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2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台风期间福建省平潭近海近地层风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丽慧
吴焕萍
张秀芝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8-469,共12页
利用福建省平潭岛附近3座海上测风塔观测的7个台风个例资料,分析发现当测风塔位于台风前进方向左侧,风向呈逆时针变化,位于右侧风向呈顺时针变化。仅当台风中心经过测风塔时才会出现180°/30 min的转变特征。根据台风影响期间气压...
利用福建省平潭岛附近3座海上测风塔观测的7个台风个例资料,分析发现当测风塔位于台风前进方向左侧,风向呈逆时针变化,位于右侧风向呈顺时针变化。仅当台风中心经过测风塔时才会出现180°/30 min的转变特征。根据台风影响期间气压、风速、风向变化和台风路径距离测风塔远近,将台风影响期间分为前眼壁区、台风眼和后眼壁区3个时段计算其湍流强度、阵风系数、风垂直切变指数和风向变化,结果表明:所有时段湍流强度10 m高度最大;30 m以上湍流强度垂直变化不大,其中第1时段最小,为0.07~0.10;第2时段为0.09~0.12;第3时段差别较大。10 m高度阵风系数最大,其值为1.26~1.60;40~90 m阵风系数为1.20~1.45,其中第1时段最小为1.18~1.30,第3时段最大为1.12~1.45,第2时段大小居中为1.20~1.38。①号和(4)号测风塔第1时段和第2时段风主要来自海上,10~40 m风切变指数略大于40~90 m;第3时段风主要来自陆上,风切变指数略大于前两个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台风
近地层风
湍流强度
阵风系数
风垂直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年极端降水风险概率评估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歆雨
张容焱
+1 位作者
徐翃
吴迪茜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4,共12页
根据1961—2022年福建66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量,选取日降水量大于50 mm的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构建年极端降水指数,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极端降水指数二维联合超越概率和EOF方法,分析灾害的风险概率。结果表明:福建极端降水呈东北—...
根据1961—2022年福建66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量,选取日降水量大于50 mm的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构建年极端降水指数,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极端降水指数二维联合超越概率和EOF方法,分析灾害的风险概率。结果表明:福建极端降水呈东北—西南向带状分布,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极端降水多,中部内陆较少,前汛期极端降水主要出现在西北内陆山区,台风季极端降水高值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东南部沿海和西北部山区的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日数均较高,东北部沿海极端降水量大,但极端降水日数较少;武夷山主脉、鹫峰山脉东侧、闽江流域、九龙江下游、汀江流域和漳州发生罕见极端降水的频次较高;20世纪90年代后高风险极端降水显著增多,2005年极端降水风险最高,2016年次之。多年灾情损失与极端降水风险等级对应关系较好,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反映福建年降水异常以及极端降水因子组合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风险概率评估
COPULA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降雨频率曲线拟合优化研究
3
作者
郑君亮
刘隽
+2 位作者
邹燕
冯真祯
官晓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3,39,共5页
不同重现期降雨量的准确计算可以为暴雨公式计算、暴雨防灾减灾、城市排水管网设计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其计算方法是通过拟合降雨频率曲线后推求不同重现期降雨。为了更好地获得不同重现期降雨,对福建省降雨频率曲线拟合开展研究。首...
不同重现期降雨量的准确计算可以为暴雨公式计算、暴雨防灾减灾、城市排水管网设计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其计算方法是通过拟合降雨频率曲线后推求不同重现期降雨。为了更好地获得不同重现期降雨,对福建省降雨频率曲线拟合开展研究。首先,采用两种目标函数对降雨频率曲线进行拟合,发现以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的结果倾向于靠近极端值,以相对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的结果对总体的拟合效果更好,且后者对重现期2~20年区间的精度检验结果更优;然后,选取5种常用的分布函数对福建省66个气象站的降雨频率曲线进行拟合,发现以广义极值分布为最优分布的站点占比最大,皮尔逊Ⅲ型分布次之;最后,为了解决不同历时曲线相交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约束条件的拟合方法,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在约束条件下对多历时降雨频率曲线进行拟合,提高拟合的合理性,从而得到更准确的不同重现期降雨值,以更好地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雨
重现期
频率曲线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多历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旱涝短期气候预测统计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张容焱
李永尧
+2 位作者
徐宗焕
吴滨
高建芸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642,共7页
利用最优子集、神经网络、EOF-CCA和均生函数4种常用统计方法,对福建春季、前汛期、后汛期和秋冬季进行年度、季度旱涝的短期气候预测试验,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定。结果表明:最优子集、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EOF-CCA模型有...
利用最优子集、神经网络、EOF-CCA和均生函数4种常用统计方法,对福建春季、前汛期、后汛期和秋冬季进行年度、季度旱涝的短期气候预测试验,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定。结果表明:最优子集、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EOF-CCA模型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均生函数模型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
短期气候预测
统计模型
预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响福建热带气旋的若干基本气候特征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容焱
吴滨
宋德众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5-69,共5页
1949~ 1 997年 ,登陆及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共有 2 48个 ,年均 5 .0 6个。其中 ,台风占总数的 70 .6 % ;85 .5 %源于西太平洋。在 89个登陆热带气旋中 ,登台入闽路径有 5 3个。近 6 0 %登陆台湾的热带气旋在福建再次登陆。当前福建处于...
1949~ 1 997年 ,登陆及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共有 2 48个 ,年均 5 .0 6个。其中 ,台风占总数的 70 .6 % ;85 .5 %源于西太平洋。在 89个登陆热带气旋中 ,登台入闽路径有 5 3个。近 6 0 %登陆台湾的热带气旋在福建再次登陆。当前福建处于少热带气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基本气候特征
福建
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60~2007年福建省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林秀芳
游立杭
文明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787-11789,共3页
[目的]研究福建省雷暴活动特点和气候规律。[方法]利用1960~2007年福建省67个气象站的逐日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福建省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1960~2007年福建省的雷暴日数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并从...
[目的]研究福建省雷暴活动特点和气候规律。[方法]利用1960~2007年福建省67个气象站的逐日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福建省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1960~2007年福建省的雷暴日数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并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增。高值区在龙岩地区,沿海岛屿最少。48年福建省雷暴日数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中部沿海地区减少速率为3.5d/10a,内陆山区大部分为4.5d/10a,宁德北部、三明东部及南平部分地区为5.5d/10a。雷暴日趋势系数变化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特别是内陆山区比沿海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减少最多的地方是南平地区的北部,趋势系数达-0.65;而中部沿海地区减少趋势不太明显,系数仅为-0.15。雷暴日有明显的季节变化,3~9月是雷暴的多发期,8月达最高值,9月开始迅速减少,从10月开始一直到次年2月都较少雷暴发生。平均初雷日西北部地区早于东南部地区,平均终雷日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差异不大。由于福建省北部和西部地区初雷日出现早,终雷日出现晚,造成全年雷暴活动时间比沿海长,两者相差近一个月。[结论]该研究为重大工程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科学依据,为防雷减灾提供天气气候方面的理论依据,也对进一步研究福建雷暴的形成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时空特征
趋势系数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花生气候产量分析与未来年景展望
被引量:
2
7
作者
鹿世瑾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0-25,共6页
本文以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莆田、晋江、同安3县的花生气候产量,并对1995~2000年的年景作了展望,主要结论:1967~1991年3县和全省的花生趋势产量均保持正增长,年增值为9~12kg/hm2;1967~1...
本文以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莆田、晋江、同安3县的花生气候产量,并对1995~2000年的年景作了展望,主要结论:1967~1991年3县和全省的花生趋势产量均保持正增长,年增值为9~12kg/hm2;1967~1991年福建花生气候产量的评定结果为8年欠(或偏欠)、4年平、13年丰(或偏丰);花生气候产量与6月中旬至7月下旬的气温、降水、日照以及副热带高压强度、位置和台风多少有关,尤以睛热天数和台风指数多少关系最为密切;在建立气候产量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未来气象因子的外延预报,对1995~2000年花生年景作了展望,预计1995、1997、1998年为增产年,1996、1999年略增,2000年为减产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气候
产量
年景
预测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海岛气候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8
作者
宋德众
庄晨辉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6-20,共5页
从本世纪50年代以前福建海岛生态与气候的恶性循环到50年代以后生态与气候的良性互动,说明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是福建海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
气候
生态
福建
海岛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9年福建多台风活动的气候成因分析
被引量:
5
9
作者
许金镜
李宏图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33,共6页
本文以500hPa、北太平洋海温及1900~1998年福建台风资料为素材,初步分析了1999年 福建多台风活动的气候背景和大气、海洋的若干影响因素,进行了预测分析,所得结果可供气 候预测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
台风
气候成因
500hPa
气候预测
海温
气候背景
风资料
北太平洋
活动
影响因素
全文增补中
武夷山市气候承载力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
1
10
作者
邹沁垚
杨丽慧
+1 位作者
郑凯端
陈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562,共7页
【目的】城市气候问题日益显著,开展城市气候风险管理研究,旨在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方法】以武夷山市为例,利用2001—2020年武夷山市气象观测数据和社会统计资料,根据气候承载力评价体系,开展武夷山市气候承载力的评估研究。【结果...
【目的】城市气候问题日益显著,开展城市气候风险管理研究,旨在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方法】以武夷山市为例,利用2001—2020年武夷山市气象观测数据和社会统计资料,根据气候承载力评价体系,开展武夷山市气候承载力的评估研究。【结果】21世纪以来,武夷山市气候承载力呈波动下降的趋势,社会经济发展与气候之间的协调力有所减弱;气候天然容量近几年有增大的趋势,气候状态较为稳定;极端气候事件压力(ECI)受极端天气事件,尤其是暴雨事件和高温事件的影响,波动较大;城市气候压力(CCP)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CDA)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但CDA仍不足以完全抵消ECI和CCP造成的影响。【结论】未来应尽量减少武夷山市人为因素对气候的负面影响,提升城市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防御能力,以此来提高气候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市
气候承载力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福建海岛气候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被引量:
1
11
作者
庄晨辉
李闽丽
宋德众
《防护林科技》
1997年第2期27-31,共5页
福建海岛由生态与气候的恶性循环到气候与生态的良性互动昭示人们,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是海岛经济走向特续发展道路的一项根本措施。
关键词
气候
生态
良性互动
造林
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气候大陆度的探讨
12
作者
刘荣方
黄文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29-32,共4页
为探讨福建省的气候大陆度,用了3种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用旬际气温差和降水变率法——新提出的一种分析气候大陆度的方法,所计算的大陆度比较符合福建省的实际。此外,还用上述3种方法计算了全国各省会城市的气候大陆度。
关键词
气候大陆度
气温年较差法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气候统计分析法的福建省主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吴政秋
庞波
+1 位作者
徐翃
陈钰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8期172-174,共3页
选取福建省1990—2020年共30年主汛期(4—9月)逐小时站点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九点平滑法、非参数统计检验法、M-K检验、小波分析法等气候统计方法,对福建省主汛期降水气候时空演变及其周期变化特征展开研究。应用气候统...
选取福建省1990—2020年共30年主汛期(4—9月)逐小时站点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九点平滑法、非参数统计检验法、M-K检验、小波分析法等气候统计方法,对福建省主汛期降水气候时空演变及其周期变化特征展开研究。应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福建省近30年主汛期降水气候的时空演变和周期性,反映出明显的气候不均匀性和周期性,可为气象业务部门降水预报预测提供有力依据,实现预报在前、决策在前、防范在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汛期降水
时空演变
EOF分析法
M-K检验法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小麦赤霉病气候预报初探
被引量:
2
14
作者
曹祥康
陈爱光
田平阳
《福建农业科技》
1993年第1期21-22,共2页
我省小麦生产最大的气候问题即小麦抽穗开花期遇到低温阴雨天气,诱发赤霉病,造成产量损失。 根据赤霉病轻重典型年份,选取小麦生产区中有代表性的龙海、漳浦、安溪、晋江、莆田、仙游6个产麦县,分别统计雨日、相对湿度、气温、日照等...
我省小麦生产最大的气候问题即小麦抽穗开花期遇到低温阴雨天气,诱发赤霉病,造成产量损失。 根据赤霉病轻重典型年份,选取小麦生产区中有代表性的龙海、漳浦、安溪、晋江、莆田、仙游6个产麦县,分别统计雨日、相对湿度、气温、日照等气象要素指标,为小麦合理布局和防治小麦赤霉病提供气候依据。 赤霉病发病率年景气候预报指标经1990~1992年业务使用,在福州、漳州、泉州、莆田等地市,预报结果均与实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气候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axEnt模型的福建福鼎白茶种植适宜性区划
被引量:
1
15
作者
黄文霖
陈苑旻
+2 位作者
余会康
陈惠
李丽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24-132,共9页
【目的】探明福鼎白茶的种植适宜区域,为福建省福鼎白茶的种植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福鼎白茶地理分布数据与气象资料(热量、光照和水分条件),采用MaxEnt模型研究影响福鼎白茶在福建分布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对其潜在分布进...
【目的】探明福鼎白茶的种植适宜区域,为福建省福鼎白茶的种植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福鼎白茶地理分布数据与气象资料(热量、光照和水分条件),采用MaxEnt模型研究影响福鼎白茶在福建分布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对其潜在分布进行适宜性区划。【结果】MaxEnt模型适用于福鼎白茶种植分布模拟,影响福鼎白茶种植分布的关键气象因子为3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和年降水量。福鼎白茶在福建的种植分布对生长关键期气温最敏感。福建适宜种植区域关键气象条件为3月平均气温低于15.0℃,最冷月平均气温10.7~11.9℃。福鼎白茶在福建的适宜区分布于24.76°~28.27°N、116.16°~120.45°E。【结论】福鼎白茶适宜及高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宁德市各县(市)、南平市西部和中部、福州市东部和北部,约占全省面积的16.41%;次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南平和三明市大部、福州市南部及莆田、泉州和龙岩市的北部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4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鼎白茶
MaxEnt模型
种植分布
区划
适宜性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研究
16
作者
郑凯端
邹沁垚
陈立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为评估福建省各地太阳能资源潜力,利用2010—2022年福建省66个站的日照资料,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和标准,基于起伏地形下的太阳总辐射分布式模拟,从太阳能资源的丰富度、稳定度和可利用价值方面入手,对2010—2022年福建省太阳能资源...
为评估福建省各地太阳能资源潜力,利用2010—2022年福建省66个站的日照资料,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和标准,基于起伏地形下的太阳总辐射分布式模拟,从太阳能资源的丰富度、稳定度和可利用价值方面入手,对2010—2022年福建省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处于丰富到很丰富程度范围,自北向南可利用天数增多,南部漳州地区太阳能资源较稳定且很丰富,适合进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总辐射
能源
精细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EOF和小波分析的福建近40年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22
17
作者
高建芸
邓自旺
+2 位作者
周晓兰
张容焱
游立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1-497,共7页
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快速富里叶变换(FFT)、连续(CWT)和正交小波变换(OWT),对近41 a来福建省25个代表站不同雨季旱涝指数(Z指数)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旱涝在1965-1975年及1990年代具有显著的2-3a周期;(2)在1980...
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快速富里叶变换(FFT)、连续(CWT)和正交小波变换(OWT),对近41 a来福建省25个代表站不同雨季旱涝指数(Z指数)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旱涝在1965-1975年及1990年代具有显著的2-3a周期;(2)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南北反向变化具有显著的1a和3-4a周期;(3)中西部与其它区域的反向变化,在1985-1998年间有显著的1-2a周期,在1980年代以后9-13a周期较强;(4)近40年来有干旱趋势,南部(东部)比北部(西部)明显,其中1990年代这种趋势显著。(5)1960年代和1980年代相对湿润,而1970年代和1990年代则相对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旱涝
时空变化
EOF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热带气旋风雨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
18
18
作者
张容焱
徐宗焕
+2 位作者
游立军
高建芸
鲍瑞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2-682,共11页
根据1961—2010年热带气旋资料,按登陆地段或移动路径将登陆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分为11种路径,分析各种路径的致灾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气旋雨灾最严重的区域位于北部和中部沿海,风灾最严重的是南部沿海;从路径来看,降水强度...
根据1961—2010年热带气旋资料,按登陆地段或移动路径将登陆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分为11种路径,分析各种路径的致灾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气旋雨灾最严重的区域位于北部和中部沿海,风灾最严重的是南部沿海;从路径来看,降水强度最强是登台入闽北路径,强风区域最大的是直接登陆闽南路径和登台入闽中部路径,风力最强的是登台入闽南路径。采用相关系数客观赋权法建立了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不同热带气旋路径致灾因子风险等级,登台入闽中和登台入闽北路径风险最大,其次是直接登陆闽南和登陆珠江口及以东路径;高风险区域(包括次高危险和高危险区)集中在沿海地区、闽西和闽北的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路径
热带气旋
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定量化评估方法
被引量:
58
19
作者
邹燕
叶殿秀
+1 位作者
林毅
刘爱鸣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0-364,共5页
该文以福建省为例,探讨了区域性暴雨过程的识别方法和综合强度评估模型。采用福建省6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首先在给定区域性暴雨过程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筛选出94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次选取区域最大日降水量、...
该文以福建省为例,探讨了区域性暴雨过程的识别方法和综合强度评估模型。采用福建省6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首先在给定区域性暴雨过程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筛选出94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次选取区域最大日降水量、区域最大过程降水量、区域暴雨范围和区域暴雨持续时间4项暴雨过程指标,采用百分位数方法分别确定4项指标的等级划分标准;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福建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并给出福建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综合强度等级划分标准。业务服务和历史事件验证表明:采用该方法的评估结果较为合理,且与历史重大暴雨事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过程
强度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近44年雾日趋势变化特征及可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
37
20
作者
吴滨
施能
李玲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7-505,共9页
应用1961—2004年福建省50个气象站逐月大雾及浓雾日数资料,分析了全省大雾日数及浓雾日数的年、季分布特点、长期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省年、季雾日数分布均表现为中部及三明西部的多雾区,沿海及...
应用1961—2004年福建省50个气象站逐月大雾及浓雾日数资料,分析了全省大雾日数及浓雾日数的年、季分布特点、长期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省年、季雾日数分布均表现为中部及三明西部的多雾区,沿海及南部地区的少雾区,而多雾区中浓雾所占的比率达30%以上;全省年、季大雾日数大部分地区表现为明显的减少趋势,仅在龙岩西部呈增加趋势,而浓雾的减少趋势不如大雾;年、季雾日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年、季雾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左右转为明显偏少期,之前则为明显的偏多期。文中还重点分析了6个代表站大雾与浓雾的趋势与月际分布特征。进一步研究指出,年雾日数与年平均气温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年平均相对湿度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与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日数
趋势变化
福建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风期间福建省平潭近海近地层风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丽慧
吴焕萍
张秀芝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国家
气候中心
出处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8-469,共12页
基金
福建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海峡灾害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式科研基金项(2022K01)。
文摘
利用福建省平潭岛附近3座海上测风塔观测的7个台风个例资料,分析发现当测风塔位于台风前进方向左侧,风向呈逆时针变化,位于右侧风向呈顺时针变化。仅当台风中心经过测风塔时才会出现180°/30 min的转变特征。根据台风影响期间气压、风速、风向变化和台风路径距离测风塔远近,将台风影响期间分为前眼壁区、台风眼和后眼壁区3个时段计算其湍流强度、阵风系数、风垂直切变指数和风向变化,结果表明:所有时段湍流强度10 m高度最大;30 m以上湍流强度垂直变化不大,其中第1时段最小,为0.07~0.10;第2时段为0.09~0.12;第3时段差别较大。10 m高度阵风系数最大,其值为1.26~1.60;40~90 m阵风系数为1.20~1.45,其中第1时段最小为1.18~1.30,第3时段最大为1.12~1.45,第2时段大小居中为1.20~1.38。①号和(4)号测风塔第1时段和第2时段风主要来自海上,10~40 m风切变指数略大于40~90 m;第3时段风主要来自陆上,风切变指数略大于前两个时段。
关键词
风电场
台风
近地层风
湍流强度
阵风系数
风垂直切变
Keywords
wind farm
typhoon
near-surface wind
turbulence intensity
gust coefficient
wind vertical shear
分类号
P4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年极端降水风险概率评估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歆雨
张容焱
徐翃
吴迪茜
机构
福建
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中心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福建
省三明市气象局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4,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50110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011334)。
文摘
根据1961—2022年福建66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量,选取日降水量大于50 mm的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构建年极端降水指数,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极端降水指数二维联合超越概率和EOF方法,分析灾害的风险概率。结果表明:福建极端降水呈东北—西南向带状分布,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极端降水多,中部内陆较少,前汛期极端降水主要出现在西北内陆山区,台风季极端降水高值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东南部沿海和西北部山区的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日数均较高,东北部沿海极端降水量大,但极端降水日数较少;武夷山主脉、鹫峰山脉东侧、闽江流域、九龙江下游、汀江流域和漳州发生罕见极端降水的频次较高;20世纪90年代后高风险极端降水显著增多,2005年极端降水风险最高,2016年次之。多年灾情损失与极端降水风险等级对应关系较好,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反映福建年降水异常以及极端降水因子组合状况。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风险概率评估
COPULA函数
Keywords
extreme precipitation
risk probability assessment
Copula function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降雨频率曲线拟合优化研究
3
作者
郑君亮
刘隽
邹燕
冯真祯
官晓东
机构
福建
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中心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三明市气象局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3,39,共5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01444)
福建省气象局青年科技专项(2023Q08)。
文摘
不同重现期降雨量的准确计算可以为暴雨公式计算、暴雨防灾减灾、城市排水管网设计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其计算方法是通过拟合降雨频率曲线后推求不同重现期降雨。为了更好地获得不同重现期降雨,对福建省降雨频率曲线拟合开展研究。首先,采用两种目标函数对降雨频率曲线进行拟合,发现以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的结果倾向于靠近极端值,以相对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的结果对总体的拟合效果更好,且后者对重现期2~20年区间的精度检验结果更优;然后,选取5种常用的分布函数对福建省66个气象站的降雨频率曲线进行拟合,发现以广义极值分布为最优分布的站点占比最大,皮尔逊Ⅲ型分布次之;最后,为了解决不同历时曲线相交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约束条件的拟合方法,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在约束条件下对多历时降雨频率曲线进行拟合,提高拟合的合理性,从而得到更准确的不同重现期降雨值,以更好地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极端降雨
重现期
频率曲线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多历时
Keywords
extreme precipitation
return period
frequency curve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multiple duration
分类号
TV125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旱涝短期气候预测统计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张容焱
李永尧
徐宗焕
吴滨
高建芸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福建
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福建
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642,共7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CMATG2007M36)"东南沿海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及减灾模式研究"资助
文摘
利用最优子集、神经网络、EOF-CCA和均生函数4种常用统计方法,对福建春季、前汛期、后汛期和秋冬季进行年度、季度旱涝的短期气候预测试验,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定。结果表明:最优子集、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EOF-CCA模型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均生函数模型相对较差。
关键词
旱涝
短期气候预测
统计模型
预测能力
Keywords
flood/drought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statistical model
forecast ability
分类号
P46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福建热带气旋的若干基本气候特征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容焱
吴滨
宋德众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5-69,共5页
文摘
1949~ 1 997年 ,登陆及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共有 2 48个 ,年均 5 .0 6个。其中 ,台风占总数的 70 .6 % ;85 .5 %源于西太平洋。在 89个登陆热带气旋中 ,登台入闽路径有 5 3个。近 6 0 %登陆台湾的热带气旋在福建再次登陆。当前福建处于少热带气旋阶段。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基本气候特征
福建
气旋
Keywords
Tropical cyclone, fundamental climatic feature,Fujian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60~2007年福建省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林秀芳
游立杭
文明章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福建
省气象服务
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787-11789,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福建省雷暴活动特点和气候规律。[方法]利用1960~2007年福建省67个气象站的逐日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福建省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1960~2007年福建省的雷暴日数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并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增。高值区在龙岩地区,沿海岛屿最少。48年福建省雷暴日数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中部沿海地区减少速率为3.5d/10a,内陆山区大部分为4.5d/10a,宁德北部、三明东部及南平部分地区为5.5d/10a。雷暴日趋势系数变化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特别是内陆山区比沿海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减少最多的地方是南平地区的北部,趋势系数达-0.65;而中部沿海地区减少趋势不太明显,系数仅为-0.15。雷暴日有明显的季节变化,3~9月是雷暴的多发期,8月达最高值,9月开始迅速减少,从10月开始一直到次年2月都较少雷暴发生。平均初雷日西北部地区早于东南部地区,平均终雷日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差异不大。由于福建省北部和西部地区初雷日出现早,终雷日出现晚,造成全年雷暴活动时间比沿海长,两者相差近一个月。[结论]该研究为重大工程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科学依据,为防雷减灾提供天气气候方面的理论依据,也对进一步研究福建雷暴的形成机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雷暴
时空特征
趋势系数
福建省
Keywords
Thunderstorm
Time and space characteristics
Trend coefficient
Fujian Province
分类号
P44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花生气候产量分析与未来年景展望
被引量:
2
7
作者
鹿世瑾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出处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0-25,共6页
文摘
本文以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莆田、晋江、同安3县的花生气候产量,并对1995~2000年的年景作了展望,主要结论:1967~1991年3县和全省的花生趋势产量均保持正增长,年增值为9~12kg/hm2;1967~1991年福建花生气候产量的评定结果为8年欠(或偏欠)、4年平、13年丰(或偏丰);花生气候产量与6月中旬至7月下旬的气温、降水、日照以及副热带高压强度、位置和台风多少有关,尤以睛热天数和台风指数多少关系最为密切;在建立气候产量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未来气象因子的外延预报,对1995~2000年花生年景作了展望,预计1995、1997、1998年为增产年,1996、1999年略增,2000年为减产年。
关键词
花生
气候
产量
年景
预测
福建
Keywords
Climatic yield of peanut
Harvest prospect
Regre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S565.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海岛气候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8
作者
宋德众
庄晨辉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福建
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6-20,共5页
文摘
从本世纪50年代以前福建海岛生态与气候的恶性循环到50年代以后生态与气候的良性互动,说明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是福建海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
气候
生态
福建
海岛气候
Keywords
Climate,ecology, Fujian
分类号
P732.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Q178.531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9年福建多台风活动的气候成因分析
被引量:
5
9
作者
许金镜
李宏图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福建
省南安市气象局
出处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33,共6页
文摘
本文以500hPa、北太平洋海温及1900~1998年福建台风资料为素材,初步分析了1999年 福建多台风活动的气候背景和大气、海洋的若干影响因素,进行了预测分析,所得结果可供气 候预测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
台风
气候成因
500hPa
气候预测
海温
气候背景
风资料
北太平洋
活动
影响因素
分类号
P73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武夷山市气候承载力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
1
10
作者
邹沁垚
杨丽慧
郑凯端
陈立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武夷山国家
气候
观象台
出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562,共7页
基金
福建省气候中心科技专项(FJQH-2023KT07)
福建省气象局开放式科研基金项目(2022K01)。
文摘
【目的】城市气候问题日益显著,开展城市气候风险管理研究,旨在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方法】以武夷山市为例,利用2001—2020年武夷山市气象观测数据和社会统计资料,根据气候承载力评价体系,开展武夷山市气候承载力的评估研究。【结果】21世纪以来,武夷山市气候承载力呈波动下降的趋势,社会经济发展与气候之间的协调力有所减弱;气候天然容量近几年有增大的趋势,气候状态较为稳定;极端气候事件压力(ECI)受极端天气事件,尤其是暴雨事件和高温事件的影响,波动较大;城市气候压力(CCP)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CDA)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但CDA仍不足以完全抵消ECI和CCP造成的影响。【结论】未来应尽量减少武夷山市人为因素对气候的负面影响,提升城市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防御能力,以此来提高气候承载力。
关键词
武夷山市
气候承载力
定量评估
Keywords
Wuyishan City
climate carrying capacity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P46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福建海岛气候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被引量:
1
11
作者
庄晨辉
李闽丽
宋德众
机构
福建
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出处
《防护林科技》
1997年第2期27-31,共5页
文摘
福建海岛由生态与气候的恶性循环到气候与生态的良性互动昭示人们,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是海岛经济走向特续发展道路的一项根本措施。
关键词
气候
生态
良性互动
造林
沿海
分类号
S728.60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气候大陆度的探讨
12
作者
刘荣方
黄文堂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29-32,共4页
文摘
为探讨福建省的气候大陆度,用了3种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用旬际气温差和降水变率法——新提出的一种分析气候大陆度的方法,所计算的大陆度比较符合福建省的实际。此外,还用上述3种方法计算了全国各省会城市的气候大陆度。
关键词
气候大陆度
气温年较差法
福建
分类号
P4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气候统计分析法的福建省主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吴政秋
庞波
徐翃
陈钰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福建
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中心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8期172-174,共3页
基金
福建省气象局青年科技专项(2021Q08)。
文摘
选取福建省1990—2020年共30年主汛期(4—9月)逐小时站点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九点平滑法、非参数统计检验法、M-K检验、小波分析法等气候统计方法,对福建省主汛期降水气候时空演变及其周期变化特征展开研究。应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福建省近30年主汛期降水气候的时空演变和周期性,反映出明显的气候不均匀性和周期性,可为气象业务部门降水预报预测提供有力依据,实现预报在前、决策在前、防范在前的目标。
关键词
主汛期降水
时空演变
EOF分析法
M-K检验法
小波分析
Keywords
Precipitation in main flood season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EOF analysis
M-K inspection
Wavelet analysis
分类号
P4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小麦赤霉病气候预报初探
被引量:
2
14
作者
曹祥康
陈爱光
田平阳
机构
福建气候中心
福建
省气象科研所
安溪县气象局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3年第1期21-22,共2页
文摘
我省小麦生产最大的气候问题即小麦抽穗开花期遇到低温阴雨天气,诱发赤霉病,造成产量损失。 根据赤霉病轻重典型年份,选取小麦生产区中有代表性的龙海、漳浦、安溪、晋江、莆田、仙游6个产麦县,分别统计雨日、相对湿度、气温、日照等气象要素指标,为小麦合理布局和防治小麦赤霉病提供气候依据。 赤霉病发病率年景气候预报指标经1990~1992年业务使用,在福州、漳州、泉州、莆田等地市,预报结果均与实况相符。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气候预报
分类号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axEnt模型的福建福鼎白茶种植适宜性区划
被引量:
1
15
作者
黄文霖
陈苑旻
余会康
陈惠
李丽纯
机构
福建
省宁德市气象局
福建
省福鼎市气象局
福建
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24-132,共9页
基金
中国白茶研究院开放项目“基于气象大数据的福鼎白茶气象保障技术研究”(BCY2022K06)
福建省气象局青年科技专项项目“基于立体气象观测的福鼎白茶生长适宜性研究”(2022Q09)
+1 种基金
福建省农业引导性(重点)项目“福建茶树春季霜冻害监测预警及风险区划技术研究”(2021N0025)
福建省引导性科技计划项目“茶树碳汇估算与碳汇损失高温热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2023N0029)。
文摘
【目的】探明福鼎白茶的种植适宜区域,为福建省福鼎白茶的种植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福鼎白茶地理分布数据与气象资料(热量、光照和水分条件),采用MaxEnt模型研究影响福鼎白茶在福建分布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对其潜在分布进行适宜性区划。【结果】MaxEnt模型适用于福鼎白茶种植分布模拟,影响福鼎白茶种植分布的关键气象因子为3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和年降水量。福鼎白茶在福建的种植分布对生长关键期气温最敏感。福建适宜种植区域关键气象条件为3月平均气温低于15.0℃,最冷月平均气温10.7~11.9℃。福鼎白茶在福建的适宜区分布于24.76°~28.27°N、116.16°~120.45°E。【结论】福鼎白茶适宜及高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宁德市各县(市)、南平市西部和中部、福州市东部和北部,约占全省面积的16.41%;次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南平和三明市大部、福州市南部及莆田、泉州和龙岩市的北部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46.00%。
关键词
福鼎白茶
MaxEnt模型
种植分布
区划
适宜性
福建省
Keywords
Fuding white tea
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
planting distribution
regionalization
suitability
Fujian Province
分类号
S162.5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研究
16
作者
郑凯端
邹沁垚
陈立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文摘
为评估福建省各地太阳能资源潜力,利用2010—2022年福建省66个站的日照资料,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和标准,基于起伏地形下的太阳总辐射分布式模拟,从太阳能资源的丰富度、稳定度和可利用价值方面入手,对2010—2022年福建省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处于丰富到很丰富程度范围,自北向南可利用天数增多,南部漳州地区太阳能资源较稳定且很丰富,适合进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
关键词
太阳能
总辐射
能源
精细化评估
分类号
TK5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EOF和小波分析的福建近40年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22
17
作者
高建芸
邓自旺
周晓兰
张容焱
游立军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KLME开放实验室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1-497,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项目(2001DIB2011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KLME开放课题(KJS02108)共同资助
文摘
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快速富里叶变换(FFT)、连续(CWT)和正交小波变换(OWT),对近41 a来福建省25个代表站不同雨季旱涝指数(Z指数)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旱涝在1965-1975年及1990年代具有显著的2-3a周期;(2)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南北反向变化具有显著的1a和3-4a周期;(3)中西部与其它区域的反向变化,在1985-1998年间有显著的1-2a周期,在1980年代以后9-13a周期较强;(4)近40年来有干旱趋势,南部(东部)比北部(西部)明显,其中1990年代这种趋势显著。(5)1960年代和1980年代相对湿润,而1970年代和1990年代则相对干旱。
关键词
福建
旱涝
时空变化
EOF
小波分析
Keywords
Fujian
drought and flood
spatial/time features
EOF
wavelet analysis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热带气旋风雨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
18
18
作者
张容焱
徐宗焕
游立军
高建芸
鲍瑞娟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福建
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2-682,共11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J01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915002)
文摘
根据1961—2010年热带气旋资料,按登陆地段或移动路径将登陆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分为11种路径,分析各种路径的致灾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气旋雨灾最严重的区域位于北部和中部沿海,风灾最严重的是南部沿海;从路径来看,降水强度最强是登台入闽北路径,强风区域最大的是直接登陆闽南路径和登台入闽中部路径,风力最强的是登台入闽南路径。采用相关系数客观赋权法建立了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不同热带气旋路径致灾因子风险等级,登台入闽中和登台入闽北路径风险最大,其次是直接登陆闽南和登陆珠江口及以东路径;高风险区域(包括次高危险和高危险区)集中在沿海地区、闽西和闽北的局部。
关键词
不同路径
热带气旋
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
Keywords
different moving paths
tropical cyclone
disaster factors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定量化评估方法
被引量:
58
19
作者
邹燕
叶殿秀
林毅
刘爱鸣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国家
气候中心
福建
省气象台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0-364,共5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906014)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304)
文摘
该文以福建省为例,探讨了区域性暴雨过程的识别方法和综合强度评估模型。采用福建省6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首先在给定区域性暴雨过程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筛选出94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次选取区域最大日降水量、区域最大过程降水量、区域暴雨范围和区域暴雨持续时间4项暴雨过程指标,采用百分位数方法分别确定4项指标的等级划分标准;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福建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并给出福建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综合强度等级划分标准。业务服务和历史事件验证表明:采用该方法的评估结果较为合理,且与历史重大暴雨事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过程
强度
评估模型
Keywords
regional rainfall
intensity
assessment model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近44年雾日趋势变化特征及可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
37
20
作者
吴滨
施能
李玲
机构
福建
省
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7-505,共9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2006J0126)资助。
文摘
应用1961—2004年福建省50个气象站逐月大雾及浓雾日数资料,分析了全省大雾日数及浓雾日数的年、季分布特点、长期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省年、季雾日数分布均表现为中部及三明西部的多雾区,沿海及南部地区的少雾区,而多雾区中浓雾所占的比率达30%以上;全省年、季大雾日数大部分地区表现为明显的减少趋势,仅在龙岩西部呈增加趋势,而浓雾的减少趋势不如大雾;年、季雾日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年、季雾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左右转为明显偏少期,之前则为明显的偏多期。文中还重点分析了6个代表站大雾与浓雾的趋势与月际分布特征。进一步研究指出,年雾日数与年平均气温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年平均相对湿度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与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雾日数
趋势变化
福建省
影响因素
Keywords
fog days
trend variable
Fujian Province
influence factors
分类号
P426.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台风期间福建省平潭近海近地层风特性研究
杨丽慧
吴焕萍
张秀芝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福建年极端降水风险概率评估
杨歆雨
张容焱
徐翃
吴迪茜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省降雨频率曲线拟合优化研究
郑君亮
刘隽
邹燕
冯真祯
官晓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福建旱涝短期气候预测统计方法试验研究
张容焱
李永尧
徐宗焕
吴滨
高建芸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影响福建热带气旋的若干基本气候特征
张容焱
吴滨
宋德众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1960~2007年福建省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林秀芳
游立杭
文明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福建花生气候产量分析与未来年景展望
鹿世瑾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福建海岛气候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宋德众
庄晨辉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1999年福建多台风活动的气候成因分析
许金镜
李宏图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0
5
全文增补中
10
武夷山市气候承载力的定量评估
邹沁垚
杨丽慧
郑凯端
陈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福建海岛气候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庄晨辉
李闽丽
宋德众
《防护林科技》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福建省气候大陆度的探讨
刘荣方
黄文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气候统计分析法的福建省主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研究
吴政秋
庞波
徐翃
陈钰
《农业灾害研究》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福建省小麦赤霉病气候预报初探
曹祥康
陈爱光
田平阳
《福建农业科技》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MaxEnt模型的福建福鼎白茶种植适宜性区划
黄文霖
陈苑旻
余会康
陈惠
李丽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福建省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研究
郑凯端
邹沁垚
陈立
《农业灾害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EOF和小波分析的福建近40年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高建芸
邓自旺
周晓兰
张容焱
游立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福建热带气旋风雨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张容焱
徐宗焕
游立军
高建芸
鲍瑞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福建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定量化评估方法
邹燕
叶殿秀
林毅
刘爱鸣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福建近44年雾日趋势变化特征及可能影响因素
吴滨
施能
李玲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