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研究——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池敏青 曾玉荣 刘健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251-1255,共5页
为了解农业科研单位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状况、科研水平以及科技发展动向,为以后科学研究和项目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1985-2013年全部专利为样本,从申请时期、申请主体、技术领域等不同角度,全面分析福建省农业科学... 为了解农业科研单位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状况、科研水平以及科技发展动向,为以后科学研究和项目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1985-2013年全部专利为样本,从申请时期、申请主体、技术领域等不同角度,全面分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专利申请状况、特征和变化趋势,指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历年来专利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并通过比对,提出仍存在的不足及未来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的学科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信息 农业科研单位 科技创新能力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扶贫模式研究与思考——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军 池敏青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4,共4页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和科技扶贫的主力军,其扶贫成效与模式选择和制度设计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其参与科技扶贫的动力机制,模式特点和存在问题,从扶贫项目的规划与管理、定点全产业链、信息技术供给、人员评价与激励等4个...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和科技扶贫的主力军,其扶贫成效与模式选择和制度设计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其参与科技扶贫的动力机制,模式特点和存在问题,从扶贫项目的规划与管理、定点全产业链、信息技术供给、人员评价与激励等4个方面提出科技扶贫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扶贫 动力机制 扶贫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下协奏曲 闽江源头富农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赴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工作探索纪实
3
作者 郑百龙 《中国农村科技》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地处福建母亲河闽江上游的南平市,是福建省的粮仓绿库,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从1999年开始的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为突破口的农村工作新机制探索,至2002年经历了一个渐次推进、不断深化的科技特派员、村支部书记、乡流通... 地处福建母亲河闽江上游的南平市,是福建省的粮仓绿库,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从1999年开始的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为突破口的农村工作新机制探索,至2002年经历了一个渐次推进、不断深化的科技特派员、村支部书记、乡流通助理、农村金融助理、龙头企业助理"五步曲"过程,在中国农村大地上引起强烈的反响,探索实践当时被概括总结为"高位嫁接,重心下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服务 闽江上游 福建 南平市 农业科学院 协奏曲 武夷山 员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2000~2009年发表论文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林海清 柯文辉 翁志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656-661,共6页
以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网)为主要统计源,对2000~2009年10年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包括总发文量、科技核心期刊发文量、论文期刊分布、论文作者分析、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等,... 以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网)为主要统计源,对2000~2009年10年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包括总发文量、科技核心期刊发文量、论文期刊分布、论文作者分析、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等,以期客观反映福建省农科院的科研论文产出情况及学术水平,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发表论文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海峰 翁志辉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12期92-97,共6页
农业种质资源是开展农业研究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目前已建立国家级种质资源圃有3个、省级种质资源圃1个、院级种质资源圃(库)18个,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有58个种类38212余份、农业微生物646... 农业种质资源是开展农业研究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目前已建立国家级种质资源圃有3个、省级种质资源圃1个、院级种质资源圃(库)18个,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有58个种类38212余份、农业微生物646种47567余份、药用植物资源45种327份、畜禽种质材料4种15份以及水产种质材料1种4份等。通过剖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建议,对于提升福建省种质资源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种质资源 保护与利用 现状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山区农业生产转型碳排放影响效应——以福建省为例
6
作者 罗莎莎 赖庆标 +2 位作者 冯琰玮 王修成 许标文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181-6193,共13页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双碳”目标下探究农业生产转型的碳排放影响效应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低碳转型协调发展。选择南方丘陵山区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研究尺度,从“要素-结构-功能”...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双碳”目标下探究农业生产转型的碳排放影响效应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低碳转型协调发展。选择南方丘陵山区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研究尺度,从“要素-结构-功能”三个维度构建农业生产转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碳排放系数法、综合分析法、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2006—2021年福建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格局,诊断农业生产转型类型,探究农业生产转型的碳排放差异及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福建省农业碳排放变化率整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农业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平均降幅达63.9%。(2)福建省农业生产转型结果划分为四类,不同农业生产转型特征各异,引发了差异化碳排放变化趋势。(3)基准回归结果显示,劳均耕地面积增长是农业碳排放强度增加的重要因素,乡村非农就业率提高带来的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是农业碳排放强度降低的主要动力。(4)异质性结果表明,技术进步、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体系是区域农业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研究有助于为南方丘陵山区不同农业生产转型区域实现差异化农业低碳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农业生产转型 影响效应 异质性分析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生产力发展评价与结构优化行动研究——基于熵权TOPSIS模型
7
作者 陈志峰 郑景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3期250-255,260,共7页
为科学测度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从农业生产功能、农业价值功能两个维度和生产资源与条件、生产水平和能力、农业结构、产值、市场竞争力等5个方面28个指标构建了福建省农业生产... 为科学测度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从农业生产功能、农业价值功能两个维度和生产资源与条件、生产水平和能力、农业结构、产值、市场竞争力等5个方面28个指标构建了福建省农业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对福建省9个地市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权重分配来看,大部分指标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农业价值功能指标方面;(2)从综合评价方面看,具有先天资源优势的闽西北地区和具有后天发展潜力的闽南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比较好;(3)从子系统评价和聚类分析看,指标分异比较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厦门、莆田、泉州、漳州、南平和三明,分异较小的有福州、宁德和龙岩。福建省9个地市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且具有板块化特征,特别是功能指标表现特征明显。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闽西北绿色农业产业“保粮保生态”行动、闽南高优农业产业“多元增效”行动、闽东北山海协作产业“挖潜增效”行动,建议以“圈”状格局、人与自然和谐、闽台农业融合等方面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福建省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力 熵权TOPSIS模型 综合评价 子系统评价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属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池敏青 许正春 +1 位作者 刘健宏 张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68-1373,共6页
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22个福建省属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2011-2015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划分其发展类型并分析原因,从深层次分析农业科研院所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从而更好地促... 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22个福建省属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2011-2015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划分其发展类型并分析原因,从深层次分析农业科研院所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省属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的科学发展。结果表明,整体上院所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PFC)是以7.1%的平均速度呈现下降趋势,时期内院所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C)虽略有提升,但技术进步指数(TC)的大幅下降是导致TPFC降低的主要因素。68.18%院所在统计期内的TPFC处于下降递减状态。同时根据Malmquist指数,把院所分低效型、徘徊型、低增长型、高增长型,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 配置效率 DEA-MALMQUIST方法 农业科研院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发展高优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建华 丁中文 刘用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1-86,共6页
根据现阶段福建高优农业发展的特点,对其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并就福建发展高优农业的科技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优农业 科技支撑体系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结构与面源污染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军 李建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77-1284,共8页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而农业结构被认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在根据曲劳(Truog)的养分平衡法理论测算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过剩氮总量的基础上,运用基于VECM模型的脉冲响应函...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而农业结构被认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在根据曲劳(Truog)的养分平衡法理论测算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过剩氮总量的基础上,运用基于VECM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考察了福建省1998—2017年农业经济增长、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经济增长、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农业结构分别是面源污染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经济增长是农业结构的格兰杰原因。3)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结构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冲击影响很小,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预测方差贡献分别仅有4.31%和4.02%。但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大,向前推进10年,其预测方差中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方差贡献达47.02%。为此,福建省应在继续保持对农业面源污染严格治理力度的基础上,重视绿色化农业技术和模式的开发应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订更加明确精准的绿色农业导向性政策,加强绿色消费观念的引导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经济增长 农业结构 VECM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A模型的福建省家庭农场研究热点主题识别与趋势分析
11
作者 段园园 陈卫娜 林树文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76-82,共7页
通过全面系统地展示福建省家庭农场研究领域的整体脉络、热点演进及前沿趋势,旨在为关注该领域的学者开展后续研究、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启发。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借助LDA主题模型对1982-2024年中国知网525篇福建省家... 通过全面系统地展示福建省家庭农场研究领域的整体脉络、热点演进及前沿趋势,旨在为关注该领域的学者开展后续研究、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启发。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借助LDA主题模型对1982-2024年中国知网525篇福建省家庭农场研究领域的中文文献进行主题挖掘及趋势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家庭农场研究历经3个阶段:起步期(1982-2010年)聚焦农业社会保障与基础服务;增长期(2011-2014年)关注土地流转与政策支持;成熟期(2015-2024年)深化现代农业技术与合作社作用研究。福建农林类高校为该方向的科研主力,但跨学科合作不足。研究主题主要围绕四大核心领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土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经营与合作社作用、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研究指出,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技术、经营模式、政策和制度支持仍将是家庭农场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LDA模型 主题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期刊精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证分析--以《台湾农业探索》《福建农业科技》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文静 柯文辉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5,共5页
精准知识服务是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台湾农业探索》《福建农业科技》近年来面向知识服务的不同受众展开了多层次、内容丰富的有益尝试。根据其实践经验,针对作者、审稿专家、科研人员,以及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等农业从业人... 精准知识服务是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台湾农业探索》《福建农业科技》近年来面向知识服务的不同受众展开了多层次、内容丰富的有益尝试。根据其实践经验,针对作者、审稿专家、科研人员,以及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等农业从业人员,从数字信息服务、知识产品服务、知识解决方案3个层次设计农业科技期刊精准知识服务响应路径,构建农业科技期刊精准知识服务模式,能够为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期刊 知识服务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属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调查及需求预测研究
13
作者 池敏青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77-83,共7页
省属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是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农业科研机构的重要力量之一。该文在调查研究福建省"十二五"时期该类院所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基础上,应用L-Q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十三五"时... 省属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是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农业科研机构的重要力量之一。该文在调查研究福建省"十二五"时期该类院所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基础上,应用L-Q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十三五"时期各类型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方法简单可行,结果符合实际;并在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福建省属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 科技创新人才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升级、农业结构调整与县域农民收入——基于福建省58个县域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王海平 周江梅 +1 位作者 林国华 陈志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28,共6页
文章基于福建省58个县(市)2007-2016年平行面板数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产业升级与农业结构调整对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县域产业升级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产业升级类型选择在不同发展水平县域对农民收... 文章基于福建省58个县(市)2007-2016年平行面板数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产业升级与农业结构调整对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县域产业升级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产业升级类型选择在不同发展水平县域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异质性;第二,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欠发达县域其影响效果更大,但政策实施空间较小;第三,农业财政投入、城镇化率、经济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条件对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都有积极影响,但在不同发展水平县域其影响效果略有不同。研究结论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县域产业升级策略选择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实施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农民收入 农业结构调整 固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生态农业经济区构建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标文 郑百龙 +1 位作者 周江梅 曾玉荣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794-797,共4页
从工业化理念、包容性增长理念及田园城市理念出发,依据福建农业发展现状,提出构建福建省生态农业经济区的设想,并围绕"三圈"(生活圈、生产圈、生态圈)分别指出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及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从精品农业、加工... 从工业化理念、包容性增长理念及田园城市理念出发,依据福建农业发展现状,提出构建福建省生态农业经济区的设想,并围绕"三圈"(生活圈、生产圈、生态圈)分别指出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及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从精品农业、加工农业、休闲农业和配套产业等重点提升生态农业经济区的业态模式。最后从农业基础设施、技术支撑、区域协作、农业发展环境及绿色GDP考核等方面提出完善生态农业经济区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经济区 生态农业技术 业态模式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期刊不同来源影响因子比较研究——以34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翁志辉 林海清 +1 位作者 柯文辉 张梅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206,F0003,共6页
[目的/意义]比较不同来源期刊影响因子的差异性,为期刊评价部门合理选择期刊影响因子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选择34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分别统计该学科和各刊2012—2014年以CNKI、CJCR和CSCD为统计源的影响因子(IF)、他引影响因... [目的/意义]比较不同来源期刊影响因子的差异性,为期刊评价部门合理选择期刊影响因子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选择34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分别统计该学科和各刊2012—2014年以CNKI、CJCR和CSCD为统计源的影响因子(IF)、他引影响因子(NSC-IF)、5年影响因子(IF5)和5年他引影响因子(NSC-IF5),并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3种数据库4种类型的影响因子排序均为:CNKI>CJCR>CSCD,且三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IF>NSC-IF,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数据库来源的不同期刊IF自引率差异很大,其中CSCD IF自引率变幅达5.51%~52.82%;该学科IF5>IF,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SC-IF5>NSC-IF,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该学科他引的引用高峰是在论文发表后5年内而不是2年内。由此认为基于CSCD、CJCR源刊的影响因子更具有代表性,尤其是对于该学科期刊,NSC-IF5能更好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期刊评价指标 统计源数据库 影响因子 他引影响因子 5年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丰 王景辉 +4 位作者 郑海新 刘善文 黄惠珍 包巍 张海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646-650,共5页
阐述了福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体系的发展现状,提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福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明确发展的目标和内容,研究、设计、构建了该系统的软硬件环境、网络系统结构、网站设计、资源建设以及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安全措施,为加... 阐述了福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体系的发展现状,提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福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明确发展的目标和内容,研究、设计、构建了该系统的软硬件环境、网络系统结构、网站设计、资源建设以及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安全措施,为加快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信息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信息网络 研究构建 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德娟 曾玉荣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4-1002,共9页
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1993-2015年福建省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比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动的累积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省内9地市之间农业环境全要素... 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1993-2015年福建省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比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动的累积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省内9地市之间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莆田增长最快,福州、漳州、宁德和厦门增长较快,南平和泉州增长较慢,龙岩和三明负增长。另一方面,福建省9地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呈现增大的态势,并出现两极分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县域农业技术进步及空间扩散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标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77-183,共7页
利用2001~2010年福建省县域数据,构建包含非农部门技术扩散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型,并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对福建省县域农业技术进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县域农业技术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并随着农业技术资本的积累而呈现逐渐减弱... 利用2001~2010年福建省县域数据,构建包含非农部门技术扩散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型,并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对福建省县域农业技术进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县域农业技术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并随着农业技术资本的积累而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非农部门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资本投资以及县域间农业技术扩散,是提升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技术资本投资影响农业部门对非农部门技术扩散的吸收能力,也是农业技术在县域空间上扩散的主要媒介。因此,加强农业技术资本积累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非农部门 技术扩散 空间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发展创意农业的研究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慎娴 刘玲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1期82-84,共3页
创意农业正逐渐借助创意产业理念,融入农业生产生活。该文在分析创意农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首次将创意农业的核心解构为创意设计要素,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福建省的创意农业,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意农业 创意设计要素 创意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