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术煎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伟炜 冯尚源 +4 位作者 林文硕 陈荣 李永增 林居强 黄瑞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50-2452,共3页
测试分析了白术煎剂及其在银胶中的拉曼光谱,并对其进行初步谱峰归属。白术煎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396,548,617,730,955和1 327 cm-1处,出现6个明显的拉曼信号。测试了白术煎剂和白术煎剂-银胶混合体系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该吸收光谱... 测试分析了白术煎剂及其在银胶中的拉曼光谱,并对其进行初步谱峰归属。白术煎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396,548,617,730,955和1 327 cm-1处,出现6个明显的拉曼信号。测试了白术煎剂和白术煎剂-银胶混合体系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该吸收光谱在长波区出现新共振吸收峰(999 nm处),进而研究了白术煎剂在银溶胶上的吸附特性及其表面增强机理。结果表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可能为白术煎剂或其他中药煎剂提供一种准确、直接、快速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紫外-可见光吸收谱 银胶 白术煎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学疗法剂量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步洪 谢树森 +1 位作者 HUANG Zheng WILSON Brian C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6-683,共8页
随着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应用的广泛开展,如何精确量化光动力剂量,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剂量的实时调整和优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难题,属PDT研究的前沿热点.综述了现有PDT剂量学研... 随着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应用的广泛开展,如何精确量化光动力剂量,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剂量的实时调整和优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难题,属PDT研究的前沿热点.综述了现有PDT剂量学研究方法及其相应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a.测定光通量密度、光敏剂浓度和氧分压;b.测量光敏剂的光漂白速率和光致产物;c.监测PDT前后组织的光生物学响应;d.检测单态氧在1270nm的近红外发光.同时,还分析了这些PDT剂量学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最后,讨论了PDT剂量学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学疗法 剂量学 光敏剂 光通量密度 光漂白 单态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数对芳基苄醚树枝状酞菁硅(Ⅳ)光敏产生单线态氧的影响
3
作者 王瑜华 刘静 +3 位作者 郑思宁 郑莉琴 杨洪钦 彭亦如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158-3161,共4页
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是评价其光动力活性的因素之一。采用2,5-二甲基呋喃为吸收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1-3代硝基芳基苄醚树枝配体轴向取代酞菁硅(Ⅳ)单线态氧的生成速率、生成速率常数及量子产率。结果表明,轴向取代酞菁硅(... 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是评价其光动力活性的因素之一。采用2,5-二甲基呋喃为吸收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1-3代硝基芳基苄醚树枝配体轴向取代酞菁硅(Ⅳ)单线态氧的生成速率、生成速率常数及量子产率。结果表明,轴向取代酞菁硅(Ⅳ)单线态氧的生成速率和生成速率常数均随着树枝代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低代的树枝配体轴向取代酞菁硅(Ⅳ)的单线态氧量子产率较高,这可能与不同代树枝配体对酞菁核的位点分离有关。研究将为开发轴向取代酞菁硅(Ⅳ)配合物作为新型光敏剂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硅(Ⅳ) 树枝配体 单线态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银纳米三明治结构SERS特性的超灵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封昭 周骏 +3 位作者 陈栋 王少敏 王小军 谢树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64-1070,共7页
基于金/银纳米三明治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特性,实现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高灵敏度免疫检测,检测结果具有特异性。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金、银纳米粒子,用4-巯基苯甲酸(4-MB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体(Anti-PSA)链接金、银纳米粒子... 基于金/银纳米三明治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特性,实现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高灵敏度免疫检测,检测结果具有特异性。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金、银纳米粒子,用4-巯基苯甲酸(4-MB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体(Anti-PSA)链接金、银纳米粒子制备免疫探针,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金、银纳米粒子并链接Anti-PSA制备得到免疫基底。将免疫探针、免疫基底以及PSA组成三明治结构,进行基于SERS特性的免疫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银免疫探针与纳米银免疫基底组成的三明治结构具有最佳的检测效果,PSA的检测灵敏度低至1.8 fg/m L(3.490×10-18mol/L),可应用于前列腺癌症的早期检测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纳米免疫探针 纳米免疫基底 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振动光纤减弱激光散斑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丽娟 邱怡申 +1 位作者 陈怀熹 李高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11-1214,共4页
在激光投影显示技术中,引入振动光纤的方法能够以较小的能量损失减弱激光散斑.本文利用广义范西特-泽尼克定理对激光投影显示中采用振动光纤抑制散斑做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散斑衬比度的大小取决于光纤的模式数和投影系统的光瞳大小,对... 在激光投影显示技术中,引入振动光纤的方法能够以较小的能量损失减弱激光散斑.本文利用广义范西特-泽尼克定理对激光投影显示中采用振动光纤抑制散斑做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散斑衬比度的大小取决于光纤的模式数和投影系统的光瞳大小,对于相同大小的像面,收集更多的光纤模式数和增大孔径均可减弱散斑衬比度.用两种不同的多模光纤所做的对比实验定性证实了这一结论.研究结果对光纤的选择和投影系统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投影显示 散斑 对比度 光纤 模式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残差网络的单图像去雨方法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徐爱生 唐丽娟 陈冠楠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1-1285,共5页
恶劣的雨天天气会严重影响图像质量,进而导致目标检测,目标追踪等算法性能急剧下降,因此图像去雨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残差网络的端到端图像去雨算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表示能力,学习出从有雨到无雨图像的映射.... 恶劣的雨天天气会严重影响图像质量,进而导致目标检测,目标追踪等算法性能急剧下降,因此图像去雨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残差网络的端到端图像去雨算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表示能力,学习出从有雨到无雨图像的映射.将注意力模块引入残差模块中,首先利用通道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学习通道维度上不同特征,然后利用空间注意力机制建立雨条纹的内在关系,之后将注意力模块与残差模块相结合得到注意力残差单元,最后将其堆叠成高性能去雨网络.公开的合成和真实世界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视觉上可以大大提高去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图像去雨 深度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通道注意力模块 空间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涉条纹骨架的毛刺去除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梅启升 王敏 梁秀玲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2-308,共7页
精确去除骨架毛刺是干涉条纹骨架提取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可以应用于激光的干涉条纹检测。提出一种基于骨架特征的去除干涉条纹骨架毛刺算法,算法的主要方案包括:获取骨架的特征点、八邻域链表追踪。首先对像素点进行逐个扫描,获取骨... 精确去除骨架毛刺是干涉条纹骨架提取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可以应用于激光的干涉条纹检测。提出一种基于骨架特征的去除干涉条纹骨架毛刺算法,算法的主要方案包括:获取骨架的特征点、八邻域链表追踪。首先对像素点进行逐个扫描,获取骨架的4种特征点:端点、节点、毛刺点、主干点,其次使用基于特征点的八邻域链表算法提取所有毛刺点、主干点,然后基于节点进行差分运算并剔除毛刺,最后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迭代处理直到干涉条纹骨架毛刺完全去除。利用OpenCV机器视觉算法对毛刺图像去除进行仿真,得到的结果通过1000个毛刺图片验证,毛刺去除的正确率达到94%。该算法相较于传统方案具有较高的针对性,保留骨架主干部分,去除其余毛刺部分,在干涉条纹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除毛刺 骨架提取 OPENCV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调控的碳纳米管非线性光学开关及其管径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贺慧敏 杨辉 +2 位作者 李莹 李祥辉 李志儒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70,共9页
本文借助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获得了五个不同管径碳纳米管在外电场作用下的最优几何结构和相应的性质,研究了外电场对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外电场导致了碳纳米管内部的电荷转移,引起了碳纳米管第一超极化率(β_(0))的... 本文借助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获得了五个不同管径碳纳米管在外电场作用下的最优几何结构和相应的性质,研究了外电场对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外电场导致了碳纳米管内部的电荷转移,引起了碳纳米管第一超极化率(β_(0))的急剧增大.例如CNT(6,3),当电场从0增大到工作电场F_(w)=80×10^(-4)au时,碳纳米管的β_(0)值从0 au可增大到最大83695 au,导致了极大的β_(0)对比,因此碳纳米管成为新型的非线性光学(NLO)开关.新型NLO开关的管径效应表明,较大管径的碳纳米管具有更优的NLO开关性质.除此之外,电子吸收光谱表明这些碳纳米管具有小于300 nm和大于2500 nm的光学工作区,因此碳纳米管可成为一类新的灵敏、快速、可逆的紫外兼红外的NLO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外电场 电荷转移 第一超极化率 非线性光学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偏振记录偏光全息的零再现 被引量:3
9
作者 林阿愿 王瑾瑜 +3 位作者 陈宇昕 齐沛良 黄志云 谭小地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80,共8页
偏光全息中的零再现是指在读取光满足布拉格条件下,再现光的功率却为零的现象。在通常的强度全息中,则没有零再现现象。本文根据张量偏光全息理论预测出实现零再现的条件,并推导了同偏振记录偏光全息的再现光场实现零再现的条件。在实验... 偏光全息中的零再现是指在读取光满足布拉格条件下,再现光的功率却为零的现象。在通常的强度全息中,则没有零再现现象。本文根据张量偏光全息理论预测出实现零再现的条件,并推导了同偏振记录偏光全息的再现光场实现零再现的条件。在实验中,先用两束椭圆偏振光并且干涉角度为136°来记录偏光全息;然后按照理论计算结果,改变参考光的偏振态成为一束特定偏振态,用这一束特定的偏振光进行读取,实现了零再现,验证了理论预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光全息 椭圆偏振 张量理论 零再现 相同偏振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音壁微腔的可见光波段光频梳研究进展(特邀)
10
作者 卢启景 廖令琴 +3 位作者 舒方杰 李明 谢树森 邹长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17,共17页
基于光学微腔的光频梳具有阈值低、光谱宽及结构紧凑等特点,在精密测量与传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微腔光频梳成为国际研究热点。目前相关的研究都聚焦于红外波段锁模光频梳的产生原理和应用探索,虽然可见光波段的光频... 基于光学微腔的光频梳具有阈值低、光谱宽及结构紧凑等特点,在精密测量与传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微腔光频梳成为国际研究热点。目前相关的研究都聚焦于红外波段锁模光频梳的产生原理和应用探索,虽然可见光波段的光频梳在精密光谱、原子钟及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特殊应用价值,但是可见光频梳的实现极具挑战性。文中在简要阐述光频梳产生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在可见光波段实现光频梳的主要挑战,以及目前三种实现方案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材料的二阶与三阶非线性效应、调节微腔的几何色散和模式强耦合效应调控色散来产生可见光频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频梳 回音壁模式微腔 色散调控 模式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