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4个果梅主栽品种果实营养品质、香气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0
1
作者 姜翠翠 叶新福 +2 位作者 林炎娟 方智振 周丹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6-283,共8页
以福建省4个果梅主栽品种青竹梅、龙眼梅、杭梅和白粉梅为试材,分析测定果实的主要性状和营养成分,包括单果质量、果实大小、VC、总酚、类黄酮、可溶性糖、有机酸、香气组分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4个果梅品种VC、总酚、类黄酮、... 以福建省4个果梅主栽品种青竹梅、龙眼梅、杭梅和白粉梅为试材,分析测定果实的主要性状和营养成分,包括单果质量、果实大小、VC、总酚、类黄酮、可溶性糖、有机酸、香气组分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4个果梅品种VC、总酚、类黄酮、可溶性糖、有机酸、香气组分以及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果梅主要可溶性糖为蔗糖,其次为葡萄糖和果糖;主要有机酸为柠檬酸,其次为苹果酸、琥珀酸、乙酸和奎宁酸;4个果梅品种果实共检测出110种挥发性物质,包括30种酯类、26种醇类、17种醛类、15种酮类、7种酸类以及15种其他类,其中有26种物质为4个品种共有成分,2-己烯醛、己醛、己醇和反式-罗勒烯醇可能是果梅特征香气的重要物质;4个果梅品种含有较高的K、Ca和Se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得出综合得分品种最高为青竹梅,青竹梅果实挥发性物质相对总含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且综合品质最佳,适宜作为选育果梅良种的育种材料。本研究结果为明确果梅营养价值评价及其在良种选育、生产加工中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梅 可溶性糖 有机酸 香气组分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表达特征分析
2
作者 刘晓驰 路喻丹 +4 位作者 冯新 高敏霞 赖瑞联 陈桂信 陈义挺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为探究几丁质酶基因家族(CHis)的特征和功能,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中鉴定得到18个AcCHis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它们分别聚在GH18和GH19分支,可分为6小组,组内各成员间的保守结构域、基因结构、蛋白质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Ac... 为探究几丁质酶基因家族(CHis)的特征和功能,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中鉴定得到18个AcCHis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它们分别聚在GH18和GH19分支,可分为6小组,组内各成员间的保守结构域、基因结构、蛋白质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AcCHis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主要涉及激素响应、非生物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调控。18个AcCHis基因不均匀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其中有5个基因发生了片段重复。AcCHis的表达可能受到miR172、miR408调控。AcCHis中,GH18与GH19成员在不同组织(成熟果、幼果、叶、茎、花)中的转录差异明显。在猕猴桃果实贮藏过程中,90.9%的GH18成员不表达或表达量较低;而71.4%的GH19成员呈现差异表达,其中猕猴桃果实中AcCHi8在25℃贮藏1周和4℃贮藏1~3周均上调表达,以4℃贮藏3周的表达量最大(为对照的188倍),而果实浸泡ABA后在25℃贮藏1周的表达下调,推测AcCHis基因可能参与采后果实贮藏软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猕猴桃 基因鉴定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条件下猕猴桃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义挺 赖瑞联 +4 位作者 冯新 程春振 钟春水 高敏霞 吴如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51-1256,共6页
以‘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初步测定,并比较室温贮藏、4℃低温贮藏和脱落酸处理对果实香气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共检出香气成分38种,以醛类与醇类为主,含... 以‘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初步测定,并比较室温贮藏、4℃低温贮藏和脱落酸处理对果实香气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共检出香气成分38种,以醛类与醇类为主,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分别为己烯醛(39.25%~61.15%)、己醛(12.63%~18.15%)及正己醇(4.22%~11.60%)。与对照组相比,室温贮藏后,香气成分中烃类、酯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增加,而醛类相对含量减少;4℃低温贮藏后,烃类和酯类相对含量增加,醛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减少;脱落酸处理后,烃类、醛类与酯类的相对含量均增加,而醇类相对含量减少。试验结果为猕猴桃果实贮藏保鲜和软化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低温 脱落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工墨玉”葡萄在福建古田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鑫铭 陈婷 雷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5-176,共2页
2018年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入葡萄新品种"天工墨玉"开展区域试验观察,连续3年试种,发现其果穗圆锥形,较紧凑,平均单穗质量460.19 g;果粒近圆形,紫黑色,平均单粒质量10.15 g;果... 2018年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入葡萄新品种"天工墨玉"开展区域试验观察,连续3年试种,发现其果穗圆锥形,较紧凑,平均单穗质量460.19 g;果粒近圆形,紫黑色,平均单粒质量10.15 g;果肉硬脆,草莓香味较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鲜食品质优良;不裂果,耐贮运;未见明显病虫害。"天工墨玉"葡萄适宜在福建避雨设施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墨玉”葡萄 福建古田 引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萼剂对“浙梨6号”果实品质与着果率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少敏 黄新忠 +3 位作者 陈小明 胡宁三 黄保平 姜翠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1,206,共6页
针对“浙梨6号”因部分萼片宿存或残存、果顶尖凸等而影响果实品相问题,选择PBO、氟硅唑、丙环唑3种脱萼剂,以清水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脱萼剂处理果实的脱萼率提高23.27~26.01百分点,果顶尖凸率降低24.55~26.44百分... 针对“浙梨6号”因部分萼片宿存或残存、果顶尖凸等而影响果实品相问题,选择PBO、氟硅唑、丙环唑3种脱萼剂,以清水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脱萼剂处理果实的脱萼率提高23.27~26.01百分点,果顶尖凸率降低24.55~26.44百分点,扁圆果占比、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33.19~37.66百分点、37.9~57.1 g和0.68~0.94百分点,但果实偏斜度、全锈果率分别偏高0.54~0.74和18.36~19.23百分点,端正果率、着果率分别下降15.89~21.07和5.43~6.62百分点,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上述3种脱萼剂分别选择4000、333.3、444.4 mg·L^(-1)和花序分离期进行喷施,在保证脱萼防凸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对着果率及果形端正度等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萼剂 尖凸率 偏斜度 可溶性固形物 着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梨简化棚架栽培树形树冠与产量形成差异比较分析
6
作者 曾少敏 陈小明 +2 位作者 胡宁三 黄新忠 姜翠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1,共5页
以梨双臂顺行式树形为对照,对单干单主枝、双干双主枝2种改进型简化棚架栽培树形早期树冠与产量形成进行多年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梨双臂顺行式树形相比,单干单主枝、双干双主枝2种树形主干增粗较慢、主枝增长较快,差异达显著或极... 以梨双臂顺行式树形为对照,对单干单主枝、双干双主枝2种改进型简化棚架栽培树形早期树冠与产量形成进行多年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梨双臂顺行式树形相比,单干单主枝、双干双主枝2种树形主干增粗较慢、主枝增长较快,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大、中、小型3类结果枝组数量峰值分别出现于定植后第5年、第3年、第3年,均提早1年以上;定植当年至定植后第5年形成花芽数量更多,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定植后第2至第6年单位面积累计产量分别增加3009.93、2830.18kg/667m^(2),累计纯收益分别增加23429.44元/667m^(2)与21991.44元/667 m^(2),加快树冠形成与缩短进入盛产期和回收建园成本时间的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架栽培 简化树形 树冠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对浙梨6号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曾少敏 陈小明 +2 位作者 黄保平 黄新忠 姜翠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8-976,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套袋处理对浙梨6号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性状的影响,为改善浙梨6号综合品质、提升果品价值提供参考。【方法】以浙梨6号为试材,设置不同果袋、不同套袋方式和不同时期套袋处理,以果实不套袋为对照,测定成熟期果实的外观... 【目的】研究不同套袋处理对浙梨6号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性状的影响,为改善浙梨6号综合品质、提升果品价值提供参考。【方法】以浙梨6号为试材,设置不同果袋、不同套袋方式和不同时期套袋处理,以果实不套袋为对照,测定成熟期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果袋处理果面亮度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套白色单层大袋果实果锈指数显著低于对照(P<0.05),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甜度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二次套袋果实果锈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和一次套袋,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Vitamin C,VC)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果糖、葡萄糖含量和甜度值显著高于对照和一次套袋(P<0.05)。盛花后10、20、30 d套袋,黄绿果较多(≥50%),果锈指数较低(0.471~0.600),果点直径和密度显著低于对照,而盛花后60 d套袋,全锈果较多(72.5%);除盛花后10 d处理外,各时期套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套白色单层大袋对浙梨6号果实外观品质改善效果显著,同时采用“白色小蜡袋+白色单层大袋”的二次套袋方式,盛花后10~30 d为生产黄绿色果品的防锈套袋适宜期,盛花后60 d为生产全锈褐皮果品的不防锈套袋适宜期,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无显著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梨6号 套袋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BBX基因家族成员鉴定与转录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路喻丹 刘晓驰 +2 位作者 冯新 陈桂信 陈义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2,共11页
【目的】BBX(B-Box)作为锌指转录因子亚家族之一,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本研究旨在揭示猕猴桃BBX家族的基因特征和潜在功能。【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对猕猴桃BB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分析其蛋白质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系统发育特... 【目的】BBX(B-Box)作为锌指转录因子亚家族之一,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本研究旨在揭示猕猴桃BBX家族的基因特征和潜在功能。【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对猕猴桃BB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分析其蛋白质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系统发育特征、蛋白质保守结构域以及同源特性等,同时研究它们在不同组织部位和果实贮藏过程的表达模式。【结果】48个AcBBX不均匀地分布于22条染色体上,编码的氨基酸长度126-515 aa,蛋白分子量14172.09-57905.84 Da,预测有4种亚细胞定位;家族成员有0-4个内含子;启动子含有光反应、植物激素调控、逆境胁迫调控、生长发育调控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进化树及保守结构域被聚为5个组,基因串联重复和片段复制是家族成员扩张的主要原因。AcBBXs在猕猴桃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有差异,7个成员在成熟果中表达量较其他部位高,3个成员在幼果中表达较高,7个成员在叶中表达量较高,3个成员在花中表达量较高;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3个成员受果实外源激素调控影响表达上调且高于其他处理组,6个成员在果实室温贮藏一周后表达上调且高于其他处理组。在果实4℃低温贮藏过程中,10个成员的表达随时间增加而上调,5个成员的表达随时间增加而下调。【结论】揭示了BBX家族不同成员在猕猴桃生长发育和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转录特征,为后续猕猴桃BBX基因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BBX转录因子 全基因组鉴定 不同组织部位 果实贮藏 转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Cu/ZnSOD的克隆及其在果实贮藏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冯新 赖瑞联 +3 位作者 高敏霞 陈文光 吴如健 陈义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80-991,共12页
【目的】探讨猕猴桃Cu/ZnSOD的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部位与果实贮藏中的表达特征,丰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果实采后品质关系的研究。【方法】以‘米良1号’猕猴桃为材料,采用RT-PCR法克隆得到2个Cu/ZnSOD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AdCSD1和AdCS... 【目的】探讨猕猴桃Cu/ZnSOD的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部位与果实贮藏中的表达特征,丰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果实采后品质关系的研究。【方法】以‘米良1号’猕猴桃为材料,采用RT-PCR法克隆得到2个Cu/ZnSOD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AdCSD1和AdCSD2,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序列特征、功能结构域、基因结构及系统进化关系,应用qRT-PCR技术研究它们在不同组织部位、不同贮藏温度和激素处理后的表达模式。【结果】AdCSD1和AdCSD2的开放阅读框分别为459和621 bp,分别编码152和206个氨基酸,登录号分别为MF034869和KY471357。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dCSD1和AdCSD2对密码子选择偏性不强,均编码具亲水性的稳定酸性蛋白,且包含完整的Cu/ZnSOD结构域和保守的Cu2+/Zn2+结合位点。AdCSD1和AdCSD2的外显子内含子组成不同,且它们的序列一致性较低,在系统进化树中位于2个不同的分支,可能源自不同的基因祖先。AdCSD1和AdCSD2在猕猴桃各组织部位(根、茎、叶、花、幼果和成熟果)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不同。猕猴桃果实中AdCSD1和AdCSD2在4℃低温贮藏过程中的表达量均比25℃常温贮藏中同期的表达量低;它们在脱落酸处理后的表达均下调,而在赤霉素处理后的表达模式不同。【结论】AdCSD1和AdCSD2均参与猕猴桃各组织部位活性氧的清除,且在果实低温贮藏中的表达受到抑制,但它们对外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应答模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AdCSD1 AdCSD2 低温 激素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覆反光膜对秋姬李果实色泽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姜翠翠 方智振 +2 位作者 潘少霖 周丹蓉 叶新福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2-104,111,共4页
在福建省古田县,以秋姬李为试材,研究果园地面覆反光膜(银白色镀铝塑料膜)对果实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类黄酮、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反光膜可促使秋姬李果实提前转色,改善果面色泽,着色加深,果... 在福建省古田县,以秋姬李为试材,研究果园地面覆反光膜(银白色镀铝塑料膜)对果实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类黄酮、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反光膜可促使秋姬李果实提前转色,改善果面色泽,着色加深,果皮花色苷含量显著提高。地面覆反光膜可显著提高秋姬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对果实维生素C、类黄酮含量及后期的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可显著提高果皮的总酚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光膜 秋姬李 果实色泽 内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姬李’PsMYB18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方智振 姜翠翠 +3 位作者 周丹蓉 潘少霖 林炎娟 叶新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7-845,共9页
[目的]克隆在采后‘秋姬李’果皮积累花色苷过程中高表达的MYB抑制因子PsMYB18基因,研究其序列特征、表达特点与功能。[方法]以‘秋姬李’为试材,采用qRT-PCR分析不同温度和光照处理条件下‘秋姬李’果皮中PsMYB18基因的转录水平,采用RT... [目的]克隆在采后‘秋姬李’果皮积累花色苷过程中高表达的MYB抑制因子PsMYB18基因,研究其序列特征、表达特点与功能。[方法]以‘秋姬李’为试材,采用qRT-PCR分析不同温度和光照处理条件下‘秋姬李’果皮中PsMYB18基因的转录水平,采用RT-PCR克隆PsMYB18基因,并通过烟草叶片瞬时表达试验分析PsMYB18的功能。[结果]qRT-PCR分析表明20℃和光照处理可促进‘秋姬李’果皮PsMYB18基因表达。PsMYB18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702bp,编码233个氨基酸的蛋白。进化树分析表明PsMYB18与其他植物的花色苷合成抑制因子亲缘关系较近。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具有保守的R2R3结构域和抑制基序C1和C2。烟草瞬时表达试验表明,PsMYB18可抑制正调控因子PsMYB10.1和PsbHLH3的花色苷合成诱导功能。[结论]‘秋姬李’PsMYB18为花色苷合成抑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姬李’ PsMYB18 花色苷合成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对巨峰葡萄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鑫铭 陈婷 +1 位作者 刘锡铭 雷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2-789,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处理对葡萄物候期、植株生长量、叶片质量、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等的综合影响。【方法】以5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材料,于始花期开始每15d喷施1次,共喷施3次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结果】葡萄叶... 【目的】探讨不同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处理对葡萄物候期、植株生长量、叶片质量、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等的综合影响。【方法】以5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材料,于始花期开始每15d喷施1次,共喷施3次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结果】葡萄叶面喷施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可提早果实成熟期,促进果皮着色,加速结果枝和营养枝成熟老化,增大叶片厚度及新梢粗度,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作用显著。不同处理间以处理4(氨基酸≥100 g·L^-1,黄腐酸≥100 g·L^-1,微量元素B+Fe+Zn+Mn≥20 g·L^-1)效果最佳:可使巨峰葡萄成熟上市时期提早12 d,叶片厚度、新梢粗度、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植株光合作用。该处理一年生结果枝和营养枝成熟度分别达到90%和76%,对营养积累及翌年成花具有积极意义。【结论】喷施后巨峰葡萄果皮紫黑色,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8.1%,固酸比值54.66,每667m^2产值2万余元,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 巨峰葡萄 生长 果实品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钙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鑫铭 陈婷 雷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95-1301,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钙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以叶面、果穗喷施及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2种方式,分别施用1500倍糖醇钙和800倍硝酸钙2种不同... 【目的】研究不同钙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以叶面、果穗喷施及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2种方式,分别施用1500倍糖醇钙和800倍硝酸钙2种不同的钙肥,测定巨峰葡萄成熟过程中的果皮着色、不同部位钙含量、可溶性固形物质、总糖、总酸含量及果粒硬度等指标。【结果】钙肥施用对提升巨峰葡萄外观着色、内在品质及不同部位钙含量等均起到一定作用。不同处理间以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糖醇钙肥处理果皮着色较深;糖酸比值44.63;总酚、花色苷、共价结合型果胶及离子结合型果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皮与果肉钙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36倍和1.73倍;果肉硬度比对照高出19.28%;可溶性固形物较对照提升5.71%。【结论】钙处理对提升巨峰葡萄内外在果实品质具有一定作用,以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1500倍糖醇钙肥处理对巨峰葡萄鲜果品质提升效果最佳,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灌施 巨峰葡萄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Aux/IAA家族基因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智振 姜翠翠 +2 位作者 周丹蓉 潘少霖 叶新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7-255,共9页
为了解Aux/IAA家族基因在李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转录组中的Aux/IAA家族基因,并分析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转录组中共有26个Aux/IAA家族... 为了解Aux/IAA家族基因在李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转录组中的Aux/IAA家族基因,并分析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转录组中共有26个Aux/IAA家族成员,大部分为位于细胞核的不稳定亲水蛋白质。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ux/IAA家族成员可分为A、B两组,共9个亚组。大部分Aux/IAA蛋白质含有4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16个Aux/IAA家族基因在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成熟过程中差异表达。PsIAA11、PsIAA13、PsIAA14、PsIAA18、PsIAA19和PsIAA25在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Aux/IAA家族基因与李果实成熟密切相关,这为深入研究Aux/IAA家族基因在李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Aux/IAA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梨品种避雨栽培生长发育、产量与果实品质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曾少敏 黄新忠 陈小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7-844,共8页
【目的】增强南方湿热梨产区避雨栽培推广应用的针对性。【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采取定树跟踪调查方法,探讨了避雨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梨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与果实品质变化趋势。【结果】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果实发育期与营养... 【目的】增强南方湿热梨产区避雨栽培推广应用的针对性。【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采取定树跟踪调查方法,探讨了避雨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梨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与果实品质变化趋势。【结果】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果实发育期与营养生长期延长、花序与花朵坐果率提高、枝叶生长弱化、果实外观改善及果实硬度降低、总糖含量增加、总酸含量减少趋势明显。易发生早期落叶的3个早熟品种的花芽比例、百花芽重、单株产量、单果质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新玉无差异外,翠玉、翠冠显著提高。不易发生早期落叶的2个中熟品种花芽比例、百花芽重、单果质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或减少;单株产量晚翠无差异,黄花降低22.4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晚翠无差异,黄花显著降低。3个绿皮梨品种感锈程度减轻,其中翠玉感锈果率、感锈面比、花脸果率均极显著降低;翠冠、晚翠感锈果率无差异,感锈面比极显著降低,花脸果率则极显著增加。【结论】易发生早期落叶、果实抗锈的早熟品种适宜采用常年覆膜避雨栽培;易发生早期落叶、果实感锈早熟品种采用常年覆膜避雨栽培时,应配之果实套袋措施;不易发生早期落叶的中熟品种应以露地栽培为宜,若采用避雨栽培应选择生长发育中前期覆膜、采果后揭膜的阶段性避雨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雨栽培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覆盖反光膜对巨峰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鑫铭 陈婷 +1 位作者 林金辉 雷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9-565,共7页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园地面覆盖反光膜(银白色镀铝塑料膜)对巨峰葡萄果实色泽及品质的综合影响。【方法】在福建省建瓯市小松镇,以3年生避雨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于果实转色初期行间地面覆盖反光膜,比较覆膜对果实成熟过程中...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园地面覆盖反光膜(银白色镀铝塑料膜)对巨峰葡萄果实色泽及品质的综合影响。【方法】在福建省建瓯市小松镇,以3年生避雨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于果实转色初期行间地面覆盖反光膜,比较覆膜对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穗上下部果粒着色、花色苷含量、果粒纵横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组分及总酸含量等的影响。【结果】地面覆盖反光膜有利于巨峰葡萄提早转色,促进果穗上下部着色一致,果皮花色苷含量显著提高;覆膜后果穗不同部位的果粒硬度值提升67.30%以上,单粒质量提升26.79%以上;果粒呈椭圆形或长圆形,可以良好体现巨峰葡萄粒形性状;覆膜后巨峰葡萄的总糖和糖组分含量较对照有不同程度提升且果穗下部糖含量提升明显;处理较对照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有提升但差异不显著。【结论】避雨栽培巨峰葡果实成熟前30 d行间铺设反光膜可有效促进果穗下部果粒转色,果实着色均匀一致,果皮花色苷含量提升,果实品质稳定,可在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光膜 巨峰葡萄 果实着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紫云英对退化土壤中猕猴桃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赖瑞联 程春振 +4 位作者 冯新 高敏霞 陈文光 吴如健 陈义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87-1291,共5页
为研究间作绿肥对退化土壤中猕猴桃生长的影响,试验以东红猕猴桃为材料,研究了间作紫云英后退化土壤中猕猴桃成活率、茎叶生长情况以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等。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紫云英间作的试验组猕猴桃长势良好,株高、株径、叶片数... 为研究间作绿肥对退化土壤中猕猴桃生长的影响,试验以东红猕猴桃为材料,研究了间作紫云英后退化土壤中猕猴桃成活率、茎叶生长情况以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等。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紫云英间作的试验组猕猴桃长势良好,株高、株径、叶片数、叶面积和单叶重均显著提高,但叶绿素含量并未发生明显改变。此外,间作紫云英后猕猴桃光系统Ⅱ(Photosystems,PSⅡ)实际光合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明显。表明间作紫云英能够有效促进退化土壤中猕猴桃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紫云英 退化土壤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南方李品种果实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姜翠翠 林炎娟 王小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08,共7页
为建立中国南方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和为南方李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对近年来南方主栽的8个李品种果实(芙蓉李、胭脂李、红李、秋姬李和黑琥珀李采自福建古田,华蜜大蜜李、白脆鸡麻李和红线李采自广东翁源)基本性状(... 为建立中国南方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和为南方李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对近年来南方主栽的8个李品种果实(芙蓉李、胭脂李、红李、秋姬李和黑琥珀李采自福建古田,华蜜大蜜李、白脆鸡麻李和红线李采自广东翁源)基本性状(单果质量、大小、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营养品质(总酚、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有机酸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的果实单果质量、大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含量、花青苷含量、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是成熟李果实主要的可溶性糖。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其次为柠檬酸和异柠檬酸,其他有机酸包括草酸、酒石酸、琥珀酸和富马酸,品种间总有机酸含量差异趋势与苹果酸含量差异趋势基本一致。对8个李品种果实的20个主要营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分别包含了原来信息的32.07%和24.93%,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评价李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在8个品种中,芙蓉李果实的总酚、花青苷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有机酸含量最低,可作为进一步选育优质李新品种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酚 花青苷 可溶性糖 有机酸 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的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Expansin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智振 林炎娟 +3 位作者 姜翠翠 周丹蓉 潘少霖 叶新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9-928,共10页
【目的】Expansin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细胞壁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壁柔韧性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Expansin基因家族特征及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并比较Expansin基因在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之间的差异... 【目的】Expansin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细胞壁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壁柔韧性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Expansin基因家族特征及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并比较Expansin基因在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之间的差异表达。【方法】基于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成熟过程的转录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Expansin家族基因鉴定与分析。【结果】鉴定出33个李Expansin基因家族成员,编码蛋白长度在176~460 aa,分子量在19.21~51.33 kD,等电点4.62~9.83,大部分为位于细胞外的稳定亲水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李Expansin家族成员可分为4个组:22个EXPA、6个EXPB、1个EXPLA和4个EXPLB。所有李Expansin蛋白质均具有保守的DPBB1和Pollenallerg1结构域。保守基序分析表明,同一组Expansin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序组成。9个Expansin基因在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成熟过程中差异表达。【结论】Expansin在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解析李Expansin家族基因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expansin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对梨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小明 曾少敏 黄新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76-1384,共9页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对梨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完善避雨栽培土壤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一梨园进行避雨和露地处理的梨树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梨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其与土壤化学性...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对梨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完善避雨栽培土壤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一梨园进行避雨和露地处理的梨树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梨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和梨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梨树果实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相对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可以显著提高梨果实的蔗糖、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83倍和1.08倍,但维生素C和总酸含量显著降低,分别减少了1.23倍和1.20倍。糖酸比显著增加,果实品质更好。梨园土壤化学性质结果表明,避雨处理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含水量显著低于露地处理,全氮显著高于露地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避雨处理的梨树根际土壤在门水平的细菌群落主要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露地处理的梨树根际土壤在门水平的细菌群落主要以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不可培养的森林土壤细菌(uncultured forest soil bacterium)和不可培养的变形菌(uncultured proteobacterium)为主;避雨处理显著增加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根际微生物属多样性与全氮、速效氮含量和pH值正相关,但与全钾、全磷、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呈负相关,而与果实蔗糖和还原糖含量正相关。【结论】避雨栽培对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有促进作用,增强梨树根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有利于梨树生长和果实产量和品质,但不利于土壤的物质循环。适当的露地栽培有利于梨园的土壤物质循环,提高梨园生产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土壤 避雨栽培 根际微生物 品质指标 土壤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