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规划思考
1
作者 潘树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3期48-50,共3页
结合福建省自然资源管理现状及成效,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十四五”时期福建省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准确把握自然资源管理形势,明确“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管理重点任务,为福建省全方位推动高... 结合福建省自然资源管理现状及成效,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十四五”时期福建省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准确把握自然资源管理形势,明确“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管理重点任务,为福建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好要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自然资源 新时期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83-86,90,共5页
以福建省84个县(市、区)作为监测预警单元,以土地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加权分析法,从耕地和建设用地两方面,开展土地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全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绿色无... 以福建省84个县(市、区)作为监测预警单元,以土地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加权分析法,从耕地和建设用地两方面,开展土地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全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绿色无警状态,预警级别地区差异明显,22个县(市、区)预警级别较高,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26.2%,主要位于沿海6市1区,以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为主,土地承载压力较大,耕地保障能力下降;62个县(市、区)预警级别较低,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73.8%,以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土地承载压力较小,土地承载压力变化趋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监测预警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34
3
作者 范胜龙 张莉 +2 位作者 曾在森 黄炎和 林翔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8,共8页
研究目的:对2016年福建省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缓解城市人地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研究方法: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开发区土地... 研究目的:对2016年福建省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缓解城市人地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研究方法: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通过障碍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看,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2)开发区区龄、开发区至县(市)中心距离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不存在明显规律。研究结论:经济发达地区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第三产业比重、社会商品零售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次发达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开发区 集约利用 影响因素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空间插值模型及采样点密度对农用地分等精度的影响——以福建省龙海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范胜龙 林晓丹 +3 位作者 涂凯 汤俊红 林翔程 黄炎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5-72,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南方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的采样点密度和空间插值模型对农用地分等精度的影响。研究方法:以福建龙海市为研究区,对设计的8种格网密度和6种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插值模型所得农用地分等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1)结合不同... 研究目的:分析南方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的采样点密度和空间插值模型对农用地分等精度的影响。研究方法:以福建龙海市为研究区,对设计的8种格网密度和6种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插值模型所得农用地分等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1)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模型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农用地分等成果(自然质量等)具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精度与格网密度呈正相关。其中结合地貌和土壤信息的空间插值方法(KDMTR)对于农用地分等成果有最好的预测效果;(2)如果仅需考虑获取较高精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信息时,按2 km×2 km的样点密度并结合KDMTR法进行空间插值,为最高效的样点布设和数据处理方式;(3)在开展县级农用地分等时,如果仅需考虑获取农用地分等结果时,土壤采样点密度对农用地分等精度影响较小,但结合不同类型信息的空间插值方法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精度影响显著。采用KDMTR法并按3.5 km×3.5 km的格网密度布设土壤调查样点,为最高效的样点布设和空间插值模型。研究结论:南方丘陵区在开展县级农用地分等工作时,采用的空间插值模型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精度产生显著影响而土壤采样点布设的格网密度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精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农用地分等 土壤有机质 样点布设 空间插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蔓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65-168,共4页
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建立了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软件,对农用地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利用程度、可持续性等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计算了福建省农用地集约度分值。研究表明,福建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不高,但从2001... 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建立了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软件,对农用地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利用程度、可持续性等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计算了福建省农用地集约度分值。研究表明,福建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不高,但从2001~2010年年际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来看,总体呈现提高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指标体系 集约利用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导向视角下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浅析——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潘树锋 《宁夏农林科技》 2021年第4期58-61,F0002,F0003,共6页
“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文章以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完善为例,以问题为导向,厘清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文章以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完善为例,以问题为导向,厘清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原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总结了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完善的具体措施,基本解决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不尽、划定不实等问题,把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使真正需要保护的生态空间和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问题导向 生态环境 国土空间规划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盘活利用存量用地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潘树锋 《村委主任》 2023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土地是财富之母、农业之本、农民之根。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发展需要有效用地保障,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导致的建设用地需求日益旺盛,盘活利用存量用地是破解用地难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对激发乡村活力... 土地是财富之母、农业之本、农民之根。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发展需要有效用地保障,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导致的建设用地需求日益旺盛,盘活利用存量用地是破解用地难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对激发乡村活力、缓解建设用地压力、推动资源高效配置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福建省乡村土地利用特点出发,分析农村建设用地盘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聚焦存量用地挖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存量建设用地 土地综合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导向视角下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调整更新的思考——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树锋 《村委主任》 2023年第12期104-106,共3页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征地工作依法、和谐、高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对被征地农民和各级政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福建省为例,从现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入手,以问题为导向,分析现行征地区片...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征地工作依法、和谐、高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对被征地农民和各级政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福建省为例,从现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入手,以问题为导向,分析现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在区片划定、价格调整、系数设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全国其他相似省份和未来福建省新一轮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 调整更新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生态型耕地开发整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恒萍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年第3期33-34,共2页
根据生态学原理、运用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研究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出福建生态型耕地开发整理模式,期望此项工作能取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 耕地开发整理 资源可持续利用 农业生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小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989-5990,6022,共3页
从规划控制指标、规划效益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模型对实施至2012年的邵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对规划实施评估及修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邵武市 土地利用规划 实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铁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337-8339,共3页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属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第三轮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未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展应重在效率管控、空间规划整合和法律保障体系建设。为此,提出了2点措施建议:一是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属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第三轮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未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展应重在效率管控、空间规划整合和法律保障体系建设。为此,提出了2点措施建议:一是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二是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法制体系,落实规划实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基本属性 编制与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后备制度对土地资源保护与粮食安全的作用分析
12
作者 朱林雄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耕地后备制度是指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出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对一定规模的土地进行统筹管理,并保留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制度。它的核心目标是保护耕地资源不受非农占用,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人口增长、城市化进... 耕地后备制度是指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出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对一定规模的土地进行统筹管理,并保留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制度。它的核心目标是保护耕地资源不受非农占用,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耕地后备制度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针对耕地后备制度对土地资源保护与粮食安全的作用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制度 土地资源保护 粮食安全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级别划分的常用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13
作者 范胜龙 黄炎和 +1 位作者 林金石 林祥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8-44,共7页
研究目的:对定级指数确定后的农用地级别划分的常用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农用地定级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数轴法仅适用于定级单元数较少时的级别划分;(2)定级指数频率曲线法所分级别,随着组... 研究目的:对定级指数确定后的农用地级别划分的常用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农用地定级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数轴法仅适用于定级单元数较少时的级别划分;(2)定级指数频率曲线法所分级别,随着组数n逐渐增大而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分级别将保持不变;(3)定级指数频率曲线法和等间距法划分级别存在的差异仅限于一个级别;(4)定级指数频率曲线法对于定级指数区间中值附近的单元,划分的土地级别较为准确;(5)采用等间距法,级别内单元数量较为平均,可划分的级别数量决定于组距;(6)等间距法对分布于定级指数较高或者较低的定级单元划分的级别较为准确。研究结论:3种常用的级别划分方法适用的条件和参数选择均不同,应根据定级指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级别划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用地定级 级别划分 数轴法 定级指数频率曲线法 等间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原”建设用地空间一体化拓展与优化配置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通 张丽 +2 位作者 韩向旭 肖金华 杨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105,共8页
建设用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优化建设用地拓展格局有利于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晋江市建设用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出"海一原"建设用地一体化拓展与优化配置技术:在构建生态一经济格局的基础上,利用蒙特卡... 建设用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优化建设用地拓展格局有利于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晋江市建设用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出"海一原"建设用地一体化拓展与优化配置技术:在构建生态一经济格局的基础上,利用蒙特卡洛模型(MonteCado)对沿海滩涂(海)和低效用地地块(原)组成的"海—原"建设用地空间的开发强度进行一体化优化配置。结果表明:1)到2020年,"海—原"建设用地空间分别有3 400 hm^2(73%)和1 279.62 hm^2(27%)。沿海滩涂主要为围头湾填海造地区域;低效用地分布较分散,全市均有分布;2)海岸带、水域周围和丘陵的生态安全水平较低,其他区域较高;经济适宜性较高区域位于北部、中西部,但南部较低。3)经济一生态平衡情景下建设用地配置方案的空间相关性相对较高(Moran′s I为-0.04,Z score值为-1.20),晋江中部和南部区域最适宜开发。"海一原"建设用地空间一体化拓展与优化配置技术达到了在建设用地空间不扩张的前提下获取建设用地空间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沿海滩涂 低效用地 优化配置 晋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福清市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小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8020-8022,共3页
[目的]从微观层次对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为城市居住用地的合理布局和提高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效率中3个层次的5个指标,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特尔斐法等进行数据处理和综... [目的]从微观层次对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为城市居住用地的合理布局和提高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效率中3个层次的5个指标,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特尔斐法等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结果]福清市154个居住功能区中,有4个过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积为29.02 hm2;8个集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积82.83 hm2;86个中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积876.76 hm2;56个低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积349.36 hm2。总体上福清市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属于中度利用水平。[结论]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居住用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提高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势在必行,因此,必须从规划源头、深度挖潜、严格标准、优化结构4个方面促进城市居住用地合理布局和集约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住用地 集约利用评价 城镇化 福清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地分等定级技术体系框架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树锋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9期120-121,共2页
林地分等定级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强化林地管理,实现林地资源优化配置。在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林地分等定级技术体系,通过开展林地分等及林地定级工作,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及自然因素等各项林地质量影响因子,根据立地... 林地分等定级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强化林地管理,实现林地资源优化配置。在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林地分等定级技术体系,通过开展林地分等及林地定级工作,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及自然因素等各项林地质量影响因子,根据立地类型开展质量分析与适宜性评价,最终确定林地自然质量;结合社会经济水平调查结果与区域土地利用情况,确定林地综合指数,体现林地使用价值,旨在为日后林地估价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分等技术 定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