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莆田枇杷营养状况的调查与评价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姚宝全 黄梅卿 +1 位作者 郑福粦 蔡开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3-35,42,共4页
通过对莆田代表性枇杷园土壤的农化性状及相对应的枇杷叶样的矿质营养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酸度偏低,58.17%的果园土壤pH<5.0,且pH对枇杷树体的矿质营养影响最大,土壤pH与叶片的P、K、Zn和M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Mg... 通过对莆田代表性枇杷园土壤的农化性状及相对应的枇杷叶样的矿质营养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酸度偏低,58.17%的果园土壤pH<5.0,且pH对枇杷树体的矿质营养影响最大,土壤pH与叶片的P、K、Zn和M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Mg、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有效钾、代换性钙和代换性镁含量属中上水平,全氮、有效铜和有效钼含量属中下水平,碱解氮和有效硼普遍较缺乏,而有效磷、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则较丰富。枇杷树体N、Fe、B和Mo营养水平普遍比较适宜,P、Cu营养水平中等偏丰富,Zn、Mn营养较丰富,但K、Ca、Mg绝大多数样品表现为缺乏。除土壤全氮、代换性镁与叶片的N、Mg含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外,其它的土壤农化指标与叶片的矿质营养含量相关均不显著,说明难于利用土壤分析结果来判定枇杷矿质营养状况,通过土壤施肥亦不易立即提高树体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营养状况 土壤 农化性状 调查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平衡施肥数学模型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柯庆明 林文雄 +2 位作者 黄珍发 方加龙 黄梅卿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9-121,共3页
试验研究建立了小白菜平衡施肥数学模型 ,并模拟出小白菜N、P、K肥施用量与产量及利润的回归方程 ,应用边际分析法获得小白菜最高产量施N肥量为 137 12kg/hm2 ,N∶P2 O5∶K2 O =1∶0 77∶0 98;最佳利润施N肥量为 12 3 74kg/hm2 ,N∶P2... 试验研究建立了小白菜平衡施肥数学模型 ,并模拟出小白菜N、P、K肥施用量与产量及利润的回归方程 ,应用边际分析法获得小白菜最高产量施N肥量为 137 12kg/hm2 ,N∶P2 O5∶K2 O =1∶0 77∶0 98;最佳利润施N肥量为 12 3 74kg/hm2 ,N∶P2 O5∶K2 O =1∶0 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平衡施肥 数学模型 模拟研究 氮肥 磷肥 钾肥 产量 施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蕹菜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姚宝全 黄梅卿 蔡开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4,共3页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法,对蕹菜高优栽培氮磷钾肥料合理配施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当N 223.6、P2O550.0和K2O 97.5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224∶0.436时,蕹菜最高经济产量达31391.4 kg/hm2;当N 215.7、P2O546.4和...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法,对蕹菜高优栽培氮磷钾肥料合理配施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当N 223.6、P2O550.0和K2O 97.5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224∶0.436时,蕹菜最高经济产量达31391.4 kg/hm2;当N 215.7、P2O546.4和K2O 90.0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215∶0.417时,蕹菜最佳施肥利润为36211.8元/hm2,经济产量亦达31360.1 kg/hm2。在同等肥力下,蕹菜硝酸盐含量与施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施磷、钾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蕹菜 平衡施肥 效应函数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钙肥用量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林爱惜 甘盛锋 +1 位作者 翁清忠 肖德贵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69-71,共3页
以牡蛎壳粉为钙源,设置7个不同用量处理(0~900 kg/hm^2),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牡蛎壳粉能有效提高花生荚果产量和改善品质,增产幅度达4.73%~14.76%;通过建立施钙效应函数预测结果:最高产量施钙(牡蛎壳粉,下同)为780.8 kg/hm^2,最... 以牡蛎壳粉为钙源,设置7个不同用量处理(0~900 kg/hm^2),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牡蛎壳粉能有效提高花生荚果产量和改善品质,增产幅度达4.73%~14.76%;通过建立施钙效应函数预测结果:最高产量施钙(牡蛎壳粉,下同)为780.8 kg/hm^2,最佳利润施钙量为740.8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牡蛎壳粉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花生平衡施肥效应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林爱惜 肖德贵 +1 位作者 甘盛锋 翁清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1期89-90,共2页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设置秋花生施用氮磷钾肥料试验,模拟出秋花生经济产量和施肥利润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结果表明:秋花生最高经济产量和最佳施肥利润的优化施肥组合分别为:当氮112.20kg/hm2、五氧化二磷71.28kg/hm2和氧化钾14...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设置秋花生施用氮磷钾肥料试验,模拟出秋花生经济产量和施肥利润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结果表明:秋花生最高经济产量和最佳施肥利润的优化施肥组合分别为:当氮112.20kg/hm2、五氧化二磷71.28kg/hm2和氧化钾143.13kg/hm2,三要素比例1∶0.635∶1.276时,秋花生经济产量最高,达3 525.20kg/hm2;而当氮90.21kg/hm2、五氧化二磷55.90kg/hm2和氧化钾126.94kg/hm2,三要素比例1∶0.620∶1.407时,其秋花生施肥利润最佳,达12 836.47元/hm2,经济产量亦较高,为3 491.6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花生 平衡施肥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施用不同钙质肥料效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林爱惜 翁清忠 +1 位作者 肖德贵 甘盛锋 《福建热作科技》 2007年第2期4-5,12,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碳酸钙、石膏、草木灰和牡蛎壳粉等钙肥比对照增产16.86%~17.74%,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但不同钙质肥料之间差异不显著。施用不同钙质肥料的花生籽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相... 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碳酸钙、石膏、草木灰和牡蛎壳粉等钙肥比对照增产16.86%~17.74%,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但不同钙质肥料之间差异不显著。施用不同钙质肥料的花生籽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相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钙质肥料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对甘薯经济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黄梅卿 蔡开地 姚宝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4-258,共5页
应用311-B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氮磷钾肥配比田间试验,拟建甘薯施用氮磷钾肥对经济产量、施肥利润及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维生素C等含量的效应函数,寻优结果表明,甘薯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231.72kg/hm2、P2O5:41.18kg/hm2... 应用311-B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氮磷钾肥配比田间试验,拟建甘薯施用氮磷钾肥对经济产量、施肥利润及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维生素C等含量的效应函数,寻优结果表明,甘薯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231.72kg/hm2、P2O5:41.18kg/hm2和K2O:333.05kg/hm2,其施肥利润和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均达最高,分别10776.60元/hm2和170.9g/kg、52.76g/kg;经济产量和维生素C为次高,经济产量为41.102t/hm2,每100g含维生素C89.62mg;仅淀粉含量稍低,为710.8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施肥 甘薯 经济产量 效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结构对茎用莴苣经济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梅卿 蔡开地 刘希蝶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74-177,共4页
采用(3,3)单形重心饱和设计,在施氮(N)总量为94 kg·hm-2条件下,设置茎用莴苣氮肥分期施用田间试验,建成茎用莴苣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效应函数。通过频率分析寻优,获得较佳施氮分配比例为Z1=0.402、Z2=0.328、Z3=0.270,即基肥重(40%... 采用(3,3)单形重心饱和设计,在施氮(N)总量为94 kg·hm-2条件下,设置茎用莴苣氮肥分期施用田间试验,建成茎用莴苣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效应函数。通过频率分析寻优,获得较佳施氮分配比例为Z1=0.402、Z2=0.328、Z3=0.270,即基肥重(40%)、前追足(33%)、后追适(27%)的分期施氮结构,其对应的分期施肥量为Z'1=37.79 kg·hm2、Z'2=30.83 kg·hm-2、Z'3=25.38 kg·hm-2,期望较高经济产量为45.340 t·hm-2。试验结果也表明,不同氮肥施用期对茎用莴苣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度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总糖、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莴苣 施氮结构 效应函数 经济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三次发酵高效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7
9
作者 蔡开地 黄金华 黄梅卿 《中国食用菌》 2008年第1期29-29,33,共2页
莆田是福建省蘑菇主产区,无论是蘑菇栽培规模、产量,或是栽培技术水平,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亦曾因率先示范推广蘑菇规范化栽培技术而名闻遐迩。蘑菇栽培受气候、原辅材料质量及栽培者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甚大,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培... 莆田是福建省蘑菇主产区,无论是蘑菇栽培规模、产量,或是栽培技术水平,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亦曾因率先示范推广蘑菇规范化栽培技术而名闻遐迩。蘑菇栽培受气候、原辅材料质量及栽培者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甚大,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培养料堆制时常发生沤制现象,诸如游离氨含量过高等问题时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栽培技术 蘑菇栽培 发酵 规范化栽培 培养料堆制 栽培规模 因素影响 材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培养料贴堆再发酵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祖堂 龚国桢 +2 位作者 李强 翁汉东 蔡开地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0,35,共3页
前发酵采用并排贴近式小堆群,以增加好气发酵比重,省工省时;后发酵根据二次发酵后培养料偏生、偏干或氨味3种情况,区别进行再发酵,以提高发酵品质。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培养料 贴堆 再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培养料前发酵贴堆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祖堂 邱春锦 +3 位作者 卢翠香 龚国桢 蔡开地 黄金华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1,共2页
前发酵堆料,变传统的单堆大堆为贴堆小堆,可以提高发酵质量,减少用工成本,提高蘑菇产量。试验表明,采用宽度0.8 m的培养料进行贴堆前发酵,比传统的大堆料(1.8 m),每座菇房(144 m2)节约用工成本200元,平均单产由8.93 kg.m-2提高到11.92 k... 前发酵堆料,变传统的单堆大堆为贴堆小堆,可以提高发酵质量,减少用工成本,提高蘑菇产量。试验表明,采用宽度0.8 m的培养料进行贴堆前发酵,比传统的大堆料(1.8 m),每座菇房(144 m2)节约用工成本200元,平均单产由8.93 kg.m-2提高到11.92 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前发酵 小堆料 贴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