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达颗粒通过调控miR-124/STAT3信号轴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损伤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巧燕 许瑶瑶 +6 位作者 林雨星 林浩伟 郑俊鹏 张伟祥 赵春雨 林育鹏 张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6,共9页
目的探讨清达颗粒(QDG)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miR-124/STAT3信号轴的影响。方法6只5周龄WKY大鼠为WKY组,12只5周龄SHR大鼠分为SHR组、SHR+QDG组,6只/组。SHR+QDG组大鼠每天给予QDG灌胃,灌胃剂量为0.9 g/(kg... 目的探讨清达颗粒(QDG)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miR-124/STAT3信号轴的影响。方法6只5周龄WKY大鼠为WKY组,12只5周龄SHR大鼠分为SHR组、SHR+QDG组,6只/组。SHR+QDG组大鼠每天给予QDG灌胃,灌胃剂量为0.9 g/(kg·d),连续灌胃12周,其余组大鼠每天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利用鼠尾无创血压仪监测血压,HE染色观察脑皮质区病理,TUNEL染色检测皮质区凋亡,Q-PCR检测miR-124、STAT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euN、STAT3、Bcl-2、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利用氧糖剥夺/复氧(OGD/R)构建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模型,分为Control组、QDG组、OGD/R组、OGD/R+QDG组。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Q-PCR检测miR-124、STAT3、Bcl-2、Bax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STAT3、Bcl-2、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中,与WKY组比较,SHR组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升高(P<0.05),脑皮质区神经元出现核固缩,数量减少,凋亡率升高(P<0.05),NeuN、miR-124、Bcl-2的表达降低,STAT3、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升高(P<0.05)。与SHR组比较,清达颗粒能降低SHR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P<0.05),改善SHR大鼠脑皮质区的病理损伤,降低皮质区的凋亡率(P<0.05),升高皮质区的NeuN、miR-124、Bcl-2的表达(P<0.05),降低STAT3、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P<0.05)。体外实验中,与Control组比较,OGD/R组凋亡率升高,miR-124、Bcl-2表达降低,STAT3、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P<0.05);与OGD/R组比较,清达颗粒能降低OGD/R诱导的HT22细胞凋亡,升高miR-124、Bcl-2表达,降低STAT3、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P<0.05)。结论清达颗粒可能通过调控miR-124/STAT3信号轴,抑制神经元的凋亡,从而减轻SHR大鼠的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达颗粒 高血压 脑损伤 神经元 miR-124/STAT3信号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心解瘀颗粒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及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2
作者 何晨晨 祁江晗 +4 位作者 韦琛谊 蔡巧燕 高铸烨 张铃 褚剑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89,共6页
目的 观察清心解瘀颗粒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及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方法 取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氯吡格雷阳性对照组及清心解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 目的 观察清心解瘀颗粒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及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方法 取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氯吡格雷阳性对照组及清心解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氯吡格雷阳性对照组给药剂量为6.74 mg/(kg·d),清心解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0.99、1.98、3.96 g/(kg·d),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预防性灌胃给药14 d, 1次/d。末次给药1 h后,麻醉大鼠,采用聚乙烯管作动-静脉搭桥建立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正常对照组除外),15 min后取出血栓,用万分之一精密电子分析天平称量各组大鼠血栓质量(湿重);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浆中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含量;酶标仪比浊法测定各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动-静脉旁路血栓质量显著升高,血浆中TXB2的含量显著升高,6-keto-PGF1α的含量则显著降低,ADP诱导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氯吡格雷阳性对照组及清心解瘀颗粒各剂量组的动-静脉旁路血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血栓形成抑制率分别为53.80%、23.96%、33.63%、32.59%;血浆中TXB2的含量显著降低,6-keto-PGF1α的含量显著升高,ADP诱导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且清心解瘀颗粒各剂量组间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各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86.90%、26.17%、38.87%、54.48%。结论 清心解瘀颗粒具有预防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及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心解瘀颗粒 动-静脉旁路血栓 二磷酸腺苷(ADP)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t3/Robo1通路探讨健骨颗粒对大鼠骨量丢失模型的影响
3
作者 陈赛楠 黄云梅 +3 位作者 周芬 王志强 魏振朴 林燕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0,共8页
目的观察健骨颗粒对去卵巢快速骨量丢失模型大鼠H型血管和Slit3/Robo1通路的影响,探讨其补虚化瘀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SD大鼠模型,灌胃干预6周,micro-CT观察胫骨近端微观结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型血管,ELISA检测... 目的观察健骨颗粒对去卵巢快速骨量丢失模型大鼠H型血管和Slit3/Robo1通路的影响,探讨其补虚化瘀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SD大鼠模型,灌胃干预6周,micro-CT观察胫骨近端微观结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型血管,ELISA检测血清CTX和BALP,Real-time PCR检测股骨Slit3和Robo1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Slit3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ob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骨密度、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厚度均显著降低(P<0.01)和骨小梁分离度显著增大(P<0.001),H型血管阳性面积占比显著降低(P<0.001),Sli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Rob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变化。与模型组相比,健骨颗粒组骨密度升高(P<0.05)和骨小梁分离度降低(P<0.001),H型血管阳性面积占比升高(P<0.05),血清CTX水平显著降低(P<0.001)、BALP水平略降低,Slit3 mRNA表达略下调和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下降(P<0.05),Rob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健骨颗粒可通过Slit3/Robo1信号通路促进H型血管新生,提高骨量和改善骨微结构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健骨颗粒 H型血管 Slit3/Rob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AC16心肌细胞增殖
4
作者 钟小妹 沈芳 +3 位作者 沃达 彭军 朱伟东 任丹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3-651,共9页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体外实验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CT)与AC16心肌细胞增殖的关系,探析QCT阻止AC16心肌细胞增殖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选用不同浓度QCT对AC16细胞进行干预,使用倒置显微镜拍照观察法、台盼蓝计数法和...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体外实验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CT)与AC16心肌细胞增殖的关系,探析QCT阻止AC16心肌细胞增殖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选用不同浓度QCT对AC16细胞进行干预,使用倒置显微镜拍照观察法、台盼蓝计数法和CCK-8法检测QCT对AC16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QCT对磷酸化-β-连环蛋白(Phosphorylated β-catenin,p-β-catenin)、细胞性骨髓瘤样癌基因(c-Myc)、β-连环蛋白(β-catenin)、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5,LRP5)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6,LRP6)表达的影响。台盼蓝计数法检测过表达β-catenin ΔN、LRP5和LRP6基因后研究QCT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沉默LRP5和LRP6基因后研究QCT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QCT使得AC16细胞活细胞数下降,抑制增殖率,且具有浓度依赖性。条件摸索显示10和20μmol/L的QCT会导致AC16细胞中p-β-catenin蛋白修饰水平显著增加(P<0.05),c-Myc、β-catenin、LRP5和LRP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因此后续实验选择10μmol/L的QCT作为干预浓度。而AC16细胞中过表达β-catenin ΔN、LRP5和LRP6基因,与单独给药组相比,过表达相关基因后10μmol/L的QCT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现象被有效逆转(P<0.05)。另外,沉默LRP5和LRP6再联合10μmol/L的QCT干预,AC16细胞的增殖抑制并未产生协同现象(P>0.05)。结论 QCT可以通过下调LRP5/6表达以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其阻止AC16心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T AC16心肌细胞 LRP5 LRP6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骨消痛胶囊通过激活CXCL12/GDF5通路修复骨关节炎小鼠的软骨损伤
5
作者 付长龙 徐鹭 +3 位作者 陈若岚 杨竟航 罗雁 黄艳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2-1130,共9页
目的 从CXCL12与GDF5对话角度探讨透骨消痛胶囊(TXC)促进小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s)成软骨分化修复骨关节炎(OA)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8周龄C57BL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C,n=10)和实验组(n=40),实验组动物采用... 目的 从CXCL12与GDF5对话角度探讨透骨消痛胶囊(TXC)促进小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s)成软骨分化修复骨关节炎(OA)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8周龄C57BL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C,n=10)和实验组(n=40),实验组动物采用软骨下环型钻孔法建立软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TXC-L(184 mg/kg)、TXC-M(368 mg/kg)、TXC-H(736 mg/kg)组,10只/组;NC组和Model组均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干预6周;采用热痛、机械痛、micro-CT、番红O-固绿、HE染色及qPCR验证TXC对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提取原代SMSCs,经纯化培养、鉴定后采用CXCL12慢病毒转染,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空载组(sh-NC)、TXC组、sh-CXCL12组、sh-CXCL12+TXC组,干预24 h后采用免疫荧光、划痕实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阐明TXC对SMSCs成软骨分化的作用机制。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TXC-M组(368 mg/kg)可缓解关节疼痛,促进OA软骨损伤的修复,并上调趋化因子CXCL12、细胞生长分化关键因子GDF5及成软骨分化关键因子Collagen II,Aggrecan,Comp,Sox9的mRNA表达水平(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当CXCL12基因敲减后,SMSCs中GDF5蛋白表达量降低,同时SMSCs迁移能力减弱,Sox9蛋白表达量降低,然而经TXC干预后可逆转这一趋势(P<0.05)。结论 TXC可通过CXCL12/GDF5通路促进小鼠SMSCs成软骨分化修复OA软骨损伤,可为TXC保护软骨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骨消痛胶囊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损伤 CXCL12/GDF5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酸钠诱导脑小血管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6
作者 陈炎森 林浩伟 +6 位作者 张予菲 林雨星 曹长源 赖可欣 吴钰婷 蔡巧燕 张铃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9-789,共11页
目的通过颈内动脉单侧、单次注射月桂酸钠,建立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大鼠模型,并通过检测行为学、血清相关指标、脑梗死体积、脑微血管密度、血流动力学、脑组织病理学及血脑屏障相关指标,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目的通过颈内动脉单侧、单次注射月桂酸钠,建立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大鼠模型,并通过检测行为学、血清相关指标、脑梗死体积、脑微血管密度、血流动力学、脑组织病理学及血脑屏障相关指标,评估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和模型组(Model组),每组6只。模型组经颈内动脉,单次注射100μL的月桂酸钠(2 g/L),对照组行相同手术,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利用Longa评分及姿势反射实验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估;ELISA检测大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含量;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测脑梗死体积、脑血管成像观察脑血管密度改变;超声检测颈动脉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脑组织中脑微血管密度CD31及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onga评分与姿势反射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加(P<0.05),脑血管密度明显下降,颈动脉RI、PI值及血清中HCY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HE染色结果发现模型组的脑皮质区神经元核固缩,血管周围间隙变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脑皮质区CD31、ZO-1、Occludin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通过颈内动脉单侧、单次注射高浓度月桂酸钠可以快速、有效地建立CSVD模型;该方法建立的CSVD大鼠模型,存在神经行为学异常、脑梗死、脑供血不足、血管密度减少和血脑屏障破坏现象,可作为CSVD研究的有效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动物模型 血脑屏障 同型半胱氨酸 CD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8-5p靶向H型血管调控因子Slit3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赛楠 黄云梅 +1 位作者 林燕萍 黄美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59-965,共7页
目的 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H型血管调控因子Slit3表达差异,进一步探讨其上游靶向调控miRNAs。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和模型组,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Sli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与Slit3-3′UTR... 目的 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H型血管调控因子Slit3表达差异,进一步探讨其上游靶向调控miRNAs。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和模型组,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Sli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与Slit3-3′UTR互作的miRNAs,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Slit3-3′UTR重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和miRNAs表达载体共转染293 T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验证miRNA对Slit3-3′UTR的靶向作用。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lit3 mRNA表达水平略上调和平均光密度显著上调,生物信息学预测Slit3-3′UTR与miR-148a-5p、miR-148b-5p、miR-410-3p、miR-129-5p和miR-374-5p存在碱基结合位点,野生型Slit3-3′UTR共转染miR-148b-5p荧光活性下调至空白对照组的68.91%,突变型Slit3-3′UTR共转染miR-148b-5p荧光活性未见下调。结论 Slit3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H型血管的调控基因,miR-148b-5p与Slit3-3′UTR的靶向结合直接调控Slit3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H型血管 Slit3 miR-148-5p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达颗粒控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升高减轻心肾及大血管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褚剑锋 王怀 +2 位作者 陈宏伟 沈阿灵 彭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19-219,共1页
目的:探讨清达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控制和心肾血管损害的影响. 方法:将 12 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 2 组,每组各6 只.给药组给予清达颗粒 5 g/(kg·d)灌胃,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 8 周.另取 6 只 Wistar... 目的:探讨清达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控制和心肾血管损害的影响. 方法:将 12 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 2 组,每组各6 只.给药组给予清达颗粒 5 g/(kg·d)灌胃,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 8 周.另取 6 只 Wistar 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 组),给予自由饮水进食.给药期间,每周测量血压和体重,8 周后,麻醉取胸主动脉血管、心脏、肾脏进行HE染色,测量血管中膜厚度(MT)和管腔直径(LD),计算 LD/MT 比值.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类药土鳖虫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倪林君 刘晓凤 +3 位作者 胡筱 林婉真 许惠凤 余丽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176,共7页
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 Boleny的雌虫干燥体。其药用历史悠久,临床使用经验丰富,目前土鳖虫及其相关制剂被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风湿、中风、冠心病及原发性肝癌等多种疾... 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 Boleny的雌虫干燥体。其药用历史悠久,临床使用经验丰富,目前土鳖虫及其相关制剂被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风湿、中风、冠心病及原发性肝癌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已有研究从土鳖虫中分离鉴定出蛋白质、活性肽、脂类、多糖、生物碱及核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蛋白质和肽类是土鳖虫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有多个研究从土鳖虫中分离鉴定得到具有活性的蛋白和肽,它们分别具有溶血栓、抗肿瘤、调节血脂、抗氧化及抗菌等活性。土鳖虫中还含有丰富的脂质,含量仅次于蛋白质,有研究指出这些脂质成分可能具有治疗肿瘤的潜力。此外,土鳖虫的化学成分还有多糖、生物碱、核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保护肾脏、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抗缺血缺氧等多种活性。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并整理归纳,按照化学成分类型将土鳖虫化学成分研究获得的成果作一综述,以期为土鳖虫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鳖虫 化学成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ZIF-8-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法检测美洲大蠊多肽 被引量:1
10
作者 赖心仪 张美铃 +5 位作者 王丽丽 林婉真 许惠凤 李琦 胡筱 余丽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实验在室温下合成了以Zn作为金属中心,2-甲基咪唑作为连接剂的磁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Fe_(3)O_(4)@ZIF-8,以Fe_(3)O_(4)@ZIF-8作为固体基质,通过建立Fe_(3)O_(4)@ZIF-8-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SALDI-MS)法,实现了美洲大蠊小分子多肽... 本实验在室温下合成了以Zn作为金属中心,2-甲基咪唑作为连接剂的磁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Fe_(3)O_(4)@ZIF-8,以Fe_(3)O_(4)@ZIF-8作为固体基质,通过建立Fe_(3)O_(4)@ZIF-8-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SALDI-MS)法,实现了美洲大蠊小分子多肽IPMTAPGL-NH_(2)、LTAPGL-NH_(2)、SLMTGPGL-NH_(2)、SLHTAPGL-NH_(2)的快速检测。实验优化了基质浓度、检测限和点样方法等条件,考察了该基质对美洲大蠊多肽IPMTAPGL-NH_(2)的质谱信号影响。与传统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法(MALDI-MS)相比,Fe_(3)O_(4)@ZIF-8-SALDI-MS法检测背景更干净,目标多肽响应更强,检测灵敏度更高。该法可应用于血样中美洲大蠊多肽IPMTAPGL-NH_(2)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Fe_(3)O_(4)@ZIF-8 美洲大蠊 小分子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骨消痛胶囊调控Nav1.7减轻膝骨关节炎小鼠软骨细胞退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长龙 林艳铭 +4 位作者 兰书洁 陈悦 李超 陆诗雨 林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74-2081,共8页
目的从Nav1.7调控软骨细胞外基质稳态角度,研究透骨消痛胶囊对减轻膝骨关节炎(KOA)软骨细胞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只2月龄C57BL/6小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n=10)和造模组(n=30)。造模组小鼠通过Hulth法手术建立KOA模型... 目的从Nav1.7调控软骨细胞外基质稳态角度,研究透骨消痛胶囊对减轻膝骨关节炎(KOA)软骨细胞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只2月龄C57BL/6小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n=10)和造模组(n=30)。造模组小鼠通过Hulth法手术建立KOA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透骨消痛胶囊组(368 mg/kg剂量灌胃)、阳性药物组(10 mg/kg双氯芬酸钠灌胃),10只/组;空白组为生理盐水灌胃,干预6次/周,共4周。干预后5%异氟醚麻醉处死,获得膝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结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av1.7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Nav1.7、MMP-3、ADAMTS-5、COX-2蛋白表达变化。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软骨细胞中Nav1.7的表达量。此外,利用慢病毒载体敲减Nav1.7(sh-Nav1.7)转染软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转染后sh-Nav1.7在软骨细胞中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ting分析在sh-Nav1.7条件下,透骨消痛胶囊对KOA软骨细胞MMP-3、MMP-13、ADAMTS-4、ADAMTS-5、COX-2蛋白的调控。结果形态学结果显示,和模型组对比,透骨消痛胶囊组和阳性药物组软骨层结构更完整,关节结构破坏程度减轻。透骨消痛胶囊组和阳性药物组的Nav1.7蛋白与mRNA水平降低(P<0.05),MMP-3、ADAMTS-5、COX-2蛋白表达减少(P<0.05)。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透骨消痛胶囊能降低IL-1β诱导的Nav1.7的荧光强度。在Nav1.7敲减实验中,与IL-1β组相比,IL-1β+sh-Nav1.7组中Nav1.7水平下降(P<0.05);与IL-1β+TGXTC组相比,IL-1β+sh-Nav1.7+TGXTC组中Nav1.7水平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IL-1β组软骨细胞中升高的MMP-3、MMP-13、ADAMTS-4、ADAMTS-5、COX-2蛋白被透骨消痛胶囊干预后显著抑制(P<0.05),但在Nav1.7敲低后,透骨消痛胶囊对这些蛋白的调控作用减弱(P<0.05)。结论透骨消痛胶囊通过调控Nav1.7减轻KOA软骨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从而发挥减轻软骨细胞退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骨消痛胶囊 Nav1.7 软骨退变 膝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心解瘀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效学及调控机制
12
作者 张珊苑 蔡巧燕 +5 位作者 祁江晗 殷恺馨 何晨晨 高铸烨 张铃 褚剑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8-1528,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心解瘀颗粒(QXJYG)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药效学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挖掘QXJYG抗AS的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采用高脂喂养合并腹腔注射维生素D3的方式构建AS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30只大鼠随机分...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心解瘀颗粒(QXJYG)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药效学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挖掘QXJYG抗AS的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采用高脂喂养合并腹腔注射维生素D3的方式构建AS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13.15 mg·kg^(-1)·d^(-1))、低剂量组(0.99 g·kg^(-1)·d^(-1))、中剂量组(1.98 g·kg^(-1)·d^(-1))、高剂量组(3.96 g·kg^(-1)·d^(-1)),每组6只;另外将6只SD大鼠给予正常饮食作为对照组。实验动物干预8周后,通过小动物超声检测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径、血管壁厚度、脉冲波传播速度、搏动指数,通过HE染色检测大鼠腹主动脉病理形态,通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每组大鼠的血脂水平,通过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中AngⅡ、ET-1、TXA2、PGI2、ox-LDL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腹主动脉中LOX-1、PPARγ、RXRα、p-P65、VCAM-1、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腹主动脉血管壁厚度、脉冲波传播速度、搏动指数升高(P<0.05),血管内径减小(P<0.05),且平滑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TC、LDL-C、AngⅡ、ET-1、TXA2含量显著升高(P<0.05),HDL-C、PGI2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QXJYG和阿托伐他汀干预后,显著降低腹主动脉血管壁厚度、脉冲波传播速度、搏动指数(P<0.05),增大血管内径(P<0.05),减轻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情况,显著降低TC、LDL-C,AngⅡ、ET-1、TXA2(P<0.05),显著升高HDL-C、PGI2含量(P<0.05),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发现QXJYG可能通过调控脂质,PPAR和NF-κB等信号通路发挥抗AS的作用。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ox-LDL含量、LOX-1、p-P65、VCAM-1、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PARγ、RXR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QXJYG干预后,ox-LDL含量、LOX-1、p-P65、VCAM-1、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PARγ、RXRα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QXJYG显著改善AS大鼠脂代谢紊乱,扩大腹主动脉血管内径,减小腹主动脉血管壁厚度,抑制腹主动脉血管病理损伤,调节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QXJYG发挥抗AS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血脂中ox-LDL水平,降低LOX-1的表达,激活PPARγ、RXRα蛋白,抑制P65的磷酸化,从而降低VCAM-1、ICAM-1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心解瘀颗粒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PPARγ/RXRα信号通路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地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紊乱的“性-效-用”特点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云腾 段辛威 +7 位作者 张欣 黄祖儿 王鼎珍 陈西 周家乐 陈宇航 梁辉强 李西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581,共5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吸收-骨形成耦联失衡为基本发病机制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属中医“骨痿”范畴。基于中医学理论,骨痿为病,以“筋骨肉病在外,肝脾肾虚在内”为主要病机特点。熟地黄之效在脏表现为补肝脾肾,补血滋阴,益精;在体...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吸收-骨形成耦联失衡为基本发病机制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属中医“骨痿”范畴。基于中医学理论,骨痿为病,以“筋骨肉病在外,肝脾肾虚在内”为主要病机特点。熟地黄之效在脏表现为补肝脾肾,补血滋阴,益精;在体表现为填骨髓、长肌肉、通利血脉。基于现代研究结果,熟地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是多种有效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可能通过多环节、多靶点调控骨吸收和骨形成的耦联。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从熟地黄的“性-效-用”特点3个维度,结合中医“五脏一体观理论”的认识,归纳及探讨熟地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旨在贯彻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范式,为更好地研究熟地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和挖掘其临床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熟地黄 性-效-用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解扶正颗粒促进凋亡和自噬逆转结直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锦燕 朱晓勤 +3 位作者 蓝紫林 李斐 林明和 林久茂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246-2252,共7页
目的:探讨清解扶正颗粒(QFG)对人结直肠癌HCT-8/5-FU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结直肠癌HCT-8细胞及HCT-8/5-FU耐药细胞,计算不同化疗药物的耐药指数(RI)和QFG的逆转倍数(RF);设立空白对照组(0 mg/mL)和不同浓度(0.25、0.5、1... 目的:探讨清解扶正颗粒(QFG)对人结直肠癌HCT-8/5-FU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结直肠癌HCT-8细胞及HCT-8/5-FU耐药细胞,计算不同化疗药物的耐药指数(RI)和QFG的逆转倍数(RF);设立空白对照组(0 mg/mL)和不同浓度(0.25、0.5、1.0 mg/mL)QFG干预组;各组干预48 h后,通过罗丹明-123(Rho123)染色和多柔比星(DOX)染色检测细胞外排泵功能,通过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存活能力,应用磷脂酰丝氨酸(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应用Cyto-ID染色检测细胞自噬,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糖蛋白(gP)、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SQSTM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Ⅱ的蛋白表达。结果:HCT-8/5-FU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多柔比星(DOX)和顺铂(DDP)均耐药,QFG可有效逆转化疗耐药,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QFG显著增加Rho123、DOX和Cyto-ID的平均荧光强度(均P<0.05);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率(P<0.05),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和空白对照组比较,QFG抑制P-gP、p62的蛋白表达(P<0.05),降低Bcl-2/Bax比值(P<0.05),促进LC3-Ⅱ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QFG促进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外排泵功能,从而逆转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解扶正颗粒 结直肠癌 多药耐药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克隆形成 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模型探讨八宝丹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宪美 曾来凤 +2 位作者 黄彬 余岚心 林久茂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65,共9页
目的探讨八宝丹(Ba Bao Dan,BBD)对阿霉素诱导的斑马鱼心脏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化疗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斑马鱼心肌损伤模型,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BBD在不同浓度下对心包水肿比例及心率的干预作用;采用转基因斑马鱼Tg(mpx:... 目的探讨八宝丹(Ba Bao Dan,BBD)对阿霉素诱导的斑马鱼心脏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化疗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斑马鱼心肌损伤模型,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BBD在不同浓度下对心包水肿比例及心率的干预作用;采用转基因斑马鱼Tg(mpx:EGFP)原位观察BBD对心脏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抑制作用;观察BBD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Real-time qPCR检测铁死亡相关因子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a,gpx4a)、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arachidonate5-lipoxygenase,alox5a)、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的mRNA表达;采用亚铁离子荧光探针检测斑马鱼心脏亚铁离子的积累情况。结果BBD能够减缓Dox导致的斑马鱼心包水肿和心率减慢,减少心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P<0.05);降低MDA的浓度(P<0.05),同时增强SOD和CAT的活性(P<0.05);显著抑制铁死亡,减少斑马鱼心脏亚铁离子的积累,抑制ptgs2、alox5a、acsl4的表达(P<0.05),同时促进gpx4a的表达(P<0.05)。结论BBD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的发生调节铁死亡从而减弱Dox诱导的斑马鱼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宝丹 阿霉素 斑马鱼 心肌损伤 脂质过氧化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坏血酸调控氧化铈纳米酶催化活性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检测研究
16
作者 潘蕊 黄伟华 +3 位作者 李佳娜 王丽丽 朱希 许惠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9-394,共6页
纳米酶是一类既有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又有催化功能的模拟酶,它既有天然酶的高催化活性,又有模拟酶稳定经济的特点,在生物传感检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氧化铈纳米酶。该纳米氧化铈同时具... 纳米酶是一类既有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又有催化功能的模拟酶,它既有天然酶的高催化活性,又有模拟酶稳定经济的特点,在生物传感检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氧化铈纳米酶。该纳米氧化铈同时具有+4价和+3价两种形态,其中Ce^(4+)能与过氧化氢反应,使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溶液显蓝色。由于抗坏血酸(AA)能还原Ce^(4+),抑制其催化活性以及TMB的氧化,从而使溶液的颜色较浅。而抗坏血酸氧化酶可催化氧化AA,阻碍了其对Ce^(4+)的还原,使纳米氧化铈的催化性能恢复。利用这种方法,实现对抗坏血酸氧化酶的定量检测,在12 U/L~400 U/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704),检测限为3.2 U/L。该研究为基于氧化铈纳米酶的比色方法在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检测及相关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抗坏血酸氧化酶 纳米酶 比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宁调控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胶原蛋白对前列腺增生治疗的影响
17
作者 赵锦燕 王雪皎 +2 位作者 李斐 林久茂 周建衡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67-3472,3478,共7页
目的:观察前列宁(QLN)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因子(TIMP-2)介导的胶原蛋白Ⅱ、Ⅲ、Ⅳ(CollagenⅡ、Ⅲ、Ⅳ)调控作用,探讨QLN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作用机制。方法: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分空白组、... 目的:观察前列宁(QLN)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因子(TIMP-2)介导的胶原蛋白Ⅱ、Ⅲ、Ⅳ(CollagenⅡ、Ⅲ、Ⅳ)调控作用,探讨QLN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作用机制。方法: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分空白组、模型组、QLN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模型组、QLN各剂量组BPH造模,观察组QLN灌胃,治疗4周,测量大鼠前列腺重量、体积、计算前列腺指数,免疫组织化学观察CollagenⅡ、Ⅲ、Ⅳ蛋白表达;人前列腺增生细胞(BPH-1)培养,分空白组(对照组即0 mg/mL)、QLN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0.25、0.5、1 mg/mL),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Kit-8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MMP2、TIMP-2、CollagenⅡ、Ⅲ、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QLN各剂量组中前列腺重量、体积及指数明显减小(P<0.05),CollagenⅡ、Ⅲ、Ⅳ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细胞实验显示中、高剂量组BPH-1细胞密度明显减少,生长速度缓慢。CCK-8结果显示,QLN中剂量组、QLN高剂量组24 h及48 h BPH-1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MMP-2、CollagenⅡ、Ⅲ、Ⅳ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IMP-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LN可有效降解BPH大鼠前列腺组织中CollagenⅡ、Ⅲ、Ⅳ表达,对BPH-1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是QLN介导MMP-2、TIMP-2降解CollagenⅡ、Ⅲ、Ⅳ蛋白达到治疗BPH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宁 细胞外基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因子 胶原蛋白Ⅱ 胶原蛋白Ⅲ 胶原蛋白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胰腺癌类器官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新进展
18
作者 陈虹 曹治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0-597,共8页
胰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高度异质性和恶性表型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7.2%。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开发研究常依赖于传统的二维培养模型(细胞系)和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瘤模型,但因细胞系缺乏肿瘤的三维环境和异质性特征,而异种移植瘤模... 胰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高度异质性和恶性表型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7.2%。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开发研究常依赖于传统的二维培养模型(细胞系)和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瘤模型,但因细胞系缺乏肿瘤的三维环境和异质性特征,而异种移植瘤模型则存在培养时间长、成功率低、难以开展高通量药物筛选等问题,急需开发可高度反映胰腺癌特征和分子变异的三维培养模型。人源胰腺癌类器官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三维培养模型,是从组织样本中提取的多细胞单位,在机械和酶消化后嵌入细胞外基质凝胶中,可再现原患者的组织学特征及器官特点,甚至具有原器官的功能。随着胰腺癌类器官培养体系的不断发展及完善,其简便、经济及稳定的培养技术已经逐步建立,推动人源胰腺癌类器官的应用扩展到药物高通量筛选、个体化精准治疗、更深入的发病机制及针对性的药物开发研究。同时,人源胰腺癌类器官亦是胰腺癌临床分子分型研究的优势全新半体内模型,特别在针对研究高突变及高异质性患者的病因、分子特征、组织形态及体细胞突变负荷方面表现优越。大样本量人源胰腺癌类器官生物样本库的构建,将成为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肿瘤学研究的全新平台,有助于胰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治疗策略的优化。人源胰腺癌类器官可再现临床患者特征的实验室模型的应用,将使药物筛选、发病机制研究、个体化治疗的实现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人源胰腺癌类器官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该文为从事相关人源胰腺癌类器官研究的人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人源类器官 发病机制 药物筛选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探讨续苓健骨方对快速骨丢失模型大鼠的组方优化研究
19
作者 陈赛楠 李生强 +4 位作者 谢丽华 陈玄 黄景文 叶云金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6-1012,共7页
目的 通过正交设计观察续苓健骨方中的药物对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 OVX)模型大鼠骨密度、骨微结构和骨代谢影响的主次作用,并探讨疗效较佳优化组别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优化1组、优化... 目的 通过正交设计观察续苓健骨方中的药物对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 OVX)模型大鼠骨密度、骨微结构和骨代谢影响的主次作用,并探讨疗效较佳优化组别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优化1组、优化2组、优化3组、优化4组、优化5组、优化6组、优化7组和优化8组,每组10只,采用OVX制备大鼠快速骨丢失模型,连续灌胃12周后取材备检。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胫骨近端骨密度,micro-CT检测胫骨微观结构,ELISA检测血清骨吸收金指标CTX和骨形成金指标PINP的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股骨OPG、RANK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续苓健骨方组、优化4组、6组和7组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0.05),优化4和7组Tb.N和BV/TV显著升高(P<0.001),续苓健骨方组和优化1~8组血清CTX、PINP均不同程度降低,续苓健骨方组和优化7组OPG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优化4组、6组和7组是治疗效果较好的组别,可通过调控OPG/RANKL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续断、骨碎补、女贞子、红花和川芎是续苓健骨方取效的主要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续苓健骨方 正交设计 OPG/RANKL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EMTP组织处理仪制样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如辉 黄美雅 +1 位作者 陈文列 黄云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6,共2页
关键词 透射电镜 组织处理仪 脱水 制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