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菌规模种植实用技术
1
作者 丁湖广 《农村百事通》 2012年第3期27-35,共9页
食用菌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产区遍布全国各地,目前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项目。从食用菌种植现状看,绝大多数是单家独户的分散化生产经营,其弊端是难以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和生产经济效益低下。食用菌主产区的成功经验是:有规模... 食用菌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产区遍布全国各地,目前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项目。从食用菌种植现状看,绝大多数是单家独户的分散化生产经营,其弊端是难以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和生产经济效益低下。食用菌主产区的成功经验是:有规模才有商品量,才能引来客商上门订货;上规模才能实施规范化生产管理,优化产品质量,从而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现把"中国食用菌之都"——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规模种植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供有意从事食用菌规模种植的读者朋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规模种植 实用技术 农民脱贫致富 经济效益 生产经营 市场风险 种植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发展的12种食用菌
2
作者 丁湖广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8年第3期41-42,共2页
人工栽培菇已成为农家致富的—个好门路,然而菇菌品种繁多,市场价格波动,产品的销路莫测,致使栽培者摸不准“市场脉搏”,举棋不定。这里特介绍出口和内销双向需要的12种菇菌,供因地制宜选择栽培。
关键词 食用菌 人工栽培 价格波动 市场 农家 种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薪菇栽培技术焦点难题的破解 被引量:2
3
作者 丁湖广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38,共2页
茶薪菇,近年来新开发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一种珍稀菇品,成为各地推广栽培品种的亮点,仅福建省古田县年栽培量达到1亿袋。但由于茶薪菇的栽培历史不长,生产管理缺乏规范化,加上该菇菌丝体和子实体含有一股杏仁香味,所以病虫害比... 茶薪菇,近年来新开发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一种珍稀菇品,成为各地推广栽培品种的亮点,仅福建省古田县年栽培量达到1亿袋。但由于茶薪菇的栽培历史不长,生产管理缺乏规范化,加上该菇菌丝体和子实体含有一股杏仁香味,所以病虫害比较多,致使产量低,品质下降。笔者就茶薪菇栽培技术焦点难题进行综合剖析,并提出措施,供菇农生产实践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品种 茶薪菇 焦点 技术 破解 生产管理 国内外市场 栽培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种退化与老化原因及防止措施 被引量:25
4
作者 丁湖广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6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老化原因 菌种退化 防止措施 农业结构调整 食用菌产业 菌种制作 专业知识 制种工艺 生态失控 菌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五)——反季节栽培与特殊安全设置栽培 被引量:4
5
作者 丁湖广 《食药用菌》 2013年第3期162-166,共5页
1高山反季节夏季栽培1.1接种时期夏栽银耳在南方适合于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区,一般3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可先后接种栽培4批。北方只要夏季自然气温不超30℃的地区,一般全年均可栽培。1.2改善基质夏季水分易蒸发,培养基含水量需适当提高。采... 1高山反季节夏季栽培1.1接种时期夏栽银耳在南方适合于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区,一般3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可先后接种栽培4批。北方只要夏季自然气温不超30℃的地区,一般全年均可栽培。1.2改善基质夏季水分易蒸发,培养基含水量需适当提高。采用棉籽壳为原料须注意:凡是含纤维多,松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栽培 反季节 低海拔 营养罐 安全罩袋 安全容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下脚料露天生料仿野生栽培竹荪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丁湖广 《西南园艺》 2006年第5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仿野生栽培 竹荪 下脚料 技术 生料 露天 农林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七)——银耳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控及栽培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丁湖广 《食药用菌》 2013年第5期277-281,共5页
1常见霉菌1.1木霉木霉又名绿霉,常发生在银耳培养料内,也侵染子实体。其菌丝生长浓密,能缠绕、切断寄主的菌丝,还会分泌毒素,使培养基变黄消解。危害严重时,培养料全部变成墨绿色,发臭变软,
关键词 银耳 栽培 失败原因 霉菌 病害 虫害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二)——银耳的栽培季节与培养料制袋 被引量:2
8
作者 丁湖广 《食药用菌》 2012年第6期325-329,共5页
正银耳培养料栽培是取代传统的木材(原木或段木)栽培,主要以杂木屑、棉籽壳等为原料,辅以麦麸、蔗糖、石膏等作为培养料,进行塑料袋或罐、瓶式栽培。目前我国银耳产量的95%为培养料袋栽。
关键词 银耳 栽培季节 培养料 配方 配制 装袋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一)——银耳的生物学及生态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丁湖广 《食药用菌》 2012年第5期278-281,共4页
正银耳生产被称为一种快速高效农业产业。在"银耳之乡"福建省古田县有"千家万户银花开,不尽财源滚滚来"之说。银耳生产成为当地农民生财致富实现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银耳室内立体栽培(图1),一户农家只要建造56平... 正银耳生产被称为一种快速高效农业产业。在"银耳之乡"福建省古田县有"千家万户银花开,不尽财源滚滚来"之说。银耳生产成为当地农民生财致富实现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银耳室内立体栽培(图1),一户农家只要建造56平方米面积的菇房4个,一次就可栽培银耳2万多袋,从接种到收成35~4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生物特性 生理特性 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四)——出耳管理及采收加工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湖广 《食药用菌》 2013年第2期87-92,共6页
1幼耳生长发育期的管理菌袋经过割膜或划线增氧后,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进入原基分化、幼耳发育阶段,相应的日程管理见表1,主要须掌握的有以下6个方面。
关键词 原基 子实体 生长发育 成熟 采收 脱水烘干 贮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五)——银耳菌种培养管理与菌种质量鉴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湖广 《食药用菌》 2011年第1期28-30,共3页
1 菌种培养管理关键技术 获得优良的品种只是菌种分离或选育走完第一步,而按照其种性要求,人为创造相适应的环境条件使其继续健康生长则颇为重要。如果培育环境不适应,会造成种性退化,甚至导致菌种萎缩死亡。以下介绍菌种培养科学... 1 菌种培养管理关键技术 获得优良的品种只是菌种分离或选育走完第一步,而按照其种性要求,人为创造相适应的环境条件使其继续健康生长则颇为重要。如果培育环境不适应,会造成种性退化,甚至导致菌种萎缩死亡。以下介绍菌种培养科学管理“五个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菌种 培养 质量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菌种规范生产工艺讲座(四)——银耳原种与栽培种制作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湖广 《食药用菌》 2010年第6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银耳 原种 栽培种 制种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三)——银耳两个纯菌种的单独分离与混合育成母种的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湖广 《食药用菌》 2010年第4期9-12,共4页
关键词 银耳纯白菌丝 香灰菌丝 分离 育种 交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六)——银耳HACCP控制有机栽培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湖广 《食药用菌》 2013年第4期225-226,242,共3页
有机栽培倡导用自然、生态平衡的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和管理,禁止使用农用化学品,以生产无污染的、安全的农产品。HACCP是英文"Hazard Analysic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的首字母缩写,是一个国际认可的... 有机栽培倡导用自然、生态平衡的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和管理,禁止使用农用化学品,以生产无污染的、安全的农产品。HACCP是英文"Hazard Analysic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的首字母缩写,是一个国际认可的,保证农产品免受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危害的预防体系。它主要通过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分析和查找生产过程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CP 有机栽培 控制点 监控 银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栽培管理常见疑难题的破解
15
作者 丁湖广 《中国瓜菜》 CAS 2007年第4期48-49,共2页
银耳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菇菌、绿色食品。也是广大菇农经济收入的1个主要项目.由于银耳生物学特性与其他菇类不同。是由2种菌丝(香灰菌丝和银耳菌丝)混合结构的。而这2种菌丝对温度要求不同。且生长周期较短。在管理上稍有一个环... 银耳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菇菌、绿色食品。也是广大菇农经济收入的1个主要项目.由于银耳生物学特性与其他菇类不同。是由2种菌丝(香灰菌丝和银耳菌丝)混合结构的。而这2种菌丝对温度要求不同。且生长周期较短。在管理上稍有一个环节疏忽失误或受恶劣天气侵袭.都会造成不出耳或欠产。因此菇农就有“银耳栽培无常胜将军”的说法.意思是生产失败在所难免.而且原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管理 银耳 破解 生物学特性 药食兼用 绿色食品 经济收入 混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姬松茸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16
作者 丁湖广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56-,共1页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现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栽培和消费.中国姬松茸首于1992年由日本引进菌种,先后在南方各省区形成规模生产,并延伸北方省区发展,产品77%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占有率.WTO之后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现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栽培和消费.中国姬松茸首于1992年由日本引进菌种,先后在南方各省区形成规模生产,并延伸北方省区发展,产品77%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占有率.WTO之后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壁垒名目繁多,我国姬松茸出口不断遭受阻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菇房 无公害 干稻草 培养料 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新菇菌袋污染原因及控制技术
17
作者 丁湖广 《植物医生》 2008年第6期51-52,共2页
茶新菇又名茶树菇,学名Agrocybe cylindracea(DC.exFY)R.Maire属担子菌纲、田头菇属,是我国近年来新开发比较成功的珍稀菇菌之一,仅古田县年栽培量就突破1亿袋,成为主栽品种之一。随着产业的发展,空间杂菌不断上升,给栽培袋... 茶新菇又名茶树菇,学名Agrocybe cylindracea(DC.exFY)R.Maire属担子菌纲、田头菇属,是我国近年来新开发比较成功的珍稀菇菌之一,仅古田县年栽培量就突破1亿袋,成为主栽品种之一。随着产业的发展,空间杂菌不断上升,给栽培袋带来严重污染.不仅使菇农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影响效益,因此.菌袋污染成为茶新菇栽培技术的焦点难题。笔者主要介绍茶新菇菌袋污染原因及控制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技术 菌袋污染 污染原因 茶新菇 栽培袋 担子菌纲 主栽品种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薪菇栽培技术焦点问题解疑
18
作者 丁湖广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8年第1期43-44,共2页
茶薪菇又称茶树菇[Agrocybe cylingrace(DC.exFr.)R.Maire],为近年来新开发、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一种珍稀菇品,成为各地推广栽培品种的亮点,仅福建省古田县年栽培量就达到1亿袋。由于茶薪菇的栽培历史短、生产管理缺乏规范化... 茶薪菇又称茶树菇[Agrocybe cylingrace(DC.exFr.)R.Maire],为近年来新开发、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一种珍稀菇品,成为各地推广栽培品种的亮点,仅福建省古田县年栽培量就达到1亿袋。由于茶薪菇的栽培历史短、生产管理缺乏规范化、加上该菇菌丝体和子实体含有杏仁香味,所以病虫害比较多,致使产量不达标,品质下降,产品农残超标,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和市场准入制的要求,今后对产品无公害的要求更加严格。这里就茶薪菇栽培技术焦点、难题进行综合剖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供菇农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品种 茶薪菇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焦点 技术 题解 生产管理 国内外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薪菇菌袋污染原因及控制
19
作者 丁湖广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8年第5期45-45,共1页
茶薪菇,又名茶树菇;学名[Agrocybe cylindracea(DC-eXFY)R.Maire]属担子菌纲、田头菇属,是我国近年来新开发比较成功的珍稀菇菌之一,仅古田县年栽培量就已突破1亿袋,成为主栽品种之一。随着产业的发展,空间杂菌指数不断上升,... 茶薪菇,又名茶树菇;学名[Agrocybe cylindracea(DC-eXFY)R.Maire]属担子菌纲、田头菇属,是我国近年来新开发比较成功的珍稀菇菌之一,仅古田县年栽培量就已突破1亿袋,成为主栽品种之一。随着产业的发展,空间杂菌指数不断上升,给栽培袋带来严重污染,不仅使菇农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减少效益,因此菌袋污染成为茶薪菇栽培技术难题。这里主要介绍茶薪菇菌袋污染原因及控制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袋污染 控制技术 污染原因 茶新菇 茶薪菇 栽培袋 担子菌纲 主栽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菇培育的难点与关键技术
20
作者 丁湖广 《蔬菜》 2007年第9期17-18,共2页
近年来我国花菇生产发展较快,产区遍及大江南北,生产模式多为舂栽,选用939、135和9015菌株,采取野外架层式集约化立体摆袋,割膜长菇。栽培者普获较好经济效益,2006年一般每袋可收入4~5元,高的达7元,成为农家致富的一项经济来源。
关键词 花菇 技术 培育 生产模式 经济效益 集约化 产区 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