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的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蔡顺香 颜明娟 杨杰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03年第2期1746-1749,共4页
对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中的前处理部分进行了改进,即采用活性碳代替H_2O_2去除有机质,活性碳用量以0.04g为最佳;对12种不同土壤采用改进的新方法测定,结果与原方法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966,相关方程为Y=3.4121+1.0531X,新方法的回收... 对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中的前处理部分进行了改进,即采用活性碳代替H_2O_2去除有机质,活性碳用量以0.04g为最佳;对12种不同土壤采用改进的新方法测定,结果与原方法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966,相关方程为Y=3.4121+1.0531X,新方法的回收率为96.48%~101.15%,标准差为0.099~0.382,变异系数为0.547%~4.321%,与原方法相比,新方法更加快速、简便、精确、重复性和再现性均好,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浊法 土壤 有效硫 测定 活性碳 有机质 回收率 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对磷的吸附—解吸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秦胜金 张玉树 +1 位作者 胡晓霞 黄敬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4期285-287,291,共4页
为了揭示闽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的固定和释放机制,对闽江上游果园、茶园、旱地、水田、蔬菜地和林地几种利用方式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蔬菜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最高,对200~2 400 mg/kg不同含量磷加入... 为了揭示闽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的固定和释放机制,对闽江上游果园、茶园、旱地、水田、蔬菜地和林地几种利用方式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蔬菜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最高,对200~2 400 mg/kg不同含量磷加入后的吸附率远低于其他土壤,仅为14.19%~30.88%,等温吸附曲线无拐点,土壤对磷的缓冲能力弱,最大磷吸附量为476.19 mg/kg。水田和林地的吸附能力略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 000.00、1 111.11 mg/kg。土壤吸附能力越弱的对磷的解吸率越高,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磷的解吸率表现为菜地〉水田和林地〉旱地、茶园和果园。随着解吸次数增加,解吸率降低,且各土壤解吸率差异主要表现在第1次解吸过程中。因此,研究区域应减少菜地和水田的磷肥输入,林地地表植被的保护也是控制土壤磷流失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咐 解吸 闽江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镉的化学行为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颜明娟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4期27-28,共2页
简述了镉在土壤中化学行为及其污染状况,综述了土壤镉常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提高土壤保护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壤 化学行为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回田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林炎金 林增泉 《福建农业科技》 1994年第3期8-9,共2页
稻草回田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林炎金,林增泉(福建省农科院土壤肥料所350013)1979~1988年我们连续进行了稻草回田定位试验,并系统分析土壤有机质等理化性状的变化及对水稻生产的效应,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 稻草回田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林炎金,林增泉(福建省农科院土壤肥料所350013)1979~1988年我们连续进行了稻草回田定位试验,并系统分析土壤有机质等理化性状的变化及对水稻生产的效应,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土壤本研究选用两种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回田 土壤肥力 作物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超 黄东风 +1 位作者 邱孝煊 李卫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368-374,共7页
通过对闽江中上游流域福建省内的25个县(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染、人粪尿、农村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养分流失、村镇地表径流、水产养殖等进行调查,并采用等标排放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2005年全年排... 通过对闽江中上游流域福建省内的25个县(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染、人粪尿、农村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养分流失、村镇地表径流、水产养殖等进行调查,并采用等标排放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2005年全年排放入水环境的CODC r、TN和TP分别为102050.5、66578.56和20712.41 t,各占53.90%、35.16%和10.94%;总等标排放量为280 506.1×106m3,其中CODC r、TN和TP的等标排放量分别为6803.368×106、66578.55702×106和207124.1×106m3,污染率指数分别为1.64%、21.30%和77.07%,故磷和氮是该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率指数排在前3名的污染源为农田水土(养分)流失、水产养殖和畜禽粪尿,其污染率指数分别为45.78%、30.60%和11.29%,三者总和占全流域污染率的87.67%,是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各县(市)间相比较,全年等标排放量以闽清县居第一位,达24 520.6×106m3,污染率指数为8.74%;浦城县和建瓯市次之,等标排放量分别达21968.64×106和20790.39×106m3,污染率指数为分别为7.83%和7.41%。不同县(市)的主要污染源有所不同,例如闽清县、屏南县、政和县等是以农田水土(养分)流失为主要污染源,泰宁县、邵武市等是以水产养殖为主要污染源,因此,不同县(市)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上应有所侧重。最后提出了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农业立法、强化经营管理措施,加强农化物质投入最小化技术研究,开展畜禽粪便多用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倡清洁生产、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合理投放鱼饲料和药物、减少流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中上游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调查评估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氮肥对蔬菜累积硝酸盐的影响 被引量:129
6
作者 任祖淦 邱孝煊 +2 位作者 蔡元呈 李贞合 王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蔬菜 化学氮肥 硝酸盐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繁殖利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林沧 李昱 +4 位作者 张秋芳 姜秀勇 郑世椿 罗光宇 张兆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11-313,共3页
关键词 单季稻田 紫云英 播种 繁殖 多年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与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的RAPD扩增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三暑 林新坚 +3 位作者 陈惠成 雷锦桂 林勇 江枝和 《食用菌学报》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以 4个姬松茸菌株和 2个双孢蘑菇菌株为材料 ,用 2 0个随机引物对它们进行RAPD扩增。通过对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的估算和系统聚类分析 ,构建姬松茸和双孢蘑菇遗传相关树状聚类图谱。结果表明 ,进行RAPD扩增的 2 0个随机引物中 ,有 12... 以 4个姬松茸菌株和 2个双孢蘑菇菌株为材料 ,用 2 0个随机引物对它们进行RAPD扩增。通过对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的估算和系统聚类分析 ,构建姬松茸和双孢蘑菇遗传相关树状聚类图谱。结果表明 ,进行RAPD扩增的 2 0个随机引物中 ,有 12个能产生三种带型。当遗传相似系数升至 0 .8713时 ,这 6个菌株被分为 3类 ,第一类为菌株 18和 2 6 ,第二类为菌株 13和 12 ,第三类为菌株 33和 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双孢蘑菇 菌株 RAPD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子实体发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郑永标 陈济琛 林新坚 《食用菌学报》 2003年第1期59-63,共5页
概述了食用菌子实体发生时菌丝部分生化成分与培养基物理性质的变化 ,有益微生物对子实体发生的诱导作用 。
关键词 食用菌 子实体发生 菌丝生化成分 培养基 物理性质 有益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7
10
作者 黄东风 王果 陈超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年第11期39-45,52,共8页
阐述了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其严重性,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理及主要影响因子,总结了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评价技术及其控制与管理措施,并据此提出了今后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现状 形成机理 监测与评价 管理与控制 研究概况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发酵茶利尿作用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济琛 郑永标 +2 位作者 林新坚 林戎斌 蔡海松 《食用菌学报》 2003年第1期57-58,共2页
试验采用SD雄性大鼠 ,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 ( 5 .5 3g kg)、中 ( 4 .4 2 g kg)、低( 3.69g kg)三个剂量组。采用代谢笼养法。结果表明 。
关键词 茯苓发酵茶 利尿作用 代谢笼养法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C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和粉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永标 谢宝贵 +1 位作者 林新坚 陈济琛 《食用菌学报》 2004年第3期7-11,共5页
在PDA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结构类似物S (2 氨基乙基 ) 2′半胱氨酸 (AEC) ,观察其对金针菇IM0 2单核菌丝和金白 1号双核菌丝生长及其粉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AEC对金针菇IM0 2单核菌丝和金白 1号双核... 在PDA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结构类似物S (2 氨基乙基 ) 2′半胱氨酸 (AEC) ,观察其对金针菇IM0 2单核菌丝和金白 1号双核菌丝生长及其粉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AEC对金针菇IM0 2单核菌丝和金白 1号双核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不同。当PDA培养基中AEC浓度为 2 0 0 0mg/L时 ,对金针菇IM0 2单核菌丝生长速度的抑制率为5 6 .4 % ;金白 1号双核菌丝对AEC较敏感 ,AEC浓度为 6 2 .5mg/L时 ,金白 1号双核菌丝生长完全受到抑制。当基本培养基中AEC浓度为 12 0 0mg/L时 ,对IM 0 2单核菌丝生长速度的抑制率可达 82 .5 % ;而当培养基中AEC浓度为 37.5mg/L时 ,金白 1号双核菌丝生长完全受到抑制。当PDA培养基中AEC浓度为 2 0 0 0mg/L时 ,10d内未见金针菇IM 0 2单核菌丝和金白 1号双核菌丝产生的粉孢子萌发。本试验为金针菇高赖氨酸良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粉孢子 萌发 菌丝生长 培养基 赖氨酸结构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葫芦富集砷、汞、铅、镉、铬含量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蔡顺香 颜明娟 +1 位作者 黄东风 林诚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49-50,共2页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光度计对水葫芦根及茎叶两个部位的砷、汞、铅、镉、铬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葫芦根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茎叶中的含量,水体污染程度越严重,其中生长的水葫芦各个部位重金属含量也越高。
关键词 水葫芦 含量分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原子荧光光度计 重金属含量 富集 污染程度 部位 茎叶 芦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评价指标 被引量:25
14
作者 黄秀声 翁伯琦 +3 位作者 黄勤楼 雷景桂 罗涛 陈钟佃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268-271,共4页
我国是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拥有大量的食用菌废弃物资源,但当前食用菌菌渣利用率较低,造成乡村污染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开展菌渣等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与合理开发模式研发,尤其要建立并完善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体系,通过菌渣还... 我国是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拥有大量的食用菌废弃物资源,但当前食用菌菌渣利用率较低,造成乡村污染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开展菌渣等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与合理开发模式研发,尤其要建立并完善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体系,通过菌渣还田、有机与无机肥的科学施肥等技术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主要论述食用菌渣循环利用技术方式以及对农田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指标,以深入探讨菌渣回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影响及实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渣 农田生态环境 循环利用 影响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营养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08
15
作者 颜明娟 江枝和 蔡顺香 《食用菌》 2002年第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杏鲍菇 营养成分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发酵茶研制初报 被引量:16
16
作者 林新坚 郑力 +1 位作者 陈济琛 林戎斌 《食用菌》 2000年第5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灵芝茶 保健茶 灵芝发酵茶 袋泡茶 固体发酵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北2003/2004年度冬季荔枝、龙眼冻害考察报告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辉 张伟光 +2 位作者 蔡文华 林新坚 谢云妹 《福建农业科技》 2004年第3期8-9,共2页
从气象条件、立地条件、管理措施等方面分析了造成 2 0 0 3/ 2 0 0 4年度冬季福鼎市荔枝、龙眼冻害的原因 ,探讨了今后福鼎发展荔枝、龙眼避冻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福鼎市 2003-2004年 冬季 荔枝 龙眼 冻害 区域规划 品种选择 水利建设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野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蔡顺香 颜明娟 陈震南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20-21,共2页
对12种野菜及其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采自荒山丘的12种野菜的硝酸盐含量均大大低于人们摄食的允许限量;生长在房前屋后的商陆硝酸盐含量高于ADI限量标准;生长于果园、菜地附近的野菜硝酸盐含量... 对12种野菜及其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采自荒山丘的12种野菜的硝酸盐含量均大大低于人们摄食的允许限量;生长在房前屋后的商陆硝酸盐含量高于ADI限量标准;生长于果园、菜地附近的野菜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采自荒山丘的野菜。12种野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ADI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菜 硝酸盐含量 亚硝酸盐 生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头孢菌液体培养和氨基酸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济琛 林新坚 +1 位作者 郑力 郑时利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6期16-17,共2页
通过冬虫夏草头孢菌营养需求和培养条件研究表明,该菌在2%麸皮培养基中生长最好,其次为2%玉米粉、2%米糠和20%马铃薯;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pH值60~70。生长曲线具有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特点,菌丝体培... 通过冬虫夏草头孢菌营养需求和培养条件研究表明,该菌在2%麸皮培养基中生长最好,其次为2%玉米粉、2%米糠和20%马铃薯;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pH值60~70。生长曲线具有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特点,菌丝体培养17d达最高值,菌丝干重为68mg/ml。菌丝体氨基酸种类和天然冬虫夏草一致,但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头孢菌 菌丝体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缨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农业科技档案 档案信息 服务社会化 信息服务系统 社会信息化 信息技术 信息管理 档案工作 信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