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热带南亚热带作物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国成 郑益智 +2 位作者 魏飞鹏 陈振东 陈天佑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1期11-17,共7页
本文阐述了福建省热区发展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的主要优势、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效,并针对福建热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围绕热作产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推进热作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热作 产业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热带作物产业创新发展取向研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国成 肖靖 郑益智 《福建热作科技》 2016年第3期57-60,共4页
推进热带作物产业发展,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为指引。针对我省热带作物产业发展态势,围绕着推进热作产业创新发展,提出总体思路、目标取向、工作重点以及对策措施,走出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 推进热带作物产业发展,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为指引。针对我省热带作物产业发展态势,围绕着推进热作产业创新发展,提出总体思路、目标取向、工作重点以及对策措施,走出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产业 创新发展 总体思路 目标取向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主要热带作物产业发展关键问题调研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炫 王文壮 +4 位作者 范武波 苏智伟 文尚华 黄国成 董志国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3期11-14,共4页
广东热带作物种类繁多,其相关产业也多样化和多元化。热作产业在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经调研表明,广东热作产业多以"龙头企业+农户+基地"为经营模式,注重科技与生产结合,质量、品牌与市场结合,产... 广东热带作物种类繁多,其相关产业也多样化和多元化。热作产业在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经调研表明,广东热作产业多以"龙头企业+农户+基地"为经营模式,注重科技与生产结合,质量、品牌与市场结合,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广东热作产业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调研组针对广东热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的发展重点,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旨在促进广东热作产业快速、稳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热作产业 关键问题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莆田、云霄等4市县枇杷GIS技术精细区划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国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7期947-952,共6页
在福建,影响枇杷生产的关键气候条件是极端最低气温值(JDW)的高低。文章围绕关键气候条件的分析,拟定该项精细区划的技术工作流程、建立JDW的地理分布推算模式、确定精细区划的地形气候指标,结合土地利用现状等其它条件,运用地理信息系... 在福建,影响枇杷生产的关键气候条件是极端最低气温值(JDW)的高低。文章围绕关键气候条件的分析,拟定该项精细区划的技术工作流程、建立JDW的地理分布推算模式、确定精细区划的地形气候指标,结合土地利用现状等其它条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精细区划。根据区划结果,进行当地枇杷布局的个例分析,为进一步发展枇杷产业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精细区划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热作产业空间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尤飞 赵娜 黄国成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2期12-15,共4页
本文基于福建省南亚热带作物开发利用办公室提供的福建省35个种植热带作物县、市(简称热作区)的2001年和2011年热带作物种植面积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区域视角和作物视角,对福建省热作区热带作物的地理集聚格局演变进行分析。从区域... 本文基于福建省南亚热带作物开发利用办公室提供的福建省35个种植热带作物县、市(简称热作区)的2001年和2011年热带作物种植面积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区域视角和作物视角,对福建省热作区热带作物的地理集聚格局演变进行分析。从区域视角分析得到,2001—2011年10年间,福建省热作区布局呈现"扩散"趋势,表现为高集聚区减少,中集聚区大幅度扩展,低集聚区大幅度减少,热作空间布局在传统热区呈现出"均匀化"特征;选取香蕉、龙眼、荔枝3种热带水果,从作物视角分析得到,这3种热带水果的总量在减少,集聚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其集聚中心也稍有转移。在分析集聚的基础上,从4个方面论述了福建省热作区热带作物空间变动驱动因素,最后提出优化福建省热作区热带作物集聚格局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热作产业 空间变化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果园土壤pH值、养分关系与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研究——以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琯溪蜜柚园地为例 被引量:25
6
作者 钱笑杰 林晓兰 +1 位作者 肖靖 李发林 《福建热作科技》 2017年第1期9-15,共7页
为提升琯溪蜜柚园地土壤质量,促进琯溪蜜柚产量和品质提高。于2009年12月-2010年2月,共采集园地土壤样品3683个,测定了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和有效养分。采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并构建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数学模型,分析土壤pH值、养分... 为提升琯溪蜜柚园地土壤质量,促进琯溪蜜柚产量和品质提高。于2009年12月-2010年2月,共采集园地土壤样品3683个,测定了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和有效养分。采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并构建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数学模型,分析土壤pH值、养分含量与分布特征,探讨pH值、养分的关系,并对琯溪蜜柚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琯溪蜜柚园地土壤pH值=4.25,土壤酸化严重,土壤磷素极度丰富,存在磷面源污染风险,钙、镁、硼等微量元素缺乏;土壤pH值的提高,利于发挥养分有效性,pH值大于5.0的微酸性土壤利于蜜柚生长;相关性与关联度分析表明pH值与氮素(碱解氮0.370**;0.8105)、钙素(交换性钙0.370**;0.8105)的影响大;有机质与氮素(全氮0.672**,0.9468;碱解氮0.530**,0.9131)及钾素(速效钾0.348**,0.8643)的影响大;不同pH值区组间,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硼素呈U形,钙素、镁素、锌素呈线形;土壤质量综合评价表明,研究区内长乐(0.6241)、九峰(0.6052)土壤肥力质量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 土壤质量 评价 灰色关联度 主要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热区特色热带果树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国成 《中国热带农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15,共3页
福建热区土壤肥沃、光热气候资源丰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许多热带、亚热带果树在我省热区生长良好,产量高,质量优。但是我省热区多为丘陵山地,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果树种植如果不能因地制宜,势必灾害... 福建热区土壤肥沃、光热气候资源丰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许多热带、亚热带果树在我省热区生长良好,产量高,质量优。但是我省热区多为丘陵山地,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果树种植如果不能因地制宜,势必灾害频连,得不偿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果树 热区 生产现状 福建 自然环境条件 资源丰富 生物物种 果树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有机茶生产现状与发展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徐飙 《福建茶叶》 2010年第11期39-41,共3页
茶产业是福建省的特色优势产业,进入新世纪发展加速,2009年茶园面积达292.3万亩,总产量26.57万吨,茶叶单产、总产位居全国第一;茶产业已成为福建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民生产业。但伴随着产能的扩张,
关键词 福建省 生产现状 有机茶 优势产业 茶园面积 农村经济 茶产业 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概况及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肖靖 《中国热带农业》 2016年第4期16-20,共5页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福建省2010—2014年通过农业部认定的28家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进行回访,统计分析示范园土地、人员、种植、销售和技术培训等方面情况,并针对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若干建议...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福建省2010—2014年通过农业部认定的28家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进行回访,统计分析示范园土地、人员、种植、销售和技术培训等方面情况,并针对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若干建议,以期进一步加强福建省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发挥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热作标准化生产 示范园 建设概况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香蕉产业升级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国成 《福建热作科技》 2006年第4期46-48,共3页
三年来福建省南亚办积极配合农业部组织实施了国家“948”项目(香蕉产业升级计划),先后在芗城区、平和县设立了2个项目示范点。通过总结,介绍示范点建设的经验做法和实施成效,提出了一些看法,为我省香蕉及其他南亚热带作物产业优化升级... 三年来福建省南亚办积极配合农业部组织实施了国家“948”项目(香蕉产业升级计划),先后在芗城区、平和县设立了2个项目示范点。通过总结,介绍示范点建设的经验做法和实施成效,提出了一些看法,为我省香蕉及其他南亚热带作物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产业升级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丘陵山地主要经济作物需水特性与集雨灌溉工程建设研究初探
11
作者 朱天赐 纪生疆 徐飙 《中国热带农业》 2009年第5期48-51,共4页
在供水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采用非充分灌溉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丘陵地、山地主要经济作物龙眼、茶叶、花生、甘薯生长需水关键期的需水特性,对比观测未满足灌溉要求对作物产量等的影响程度,提出山地经济作物在P=50%~75%偏枯水年份生长需水... 在供水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采用非充分灌溉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丘陵地、山地主要经济作物龙眼、茶叶、花生、甘薯生长需水关键期的需水特性,对比观测未满足灌溉要求对作物产量等的影响程度,提出山地经济作物在P=50%~75%偏枯水年份生长需水关键期适宜的灌水量,确定山地集雨灌溉工程的蓄水池适宜的建设规模。提出山地主要经济作物蓄水池适宜建设规模为210~375m3/km2,需水关键期适宜灌水量为255~1320m3/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作物 需水特性 灌溉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进福建南亚热区水果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2
作者 黄国成 郑益智 《热带农业工程》 2010年第4期107-109,共3页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分析了当前福建省南亚热区水果产业的发展特点,结合生产实践,针对存在问题,对今后加快推进水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对策,旨在为果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果 发展方式转变 生产实践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产业现状及其在福建发展前景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宗铿 肖靖 +1 位作者 陈振东 黄国成 《福建热作科技》 2015年第4期63-66,共4页
辣木是一种神奇的热带、亚热带多功能植物,全株均可被利用。本文介绍了辣木的生物特性、利用价值、产业现状等,并对我省辣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开展辣木研究、推广辣木种植和产品加工等提... 辣木是一种神奇的热带、亚热带多功能植物,全株均可被利用。本文介绍了辣木的生物特性、利用价值、产业现状等,并对我省辣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开展辣木研究、推广辣木种植和产品加工等提供参考,以期推动辣木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产业现状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热作产业发展关键问题调研报告
14
作者 杨洁 王文壮 +3 位作者 范武波 黄国成 董志国 李海亮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68-71,共4页
为了解福建热作产业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发展中值得借鉴的经验,调研组对当地有特色和具代表性的热作产业与政府管理、生产一线、加工企业人员深入交流,重点探讨主要热作种植、加工、营销等环节中存在的新品种培育、资金投入、科技创新... 为了解福建热作产业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发展中值得借鉴的经验,调研组对当地有特色和具代表性的热作产业与政府管理、生产一线、加工企业人员深入交流,重点探讨主要热作种植、加工、营销等环节中存在的新品种培育、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等问题,总结福建热作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作物 产业发展 关键问题 经验 调研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时空变异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钱笑杰 肖靖 +5 位作者 洪雅芳 史国强 谭茜 曾文龙 蔡海洋 熊德中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61-2067,共7页
为了了解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本文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的时空变异研究。结果表明:1982、2001、2011年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分别为5.34、5.03、5.23,土壤酸化得到有效抑制;... 为了了解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本文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的时空变异研究。结果表明:1982、2001、2011年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分别为5.34、5.03、5.23,土壤酸化得到有效抑制;1982、2001、2011年土壤pH半方差函数模型分别为线性模型、线性模型、指数模型。空间分布上,1982、2001、2011年高值区域分别呈现块状、点状、块状;不适宜种植烤烟的地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适宜区面积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土壤 PH 时空变异 龙岩烟区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钟6号”枇杷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国成 陈天佑 蔡斯明 《中国热带农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59,共3页
枇杷于春季成熟,正值水果淡季,因而产品畅销,经济效益高。“早钟6号”枇杷是福建省果树所于20世纪90年代初培育的良种,果实2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具特早熟、优质、果大等特性,倍受广大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2003年福建省枇杷栽培... 枇杷于春季成熟,正值水果淡季,因而产品畅销,经济效益高。“早钟6号”枇杷是福建省果树所于20世纪90年代初培育的良种,果实2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具特早熟、优质、果大等特性,倍受广大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2003年福建省枇杷栽培面积为42.9万亩,产量11.6万t,其中“早钟6号”枇杷种植面积达21.0万亩,产量4.7万t,分别占福建省枇杷面积和产量的50%和40%,占全国该品种总面积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栽培技术 优质 20世纪90年代初 丰产 栽培面积 福建省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热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做法与推进思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国成 郑益智 《中国热带农业》 2015年第4期18-20,共3页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热作产业发展状况与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做法,并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热作产业发展方式的目标导向与对策措施。
关键词 热作产业 发展方式转变 做法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柑桔园推广管灌技术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尧德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柑桔园 效益分析 管灌技术 山地 果实膨大期 经济效益 制约因素 水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福建热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若干实践探索
19
作者 黄国成 郑益智 《福建热作科技》 2014年第3期60-62,共3页
简要回顾了福建省农业"三品"发展进程和热作产业发展概况,围绕福建省南亚热区在建设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的实践,提出了实施热作产品质量安全的若干建议,供生产参考。
关键词 热作 产品质量安全 实践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径流氮、磷浓度的优化研究
20
作者 林晓兰 李融 +6 位作者 肖靖 李发林 史国强 曹明华 武英 钱笑杰 洪雅芳 《福建热作科技》 2019年第1期10-11,共2页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引起社会关注逐年提高,地表径流氮磷浓度是面源污染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为了更准确的做好地表径流氮、磷浓度的监测工作,通过采集地表径流水测定水质总氮、可溶性总氮、总磷、可溶性总磷浓度,在传统测定方法上...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引起社会关注逐年提高,地表径流氮磷浓度是面源污染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为了更准确的做好地表径流氮、磷浓度的监测工作,通过采集地表径流水测定水质总氮、可溶性总氮、总磷、可溶性总磷浓度,在传统测定方法上通过离心去除颗粒物,探讨地表径流氮、磷浓度测定的注意点,以期提高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分析测试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水质 总氮 总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