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100A16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药物治疗抵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金硕 程一晗 +2 位作者 艾丽萍 郑怡(综述) 张红梅(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1-406,共6页
S100钙结合蛋白家族成员S100钙结合蛋白A16(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16,S100A16)在多种恶性肿瘤存在差异表达,参与肿瘤演进,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黏附、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不良预后因素。S100A16... S100钙结合蛋白家族成员S100钙结合蛋白A16(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16,S100A16)在多种恶性肿瘤存在差异表达,参与肿瘤演进,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黏附、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不良预后因素。S100A16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存在关联,促使肿瘤微环境趋向免疫抑制状态,肿瘤相关内皮细胞S100A16表达水平亦与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形成相关。此外,S100A16在肿瘤化疗抵抗中亦发挥作用。本文综述S100A16在不同肿瘤的作用机制、肿瘤免疫微环境调节、药物治疗抵抗等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阐明不同肿瘤的防治机制,为克服肿瘤治疗抵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16 恶性肿瘤 肿瘤微环境 内皮细胞 肿瘤治疗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T和互联网可视化平台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衍 张红梅 +4 位作者 黑悦 杨瑞霞 孔胜男 彭红波 韩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88,共4页
头颈部肿瘤是异质性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是个体化精准诊疗和疾病全程管理的核心。MDT诊疗也是头颈部肿瘤重要的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到时空限制。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医院HIS/PACS/LIS/EMR系统、医疗可视化大... 头颈部肿瘤是异质性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是个体化精准诊疗和疾病全程管理的核心。MDT诊疗也是头颈部肿瘤重要的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到时空限制。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医院HIS/PACS/LIS/EMR系统、医疗可视化大屏、口腔内窥镜、远程会诊平台及其他可接入的音视频终端等组成的互联网可视化平台,将其应用于头颈部肿瘤MDT临床教学中,让医学生和临床规培学员通过联网可视化平台参与头颈部肿瘤MDT,深度学习这一异质性最大的恶性肿瘤,为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MDT 互联网可视化平台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防治肿瘤治疗相关心功能不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林艺婷 韩晴 +1 位作者 郭小博 张红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肿瘤治疗相关心功能不全(cancer therapy-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CTRCD)的疗效。方法:汇总分析自建库至2023年3月发表于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五大数据库的沙库...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肿瘤治疗相关心功能不全(cancer therapy-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CTRCD)的疗效。方法:汇总分析自建库至2023年3月发表于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五大数据库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TRCD的所有文献,归纳总结用药时机、剂量、药物疗效等;梳理总结其预防CTRCD的临床研究。结果: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TRCD 3~12个月后,肿瘤患者NYHA心功能从Ⅱ~Ⅳ级改善为Ⅰ~Ⅱ级,LVEF上升幅度为3.0%~37.0%,NTproBNP下降幅度为280.0~65498.0 pg/mL。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TRCD有效,在改善患者LVEF、GLS等指标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得以继续、生存期得以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肿瘤治疗相关心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 肿瘤心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心脏不良反应及管理策略 被引量:10
4
作者 孔胜男 余智操 +2 位作者 张琼 博伦 张红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14-1517,1523,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通过对T细胞免疫检查点的调控,诱导T细胞活化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目前已应用于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显著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期,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的前沿热点。但其亦有免疫相关...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通过对T细胞免疫检查点的调控,诱导T细胞活化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目前已应用于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显著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期,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的前沿热点。但其亦有免疫相关毒性反应,其中ICIs导致心脏相关不良反应虽发生率低,但致死率高,目前尚无大样本研究,本文就多例个案报道和相关ICIs毒性反应管理策略进行简要阐述,总结出重点监测、早期诊断治疗以及密切随访等处理措施,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ICIs心脏不良反应的关注,更好地把握其管理策略,降低相关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心脏不良反应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潇怡 孔胜男 张红梅(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8-882,共5页
肠道是人体内包含菌群数量及种类最多的部位,肠道菌群参与消化、代谢、免疫调控等诸多重要生理功能。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与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本文就肠道菌群与人类免疫调控以及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关系... 肠道是人体内包含菌群数量及种类最多的部位,肠道菌群参与消化、代谢、免疫调控等诸多重要生理功能。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与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本文就肠道菌群与人类免疫调控以及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关系的研究展开综述,总结目前研究热点及进展,为今后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免疫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化疗与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栋 张菊 刘文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2-527,共6页
传统化疗药物及治疗方案在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损伤免疫细胞,不利于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近期研究表明,特定化疗,如蒽环类药物或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调整部分化疗药物配伍,在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时可以通过多种... 传统化疗药物及治疗方案在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损伤免疫细胞,不利于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近期研究表明,特定化疗,如蒽环类药物或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调整部分化疗药物配伍,在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时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肿瘤细胞在发生死亡的同时,由非免疫原性转化为免疫原性而介导抗肿瘤免疫应答,此现象被称之为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肿瘤细胞发生ICD时,一系列信号分子和细胞因子参与其中,包括细胞膜表面信号分子表达水平的改变,促免疫效应因子的合成与释放,此类物质被称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DAMP主要包括细胞死亡早期钙网蛋白、热激蛋白的分子释放,以及细胞死亡晚期三磷酸腺苷和高迁移率蛋白B1的分子释放等。本文就DAMP对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引发DAMP的常见化疗药物、化疗与免疫治疗的协调作用等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免疫原性死亡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C基因断裂的未分化小圆细胞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7
作者 刘浩然 王倩荣 张红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89-992,共4页
未分化小圆细胞肿瘤(undifferentiated small round cell sarcomas,USRCS)是一种EWSR1基因阴性的高侵袭性恶性肿瘤,进展迅速、预后不良,易出现肺转移,在儿童和青年人群好发[1]。显微镜检显示,USRCS主要由体积小到中型的圆形或椭圆形细... 未分化小圆细胞肿瘤(undifferentiated small round cell sarcomas,USRCS)是一种EWSR1基因阴性的高侵袭性恶性肿瘤,进展迅速、预后不良,易出现肺转移,在儿童和青年人群好发[1]。显微镜检显示,USRCS主要由体积小到中型的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构成,呈实性片状分布,中间有少量胶原纤维。这种典型的形态学特征及高侵袭性与尤文肉瘤的表现一致[2],故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尤文样肉瘤”[3]。两者的恶性程度和临床表现不同,需要加以鉴别。USRCS具有特异基因突变,主要表现为19q13.2位置CIC基因的断裂融合,形成CIC-DUX4、CIC-FOXO4融合基因,在软组织恶性肿瘤中多见[2]。西京医院收治1例CIC基因断裂USRCS患者,症状典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基因断裂 未分化 小圆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TL8的结构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8
作者 龙雨欣 晁旭 +1 位作者 刘洋 张红梅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552,共7页
甲基转移酶样8(methyltransferase-like 8,METTL8)是甲基转移酶样蛋白(methyltransferase-like protein,METTL)家族中的成员,通常以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为甲基供体,催化底物分子的甲基化。3-甲基胞嘧啶核苷(3-meth... 甲基转移酶样8(methyltransferase-like 8,METTL8)是甲基转移酶样蛋白(methyltransferase-like protein,METTL)家族中的成员,通常以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为甲基供体,催化底物分子的甲基化。3-甲基胞嘧啶核苷(3-methylcytidine,m^(3)C)是RNA胞嘧啶碱基上的第3位氮原子发生甲基化,对维持RNA二级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广泛的影响。目前发现,只有METTL8能同时调控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与转运核糖核酸(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tRNA)m^(3)C修饰。此外,METTL8还与胚胎干细胞分化、骨骼肌基因调节、肿瘤增殖等密切相关。鉴于METTL8的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METTL8的结构组成、功能特点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8 3-甲基胞嘧啶核苷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昕 乔蓉 +4 位作者 孔胜男 杨瑞霞 黑悦 秦鸿雁 陈衍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273-1279,共7页
肝转移是评估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近年来,免疫疗法通过强化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已经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潜力,成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实体瘤治疗的主流选择。基于免疫检... 肝转移是评估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近年来,免疫疗法通过强化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已经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潜力,成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实体瘤治疗的主流选择。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疗法在CRC治疗中显示出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积极进展,尤其是在错配修复缺陷(deficient mismatch repair,dMMR)型CRC中表现突出。然而,对于肝转移患者而言,其生存预后的改善尚不明显。本文回顾了免疫治疗在CRC肝转移治疗中的应用策略和疗效,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免疫治疗 DNA错配修复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PD-1抗体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恶病质患者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张晶 李妮 白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探究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病质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西京医院治疗的80例恶病质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序贯放化疗等... 目的:探究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病质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西京医院治疗的80例恶病质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序贯放化疗等对症治疗及营养治疗,观察组给予抗PD-1抗体免疫治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身体状况改善情况,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情况,在患者治疗后对其生存情况进行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累计生存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SCLC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及客观缓解率(ORR)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观察组食欲评分及Karnofsky评分(KPS)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及CD4^(+)/CD8^(+)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FEV_(1)/用力肺活量(FEV_(1)/FVC)比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62.50%(25/4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16/40)](P<0.05)。结论:抗PD-1抗体免疫治疗可减轻NSCLC恶病质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损害,并能提高其1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恶病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洛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与卡铂治疗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白爽 罗国强 张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5-1241,共7页
目的:评价厄洛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与卡铂治疗EGFR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于西京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80例EGFR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38)及... 目的:评价厄洛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与卡铂治疗EGFR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于西京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80例EGFR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38)及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予厄洛替尼靶向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与卡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生存状况[3年生存率、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为36.84%高于对照组的23.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NK细胞、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OS、PFS均长于对照组(均P <0.05),且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CEA、CYFRA21-1、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厄洛替尼靶向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与卡铂治疗EGFR驱动基因阳性NSCLC,治疗效果良好,可减少免疫功能损伤,延长晚期NSCLC患者PFS,提升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无进展生存期 厄洛替尼 白蛋白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在胆管细胞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博伦 张琼 +2 位作者 王祥旭 潘伟 张红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66-1869,共4页
胆管细胞癌(CCA)是源于胆道上皮的恶性肿瘤,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预后不良。研究表明,CCA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血管生成,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为代表的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均可调节CCA血管生成,参与CCA发生发展并影响其预... 胆管细胞癌(CCA)是源于胆道上皮的恶性肿瘤,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预后不良。研究表明,CCA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血管生成,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为代表的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均可调节CCA血管生成,参与CCA发生发展并影响其预后。因此,以VEGF/VEGFR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小分子抑制剂等,逐渐成为CCA治疗的研究热点。针对VEGF/VEGFR通路在CCA临床特征及预后中的作用、CCA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及耐药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管生成抑制剂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镇痛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余智操 王祥旭 张红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8-132,136,共6页
褪黑素是一种主要由松果体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调节生物节律、代谢、生殖功能及抗氧化等许多重要生理作用。近年来,褪黑素的镇痛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从褪黑素概述、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褪黑素的镇痛作用、褪黑素镇痛机制... 褪黑素是一种主要由松果体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调节生物节律、代谢、生殖功能及抗氧化等许多重要生理作用。近年来,褪黑素的镇痛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从褪黑素概述、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褪黑素的镇痛作用、褪黑素镇痛机制等四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褪黑素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镇痛治疗 动物实验 临床研究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前预嘱二十年变迁:从临床试验谈起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红梅 李沂泽 孔胜男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22期8-14,共7页
通过检索Clinicaltrial及Clinicalkey网站2000年~2020年生前预嘱相关的临床试验项目,以其为切入点,探讨生前预嘱相关临床试验的数量、研究类型与方法、受试者类别、干预方式、研究内容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比较分析阻碍生前预嘱在我国推广... 通过检索Clinicaltrial及Clinicalkey网站2000年~2020年生前预嘱相关的临床试验项目,以其为切入点,探讨生前预嘱相关临床试验的数量、研究类型与方法、受试者类别、干预方式、研究内容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比较分析阻碍生前预嘱在我国推广实施的文化、制度、宣传、人员等方面的因素。借鉴国外生前预嘱发展变革经验,并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伦理文化以及医疗环境等特点,从完善法律制度、加强资助、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科研质量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促进生前预嘱在我国的推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前预嘱 预立医疗指示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安宁疗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RM1基因甲基化在疼痛及阿片类镇痛药物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智操 张琼 +1 位作者 王筱雯 张红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1,共5页
OPRM1基因是编码μ阿片受体的基因,OPRM1基因甲基化是其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会影响OPRM1基因的功能及μ阿片受体的表达。近年来,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显示,OPRM1基因甲基化在疼痛及机体对阿片类药物的镇痛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 OPRM1基因是编码μ阿片受体的基因,OPRM1基因甲基化是其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会影响OPRM1基因的功能及μ阿片受体的表达。近年来,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显示,OPRM1基因甲基化在疼痛及机体对阿片类药物的镇痛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酒精依赖症与阿片类药物成瘾。本文就OPRM1基因甲基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探讨其在疼痛和阿片类药物反应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RM1 甲基化 疼痛 阿片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