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海峰 翁志辉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12期92-97,共6页
农业种质资源是开展农业研究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目前已建立国家级种质资源圃有3个、省级种质资源圃1个、院级种质资源圃(库)18个,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有58个种类38212余份、农业微生物646... 农业种质资源是开展农业研究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目前已建立国家级种质资源圃有3个、省级种质资源圃1个、院级种质资源圃(库)18个,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有58个种类38212余份、农业微生物646种47567余份、药用植物资源45种327份、畜禽种质材料4种15份以及水产种质材料1种4份等。通过剖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建议,对于提升福建省种质资源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种质资源 保护与利用 现状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生物资源保存中心的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葛慈斌 刘波 朱育菁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41-44,共4页
农业生物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健康与发展的最根本物质基础,收集、保存农业生物资源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该文介绍了"福建省农业生物资源保存中心"的建设目标、实施进展及取得的成效,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物资源 保存 目标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科院服务三农新模式探析——以福建省农科院生物资源所科企服务工作为例
3
作者 孙斌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90-92,共3页
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福建省农科院实施了"百名科技人员联系百家农业企业"、"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服务‘三农’"的科技下乡"双百"行动,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广大干部职工... 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福建省农科院实施了"百名科技人员联系百家农业企业"、"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服务‘三农’"的科技下乡"双百"行动,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广大干部职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与企业、农户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以服务漳州市景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例,详细介绍了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双百"行动的服务模式、主要工作进展、社会经济效益和心得体会,以期为科研人员更好地服务"三农"提供些许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百”行动 服务模式 社会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阳 周先治 +2 位作者 马丽娜 林永胜 兰准炳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了筛选福建省优质地方山药种质资源,对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性状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参试山药品种产量、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口感、不易褐变、商品性等因... 为了筛选福建省优质地方山药种质资源,对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性状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参试山药品种产量、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口感、不易褐变、商品性等因素分析,棒桩薯、永兴大薯、紫薇淮山、芹峰淮山等4份山药资源表现较好,植株长势健壮,抗炭疽病,不易褐变,产量较高,口感好,品质优,适宜在德化县及周边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山药 种质资源 鉴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屏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5
作者 林楠 陈阳 林永胜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8期22-25,共4页
为充分挖掘传统品种资源优势,全面了解屏南县本地农作物资源组成及分布情况,通过走访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屏南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共收集到屏南县地方品种及野生种质资源123种,其中粮食作物资源2科5... 为充分挖掘传统品种资源优势,全面了解屏南县本地农作物资源组成及分布情况,通过走访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屏南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共收集到屏南县地方品种及野生种质资源123种,其中粮食作物资源2科5属17种,蔬菜资源13科29属55种,果树资源9科12属43种,经济作物4科4属6种,牧草绿肥1科2属2种,总计27科51属123种。海拔600 m以下的资源有2种,海拔600-800 m的资源有45种,海拔800〜1000 m的资源有63种,海拔1000 m以上的资源有13种。结合屏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结果,对屏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南县 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微生物发酵床真菌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肖荣凤 刘波 +3 位作者 朱育菁 阮传清 刘国红 王阶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3-504,共12页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养殖方式,发酵床中的微生物在分解消纳、去污除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大栏养猪微生物发酵床的真菌空间分布特性,通过空间格局采样、分离鉴定发酵床中的真菌并统计其在不同空间的种类与含量;...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养殖方式,发酵床中的微生物在分解消纳、去污除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大栏养猪微生物发酵床的真菌空间分布特性,通过空间格局采样、分离鉴定发酵床中的真菌并统计其在不同空间的种类与含量;利用空间分布频次、空间分布型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位特征等指标,评估发酵床真菌种群的空间分布特性,为养猪发酵床管理、猪粪资源化利用、猪病防控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32个空间样本中共分离鉴定出真菌18个种,归于10个属,其中种最多的是曲霉属,包含7个种。发酵床不同空间样本的真菌种与数量存在明显差异,种数为1~4,数量为4×102~5.8×105菌落数·g-1。高频次分布的种有总状毛霉和橘青霉,分布频次大于10次;高数量分布的种有短柄帚霉、构巢曲霉和亮白曲霉,大于2.00×105菌落数·g-1。利用6个空间分布型指数和Taylor幂法则的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床的真菌种群呈聚集分布型。32个空间样本种群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除两个空间样本仅分离到1个种类外,其他30个空间样本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多样性,为集聚分布和不均匀分布。空间样本2-A和3-D真菌种群具有较高的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包含出现频次和数量较高种类,如总状毛霉、尖孢枝孢菌、橘青霉和构巢曲霉。空间样本1-A和1-B的真菌数量最大、种类也较多,但它们的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均较低,所包含的多为出现频次低于3次的种类,如亮白曲霉、短柄帚霉和白地霉。生态位特征的分析表明:发酵床中真菌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没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总状毛霉和尖孢枝孢菌生态宽度值大,分别为7.60和5.18,为广适应种;而亮白曲霉、薛氏曲霉、土曲霉、短柄帚霉、水贼镰刀菌和毛壳属菌等6个种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小,仅介于1.00~1.10,为窄适应种。总状毛霉可与其他12个种存在重叠,但尖孢枝孢菌仅与其他2个种存在重叠。总之,养猪微生物发酵床的真菌种群呈现明显的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布特性为聚集分布和不均匀分布,总状毛霉和尖孢枝孢菌为优势种群,在发酵床中分布广、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真菌 空间分布特性 多样性指数 生态位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空气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倩倩 刘波 +3 位作者 王阶平 车建美 张海峰 朱育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6-543,共8页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空气微生物的组成,采用自然沉降法对猪舍空气微生物进行收集,利用16S rRNA序列分析及形态观察确定微生物的分类,揭示猪舍空气微生物的多样性。从猪舍空气中共分离到细菌60余株,经过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空气微生物的组成,采用自然沉降法对猪舍空气微生物进行收集,利用16S rRNA序列分析及形态观察确定微生物的分类,揭示猪舍空气微生物的多样性。从猪舍空气中共分离到细菌60余株,经过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最终确定27个代表菌株进行后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7株细菌中包含芽孢杆菌属14个种(51.9%),假单胞菌5个种(18.5%),葡萄球菌4个种(14.8%),苍白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赖氨酸芽孢杆菌属及单胞菌属各1个种;27株细菌中包含5种条件致病菌,6种有机物降解菌。采用SPSS分析将猪舍空气微生物按采集地点明显聚成6类:仅分布于猪舍下风处的菌、仅分布于猪舍上风处的菌、仅分布于猪舍外的菌、猪舍上风和下风处共有菌、猪舍下风处和猪舍外共有菌及3处共有菌。对猪舍空气微生物空间分布的研究显示,猪舍下风处微生物种类较多,有20种,多于猪舍上风处和猪舍外部,其中15种为下风处特有种。由于微生物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猪舍内相邻位置具有相似的微生物组成。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空气微生物种类丰富,且微生物分布与风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空气微生物 自然沉降法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山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武君 刘保财 +2 位作者 陈菁瑛 黄颖桢 赵云青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38-42,共5页
近年来,福建省山药产业的种植栽培模式、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都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地方及区域的特色产业,但还存在技术与科研投入不足、深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创建及销售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对策:加大科研投入... 近年来,福建省山药产业的种植栽培模式、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都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地方及区域的特色产业,但还存在技术与科研投入不足、深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创建及销售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对策: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组织程度,促进区域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品牌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山药产业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七叶一枝花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7
9
作者 苏海兰 苏宗万 +2 位作者 郑梅霞 陈宏 朱育菁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7期65-70,共6页
为了促进福建省七叶一枝花产业健康发展,以实地调研、科研试验、生产实践及查阅资料等形式,对福建省七叶一枝花资源与分布、种植现状、研究进展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和综述,对产业发展存在的种植周期长、投入成本高... 为了促进福建省七叶一枝花产业健康发展,以实地调研、科研试验、生产实践及查阅资料等形式,对福建省七叶一枝花资源与分布、种植现状、研究进展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和综述,对产业发展存在的种植周期长、投入成本高、种植技术有待提高、野生资源破坏和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加大科研投入,培育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种植水平,建立高标示范基地;加强种苗科技,建立优质种源基地;多元化种植,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七叶一枝花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配制黄瓜育苗基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燕萍 朱育菁 +1 位作者 肖荣凤 刘波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1-4,共4页
选取椰糠、棉籽壳、麸皮及草炭分别与发酵床养猪垫料混合配制黄瓜育苗基质,结果显示:最适宜的原料为椰糠,其次是棉籽壳,黄瓜种子发芽率均在95%以上,与草炭(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最适宜的基质配方为垫料∶椰糠为3∶7,出苗率达100... 选取椰糠、棉籽壳、麸皮及草炭分别与发酵床养猪垫料混合配制黄瓜育苗基质,结果显示:最适宜的原料为椰糠,其次是棉籽壳,黄瓜种子发芽率均在95%以上,与草炭(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最适宜的基质配方为垫料∶椰糠为3∶7,出苗率达100%、成苗率达95.83%,且黄瓜苗高、茎粗和根长均优于其他配比,与草炭(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 育苗基质 黄瓜 发芽率 出苗率 成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在我国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范国成 王伟新 +5 位作者 林雄杰 胡菡青 杜云贵 蔡子坚 阮传清 刘波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简要介绍了发光二极管(LED)在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比较了LED光源与普通人工光源的能耗情况,并就推进农用LED产品研发和应用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人工光源 设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芽胞杆菌资源保藏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育菁 刘波 +4 位作者 陈峥 王阶平 葛慈斌 刘国红 林营志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74-76,共3页
"福建芽胞杆菌资源保藏中心"是芽胞杆菌专属资源库,采用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了基于Ajax B/S模式的土壤资源库和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菌种资源库,1994 2016年共保藏土壤样品15 800份和芽胞杆菌菌株34 892株。基于EIP信... "福建芽胞杆菌资源保藏中心"是芽胞杆菌专属资源库,采用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了基于Ajax B/S模式的土壤资源库和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菌种资源库,1994 2016年共保藏土壤样品15 800份和芽胞杆菌菌株34 892株。基于EIP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福建芽胞杆菌资源保藏中心"网站,整合了芽胞杆菌相关资源,包括土壤、菌株、形态、生理生化、基因、脂肪酸、物质、酶学和历史文献等,实现全程电子化管理和对外信息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芽胞杆菌资源保藏中心 芽胞杆菌 电子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苦瓜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武君 林永胜 +1 位作者 黄贤贵 张玉灿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5期67-70,共4页
综述10年来福建省认定的苦瓜品种,并总结几种苦瓜配套栽培模式。
关键词 福建省 苦瓜 育种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腌菜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元源 刘芸 +2 位作者 刘欣 曹宜 刘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81-490,共10页
目的对福建省不同地区的腌菜样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集福建省部分地区农户自制的12种腌菜,并分离出26株乳酸菌,并通过乳酸菌的计数、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过氧化氢酶实验、API 50CHL试剂鉴定、电镜检验和DNA测序方法记录... 目的对福建省不同地区的腌菜样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集福建省部分地区农户自制的12种腌菜,并分离出26株乳酸菌,并通过乳酸菌的计数、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过氧化氢酶实验、API 50CHL试剂鉴定、电镜检验和DNA测序方法记录乳酸菌的种类和多样性。结果腌菜中分离、鉴定出3株乳杆菌种,分别为FJAT-46739 Lactobacillus.brevis(短乳杆菌)、FJAT-46744 Lactobacillus.fermentum(发酵乳杆菌)、FJAT-7926 Lactobacillus.plantarum(植物乳杆菌)。结论此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为研究福建省腌菜乳酸菌的机制与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菜 乳酸菌 API 50CHL鉴定 PCR DNA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全国会议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动态——第一届全国食品生物技术大会述评
15
作者 郑梅霞 朱育菁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1-5,共5页
食品生物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应用的一个重要学科。食品生物技术作为目前食品产业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前沿核心技术之一,其对于有效改变我国食品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食品产业的可... 食品生物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应用的一个重要学科。食品生物技术作为目前食品产业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前沿核心技术之一,其对于有效改变我国食品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第一届全国食品生物技术大会进行总结与述评,对会议涉及的“食品益生菌及其应用”“第二届糖酶研讨会”“食品微生物、发酵与酿造”“食品贮藏与保鲜加工”“食品营养与生物技术”及“食品安全与生物技术”等主题的最新进展做了简要概述,对今后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生物技术 研究动态 述评 全国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雨晴 江保东 +3 位作者 朱育菁 郑梅霞 陈宏 苏海兰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9期20-24,共5页
七叶一枝花是国家濒危珍稀药用植物,加强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的挖掘、鉴定和评价,对提高七叶一枝花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概括了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鉴定技术、评价手段,旨在为七叶一枝花的良种选育、资源收集利... 七叶一枝花是国家濒危珍稀药用植物,加强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的挖掘、鉴定和评价,对提高七叶一枝花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概括了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鉴定技术、评价手段,旨在为七叶一枝花的良种选育、资源收集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种质资源 鉴定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含量与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晓锋 乔锋 +2 位作者 周建金 苏海兰 周先治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0,共8页
分别从福建省不同地理区域采挖7年生七叶一枝花的根茎49份,采用HPLC测定重楼皂苷I、Ⅱ、Ⅶ含量,并对重楼皂苷含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9份福建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总含量在0.179%~1.820%,有32份供试材料达到药典要求;总含量中... 分别从福建省不同地理区域采挖7年生七叶一枝花的根茎49份,采用HPLC测定重楼皂苷I、Ⅱ、Ⅶ含量,并对重楼皂苷含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9份福建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总含量在0.179%~1.820%,有32份供试材料达到药典要求;总含量中重楼皂苷Ⅶ占据绝对优势,达94.75%,重楼皂苷Ⅰ和重楼Ⅱ仅占比5.25%;地域来源、生长年龄和海拔对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含量影响显著,采挖月份、经度和纬度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重楼皂苷 生态因子 生长年龄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郑雪芳 苏远科 +3 位作者 刘波 蓝江林 杨述省 林营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6-871,共6页
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不同海拔铁观音茶园采集了根系区域土壤,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研究了不同海拔茶园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共检测22个PLFAs,不同的PLFAs在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分布差... 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不同海拔铁观音茶园采集了根系区域土壤,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研究了不同海拔茶园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共检测22个PLFAs,不同的PLFAs在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分布差异明显,可分为完全分布和不完全分布两种类型。高海拔(834m)茶树根系土壤分布的PLFAs种类和数量都最多,分布最高的前3个生物标记为16:0(指示细菌)、18:3ω6c(6,9,12)(指示真菌)、18:00(指示嗜热解氢杆菌)。对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特征微生物PLFAs分析表明,代表细菌的16:0、代表真菌的18:3ω6c(6,9,12)和代表放线菌的10Me16:0相对生物量在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中分布量不同,细菌分布量最大,其次是放线菌,真菌分布量最小。微生物群落PLFAs标记聚类结果显示,当欧氏距离为11.51时,可将不同海拔茶园根系土壤的PLFAs生物标记分成3个大的类群,类群I的PLFAs生物标记为完全分布且分布量中等,类群Ⅱ的PLFAs生物标记为完全分布且分布量较高,类群Ⅲ的PLFAs生物标记为不完全分布且分布量较低。分析多样性指数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是海拔834m处最大,海拔717m处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根系土壤 磷脂脂肪酸(PLFAs)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方法分析养猪发酵床微生物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倩倩 刘波 +2 位作者 王阶平 朱育菁 张海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0-1247,共8页
为揭示夏季和冬季微生物发酵床的细菌群落结构,明确季节性温度下发酵床垫料细菌群落的变化,探究发酵床有机物降解菌的多样性,基于宏基因组方法分析发酵床微生物组季节性变化。提取垫料宏基因组DNA,扩增原核生物16S r DNA基因V3-V4区,采... 为揭示夏季和冬季微生物发酵床的细菌群落结构,明确季节性温度下发酵床垫料细菌群落的变化,探究发酵床有机物降解菌的多样性,基于宏基因组方法分析发酵床微生物组季节性变化。提取垫料宏基因组DNA,扩增原核生物16S r DNA基因V3-V4区,采用Illumina进行高通量测序;构建热图,分析两个季节微生物的演替;RDA(冗余分析)法研究垫料菌群与季节性温度之间关系;通过PICRUSt比较了两个季节细菌的代谢水平。测序共获得762 923条序列,包括34门、70纲、260科、1843类OTUs。夏季和冬季的细菌群落结构不同,前者有更为丰富的细菌类群。两个季节的微生物发酵床优势菌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在门水平,夏季样本中的放线菌门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的含量高于冬季样本;后者的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含量高于前者。夏季有机物降解菌主要为特吕珀菌属和漠河菌属,冬季主要为假单胞菌属和硫假单胞菌,分别适应高温和低温环境。PICRUSt分析显示夏季发酵床中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脂类和氨基酸代谢基因数目高于冬季。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微生物发酵床细菌群落的重要因素,夏季微生物发酵床细菌群落具有更高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代谢水平也高于冬季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的流变性及与魔芋胶等的协效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郑梅霞 朱育菁 +4 位作者 刘波 潘志针 陈峥 史怀 张连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3-306,322,共5页
研究前期筛选获得一株多糖胶质高产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所产的黄原胶FJAT-10151-DTJZ的品质,为该黄原胶的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及参考。通过分析浓度、剪切速率、p H、加热温度、时间、冻融处理等对FJAT-10151-DTJZ粘度的影响研究... 研究前期筛选获得一株多糖胶质高产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所产的黄原胶FJAT-10151-DTJZ的品质,为该黄原胶的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及参考。通过分析浓度、剪切速率、p H、加热温度、时间、冻融处理等对FJAT-10151-DTJZ粘度的影响研究其流变性,并研究其与结冷胶、黄原胶、凝胶多糖、瓜尔豆胶、刺槐豆胶、魔芋胶、果胶和壳聚糖8种胶的协效性。实验结果表明,FJAT-10151-DTJZ溶液的粘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为非牛顿流体;当FJAT-10151-DTJZ的浓度为1%时,其粘度为343 m Pa·s;p H、冻融对FJAT-10151-DTJZ的粘度影响不大;FJAT-10151-DTJZ的最佳加热温度为75℃;粘度随加热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当加热温度为75℃,加热时间为150 min,1%浓度的FJAT-10151-DTJZ溶液的粘度为808 m Pa·s。FJAT-10151-DTJZ只与魔芋胶有强烈的协同增效作用,与壳聚糖、结冷胶、黄原胶、凝胶多糖、瓜尔豆胶、刺槐豆胶、果胶无协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流变性 地毯草黄单胞菌 协效性 魔芋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