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斑马鱼模型探讨八宝丹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宪美 曾来凤 +2 位作者 黄彬 余岚心 林久茂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65,共9页
目的探讨八宝丹(Ba Bao Dan,BBD)对阿霉素诱导的斑马鱼心脏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化疗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斑马鱼心肌损伤模型,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BBD在不同浓度下对心包水肿比例及心率的干预作用;采用转基因斑马鱼Tg(mpx:... 目的探讨八宝丹(Ba Bao Dan,BBD)对阿霉素诱导的斑马鱼心脏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化疗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斑马鱼心肌损伤模型,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BBD在不同浓度下对心包水肿比例及心率的干预作用;采用转基因斑马鱼Tg(mpx:EGFP)原位观察BBD对心脏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抑制作用;观察BBD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Real-time qPCR检测铁死亡相关因子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a,gpx4a)、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arachidonate5-lipoxygenase,alox5a)、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的mRNA表达;采用亚铁离子荧光探针检测斑马鱼心脏亚铁离子的积累情况。结果BBD能够减缓Dox导致的斑马鱼心包水肿和心率减慢,减少心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P<0.05);降低MDA的浓度(P<0.05),同时增强SOD和CAT的活性(P<0.05);显著抑制铁死亡,减少斑马鱼心脏亚铁离子的积累,抑制ptgs2、alox5a、acsl4的表达(P<0.05),同时促进gpx4a的表达(P<0.05)。结论BBD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的发生调节铁死亡从而减弱Dox诱导的斑马鱼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宝丹 阿霉素 斑马鱼 心肌损伤 脂质过氧化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胰腺癌类器官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新进展
2
作者 陈虹 曹治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0-597,共8页
胰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高度异质性和恶性表型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7.2%。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开发研究常依赖于传统的二维培养模型(细胞系)和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瘤模型,但因细胞系缺乏肿瘤的三维环境和异质性特征,而异种移植瘤模... 胰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高度异质性和恶性表型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7.2%。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开发研究常依赖于传统的二维培养模型(细胞系)和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瘤模型,但因细胞系缺乏肿瘤的三维环境和异质性特征,而异种移植瘤模型则存在培养时间长、成功率低、难以开展高通量药物筛选等问题,急需开发可高度反映胰腺癌特征和分子变异的三维培养模型。人源胰腺癌类器官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三维培养模型,是从组织样本中提取的多细胞单位,在机械和酶消化后嵌入细胞外基质凝胶中,可再现原患者的组织学特征及器官特点,甚至具有原器官的功能。随着胰腺癌类器官培养体系的不断发展及完善,其简便、经济及稳定的培养技术已经逐步建立,推动人源胰腺癌类器官的应用扩展到药物高通量筛选、个体化精准治疗、更深入的发病机制及针对性的药物开发研究。同时,人源胰腺癌类器官亦是胰腺癌临床分子分型研究的优势全新半体内模型,特别在针对研究高突变及高异质性患者的病因、分子特征、组织形态及体细胞突变负荷方面表现优越。大样本量人源胰腺癌类器官生物样本库的构建,将成为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肿瘤学研究的全新平台,有助于胰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治疗策略的优化。人源胰腺癌类器官可再现临床患者特征的实验室模型的应用,将使药物筛选、发病机制研究、个体化治疗的实现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人源胰腺癌类器官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该文为从事相关人源胰腺癌类器官研究的人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人源类器官 发病机制 药物筛选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柱层析分离虎杖中白藜芦醇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凌燕 郭晋隆 +4 位作者 叶冰莹 张华 许莉萍 陈如凯 陈由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04-107,139,共5页
本论文初步探讨了虎杖中白藜芦醇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比较了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不同流速洗脱条件下白藜芦醇样品在LH-20凝胶层析柱上的分离效果,以及虎杖的乙醇提取液通过氯仿、乙酸乙酯萃取,凝胶柱层析分离后的成分变化,实验表明,当... 本论文初步探讨了虎杖中白藜芦醇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比较了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不同流速洗脱条件下白藜芦醇样品在LH-20凝胶层析柱上的分离效果,以及虎杖的乙醇提取液通过氯仿、乙酸乙酯萃取,凝胶柱层析分离后的成分变化,实验表明,当以甲醇为洗脱液,浓度为60%,流速为0.5mL/min时,白藜芦醇样品的分离效果最好。采用中压液相色谱检测收集到的白藜芦醇纯度(以白藜芦醇峰面积占总峰面积计算)可达80.34%,回收率达86.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 LH-20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药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调节和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郑良朴 林薇 +2 位作者 叶蕻芝 陈文列 胡海霞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药、茶和乌龙药茶分别灌胃,实验35d后,检测大鼠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药、茶和乌龙药茶分别灌胃,实验35d后,检测大鼠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以及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和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来观察乌龙药茶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药、茶和乌龙药茶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液TCHO、TC、LDL-C和ET-1含量,提高HDL-C和NO含量(P<0.05,P<0.01),其中,乌龙药茶作用显著优于药、茶。研究结论,药、茶和乌龙药茶均能显著调节机体的血脂水平,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乌龙药茶表现为药与茶两者协同作用、提高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药茶 高脂血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对川芎-白芍与其单味药挥发油的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郑春松 叶蕻芝 +1 位作者 刘献祥 林志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研究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指纹图谱的化学特征。方法: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建立川芎、白芍及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的红外光谱,采用峰位、峰形及峰强进行评价,并与单味药川芎、白芍进行比较。结果:药对川芎... 目的:研究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指纹图谱的化学特征。方法: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建立川芎、白芍及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的红外光谱,采用峰位、峰形及峰强进行评价,并与单味药川芎、白芍进行比较。结果:药对川芎-白芍、单味药川芎及白芍的红外光谱相似,但配伍后挥发油中某类化学成分的吸收度减小。结论:该方法能直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谱,直观地揭示川芎-白芍配伍后的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川芎-白芍 挥发油 指纹图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药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尿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林薇 郑良朴 +1 位作者 叶蕻芝 陈文列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6-199,共4页
观察乌龙药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尿酸水平调节,以及对肝组织的影响。采用高脂并酒精喂养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通过药、茶和乌龙药茶分别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 观察乌龙药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尿酸水平调节,以及对肝组织的影响。采用高脂并酒精喂养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通过药、茶和乌龙药茶分别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含量。结果为药、茶和乌龙药茶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液ALT、AST、UA、TCHO、TC、LDL-C、UA、XOD含量,提高HDL-C含量(P<0.05,P<0.01),其中,乌龙药茶作用显著优于药、茶。研究结论,药、茶和乌龙药茶均能显著调节机体的血脂水平和尿酸水平,乌龙药茶表现为药与茶两者协同作用,提示乌龙药茶对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预防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药茶 高脂血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EMTP组织处理仪制样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林如辉 黄美雅 +1 位作者 陈文列 黄云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6,共2页
关键词 透射电镜 组织处理仪 脱水 制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林薇 赵锦燕 +3 位作者 郑良朴 曹治云 陈旭征 叶蕻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以及其生成一氧化氮(NO)的情况。方法用MTT法观察VSMCs的增殖,Transwell小室法观察VSMCs的迁移、侵袭,并检测培养上清液一氧化氮(NO)的含量。...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以及其生成一氧化氮(NO)的情况。方法用MTT法观察VSMCs的增殖,Transwell小室法观察VSMCs的迁移、侵袭,并检测培养上清液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血府逐瘀汤组能显著促进VSMCs的增殖(P<0.05),20%,30%血府逐瘀汤组能显著抑制VSMCs的增殖(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培养48 h的培养上清液中,血府逐瘀汤组的NO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且与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的浓度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低浓度(<10%)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有促进VASMCs增殖和迁移、侵袭的作用,高浓度(>10%)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有抑制VASMC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上清液的N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骨消痛颗粒含药血清对兔软骨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叶蕻芝 李西海 +3 位作者 梁文娜 郑春松 陈文列 刘献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24-628,共5页
目的:探讨透骨消痛颗粒含药血清对兔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新西兰兔膝关节关节软骨Ⅱ型胶原酶消化,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体外培养第3代软骨细胞随机分为5组,分别加入培养液、空白血清和中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继续培养2... 目的:探讨透骨消痛颗粒含药血清对兔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新西兰兔膝关节关节软骨Ⅱ型胶原酶消化,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体外培养第3代软骨细胞随机分为5组,分别加入培养液、空白血清和中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继续培养24、48、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显示中药血清中、高剂量能够刺激软骨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和G2/M期,并呈现时间的依赖性,干预48 h后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与G2/M期细胞之和增加,与低量组、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骨消痛颗粒含药血清能有效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骨消痛颗粒 含药血清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降脂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调节和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薇 郑良朴 +1 位作者 陈文列 叶蕻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和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肝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山楂降脂汤高、中、低剂量和阳性对照药血脂康分别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肝、肾组织的...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和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肝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山楂降脂汤高、中、低剂量和阳性对照药血脂康分别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山楂降脂汤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液ALT、AST、UA、TCHO、TC、LDL-C、ET-1含量(P<0.05,P<0.01),提高HDL-C、NO含量(P<0.05,P<0.01),其中山楂降脂汤的作用随剂量递增。结论山楂降脂汤能显著调节机体的血脂水平,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降脂汤 高脂血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虎芪黄汤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 IL-6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薇 许云禄 +1 位作者 郑良朴 叶蕻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7期1501-1502,共2页
目的:观察龙虎芪黄汤对卡介苗(BCG)+脂多糖(LPS)所致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IL-6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通过龙虎芪黄汤高、中、低剂量灌胃,检测血清ALT、AST、TNF-α... 目的:观察龙虎芪黄汤对卡介苗(BCG)+脂多糖(LPS)所致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IL-6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通过龙虎芪黄汤高、中、低剂量灌胃,检测血清ALT、AST、TNF-α、IL-6的含量,并观察小鼠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龙虎芪黄汤可显著降低BCG+LPS所致小鼠血清ALT、AST的升高(P<0.01),同时也明显降低TNF-α、IL-6的升高(P<0.05),能明显改善BCG+LPS所致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龙虎芪黄汤对BCG+LPS所致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减少细胞毒因子释放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肝损伤 龙虎芪黄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鲈胸腺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的研究
12
作者 马燕梅 林树根 +2 位作者 陈文列 王全溪 李志刚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41-145,共5页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胸腺的组织结构。花鲈胸腺位于鳃腔背侧上角深处,第4鳃弓背侧,紧贴在鳃腔上皮层之下,为鳃盖粘膜所覆盖,呈一对卵圆形的薄片组织。光镜下,胸腺实质的结构可明显分为外区、中区和内区...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胸腺的组织结构。花鲈胸腺位于鳃腔背侧上角深处,第4鳃弓背侧,紧贴在鳃腔上皮层之下,为鳃盖粘膜所覆盖,呈一对卵圆形的薄片组织。光镜下,胸腺实质的结构可明显分为外区、中区和内区。外区为鳃腔膜之下,由粘液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构成;中区细胞多且排列紧密,染色深;内区细胞少,排列疏松,染色浅,中区和内区主要由淋巴细胞和胸腺上皮细胞构成,类似于哺乳动物胸腺的皮质和髓质。电镜下观察了花鲈胸腺中的淋巴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凋亡的淋巴细胞、血-胸腺屏障。并对花鲈胸腺各分区的结构、各种细胞的形态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胸腺 组织学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桐皮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化学空间及多靶点效应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郑春松 叶蕻芝 +1 位作者 刘献祥 徐筱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从化学空间角度探讨海桐皮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多靶点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方法对海桐皮汤中分子组成的数据库及药物分子/类药分子数据库进行化学空间分析,对一些特征描述符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多维化学空... 目的:从化学空间角度探讨海桐皮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多靶点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方法对海桐皮汤中分子组成的数据库及药物分子/类药分子数据库进行化学空间分析,对一些特征描述符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多维化学空间映射到二维空间以得到更直观的图像。结果:海桐皮汤中分子有良好的多样性,既有类药性质,也是天然产物化合物的一个特殊的子集。结论:本方法直观地揭示了复方海桐皮汤的多靶点效应,对于解释复方的协同效应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皮汤 多样性 化学空间 分子描述符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