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涡轮叶片叶身造型参数化设计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诗汉 马虎 《兵工自动化》 2015年第4期56-59,63,共5页
为提高航空涡轮叶片设计的数字化水平,减轻设计人员的设计计算量,开发了一种基于CATIA的航空涡轮叶片建模方法。首先在分析涡轮叶片几何特征及其气动性能和结构强度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叶片截面形状的控制参数,再运用内建于CATIA的知识工... 为提高航空涡轮叶片设计的数字化水平,减轻设计人员的设计计算量,开发了一种基于CATIA的航空涡轮叶片建模方法。首先在分析涡轮叶片几何特征及其气动性能和结构强度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叶片截面形状的控制参数,再运用内建于CATIA的知识工程工具和函数,构造三维涡轮叶片。该方法实现了涡轮叶片设计的参数化,所设计叶片的叶身曲面和不同径向位置的截面曲线均达到G2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造型 参数化 知识工程 CATIA G2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航空耐磨Cu-Ti-Co合金的时效硬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汪定江 周文武 王东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1-43,共3页
研究了Cu-3.6Ti-0.4Co合金的时效硬化规律,发现对Cu-3.6Ti合金添加0.4%Co可在不显著降低时效峰值硬度的前提下,大幅度缩短达到峰值硬度所需的时效时间,同时还明显降低了时效温度,有利于节约工艺成本。试验还表明,时效前的冷轧不仅能显... 研究了Cu-3.6Ti-0.4Co合金的时效硬化规律,发现对Cu-3.6Ti合金添加0.4%Co可在不显著降低时效峰值硬度的前提下,大幅度缩短达到峰值硬度所需的时效时间,同时还明显降低了时效温度,有利于节约工艺成本。试验还表明,时效前的冷轧不仅能显著提高Cu-3.6Ti-0.4Co合金的时效峰值硬度,也能显著缩短达到峰值硬度所需时效时间,但冷轧合金后期时效期间将出现更明显的过时效现象。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高密度位错在时效后期促使形成柯垂耳气团而导致析出停滞,结果是,后期时效主要发生析出相长大而无新相析出强化,使显微硬度下降速度明显高于未冷轧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3.6Ti-0.4Co合金 时效硬化 显微硬度 冷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条件下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训体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文军 李青峰 郎娟芳 《兵工自动化》 2012年第12期36-38,共3页
针对目前直升机维修保障力量难以适应信息化作战保障要求的问题,对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训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介绍信息化条件下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训的新特点,分析当前影响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训效益的主要因素,从5个方面提出了... 针对目前直升机维修保障力量难以适应信息化作战保障要求的问题,对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训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介绍信息化条件下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训的新特点,分析当前影响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训效益的主要因素,从5个方面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训体系建设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为直升机专业院校和直升机部队的维修保障人才培训提供了理论依据,能促进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训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直升机 维修保障人才 培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进气道伺服装置测试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超 杜来林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4-127,130,共5页
设计了某型飞机进气道伺服装置测试系统,包括液压源系统、测试台系统和控制系统。通过集成模块化设计、无泄漏切换设计、动态缸的改进设计,测试系统满足了所有测试项目要求,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伺服装置 测试系统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地面测试系统液压源组件的研制
5
作者 高昆 陈勇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8期81-82,共2页
导弹地面检测的液压源组件采用闭式集成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由电机启停电路、单片机系统和手动/自动转换电路组成。通过单片机与DSP控制。单片机2个CPU间通过双口RAMCY7C133完成数据交换,利用锁存器作为虚拟总线实现数据总线的扩展。整... 导弹地面检测的液压源组件采用闭式集成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由电机启停电路、单片机系统和手动/自动转换电路组成。通过单片机与DSP控制。单片机2个CPU间通过双口RAMCY7C133完成数据交换,利用锁存器作为虚拟总线实现数据总线的扩展。整个设备可完全替代进口液压源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测试系统 液压源组件 液压系统设计 单片机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电源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海涛 于克杰 曹俊彬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4-207,共4页
为了准确、快速地对飞机电源系统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在分析某型飞机电源系统的失效模式和故障机理的基础上,建立故障树,采用基于规则的故障树分析技术对故障模型进行分析,引入正向推理和反向推理两种推理机制,研究了基于数据库技术的... 为了准确、快速地对飞机电源系统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在分析某型飞机电源系统的失效模式和故障机理的基础上,建立故障树,采用基于规则的故障树分析技术对故障模型进行分析,引入正向推理和反向推理两种推理机制,研究了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知识库的构建方法,设计某型飞机电源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结果表明,该故障诊断系统的推理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提高了飞机电源系统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电源系统 故障树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铆钉材料对铆接变形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艳 于克杰 李小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2,共3页
为研究铆钉材料对飞机结构铆接质量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软件分析在采用不同铝合金铆钉材料(2024、2A10和7050)的条件下铆接件和铆钉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位移载荷的条件下,2A10对铆接件和铆钉的应力影响最小,对铆孔... 为研究铆钉材料对飞机结构铆接质量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软件分析在采用不同铝合金铆钉材料(2024、2A10和7050)的条件下铆接件和铆钉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位移载荷的条件下,2A10对铆接件和铆钉的应力影响最小,对铆孔径向尺寸的影响也最小。这些结论可为铆接修理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铆接变形 有限元分析 铆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杆式战斗部对飞机的毁伤计算与仿真 被引量:2
8
作者 潘庆军 黄早文 杨行超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8期38-39,共2页
通过对某型飞机的结构易损性,包括离散杆空间分布及离散杆的飞行姿态规律的分析,建立了在一定弹目交会条件下,离散杆式战斗部对飞机的毁伤计算模型。通过对离散杆数学模型中离散杆空间分布、离散杆飞行姿态规律,以及交会计算模型的毁伤... 通过对某型飞机的结构易损性,包括离散杆空间分布及离散杆的飞行姿态规律的分析,建立了在一定弹目交会条件下,离散杆式战斗部对飞机的毁伤计算模型。通过对离散杆数学模型中离散杆空间分布、离散杆飞行姿态规律,以及交会计算模型的毁伤计算数学模型仿真说明,该模型能够获得一定交会条件下飞机的毁伤状态、损伤尺寸和形态,有助于开展离散杆战斗部威胁下的飞机生存力分析及战伤模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杆 易损性 仿真 战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在任职教育中的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曹俊彬 李艳 罗湘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6-188,共3页
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推进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飞机结构强度分析"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以任务为主线、学员为主体的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期为任职教育的深化... 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推进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飞机结构强度分析"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以任务为主线、学员为主体的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期为任职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程 翻转课堂 任务驱动 任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的疲劳寿命计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晓平 曹国廷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2-297,共6页
着重说明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安全寿命的计算方法。首先分析某型直升机的飞行任务剖面、桨叶载荷谱及材料的疲劳特性,然后利用迈勒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桨叶的安全疲劳寿命,并分析不同飞行状态及载荷变化对疲劳寿命的影响。计算结果证实... 着重说明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安全寿命的计算方法。首先分析某型直升机的飞行任务剖面、桨叶载荷谱及材料的疲劳特性,然后利用迈勒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桨叶的安全疲劳寿命,并分析不同飞行状态及载荷变化对疲劳寿命的影响。计算结果证实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在正常飞行状态下的无限寿命设计理念。该方法可用于在直升机设计阶段对复合材料构件的疲劳寿命进行评估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疲劳寿命 直升机桨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对喷射成形Cu-3.2Ni-0.75Si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春晓 杨后川 王东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3,133,共4页
研究了喷射成形Cu-3.2Ni-0.75Si合金"固溶+60%冷轧态"、"60%冷轧态"和"初始态"的时效特性,分析了时效对显微硬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的冷轧可以促进析出并提高强化效果,而时效前的先期析出... 研究了喷射成形Cu-3.2Ni-0.75Si合金"固溶+60%冷轧态"、"60%冷轧态"和"初始态"的时效特性,分析了时效对显微硬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的冷轧可以促进析出并提高强化效果,而时效前的先期析出相在显微硬度峰值过后的快速长大是造成显微硬度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结果还表明,"固溶+60%冷轧态"合金可以获得最高的峰值显微硬度(301HV),"60%冷轧态"合金则可获得最高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成形 Cu-3.2Ni-0.75Si合金 时效 显微硬度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体破片对LY-12cz薄靶板的侵彻机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庆军 曾庆韬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6,共2页
对高速立方体破片与飞机硬铝薄靶板的遭遇打击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得到了破片以不同的入射速度和攻角高速打击靶板时,靶板上的损伤情况以及破片的剩余速度、剩余质量、塞块质量以及塑性变形区域等随破片入射速度与攻角的变化规律,... 对高速立方体破片与飞机硬铝薄靶板的遭遇打击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得到了破片以不同的入射速度和攻角高速打击靶板时,靶板上的损伤情况以及破片的剩余速度、剩余质量、塞块质量以及塑性变形区域等随破片入射速度与攻角的变化规律,可用于分析破片的破坏能力及飞机结构的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体破片 损伤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利润率模型的刀具综合评价与筛选方法
13
作者 杨后川 陈名华 崔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提出了兼顾各刀具在加工同一材料时匹配各自的最佳加工参数的单元利润率模型的刀具综合评价和筛选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了难加工材料钛合金Ti-1023的切削刀具的评价与筛选中,取得了理想的筛选结果.具体方法是:首先通过切削力等约束条件... 提出了兼顾各刀具在加工同一材料时匹配各自的最佳加工参数的单元利润率模型的刀具综合评价和筛选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了难加工材料钛合金Ti-1023的切削刀具的评价与筛选中,取得了理想的筛选结果.具体方法是:首先通过切削力等约束条件,实验确定样本刀具铣削钛合金Ti-1023时相匹配的最佳进给量、切削深度和切削宽度等切削参数,其次通过变速法实验确定最佳切削速度,进而得到各刀具耐用度和材料切除率,最后计算出利润率值并进行刀具的评价和筛选.运用该方法在切削钛合金Ti-1023的4种刀具中筛选出最适合的S30刀具,也得到了各刀具在切削Ti-1023材料时匹配最佳的铣削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耐用度 材料切除率 刀具评价与筛选 钛合金Ti-10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水线加工调度问题的神经网络算法
14
作者 王新军 卿华 姚娇艳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10期23-26,38,共5页
针对启发式算法求解调度问题时算法执行时间短,但计算结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增量的构造优化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引入一个加工时间为0的虚拟工作,利用相邻工件加工结束时间差矩阵,将求解无等待流水线加工调度问题的最小最大完... 针对启发式算法求解调度问题时算法执行时间短,但计算结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增量的构造优化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引入一个加工时间为0的虚拟工作,利用相邻工件加工结束时间差矩阵,将求解无等待流水线加工调度问题的最小最大完工时间问题映射为TSP问题,建立构造优化神经网络模型,将流水线调度问题映射到神经网络上。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在时间性能和结果的最优性方面较启发式算法SA2、RAJ、GR和目标增量法有较大提高,对于大规模问题该算法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 调度 构造优化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气动复合油雾喷射润滑集成箱开发与实现
15
作者 杨保生 赖华瑾 丁一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1,共5页
针对商用微量润滑装置无法满足战场环境修理工作要求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纯气体驱动的复合油雾喷射(Combined Mist-jet,CMJ)润滑集成箱。为获得稳定的微小流量发生量,采用气动频率发生器、脉冲式微量泵等构建的供油回路和基于固定节... 针对商用微量润滑装置无法满足战场环境修理工作要求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纯气体驱动的复合油雾喷射(Combined Mist-jet,CMJ)润滑集成箱。为获得稳定的微小流量发生量,采用气动频率发生器、脉冲式微量泵等构建的供油回路和基于固定节流孔的节流特性的供水回路,实现微小润滑介质的稳定发生、喷射用量的快速调节和精确显示,并通过微小流量标定试验提高喷射参数精度。该集成箱开发与实现为CMJ技术在飞机钛合金结构修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润滑 系统设计 装置开发 标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铣削方式和磨损刀对钛合金的加工硬化实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名华 胡进 +1 位作者 杨后川 杜晓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8-423,共6页
通过顺逆铣、新刀或磨损刀一次铣削和二次铣削实验,研究了钛合金Ti-1023(Ti-10V-2Fe-3Al)加工硬化和加工硬化层深度。研究结果表明:用硬质合金刀片铣削钛合金Ti-1023,顺铣比逆铣加工硬化和加工硬化层深度小,新刀比磨损刀加工硬化小,新... 通过顺逆铣、新刀或磨损刀一次铣削和二次铣削实验,研究了钛合金Ti-1023(Ti-10V-2Fe-3Al)加工硬化和加工硬化层深度。研究结果表明:用硬质合金刀片铣削钛合金Ti-1023,顺铣比逆铣加工硬化和加工硬化层深度小,新刀比磨损刀加工硬化小,新刀加工硬化层深度小于25μm,刀具磨损量VB=0.3 mm时,磨损刀加工硬化层深度最高可达81μm,其二次铣削将导致已加工表面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铣与逆铣 刀具磨损 加工表面硬化 钛合金Ti-10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TB6铣削表面粗糙度与表面缺陷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后川 杨保生 +1 位作者 杜晓伟 陈名华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5期60-66,71,共8页
钛合金TB6铣削表面粗糙度对其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试验研究端面铣削参数、干铣削和刀具磨损对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表面粗糙度对每齿进给量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铣削宽度,再次为铣削深度,铣削速度最小;刀具磨损量... 钛合金TB6铣削表面粗糙度对其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试验研究端面铣削参数、干铣削和刀具磨损对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表面粗糙度对每齿进给量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铣削宽度,再次为铣削深度,铣削速度最小;刀具磨损量(VB)对粗糙度产生明显影响,尤其VB大于0.2mm时,表面粗糙度将急剧增加,并导致划痕、孔洞缺陷;不同铣削条件下均存刀痕、侧流、隆起等缺陷;干铣削时加工表面出现熔敷物或熔滴,并增大毛刺;毛刺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变小,随刀具磨损量VB的增加而变大。钛合金TB6适宜在冷却润滑条件下低速铣削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参数 刀具磨损 粗糙度 表面缺陷 钛合金TB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