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基因组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蒋家乐 余文 +5 位作者 程崖芝 巫升鑫 石好琪 李彩月 丁安明 王卫锋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优质的烟草品种是促进烟草经济发展的基础。2010年以来,烟草基因组学迅速发展,推动了烟草遗传进化、功能遗传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进步,为烟草育种提供了新的工具和途径。本文总结了烟草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功能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烟草遗传连... 优质的烟草品种是促进烟草经济发展的基础。2010年以来,烟草基因组学迅速发展,推动了烟草遗传进化、功能遗传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进步,为烟草育种提供了新的工具和途径。本文总结了烟草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功能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烟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以及QTL定位和GWAS联合分析4个方面阐述了烟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的发展现状,并综述了全基因组选择(GS)和基因编辑(GE)的技术理论以及它们在烟草育种中的应用进展。针对目前烟草基因组辅助育种(GAB)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要充分利用烟草基因组信息,加快分子标记的开发,推进基因芯片的应用和加强高通量表型监测平台的建设,进而推进GAB在烟草育种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基因组辅助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基因组选择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北峰烟草青枯病强致病性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振富 夏莹子 +5 位作者 林珅 刘新聪 程崖芝 余文 高文霞 巫升鑫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49,共9页
【目的】旨在从福州北峰烟草青枯病病圃中分离出强致病性青枯菌并明确其类型。【方法】以采自福州北峰烟草青枯病病圃的感病烟株的茎部为材料,采用划线培养法分离病原菌;采用青枯菌特异性引物对3株青枯菌(分别命名为FZ-01、FZ-02和FZ-03... 【目的】旨在从福州北峰烟草青枯病病圃中分离出强致病性青枯菌并明确其类型。【方法】以采自福州北峰烟草青枯病病圃的感病烟株的茎部为材料,采用划线培养法分离病原菌;采用青枯菌特异性引物对3株青枯菌(分别命名为FZ-01、FZ-02和FZ-03)进行PCR扩增以进行初步验证;采用伤根灌菌接种法对3株菌株进行致病性检测;采用分子手段对筛选到的强致病性菌株(FZ-01)进行演化型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和序列变种鉴定;采用伤根灌菌接种法对FZ-01的生理小种进行鉴定。【结果】病原菌PCR扩增产物大小280 bp,符合目标条带大小,初步证明其为青枯菌;致病性检测发现,3株菌株均有很强的致病性,对致病性最强的菌株FZ-01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演化型I型,生理小种1号、生化变种III,即亚洲分支菌株;16S rDNA分析表明,该菌株序列与坚果类土壤青枯菌(菌株号:APK76 MF973211.1)亲缘关系最近,达到70%;基于青枯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l)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青枯菌序列变种17。【结论】本研究分离到的病原菌为强致病性青枯菌,且属于常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青枯菌 生理小种 生化变种 序列变种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及诊断指标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汲 徐宋萍 +3 位作者 罗丽娟 唐莉娜 陈星峰 李延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6,共5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供硅水平(0、0.5、1.0、2.0、3.0 mmol/L,Si O2)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和烟草硅素营养诊断指标,并对福建省烟草主产区148个烟叶样品的硅素含量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硅可提高烟草根、茎、叶的硅含量,不同部位、...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供硅水平(0、0.5、1.0、2.0、3.0 mmol/L,Si O2)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和烟草硅素营养诊断指标,并对福建省烟草主产区148个烟叶样品的硅素含量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硅可提高烟草根、茎、叶的硅含量,不同部位、不同叶位的硅含量表现为根〉叶〉茎、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烟草硅素营养诊断的适宜部位为现蕾期植株中部叶,硅素诊断临界值为叶片含硅0.26%。与对照相比较,供硅对团棵期烟草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提高现蕾期烟草地上部干重和总生物量,硅可提高烟草K、P、Zn的含量,降低N、Ca、Cu、Fe、B的含量。福建省烟草主产区烟叶的硅含量范围在0.04%~0.64%,平均值为0.22%,有52%样品的硅含量低于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生长 诊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调控烟草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成己 唐莉娜 黄毅斌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第4期7-12,共6页
烟草为忌连作作物,长期连作使烟草病虫害加剧,土壤有害微生物积聚,导致病原菌在土壤中占据主导优势,使得土壤营养元素失衡、作物自毒作用加重、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酶活性改变。土壤微生态失衡,是烟草连作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生物质... 烟草为忌连作作物,长期连作使烟草病虫害加剧,土壤有害微生物积聚,导致病原菌在土壤中占据主导优势,使得土壤营养元素失衡、作物自毒作用加重、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酶活性改变。土壤微生态失衡,是烟草连作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生物质炭的多孔性、偏碱性及其养分特性,使其成为定向调控根际微生物种群特征、恢复并重建健康根际生态系统、克服烟草连作障碍的重要途径。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生物质炭定向调控根际微生物的种群特征,恢复并重建健康的根际生态系统,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及细菌数量,使土壤微生物从真菌主导型向细菌主导型转化,使病原菌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失去主导优势,维持土壤微生态平衡,最终达到缓解和根治连作障碍的目的。通过分析植烟土壤连作障碍成因,综述生物质炭对烟草连作障碍的调控作用,并提出生物质炭调控烟草连作障碍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烟草 连作障碍 调控效应 微生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用量对烟草青枯病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潘美清 唐莉娜 +4 位作者 吴长征 杨铭榆 张汴泓 黄锦文 王成己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6-1195,共10页
为探究生物炭用量对烟草青枯病发生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植烟病圃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炭/土比0、1.5%、3.0%、4.5%、6.0%(记为TS0、TS15、TS30、TS45、TS60)的盆栽试验,研究烤烟青枯病发病情况、土壤农化性状、细菌群... 为探究生物炭用量对烟草青枯病发生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植烟病圃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炭/土比0、1.5%、3.0%、4.5%、6.0%(记为TS0、TS15、TS30、TS45、TS60)的盆栽试验,研究烤烟青枯病发病情况、土壤农化性状、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结果表明,生物炭可有效减轻烟草青枯病发病情况,以炭/土比3.0%效果最佳。生物炭处理均可显著增加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养分比例。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pH值及养分是影响烟草青枯病的重要因子,提升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可有效减轻青枯病发生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生物炭可提高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与对照相比,炭/土比1.5%~6.0%处理Chaol指数提高了8.24%~26.50%,变形菌门丰度分别增加了2.28、9.70、5.40、5.28个百分点,而酸杆菌门丰度分别降低了5.48、7.05、8.09、7.06个百分点。表型预测结果表明,生物炭可通过提高变形菌门丰度及降低酸杆菌门丰度来减少潜在致病菌丰度;与对照相比,炭/土比3.0%处理的芽孢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出芽单胞菌属丰度分别增加5.77、0.24、0.36个百分点,罗河杆菌属丰度降低1.70个百分点,且雷尔氏菌属丰度随着施炭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此外,生物炭可提高土壤氨基酸代谢、细胞生长与死亡功能类群丰度,且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钾、全素养分含量与氨基酸代谢、细胞生长与死亡功能具有正向效应,而罗河杆菌属与其具有负向效应。综上,生物炭可显著改善土壤养分比例,进而改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性、激发细菌群落氨基酸代谢等功能,提升烟株抗病性,减少青枯病的发生程度,以炭/土比3.0%~4.5%防控烟株青枯病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为烟草种植中的病害防控和土壤改良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烟草青枯病 土壤农化性状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SAUR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6
作者 吴孟婷 籍燕 +8 位作者 周东新 刘国祥 燕思凡 李媛 宁扬 林天然 李洋洋 张兴伟 程崖芝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6,38,共11页
为明确SAUR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了烟草SAUR家族基因,分析了其进化关系、理化性质、基因及蛋白结构、启动子元件、染色体分布和叶片表达模式等。结果表明,在烟草中共鉴定出137个... 为明确SAUR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了烟草SAUR家族基因,分析了其进化关系、理化性质、基因及蛋白结构、启动子元件、染色体分布和叶片表达模式等。结果表明,在烟草中共鉴定出137个NtSAUR基因,分布在23条染色体上,分为4个亚族;仅4个基因含内含子,同一分支成员蛋白序列高度保守;NtSAUR启动子存在植物生长发育、环境胁迫、激素及光响应4类顺式作用元件;烟草SAUR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大量的串联复制和染色体片段性复制;基于叶片表达模式分析,筛选到2个可能参与烟草叶片形态建成的基因和6个可能调控叶片衰老的基因。以上研究结果将为下一步烟草SAUR基因功能验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SAUR 生物信息学 进化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烟区土壤交换性镁的空间分布与酸化现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榕榕 雷仁清 +6 位作者 邹珊瑚 曾文龙 王雪仁 徐辰生 郑朝元 唐莉娜 李文卿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2,共8页
明确土壤交换性镁空间分布和土壤酸化现状,对福建省烤烟种植管理、精准施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8年在福建省烟区水稻收割后采集的1199个表层土壤样本,综合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冷热点分析和Kriging插值等多种地统计... 明确土壤交换性镁空间分布和土壤酸化现状,对福建省烤烟种植管理、精准施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8年在福建省烟区水稻收割后采集的1199个表层土壤样本,综合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冷热点分析和Kriging插值等多种地统计学方法,从不同角度揭示福建省烟区土壤交换性镁空间分布和土壤酸化现状。结果表明:福建省烟区土壤交换性镁平均含量为70.10 mg/kg,84.66%土壤处于缺乏或极缺状态,空间分布上呈由南平-龙岩-三明递减的趋势,空间上主要呈现连片和斑块状镶嵌并存分布,南平市烟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最高,达81.06 mg/kg;福建省烟区土壤p H平均值为5.19,83.24%的土壤pH处于低或极低水平(pH<5.5),连片现象明显,三明烟区土壤酸化现状最为突出,pH为5.08;土壤交换性镁和pH在空间分布上呈聚集分布,空间自相关性显著;福建省烟区土壤酸化与缺镁现象仍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区土壤 交换性镁 酸化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核心种质研究现状与展望
8
作者 吕勋 刘国祥 +6 位作者 李云霞 籍燕 李媛 李洋洋 程崖芝 吴则东 张兴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93-1707,共15页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领域中,关于核心种质的研究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包括了对农作物、林木、花卉以及药用植物等关键物种的种质资源搜集,还涵盖了对这些资源的保存、鉴定、评价和应用等多个方面。核心种质研究工作对于提高作...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领域中,关于核心种质的研究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包括了对农作物、林木、花卉以及药用植物等关键物种的种质资源搜集,还涵盖了对这些资源的保存、鉴定、评价和应用等多个方面。核心种质研究工作对于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的品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它对于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也有着不可或缺的深远影响。本文系统综述了植物核心种质研究的发展概况及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等,重点概述了其在构建方法、构建成果及重要应用研究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构建方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轮作对土壤中烟草青枯菌数量及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38
9
作者 方树民 唐莉娜 +2 位作者 陈顺辉 顾钢 陈玉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7-382,共6页
为查明春烟换茬后青枯菌在土壤中的消长规律,采用接种耐药性青枯菌的盆土种植烟草,烟草枯死后种植不同轮作作物的方法,研究不同作物对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及其越冬状况的影响。设茄子、大豆、花生、甘薯、大蒜、玉米、晚稻和双季稻8个轮作... 为查明春烟换茬后青枯菌在土壤中的消长规律,采用接种耐药性青枯菌的盆土种植烟草,烟草枯死后种植不同轮作作物的方法,研究不同作物对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及其越冬状况的影响。设茄子、大豆、花生、甘薯、大蒜、玉米、晚稻和双季稻8个轮作物处理,后作生长期间定期取样,用含利福平的选择性培养基检测样品中的青枯菌数量。结果表明,栽后第4周起秋茄子和秋大豆根中皆测出青枯菌,秋茄子根达106 cfu·g-1;晚稻和秋花生根只第2周和第8周测出带菌。秋茄子、秋大豆、秋花生和晚甘薯生长期间土壤皆测出青枯菌,数量先降后升至104~106 cfu·g-1;晚稻和秋玉米土壤中青枯菌数量持续下降;大蒜处理先测出带菌后未测到。冬季对水稻残桩青枯菌数量监测显示,稻桩根和土壤中青枯菌数量先后出现峰值,分别达1.00×105 cfu·g-1和5.17×104 cfu·g-1;发现病菌能在稻根变黑腐烂时增殖。翌年春季从茄子、大豆、花生和甘薯茬口土壤中测出遗留青枯菌数量皆达104 cfu·g-1,玉米为103 cfu·g-1。烟草移栽后青枯病调查表明,不同处理发病迟早取决于茬口土壤中菌源数量,两者相关系数r为0.908 9。不同茬口土壤发病轻重有显著差异,茄子茬土发病最重,病情指数100,大豆和大蒜茬土发病略重于花生、甘薯和玉米茬土;晚稻茬土发病最轻,病情指数16.7,与茄子茬土相比发病期推迟20 d,病情指数下降83.3%;双季稻茬土未见发病,证明烟稻轮作对青枯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青枯菌 作物轮作 茬口土壤 越冬 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秆生物质炭对烟草根际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成己 陈庆荣 +4 位作者 陈曦 唐莉娜 刘岑薇 宋铁英 黄毅斌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7,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炭用量对植烟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施入烟秆生物质炭提升了酸性土壤pH,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积累,随着生物质炭用量的加大,土壤pH、有机质含量均有逐步升高的趋...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炭用量对植烟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施入烟秆生物质炭提升了酸性土壤pH,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积累,随着生物质炭用量的加大,土壤pH、有机质含量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土壤速效钾释放速率也得到提高。施用烟秆生物质炭后,烟草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种类(OTU数)提高了26.4%。优势菌种中,变形菌门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7.19%~54.32%。生物质炭施用下,部分有利植物生长的促生菌呈增长趋势。将烟秆生物质炭用于烟田土壤改良,既可提升土壤肥力,又可缓解烟秆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但烟秆生物质炭推广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生物质炭 根际土壤 土壤养分 促生菌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和炭基肥在烟草农业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成己 唐莉娜 +2 位作者 胡忠良 李艳春 黄毅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7-1007,共11页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叶提质增效及绿色清洁生产是烟草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烟秆炭化还田是实现烟秆资源化利用和环境友好发展的双赢途径。生物炭较大的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丰富的官能团、稳定的环状结构以及良好的...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叶提质增效及绿色清洁生产是烟草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烟秆炭化还田是实现烟秆资源化利用和环境友好发展的双赢途径。生物炭较大的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丰富的官能团、稳定的环状结构以及良好的吸附特性赋予其改良连作障碍烟田土壤、重建健康微生物生境的潜力。炭基肥融合了生物炭与肥料各自的优点,同时具有优于其构成原料的特性,可缓慢释放养分、持久保持肥效,持续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烟草健康生长、烟叶提质增效,在烟草农业应用潜力较大。本文综述了生物炭和炭基肥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烟田温室气体排放、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烟草生长和烟叶品质、烟草土传病害的影响,分析了生物炭和炭基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应重点关注的问题:(1)生物炭及炭基肥调控植烟土壤质量及烟草生长和品质的机制机理;(2)生物炭及炭基肥施用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价;(3)生物炭及炭基肥生产技术工艺创新。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和炭基肥在烟草农业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生物炭基肥 理化性质 制备工艺 烟草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作用及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成己 郭学清 +3 位作者 曾文龙 陈庆河 唐莉娜 黄毅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56-1763,共8页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土传细菌性病害,该病害分布广、危害重、毁灭性强,是热带、亚热带烟区的主要病害。生物质炭是生物质材料在厌氧高温条件下热裂解产生的高度芳香化的富碳物质,具有丰富的官能...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土传细菌性病害,该病害分布广、危害重、毁灭性强,是热带、亚热带烟区的主要病害。生物质炭是生物质材料在厌氧高温条件下热裂解产生的高度芳香化的富碳物质,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对改善烟田土壤环境具有较大潜力,是减轻或抑制烟草青枯病的长效途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了农业、化学及生物等措施防控烟草青枯病的研究现状,认为单一的农业、化学或生物措施防控烟草青枯病的效果均不理想,农药或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植株、牲畜及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安全;综合防控措施可消除单一措施带来的短板效应。文章提出利用生物质炭定向调控烟田根际微生物、重建健康根际生态系统、减轻或抑制烟草青枯病的途径:(1)改善土壤理化性状;(2)提升土壤肥力;(3)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4)提高土壤酶活性。生物质炭通过调控土壤生境来改善烟草农艺性状,减轻或抑制烟草青枯病发生,同时促进烟草碳氮代谢,有效调控烟叶化学品质。生物质炭的农业应用可为全面解决烟草连作障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烟草青枯病 病原菌 土壤微生物区系 防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MART技术构建烟草茎全长cDNA文库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铁城 曾建斌 +4 位作者 陈顺辉 陈华 贺小彦 张冲 庄伟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7,共5页
以烟草不同生长时期茎混合为材料,采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了茎全长cDNA文库.原始文库的库容为5.64×106个独立克隆,重组率达99%以上,插入片段集中在0.75-2.0 kb之间,平均长度约为1.2... 以烟草不同生长时期茎混合为材料,采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了茎全长cDNA文库.原始文库的库容为5.64×106个独立克隆,重组率达99%以上,插入片段集中在0.75-2.0 kb之间,平均长度约为1.2 kb.随机挑取部分克隆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37.5%的序列烟草已有报道,62.5%为烟草未报道的基因,45.8%是未知功能的基因,表明所构建文库达到了用于目的基因分离筛选和新基因克隆的建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SMART技术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优质品种叶片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和质量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建斌 陈顺辉 +5 位作者 陈华 贺小彦 姜宝杰 张冲 蔡铁城 庄伟建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91,共7页
为研究优质烟叶的分子基础,以翠碧一号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为材料,CTAB法提取总RNA,利用SMART技术合成全长cDNA,之后按经修改的Clontech技术成功构建了烟草叶片全长cDNA文库。经鉴定,初级文库库容为3.85×106个克隆,重组率为100%,重... 为研究优质烟叶的分子基础,以翠碧一号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为材料,CTAB法提取总RNA,利用SMART技术合成全长cDNA,之后按经修改的Clontech技术成功构建了烟草叶片全长cDNA文库。经鉴定,初级文库库容为3.85×106个克隆,重组率为100%,重组子插入片段集中在750-2000 bp之间。随机挑取25个克隆测序后,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烟草上已经报道的基因占10条,11条为全长基因序列;20条序列有功能注释。综合分析表明,所构建的文库质量较高,达到了基因的分离、筛选和克隆的建库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叶片 SMART技术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种质对气候斑点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崖芝 巫升鑫 +1 位作者 顾钢 陈顺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33-34,共2页
调查了59个烟草种质田间气候斑点病的自然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国内烤烟品种对烟草气候斑点病抗性明显好于国外引进的烤烟品种,晒烟品种对气候斑点病的抗性好于烤烟品种;花叶病的发生加重了烟草气候斑点病的危害。
关键词 气候斑点病 烟草 初步鉴定 抗性 种质 烤烟品种 发病情况 花叶病 田间 晒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不同肥料对烟草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慧 李文卿 +1 位作者 方宇 陈济琛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0期29-35,共7页
利用Illumina平台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烟草根际土壤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了常规施肥、腐殖酸型有机无机复混肥、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和-N 20%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4种处理在烟草团棵期和采收期根际土壤细菌群... 利用Illumina平台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烟草根际土壤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了常规施肥、腐殖酸型有机无机复混肥、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和-N 20%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4种处理在烟草团棵期和采收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烟草根际土壤中细菌优势门(相对丰度>10%)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团棵期和采收期各处理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较CK均有所增加,说明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细菌群落丰富性,其中采摘期施用腐殖酸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和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处理的ACE指数显著高于CK;分层聚类图在属的水平上显示,不同施肥处理的连作植烟土壤细菌群落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不体现在结构多样性上。Heatmap图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养分等对烟草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存在影响。施用常规肥和-N 20%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对烟草土壤细菌优势类群的相对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施用腐殖酸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和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但施用腐殖酸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和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细菌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腐殖酸型生物有机肥 高通量测序 土壤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容积密集烤房的CFD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大鹏 沈碧河 +2 位作者 张炳辉 黄俊炜 谢立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5,125,共7页
为保障密集烤房装烟密度,降低烘烤的能源消耗,研发一套适用于密集烤房的变容积系统。在完成变容积装置的设计后,基于CFD方法模拟分析装置与烟叶的不同距离对烤房内部气体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通过烘烤试验获取实际烘烤数据,对模拟值加以... 为保障密集烤房装烟密度,降低烘烤的能源消耗,研发一套适用于密集烤房的变容积系统。在完成变容积装置的设计后,基于CFD方法模拟分析装置与烟叶的不同距离对烤房内部气体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通过烘烤试验获取实际烘烤数据,对模拟值加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隔板与烟叶距离为0 cm时,流速不均匀系数Kv为0.40,温度不均匀系数Kt为0.41,距离为10 cm时,Kv=0.41,Kt=0.43;距离为20 cm时,Kv=0.42,Kt=0.49。装烟区9个测量点的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误差在6%以内。变容积烤房在装烟量为一半时,相比常规烤房的燃料消耗可节约13.4%。研究结果表明:当隔板与烟叶距离为0 cm时烤房内部的气体分布最均匀;CFD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可靠性;变容积装置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可保证装烟密度,降低烤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烤房 变容积 CFD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青枯病抗性突变体486-K和117-K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邹文莉 牛文利 +10 位作者 杨华应 巫升鑫 周应兵 余文 张兴伟 吴新儒 丁安明 代常波 刘贯山 孙玉合 王卫锋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我国烟叶生产。为了解烟草青枯病抗性突变体的遗传规律和开发抗性相关分子标记,本研究选用EMS诱变烤烟品种翠碧一号获得的烟草青枯病抗性突变体486-K和117-K为研究对象,以翠碧一号和2...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我国烟叶生产。为了解烟草青枯病抗性突变体的遗传规律和开发抗性相关分子标记,本研究选用EMS诱变烤烟品种翠碧一号获得的烟草青枯病抗性突变体486-K和117-K为研究对象,以翠碧一号和2个突变体为亲本,构建了两个不同的杂交组合,采用卡方检验和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进行群体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卡方检验显示突变体486-K和117-K的F2代各病级株数呈正态分布,存在一定性状分离。“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分析发现突变体117-K的最优抗性遗传模型为2MG-A,即2对主基因为加性效应控制遗传,无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主基因的遗传效率为78.57%;突变体486-K的最优抗性遗传模型为2MGADI,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上位性效应中以显性×显性互作和显性×加性互作效应较大,主基因遗传效率为88.34%。表明烟草青枯病抗性突变体的遗传方式以主基因效应为主,受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青枯病 突变体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抗青枯病突变体153-K的抗性遗传及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牛文利 巫升鑫 +8 位作者 余文 程崖芝 杨兴有 余祥文 陈志华 刘勇 丁安明 孙玉合 王卫锋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烟叶生产,筛选抗青枯病的烟草种质并解析其抗性遗传效应对指导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感病品种翠碧一号(CB-1)和抗青枯病突变体153-K为亲本,构建了F2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烟叶生产,筛选抗青枯病的烟草种质并解析其抗性遗传效应对指导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感病品种翠碧一号(CB-1)和抗青枯病突变体153-K为亲本,构建了F2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研究其在安徽、福建两个病圃环境下的遗传效应,并对153-K青枯病抗性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53-K在安徽病圃中的最优遗传模型为MX2-EEAD-AD,即2对等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153-K在福建病圃中最优遗传模型为MX2-ADI-AD,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安徽、福建两个病圃环境下,青枯病抗性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叶片数、节距、茎围相关性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青枯病 抗性突变体 遗传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NtHDZIV8基因在腺毛发育中的功能验证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露莹 陈明丽 +7 位作者 余文 李志远 巫升鑫 李东徽 盖梦琦 解敏敏 龚达平 程崖芝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4,共8页
为验证NtHDZIV8在腺毛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在红花大金元中克隆了NtHDZIV8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探究了NtHDZIV8的表达模式,进一步利用亚细胞定位与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初步验证了NtHDZIV8基因对烟... 为验证NtHDZIV8在腺毛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在红花大金元中克隆了NtHDZIV8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探究了NtHDZIV8的表达模式,进一步利用亚细胞定位与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初步验证了NtHDZIV8基因对烟草腺毛发育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NtHDZIV8进化高度保守,具有典型的HD-LZ、START和SAD结构域,属于HDZIP IV家族。表达模式分析表明,NtHDZIV8在腺毛中高表达,并受植物激素NAA、GA3和MeJA的诱导。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NtHDZIV8定位于细胞核。病毒诱导本氏烟中NbHDZIV8基因沉默导致长柄腺毛的柄细胞基部膨大,而不影响短柄腺毛形态和腺毛密度。该研究表明NbHDZIV8对烟草腺毛形态具有调控作用,为解析烟草腺毛发生发育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HDZIV8 腺毛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