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G4相关肺炎性假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与CD4^+ T细胞和白介素10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玉钿 谭云山 +1 位作者 纪元 曾海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99-1703,共5页
目的:研究Ig G4相关肺炎性假瘤(IRPIP)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病变与CD4+T细胞和白介素10(IL-10)的关系,探讨Ig G4相关肺炎性假瘤中存在的免疫病理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例Ig G4相关肺炎性假瘤和15例Ig G4非相关肺炎性假瘤(INPIP... 目的:研究Ig G4相关肺炎性假瘤(IRPIP)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病变与CD4+T细胞和白介素10(IL-10)的关系,探讨Ig G4相关肺炎性假瘤中存在的免疫病理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例Ig G4相关肺炎性假瘤和15例Ig G4非相关肺炎性假瘤(INPIP)组织中IL-10、CD3、CD20、CD4、CD8的表达,分析这些指标在Ig G4相关肺炎性假瘤和Ig G4非相关肺炎性假瘤中的差异。结果:IRPIP组中CD4阳性细胞数高于INP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IRPIP组中CD4阳性细胞数/CD8阳性细胞数比值高于INP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IRPIP组中CD3、CD8、IL-10阳性细胞数高于INPI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PIP组中CD20阳性细胞数低于INPI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 G4相关性肺炎性假瘤组中Ig G4阳性浆细胞数与IL-10阳性细胞数之间呈正相关(r=0.517),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Ig G4相关肺炎性假瘤除了Ig G4阳性浆细胞数量升高,同时伴随着病变背景中CD4+T数量的增加,且Ig G4阳性浆细胞数与淋巴细胞IL-10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Th2细胞及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是参与Ig G4相关肺炎性假瘤病变的免疫病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 G4 肺炎性假瘤 CD4+T细胞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Livin和PTEN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玉钿 谭云山 曾海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6-889,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9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Livin、PTEN、VEGF的表达和CD34标记的MVD...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9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Livin、PTEN、VEGF的表达和CD34标记的MVD值,分析Livin和PTEN表达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的关系。结果:在90例乳腺癌中Livin、PTEN和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4%、48.9%和61.1%,MVD为(30.81±11.29)个/HPF,与良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Livin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MVD值及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未见显著相关(P>0.05);PTEN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MVD呈负相关(P<0.05),与VEGF表达、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未见显著相关(P>0.05)。结论:Livin和PTEN在乳腺癌的血管生成及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别起促进和抑制作用,Livin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可能与其上调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LIVIN PTEN 血管生成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及血管生成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玉钿 郑曦 +2 位作者 吴钦穗 薛玉钦 吴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1-1336,共6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BC-NST)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血管生成等的关系。方法:收集IBC-NST组织1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BC-NST)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血管生成等的关系。方法:收集IBC-NST组织1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血管内皮细胞标记CD34的表达情况,并检测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HIF-1α、CD34的表达作为对照;另以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进一步检测HER2 IHC 2+的乳腺癌组织中HER2基因扩增情况;分析HIF-1α与乳腺癌分子分型、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年龄、病理分级以及TNM分期等的关系。结果:在150例IBC-NST中HIF-1α表达阳性率为61.3%,MVD为28.37±7.8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HER2过表达型或三阴性型乳腺癌HIF-1α阳性率均高于Luminal A型或B型,且Luminal B型高于Luminal A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HIF-1α阳性组乳腺癌ER、PR阳性率低于HIF-1α阴性组,而HIF-1α阳性组Ki67表达指数、MVD则高于HIF-1α阴性组,且Ⅲ~Ⅳ期乳腺癌HIF-1α阳性率高于Ⅰ~Ⅱ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HIF-1α阳性与阴性乳腺癌组间HER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年龄、病理分级乳腺癌组间HIF-1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IBC-NST不同分子分型中HIF-1α差异表达,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中HIF-1α表达阳性率高,HIF-1α抑制乳腺癌ER、PR表达,提高Ki67增殖指数;HIF-1α对乳腺癌血管生成、肿瘤进展具有促进作用;HIF-1α有望成为乳腺癌(尤其三阴性型)治疗的有效靶点及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分子分型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构建胃癌转移预测模型
4
作者 龚超 陈魁 +5 位作者 章德昆 谢径峰 吴芳华 黄玉钿 薛玉钦 王力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6-753,共8页
背景与目的:通过对高通量功能基因组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一组含有转移和非转移性胃癌以及癌旁组织的基因芯片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出与胃癌发生和... 背景与目的:通过对高通量功能基因组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一组含有转移和非转移性胃癌以及癌旁组织的基因芯片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出与胃癌发生和转移显著相关的分子,为胃癌的治疗和生存期延长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GCNA方法对19例胃癌患者基因表达进行差异分析;结合临床数据,选取与临床信息高度相关的基因模块构建网络。结果:利用WGCNA我们筛选出了Lightsteelblue模块与胃癌转移明确相关,同时对模块中的基因进一步进行分析,筛选出4个基因:C5AR1、AP3M2、TYMP、ANXA2P1作为核心靶基因。通过表达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验证上述基因与胃癌发生、转移明确相关。同时,通过外部ONCOMINE和Kaplan-Meier plot数据库验证上述基因在胃癌中高表达,高表达这些基因的患者有着更差的预后。并利用GSE14210数据集构建基于这些基因的预测患者预后和疾病进展模型。结果提示我们所筛选的4个基因具有成为潜在胃癌转移和治疗生物标志物的可能。结论:鉴定筛选出与胃癌发生和转移相关的4个基因,可为胃癌发生、转移和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高通量功能基因组数据库 转移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