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福建省森林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楠
陈秋华
张艺钊
王巧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
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中国林业经济》
2023年第5期29-36,共8页
-
基金
福建省财政厅委托项目(K8119M01A)。
-
文摘
以福建省1100个森林村庄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福建省森林村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福建省森林村庄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从市域尺度来看,森林村庄分布主要集中在福州、宁德、三明、南平四市;在区域内分布集中但不平衡程度较强,不同市域的森林村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整体密度来看,福建省森林村庄高密度集聚带呈带状分布格局,形成了3个显著核心区与1个次级密度核心;空间自相关方面,福建省森林村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自相关以正相关类型为主;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和交通区位因素都对福建省森林村庄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成为影响森林村庄分布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森林村庄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福建省
-
Keywords
Forest village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Fujian province
-
分类号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修新田
林婉玲
肖锦
涂丹明
韩梦竹
陈月霄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
出处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96,共1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性评价与预警研究”(编号:19BJY048)。
-
文摘
文章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确立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认识与行为模型指标,通过构建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认知和行为结构模型,以农林类高校大学生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SPSS24.0、Amoss23.0等分析工具,对影响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为的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运用计划理论研究大学生的垃圾分类认知对其参与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是合理和适用的,揭示了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为选择遵循"行为认知→行为意向→分类行为"的逻辑。(2)大学生行为态度、主观准则、感知行为控制、情感体验四个变量对行为意向和行为响应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行为意向在大学生行为响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行为响应受控制认知影响最大,行为意向第二,主观准则第三,行为态度第四,情感体验影响力最弱。(4)从观测变量的影响效应来看,垃圾分类设施情况、知识情况、参与花费时间、精力和空间资源等因子对行为响应影响最大。(5)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行为意向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实际行动,但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整体意向还是较高的,只要提高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热情和兴趣、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的价值等,就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文章在理论上具有一定创新性,研究结论与建议可为高校进一步普及推广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
关键词
农林类高校
大学生
垃圾分类
影响因素
-
Keywords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
分类号
X79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大学生互联网公益植树行为的影响机理探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林婉玲
修新田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
出处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7-96,共20页
-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跳出历史周期律’视角看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研究”(编号:FJ2020JDZ032)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项目“教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和路径创新研究”(编号:FJJKBK22-005)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会科学类)一般项目“短视频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编号:JAS20094)。
-
文摘
互联网公益植树是互联网时代植树造林的新途径,对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碳汇、助力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意义重大。文章采用刺激机体反应理论,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大学生互联网公益植树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平台游戏化、平台社交性和社会亲环境氛围均能有效影响大学生互联网公益植树行为,其中平台游戏化的影响最为显著(总效用为0.238),平台社交性的影响次之(总效用为0.145),社会亲环境氛围的影响最小(总效用为0.025),表明平台游戏化是刺激大学生互联网公益植树行为最重要的外部因素。(2)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信任均能有效影响大学生互联网公益植树行为,其中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总效用为0.372)大于感知信任(总效用为0.112),表明感知有用性是促进大学生互联网公益植树行为最重要的有机体因素。(3)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信任在外部刺激因素和大学生互联网公益植树行为中起中介作用,形成4条不同的行为路径。文章得出加大互联网公益植树的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等政策启示。
-
关键词
大学生
公益植树
行为意向
刺激机体反应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welfare tree-planting
behavioral intention
stimulus organism response theor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
分类号
S725.7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