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鳅红细胞单细胞电泳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若菁 林霞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2-84,共3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DNA的断裂的方法,以S ingh等提出SCGE技术为基础,加以改进,建立了泥鳅红细胞SCGE优化技术。该方法快速、简便、敏感、廉价、低污染。
关键词 泥鳅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沛譞 徐焱 宋亚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5,共8页
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体组成的改变及外源基因的转移释放令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变化,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是驱动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关键微生物,其群落结构的变化直接关系土壤氮素的转... 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体组成的改变及外源基因的转移释放令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变化,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是驱动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关键微生物,其群落结构的变化直接关系土壤氮素的转化与利用。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和PCR-DGGE技术分析了转cry1Ac/cpti双价抗虫基因水稻‘Kf8’秸秆还田降解过程中,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与组成的变化,探讨转基因水稻是否存在影响稻田土壤氮素转化与N2O排放的可能。结果显示:无论是氨氧化细菌amo A基因还是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其丰度在转基因水稻‘Kf8’与非转基因水稻‘Mh86’的秸秆还田土壤中都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水稻‘Kf8’和非转基因水稻‘Mh86’秸秆还田降解过程中0~10 cm土层中的amo A基因丰度均显著高于10~20 cm及20~30 cm土层(P<0.05);各深度土层中的nirS基因丰度均存在随秸秆还田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水稻秸秆还田降解过程中,转基因水稻‘Kf8’的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及组成,均与非转基因水稻‘Mh86’没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均与水稻秸秆还田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2),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还与土层深度显著相关(P=0.024)。本研究表明转cry1Ac/cpti抗虫基因水稻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关键微生物群落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就土壤微生物群落而言,转cry1Ac/cpti抗虫基因水稻秸秆还田不存在影响土壤氮素转化与N2O排放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秸秆还田 氨氧化细菌 AMOA基因 反硝化细菌 nirS基因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