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0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福建省渔业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1
作者 郭书悦 《渔业研究》 2025年第1期96-107,共12页
【目的】对福建省不同地市的渔业发展质量水平进行较为全面及综合的评价,探索提升福建整体渔业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本文基于2017-2022年福建省下辖9个地级市渔业发展的面板数据,从产出效益、科技赋能、绿色可持续、社会共享4... 【目的】对福建省不同地市的渔业发展质量水平进行较为全面及综合的评价,探索提升福建整体渔业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本文基于2017-2022年福建省下辖9个地级市渔业发展的面板数据,从产出效益、科技赋能、绿色可持续、社会共享4个维度构建了福建省各地市渔业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各地市的渔业发展质量进行测算。【结果】各地市的渔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数在生产效益和科技赋能两个维度上差异较大,在生产效益维度上,沿海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宁德评价指数均远高于内陆城市三明、南平、龙岩;在科技赋能维度上,高等院校聚集城市福州、厦门、泉州的指数排名靠前。从单个城市看,福州得益于高等院校的集群,雄厚的科技力量为渔业发展提供强劲的驱动力,是福建省渔业发展综合实力最强、质量最优的城市;厦门和泉州次之,其渔业生产的提质增效产生较强的经济成效,其渔业具有充足的发展后劲,前景向好;漳州、莆田、宁德位于第三梯队,其短板在科技赋能维度,渔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三明、南平、龙岩地处内陆,渔业发展质量综合水平总体不高。【结论】福建省各地市渔业发展质量存在差异,且差异有增大的趋势。根据各地市渔业发展不同维度的优劣,提出了构建以福州为“核心”,厦门和泉州为“两翼”,漳州、莆田、宁德为“驱动点”,三明、南平、龙岩为淡水渔业主产区的“一核两翼三点三区”发展格局及延伸渔业产业链等对策建议。【意义】为综合、定量地测评福建省各地市渔业发展质量,因地制宜地提出发展策略,以及推进福建省渔业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高质量发展 评价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富屯溪鱼类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2
作者 钟国龙 《渔业研究》 2025年第1期85-95,共11页
【目的】评估福建省富屯溪的鱼类组成和多样性,通过分析2023年富屯溪鱼类群落的调查结果,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了解富屯溪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常见种和生态类型等群落结构的多样性特征。【方法】2023年2月-12月,逐月对富屯溪进行鱼... 【目的】评估福建省富屯溪的鱼类组成和多样性,通过分析2023年富屯溪鱼类群落的调查结果,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了解富屯溪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常见种和生态类型等群落结构的多样性特征。【方法】2023年2月-12月,逐月对富屯溪进行鱼类资源采样调查。采用定置三层刺网和定置折叠倒须笼作为捕捞工具,对渔获物样品进行物种鉴定和鱼类组成分析。采用相对多度、相对重要性指数值(IRI)、丰富度指数(Margalef)、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和均匀度指数(Pielou)评估鱼类群落的多样性。【结果】本次调查共记录到56种鱼类,隶属5目13科。对比1984年的调查结果,鱼类种类组成已发生显著变化,但鲤科鱼类仍占据主导地位,未发现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等3种国家二级水生保护野生动物。通过Pinkas的IRI指数分析,确定了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等3种鱼类为优势种,半刺光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等9种鱼类为常见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S2站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2.95),而S4站位最低(1.39);S2站位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高(4.89),S1站位最低(2.12)。【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富屯溪鱼类群落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鱼类总种类数减少,鲤科鱼类持续占优,部分保护鱼类缺失,以及外来物种对本地群落的影响增大,突显了生态系统保护的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屯溪 鱼类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南部沿海东山湾和浮头湾潮下带春秋两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健康评估
3
作者 许贻斌 赵小雨 蔡立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3-412,I0001,共11页
[目的]东山湾和浮头湾是福建省南部沿海古雷半岛两侧的海湾,古雷半岛石化基地的生产和东山湾漳州核电站的建设可能对两侧海湾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评估两个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特征和生态健康状况,2020年春季和秋季在东山湾和浮头... [目的]东山湾和浮头湾是福建省南部沿海古雷半岛两侧的海湾,古雷半岛石化基地的生产和东山湾漳州核电站的建设可能对两侧海湾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评估两个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特征和生态健康状况,2020年春季和秋季在东山湾和浮头湾潮下带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方法]运用方差分析法、聚类分析法、非参数多变量排序法对东山湾和浮头湾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ATZI海洋生物指数(AMBI)和多变量AMBI(M-AMBI)8种群落参数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析了两个海湾、湾内和湾口的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结果]方差分析表明,东山湾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表现为湾内显著低于湾口(P<0.05),而J为湾内显著高于湾口(P<0.05);浮头湾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H′、d和M-AMBI均为湾内显著低于湾口(P<0.05).聚类和多变量排序法分析表明东山湾和浮头湾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有两个主要群落,第一个主要群落秋季取样站占比高,第二个主要群落春季取样站占比高.IRI分析表明东山湾和浮头湾的优势种存在季节和海区差异.3种生物指数(H′、AMBI和M-AMBI)的平均值均表明两个海湾春秋两季均处于受轻度扰动状态,浮头湾湾口的生态健康状态优于湾内.[结论]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浮头湾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H′、d和M-AMBI湾内均显著低于湾口(P<0.05).东山湾和浮头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处于受轻度扰动状态,浮头湾湾口的生态健康状态优于浮头湾湾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健康评估 潮下带 东山湾 浮头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平潭海域不同年龄仿刺参骨片种类和形态学研究
4
作者 范逸龙 杨求华 +4 位作者 李慧耀 王银华 蔡建堤 吴建绍 林琪 《渔业研究》 2025年第1期28-37,共10页
【目的】海参真皮的表层包含有被称为骨片的内骨骼,是海参纲最重要的特征。利用不同类型的海参骨片及其相对比例能够对不同种类的海参予以快速鉴定。【方法】本文采用NaClO法、蛋白酶K法,对福建平潭1、2、3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 【目的】海参真皮的表层包含有被称为骨片的内骨骼,是海参纲最重要的特征。利用不同类型的海参骨片及其相对比例能够对不同种类的海参予以快速鉴定。【方法】本文采用NaClO法、蛋白酶K法,对福建平潭1、2、3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各组织(棘刺、体壁、触手、管足、纵肌、呼吸树、肠道)进行采集与处理,得到不同年龄仿刺参不同组织骨片类型,并分别比较采用NaClO法、蛋白酶K法制备的仿刺参骨片的显微图像,利用SPSS软件统计不同仿刺参骨片类型的相对比例。【结果】在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7种仿刺参骨片类型,包括5种主要类型(桌形体、扣形体、杆状体、长孔状体、花纹状体)和2种特殊类型(复合盘状骨片和C形体),且不同组织内的仿刺参骨片类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比NaClO法、蛋白酶K法制得的仿刺参骨片图像时,发现2种方法均可得到仿刺参骨片,其中经NaClO法析出的仿刺参骨片能被较清楚地观察到骨片种类与大致的数量,且不附带其他组织,标本干净,但骨片因过脆、易损坏而结构不完整;蛋白酶K法得到的仿刺参骨片同样能与其他组织分离,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在显微镜下其结构更加完整,能被更好地计数与统计。通过统计仿刺参不同年龄段各组织内骨片类型的相对比例,发现不同年龄不同组织仿刺参骨片类型相对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龄仿刺参的体壁、棘刺、管足和触手均含有扣形体、桌形体、长孔状体,其中扣形体在体壁中的相对比例最高,达到83.28%±9.33%;桌形体的相对比例在管足中最高,达到35.02%±10.84%;长孔状体在触手中的相对比例较高,达到7.23%±2.50%。1龄仿刺参体壁和管足中桌形体的相对比例分别为20.28%±7.29%和35.02%±10.84%,显著高于2龄仿刺参(3.80%±1.35%、17.21%±1.87%)和3龄仿刺参(3.40%±1.43%、11.23%±1.01%)(P<0.05)。【结论】不同年龄仿刺参的不同组织骨片的结构类型不一,相对比例不同,且能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具有稳定性,是鉴别海参种属的重要指标。【意义】本研究为仿刺参生物学鉴定提供基础资料,为其年龄鉴别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潭海域 仿刺参 骨片 NaClO法 蛋白酶K法 形态学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网作业调查的福建漳浦近海口虾蛄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勇 徐春燕 +7 位作者 庄之栋 吴同晋 余伟 蔡建堤 马超 谢少卿 喻家玥 沈长春 《渔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81-189,共9页
根据2022年8月—2023年4月福建漳浦近海张网作业调查数据,对主要渔获物368尾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的体长、体质量、摄食强度、雌性卵巢发育程度、雌雄比例和肥满度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口虾蛄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参... 根据2022年8月—2023年4月福建漳浦近海张网作业调查数据,对主要渔获物368尾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的体长、体质量、摄食强度、雌性卵巢发育程度、雌雄比例和肥满度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口虾蛄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张网作业渔获物中,口虾蛄雌雄比例为1∶1.115,口虾蛄体长优势组为110~130 mm,体质量优势组为15.0~25.0 g,雌、雄样品平均体长、平均体质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口虾蛄体长和体质量关系为W=2.140×10^(-5) L^(2.882)(R^(2)=0.946,n=368)。雌性口虾蛄性腺成熟度在Ⅰ~Ⅲ期之间,Ⅲ期个体主要出现在2—4月。口虾蛄摄食等级平均为1.44级,其中1级最多。口虾蛄群体肥满度指数平均值为1.226,雄性略大于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虾蛄 张网 生物学特征 漳浦近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大宗淡水鱼产业发展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赖铭勇 薛凌展 +1 位作者 曾高雄 叶翚 《科学养鱼》 2024年第7期1-2,共2页
大宗淡水鱼作为福建省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总产量约51.3万吨,约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58.06%,其产业发展状况一直备受渔业部门的关注。因此,对其开展实时渔情监测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产业发展。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联合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 大宗淡水鱼作为福建省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总产量约51.3万吨,约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58.06%,其产业发展状况一直备受渔业部门的关注。因此,对其开展实时渔情监测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产业发展。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联合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针对草鱼、鲢、鳙、鲫和鲤5个大宗淡水鱼主要品种,开展了连续12个月的渔情跟踪和产业趋势分析,以期为福建省渔业主管部门和大宗淡水鱼养殖从业者提供重要参考。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主管部门 水产技术推广 淡水养殖 淡水水产 产业发展状况 渔业部门 大宗淡水鱼 渔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沙溪鱼类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何美峰 袁定清 +1 位作者 陈启春 邹丽珍 《福建水产》 2010年第1期75-80,45,共7页
根据2007-2008年沙溪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沙溪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常见种及其季节变化,生态类型等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59种,隶属于6目15科30属。采用Pinkas的IRI指数分析沙溪鱼类群落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沙溪优势种季节... 根据2007-2008年沙溪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沙溪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常见种及其季节变化,生态类型等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59种,隶属于6目15科30属。采用Pinkas的IRI指数分析沙溪鱼类群落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沙溪优势种季节变化不大,以鲤鱼、鲴类、黄颡鱼为主,常见种略有季节变化。沙溪鱼类生态类型多样,以底层、杂食性、适应静水生活鱼类为主。与30年前相比,沙溪河肉食性鱼类、底层鱼类、适应流水鱼类种类数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杂食性鱼类、耐氧性鱼类、适应缓流或静水生活的鱼类则有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群落结构 IRI指数 沙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福建省水产品药物残留状况及其控制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成业 叶玫 《福建水产》 2004年第1期67-70,共4页
关键词 福建 水产品药物残留 控制措施 监控 渔药开发 代谢动力学 水产品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1986—1995年水产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被引量:2
9
作者 戴天元 陈世杰 +2 位作者 黄瑞芳 陈植 徐清风 《福建水产》 1996年第4期60-64,共5页
“七五”、“八五”期间,我省水产业迅速发展,水产品产值从1986年的6.67亿元(80年不变价)增加到1995年的111.01亿元(90年不变价)。那么,分析促进水产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评价各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则将为今后制定我省水产发... “七五”、“八五”期间,我省水产业迅速发展,水产品产值从1986年的6.67亿元(80年不变价)增加到1995年的111.01亿元(90年不变价)。那么,分析促进水产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评价各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则将为今后制定我省水产发展规划,培植跨世纪水产支柱产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侧重于对科技进步作用的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科技进步 贡献率 测算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齿对两种高浓度氮源耐受的转录差异研究
10
作者 杨妙峰 林永青 +4 位作者 杨芳 郑盛华 席英玉 郑惠东 罗冬莲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6-416,共11页
为了探究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对不同氮素的吸收能力,利用转录组学测序研究了水培海马齿对铵态氮(NH_(4)^(+))和硝态氮(NO_(3)^(-))的吸收同化机制。结果表明:氨氮组(SA)的根际酸化大于硝氮组(SN),差值达到(1.48±0.02)... 为了探究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对不同氮素的吸收能力,利用转录组学测序研究了水培海马齿对铵态氮(NH_(4)^(+))和硝态氮(NO_(3)^(-))的吸收同化机制。结果表明:氨氮组(SA)的根际酸化大于硝氮组(SN),差值达到(1.48±0.02)个pH单位;同样浓度(60 mg/L N)下,海马齿对NH_(4)^(+)吸收滞后且弱于NO_(3)^(-),吸收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吸收速率常数(k=0.0235/d)小于硝态氮(k=0.0697/d),但对磷的吸收量则高出SN组1.87倍;海马齿对氨氮的耐受性较高,除茎生长量外,其余生长性状各指标与SN组无显著性差异;利用KOG注释、KEGG和GO通路分析,筛选出可能与海马齿氮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包括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盐还原酶NiR、硝酸盐转运蛋白NRT1、氯离子通道蛋白CLC-c、慢阴离子通道SLAH3、氨基酸转运蛋白、氨基转移酶等,其中NR和NiR还进一步引发相应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与SN组相比,SA组叶片NR和NiR表达下调,说明叶片不是铵态氮同化的主要场所,却是硝态氮同化的重要部位;氨基转移酶(BCAT2、ALAAT2、AAT)和氨基酸转运蛋白(CAT1、Avt1H、BAT1、AATL1)的上调表明,同化后的铵态氮在叶片发生了再分配和循环;NPF6.2/NRT1.4、NPF6.4/NRT1.3、SLAH3等硝酸盐转运蛋白家族的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在铵态氮的解毒上起到一定作用。研究表明,海马齿通过差异化的氮素吸收、转运和代谢响应机制,能够有效适应高浓度氮素的水体环境,本研究结果可为海马齿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齿 转录组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水产加工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永安 《福建水产》 2006年第3期91-94,共4页
本文叙述福建省水产加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水产加工的研究方向及发展水产加工的策略。
关键词 水产加工 现状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淑集 吴成业 《福建水产》 2011年第3期42-47,共6页
本文总结了福建省水产加工业及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比国内外水产加工业发展的情况,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预测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发展的趋势及产业的主要走向,并提出福建省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未来应重... 本文总结了福建省水产加工业及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比国内外水产加工业发展的情况,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预测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发展的趋势及产业的主要走向,并提出福建省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未来应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贮藏与加工 学科 发展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研究学科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颜尤明 《福建水产》 2005年第2期78-81,44,共5页
本文分析了建国以来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从事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研究机构设立和人员配置、调查研究装备、调查研究课题等的变化情况,指出目前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学科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应... 本文分析了建国以来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从事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研究机构设立和人员配置、调查研究装备、调查研究课题等的变化情况,指出目前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学科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应加强和发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海洋渔业资源研究 发展历程 研究机构 人员配置 研究装备 研究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烃污染胁迫下中肋骨条藻蛋白质组学研究
14
作者 陈财珍 许翠娅 +5 位作者 杨芳 陈宇锋 许贻斌 郑盛华 江良荣 罗冬莲 《渔业研究》 2025年第3期306-316,共11页
【目的】研究石油烃污染胁迫条件下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蛋白质组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通过同重同位素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试验,利用反相液质联用(RPLC-MS)技术,分析石油烃慢性毒性处理与急性毒性处理导致的中肋骨条... 【目的】研究石油烃污染胁迫条件下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蛋白质组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通过同重同位素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试验,利用反相液质联用(RPLC-MS)技术,分析石油烃慢性毒性处理与急性毒性处理导致的中肋骨条藻蛋白质组差异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毒性处理组和急性毒性处理组分别鉴定了112个和169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质(DEPs),共有40个交集DEPs,且其中20个蛋白质的亚细胞结构均定位到叶绿体;上调DEPs有5个共同的显著富集(P<0.05)GO条目,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衍生物代谢过程、碳水化合物衍生物的生物合成过程、无机二磷酸酶活性、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转氨酶(异构化)活性、碳水化合物衍生结合,没有共同显著富集通路;下调DEPs有三磷酸腺甙(ATP)水解耦合质子输运、质子转运型三磷酸腺甙酶(V1结构域)2个共同的显著富集(P<0.05)GO条目,有导管酸分泌通路、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通路2条共同显著富集(P<0.05)通路;与毒性响应相关的热休克蛋白(蛋白ID:220971590)在2种毒性处理后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石油烃污染胁迫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的DEPs变化与石油烃的污染胁迫响应机制有关,为石油烃在分子水平上的致毒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中肋骨条藻 污染胁迫 蛋白质组学 差异表达蛋白(DE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浮筏式消波堤阻尼网衣消波效果水槽模拟实验研究
15
作者 蔡文鸿 魏观渊 +5 位作者 林子楠 丁兰 魏盛军 张哲 潘柏霖 黄桂芳 《渔业研究》 2025年第4期476-488,共13页
[背景]浮式消波堤因消浪好、轻便、经济、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本文研究团队在此之前开发并投放于福建海域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浮筏式消波堤,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削减海区波浪强度,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其消波效率达-33.... [背景]浮式消波堤因消浪好、轻便、经济、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本文研究团队在此之前开发并投放于福建海域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浮筏式消波堤,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削减海区波浪强度,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其消波效率达-33.33%~-42.86%。[目的]为进一步优化HDPE浮筏式消波堤消波性能,并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本文对HDPE浮筏式消波堤阻尼网衣结构部分开展水槽模拟实验,通过分析网目尺寸(2a)、网片间距(D)、网片数量(N)和网片吃水深度((d)等因素对波高及波能的影响研究阻尼网衣的消波效果。[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阻尼网衣的网目尺寸、网片间距、网片数量和网片吃水深度均会影响其消波效果。1)网片的消波效果均随着网目尺寸的减小和网片数量的增加而增大。2)在波高(H)6 cm[波陡(H/L)=0.038,L为波长]波况下,网片间距以115.0 cm布设较1.5 cm有更好的消波效果。在波高10 cm(H/L=0.045)波况下,网目尺寸和网片数量对网片消波效果有关键的影响:当网目尺寸为1 mm且网片数量≥4时,网片间距以1.5 cm布设较115.0 cm有更好的消波效果;当网目尺寸为4 mm时,网片间距以1.5 cm布设较115.0 cm也有更好的消波效果。3)在波高6 cm(H/L=0.038)和10 cm(H/L=0.045)两种波况下,网片吃水深度越大,消波效果越好,但其对消波效果的影响在网片吃水深度与水槽水深(h)的比值(d/h)达到0.2后便趋于缓和;当网片吃水深度较小时,网片的消波效果在波高6 cm(H/L=0.038)波况下较佳;当网片吃水深度大于64 cm后,且随着d/h趋近于1.0时,网片的消波效果在波高10cm(H/L=0.045)波况下较佳。[结论]从网目尺寸、网片间距、网片数量和网片吃水深度等参数出发,结合目标海域的波况特征,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优化网衣配置可以平衡消波性能和成本,从而充分发挥网片的消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筏式消波堤 阻尼网衣 消波效果 水槽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沉积物源微生物的分离及其防污活性研究
16
作者 苏培 王逸宁 +6 位作者 张世保 张萌 祁剑飞 赵逗裟 曾启明 曹冉冉 冯丹青 《渔业研究》 2025年第2期129-137,共9页
【背景】海洋污损生物对养殖业具有严重危害,当前用于防除污损生物的重金属基防污剂污染海洋环境,急需开发环保防污剂。天然活性物质是环保防污剂的重要来源。【目的】从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并筛选出具有防污活性的微生物资源。【方法】本... 【背景】海洋污损生物对养殖业具有严重危害,当前用于防除污损生物的重金属基防污剂污染海洋环境,急需开发环保防污剂。天然活性物质是环保防污剂的重要来源。【目的】从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并筛选出具有防污活性的微生物资源。【方法】本研究从深海不同底质的沉积物中分离纯化微生物,并以海洋污损生物沙筛贝(Mytilopsis sallei)稚体和多室草苔虫(Bugula neritina)幼体为检测生物,检测其发酵液和菌体代谢产物的防污活性,并观察各提取物对沙筛贝的后遗效应。【结果】从6种底质沉积物中共分离获得10个属15株微生物,其中海杆菌属(Marinobacter)为优势菌群。B2(Alteromonas sp.)、C1(Marinobacter sp.)、C2(Escherichia sp.)、E1(Pseudoalteromonas sp.)、E2(Marinobacter sp.)和F2(Flagelli-monas sp.)菌株的提取物抑制沙筛贝稚体的附着,B1(Marinomonas sp.)、B2(Alteromonassp.)、C2(Escherichia sp.)、C3(Marinobacter sp.)和E2(Marinobacter sp.)菌株的提取物抑制多室草苔虫幼体的附着。其中,F2(Flagellimonas sp.)菌株的菌体和C1(Marinobactersp.)、E2(Marinobacter sp.)菌株的发酵液提取物对沙筛贝无后遗效应,表明其毒性较低。【结论】本研究从深海沉积物中共获得8株具有防污活性的微生物,其中F2、C1、E2菌株在海洋环保防污领域具有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损生物 深海沉积物 微生物 天然产物防污剂 发酵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硫铁矿的自养反硝化系统在凡纳滨对虾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曾占壮 胡大波 +1 位作者 何国森 王永峰 《渔业研究》 2025年第2期152-160,共9页
【目的】开发一种切实有效、简便可行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尾水治理技术,助推产业绿色健康发展。【方法】在传统的硫磺-石灰石自养反硝化反应器(SLAD)的基础上,添加硫铁矿和火山岩组成自养反硝化系统,以凡纳滨对虾养... 【目的】开发一种切实有效、简便可行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尾水治理技术,助推产业绿色健康发展。【方法】在传统的硫磺-石灰石自养反硝化反应器(SLAD)的基础上,添加硫铁矿和火山岩组成自养反硝化系统,以凡纳滨对虾养殖尾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系统中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连续运行该反应器40 d,观察系统脱氮除磷的效果及其稳定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观察,利用高通量测序法对填料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加入硫铁矿和火山岩的SLAD对氮磷的去除率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至试验结束时,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和50%左右,pH值在6.4~7.0之间;系统填料表面的微生物类型以Thiobacillus和Halothiobacillus为主,在4种填料中均有分布。【结论】加入硫铁矿和火山岩的SLAD具备高效的脱氮除磷功能,基于硫铁矿的自养反硝化系统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反硝化系统 凡纳滨对虾 养殖 尾水 硫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光谱技术在鱼油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湖伊杉 潘南 +4 位作者 林振宇 陈晓婷 吴靖娜 张芳 刘智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1,共11页
鱼油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防治具有积极作用,其功效与品质直接关联。随着消费者对鱼油质量安全需求的日趋增长,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鱼油生产过程监控及其产品品质保障... 鱼油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防治具有积极作用,其功效与品质直接关联。随着消费者对鱼油质量安全需求的日趋增长,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鱼油生产过程监控及其产品品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光谱与物质的组成及含量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物质的光谱特征,获取能够反映其分子结构的信息,从而实现对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检测。相比传统化学检测方法,光谱技术具有高效、无损、无需过多前处理及绿色环保等优势,在鱼油品质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及开发前景。文章阐述了近红外、中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鱼油品质检测中的应用原理,归纳了建立光谱预测模型的常规步骤,介绍了几种用于光谱信息预处理、模型校正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这三种光谱技术在鱼油营养成分(脂肪酸、磷脂、虾青素等)、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等)和掺假分析等品质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并探讨了现代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在鱼油品质快速无损检测的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以期实现从实验室研究扩展到实际生产检测,从而促进我国鱼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近红外光谱 中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1986—1995年水产养殖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评析
19
作者 陈世杰 《福建水产》 1998年第4期52-56,共5页
本文就十年来福建省水产养殖业产值、劳力、养殖面积及物质消耗四项指标,以增长速度方程的渔业技术进步测算法,结合行家估算调查、相应生产弹性系数及其修正,测算评析出水产养殖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七五”期间40%;“八五”44%。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 科技进步贡献率 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拖网模型水池试验研究
20
作者 冯森 《福建水产》 1998年第4期31-43,共13页
模型试验是研究渔具作业性能最直观方便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全省南北有代表性的七张对拖网具进行的网模系列试验,对比和分析了各地使用的不同结构拖网渔具的作业参数和特性,得出底拖网阻力经验公式及体现渔具性能优劣的四个要素(阻力、... 模型试验是研究渔具作业性能最直观方便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全省南北有代表性的七张对拖网具进行的网模系列试验,对比和分析了各地使用的不同结构拖网渔具的作业参数和特性,得出底拖网阻力经验公式及体现渔具性能优劣的四个要素(阻力、网高、垂直扩张系数和能耗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网 水池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