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芸薹属植物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
作者 李占杰 贾琪 +3 位作者 郑婷婷 王伟 张冲 秦源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3-820,共8页
芸薹属(Brassica)植物包含3个二倍体基本种及由3个基本种两两杂交和基因组加倍形成的复合种,即异源四倍体种,其进化历程一直被用作本科遗传学教学中阐述物种形成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机制的经典案例。本文以芸薹属植物作为遗传学实验教学材... 芸薹属(Brassica)植物包含3个二倍体基本种及由3个基本种两两杂交和基因组加倍形成的复合种,即异源四倍体种,其进化历程一直被用作本科遗传学教学中阐述物种形成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机制的经典案例。本文以芸薹属植物作为遗传学实验教学材料进行了实践探索,从形态观察到染色体观察,再到染色体倍性和核型分析,形成一个综合性实验体系,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深入透彻理解染色体倍性与物种形成的关系,领会多倍体形成的理论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属植物 农林类专业 遗传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新品种福香1号的选育
2
作者 张文斌 吴胜芳 +4 位作者 叶金巧 郑平 王小媚 郑振江 秦源 《中国果树》 2025年第8期154-156,共3页
福香1号是以福莲3号为母本,以台湾黄金百香果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百香果新品种。平均单果重166.0 g,果实近椭圆形,成熟时果皮呈黄色。果肉为橙黄色,香气丰富且浓郁,口感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91%、总糖含量13.82%、可滴定酸含量3.35... 福香1号是以福莲3号为母本,以台湾黄金百香果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百香果新品种。平均单果重166.0 g,果实近椭圆形,成熟时果皮呈黄色。果肉为橙黄色,香气丰富且浓郁,口感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91%、总糖含量13.82%、可滴定酸含量3.35%、可食率48.5%、果汁率37.8%、糖酸比4.13,可适用于鲜食、果汁果浆加工。在福建省龙岩市花期自6月上旬至10月上旬,果实生长发育期70~105 d,比母本、父本晚熟3~7 d。生长势强,自交结实率高,平均667 m^(2)产量1578.2 kg,耐热,但不耐寒,抗茎基腐病,适宜在福建、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新品种 福香1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演化及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珍 华秀婷 张积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5-414,共10页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转录调节因子的最大家族之一,并且是调节植物许多生物过程的信号网络的组成部分。WRKY转录因子通过其保守结构域与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W-box特异性结合,调节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植物的叶片衰老、种子萌发与休眠、开...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转录调节因子的最大家族之一,并且是调节植物许多生物过程的信号网络的组成部分。WRKY转录因子通过其保守结构域与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W-box特异性结合,调节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植物的叶片衰老、种子萌发与休眠、开花等生长发育过程外,还参与调控植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本文用代表性植物基因组数据,对WRKY的基因演化作了归纳,综述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WRKY转录因子的相要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该转录因子在植物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应答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KY转录因子 基因演化 基因功能 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鲜食加工新品种福蜜1号的选育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文斌 吴胜芳 +4 位作者 叶金巧 郑平 王小媚 郑振江 秦源 《中国果树》 2024年第6期154-156,共3页
福蜜1号是以福莲3号为母本、福砧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百香果新品种。平均单果重176.1 g,果实近圆形,果实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肉黄色,香气浓郁,口感具蜂蜜和芭乐香甜复合风味,可作为鲜食加工两用型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80%、可溶... 福蜜1号是以福莲3号为母本、福砧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百香果新品种。平均单果重176.1 g,果实近圆形,果实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肉黄色,香气浓郁,口感具蜂蜜和芭乐香甜复合风味,可作为鲜食加工两用型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80%、可溶性糖含量13.95%、可滴定酸含量2.64%、可食率50.9%、果汁率40.8%、糖酸比5.28。在福建省龙岩市花期自6月上旬至10月下旬,果实生长发育期65~100 d,较母本、父本提早成熟5~7 d。该品种生长势强,自交结实率高,平均667 m2产量1676.3 kg,耐热、不耐寒,抗茎基腐病,适宜在福建、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新品种 福蜜1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番莲抗茎基腐病新品种‘福砧2号’的选育
5
作者 叶金巧 张文斌 +5 位作者 吴胜芳 王小媚 郑平 王路路 郑振江 秦源 《中国果菜》 2024年第11期71-74,共4页
西番莲受茎基腐病的困扰较严重,为选育出抗茎基腐病的嫁接育苗砧木品种,以‘福砧1号’为母本、‘福莲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福砧2号’。结果表明,‘福砧2号’平均单果质量158.3 g,果实近椭圆形,成熟果皮黄色,果肉黄色,可溶性固形物含... 西番莲受茎基腐病的困扰较严重,为选育出抗茎基腐病的嫁接育苗砧木品种,以‘福砧1号’为母本、‘福莲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福砧2号’。结果表明,‘福砧2号’平均单果质量158.3 g,果实近椭圆形,成熟果皮黄色,果肉黄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6%,可溶性糖含量10.65%,可滴定酸含量3.53%,可食率50.3%,果汁率35.5%,口感酸,清香,种子卵状三角形,棕褐色,千粒质量22.7 g,自交结实率高,抗茎基腐病,适宜做砧木和果汁加工。在福建龙岩市新罗区开花期为6月上中旬至10月上中旬,果实生长发育期70~105 d。该品种生长势强,根系发达,平均每667 m^(2)产量1369.5 kg,较母本耐热,但不耐寒,抗茎基腐病,解决了西番莲抗茎基腐病砧木品种单一的问题,适宜在福建、海南、广西、广东、云南、台湾等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抗茎基腐病 新品种选育 ‘福砧2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褐棉导入系的抗黄萎病QTL鉴定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邓琳 刘静 +7 位作者 张咪 黄芳 周水娟 刘倩 梅艳 王泽 王凯 汪保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5期68-72,共5页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对纺织工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陆地棉是最主要的栽培棉种,占棉花产量的90%以上,然而其对黄萎病抗性仍有待提高。黄褐棉对黄萎病抗性强,且作为与陆地棉遗传距离较远的异源四倍体野生棉,很可...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对纺织工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陆地棉是最主要的栽培棉种,占棉花产量的90%以上,然而其对黄萎病抗性仍有待提高。黄褐棉对黄萎病抗性强,且作为与陆地棉遗传距离较远的异源四倍体野生棉,很可能具备一些优异的抗病等位基因供发掘利用。以陆地棉PD94042为轮回亲本,以黄褐棉为供体亲本,经过杂交以及高世代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建立一套渐渗有黄褐棉的导入系,成功检测到10个黄萎病抗性相关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简称QTL),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14.0%~39.3%。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开展QTL精细定位,服务于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实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棉 陆地棉 导入系 抗棉花黄萎病 相关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鉴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制备型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茶叶鲜叶中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 被引量:6
7
作者 龚智宏 陈思 +4 位作者 高江涛 李梅红 汪厦霞 林军 俞晓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92-1197,共6页
建立了从茶叶鲜叶中分离纯化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 建立了从茶叶鲜叶中分离纯化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半制备色谱法。铁观音鲜叶经甲醇超声浸提、浓缩、氯仿萃取后,向水相中加入碱式醋酸铅沉淀,得到茶多酚粗品。分别以甲醇-水、乙腈-水作为流动相,采用半制备色谱法纯化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纯度均达到90%。此外,利用同样的方法分离纯化另外两种茶叶鲜叶中的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得到相似的结果。该方法以溶剂提取、离子沉淀结合半制备色谱,适于简单、高效地同时分离制备多种儿茶素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制备色谱 离子沉淀 分离纯化 儿茶素类化合物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HECTE3s家族基因表达模式和功能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兰蔚 邱士优 +1 位作者 任育军 缪颖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12-2119,共8页
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由拟南芥泛素蛋白连接酶HECT家族基因(UPLs)启动子起始的β-葡萄糖苷酸酶报告基因(GUS)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UPLs家族中6个成员的启动子在拟南芥植株的不同组织和不同时期均有所表达,且在莲座叶发育的早期... 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由拟南芥泛素蛋白连接酶HECT家族基因(UPLs)启动子起始的β-葡萄糖苷酸酶报告基因(GUS)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UPLs家族中6个成员的启动子在拟南芥植株的不同组织和不同时期均有所表达,且在莲座叶发育的早期和衰老期表现出较高活性。进一步观察upl3和upl4突变体发现,upl3和upl4突变体除了upl3有较明显的叶型变化,两者均表现为延迟衰老现象;且突变体中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同于野生型。研究推测UPL3和UPL4可能参与了叶片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同时还参与调控植株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HECT泛素蛋白连接酶家族 GUS染色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