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永春县的竹类资源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邹秀红 刘建斌 +2 位作者 吴丽清 陈培基 陈金英 《竹子研究汇刊》 2002年第3期21-24,共4页
福建永春县自然气候条件优越 ,竹类资源丰富 ,有 10属 2 7种 2变种 1变型 2栽培变种 ,主要的竹林类型有毛竹林、麻竹林、绿竹林、石竹林等。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永春县 竹类资源 开发利用 区系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永春县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吕燕华 《安徽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31-33,共3页
本文介绍了永春县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工作的现状,并对其存在的资金来源渠道有限、补偿标准低、林地权属不清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对生态公益林补偿专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补偿资金 机会成本 永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杉在福建省永春县造林试验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文华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系杉科台湾杉属植物,是国家的一级保护植物。通过在不同地形下进行秃杉造林生长比较分析,为秃杉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对丰富中高海拔造林树种,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秃杉造林 不同地形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永春毛竹种群生物量和能量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彭在清 林益明 +4 位作者 刘建斌 邹秀红 郭志坚 郭启荣 林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9-583,共5页
研究了福建省永春县毛竹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能量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 :(1)永春毛竹种群的现存生物量为6 474.874g/m2 ,其中地上部分为 46 76 .6 39g/m2 ,占 72 .2 3% ;地下部分为 1798.2 35g/m2 ,占 2 7.77% ;其各组分分别为 :杆 3736 .2... 研究了福建省永春县毛竹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能量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 :(1)永春毛竹种群的现存生物量为6 474.874g/m2 ,其中地上部分为 46 76 .6 39g/m2 ,占 72 .2 3% ;地下部分为 1798.2 35g/m2 ,占 2 7.77% ;其各组分分别为 :杆 3736 .2 0 0 g/m2 、枝 772 .0 6 9g/m2 、叶 16 8.370 g/m2 、竹蔸 10 5 9.115 g/m2 、鞭根 739.12 0 g/m2 ;(2 )毛竹种群生物量在Ⅰ至Ⅳ度的分配为 :5 .12 % ,40 .5 2 % ,39.82 % ,14.5 4% ;(3)毛竹种群的能量现存量为 12 46 89.5 76kJ/m2 ,其中地上部为 912 18.36 1kJ/m2 (占 73.16 % ) ,地下部为 334 71.2 15kJ/m2 (占 2 6 .84% ) ;(4 )能量现存量在Ⅰ至Ⅳ度的分配为 :5 .0 8% ,40 .38% ,39.80 % ,14.7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毛竹种群 生物量 能量 永春县 分配规律 根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植物繁殖体的热值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林益明 郭启荣 +2 位作者 黎中宝 林鹏 郭志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对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18种植物繁殖体(花或果)的热值和灰分含量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8种植物繁殖体的灰分含量为21.8~77.4g/kg,平均为46.7g/kg;植物繁殖体具有较高的干物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除壳斗科青冈果的干物质量热值和去灰分... 对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18种植物繁殖体(花或果)的热值和灰分含量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8种植物繁殖体的灰分含量为21.8~77.4g/kg,平均为46.7g/kg;植物繁殖体具有较高的干物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除壳斗科青冈果的干物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较低外),其余植物繁殖体的干物质量热值为20153.8±50.9~28533.3±37.2J/g,去灰分热值为20900.7~29552.9J/g,植物繁殖体具有较高的热值含量是其功能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分 福建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 植物繁殖体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永春油杉天然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邹秀红 郭志坚 +2 位作者 刘建斌 吴丽清 郭连城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6期27-29,共3页
在对福建永春油杉天然林群落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群落的植物区系成分、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31种,隶属于60科111属。包括藤本植物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71·75%,区系组成以泛热带... 在对福建永春油杉天然林群落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群落的植物区系成分、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31种,隶属于60科111属。包括藤本植物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71·75%,区系组成以泛热带成分较高,群落结构较为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草本层最高,为2·2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杉天然林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福建永春 物种多样性指数 群落结构 天然林群落 SHANNON-WIENER指数 多样性研究 油杉 永春 福建 植物区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春县香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吴永辉 《绿色科技》 2013年第7期86-88,共3页
指出了病虫害制约了樟树的发展,不但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还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如何防治香樟的病虫害是永春县亟待解决的难题。分析了永春县香樟常见主要病虫害,并针对其多发的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香樟 病虫害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泉州清源山植被类型及演替趋势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邹秀红 郭志坚 +1 位作者 谢大显 刘建斌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8-22,共5页
据调查,泉州清源山区内有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草丛草坡、沼泽草甸及人工植被等7个植被类型。本文对代表性的17个群落特征进行论述,并探讨植被的演替趋势。
关键词 福建 清源山 植被类型 演替趋势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9
作者 谢大显 《国土绿化》 2013年第2期49-49,共1页
去年以来,福建省永春县大力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绿化美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全县已建成了10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29个乡镇级美丽村庄示范村,投入绿化建设资金1181万元,建设公园绿地23处、面积792亩,
关键词 乡村建设 永春县 绿化美化 建设资金 公园绿地 示范村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春县马尾松摘梢造林试验效果分析
10
作者 林文华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7年第2期13-13,48,共2页
通过对马尾松摘梢与无摘梢造林成活率、胸径生长、高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摘梢造林平均成活率比无摘梢高出28%,摘梢造林与无摘梢造林对马尾松的胸径、树高生长影响均无显著差异,坡位对马尾松的胸径、树高生长影响极显著差异。
关键词 马尾松 摘梢造林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树种红榕在永春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11
作者 陈得水 《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9-11,共3页
对福建省永春县不同坡向红榕幼树的生长特性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坡向对红榕的生长具有极为显著的影响;4年生红榕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大小依次为南坡>西南坡>东北坡;单株总生物量积累大小依次为南坡>西南坡>东北坡,东北坡对... 对福建省永春县不同坡向红榕幼树的生长特性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坡向对红榕的生长具有极为显著的影响;4年生红榕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大小依次为南坡>西南坡>东北坡;单株总生物量积累大小依次为南坡>西南坡>东北坡,东北坡对红榕幼树的生长具有明显的阻滞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榕 引种栽培 立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毛花猕猴桃根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水花 吴建国 +3 位作者 郑燕枝 吴岩斌 邹秀红 吴锦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7,共7页
以毛花猕猴桃根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三萜类化合物,考察从毛花猕猴桃根中提取总三萜的最佳工艺。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影响因素的水平,然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 以毛花猕猴桃根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三萜类化合物,考察从毛花猕猴桃根中提取总三萜的最佳工艺。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影响因素的水平,然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RSA)进行预测和分析,获得最佳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72%,料液比1∶20 g/mL,超声功率400 W,提取时间45 min,验证实验结果为12.65 mg/g,理论值与实际值接近。实验结果表明,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可以较好的对毛花猕猴桃根中总三萜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花猕猴桃 三萜类化合物 超声波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高通量转录组分析及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挖掘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明 杨志坚 +1 位作者 黄学敏 郑金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97-1805,共9页
【目的】分析藤茶高通量转录组序列,从中挖掘出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为进一步揭示藤茶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采集藤茶的幼叶和成熟叶,提取其总RNA构建c DNA文库,采用Illumina HiSeqTM4000高通量... 【目的】分析藤茶高通量转录组序列,从中挖掘出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为进一步揭示藤茶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采集藤茶的幼叶和成熟叶,提取其总RNA构建c DNA文库,采用Illumina HiSeqTM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藤茶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经过滤处理后运用Trinity组装,将获得的Unigene与Nr、Nt、Pfam、Swiss-Prot、GO、KO和KOG 7个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并预测Unigenes的编码区序列(CDS);基于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掘藤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结果】藤茶叶片转录组测序获得82126236条原始测序序列(Raw reads),过滤处理后得到80156972条高质量序列(Clean reads),进一步组装拼接得到92472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1208 bp,N50长度为1780 bp,其中,至少在1个数据库注释的Unigenes有84217条,占Unigenes总数的91.07%,有8944条Unigenes在7个数据库均被注释,占Unigenes总数的9.67%。在GO数据库成功注释的41116条Unigenes可分为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三大类,共56个小类;在KOG数据库注释的14553条Unigenes可分成25类,其中,一般功能预测注释成功的Unigenes最多(1946条);其次是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翻转、分子伴侣(1776条),参与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转运和降解的Unigenes较少,仅有319条;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共有15262条Unigenes注释到128条KEGG信号通路,以注释为代谢的Unigenes最多,为8694条,其中筛选获得有98个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分别编码苯丙烷代谢通路的3种关键酶和类黄酮代谢通路的14种关键酶。藤茶叶片转录组Unigenes与Swiss-Prot和Nr数据库比对,获得52582条CDS序列,ESTScan 3.0.3预测获得35535条CDS序列。【结论】藤茶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单有机体过程、细胞和细胞部分、结合和催化活性能力分布的基因较丰富,在一般功能、翻译、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翻转及分子伴侣的基因表达量较高,具有较强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能力。多种关键酶基因参与藤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推测其生物合成途径存在多条分支,调控机制也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转录组 黄酮类化合物 基因挖掘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林施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郭志坚 邹秀红 +2 位作者 刘建斌 林荣福 王再强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6期32-34,共3页
通过对毛竹林不同施肥种类和数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种类和数量,竹林翌年出笋数、笋产量、新竹秆重等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区;各处理间新竹胸径没有显著差异。施肥能有效提高毛竹林的纯收入,其中以施用0·01... 通过对毛竹林不同施肥种类和数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种类和数量,竹林翌年出笋数、笋产量、新竹秆重等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区;各处理间新竹胸径没有显著差异。施肥能有效提高毛竹林的纯收入,其中以施用0·01kg/株稀土+0·25kg/株复合肥效果最佳,可增加纯收入339·7元/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 效益分析 施肥效果 毛竹林 施肥种类 对比试验 新竹胸径 纯收入 出笋数 笋产量 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景观植物配置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福贵 刘思土 曹贵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132-134,共3页
阐述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如何科学利用植物材料的自身特性,运用园林艺术手段,使植物的功能与人的感觉相互协调,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园林绿化景观效果。
关键词 园林植物特性 景观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肉穗草林下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得水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6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东方肉穗草 林下栽培 形态特征 生态学特性 栽培技术 采收 加工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毛竹林合理经营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潘金灿 《经济林研究》 2000年第2期20-22,共3页
在闽南毛竹分布区的毛竹林分中建立标准地 2 47块 ,利用柯尔莫哥洛夫的正态分布检验法 ,结合半峰宽理论 ,分析计算了闽南毛竹林的合理经营密度为 12 0 0株~ 165 0朱 /hm2 。
关键词 毛竹 合理密度 K-C分布检验 持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火灾的扑救方式和战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贤强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结合相关资料及扑火经验,总结了森林火灾的扑救方式有直接扑救和间接扑救2种;扑救基本战术有合围用兵、全线出击,单点突破、长线对进,多点突破、分兵合围,逐个歼灭;扑救主要兵力配置方法是"三打一清";扑救应坚持以人为本,因... 结合相关资料及扑火经验,总结了森林火灾的扑救方式有直接扑救和间接扑救2种;扑救基本战术有合围用兵、全线出击,单点突破、长线对进,多点突破、分兵合围,逐个歼灭;扑救主要兵力配置方法是"三打一清";扑救应坚持以人为本,因火情火势、地形地势灵活应变,以智取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扑救方式 扑救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叶片衰老过程碳氮元素及灰分含量的季节动态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贤强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38-40,共3页
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对福建永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成熟叶和老叶的C、N元素及灰分含量的季节动态及元素的内吸收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成熟叶和老叶的C、N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化,从成熟叶到老叶,C含量保持相... 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对福建永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成熟叶和老叶的C、N元素及灰分含量的季节动态及元素的内吸收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成熟叶和老叶的C、N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化,从成熟叶到老叶,C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而N含量呈现下降趋势。②毛竹成熟叶、老叶灰分含量月变化趋势相似,毛竹成熟叶、老叶的灰分含量在秋季(10月)至翌年春季(3月)灰分含量较高,而春夏季相对较低;毛竹成熟叶的灰分含量在7.56%~15.91%之间,老叶的灰分含量在7.46%~16.67%,老叶灰分含量高于成熟叶(P=0.0199)。③毛竹叶片衰老过程N的内吸收率为3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衰老过程 碳氮元素 灰分 季节动态 内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叶片灰分含量及热值月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贤强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35-37,50,共4页
在福建省永春县,对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叶片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去灰分热值月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成熟叶、老叶的灰分含量月变化趋势相似,毛竹成熟叶、老叶的灰分含量在秋季的10月至翌年春季的3月灰分... 在福建省永春县,对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叶片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去灰分热值月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成熟叶、老叶的灰分含量月变化趋势相似,毛竹成熟叶、老叶的灰分含量在秋季的10月至翌年春季的3月灰分含量较高,而春夏季相对较低;毛竹成熟叶的灰分含量在7.56%~15.91%之间,老叶的灰分含量在7.46%~16.67%,老叶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成熟叶(P=0.0199)。②毛竹成熟叶、老叶的干重热值月变化趋势相似;成熟叶的干重热值在18.166~20.923 kJ.g-1之间,老叶的干重热值在18.581~20.249 kJ.g-1,老叶的干重热值与成熟叶接近;成熟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老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③毛竹成熟叶、老叶的去灰分热值月变化趋势相似;成熟叶的去灰分热值在20.061~22.962 kJ.g-1之间,平均为(21.670±0.720)kJ.g-1;老叶的去灰分热值在20.793~23.053 kJ.g-1之间,平均为(21.779±0.584)kJ.g-1;成熟叶的去灰分热值与老叶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叶片 灰分 热值 月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