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新经济形势下福鼎市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陈瑜 《山西农经》 2019年第3期84-84,86,共2页
林业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要使用专业的管理工具,采用专业的管理方法,使其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建设,使我国的林业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当前的林业建设过程中,林业的经济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 林业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要使用专业的管理工具,采用专业的管理方法,使其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建设,使我国的林业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当前的林业建设过程中,林业的经济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林业经济发展的难度。对于这些问题,相关单位和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不断探究和创新林业经济管理方法,增强管理的有效性,通过这种途径来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有效发展。论述了新经济形势下,福鼎市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和发展,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形势 林业经济 创新管理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鼎市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模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蔡雪晶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年第21期82-83,共2页
文章对福鼎市绿色经济产业的基本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福鼎市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明确了福鼎市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 绿色经济产业 发展模式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福鼎市主要森林病虫害统计特征及其预测分析
3
作者 王韧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8-273,共6页
利用1991-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福鼎市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和防治面积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改进的灰色模型GM(1,1)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福鼎市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波动剧烈且增势明显;(2)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好;(3)改进的GM(1,1)... 利用1991-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福鼎市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和防治面积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改进的灰色模型GM(1,1)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福鼎市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波动剧烈且增势明显;(2)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好;(3)改进的GM(1,1)模型预测效果总体理想,部分模型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模拟精度;(4)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和其他种类病虫害将占据福鼎市主要地位,应加大预防和除治力度,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病虫害种类的防治、加大外来植物检疫力度以及依托高科技进行病虫害预警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 统计特征 改进的GM(1 1)模型 福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鼎市栀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4
作者 张彬彬 《山西农经》 2022年第22期102-104,共3页
通过调查福鼎栀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潜在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福鼎栀子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期望福鼎栀子产业健康长足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百姓致富。
关键词 福鼎市 栀子产业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管理模式初探
5
作者 何孔灵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在多年的生产管理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福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管理模式。该模式的建立运行不仅符合中央、省、市、县有关部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可持续综合防控的要求,同时又能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 在多年的生产管理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福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管理模式。该模式的建立运行不仅符合中央、省、市、县有关部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可持续综合防控的要求,同时又能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轨道;该方法简明易行,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强,适合最基层的县级管理单位组织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鼎 林业有害生物 监测预警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鼎市竹业经济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6
作者 何孔灵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3期59-61,共3页
竹业开发是当前国家富民政策的一顶重要举措,通过对福鼎市竹业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福鼎市社会、经济、生态的发展现况,提出竹业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其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竹业 经济开发 发展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杉毛虫JHBP家族基因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叶淑婷 陈祯鸿 +3 位作者 赵真辉 何欢 林孝春 梁光红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4,共10页
研究我国林业重要食叶害虫——柳杉毛虫保幼激素结合蛋白(JHBP),对于揭示其生长发育、化蛹、摄食、交配生殖及抗药性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参照模式昆虫家蚕的41条JHBP蛋白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对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 研究我国林业重要食叶害虫——柳杉毛虫保幼激素结合蛋白(JHBP),对于揭示其生长发育、化蛹、摄食、交配生殖及抗药性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参照模式昆虫家蚕的41条JHBP蛋白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对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疏水性、蛋白质序列基序和三级结构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利用heatmap可视化工具分析柳杉毛虫JHBP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柳杉毛虫JHBP基因共有JHBPa、JHBPc、JHBPd 3个亚家族,分别包含6、26、15个JHBP基因;蛋白序列至少含有1个JHBP结构域,且其中Dho05G001220蛋白序列不仅含有JHBP结构域,还含有Grp allergen结构域,各蛋白序列的疏水性区域呈明显的聚集分布,亲水性区域的聚集分布则不明显;JHBP基因在柳杉毛虫的低龄和中龄幼虫、蛹和成虫中显著表达,表明JHBP明显参与调控不同虫态的发育或变态过程。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明确柳杉毛虫JHBP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杉毛虫 基因家族 JHBP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染松墨天牛幼虫的虫生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8
作者 詹芳芳 林俨 +3 位作者 傅世辉 林华英 林孝春 蔡守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从自然罹病的1头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僵虫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虫生真菌MX-04。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松墨天牛幼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MX-04为粉质虫草Cordyceps fari... 从自然罹病的1头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僵虫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虫生真菌MX-04。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松墨天牛幼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MX-04为粉质虫草Cordyceps farinosa,在25℃下培养14 d后产孢量为(8.39±1.03)×10^(7)个/cm^(2);菌株MX-04对松墨天牛幼虫具有较高的致病力,松墨天牛3龄幼虫接种13 d后死亡率达86.67%,LT_(50)值为6.80 d。菌株MX-04具有开发为松墨天牛生防制剂的良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粉质虫草 分离 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红树林恢复对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9
作者 张典铨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45-50,共6页
为探究红树林恢复对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影响,选择福鼎市人工红树林湿地、天然红树林湿地以及养殖滩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原位和室内分析,以探讨红树林恢复对于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于天然红树林湿地,人工红树林恢复提... 为探究红树林恢复对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影响,选择福鼎市人工红树林湿地、天然红树林湿地以及养殖滩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原位和室内分析,以探讨红树林恢复对于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于天然红树林湿地,人工红树林恢复提升了土壤氮磷含量,同时其碳含量也恢复到了天然红树林湿地的水平。(2)不同湿地类型间,养殖滩涂土壤的碳储量和磷储量最高,相比于天然红树林湿地,人工红树林恢复提升了土壤氮和磷储量。(3)不同湿地类型土壤碳氮磷比,总体表现为碳磷比>碳氮比>氮磷比;碳氮比为养殖滩涂>天然红树林>人工红树林,碳磷比和氮磷比为天然红树林>人工红树林>养殖滩涂。研究显示,随着红树林的恢复,其生态功能逐渐恢复到天然红树林的水平,但其碳储量相较于养殖滩涂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未来应开展更长时间尺度的观测与研究,以厘清红树林恢复调控土壤碳和养分动态的过程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恢复 滨海湿地 碳储量 土壤养分 福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东滨海湿地红树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白静 严锦钰 +6 位作者 何东进 蔡金标 王韧 游巍斌 肖石红 侯栋梁 李威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7,共8页
以空间代替时间,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闽东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不同阶段群落类型(秋茄红树林群落、秋茄红树林-互花米草共生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和光滩)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及二者相关性进行了差异分析... 以空间代替时间,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闽东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不同阶段群落类型(秋茄红树林群落、秋茄红树林-互花米草共生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和光滩)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及二者相关性进行了差异分析,试图解释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土壤学机理。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增加了土壤密度,降低了土壤p H值和含水率,减少了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闽东滨海湿地土壤的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存在密切关系,蔗糖酶与全氮、全磷和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脲酶与含水率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显著负相关;碱性磷酸酶与全磷、含水率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与理化因子无相关性。本研究为治理互花米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闽东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滨海湿地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方法选择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东进 谭勇 +3 位作者 廖小娟 王韧 蔡金标 游巍斌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7-103,共7页
重金属污染是当前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是污染生态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之一。以闽东滨海湿地为例,对比了4种常用重金属风险评估方法在滨海湿地的适用性与优缺点。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在闽东滨海湿地风险评价结果上存... 重金属污染是当前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是污染生态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之一。以闽东滨海湿地为例,对比了4种常用重金属风险评估方法在滨海湿地的适用性与优缺点。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在闽东滨海湿地风险评价结果上存在差异,其中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法所得风险高低顺序为Pb=Cd>Cu>Zn,农田>裸滩=养殖场>水域=红树林,而其余3种评估方法得到的风险高低顺序一致,均为Cd>Pb>Cu>Zn,红树林>养殖场>水域>裸滩>农田。但风险评级不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风险偏小,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适中,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则偏重倾向较为严重。4种方法都有自身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更适合闽东滨海湿地沉降物重金属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比较 闽东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滨海湿地景观分类体系与格局特征 被引量:18
12
作者 林立 何东进 +8 位作者 王韧 蔡金标 洪伟 游巍斌 廖小娟 苏少川 张中瑞 陈志文 黄鹏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62-67,F0003,共7页
以闽东沿海地区1993、2001、2010年遥感图像为分析对象,用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将其湿地景观分为7类,并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该湿地3个不同时期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域景观在斑块面积和比例上占优势地位,形状稳定且连... 以闽东沿海地区1993、2001、2010年遥感图像为分析对象,用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将其湿地景观分为7类,并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该湿地3个不同时期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域景观在斑块面积和比例上占优势地位,形状稳定且连通性最好,为研究区域的基质景观;养殖场、建筑用地和农田在斑块面积、数量、密度上均有增长,水域、人工库塘、其他非湿地景观和潮间裸滩则呈下降趋势;建筑用地景观形状最为复杂,人工库塘的分离度和破碎化程度最大,潮间裸滩次之,且在相应指数上均高于同时期其他自然湿地景观,受到人为干扰最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湿地分类 景观格局 景观特征 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不同起源秋茄热值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谭勇 李晓景 +6 位作者 何东进 王韧 蔡金标 郑开基 游巍斌 张中瑞 肖石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60,共6页
在测定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不同起源秋茄各器官干质量热值(GCV)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起源秋茄红树林热值器官差异和滩位差异、秋茄天然林热值的径级变化和纬度变化。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各器官热值均高于人工林,且各器官能量分配趋于均... 在测定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不同起源秋茄各器官干质量热值(GCV)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起源秋茄红树林热值器官差异和滩位差异、秋茄天然林热值的径级变化和纬度变化。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各器官热值均高于人工林,且各器官能量分配趋于均等,不同起源各器官热值顺序呈现出高度一致性,高低排序依次为叶、花、枝、树墩、干、粗根、细根、中根。秋茄热值随滩位向外延伸呈现上升趋势,天然林热值对滩位的响应比人工林更为敏感。从径级差异看,大致为径级越大,热值越高,径级Ⅳ热值>径级Ⅲ>径级Ⅰ>径级Ⅱ,另外径级变化对秋茄不同器官的影响程度不一。与其他纬度相比,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秋茄热值较其他纬度秋茄热值低,并且各器官间热值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不同起源 热值 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化及其模拟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东进 林立 +3 位作者 游巍斌 王韧 蔡金标 廖小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105,共9页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与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闽东滨海湿地1993、2001、2010年3个时期景观格局特征及动态变化,并引入分室模型模拟了3种人为干扰强度(干扰强度降低,干扰强度不变,干扰强度增强)下未来30 a景观异质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 a间...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与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闽东滨海湿地1993、2001、2010年3个时期景观格局特征及动态变化,并引入分室模型模拟了3种人为干扰强度(干扰强度降低,干扰强度不变,干扰强度增强)下未来30 a景观异质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 a间闽东滨海湿地的总体景观格局变化微小,仍是以水域为基质,其他景观类型镶嵌其中的景观格局;受人类活动影响,天然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工湿地面积不断增加,但1993-2010年湿地总面积减少264.23 hm2,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不断增加。水域、潮间裸滩和其他非湿地等自然景观大量转化为农田、建筑用地和养殖场,其中潮间裸滩面积不断萎缩,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变化明显,斑块形状复杂度、分维数、破碎度和分离度也高于同时期其他景观类型。在3种不同强度的人为干扰下,闽东滨海湿地景观多样性呈现不同变化,高强度人为干扰将导致闽东滨海湿地景观多样性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景观格局 动态 驱动力 分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幼苗对NaCl和CdCl_2交互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侯栋梁 何东进 +6 位作者 游巍斌 王韧 蔡金标 王鹏 肖石红 简立燕 李威威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1,共7页
以互花米草幼苗为材料,利用室内河沙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盐(NaCl)浓度和重金属(CdCl2)浓度下互花米草幼苗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体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CdCl2浓度范围在0.2-0.8 mmol/L时,高NaCl浓度(700、900 mmol/L)... 以互花米草幼苗为材料,利用室内河沙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盐(NaCl)浓度和重金属(CdCl2)浓度下互花米草幼苗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体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CdCl2浓度范围在0.2-0.8 mmol/L时,高NaCl浓度(700、900 mmol/L)交互胁迫下处理组均枯死,表明NaCl和CdCl2交互胁迫并不能促进互花米草幼苗的耐盐机制,反而加速其灭亡,交互胁迫下互花米草幼苗生长所能忍受的胁迫浓度下降,互花米草幼苗最大耐NaCl浓度为500 mmol/L;在4组CdCl2浓度胁迫下,NaCl增加了互花米草幼苗叶片中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且3个指标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NaCl浓度(500-700 mmol/L)达到峰值,POD活性最大值出现在NaCl浓度为500-900 mmol/L处,SOD活性最大值出现在胁迫浓度低的处理组中,也说明SOD先于另外两种酶出现在互花米草幼苗抗氧化过程中;SOD活性同时与POD活性和CAT活性呈负相关,但均不显著(P〉0.05),只有渗透调节物质中的游离脯氨酸和抗氧化酶体系中的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考虑各个指标,互花米草在0-0.8 mmol/L CdCl2和0-900 mmol/L NaCl交互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中的可溶性蛋白与抗氧化酶体系中的SOD活性、POD活性均较为敏感且对胁迫浓度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CDCL2 幼苗 胁迫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林措施控制木麻黄蛀干害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学友 黄金水 +4 位作者 曾国强 叶剑雄 林延生 王韧 蔡金彪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S2期68-71,共4页
调查研究表明:湿地松、柠檬桉等树种与木麻黄混交可以减轻星天牛(Anoplophra chinensis(Forster))、多纹豹蠹蛾(Zeuzera multistrigata Moore)、相思拟木蠢蛾(Arbela bailbarana Mats.)3种蛀干害虫的危害程度,但木麻黄与相思树混交将加... 调查研究表明:湿地松、柠檬桉等树种与木麻黄混交可以减轻星天牛(Anoplophra chinensis(Forster))、多纹豹蠹蛾(Zeuzera multistrigata Moore)、相思拟木蠢蛾(Arbela bailbarana Mats.)3种蛀干害虫的危害程度,但木麻黄与相思树混交将加重相思拟木蠹蛾的危害。修枝、适当保留林下地被物可减轻3种蛀干害虫的危害。普通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对星天牛有较强的抗性,而细枝木麻黄抗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天牛 多纹豹蠹蛾 相思拟木蠹蛾 木麻黄 营林措施 种间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沿海秋茄天然林与人工林生物量比较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韧 李晓景 +6 位作者 蔡金标 张典铨 何东进 刘翠 王其炳 郑开基 林峰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6-20,共5页
闽东(福鼎市)是中国红树林(秋茄)自然分布的最北端,在红树林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采用标准木法以及收获法,研究闽东沿海不同起源秋茄林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生物量为58.305 t/hm2,地上部分为32.919 t/hm2,地... 闽东(福鼎市)是中国红树林(秋茄)自然分布的最北端,在红树林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采用标准木法以及收获法,研究闽东沿海不同起源秋茄林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生物量为58.305 t/hm2,地上部分为32.919 t/hm2,地下部分为25.386 t/hm2;人工林生物量为25.359 t/hm2,地上部分为14.711 t/hm2,地下部分为10.648 t/hm2。花、叶、枝、干等生物量数据显示,秋茄种群生物量分配为枝>干>粗根>叶>中根>墩>细根>花;生物量及器官分配反映了秋茄种群对高纬度生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天然林 人工林 生物量 福建福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对刈割互花米草生物量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丽平 周亚圣 +5 位作者 刘君成 尤丽萍 王韧 蔡金标 游巍斌 何东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148,共7页
以闽东滨海湿地分布的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开展为期3个月的刈割加不同遮荫率试验,测定互花米草生物量、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分析不同遮荫率互花米草生物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遮荫... 以闽东滨海湿地分布的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开展为期3个月的刈割加不同遮荫率试验,测定互花米草生物量、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分析不同遮荫率互花米草生物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遮荫率对互花米草生物量、渗透调节物质有显著的影响,随着遮荫强度的加大,其生物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断减少,游离脯氨酸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不同遮荫率互花米草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样方内生物量、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在90%遮荫处理达到最小值,分别为2.12、3.64、474.83 g、9.89、15.48 mg/g,分别占同期CK的43.35%、39.95%、45.16%、33.83%、33.04%,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30%遮荫处理达到最小值58.42μg/g,在90%遮荫处理达到最大值241.59μg/g,说明高强度遮荫对互花米草生物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更为显著,可以极大程度抑制互花米草的快速生长。各遮荫处理除了30%遮荫处理外,其他遮荫处理互花米草生物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同期CK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荫 刈割 生物量 渗透调节物质 互花米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山干扰对米槠林分布格局的影响 Ⅰ.主要树种分布格局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肖立生 游水生 孙邦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9-81,共3页
应用频次分布法和4种扩散指数法(包括扩散系数C、聚集度指标I、Morisita分散指标Iδ、Cassie.R.M指标CA)对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炼山前后6种主要树种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主要树种炼山前后的空间分布型均符合二项分布(聚集... 应用频次分布法和4种扩散指数法(包括扩散系数C、聚集度指标I、Morisita分散指标Iδ、Cassie.R.M指标CA)对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炼山前后6种主要树种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主要树种炼山前后的空间分布型均符合二项分布(聚集分布).炼山后米槠种群(除了Iδ、CA和X/X公式外)、杉木种群、木荷种群、刨花楠种群和栲树种群聚集强度都不同程度增加,而中华杜英种群除了指标Iδ聚集强度增加外,其余公式炼山后聚集强度都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槠林 主要树种 炼山后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栗种子贮藏动态生命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庭雀 李凤兰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4期26-29,共4页
通过采用两种贮藏方法 (沙藏和冷藏 )对锥栗种子贮藏的试验研究 ,并根据定期观察统计数据编制了贮藏期动态生命表。结果表明 :两种贮藏方法的锥栗种子存活率都很高 ,均达 75 %以上 ,其中沙藏小毛榛达 81.6 %、大毛榛达 81.3% ,冷藏小毛... 通过采用两种贮藏方法 (沙藏和冷藏 )对锥栗种子贮藏的试验研究 ,并根据定期观察统计数据编制了贮藏期动态生命表。结果表明 :两种贮藏方法的锥栗种子存活率都很高 ,均达 75 %以上 ,其中沙藏小毛榛达 81.6 %、大毛榛达 81.3% ,冷藏小毛榛达 86 .4 %、大毛榛达 75 .3%。低温冷藏对防止种子霉烂或延缓种子霉烂较沙藏法好 ,且发芽整齐 ,而沙藏法对种子催芽效果佳。沙藏法对锥栗 (大、小毛榛 )种子贮存的影响几乎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栗种子 贮藏方法 动态生命表 催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