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推进农村配电网建设 促进乡村振兴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海 《农电管理》 2021年第1期30-32,共3页
脱贫攻坚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研讨的热点问题,而如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的衔接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电力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领域一个重要产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可充当电力先行官,能充分彰显“大国重器”... 脱贫攻坚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研讨的热点问题,而如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的衔接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电力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领域一个重要产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可充当电力先行官,能充分彰显“大国重器”和“顶梁柱”的作用,尤其是供电服务中的那最后一公里的农村配电网建设对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基础设施领域 脱贫攻坚 供电服务 最后一公里 加快推进 建设美丽乡村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抬升型微地形下台风风场计算模拟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明祥 卞宏志 +3 位作者 庄金康 张建勋 翁兰溪 兰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12423-12427,共5页
福建地区多为丘陵地貌且夏季台风多发,台风在地形作用下破坏输电线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针对现有山区输电线路抗风设计标准偏低问题,以台风经过地形抬升型微地形的风速加速效应为研究对象,依据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福建地区多为丘陵地貌且夏季台风多发,台风在地形作用下破坏输电线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针对现有山区输电线路抗风设计标准偏低问题,以台风经过地形抬升型微地形的风速加速效应为研究对象,依据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通过对实际微地形的建模仿真,研究了不同风向角对地形抬升型微地形对风速的加速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地形抬升型微地形对风速有明显的加速作用,风速加速效应最大可达到1.53倍,远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研究结果有利于解决微地形地区输电线抗风设计的执行标准偏低的问题,以及对多台风地区的输电线路抗风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台风模拟 流体力学 抗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算法和声波融合的TDOA雷电定位改进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骆瑶莹 卞宏志 +4 位作者 刘全桢 刘保全 傅正财 张建勋 刘亚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3-360,共8页
在时差信息冗余情况下求解非线性方程时,采用到达时差定位法(TDOA)的雷电定位系统会出现求解发散问题,而我国油罐系统等雷电敏感系统多经历了雷声和电磁探测的雷电定位技术发展过程.对此,提出一种有效融合雷电声波信号和放电电磁信号的T... 在时差信息冗余情况下求解非线性方程时,采用到达时差定位法(TDOA)的雷电定位系统会出现求解发散问题,而我国油罐系统等雷电敏感系统多经历了雷声和电磁探测的雷电定位技术发展过程.对此,提出一种有效融合雷电声波信号和放电电磁信号的TDOA雷电定位改进方法.根据已有站点信息将目标区域划分为16个子区域,在子区域内利用L-M迭代算法实现监测目标区域的雷电定位,提升TDOA雷电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抗误差扰动能力.结果表明:传统法的雷电定位误差均值为203.2 m;所提方法经过声波信息融合和L-M算法改进后,雷电定位误差均值减小为108.4 m,监测目标区域边缘雷电定位精度提高了51.2%.研究对改进已有雷电定位系统和有效利用声波信息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 到达时差定位法 L-M算法 声波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悬浮抱杆组塔绳索受力监测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龙斌 唐波 +2 位作者 黄明祥 李枫航 刘钢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为解决内悬浮抱杆输电铁塔组立过程中,因组塔绳索受力过载断线而发生的安全事故问题,研制一种适用于内悬浮抱杆组塔绳索受力监测的传感器。在传感器硬件方面,基于内悬浮抱杆组塔施工特性和绳索的受力特点,采用箔式应变片和单片机STC12LE... 为解决内悬浮抱杆输电铁塔组立过程中,因组塔绳索受力过载断线而发生的安全事故问题,研制一种适用于内悬浮抱杆组塔绳索受力监测的传感器。在传感器硬件方面,基于内悬浮抱杆组塔施工特性和绳索的受力特点,采用箔式应变片和单片机STC12LE5616AD完成组塔绳索受力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并利用低功耗的ZigBee技术完成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传感器软件系统采用自动休眠、定时唤醒的低功耗工作模式,实现多点采集数据的轮询传输。最后,根据组塔绳索连接金具确定传感器的外形结构,采用42铬钼材料进行传感器金属外壳的制作。研制的传感器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平均值相差为7.4%,在整基铁塔组立连续6 d的监测过程中传感器耗电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悬浮抱杆 铁塔组立 组塔绳索受力监测 传感器 无线传输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抱杆组塔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黄明祥 唐波 李枫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6-212,共7页
抱杆系统是悬浮式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安全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但由于其受力复杂且难以实时感知,造成铁塔组立施工难度过大甚至产生事故。为此,结合当前发展的无线物联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悬浮抱杆组塔无线监测系统。... 抱杆系统是悬浮式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安全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但由于其受力复杂且难以实时感知,造成铁塔组立施工难度过大甚至产生事故。为此,结合当前发展的无线物联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悬浮抱杆组塔无线监测系统。通过对悬浮式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工艺的分析,获取了抱杆系统的安全薄弱点,从而明确了系统功能原理与模块组成。针对抱杆及其拉线系统的受力、倾角、风速、高度、距离等数据特点,选择相应传感器进行实时数据监测与采集;并针对监测点分布广、层级多的特点,采用LoRa树型组网模式,形成以上位机为网络总节点的一主多从无线传输方式。系统采用阵列巡检应答通信模式,各信道通过时分进行有序利用,数据延迟控制在ms级以内,并通过临限预警功能将各危险点数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抱杆 铁塔组立 智能监测 无线传感器 巡检通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的多分裂导线阻力系数干扰效应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向华 邓锋华 +3 位作者 肖雁 林锐 翁兰溪 陈伏彬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6-192,共7页
为研究分裂导线阻力系数随风攻角与分裂间距的变化规律,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分裂数与分裂间距下的低风压导线阻力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规律。通过在边界层风洞中开展90 cm长的导线节段模型试验,获得了低风压导线不同风攻角条件... 为研究分裂导线阻力系数随风攻角与分裂间距的变化规律,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分裂数与分裂间距下的低风压导线阻力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规律。通过在边界层风洞中开展90 cm长的导线节段模型试验,获得了低风压导线不同风攻角条件下导线阻力系数随雷诺数、尾流干扰的变化规律,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多分裂导线阻力系数干扰效应明显,随着分裂数的增加,平均阻力系数可降低20%以上;多分裂导线阻力系数随风攻角变化明显,在风偏的情况下将出现风阻系数峰值:二分裂导线在风攻角为18°~24°出现峰值,四分裂导线在风攻角为22.5°~30°出现峰值;分裂导线风荷载设计应考虑风偏下的不利影响,以及干扰效应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导线 风阻系数 干扰效应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内交流导线电晕噪声的频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明祥 郭志彬 +1 位作者 潘立志 李学宝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120,共10页
交流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主要由宽频噪声分量与纯音分量组成,为了对可听噪声频谱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实验室内交流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的时域测试平台,获取交流导线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时域波形,提出了将测量得到的可听噪声分为脉... 交流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主要由宽频噪声分量与纯音分量组成,为了对可听噪声频谱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实验室内交流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的时域测试平台,获取交流导线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时域波形,提出了将测量得到的可听噪声分为脉冲簇噪声、空间离子往复迁移噪声和背景噪声3个部分,并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噪声提取方法对各部分分量进行了分离。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交流电压调制和离子迁移运动对导线纯音分量的不同作用机理以及纯音分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压调制作用下周期出现的脉冲簇噪声和空间离子往复迁移噪声共同形成了纯音分量,而离子迁移运动的作用大于电压调制作用,且纯音分量随着电压的升高明显升高,对于总声压级的贡献也不断增加。此外,结合了放电过程中的空间离子的运动特性,对可听噪声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晕放电 可听噪声 纯音 频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纯音分量空间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明祥 郭志彬 +1 位作者 潘立志 李学宝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71,共9页
由于交流电压周期性变化,交流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具有显著的纯音分量。为了获得交流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的纯音分量的空间传播特性,在实验室搭建了交流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空间传播特性实验平台,测量了距放电点不同距离下的可... 由于交流电压周期性变化,交流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具有显著的纯音分量。为了获得交流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的纯音分量的空间传播特性,在实验室搭建了交流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空间传播特性实验平台,测量了距放电点不同距离下的可听噪声时域波形,借助于噪声分离方法,提取了交流电晕放电可听噪声脉冲声以及离子往复迁移噪声对应的纯音分量,分析获得了可听噪声声压级以及频谱特性随空间距离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交流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传播模型,对脉冲声和离子往复迁移噪声空间的纯音分量的传播特性进行了计算,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实际交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纯音特性及预测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单点电晕放电 可听噪声 纯音 空间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放管服”改革下的输变电工程涉林许可高效办理工作模式的调研分析
9
作者 王德贤 卞宏志 《福建林业》 2020年第2期36-39,共4页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围绕"放管服"改革探索了电力输电工程中征占用林地部分建立"全过程咨询报批"涉林许可的高效办理模式。该模式下,前期审批工作可为后期审批争取30d时间,同时结合林地类型预算相关资金避免经...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围绕"放管服"改革探索了电力输电工程中征占用林地部分建立"全过程咨询报批"涉林许可的高效办理模式。该模式下,前期审批工作可为后期审批争取30d时间,同时结合林地类型预算相关资金避免经费环节影响进度。审批流程中采用并行办理的方法,并经相关沟通采用林木权属证明作为林木采伐许可办理所需的林权信息材料,对省属国有林场林地储备库指标采取"先用后补"形式先行上报审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林地征占 电力工程 调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