地寄生,且不引起明显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减毒 恶性疟原虫 活菌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杂合45肽抗原基因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家兔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建生 王昌才 +4 位作者 李全贞 任大明 钟雄林 陈仕荣 李英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25-227,共3页
已经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S361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了人工合成的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基因A。活菌以2×10 ̄9cfu(conolyformunits)经口服免疫新西兰家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体水平,结果... 已经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S361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了人工合成的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基因A。活菌以2×10 ̄9cfu(conolyformunits)经口服免疫新西兰家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体水平,结果于首次免疫或加强免疫后都可检测到一定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并可诱发出针对融合蛋白和恶性疟原虫抗原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活菌苗免疫后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恶性疟原虫 免疫应答 活菌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为靶的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婕 马文丽 郑文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4-216,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Ⅱ (激酶功能区受体 ,KDR)是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发挥功能的主要受体 ,以KDR为靶 ,通过抑制VEGF与KDR的相互作用来抑制血管生长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目的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本文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Ⅱ (激酶功能区受体 ,KDR)是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发挥功能的主要受体 ,以KDR为靶 ,通过抑制VEGF与KDR的相互作用来抑制血管生长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目的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本文从抗KDR的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KDR的小肽抑制剂、核酸抑制物和导向制剂等几个方面综述了以KDR为靶治疗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现状及研究进展 ,探讨不同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以期在临床实施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KDR靶向的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靶向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抗体文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佳 郑文岭 马文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3-775,共3页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抗体文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携带罕见β-地中海贫血突变家系的分子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湘民 廖灿 +4 位作者 刘忠英 李坚 秦清和 张基增 彭朝晖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3,共3页
用反向点杂交法(RDB)对临床诊断的1例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儿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了基因分析。在该家庭中检出两种中国人罕见的β-地贫突变,基因型分别为:先证者,CD27-28(+c)/CD43(G→T);父,CD43(G... 用反向点杂交法(RDB)对临床诊断的1例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儿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了基因分析。在该家庭中检出两种中国人罕见的β-地贫突变,基因型分别为:先证者,CD27-28(+c)/CD43(G→T);父,CD43(G→T)/N;母,CD27-28(+c)/N;胞姐,N/N(正常)。这两种突变经PCR-限制酶谱分析法进一步证实;CD27-28(+C)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系统分析 分子诊断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