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疾病获益感的正念认知干预 被引量:32
1
作者 陈宝川 李红 +3 位作者 林榕 赵惠芬 林槙槙 洪菊应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6-70,共5页
目的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疾病获益感及相应正性认知。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肠造口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正念认知疗法干预方案8周,于干预前、干预完... 目的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疾病获益感及相应正性认知。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肠造口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正念认知疗法干预方案8周,于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干预完成后4周测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获益感、领悟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焦虑抑郁、社会心理适应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正念认知疗法能促进患者面对身心创伤以积极心态面对,提高疾病获益感,降低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社会心理适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疾病获益感 正念认知疗法 焦虑 抑郁 社会心理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剧本演练模式在新护士转型冲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任丽琼 赵惠芬 +2 位作者 陈宝川 谢宝缘 黄凤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剧本演练模式在促进新护士适应转型冲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内训师教学团队,以转型冲击模型为框架,编制临床情境剧本,通过观摩剧本视频、小组讨论、分角色演练体验的剧本演练模式对528名新护士进行沟通、关爱、病情观察、健... 目的探讨剧本演练模式在促进新护士适应转型冲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内训师教学团队,以转型冲击模型为框架,编制临床情境剧本,通过观摩剧本视频、小组讨论、分角色演练体验的剧本演练模式对528名新护士进行沟通、关爱、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矛盾或冲突处理等能力培训。结果 528名新护士对剧本演练培训模式中观看剧本视频的满意度为(4.25±0.87)分,角色演练的满意度为(4.35±0.86)分,小组点评满意度为(4.04±0.87)分;认为剧本演练模式对沟通技能、关爱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帮助较大,得分分别为(4.35±0.86)分、(4.11±0.87)分和(4.05±0.87)分;培训后,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身体方面、心理方面、知识和技能方面、社会文化与发展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剧本演练模式有利于激发新护士参加培训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能动性,提高新护士执业能力,是促进新护士顺利转型的有效培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培训 剧本演练模式 内训师 转型冲击 执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1 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肿瘤血管形成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旭日 李新丰 +1 位作者 王伟 刘玉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Rac1、VEGF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ac1、VEGF在43例肝细胞癌组织、43例癌旁肝组织及21例正常肝组织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Rac1蛋白、VEGF蛋白的平均光密度,根... 目的:探讨Rac1、VEGF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ac1、VEGF在43例肝细胞癌组织、43例癌旁肝组织及21例正常肝组织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Rac1蛋白、VEGF蛋白的平均光密度,根据CD34染色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MVD。结果:Rac1蛋白在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均有表达,位于胞浆,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正常肝组织(P<0.01);VEGF蛋白在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均有表达,位于胞浆,癌组织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正常肝组织(P<0.01);Rac1、VEGF与MVD之间均呈正相关(r=0.490,P=0.001;r=0.355,P=0.019),Rac1与VEGF之间呈正相关(r=0.583,P<0.001)。结论:Rac1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参与HCC的侵袭、转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RAC1 VEGF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被引量:6
4
作者 余外市 邱成志 +2 位作者 王春晓 吴友谊 黄种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探讨Golph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olph3、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的凋亡指数,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otph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细胞... 目的:探讨Golph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olph3、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的凋亡指数,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otph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结果:Golph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P〈0.05);低分化、浸润深度侵及浆膜外、淋巴结转移、Ⅲ期的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的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高中分化、浆膜内、无淋巴结转移者、I~Ⅱ期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率(P均〈0.05),而Golph3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大体类型、肿瘤长度无关(P〉0.05)。Golph3高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Cas—pase-3FEl,陛表达率及凋亡指数明显低于Golph3低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P〈0.05),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的表达与AI呈负相关(r=-0.320,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存在过表达,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Golph3免疫组织化学 TUNEL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28对肝癌HepG2细胞5-Fu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少坚 林拥华 +2 位作者 吴友谊 魏剑锋 廖政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探讨RNA结合蛋白Lin28对肝癌HepG2细胞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pcDNA3.1-Lin28或si-Lin28转染HepG2细胞,采用q PCR及WB法检测转染后HepG2细胞Lin28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5-Fu作用后转染细胞增殖活性变化... 目的:探讨RNA结合蛋白Lin28对肝癌HepG2细胞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pcDNA3.1-Lin28或si-Lin28转染HepG2细胞,采用q PCR及WB法检测转染后HepG2细胞Lin28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5-Fu作用后转染细胞增殖活性变化并计算5-Fu对细胞作用的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5-Fu处理后细胞凋亡情况、WB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qPCR法检测转染后耐药相关miRNA(let-7a和let-7b)及肿瘤干细胞标记物(Oct4、Nanog和Sox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载对照组(HepG2/Vector)相比,HepG2/Lin28组细胞中Lin28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过表达Lin28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对5-Fu作用的敏感性(IC50明显升高,P<0.05)和增强细胞增殖活性、使细胞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与阴性对照组(si-control)相比,si-Lin28细胞中Lin28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敲减Lin28可使细胞增殖活性及5-Fu的IC50显著降低(均P<0.01),凋亡率及凋亡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HepG2/Vector组比较,HepG2/Lin28细胞中let-7a、let-7b及肿瘤干细胞标记物(Oct4、Nanog和Sox2)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均P<0.01),而si-Lin28细胞中let-7a、let-7b及Oct4、Nanog、Sox2的表达水平较si-control组明显下调(均P<0.01)。结论:Lin28可通过调节miRNAs的表达及肿瘤干细胞的形成从而调节肝癌HepG2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靶向调节Lin28表达有望成为提高肝癌化疗疗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HEPG2细胞 Lin28 5-氟尿嘧啶 化疗敏感性 肿瘤干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GOLPH3基因表达逆转人结肠癌细胞顺铂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春晓 邱成志 洪钟时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2-868,共7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结肠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方案常含有铂类药物,而化疗耐药会影响结肠癌疗效和预后,其发生机制与基因异常表达有关。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gi phosphoprotein 3,GOLPH3)是一个癌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可促...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结肠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方案常含有铂类药物,而化疗耐药会影响结肠癌疗效和预后,其发生机制与基因异常表达有关。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gi phosphoprotein 3,GOLPH3)是一个癌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可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与预后不良相关。目前,GOLPH3基因的高表达与结肠癌对铂类耐药的相关性尚不明确。探讨沉默GOLPH3基因逆转人结肠癌HT29细胞对顺铂的化疗耐药效应和机制。方法:HT29细胞分为5组。①对照组:人结肠癌HT29细胞;②转染组:siRNA-GOLPH3转染HT29细胞;③实验组1:经顺铂处理的HT29细胞;④实验组2:经顺铂处理的siRNA-GOLPH3转染HT29细胞;⑤实验组3:经顺铂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抑制剂PD98059处理的HT29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GOLPH3、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ERK1/2和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顺铂处理后,实验组1、实验组2的细胞在波长490 nm处的吸光度(D)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的D490值显著低于实验组1(P<0.001);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细胞集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2的细胞集落数显著低于实验组1(P<0.001)。实验组1的P-gp、GOLPH3、pERK1/2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实验组2(P<0.01);实验组3的P-gp蛋白表达量较实验组1显著降低(P<0.01)。结论:沉默GOLPH3基因可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APK/ERK)信号通路逆转HT29结肠癌细胞对顺铂化疗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 结肠癌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 化疗耐药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误漏诊分析
7
作者 李军 张茹斌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34-434,共1页
四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误漏诊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李军张茹斌关键词腹膜后恶性肿瘤误漏诊中图号R735我院从1994年1月至1996年6月共收治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PMRT)30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18例... 四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误漏诊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李军张茹斌关键词腹膜后恶性肿瘤误漏诊中图号R735我院从1994年1月至1996年6月共收治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PMRT)30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18例,其中因误漏诊而误治4例。1临床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漏诊 误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海绵状血管瘤七例报告
8
作者 李军 张茹斌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97-297,共1页
脾海绵状血管瘤七例报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李军张茹斌关键词脾脏海绵状血管瘤中图号R733.2我科于1987~1995年共收治脾海绵状血管瘤7例,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7例,男4例,女3例。... 脾海绵状血管瘤七例报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李军张茹斌关键词脾脏海绵状血管瘤中图号R733.2我科于1987~1995年共收治脾海绵状血管瘤7例,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32岁,平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脾脏肿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3-3γ蛋白与雷公藤甲素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林文杰 王伟 +1 位作者 李新丰 吕国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TPL)对人胰腺癌细胞中14-3-3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雷公藤甲素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与14-3-3γ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1)分别给予6.25、12.5、25、50、100、150、200ng/mL雷公藤甲素诱导24、48、72h后,采用MT...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TPL)对人胰腺癌细胞中14-3-3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雷公藤甲素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与14-3-3γ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1)分别给予6.25、12.5、25、50、100、150、200ng/mL雷公藤甲素诱导24、48、72h后,采用MTT法检测胰腺癌AsPC-1细胞生长率;(2)给予雷公藤甲素诱导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胰腺癌AsPC-1细胞凋亡比例;(3)分别以12.5、25、50ng/mL雷公藤甲素诱导12、24、48、72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人胰腺癌AsPC-1细胞14-3-3γ蛋白表达。结果 (1)6.25~200ng/mL雷公藤甲素诱导24、48、72h后,胰腺癌细胞生长率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24h:F=28.21,P<0.01;48h:F=136.00,P<0.01;72h:F=282.28,P<0.01);予12.5ng/mL雷公藤甲素诱导24、48、72h后测得细胞生长率分别为(88.22±4.73)%、(43.94±2.58)%、(20.84±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93.54,P<0.01)。(2)以0、6.25、12.5、25ng/mL雷公藤甲素作用胰腺癌细胞48h后,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2.40±0.48)%、(15.14±2.56)%、(29.56±2.73)%、(58.27±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9.657,P<0.01);(3)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雷公藤甲素可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14-3-3γ蛋白表达(χ2=10.769,P<0.05);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胰腺癌细胞14-3-3γ蛋白表达逐渐减少(χ2=11.205,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14-3-3γ蛋白的表达,14-3-3γ蛋白可能在雷公藤甲素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发生凋亡的分子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γ蛋白 雷公藤甲素 胰腺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