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地方稻种优异种质评价
1
作者 王金英 江川 +1 位作者 叶新福 蒋家焕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S1期88-92,共5页
福建地方稻种在60年代推广矮秆品种以前,对福建水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亲本材料也起了很大作用,国际水稻所以及南亚、东南亚国家培育的很多水稻品种,其主体亲本是从福建引入的地方品种菜园种。为了充分利用本省地方稻种资源... 福建地方稻种在60年代推广矮秆品种以前,对福建水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亲本材料也起了很大作用,国际水稻所以及南亚、东南亚国家培育的很多水稻品种,其主体亲本是从福建引入的地方品种菜园种。为了充分利用本省地方稻种资源,尤其是优良基因的利用,我们先后对2000多份福建地方稻种进行农艺性状观察鉴定;抗多种病虫害鉴定筛选;抗逆性环境鉴定以及米质等方面的测定评价。筛选出一批宝贵的种质资源,期望能为水稻育种亲本选配和稻作生产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稻 优异种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稻根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郑景生 林文 +2 位作者 卓传营 方宣钧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对不同施N水平、不同品种再生稻根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再生稻头季稻产量与根系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密切相关 ;再生稻再生分蘖的生长发育依赖于头季稻残留的根系 ,再生季稻穗数及产量与头季稻成熟期和再生季... 对不同施N水平、不同品种再生稻根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再生稻头季稻产量与根系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密切相关 ;再生稻再生分蘖的生长发育依赖于头季稻残留的根系 ,再生季稻穗数及产量与头季稻成熟期和再生季稻齐穗期的根系机能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根系活力 干物质量 头季稻 产量 齐穗期 穗数 同品种 正相关 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稻头季不同施氮水平的双季氮素吸收及产量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郑景生 林文雄 +2 位作者 李义珍 姜照伟 卓传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8-82,共5页
对再生稻头季不同施N水平的双季N素吸收及产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双季稻株吸N量与头季稻施N量呈抛物线形相关 ,以头季稻穗发育阶段吸N速率最高 ,头季稻分蘖末期、结实期和头季稻收割~再生季稻齐穗期次之。稻株总吸N量中土壤N吸收量所... 对再生稻头季不同施N水平的双季N素吸收及产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双季稻株吸N量与头季稻施N量呈抛物线形相关 ,以头季稻穗发育阶段吸N速率最高 ,头季稻分蘖末期、结实期和头季稻收割~再生季稻齐穗期次之。稻株总吸N量中土壤N吸收量所占比率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化肥N吸收量则与施N量呈抛物线形关系 ,结实期营养器官转移N是籽粒N素积累的主要来源。双季稻株干物质积累量与头季稻施N量也呈抛物线形相关 ,超过施N限额后净同化率显著降低 ,群体生长率下降 ,干物质净积累量减少。稻谷产量与干物质总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尤其与水稻生长中后期干物质净积累量极密切相关 ,再生季稻产量与头季稻中后期干物质净积累量极密切相关。头季稻施N 2 2 5~ 30 0kg hm2 并加施适量芽肥处理 ,头季稻和再生季稻中后期干物质净积累量及稻谷产量均最高 ,头季稻产量达 1 0 91 3~ 1 1 30 0万kg hm2 ,再生季稻产量达 75 6 5~ 7878kg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施氮水平 双季氮素 吸收效应 产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肉牛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勤楼 孙世坤 +2 位作者 陈君琛 叶新福 郑金贵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15N示踪结果表明 :谷秆两用稻稻草中的蛋白质能够有效地转化为鱼体蛋白和小白鼠的体蛋白 ;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草鱼和小白鼠的饲料消化率、动物体15N回收率、动物吸收饲料蛋白的量分别比一般稻草高 13 8%、9 6%、2 4 3 2 %和16 5 %、6 ... 15N示踪结果表明 :谷秆两用稻稻草中的蛋白质能够有效地转化为鱼体蛋白和小白鼠的体蛋白 ;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草鱼和小白鼠的饲料消化率、动物体15N回收率、动物吸收饲料蛋白的量分别比一般稻草高 13 8%、9 6%、2 4 3 2 %和16 5 %、6 0 %、47 2 % ,而动物粪便的15N回收率却比一般稻草分别低 3 2 5 %和 6 5 %。用该稻草饲养肉牛分别比用一般稻草和氨化一般稻草饲养肉牛日增重分别提高 2 8 1%和 12 2 % ,二者差异均显著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秆两用稻稻草 肉牛 饲喂 饲料消化率 日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秆两用稻新品种东南201
5
作者 叶新福 蒋家焕 +3 位作者 卢礼斌 陈君琛 黄群楼 郑金贵 《中国农村科技》 2005年第5期12-12,共1页
东南201是我国育成的首个具有优质、高产相结合的谷秆两用水稻新品种,于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谷秆两用稻 东南201品种 选育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适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晚籼新组合——谷优527 被引量:1
6
作者 游年顺 雷捷成 《农技服务》 2005年第4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优质稻 晚籼 新组合 抗病 农作物品种 配合力 不育系 福建 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优2186
7
作者 杨聚宝 《作物研究》 2004年第4期252-,共1页
关键词 全生育期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