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莆田市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瑞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2期294-294,296,共2页
对莆田市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开展现状进行探讨,并针对当前气象服务工作面临的不足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公共气象服务 现状 发展建议 福建莆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田市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大楼雷击风险评估
2
作者 姚永建 孙蔡亮 许荣华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8期172-173,194,共3页
本文参考应用GB/T21714.2-2008的雷电防护标准,以莆田市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大楼为例,通过对项目所在位置的地形、环境和气候等资料进行采集分析,对项目所在区域的雷电活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合项目内部设备设施的特点和使用性质,对... 本文参考应用GB/T21714.2-2008的雷电防护标准,以莆田市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大楼为例,通过对项目所在位置的地形、环境和气候等资料进行采集分析,对项目所在区域的雷电活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合项目内部设备设施的特点和使用性质,对可能雷击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计算,为该工程项目的功能分区布局、防雷类别与防雷措施确定等提出建设性意见,评估技术方法也对莆田市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雷电灾害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田市气候特点及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何湖清 吴雅芳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4期60-61,101,共3页
莆田市属于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根据1980—2019年间莆田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观测统计资料,整理归纳出本地区气候特征并对气温变化趋势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莆田近40年升温趋势明显,其中年平均气温、... 莆田市属于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根据1980—2019年间莆田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观测统计资料,整理归纳出本地区气候特征并对气温变化趋势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莆田近40年升温趋势明显,其中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及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88℃/10年、0.298℃/10年和0.47℃/10年,一年中最冷月1月、最热月7月,年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4℃/10年、0.553℃/10年,总体上看近40年莆田市气温趋于变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 趋势分析 莆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田市酸雨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何金德 孙蔡亮 +1 位作者 姚永建 朱能文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期145-146,共2页
基于莆田市2006-2011年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的酸雨污染状况及规律。结果显示莆田市平均酸雨频率为64.3%,为中酸雨区,酸雨污染最严重在冬、春两季。通过相关性分析,相比于本地致酸污染物,周边污染物的输送对酸雨污染状况所产生的... 基于莆田市2006-2011年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的酸雨污染状况及规律。结果显示莆田市平均酸雨频率为64.3%,为中酸雨区,酸雨污染最严重在冬、春两季。通过相关性分析,相比于本地致酸污染物,周边污染物的输送对酸雨污染状况所产生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既要防治本地污染源,又要重视广域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PH值 酸雨污染 影响因素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田市秀屿区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冬云 吴雅芳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12期165-166,共2页
本文利用秀屿国家一般气象站1985年—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对秀屿区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增强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秀屿区 气候特征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田市暴雨强度变化的粗浅探讨
6
作者 王瑞国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期170-172,共3页
本文利用60年代后的40多年莆田站、仙游站的气象资料以及一些水文站点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探讨。结果表明,莆田市的暴雨日数和强度均是山区大于平原、沿海;台风是造成莆田市南北洋洪涝的主要天气系统;近十几年来,暴雨记录不断刷新... 本文利用60年代后的40多年莆田站、仙游站的气象资料以及一些水文站点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探讨。结果表明,莆田市的暴雨日数和强度均是山区大于平原、沿海;台风是造成莆田市南北洋洪涝的主要天气系统;近十几年来,暴雨记录不断刷新,15段降水极值明显增强。未来几年到几十年我市暴雨记录还可能刷新,暴雨强度有可能加大,这在今后的暴雨预报服务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应予以充分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强度 变化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田市台风尾流暴雨的路径特征及天气形势特点
7
作者 陈艳真 何宇晖 余佳佳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本文选取1961-2012年共52a台风资料,归纳莆田市台风尾流暴雨的气候统计特征及路径特点,深入分析台风尾流暴雨的成因和天气形势特点,探讨尾流暴雨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莆田台风出现尾流暴雨的比例为11%;尾流暴雨主要出现在7月6候-8月2... 本文选取1961-2012年共52a台风资料,归纳莆田市台风尾流暴雨的气候统计特征及路径特点,深入分析台风尾流暴雨的成因和天气形势特点,探讨尾流暴雨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莆田台风出现尾流暴雨的比例为11%;尾流暴雨主要出现在7月6候-8月2候,8月5候-9月1候;21世纪以来,尾流暴雨台风频数明显多于前40a。莆田市台风尾流暴雨的路径主要有闽中北登陆深入江西(第1型)、闽南二次登陆(第2型)和登闽入粤(第3型)3种型式,其天气形势主要表现为莆田上空200h Pa辐散、500h Pa前倾槽或负变温、850h Pa强西南风急流或有暖式切变维持在莆田至宁德之间.闽南二次登陆型气旋中心垂直结构南倾,登闽入粤型长江口至莆田大的比湿梯度、500百帕以下干线以及冷空气从海上渗入莆田可作为短期预报的主要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暴雨 路径特征 垂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不同冷空气过程对登闽台风极端降水影响的对比分析
8
作者 郑秀丽 林小红 +3 位作者 关辉 林昕 姚林塔 梁宝元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0-674,共15页
针对“海葵”(2311号)、“杜苏芮”(2305号)以及“鲇鱼”(1617号)三个台风登陆福建后引发的特强极端暴雨过程,采用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降水、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以及再分析数据等多源资料,选取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HYSPLIT5.0模型定量分析... 针对“海葵”(2311号)、“杜苏芮”(2305号)以及“鲇鱼”(1617号)三个台风登陆福建后引发的特强极端暴雨过程,采用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降水、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以及再分析数据等多源资料,选取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HYSPLIT5.0模型定量分析冷空气和水汽输送路径及其不同源地的水汽贡献率,并对比不同强度冷空气冷暖作用形式和水汽输送对极端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流层低层冷空气的强度、路径以及水汽输送作用不同,导致台风极端降水落区和强度不同。“海葵”在源自蒙古国的变性冷空气影响下,极端降水落区沿偏东风呈纬向型分布;“鲇鱼”东路和西路弱冷空气分别源自西西伯利亚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冷空气影响下的极端降水落区沿台风倒槽偏向于经向型分布;无冷空气侵入“杜苏芮”外围环流,在台风后部外雨带“列车效应”的持续影响下,极端降水落区沿西南急流呈经向型分布。水汽输送分析显示,“海葵”和“杜苏芮”是源自南海和西太平洋通道的水汽输送占主导作用(水汽贡献率分别为90.4%和100%),降水极端性强;较低的南海和西太平洋通道水汽贡献率(25.5%)是“鲇鱼”降水强度最小的重要原因,但更广的冷空气影响范围造成“鲇鱼”大暴雨区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登陆 极端降水 冷空气 水汽输送 轨迹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大气低频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丽娜 高建芸 +1 位作者 陈彩珠 池艳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3-732,共10页
本文采用福建1979—2010年66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和OLR资料,揭示了福建前汛期降水的低频特征,分析了福建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同期的大气低频特征以及前期低频信号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福建前汛期降水存在显著的低频... 本文采用福建1979—2010年66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和OLR资料,揭示了福建前汛期降水的低频特征,分析了福建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同期的大气低频特征以及前期低频信号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福建前汛期降水存在显著的低频周期,出现频率较高的前三个低频周期分别为:10~20、30~60和20~30 d;约63%的年份出现两种以上显著的低频周期;10~90 d低频变化占前汛期降水总方差的20%~30%;(2)前汛期总雨量与降水低频信号的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持续性强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与降水的低频特征关系密切,以BWO(ISO)为主的年份,持续性强降水的持续时间较短(长)。(3)福建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期间日本以东、索马里以东和南海三个关键区皆为低频反气旋,日本至渤海湾南下的冷空气与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南海南部越赤道气流在福建上空持续相遇形成低频气旋,导致福建上空低层低频辐合、高层低频辐散,对流活跃。(4)福建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与热带及副热带大气低频变化密切相关,热带MJO的东传以及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低频信号的北传对福建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延伸期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汛期 低频振荡 持续性强降水 MJ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面气象观测如何更好地为现代农业服务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万宣 庄小阳 +1 位作者 陈艳真 林益明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9期182-183,共2页
本文先解析了气象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关系,介绍了仙游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气象需求,并就开展现代高效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路和方法,从加大农业气象服务投入力度、建立现代农业气象科研体系、打造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队伍、建设农业气象服务... 本文先解析了气象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关系,介绍了仙游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气象需求,并就开展现代高效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路和方法,从加大农业气象服务投入力度、建立现代农业气象科研体系、打造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队伍、建设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拓宽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游 现代农业 气象服务 思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对智慧气象的支持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湖清 吴坤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213-213,共1页
本文以信息化与智慧气象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信息化对智慧气象的支持作用,具体表现在对信息获取技术的支持、对数据环境建设的支持、对大数据化的支持以及对数据融合应用的支持。
关键词 信息化 智慧气象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12
作者 芦文豪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9期181-182,共2页
气候在人类生存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如今,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温室效应的影响已大大增加,这导致了全球迅速变暖。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广大公众和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农业对气候变化也非常敏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变得... 气候在人类生存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如今,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温室效应的影响已大大增加,这导致了全球迅速变暖。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广大公众和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农业对气候变化也非常敏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着重分析莆田市近期气候变化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以期能够为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田市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与太平洋海温季节演变的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唐佑民 翟武全 许金洪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8-95,共8页
根据太平洋(10°S-50°N,120°E-80°W)286个网格点1951-1986年逐月平均海温资料和同期西南地区34个站月平均降水资料1),利用交叉相关场EOF分解考察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与太平洋海温遥相关的结构;然后通过聚类对... 根据太平洋(10°S-50°N,120°E-80°W)286个网格点1951-1986年逐月平均海温资料和同期西南地区34个站月平均降水资料1),利用交叉相关场EOF分解考察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与太平洋海温遥相关的结构;然后通过聚类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分成两种基本型,分别对两种降水型对应的各季海温进行距平和复自然正交(CEOF)的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太平洋中高纬地区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我国西南四川、贵州等地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遥相关;两种降水型对应的海温异常分布,无论是距平结构还是振荡传播,均有明显的两类相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相关 夏季 降水 太平洋 海温 统计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提取台风环境风场信息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应植 吴陈锋 苏卫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7-316,共10页
应用蓝金模式模拟了纯气旋性旋转的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特征,还模拟了不同环境风向和吹向台风中心的辐合风对台风多普勒速度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雷达实测台风速度的特征和不同环境风向的速度数值模拟图进行比较,从而提取出相... 应用蓝金模式模拟了纯气旋性旋转的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特征,还模拟了不同环境风向和吹向台风中心的辐合风对台风多普勒速度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雷达实测台风速度的特征和不同环境风向的速度数值模拟图进行比较,从而提取出相应环境风信息的方法,并应用这种环境风信息来判断台风的移动路径。通过对台风实例分析,特别是在台风发生转折的关键时刻,该方法都能够较准确地判断环境风转折的多普勒速度特征。应用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图像与不同环境风向模拟图像进行比较的方法,能够实时(雷达观测时间间隔仅为6 min)监测到环境气流的方向及其变化,比较准确地监测台风的移动路径,这是其他大尺度气象资料难以做到的。分析表明:环境风转向变化的现象在前,台风发生转折的现象在后,对台风路径的短时预报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速度 台风 环境风 路径转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湄洲湾海雾的发生规律和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林卫华 蒋荣复 王正廷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76,共6页
利用湄洲湾及近海3个气象站1974~2003年和1个气象站1985~200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湄洲湾海雾的天气气候特征。湄洲湾海雾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而且季节差异显著,其中2~5月是海雾的盛季。初步分析了湄洲湾海雾的成因,归纳... 利用湄洲湾及近海3个气象站1974~2003年和1个气象站1985~200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湄洲湾海雾的天气气候特征。湄洲湾海雾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而且季节差异显著,其中2~5月是海雾的盛季。初步分析了湄洲湾海雾的成因,归纳得出2~5月该海湾海雾生成前的3种环流天气形势:锋面型、入海高压后部型、高压底部型。在对海雾生成的水文气象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2~5月海雾发生的一般规律,为海洋预报和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气候特征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强热带风暴引发的阶段性强降水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艺芳 吴丽娟 许金洪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9-203,共5页
2006年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引发了莆田市7月14-17日的持续强降水过程,这次强降水过程虽持续时间较长,但其发生的阶段性很明显。从不同阶段的强降水引发机制出发,利用湿焓平流、总能量、假相当位温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2006年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引发了莆田市7月14-17日的持续强降水过程,这次强降水过程虽持续时间较长,但其发生的阶段性很明显。从不同阶段的强降水引发机制出发,利用湿焓平流、总能量、假相当位温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第一阶段是由热带风暴外围螺旋云系带来的,第二阶段是西南低空急流促发的结果,第三阶段主要是位势不稳定引发的局地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螺旋云系 中小尺度雨带 湿焓平流 位势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雷空间理论的建筑物接闪网格保护效率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蔡亮 曾金全 +1 位作者 林永强 肖稳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1-176,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引雷空间理论计算建筑物接闪网格的精确保护效率值的算法(引雷空间法),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通过比较分析得到,引雷空间法比数理统计法具有更高的本地化与量化程度.
关键词 引雷空间理论 数值积分 接闪网格保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超强台风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文荣 李江南 +2 位作者 蔡建春 卢劲展 刘静 《海洋预报》 2009年第4期19-24,共6页
本文对美国飓风中心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仅福建宁德-浙江宁波之间沿海及台湾岛可能受到超强台风的袭击,其他沿海区域则未见有超强台风影响。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极端天气经常被刷新,超强台风很有可能在120°E以西出现。28℃... 本文对美国飓风中心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仅福建宁德-浙江宁波之间沿海及台湾岛可能受到超强台风的袭击,其他沿海区域则未见有超强台风影响。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极端天气经常被刷新,超强台风很有可能在120°E以西出现。28℃以上的海温、高空小的风速切变、有利的环境背景、强的暖洋流形成的高海温区、低纬度星罗棋布的岛屿及南半球强冷空气活动形成强的向北越赤道气流等因素是西北太平洋比其他洋域发生更多热带气旋、更多超强台风活动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超强台风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闪杆保护物理模型中侧击空域体积的计算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蔡亮 肖稳安 +2 位作者 罗艳艳 姚永建 王涪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4-188,共5页
电气几何理论(EGM)理论认为雷电先导进入接闪杆周边划分的不同空域是接闪杆拦截雷电先导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并且被保护物的侧击空域是反映被保护物发生侧击概率的重要因子.利用高等数学中极坐标积分的方法并利用数学软件Matlab推导出... 电气几何理论(EGM)理论认为雷电先导进入接闪杆周边划分的不同空域是接闪杆拦截雷电先导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并且被保护物的侧击空域是反映被保护物发生侧击概率的重要因子.利用高等数学中极坐标积分的方法并利用数学软件Matlab推导出侧击空域体积模型公式,并对模型公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①侧击空域体积与被保护物高度、接闪杆与被保护物距离成正比,与接闪杆高度成反比;②随接闪杆与其保护范围内物体两者之间距离增大,侧击空域先从0增大到最大值后减小至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几何理论(EGM) 侧击空域 体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分输站雷电风险评估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蔡亮 宋木泉 康国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3-86,共4页
在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大力推进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今天,雷电灾害已成为石油化工行业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之一,而我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相对国外则开展较晚,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为此,利用IEC6230... 在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大力推进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今天,雷电灾害已成为石油化工行业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之一,而我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相对国外则开展较晚,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为此,利用IEC62305《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的评估方法,对福建LNG输气干线工程——莆田LNG分输站实地情况进行了勘查与防雷检测,据此对评估模型进行了简化,有效地选定了所有评估参数,经计算得出了雷电风险评估结论:LNG分输站雷电风险主要来自建(构)筑物防直击雷设施及工艺区内各管道、设备接地的施工质量问题,以及引入服务设施的雷电电磁脉冲问题。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整改措施——控制防雷施工质量,并采取屏蔽服务设施线路、合理布线、等电位联结以及在防雷分区交界处安装参数适配的浪涌保护器等。这样做可将LNG分输站雷电风险值控制在可承受风险值以下,将人身伤亡的风险值降低到规范要求可承受风险值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分输站 雷电 风险评估 评估模型 评估参数 风险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