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宣钢龙烟鲕状赤铁矿强磁-反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牛福生 白丽梅 +2 位作者 吴根 于洋 孙达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9-52,101,共5页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张家口地区的鲕状赤铁矿资源,采用阶段磨选的强磁—反浮选工艺流程,对该地区有代表性的宣钢龙烟铁矿鲕状赤铁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SLon脉动高梯度磁选机为强磁选设备,以NaOH、淀粉、CaO和TS为反浮选药剂...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张家口地区的鲕状赤铁矿资源,采用阶段磨选的强磁—反浮选工艺流程,对该地区有代表性的宣钢龙烟铁矿鲕状赤铁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SLon脉动高梯度磁选机为强磁选设备,以NaOH、淀粉、CaO和TS为反浮选药剂,在一段为-200目65%、二段为-200目95%的磨矿细度下,经过2次强磁选和一粗一精反浮选,可以获得较好的分选指标,精矿铁品位为62.34%、铁回收率为5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状赤铁矿 强磁选 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某地难选鲕状赤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牛福生 吴根 +1 位作者 白丽梅 高志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60,68,共5页
鲕状赤铁矿因其微细粒嵌布、结构复杂等特点,一直被认为是世界选矿难题。本文针对河北某地难选鲕状赤铁矿进行了矿石性质、工艺矿物学和选矿工艺研究,三种工艺流程试验研究表明,在磨矿细度-200目95%的条件下,强磁-反浮选工艺流程获得精... 鲕状赤铁矿因其微细粒嵌布、结构复杂等特点,一直被认为是世界选矿难题。本文针对河北某地难选鲕状赤铁矿进行了矿石性质、工艺矿物学和选矿工艺研究,三种工艺流程试验研究表明,在磨矿细度-200目95%的条件下,强磁-反浮选工艺流程获得精矿品位62.74%、回收率48.70%的开路浮选指标;采用三段磨矿、三段磁选和三段重选的条件下,强磁-重选工艺流程获得精矿品位61.09%、回收率45%的阶段性成果;在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75~90min、矿煤比11的条件下,焙烧-磁选工艺流程可获得精矿品位62%、回收率87%的指标。目前,该研究还在进一步进行中,以期在保证获得高品位铁精矿的基础上,赤铁矿回收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以期充分利用该地区现有的赤铁矿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 鲕状赤铁矿 选矿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鲕状赤铁矿颗粒分散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于洋 牛福生 +1 位作者 李凤久 吴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5,共4页
嵌布粒度极细的鲕状赤铁矿(小于20μm),极易泥化,具有严重的泥覆盖现象,传统的重选、磁选、浮选选矿工艺处理这类矿石,很难取得满意效果,致使微细铁矿物颗粒无法有效回收,造成有用矿物大量流失。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选择性絮凝法是... 嵌布粒度极细的鲕状赤铁矿(小于20μm),极易泥化,具有严重的泥覆盖现象,传统的重选、磁选、浮选选矿工艺处理这类矿石,很难取得满意效果,致使微细铁矿物颗粒无法有效回收,造成有用矿物大量流失。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选择性絮凝法是处理微细粒赤铁矿的有效分选工艺。微细矿粒良好的分散是选择性絮凝的必要条件,过量的分散将破坏选择性絮凝作用,与此同时水质、pH、搅拌时间、剪切速率及分散剂用量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本研究针对微细粒鲕状赤铁矿,进行化学分散研究,为进一步选择性絮凝分选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状赤铁矿 分散 选择性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鲕状赤铁矿絮凝—强磁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牛福生 周闪闪 +1 位作者 李淮湘 吴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71,共4页
通过矿石性质分析,对某地鲕状赤铁矿采用絮凝—强磁选工艺流程进行选别,在矿浆pH值为11,分散剂水玻璃用量为800+400 g/t,絮凝剂淀粉用量为200+100 g/t,磁场强度为1 194 kA/m的条件下,经过1次粗选、1次扫选,获得了含铁55.51%,铁回收率为7... 通过矿石性质分析,对某地鲕状赤铁矿采用絮凝—强磁选工艺流程进行选别,在矿浆pH值为11,分散剂水玻璃用量为800+400 g/t,絮凝剂淀粉用量为200+100 g/t,磁场强度为1 194 kA/m的条件下,经过1次粗选、1次扫选,获得了含铁55.51%,铁回收率为76.02%的铁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状赤铁矿 絮凝 强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浮动床处理焦化废水的启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雷庆铎 赵艳霞 +2 位作者 吴根 谷启源 董闪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8-51,共4页
分别采用自配营养液挂膜再进焦化废水驯化和直接进低浓度焦化废水驯化挂膜的启动方式进行生物浮动床处理焦化废水的启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启动方式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41d)/g功启动生物浮动床,启动后挂膜污泥量为1g/L左右... 分别采用自配营养液挂膜再进焦化废水驯化和直接进低浓度焦化废水驯化挂膜的启动方式进行生物浮动床处理焦化废水的启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启动方式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41d)/g功启动生物浮动床,启动后挂膜污泥量为1g/L左右。启动过程中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19.2-38.4h,不同启动方式对COD的平均去除率都较稳定.达到80%以上;当进水NH4^+-N在59.4—66.2mg/L时,不同启动方式对NH4+-N的去除率都在76.4%~93%.表现出较高的耐毒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浮动床 焦化废水 悬浮填料 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褐铁矿强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凤久 牛福生 +3 位作者 倪文 吴根 张晋霞 刘淑贤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56,共4页
根据某褐铁矿的矿石性质,采用一段磨矿、强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mm占60.0%,一次强磁粗选,强磁精矿再选,强磁尾矿再进行二次扫选,强磁精矿再选尾矿和强磁尾矿再选精矿合并进行反... 根据某褐铁矿的矿石性质,采用一段磨矿、强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mm占60.0%,一次强磁粗选,强磁精矿再选,强磁尾矿再进行二次扫选,强磁精矿再选尾矿和强磁尾矿再选精矿合并进行反浮选,反浮选尾矿返回强磁尾矿再选的闭路工艺流程,可获得产率52.24%,品位54.04%,回收率67.03%的强磁精矿和产率47.76%,品位29.08%,回收率32.97%的最终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矿 强磁选 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尾矿中回收精制石英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牛福生 梁银英 吴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7,共4页
本论文针对某地金尾矿中SiO2含量较高的特点,利用选矿的方法对其中SiO2进行有效回收提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级脱泥-强磁-浮选-酸浸选别工艺,取得了SiO298.12%、Al2O30.75%、Fe2O30.07%、回收率为58.77%的精制石英砂,该工艺不但充分... 本论文针对某地金尾矿中SiO2含量较高的特点,利用选矿的方法对其中SiO2进行有效回收提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级脱泥-强磁-浮选-酸浸选别工艺,取得了SiO298.12%、Al2O30.75%、Fe2O30.07%、回收率为58.77%的精制石英砂,该工艺不但充分利用了矿产资源,而且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尾矿 石英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某地低品位银锰矿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牛福生 梁银英 吴根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5,共3页
对河北某低品位银锰矿采用强磁选-浮选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原矿含银210.8 g/t,磨矿细度为-0.074 mm粒级占30%,磁场强度955.4 kA/m的条件下,获得强磁精矿含银595.7 g/t,浮选银精矿品位7 328.0 g/t,锰矿泥含银288.7 g/t,总回收率81.44%,... 对河北某低品位银锰矿采用强磁选-浮选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原矿含银210.8 g/t,磨矿细度为-0.074 mm粒级占30%,磁场强度955.4 kA/m的条件下,获得强磁精矿含银595.7 g/t,浮选银精矿品位7 328.0 g/t,锰矿泥含银288.7 g/t,总回收率81.44%,3种精矿合起来的平均银品位为586.8 g/t,且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银锰矿 磁选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某铁尾矿中回收二氧化钛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牛福生 李淮湘 +1 位作者 周闪闪 吴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8-179,共2页
通过对某铁尾矿采用磨矿、强磁选—摇床—浮选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原矿二氧化钛品位为4.61%,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70%,磁场强度为994.725 kA/m的条件下,可获得产率为3.86%,品位为47.15%,回收率为39.48%的二氧化钛精矿。
关键词 磨矿 强磁 摇床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河北某铁尾矿中回收钛铁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淮湘 牛福生 +1 位作者 周闪闪 吴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70,74,共4页
通过对河北某铁尾矿矿样分析得知,该尾矿含TiO24.82%,采用"磨矿-螺旋溜槽-弱磁-强磁-磨矿-反浮选",可获得品位为46.33%、产率3.05%、回收率28.35%的钛精矿。
关键词 铁尾矿 二氧化钛 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与评估机制对部门实验室建设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实 吴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制度和评估制度,以20多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客观回顾和评价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制度和评估制度对于部门实验室建设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制度 评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地区某低贫赤铁矿选矿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凤久 牛福生 +2 位作者 吴根 倪文 贾清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68,共5页
本文对冀东地区某低贫赤铁矿进行了选矿实验研究。根据矿石特点,最终采用阶段磨矿-弱磁-强磁-阴离子反浮选流程选别该矿石,并取得铁精矿品位65.80%、精矿产率22.97%、精矿回收率69.10%、总尾矿品位8.81%的指标。
关键词 选矿 赤铁矿 磁选 阴离子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序列标签(EST)分析及藻类EST文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卓 刘杰 +4 位作者 钱万强 孙杰 沈继红 林学政 王能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34-1936,1971,共4页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表达序列标签(EST)在基因组作图、克隆基因、新基因的识别、蛋白质组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简要介绍了EST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构建遗传图谱、分离与鉴定新基因等方面的应用。综述了藻类EST文库的研究现状,并对...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表达序列标签(EST)在基因组作图、克隆基因、新基因的识别、蛋白质组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简要介绍了EST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构建遗传图谱、分离与鉴定新基因等方面的应用。综述了藻类EST文库的研究现状,并对EST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序列标签 藻类 EST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力输送在石灰软化工艺中的调试及运行研究
14
作者 谷启源 吴根 +2 位作者 宋存义 卢熙宁 赵艳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75,共3页
结合某电厂中水回用工程,将气力输送应用于石灰投加系统,研究石灰、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最佳用量,并考察振荡器和通过高压气体扰动两种辅助下灰方式的效果,探讨该系统在设计和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出水硬度和浊度... 结合某电厂中水回用工程,将气力输送应用于石灰投加系统,研究石灰、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最佳用量,并考察振荡器和通过高压气体扰动两种辅助下灰方式的效果,探讨该系统在设计和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出水硬度和浊度的条件下,各药剂的最佳用量为石灰350 mg/L、PAM 2 mg/L、氯化铁80 mg/L,搅拌时间15 min。工程调试、运行结果表明,气力输送系统运行稳定,容易实现自动化,机械加速搅拌澄清池出水水质稳定,出水硬度和碱度明显降低,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软化 气力输送 高压气体扰动 循环冷却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根 张延东 +2 位作者 李学斌 朱庆平 王静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33,共4页
本文对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布局、人员、研究水平等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阐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科学研究、社会和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表现出来的若干动向,总结了发展经验。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状 布局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UASB厌氧颗粒污泥产氢产乙酸菌群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俊科 刘春 +3 位作者 吴根 杨景亮 郭建博 李再兴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6-581,共6页
合成特异性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阿维菌素废水处理工业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颗粒污泥产氢产乙酸菌群分布和相对丰度,并测定菌群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形成阶段颗粒污泥表面和内部剖面,产氢产乙酸菌、食丙酸盐产... 合成特异性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阿维菌素废水处理工业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颗粒污泥产氢产乙酸菌群分布和相对丰度,并测定菌群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形成阶段颗粒污泥表面和内部剖面,产氢产乙酸菌、食丙酸盐产氢产乙酸菌和食丁酸盐产氢产乙酸菌的分布形态相同;产氢产乙酸菌平均相对丰度范围为(10.08±0.81)%~(28.06±2.12)%.成熟期颗粒污泥中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最大;颗粒污泥表面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大于内部剖面;食丙酸盐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大于食丁酸盐产氢产乙酸菌.阿维菌素残留对产氢产乙酸菌群具有抑制作用.不同形成阶段颗粒污泥最大比产乙酸速率范围为0.912~1.145g/(g.d),且与产氢产乙酸菌群相对丰度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颗粒污泥 产氢产乙酸菌群 荧光原位杂交(FISH) 相对丰度 阿维菌素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絮凝工艺分选微细粒弱磁性铁矿技术现状 被引量:11
17
作者 于洋 牛福生 吴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1-93,共3页
嵌布粒度极细的微细粒弱磁性铁矿(小于20μm),已超出现有选别设备工艺的极限,微细铁矿物颗粒无法有效回收,造成有用矿物大量流失。于是,人们在现有条件下,开始寻求处理微细粒弱磁性铁矿的新工艺。在诸多选矿新工艺中,选择性絮凝法处理... 嵌布粒度极细的微细粒弱磁性铁矿(小于20μm),已超出现有选别设备工艺的极限,微细铁矿物颗粒无法有效回收,造成有用矿物大量流失。于是,人们在现有条件下,开始寻求处理微细粒弱磁性铁矿的新工艺。在诸多选矿新工艺中,选择性絮凝法处理微细粒弱磁性铁矿有着较强的生命力,从理论到实践均发展较快。本文介绍了选择性絮凝工艺分选微细粒弱磁性铁矿的原理与方法,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选择性絮凝工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絮凝 弱磁性 微细 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根 朱星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7-80,89,共5页
本文从学科、地域、主管部门等角度分析了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布局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实验室 布局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思考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杨晓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144,148,共5页
评估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多年来,科技部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实际评估中的经验、问题等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方法及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逐步规范和完善。最新修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 评估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多年来,科技部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实际评估中的经验、问题等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方法及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逐步规范和完善。最新修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更加注重代表性成果的水平与国际学术影响,强调合作研究与自主研究课题的组织实施,加强青年骨干人才培养。新评估规则首次在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应用,得到相关实验室和科技界肯定的同时,也仍然存在若干问题。通过对评估中存在的各类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加海外通讯评估、将实验室日常管理与评估相结合等改进措施,进一步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整体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评估 指标体系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冲突与融合——实验室管理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根 陈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5-179,共5页
通过分析中西文化的特质,阐述了文化差异在实验室管理中呈现出的既相通又相悖的情形。中国文化背景下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家族式的关系和西方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对于实验室的管理都是有效的手段,相互交融是科技全球化的... 通过分析中西文化的特质,阐述了文化差异在实验室管理中呈现出的既相通又相悖的情形。中国文化背景下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家族式的关系和西方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对于实验室的管理都是有效的手段,相互交融是科技全球化的必要途径。文化影响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渊源,所以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不能摒弃其所生长的文化土壤。去除一种国家文化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接受本族文化的基础上,开展人员交流和多民族文化的学习,加强不同文化优势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文化冲突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