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杨柳 刘玉山 +1 位作者 吴宁渤 刘宏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434-1437,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观察组,各34例,持续治疗4个疗程。入院即刻、治疗4个疗程后,获取两组外周静脉血血清并检测其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含量。结果:入院即刻,两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低于对照组,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高于对照组,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刺激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优化神经功能并降低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神经递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梗死不同亚型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分析
2
作者 庞舒桐 胡玉瑞 +3 位作者 李文菲 尹雪梅 王玉琳 王占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6-412,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HR-MRI VWI)及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研究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ies,MCA)梗死不同亚型斑...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HR-MRI VWI)及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研究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ies,MCA)梗死不同亚型斑块特征、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LSA)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HR-MRI VWI及PWI检查的单侧急性或亚急性MCA梗死患者,根据梗死类型将患者分为3组:动脉到动脉栓塞(artery-to-artery embolism,AA)组,穿支闭塞性疾病(branch occlusive disease,BOD)组,穿支闭塞性疾病合并动脉到动脉栓塞(branch occlusive disease and artery-to-artery embolism,BOD-AA)组。对比分析三组临床资料、斑块特征、豆纹动脉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为确定与BOD相关因素,将BOD组和BOD-AA组合并为BOD+组,与AA组比较;为确定与AA组相关因素,将BOD-AA和AA组合并为AA+组,并与BOD组比较。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单侧急性或亚急性MCA梗死患者42例,其中AA患者9例,BOD患者14例,BOD-AA患者19例。结果显示,AA+组狭窄程度高于BO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6,P<0.05);BOD+组患侧LSA数量高于AA组[2.00(1.50,3.00)vs.3.00(3.0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9,P<0.05);AA+组半卵圆中心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低于BOD组[0.90(0.84,0.93)vs.0.99(0.97,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55,P<0.05);BOD+组基底节区rCBF低于AA组[0.89(0.83,0.93)vs.1.01(0.98,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80,P<0.05)。结论BOD+患者狭窄程度小于AA患者。MCA梗死不同亚型斑块与LSA的空间关系不同,BOD+患者斑块更靠近LSA开口,更易堵塞LSA开口,患侧LSA数量更少,LSA供血区rCBF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大脑中动脉 粥样硬化 豆纹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不同阻力系数动静态任务在卒中后康复训练中的研究
3
作者 付灵弟 窦佳轩 +3 位作者 应婷婷 尹立勇 唐敏 梁振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0-1903,共14页
目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脑功能检测方法,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可以及时获取脑功能变化指标,并应用于神经康复领域。康复机器人设计有被动、主动、阻力3种训练模式,其... 目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脑功能检测方法,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可以及时获取脑功能变化指标,并应用于神经康复领域。康复机器人设计有被动、主动、阻力3种训练模式,其中阻力模式对具有一定肌力水平的患者有更好的康复效果。阻力模式下的控制方式分为动态控制和静态控制,而有关阻力模式下不同控制方式对于卒中上肢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不同控制模式下的重要参数——力度对脑区激活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态与静态阻力模式在不同阻力水平下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期间脑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20名患有上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并预先进行了适应性训练和两种运动模式下3种不同力度的训练。采集双侧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ices,PFC)、双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ices,M1)、双侧初级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ices,S1)和双侧前运动皮层和辅助运动皮层(premotor and supplementary motor cortices,PM)在静息和运动训练状态下的fNIRS数据,并计算样本数据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偏侧化指数(lateralization index,LI)、锁相值(phase locking value,PLV)和网络测度,来考察皮层激活特性和脑连接拓扑特性。结果与静息态相比,动态模式和静态模式显著激活了脑的对侧M1区和同侧的PM区。与动态相比,静态模式对对侧M1区的激活更明显。脑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动态和静息状态下的对侧PFC区和对侧M1区(F=4.709,P=0.038),对侧PM区和同侧M1区(F=4.218,P=0.049)的网络连接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动态模式下M1区激活同力度增加呈正相关,静态模式下则相反。结论动、静态两种阻力训练模式均能激活相应的脑功能区。动态阻力模式比静态阻力模式使脑氧水平变化更大、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之间的连通性更强,且力度的增加对于不同的模式产生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针对脑卒中患者,动态模式可能对运动相关的脑功能区激活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阻力模式 功能性近红外 皮层激活 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8
4
作者 马丽娜 郑禹樵 +3 位作者 王玉琳 项宁 栗静媛 秦学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治疗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23年1月至6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AIS...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治疗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23年1月至6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AIS合并冠心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药物二级预防)和治疗组33例(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EECP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记录2组治疗期间再发AIS、新发出血性脑卒中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CCS心绞痛分级低于对照组[(2.67±1.63)分vs(3.56±1.83)分,1.0(0.0,1.0)分vs 2.0(1.0,2.0)分,1.0(1.0,2.0)级vs 2.0(1.0,2.0)级,P<0.05,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期间再发AIS、新发出血性脑卒中及MACE比较无显著差异(9.4%vs 6.1%,6.3%vs 3.0%,12.5%vs 6.1%,P>0.05)。结论EECP治疗对于老年AIS合并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冠心病 反搏动术 复发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对术前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梁淑娟 刘文超 +4 位作者 韩珊珊 周婳 尚坤 兰希发 吴松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口服咪达唑仑对术前合并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65~79岁,BMI 21~27 kg/m^(2),ASAⅡ或Ⅲ级,入院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 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口服咪达唑仑对术前合并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65~79岁,BMI 21~27 kg/m^(2),ASAⅡ或Ⅲ级,入院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S)评分≥38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40例。咪达唑仑组予咪达唑仑7.5 mg每晚一次,连续服药3~4 d,直到术前1 d;对照组予外观相似的安慰剂半片。记录术前1 d STAI-S评分与术后3 d内谵妄的发生情况,记录入室时、麻醉诱导后30 min、1、2 h、拔管后30 min HR和MAP,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及间羟胺使用情况,记录拔管后30 min、术后24、72 h视觉模拟评分(VAS)、曲马多使用情况以及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咪达唑仑组术前1 d STAI-S评分、术后谵妄发生率、术中间羟胺使用率、拔管后30 min、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曲马多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可有效降低合并术前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老年 术前焦虑 结直肠癌根治术 咪达唑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频带滑动窗特征的轻度认知障碍诊断研究
6
作者 李昕 屈中杰 +2 位作者 李梓澎 尹立勇 苏芮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老年性痴呆诊断的关键阶段,脑电(EEG)信号特征可以反映MCI患者的认知状态,帮助实现早期诊断。现有研究在EEG特征提取过程中,针对脑电各节律,大多采用固定的时间窗完成分段处理,忽略了不同节律的特征差异,从而影响诊...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老年性痴呆诊断的关键阶段,脑电(EEG)信号特征可以反映MCI患者的认知状态,帮助实现早期诊断。现有研究在EEG特征提取过程中,针对脑电各节律,大多采用固定的时间窗完成分段处理,忽略了不同节律的特征差异,从而影响诊断效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滑动窗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迭代振幅调整傅里叶变换(IAAFT)对零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此得到评估大脑动态特性指标KPLI,通过对EEG各频段信号采取多种滑动窗组合,并以KPLI指标引导,得到适合不同频段的最佳滑动窗组合。在最佳滑动窗组合基础上,对各频段组合提取相位滞后指数(PLI),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WT)特征,通过ResNet-MLP双通道分类网络实现MCI诊断。结果显示,使用个性化组合频段滑动窗对88名受试者(32名MCI患者,36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以及20名正常对照组)实现了诊断分类,得到了82.2%的分类准确率,比固定窗的分类提高了10%(得到了72.2%的分类准确率)。结果表明,基于个体化脑电节律特征组合能够更好提取MCI的特征,提高轻度认知障碍诊断的正确率与特异性,是一种有效的脑电特征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窗 零模型 连续小波变换 相位滞后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OH)D、hs-CRP及LDL水平变化与TOAST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岳媛媛 郭忠伟 +1 位作者 苏学会 于常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73-77,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 [25-hydroxy vitamin D,25(OH)D]、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变化与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 [25-hydroxy vitamin D,25(OH)D]、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变化与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病例组,并进行TOAST分型,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25(OH)D、hs-CRP、LDL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hs-CRP、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心源性脑梗死组和其他原因脑梗死组患者25(OH)D水平均显著高于动脉脑梗死组(P_均<0.05),LDL水平显著低于动脉脑梗死组(P <0.05),其他原因脑梗死组患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动脉脑梗死组和心源性脑梗死组(P_均<0.05);心源性脑梗死组和其他原因脑梗死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动脉脑梗死组(P_均<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76,P <0.05),其hs-CRP、LDL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01、0.301,P_均<0.05)。结论不同TOAST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OH)D、hs-CRP、LDL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且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hs-CRP、LDL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25-羟维生素D 高敏C反应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TOAST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和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同分型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岳媛媛 郭忠伟 +1 位作者 苏学会 于常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0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homocysteine,tHcy)水平变化,探讨其在ACI病因学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0例ACI...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homocysteine,tHcy)水平变化,探讨其在ACI病因学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0例ACI患者纳入ACI组,根据TOAST(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病因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小动脉闭塞(small-artery occlusion,SAO)型、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CE)型、其他明确病因(stroke of other determined cause,OC)型、不明原因(stroke of undetermined cause,UND)型;另选取本院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浆DD和tHcy水平,并分析其在ACI组和对照组以及不同分型ACI之间的差异。结果 ACI组患者血浆DD和t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D和tHcy水平均与ACI具有相关性(均P < 0.05)。LAA型、CE型、SAO型患者血浆DD和t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5),其中CE型患者DD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分型患者(均P < 0.05),LAA型患者t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分型患者(均P < 0.05),由于OC型和UND型患者数较少,故未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和tHcy水平均与TOAST分型具有相关性(均P < 0.05),且DD水平与CE型的相关性最强(OR = 7.660,95%CI :4.043 ~ 14.512),tHcy水平与LAA型的相关性最强(OR = 5.078,95%CI :2.939 ~ 8.774)。结论血浆DD和tHcy水平可能是导致A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在不同TOAST分型ACI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CE型患者DD水平升高最明显,LAA型患者tHcy水平升高最明显,这对ACI的病因学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TOAST分型 D-二聚体 总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老年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中的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马丽娜 郑禹樵 +5 位作者 尹雪梅 王玉琳 张俊 项宁 栗静媛 秦学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对老年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心源性AIS患者101例。依据急性脑卒中TOAST分型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标准对所有...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对老年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心源性AIS患者101例。依据急性脑卒中TOAST分型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标准对所有受试者病因进行分型。对比两种分类系统在检查前后各病因分型的构成比。结果TOAST分型检查结果显示,有8例小动脉闭塞型、1例其他原因型及5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1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小动脉闭塞型,7例LAA及4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其他原因型,共修正26例(25.74%)患者的病因诊断,TOAST分型检查前后构成比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5.425,P<0.01)。CISS检查结果显示,有10例穿支动脉疾病型、1例其他原因型及4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LAA,9例LAA及3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其他原因型,共修正27例(26.73%)患者的病因诊断,CISS检查前后构成比比较(χ^(2)=17.300,P<0.01)。结论HRMRI对老年非心源性AIS的精准病因分型具有诊断价值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卒中 TOAST系统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系统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