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2010年肿瘤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耐药变迁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丽妹 陈燕 +3 位作者 辛娜 刘燕玉 陈帆 陈秀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17-519,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4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在肿瘤患者中感染和耐药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7-2010年检出的69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合VITEK II MIC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 目的了解我院4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在肿瘤患者中感染和耐药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7-2010年检出的69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合VITEK II MIC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近4年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数不断上升,痰标本分离率最高(62.46%),其次是分泌物、引流液分别为13.86%、8.10%。对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显示:氨曲南耐药率最高,每年耐药率均超过30%。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耐药率相对稳定,而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SMARCA4缺失的未分化肿瘤2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方君 肖伟进 +5 位作者 彭然 陈雪燕 朱伟峰 翁秀琴 林根 力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48-952,共5页
目的 探讨胸部SMARCA4缺失的未分化肿瘤(SMARCA4-di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tumor,SMARCA4-U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2例胸部SMARCA4-UT中CK、CD34、SOX-2、vimentin、BRG1、INI-1、BRM1、SALL4、TTF-... 目的 探讨胸部SMARCA4缺失的未分化肿瘤(SMARCA4-di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tumor,SMARCA4-U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2例胸部SMARCA4-UT中CK、CD34、SOX-2、vimentin、BRG1、INI-1、BRM1、SALL4、TTF-1、PD-L1的表达;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3例胸部SMARCA4-UT中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2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65岁。镜检:17例胸部SMARCA4-UT呈实性片状或条索状生长,坏死明显,大部分肿瘤细胞呈横纹肌样形态,细胞间失黏附,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部分呈上皮样细胞形态,3例呈差分化癌与少量腺癌成分毗邻存在;2例具有鳞状上皮分化倾向,但无角化。免疫表型:肿瘤细胞BRG1有21例阴性,1例阳性。3例行二代测序检测,均检测到SMARCA4突变(无义突变)和TP53突变。其中1例同时检测到TSC2、ROS1和ATM突变。结论 胸部SMARCA4-UT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组织学多具有横纹肌样形态,少量病例表现为差分化癌与分化较好的非小细胞肺癌混合存在,并具有特征性免疫表型和分子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SMARCA4缺失 免疫组织化学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LR、LDH联合检测对转移性胃癌免疫治疗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世祯 林榕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检测对转移性胃癌(MGC)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效果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治疗...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检测对转移性胃癌(MGC)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效果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治疗的88例MGC患者免疫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外周血液学相关指标,患者近期治疗疗效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进行评估,通过χ^(2)检验进行分析和比较两组间疾病控制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的差异及PD-L1表达差异及组间临床特征差异。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组间差异的比较则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结果:免疫治疗后NLR3、NLR4、PLR2、PLR3、PLR4、LDH2、LDH3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均P<0.05)。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组与疾病进展(PD)组患者治疗前的NLR1、LDH1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高水平的NLR2、NLR3、NLR4、PLR4、LDH1、LDH3、LDH4、ΔNLR1、ΔNLR2、ΔNLR3、ΔPLR1的OS比低水平组均更短(均P<0.05),高水平的NLR2、NLR3、NLR4、PLR1、LDH1、ΔNLR1、ΔNLR2、ΔNLR3、ΔPLR1、ΔPLR2的PFS比低水平均更短(均P<0.05)。NLR3-H中PD-L1阴性患者占比最高,且阴性组、联合阳性分数(CPS)=1~5、CPS≥53组中的NLR3-H患者数量均比NLR3-L组多(均P<0.05)。NLR3-H、PLR3-H组中女性患者占比更高(均P<0.05)。结论:NLR、PLR、LDH检测对MGC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和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胃癌 免疫治疗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乳酸脱氢酶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TKI治疗后轻微进展医生对策的调查
4
作者 王启鸣 王璐 +8 位作者 余鸿凡 沈波 陈程 阎昭 黄诚 王雨萌 李凯 王晶 石丘玲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目的:了解医生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后轻微进展的发生率和治疗策略的看法,为优化后续治疗对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向全国... 目的:了解医生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后轻微进展的发生率和治疗策略的看法,为优化后续治疗对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向全国肿瘤及呼吸科医生实施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84份,所有医生均关注到EGFR-TKI治疗后出现的肿瘤轻微进展,对此选择的应对策略包括维持原TKI治疗、原TKI基础上的增加其他治疗、更换方案和实施二次组织活检,其中选择在原TKI基础上增加治疗者最多。结论:临床医生已重视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中靶病灶增大的情况,并多选择在原TKI基础上增加治疗应对,这可为今后的指南制定提供参考,但仍需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寻找更合适的协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疾病稳定 培美曲塞 抗血管生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血小板胶囊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D_4^+CD_(25)^+Treg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何牧卿 何牧群 郭文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升血小板胶囊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计数和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6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 目的:探讨升血小板胶囊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计数和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6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升血小板胶囊,对比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以流式细胞法测定CD+4CD+25Fox P3+Treg细胞计数,以ELISA试剂盒测定IL-10及TGF-β1血清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的整体临床疗效和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 P3+Treg细胞计数比和血清IL-10、TGF-β1血清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不等程度的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可能参与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进程,升血小板胶囊可能能够通过该环节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血小板胶囊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IL-10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MICA在乳腺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叶韵斌 周智锋 +3 位作者 陈强 李洁羽 陈夏 黄伟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04-907,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MICA(sMI-CA)表达情况,探讨sMICA在乳腺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ELISA方法检测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sMICA的分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MICA及白细胞介素15(IL-15)对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的影响。MTT法检...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MICA(sMI-CA)表达情况,探讨sMICA在乳腺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ELISA方法检测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sMICA的分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MICA及白细胞介素15(IL-15)对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N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ELISA结果显示,血清sMICA含量在健康成年人血清中为阴性,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含量为(76.8±22.3)ng/L,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含量为(205.36±71.27)ng/L,乳腺癌患者中血清sMICA含量高低与TNM分期呈正相关。应用含sMICA的血清与NK细胞共培养可明显下调NK细胞的杀瘤活性[(76.2±6.7)%vs(48.4±4.1)%],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和上清中IFN-γ分泌量也下降。IL-15明显上调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增加培养上清IFN-γ分泌量和增强NK对MCF-7的杀瘤活性。结论:sMICA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正相关,sMICA通过下调NK细胞NKG2D表达水平而降低NK细胞杀瘤活性,在肿瘤免疫逃逸中起重要作用。IL-15可以上调NK细胞NKG2D的表达并增强NK细胞杀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乳腺肿瘤 MICA NK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不同程度癌因性疲乏相关临床特征与生理指标预测因子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敦 柯熹 +3 位作者 罗雪茹 陈婷婷 朱芳 黄思婷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状况及不同程度癌因性疲乏相关临床特征与生理指标的差异,并提取预测因子。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福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3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表、临床资...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状况及不同程度癌因性疲乏相关临床特征与生理指标的差异,并提取预测因子。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福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3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表、临床资料表、临床生理指标表、简明疲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处于中等水平,有无慢性病、并发症、临床分期、是否手术以及红细胞计数、体质指数、淋巴细胞计数在不同程度癌因性疲乏间存在差异(均P<0.05),临床分期、有无慢性病及体质指数、淋巴细胞计数对癌因性疲乏有预测作用。结论不同程度癌因性疲乏的营养状况及炎性反应存在差异,护士应加强社会支持、提高认知能力、指导身体运动等协助患者减轻癌因性疲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化疗 癌因性疲乏 临床特征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TRAF6表达对肺癌细胞株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林根 黄传钟 +3 位作者 苏光建 胡卉华 徐海鹏 黄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61-667,共7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提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在肺癌中常常扩增,可能扮演癌基因角色,但TRAF6的确切作用尚未充分阐明。本研究探索TRAF6表达对肺癌细胞株的增殖、凋...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提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在肺癌中常常扩增,可能扮演癌基因角色,但TRAF6的确切作用尚未充分阐明。本研究探索TRAF6表达对肺癌细胞株的增殖、凋亡、细胞周期、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A549、H1650、SPC-A-1以及Calu-3等四种肺癌细胞株,应用蛋白印迹、q RT-PCR检测其TRAF6蛋白及m RNA表达。SPC-A-1、Calu-3细胞转染TRAF6 si RNA,以EMSA方法检测不同处理组核因子-κB的DNA结合活性,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测定,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并应用蛋白印迹检测泛素化抗体、p65、CD24、CXCR4等蛋白表达。SPC-A-1细胞提取DNA后,应用二代测序法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在四种细胞株中,SPC-A-1和Calu-3细胞TRAF6相对高表达,TRAF6发生自身K63-泛素化,但仅在SPC-A-1细胞中观察到核因子-κB组成性活化。转染TRAF6 si RNA后,SPC-A-1、Calu-3细胞TRAF6表达明显下调,与空白组及对照组相比,下调TRAF6表达可抑制SPC-A-1细胞核因子-κB活性、降低迁移及侵袭能力以及促进细胞凋亡,CD24和CXCR4的表达也明显下调,但对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下调TRAF6表达对Calu-3细胞株的核因子-κB活性、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迁移及侵袭能力等均无明显影响。未发现SPC-A-1细胞株TRAF6基因突变或拷贝数改变。结论下调TRAF6表达可抑制SPC-A-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并且TRAF6可能是通过调控核因子-κBCD24/CXCR4信号通路参与调控肺癌侵袭、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核因子-ΚB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俊强 潘建基 +6 位作者 刘健 李建成 朱坤寿 陈明强 王捷忠 钱飞宇 郑雄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05-60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晚期食管癌术后放化疗能提高疗效,但不良反应少有专门报道,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选择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患者164例,术后放疗剂量50 Gy,化疗方案为...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晚期食管癌术后放化疗能提高疗效,但不良反应少有专门报道,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选择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患者164例,术后放疗剂量50 Gy,化疗方案为顺铂联合紫杉醇,21 d为1个周期,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全组3年总生存率为65.7%,早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①骨髓抑制,主要为白细胞下降,其中Ⅰ/Ⅱ度骨髓抑制共125例(76.2%),Ⅲ/Ⅳ度骨髓抑制共33例(20.1%);②脱发,Ⅰ/Ⅱ度共147例(89.6%);③肌肉或关节痛,Ⅰ/Ⅱ度共97例(59.1%);④胃肠道反应,Ⅰ/Ⅱ度共32例(19.5%),Ⅲ度6例(3.7%);⑤全组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⑥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气管炎Ⅰ/Ⅱ度分别为61例(37.2%)和28例(17.1%)。晚期放疗损伤有肺损伤Ⅲ度8例(4.9%),肺损伤Ⅴ度1例(0.6%),吻合口狭窄1例(0.6%)。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肌肉或关节痛以及胃肠道反应,患者均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学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不良反应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PLC/PRF-5细胞中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及其特异性miRNAs的筛选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秋红 许扬梅 +4 位作者 魏植强 龚福生 杨建伟 谢云青 应敏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目的:分选及鉴定人肝癌PLC/PRF-5细胞中的肝癌干细胞样细胞,研究其microRNAs(miRNAs)表达谱。方法:以ABCG2为表面标志,免疫磁珠法分选、流式细胞术检测ABCG2+和ABCG2-PLC/PRF-5细胞,观察ABCG2+与ABCG2-PLC/PRF-5细胞的琼脂克隆形成能力... 目的:分选及鉴定人肝癌PLC/PRF-5细胞中的肝癌干细胞样细胞,研究其microRNAs(miRNAs)表达谱。方法:以ABCG2为表面标志,免疫磁珠法分选、流式细胞术检测ABCG2+和ABCG2-PLC/PRF-5细胞,观察ABCG2+与ABCG2-PLC/PRF-5细胞的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和接种NOD/SCID小鼠的成瘤能力。应用miRNA芯片筛选ABCG2+和ABCG2-PLC/PRF-5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s,real-time 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s。结果:免疫磁珠分选的ABCG2+PLC/PRF-5细胞纯度可达(84.20±4.52)%。ABCG2+PLC/PRF-5细胞比ABCG2-PLC/PRF-5细胞形成更多、更大的克隆集落(47.17±10.50 vs23.33±7.31,P<0.05);NOD/SCID小鼠接种1×104个ABCG2+PLC/PRF-5细胞即可成瘤,而ABCG2-PLC/PRF-5细胞至少需要5×105个才可成瘤;5×105个细胞时,ABCG2+PLC/PRF-5细胞组的肿瘤体积显著大于ABCG2-PLC/PRF-5细胞组[(3.73±1.19)cm3 vs(0.72±0.57)cm3,P<0.01]。ABCG2+PLC/PRF-5细胞和ABCG2-PLC/PRF-5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s有20个:上调的13个,下调的7个;real-time PCR验证其中的hsa-miR-30a和hsa-miR-630的差异表达,其结果与miRNA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人肝癌细胞系PLC/PRF-5中ABCG2+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ABCG2+和ABCG2-PLC/PRF-5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s有20个,它们在肝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癌干细胞 microRNA 表达谱 免疫磁珠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评估淋巴瘤化疗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婧 陈韵彬 +1 位作者 吴晖 陈宁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89-1492,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评估淋巴瘤化疗早期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经病理确诊并接受完整规范化疗的淋巴瘤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化疗早期及化疗后行WB-DWI;与常规临床影像学检查对比,评价WB-DWI在化疗前显示淋巴瘤浸润... 目的探讨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评估淋巴瘤化疗早期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经病理确诊并接受完整规范化疗的淋巴瘤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化疗早期及化疗后行WB-DWI;与常规临床影像学检查对比,评价WB-DWI在化疗前显示淋巴瘤浸润病灶的能力,并测量各阶段病灶的ADC值,对化疗各阶段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影像学检查共检出63处病灶,在WB-DWI上均得到清晰显示,符合率为100%。化疗前、化疗早期及化疗后病灶平均ADC值分别为(0.85±0.41)×10-3 mm2/s、(1.15±0.51)×10-3 mm2/s、(1.58±0.59)×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WB-DWI不仅能测量病灶形态学改变,还能结合ADC值变化对疗效进行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磁共振成像 淋巴瘤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佟仲生 李淑芬 +9 位作者 郑荣生 何志勇 张莉莉 欧阳学农 陈锦飞 于浩 史业辉 汪旭 李晓昕 张宜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323-1327,共5页
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双盲双模拟、自身交叉阳性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全部入组125例患者,分为A方案(61例)和B方案(64例)。A方案为每组患者随机采用在... 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双盲双模拟、自身交叉阳性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全部入组125例患者,分为A方案(61例)和B方案(64例)。A方案为每组患者随机采用在第1周期使用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第2周期使用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B方案与之相反。试验组为A、B方案中所有使用试验药物的患者,对照组为A、B方案中所有使用对照药物的患者。行2个疗程化疗方案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急性和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以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中度致吐性化疗组中试验组的预防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为76.92%(50/65)、对照组为55.38%(36/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第1~5天中度致吐性化疗组中试验组的呕吐次数为(1.32±3.42)次、对照组为(1.94±3.03)次,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6)。试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程度也较轻。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中、高度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急性及延迟性呕吐疗效确切,特别对预防中度致吐性化疗引起的延迟性呕吐,盐酸帕洛诺司琼优于盐酸格拉司琼,且盐酸帕洛诺司琼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洛诺司琼 格拉司琼 化疗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CIK细胞联合常规治疗对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云青 陈莉 +4 位作者 杨建伟 陈路川 刘施佳 应敏刚 郑秋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DC-CIK细胞治疗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疗效及治疗次数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诊疗的10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其中63例在福建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进行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 目的:探讨DC-CIK细胞治疗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疗效及治疗次数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诊疗的10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其中63例在福建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进行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常规治疗为DC-CIK细胞治疗组,其余37例未经DC-CIK细胞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DFS和OS。治疗组按照DC-CIK细胞治疗疗程数分成≤3个疗程组及>3个疗程组,分析DC-CIK细胞治疗疗程数对肾透明细胞癌患者5年DFS和OS的相关性。结果:DC-CIK细胞治疗组患者5年OS较对照组明显提高(81.05%vs 60.29%,P<0.05),但5年DFS无显著性差异(P>0.05);DC-CIK细胞治疗疗程数>3个的患者5年OS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但5年DFS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DC-CIK细胞回输联合常规治疗手段治疗肾透明细胞癌更有生存优势,且DC-CIK细胞治疗疗程数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DC-CIK细胞 免疫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根 徐海鹏 黄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77-883,共7页
脑是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手术和放疗是以往脑转移治疗的基石,但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深化,靶向治疗在脑转移治疗中开始崭露头角。本文主要针对一些相关热点问题如脑转移治疗手段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 脑是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手术和放疗是以往脑转移治疗的基石,但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深化,靶向治疗在脑转移治疗中开始崭露头角。本文主要针对一些相关热点问题如脑转移治疗手段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进行简要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脑转移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被引量:165
15
作者 石远凯 孙燕 +47 位作者 于金明 丁翠敏 马智勇 王子平 王东 王征 王孟昭 王燕 卢铀 艾斌 冯继锋 刘云鹏 刘晓晴 刘基巍 伍钢 曲宝林 李学记 李恩孝 李薇 宋勇 陈公琰 陈正堂 陈骏 余萍 吴宁 吴密璐 肖文华 肖建平 张力 张阳 张沂平 张树才 宋霞 罗荣城 周彩存 周宗玫 赵琼 胡成平 胡毅 聂立功 郭其森 常建华 黄诚 韩宝惠 韩晓红 黎功 黄昱 史幼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多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脑转移 原发性肺癌 平均生存时间 专家共识 转移部位 培美曲塞 手术减压 血清肿瘤标志物 颅内转移灶 吉非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一代TKI靶向治疗的效果及预后预测因子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洪雅萍 黄韵坚 +4 位作者 黄漳州 陈胜佳 钟巧凤 曾洪福 庄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4-634,共11页
背景和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已成为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然而仍有10%~30%的E... 背景和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已成为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然而仍有10%~30%的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在接受TKI靶向治疗时出现原发性耐药。因此,研究EGFR-TKI的临床疗效,寻找其预后预测因子对于治疗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埃克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NCSLC患者的疗效并寻找其预后预测因子。方法:筛选2016年1月—2017年1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携带EGFR突变的258例ⅢB~Ⅳ期NSCLC患者,并采外周血检测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中的EGFR突变情况,最终入组118例,均接受埃克替尼125 mg口服,每天3次。定期收集患者的生存资料。应用χ^(2)检验比较不同EGFR突变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18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62.7%(95%CI:53.9%~71.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2.4%(95%CI:87.5%~97.2%),中位PFS为11.3个月(95%CI:9.1~13.5个月),中位OS为32.0个月(95%CI:26.9~37.1个月)。不同EGFR表达类型之间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EGFR突变组患者的最佳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单因素分析显示,外周血ctDNA的EGFR突变情况与患者的PFS和OS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表达水平、EGFR类型、胸腔积液及最佳疗效为PFS的独立预测因子。而患者的N分期、骨转移、PFS及出现EGFR T790M突变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一线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外周血ctDNA中的EGFR突变情况与患者的临床疗效无关。骨转移与接受TKI靶向治疗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 总生存期 循环肿瘤DNA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