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应性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杨喆 李晨 +4 位作者 梁英 张海悦 尚磊 张玉海 王陵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9-774,共6页
目的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适应性教学方法在医学统计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级必修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员根据线下课程自然分班整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下纯理论授课,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线... 目的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适应性教学方法在医学统计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级必修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员根据线下课程自然分班整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下纯理论授课,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线上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联盟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和软件实操视频,将课堂授课、在线视频、软件实操有机结合,课中动态进行课程内容调整。通过调查学员学习态度变化评价教学效果,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结果学员在学习医学统计学课程后,在情感、认知能力和兴趣三个方面与课前相比得分均有所提高,而难度得分降低(P<0.05);学员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越好、学习信心越大,在情感、认知能力、价值和兴趣方面得分越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学员在情感、认知能力、价值、兴趣和努力方面得分更高,也是学习态度各维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适应性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线下纯理论授课模式,值得在医学高校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教学 学习态度 医学统计学 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小佳 张国恒 +4 位作者 周子义 牛亚丽 冯华 王陵 窦国睿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6,共9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2005—2018年具有完整调查资料的糖尿病患者6783例,依据纳排标准剔除后共4426例,将其分为无DR组3491例...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2005—2018年具有完整调查资料的糖尿病患者6783例,依据纳排标准剔除后共4426例,将其分为无DR组3491例和DR组935例。收集年龄、性别、种族、居住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合并症、吸烟、饮酒、睡眠、运动相关信息,使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估心理状态。变量二分类赋值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DR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各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比值比(OR)=1.33,95%置信区间(CI):1.02~1.72]、糖尿病病程≥10年(OR=1.03,95%CI:1.02~1.04)、使用胰岛素治疗(OR=2.38,95%CI:1.87~3.05)、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 mg/g(OR=1.55,95%CI:1.22~1.96)和抑郁(OR=1.44,95%CI:1.13~1.83)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BMI<28 kg/m^(2)(OR=0.70,95%CI:0.55~0.89)是DR的保护因素。交互分析显示,UACR≥30 mg/g和使用胰岛素治疗存在协同相加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2.46,95%CI:0.84~4.09;归因比(AP)=0.44,95%CI:0.26~0.63;协同指数(S)=2.16,95%CI:1.37~3.41]。UACR≥30 mg/g与糖尿病病程≥10年间同时存在协同相乘交互(OR=1.67,95%CI:1.00~2.76)和协同相加交互作用(RERI=2.02,95%CI:0.79~3.25;AP=0.47,95%CI:0.27~0.66;S=2.53,95%CI:1.37~4.68)。结论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病程≥10年同时伴随UACR≥30 mg/g相较于单一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患DR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危险因素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算法在抗肿瘤药物响应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谈妍辰 王文文 +1 位作者 夏结来 李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8,共9页
随着药物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针对生物标记物的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开创了抗肿瘤治疗的新时代。由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肿瘤微环境的多变性,即使在具有相同生物标记物富集的患者群体中,对于同一药物的反应仍存在显著差异。通... 随着药物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针对生物标记物的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开创了抗肿瘤治疗的新时代。由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肿瘤微环境的多变性,即使在具有相同生物标记物富集的患者群体中,对于同一药物的反应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将多组学数据与药物敏感性分析整合的算法,可以预测抗肿瘤药物的反应,进而将其转化成符合个体化医疗需求的诊疗方案,从而有望提高抗肿瘤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机器学习是目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响应预测建模算法之一。然而,由于输入数据和算法构建方法的差异,对该领域尚缺乏较全面的文献综述。因此,本文对抗肿瘤药物响应预测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综述,总结公开可用的药物基因组数据集、机器学习算法和在药物响应预测中的评价指标以及在临床应用中所面临的现状和挑战,以期为机器学习算法在药物响应预测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和潜在解决方案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药物响应预测 监督学习 精准医疗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先验的历史数据信息借用在适应性设计临床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黄雅茹 康斌斌 +3 位作者 熊思雨 范敬义 夏结来 李晨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501,509,共7页
目的 探索使用MAP(meta analytic predictive)先验方法的历史数据信息借用及其在适应性试验中的应用。方法 以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癌的extreme治疗方案相关历史研究为例,通过模拟试验评价MAP方法在适应性试验中的适用性,及其在历史对照... 目的 探索使用MAP(meta analytic predictive)先验方法的历史数据信息借用及其在适应性试验中的应用。方法 以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癌的extreme治疗方案相关历史研究为例,通过模拟试验评价MAP方法在适应性试验中的适用性,及其在历史对照数据的不同异质性、与当前试验不同程度数据冲突下对试验I型错误和检验效能的影响。结果 5项可适用extreme方案的历史研究共253名受试者,其MAP先验折合为19例有效样本量,RMAP(robust MAP)先验折合为17例有效样本量。RMAP方法相对于MAP方法能够更好地平衡历史数据与当前试验数据之间的潜在冲突,并控制I型错误和保持较高的检验效能。随着历史对照间异质性增加,加剧了先验与当前数据的冲突,MAP方法与RMAP方法的Ⅰ型错误均略有膨胀。当前试验的对照数据与历史对照趋近一致时,随着数据异质性增加,MAP方法与RMAP方法的检验效能均降低,具有信息先验的两阶段适应性设计可节约对照组30%~35%的预期样本量,随着RMAP中历史先验权重的增大,检验效能提高。结论 在适应性设计框架下,MAP先验及RMAP先验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历史对照数据提供了统计学上的有效工具和稳健的方法学基础,有助于优化试验设计、节约资源并帮助试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历史数据 贝叶斯方法 MAP先验 适应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望区域法在临床试验适应性设计中的准确性和稳健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垂雄 王陵 +3 位作者 王文文 黄曼丽 夏结来 李晨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330,338,共10页
目的评估希望区域法应用于适应性设计样本量再估计的准确性及稳健性,为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二分类资料为例,以包含期中分析的两阶段适应性试验为框架,采用Monte Carlo方法,在相同的组间响应率率差、同合并率等参数的... 目的评估希望区域法应用于适应性设计样本量再估计的准确性及稳健性,为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二分类资料为例,以包含期中分析的两阶段适应性试验为框架,采用Monte Carlo方法,在相同的组间响应率率差、同合并率等参数的模拟场景下,比较固定样本量设计、成组序贯设计和希望区域法进行样本量再估计的准确性和稳健性。结果模拟研究显示希望区域法在期中检验效能落入希望区域内进行适应性样本量调整时,Ⅰ类错误与同场景下固定设计和成组序贯设计近似。初始估计样本量被低估时,希望区域法比固定设计的检验效能平均提高约5%,比成组序贯设计提高约8.8%,样本量比固定设计多耗费0.18倍,比成组序贯设计多0.38倍。高估初始估计样本量时,三种设计的检验效能相差仅在1%左右,但希望区域法比固定设计多消耗7.5%、比成组序贯设计多耗费48%的样本量。结论相比于固定样本量及成组序贯设计,希望区域法对于试验的整体检验效能提高不大,其平均样本量均大于相同设定场景下的固定设计及成组序贯设计,使用该设计方法时应谨慎权衡试验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望区域法 样本量再估计 条件检验效能 Ⅰ类错误 适应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研究样本代表性评估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曼丽 李晨 +3 位作者 葛伟 王文文 王陵 夏结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4,共8页
目的对现有样本代表性评估方法进行全面比较和探讨,为临床研究样本代表性评估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结合国内肺癌患者特征的分布以及国内临床研究样本筛选的实际情况,模拟肺癌患者目标人群,抽取不同样本量和不同偏离程度的样本,使用现... 目的对现有样本代表性评估方法进行全面比较和探讨,为临床研究样本代表性评估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结合国内肺癌患者特征的分布以及国内临床研究样本筛选的实际情况,模拟肺癌患者目标人群,抽取不同样本量和不同偏离程度的样本,使用现有样本代表性评估方法计算样本代表性,同时计算疗效估计偏差(bias),通过建立各方法代表性测量值与bias之间的相关性模型,分析各方法评估代表性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整体结构差异率(rate of overall struction variation,RV)RV1和RV2及基于倾向评分的C统计量、基尼集中比求和(sum Gini concentration ratio,SGCR)及K-S距离(kolmogorov-smirnov distance,KSD)均能较好地测量不同样本的偏离程度。在不同样本量下,RV2和RV1与bias相关模型的R^(2)值均大于0.90,C统计量、SGCR及K-S距离的R^(2)大于0.80。结论因考虑了特征权重,整体结构差异率更为准确、稳定,尤其是RV2能更好地测量不同偏离程度样本的代表性、准确反映估计偏差;在难以获得特征重要性信息时,SGCR及利用倾向评分的方法中的C统计量和K-S距离测量代表性的可靠性也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样本代表性 倾向评分 结构差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邹琼 吴曦 +2 位作者 张杨 万毅 陈长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970,共10页
背景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早期发现DN对预防相关疾病非常重要。目前大多研究基于传统的统计预测方法,数据需满足其所要求的前提假设条件。近年来已无法很好满足其在DN预测领域的需求,有必... 背景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早期发现DN对预防相关疾病非常重要。目前大多研究基于传统的统计预测方法,数据需满足其所要求的前提假设条件。近年来已无法很好满足其在DN预测领域的需求,有必要尝试开展机器学习等新方法在DN预测领域的应用。目的利用LASSO回归和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BP神经网络(SSA-BP神经网络)构建DN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时间为2023年4—8月,数据来源于公开的伊朗133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以是否患DN为因变量,分别用8∶2和7∶3的比例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SSA-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与分析,并与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对比预测性能以分析较优的DN模型。基于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F1-score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指标进行模型评价。结果剔除9例1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纳入的有效样本量为12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73例(58.9%)被诊断为DN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糖尿病持续时间、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T2DM患者DN危险因素(P<0.05)。训练集∶测试集=8∶2时,训练集(n=100)中有59例DN患者,测试集(n=24)含有14例DN患者。LASSO回归筛选出年龄、糖尿病持续时间、HbA_(1c)、LDL和SBP共5个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LR)、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SS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为83.33%、79.17%、79.17%、87.50%、95.83%。F1-score分别为0.8462、0.8000、0.8000、0.8889、0.9600。训练集∶测试集=7∶3时,训练集(n=88)中有52例DN患者,测试集(n=36)含有21例DN患者。LASSO回归筛选出年龄、BMI、糖尿病持续时间、LDL、HDL、SBP和DBP这7个影响因素。LR、KNN、SVM、BP神经网络、SS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为86.11%、86.11%、86.11%、72.22%、91.67%。F1-score分别为0.8718、0.8718、0.8649、0.7059、0.9091。结论LR、KNN和SVM模型在训练集∶测试集=7∶3时性能较好,BP神经网络和SSA-BP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集∶测试集=8∶2时性能较好。相较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传统机器学习模型,SS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更佳,可及时准确识别T2DM DN患者,实现DN的早发现和早治疗,从而预防并减缓对其身体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神经网络 计算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乳腺癌骨转移预测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欧阳飞 王阳 +4 位作者 陈瑜 裴国清 王陵 张扬 石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3-914,共12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骨是乳腺癌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约占所有转移病例的70%。乳腺癌骨转移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包括剧烈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脊髓压迫等,给患者身体活动带来极大不便,影响生活质量。转...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骨是乳腺癌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约占所有转移病例的70%。乳腺癌骨转移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包括剧烈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脊髓压迫等,给患者身体活动带来极大不便,影响生活质量。转移性复发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乳腺癌骨转移预测模型,以识别具有高骨转移风险的患者。本研究旨在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来预测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概率。方法: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年—2015年诊断的乳腺癌患者数据,并通过最小绝对收敛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变量进行筛选,纳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本研究使用决策树、弹性网络、K最近邻、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ogistic回归、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极限梯度提升等9种机器学习算法,通过随机搜索和5倍交叉验证调整模型超参数,构建乳腺癌骨转移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得到最优模型,并基于最优模型分析变量的重要性。最后,应用最优模型建立预测乳腺癌骨转移风险的网络计算器。本队列研究严格遵循《加强流行病学中观察性研究报告质量》(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STROBE)指南中的各项条目。结果:本研究纳入10106例乳腺癌患者,训练集7073例患者,验证集3033例患者,在这两个队列中,分别有4494例(63.5%)和1927例(63.5%)患者发生骨转移。种族、病理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状态、N分期、肺转移、放疗、化疗、手术是骨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训练集和验证集对模型进行验证,综合ROC曲线的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等评价指标发现极限梯度提升算法优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最后,本研究利用极限梯度提升算法构建预测乳腺癌骨转移的网络计算器,链接为https://bcbm.shinyapps.io/DynNomapp/。结论:本研究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用于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概率,希望有助于临床医师作出更合理的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网络计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进展生存期数据中区间删失的处理策略研究
9
作者 袁堉琨 李晨 +1 位作者 陈垂雄 夏结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3-756,761,共5页
目的以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终点的临床试验中,探讨不同区间删失数据填补策略、分析方法和随访间隔等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数据集,在不同终点事件发生风险、研究随访策... 目的以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终点的临床试验中,探讨不同区间删失数据填补策略、分析方法和随访间隔等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数据集,在不同终点事件发生风险、研究随访策略和样本量场景下,采用末次观测结转法(last 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LOCF)、均值填补法、非参数极大似然估计法(non-parametric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NPMLE)和多重填补法(multiple imputations,MI)等四种方法估计试验疗效,比较各方法的估计表现。结果在不同场景下各方法对区间删失数据处理的效果存在差别,终点事件发生风险越大(即中位PFS越小)、随访频率越低,LOCF和均值填补对试验疗效参数估计偏差越大,即表现越差;而NPMLE和MI方法在各种场景下参数估计偏差均优于简单填补法。结论LOCF和均值填补适用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小,高随访频率的场景;NPMLE和MI适用于任何场景且表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删失 多重填补 非参数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长庆油田职工与陕西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车天乐 梁英 +3 位作者 张海悦 徐勇勇 史博飞 谭志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比较长庆油田职工和陕西省居民糖尿病患病水平,为企业开展糖尿病三级预防工作打下基础。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倾向指数评分,选用最邻近匹配法进行1∶1匹配。匹配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两个人群的糖... 目的比较长庆油田职工和陕西省居民糖尿病患病水平,为企业开展糖尿病三级预防工作打下基础。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倾向指数评分,选用最邻近匹配法进行1∶1匹配。匹配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两个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差异。结果倾向评分匹配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长庆油田职工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更高(糖尿病:OR=1.764,95%CI=1.448~2.148,P<0.001)。结论该企业的糖尿病防控挑战比普通人群更大,应该更加重视男性员工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患病率 倾向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报告结局的反应转移效应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英 尚磊 +3 位作者 张玉海 张海悦 徐勇勇 谭志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7-160,共4页
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PRO)是指直接来自患者的有关患者健康状态的任何方面的信息,广泛应用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临床试验、不良事件监测及批准药物等[1-2]。患者自主报告比医生报告对患者自身状态改变更敏感,可在治... 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PRO)是指直接来自患者的有关患者健康状态的任何方面的信息,广泛应用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临床试验、不良事件监测及批准药物等[1-2]。患者自主报告比医生报告对患者自身状态改变更敏感,可在治疗早期就发现异常症状[1,3]。在以患者报告结局为终点的临床研究中,研究对象在不同时点的内在评价标准、价值取向和对PRO测量内容的定义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PRO报告结果并混淆临床干预所带来的PRO真实改变量,这种改变被称为反应转移(response shift,RS)[4]。RS会影响PRO真实改变量评价的准确性,降低疗效估计的效度。目前,RS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基于设计和基于模型的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个体化法、then-test法、基于偏好的方法和连续比较法,后者主要包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和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等。其他基于模型的RS评价方法还包括分类回归树法等其他方法,但不常用。本文就1999年至2018年RS的研究进展、评价方法及应用进行分析,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回归树 项目反应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转移效应 测量内容 临床试验 评价方法研究 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PD-1/PD-L1抑制剂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彦顺 王陵 +3 位作者 姜诗瑶 杨东 刘青 于莉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69-774,共6页
目的分析11种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临床使用情况。方法从某医院医院信息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中提取使用11种PD-1/PD-L1抑制剂患者的相关信息,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等方... 目的分析11种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临床使用情况。方法从某医院医院信息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中提取使用11种PD-1/PD-L1抑制剂患者的相关信息,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等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11种PD-1/PD-L1抑制剂的病种分布、患者特征、药物来源、使用量等进行分析,同时对11种PD-1/PD-L1抑制剂超适应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1种药物中医院有使用记录10种,其使用量逐年增高,2018年以来共使用2769人次,其中卡瑞利珠单抗使用量最高,约占52.8%;国产药物占92.3%,进口药物占7.7%;患者自备药物占95.4%,采购药物占4.6%。不同医保类型、进口/国产药物使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种药物存在超适应证使用情况。结论PD-1/PD-L1抑制剂使用逐年增多,医院使用主要以患者自备为主,国产药物使用量大于进口药物,多存在超适应证用药情况。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此类药物安全监管,完善病历书写及系统信息,为临床上有效、安全使用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提供更多真实世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药物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相关预测模型构建的机器学习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琼 张杨 +1 位作者 万毅 陈长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1-635,640,共6页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血糖高大多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患糖尿病时持续存在的高血糖,会损害各种组织,特别是脑、肾、心脏、神经等[1]。目前,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新...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血糖高大多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患糖尿病时持续存在的高血糖,会损害各种组织,特别是脑、肾、心脏、神经等[1]。目前,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新版糖尿病地图指出,在全球范围4.63亿糖尿病患者中,有2.319亿未诊断,未诊断率为50.1%,其中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国有超过6500万糖尿病患者尚未确诊,这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如果不能早发现、及时干预,将增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从而极大地增加糖尿病相关医疗保健费用[3]。在糖尿病相关方面的预测分析研究领域,目前更多的是采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糖尿病症状 代谢性疾病 机器学习 高血糖 相关并发症 全球范围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断混合高斯分布入组模式下生存资料样本量估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海霞 王陵 +5 位作者 李晨 李凡 朱典 康其传 李婵娟 夏结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2-326,共5页
目的在入组间期长的生存资料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入组速率可能受招募广告宣传等多因素影响而存在反复波动,本文采用截断混合高斯分布拟合这种入组速率变化并估计该入组模式下需要的样本量。方法在指数分布生存时间和指数失访假设下,采用... 目的在入组间期长的生存资料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入组速率可能受招募广告宣传等多因素影响而存在反复波动,本文采用截断混合高斯分布拟合这种入组速率变化并估计该入组模式下需要的样本量。方法在指数分布生存时间和指数失访假设下,采用多重积分法推导受试者入组速率服从截断混合高斯分布时的事件发生率及样本量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截断混合高斯分布中均值、方差、权重分配变化时样本量变化情况;通过Monte Carlo模拟对采用均匀分布估计波动入组速率可能引起的试验检验效能损失及对提出样本量计算公式的稳健性进行评价。结果截断混合高斯入组模式下各高斯组分的均值越小、均值较小高斯组分的方差越小、权重越大,需要的样本量越小,即受试者入组速率高峰出现较晚或早期入组速率波峰窄小时需要更多的样本量;采用均匀分布拟合波动入组速率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试验检验效能不足,而在截断混合高斯入组模式计算的样本量下试验检验效能基本能稳定在预期水平;截断混合高斯入组模式还可以近似恒定入组速率,单调增或减入组速率等情况。结论截断混合高斯入组模式及提出的样本量计算公式具有较好的稳健性,适用性更广,可以用于生存资料临床试验样本量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入组速率 截断混合高斯分布 样本量 生存分析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函数型主成分分析的稀疏纵向数据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碧颖 苏海霞 +3 位作者 林倩玮 杨喆 梁英 张玉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条件期望的函数型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analysis by conditional expectation,PACE)在稀疏且不规则的纵向数据中的预测效果,评价其揭示总体变化趋势、个体特异的变异方式以及预测个体纵向变化轨迹的能力。方法采用R软... 目的探索基于条件期望的函数型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analysis by conditional expectation,PACE)在稀疏且不规则的纵向数据中的预测效果,评价其揭示总体变化趋势、个体特异的变异方式以及预测个体纵向变化轨迹的能力。方法采用R软件模拟生成样本量为200的三种不同稀疏情形的纵向数据集,通过数值模拟定量地评价PACE方法的降维及预测效果。结果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三种不同稀疏情形的纵向数据集最终选取的主成分个数分别为4、4、3,PACE方法在不同稀疏情形下预测结果均具有较小的均方误差(MSE),分别为0.1410、0.0670、0.0161,而且观测点个数越多预测效果越好。结论PACE方法可以实现在随访间隔不规则且数据稀疏的情况下,捕获纵向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揭示个体特异的变异方式,预测个体的纵向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数据 函数型数据 函数型主成分分析 稀疏数据 局部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折扣因子D的贝叶斯方法在MRCT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佟亮 蒋志伟 +5 位作者 李晨 李凡 葛伟 胡海霞 王陵 夏结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0-344,348,共6页
目的在折扣因子D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贝叶斯方法用于评价多区域临床试验中目标区药物的疗效,并探讨本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Ⅱ期临床试验中收集到目标药物的种族信息作为样本信息,类似药物或同类药物的临床试验收集到的种族信息作为先... 目的在折扣因子D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贝叶斯方法用于评价多区域临床试验中目标区药物的疗效,并探讨本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Ⅱ期临床试验中收集到目标药物的种族信息作为样本信息,类似药物或同类药物的临床试验收集到的种族信息作为先验信息,构建折扣因子D的后验分布,并进一步计算加权Z检验统计量Z_W的后验分布,比较先验分布分别为无信息先验、共轭先验和分层先验时D后验分布的特点,并比较不同类型D的后验分布对试验检验效能的影响。结果当历史信息的信息量相对样本信息很小时,则后验均值主要由样本信息决定,后验分布的信息量基本接近样本信息的量,当历史信息的量逐渐增大时,后验均值逐渐向历史信息均值靠拢,后验分布的信息量也逐渐增大。检验效能由D的后验均值决定,与D的变异程度无关。结论本研究提出的贝叶斯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实际情况,具有良好的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 加权Z检验 多区域临床试验 折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认知障碍危险因素
17
作者 马藩源 陈垂雄 +1 位作者 吴利平 张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为认知障碍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思路。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入院的脑梗死合并T2D的患者资料,将符合入组条件的19...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为认知障碍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思路。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入院的脑梗死合并T2D的患者资料,将符合入组条件的191例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分为认知障碍组(CD组)和认知正常组(Non-CD组),对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特征和生化检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依赖程度、糖尿病病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与认知障碍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OR=2.249,95%CI=1.172~4.319,P=0.015)和教育程度(OR=0.587,95%CI=0.352~0.978,P=0.041)与脑梗死合并T2D发生认知障碍的显著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和教育程度与脑梗死合并T2D密切相关,也是其发生认知障碍的有效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2型糖尿病 脑梗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