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檫树林下福建柏的生长规律 被引量:5
1
作者 邹双全 张春能 +1 位作者 郑燕明 杨玉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研究了17年生檫树低产林分经强度采伐后套种福建柏所形成的混交林分中16年生福建柏的生长情况、生物量组成及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混交林中,福建柏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比福建柏纯林大208m和150cm。混交林中福... 研究了17年生檫树低产林分经强度采伐后套种福建柏所形成的混交林分中16年生福建柏的生长情况、生物量组成及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混交林中,福建柏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比福建柏纯林大208m和150cm。混交林中福建柏的生物量为113692t·hm-2,比对照的福建柏纯林99779t·hm-2大13913t·hm-2,胸径总生长量、年均生长量分别大097cm和006cm,树高的年均生长量大01362m,材积总生长量大002867m3,而且材积的速生期持续较久。福建柏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均符合Logistic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檫树 混交林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檫树混交林生物量及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邹双全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40-43,共4页
根据福建柏与檫树混交林多年标准地调查监测资料,于1994年对混交林的生长情况、生物量组成及分布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混交林分生物量达222.32t/hm2,远大于对照福建柏的101.412t/hm2和檫树的11... 根据福建柏与檫树混交林多年标准地调查监测资料,于1994年对混交林的生长情况、生物量组成及分布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混交林分生物量达222.32t/hm2,远大于对照福建柏的101.412t/hm2和檫树的111.886t/hm2,混交林乔木层、地下部分的物生量均高于对照,生物量分层分布,关系较为协调,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檫树 混交林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分类型福建柏人工林土壤特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邹双全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59-163,共5页
对三明莘口教学林场小湖工区和莘口工区不同林分类型福建柏人工林的土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人工林土壤既疏松通气、透水,又能持水,对林木生长有利;福建柏林比杉木人工林、檫树、楠木具有较强的林地自我培肥能力;土壤... 对三明莘口教学林场小湖工区和莘口工区不同林分类型福建柏人工林的土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人工林土壤既疏松通气、透水,又能持水,对林木生长有利;福建柏林比杉木人工林、檫树、楠木具有较强的林地自我培肥能力;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均较高,速效性养分含量亦如此;福建柏对林地土壤性质具有较强的调节改善作用,是良好的培肥地力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人工林 土壤 混交林 林地 林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栗果防霉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许洪林 邹双全 +1 位作者 许劲松 陈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24-28,共5页
本文研究锥栗果防霉保鲜技术.用低剂量(0.5~2kGy)60Coγ射线辐照防霉.锥栗果在贮藏的初期有一定防霉效果.配用2.0×10-4kg/L的甲基托布津药水处理,在纸温贮藏60天内有效果.在防霉上,锥栗果纸包装... 本文研究锥栗果防霉保鲜技术.用低剂量(0.5~2kGy)60Coγ射线辐照防霉.锥栗果在贮藏的初期有一定防霉效果.配用2.0×10-4kg/L的甲基托布津药水处理,在纸温贮藏60天内有效果.在防霉上,锥栗果纸包装优于塑料袋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栗果 防霉 钴60 射线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栗果失重及辐射杀虫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许洪林 邹双全 +2 位作者 张兴年 张懿 周美珍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07-311,共5页
本研究利用60C0γ射线辐照锥栗果进行辐射杀虫及贮藏失重等试验。经0.5~2.0kGy剂量γ射线辐照的锥栗果,象鼻虫虫卵及幼虫杀伤效果明显。锥栗果贮藏以低湿、塑料袋装失重最少。贮藏100天,平均失重仅4.0%。
关键词 锥栗果 辐射 杀虫 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及其战略构想 被引量:9
6
作者 程瑞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19-421,共3页
在分析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特征的基础上 ,构建了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几点战略设想 。
关键词 林业 科技创新 公益性 人才创新 创新教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林业院校学报论文作者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程瑞英 郑仁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本文选择六种有代表性的高等林业院校学报的科技资料,分析10年(1983-1992)间发表的研究论文.探讨林业高等院校中研究人员发表成果的有关规律,研究其合著率;不同作者数目论文分布等问题,为更好认识林业科技人才的群体... 本文选择六种有代表性的高等林业院校学报的科技资料,分析10年(1983-1992)间发表的研究论文.探讨林业高等院校中研究人员发表成果的有关规律,研究其合著率;不同作者数目论文分布等问题,为更好认识林业科技人才的群体作用,以及群体功能在当前林业科研中的功能发展趋势提供依据,同时也促进林业科技资料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报 学报论文 论文作者 林业高等院校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外木材干燥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洪林 刘银春 王剑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9-18,共10页
福建22种常见树种木材远红外吸收光谱相似,在波数1840cm^(-1)附近均有个最强的透射峰。对22种木材进行远红外穿透深度测定,最大的是山槐弦向0.71mm;最小的是罗木石楠径向,0.135mm。弦向大于径向,且与木材密度、含水率等有关。木材对... 福建22种常见树种木材远红外吸收光谱相似,在波数1840cm^(-1)附近均有个最强的透射峰。对22种木材进行远红外穿透深度测定,最大的是山槐弦向0.71mm;最小的是罗木石楠径向,0.135mm。弦向大于径向,且与木材密度、含水率等有关。木材对远红外吸收遵守朗伯定律,但吸收系数径向比弦向大。本文根据木材的远红外光谱图分析,提出木材纤维素、木素对远红外吸收,主要是分子含氧基团等键链间的振动吸收。根据远红外对木材的穿透深度,并通过热导方程分析、计算,认为厚度2mm以下薄板内部形成“正热源”是可能的。这为远红外木材干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 木材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外木材干燥热源分析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洪林 刘银春 王剑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77-183,共7页
根据福建22种常见树种远红外透射率的测定,穿透深度弦向大于径向,但其最大均不超过1mm,当远红外双面垂直辐射2mm单板,内部有形成“正热源”的可能。分析木材远红外光谱,穿透深度最大的远红外在波长5.43μm附近,对应此波长远红外辐射通... 根据福建22种常见树种远红外透射率的测定,穿透深度弦向大于径向,但其最大均不超过1mm,当远红外双面垂直辐射2mm单板,内部有形成“正热源”的可能。分析木材远红外光谱,穿透深度最大的远红外在波长5.43μm附近,对应此波长远红外辐射通量密度的物理极大值的热源温度应取675.9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 木材干燥 辐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油桐仙人草复合经营模式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玉盛 王启其 +1 位作者 邹双全 杨伦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00-204,共5页
杉木、油桐、仙人草复合经营模式5年生生物量及其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模式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分别为53.216t/hm2和12.369t/hm2,分别是对照的1.09倍和1.20倍;复合模式中杉木平均树高、胸径和单... 杉木、油桐、仙人草复合经营模式5年生生物量及其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模式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分别为53.216t/hm2和12.369t/hm2,分别是对照的1.09倍和1.20倍;复合模式中杉木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生物量分别是相应对照的1.11倍、1.07和1.02倍,细根量则是对照的1.42倍;复合模式生物量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分布均比相应对照趋向合理,这对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油桐 仙人草 复合经营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光引发自由基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洪林 张文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35-342,共8页
木材在^(60)Co γ射线辐射下引发g值为2.019、2.029、2.027、2.016、1.999等几种自由基。ESR主谱自由基浓度远大于机械自由基。并与树种、辐射剂量等有关。主谱自由基相对强度随剂量x按指数率Y=1-e^(-ax)上升,当剂量增加到100KGy时趋于... 木材在^(60)Co γ射线辐射下引发g值为2.019、2.029、2.027、2.016、1.999等几种自由基。ESR主谱自由基浓度远大于机械自由基。并与树种、辐射剂量等有关。主谱自由基相对强度随剂量x按指数率Y=1-e^(-ax)上升,当剂量增加到100KGy时趋于饱和,根据福建21个常见树种测试有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自由基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栗果物理保鲜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邹双全 许劲松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对锥栗果在贮藏过程中的防霉防蛀效果、失水规律及贮藏保鲜的保存率,提出了低剂量(0.5kGy)γ射线辐照、塑料袋包装、低温贮藏(3℃~5℃)的物理保鲜方法。
关键词 锥栗 果实 Γ射线 保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加工工业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洪林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240-244,共5页
辐射加工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发展很快,前景很好。我省建瓯建立一个利用^(60)Coγ射线源的闽北辐照中心,使我省辐射加工业有了一个新的发展。这将为我省工农业、林业生产作出贡献。
关键词 辐射 应用 消毒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远红外光谱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洪林 王剑 刘银春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44-349,共6页
根据福建22种主要用材树种远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木材分子结构径向与弦向基本相同,不同树种之间也无明显差别。从木材远红外吸收光谱得到木材远红外吸收峰在波数为3400cm^(-1)、740cm^(-1)、600cm^(-1)处,在800~1500cm^(-1)处有连续吸收... 根据福建22种主要用材树种远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木材分子结构径向与弦向基本相同,不同树种之间也无明显差别。从木材远红外吸收光谱得到木材远红外吸收峰在波数为3400cm^(-1)、740cm^(-1)、600cm^(-1)处,在800~1500cm^(-1)处有连续吸收峰,在波数为1840cm^(-1)附近有一个透射峰。提高木材远红外干燥的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增加远红外对木材的透射深度,以增加形成“正热源”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为木材远红外干燥提供了重要的基准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运红外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干钕-钼杂多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15
作者 蔡秀真 黄金凤 +1 位作者 王世铭 许洪林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56-359,共4页
本文报导了以稀土元素钕为杂原子和铝形成的杂多配合物(NH4)12。H10[Nd4MO29O104(H2O)12)· 22H2O及 Na4(NH4)10[Nd4 MO29 O100(H2O)16]· 34H2O的合成方法.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XPS对所合成的杂多... 本文报导了以稀土元素钕为杂原子和铝形成的杂多配合物(NH4)12。H10[Nd4MO29O104(H2O)12)· 22H2O及 Na4(NH4)10[Nd4 MO29 O100(H2O)16]· 34H2O的合成方法.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XPS对所合成的杂多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配合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