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泥鳅红细胞单细胞电泳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吴若菁
林霞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2-84,共3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DNA的断裂的方法,以S ingh等提出SCGE技术为基础,加以改进,建立了泥鳅红细胞SCGE优化技术。该方法快速、简便、敏感、廉价、低污染。
关键词
泥鳅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基因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沛譞
徐焱
宋亚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5,共8页
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体组成的改变及外源基因的转移释放令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变化,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是驱动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关键微生物,其群落结构的变化直接关系土壤氮素的转...
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体组成的改变及外源基因的转移释放令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变化,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是驱动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关键微生物,其群落结构的变化直接关系土壤氮素的转化与利用。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和PCR-DGGE技术分析了转cry1Ac/cpti双价抗虫基因水稻‘Kf8’秸秆还田降解过程中,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与组成的变化,探讨转基因水稻是否存在影响稻田土壤氮素转化与N2O排放的可能。结果显示:无论是氨氧化细菌amo A基因还是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其丰度在转基因水稻‘Kf8’与非转基因水稻‘Mh86’的秸秆还田土壤中都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水稻‘Kf8’和非转基因水稻‘Mh86’秸秆还田降解过程中0~10 cm土层中的amo A基因丰度均显著高于10~20 cm及20~30 cm土层(P<0.05);各深度土层中的nirS基因丰度均存在随秸秆还田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水稻秸秆还田降解过程中,转基因水稻‘Kf8’的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及组成,均与非转基因水稻‘Mh86’没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均与水稻秸秆还田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2),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还与土层深度显著相关(P=0.024)。本研究表明转cry1Ac/cpti抗虫基因水稻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关键微生物群落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就土壤微生物群落而言,转cry1Ac/cpti抗虫基因水稻秸秆还田不存在影响土壤氮素转化与N2O排放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秸秆还田
氨氧化细菌
AMOA基因
反硝化细菌
nirS基因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鳅红细胞单细胞电泳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吴若菁
林霞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附中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2-84,共3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B04231)
文摘
单细胞凝胶电泳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DNA的断裂的方法,以S ingh等提出SCGE技术为基础,加以改进,建立了泥鳅红细胞SCGE优化技术。该方法快速、简便、敏感、廉价、低污染。
关键词
泥鳅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红细胞
Keywords
oriental weatherfish ( Misgurnus anguillicadatus )
SCGE
DNA damage
erythrocyte
分类号
R318.5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Q754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基因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沛譞
徐焱
宋亚娜
机构
福建
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福建师范大学附中
福州时代中学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5,共8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01105)、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15R1019-12)和第30届福建省青少年创新大赛项目资助
文摘
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体组成的改变及外源基因的转移释放令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变化,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是驱动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关键微生物,其群落结构的变化直接关系土壤氮素的转化与利用。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和PCR-DGGE技术分析了转cry1Ac/cpti双价抗虫基因水稻‘Kf8’秸秆还田降解过程中,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与组成的变化,探讨转基因水稻是否存在影响稻田土壤氮素转化与N2O排放的可能。结果显示:无论是氨氧化细菌amo A基因还是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其丰度在转基因水稻‘Kf8’与非转基因水稻‘Mh86’的秸秆还田土壤中都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水稻‘Kf8’和非转基因水稻‘Mh86’秸秆还田降解过程中0~10 cm土层中的amo A基因丰度均显著高于10~20 cm及20~30 cm土层(P<0.05);各深度土层中的nirS基因丰度均存在随秸秆还田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水稻秸秆还田降解过程中,转基因水稻‘Kf8’的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及组成,均与非转基因水稻‘Mh86’没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均与水稻秸秆还田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2),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还与土层深度显著相关(P=0.024)。本研究表明转cry1Ac/cpti抗虫基因水稻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关键微生物群落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就土壤微生物群落而言,转cry1Ac/cpti抗虫基因水稻秸秆还田不存在影响土壤氮素转化与N2O排放的可能。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秸秆还田
氨氧化细菌
AMOA基因
反硝化细菌
nirS基因
群落结构
Keywords
Transgenic rice
Straw return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moA gene
Denitrifying bacteria
nirS gene
Community structure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泥鳅红细胞单细胞电泳技术的研究
吴若菁
林霞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转基因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王沛譞
徐焱
宋亚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