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儿科患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娜梅 林志航 +3 位作者 林志强 蔡莉莉 蔡艺峰 傅新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评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患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儿科96例患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用药情况。结果共点评96例患者,男68例,女28例,中位年龄(四分位距)1.00(4.95)岁,中位体重... 目的评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患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儿科96例患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用药情况。结果共点评96例患者,男68例,女28例,中位年龄(四分位距)1.00(4.95)岁,中位体重(四分位距)9.00(17.33)kg;微生物送检94例,送检率为97.92%;细菌培养阳性32例,阳性率34.04%,分离菌株主要来源于静脉血和痰液,占70.00%;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中位用药天数(四分位距)为8.00(8.75)d。综合评价100分85例,90分3例,80分2例,0分6例。扣分项目包括适应证不符合,用法用量及配伍不当,使用抗菌药物前无相应的病原学检查,以及治疗过程中缺乏对疗效进行评估的动态实验室检查等。结论该院儿科住院患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基本合理,但临床科室需严格控制碳青霉烯类在感染患儿中的应用,强调病原学诊断,尽早实施目标性治疗。还应积极开展合理用药专项点评和临床培训,规范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 儿童 合理用药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清清 张志珊 +5 位作者 郭如意 朱焱 明德松 林玉玲 陈晓婷 苏智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0-676,共7页
目的分析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2013-2018年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美国BD 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纸片扩散法对临床送检血标本中常见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2013-2018年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美国BD 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纸片扩散法对临床送检血标本中常见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收集6年间血培养分离菌共435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05株,占39.2%,革兰阴性菌2649株,占60.8%。4354株分离菌中居前5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8.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7%)﹑克雷伯菌属(13.5%)、链球菌属(9.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6.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占各自菌种的19.8%和74.2%,未检测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粪肠球菌中检出1株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屎肠球菌对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儿童株中PSSP、PISP和PRSP的检出率分别为80.0%、13.3%和6.7%,成人分离株PSSP、PISP和PRSP的检出率分别为71.7%、13.2%和15.1%。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仍高度敏感,细菌耐药率低,均<7%。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约55%。结论血培养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居第一位,其所占比例在2013-2018年6年间呈上升趋势。不同科室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不同,其中以ICU最多见。临床医师对疑似感染的患者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及时正确采集、送检感染部位和血标本,并根据细菌药敏结果,科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8
3
作者 马翠苹 朱焱 +1 位作者 汤利 郑怡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1-669,共9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法、纸片扩散法和E试验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7年版标准判断结果...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法、纸片扩散法和E试验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7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2013-2017年共收集临床分离菌2258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321株,占41.3%,革兰阴性菌13267株,占58.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2.1%和43.2%,5年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MRSA和MRCNS对所测试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除利奈唑胺)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5年间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成人株和儿童株中青霉素不敏感株(PNSSP)的检出率均有所下降。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耐药率低于10%。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上升明显,分别从1.0%和0上升到7.4%和7.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已超过60%。而铜绿假单胞菌对测试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结论细菌耐药性监测5年间,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仍在上升,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福建泉州地区育龄女性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雅斌 蒋燕成 +1 位作者 陈紫萱 张志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53-1458,共6页
目的:了解福建泉州地区育龄女性地中海贫血的携带率,研究相关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征。方法:应用分群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泉州市各县市育龄女性的静脉血,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进行筛查,对阳性者采用跨越... 目的:了解福建泉州地区育龄女性地中海贫血的携带率,研究相关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特征。方法:应用分群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泉州市各县市育龄女性的静脉血,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进行筛查,对阳性者采用跨越断裂点PCR(gap-PCR)技术和反向点杂交技术(RDB)进行基因检测,检测阴性者外送测序检测罕见基因突变。结果:7 082例调查对象中共发现确诊地中海贫血384例,总携带率为5.42%。α、β地中海贫血的携带率分别为3.21%和2.15%,其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以--^(SEA)/αα为主,占比68.72%,并含有2例--^(THA)I/αα和1例αα/ααα^(anti3.7)罕见基因类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以IVSⅡ-654(C→T)/N和CD41-42(-TTCT)/N为主,总和占比75.00%。同时检测出5例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结论:泉州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较高,且以--^(SEA)/αα、IVSⅡ-654(C→T)/N、CD41-42(-TTCT)/N为主要突变类型。该结果对临床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筛查地中海贫血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 流行病学 育龄女性 福建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福建泉州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蒋燕成 陈紫萱 +1 位作者 陈雅斌 张志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43-1948,共6页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以及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等,并分析其在泉州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的患者546例基因突变类型及其...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以及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等,并分析其在泉州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的患者546例基因突变类型及其携带率。结果:送检的4226例样品中,共检出阳性样品546例,地中海贫血基因总携带率为12.92%;其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8.16%;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4.76%;检出的α-地中海贫血缺失型患者远比非缺失型患者多,以东南亚缺失型(--SEA/αα)最为常见,构成比为68.98%,其次为22.61%(-α3.7/αα)、2.61%(αWSα/αα)、2.32%(αCSα/αα)、2.32%(αQSα/αα)、1.16%(-α4.2/αα);检出9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最常见的3种突变类型依次为IVSⅡ-654(C→T,42.29%)、CD41-42(-TTCT,33.83%)、CD17(A→T,12.94%)。并检测出2例--THAI/αα,1例αα/αααanti3.7和1例HKαα罕见基因突变类型。结论:本研究表明,泉州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较高,并具有多样性,可为泉州地区地中海贫血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 基因型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地区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现状及预后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永年 黄亚兰 +5 位作者 邓金兰 邱燕燕 黄秋燕 刘江福 郭如意 高艺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通过对泉州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现状、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为AIDS机会性感染的科学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172例AIDS合... 目的通过对泉州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现状、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为AIDS机会性感染的科学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172例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机会性感染情况,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将独立预测因素引入R软件,根据各因素回归系数绘制预后Nomogram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对该模型的区分度进行标定,利用校准图阐明Nomogram预测的预后与实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决策曲线(DCA)对Nomogram模型的临床效用进行验证。结果172例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中,机会性感染共有8种,其中细菌性肺炎占比最高,达54.65%,其次为口腔白斑,占51.74%,肺孢子菌肺炎占43.60%,带状疱疹占28.49%,肺结核占21.51%,感染性腹泻占19.7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占12.79%,巨细胞病毒感染最低,仅占10.4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8~39岁人群居多。年龄、感染种数、基因型耐药、CD4+T淋巴细胞水平是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校准曲线及DCA显示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有效性,且精准区分度较好。结论年龄、感染种数、基因型耐药、CD4+T淋巴细胞水平等因素是影响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主要因子,而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能发挥较好的临床预测能力和有效性,为临床早识别、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 预测模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福建地区多中心数据分析
7
作者 吴椿萍 郑湧智 +8 位作者 李健 温红 翁开枝 庄树铨 吴兴国 华雪玲 郑浩 陈再生 乐少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目的:评估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地区5家医院收治的127例初诊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急性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相比较,并采用Kaplan... 目的:评估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地区5家医院收治的127例初诊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急性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相比较,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评估患儿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116例规范治疗的T-ALL患儿中,78例接受CCLG-ALL 2008方案治疗,38例接受CCCG-ALL 2015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T-ALL患儿中男性、年龄≥10岁、初诊白细胞数≥50×10^(9)/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诱导治疗中微小残留病≥1%、诱导结束时微小残留病≥0.01%的患儿比例均显著高于B-ALL患儿(P<0.05)。T-ALL患儿预期10年EFS及OS分别为59.7%和66.0%,均显著低于B-ALL患儿(P<0.001)。COX分析显示,初诊白细胞数≥100×10^(9)/L、诱导结束时未达完全缓解是更差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CCG-ALL 2015组与CCLG-ALL 2008组相比,感染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15.8%vs 34.6%,P=0.042),而EFS及OS更高(73.9%vs 57.2%,PEFS=0.090;86.5%vs 62.3%,POS=0.023)。结论:T-ALL较B-ALL预后差,初诊白细胞数≥100×10^(9)/L、诱导结束时未达完全缓解(尤其是纵隔肿物未消失)为其预后不良危险因素。CCCG-ALL 2015方案可能降低感染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不良事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失败相关因素分析———福建省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分析
8
作者 蔡春霞 郑湧智 +5 位作者 温红 翁开枝 庄树铨 吴兴国 乐少华 郑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6-1664,共9页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失败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5家医院收治的1414例初诊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失败定义为复发、非复发相关死亡和第二肿瘤。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9...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失败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5家医院收治的1414例初诊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失败定义为复发、非复发相关死亡和第二肿瘤。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9.7(0.1-136.9)个月,共有269例(19.0%)治疗失败,其中140例(52.0%)为复发,129例(48.0%)为非复发死亡,0例第二肿瘤。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白细胞计数≥50×10^(9)/L、T-ALL、BCR-ABL1、KMT2A基因重排、早期治疗反应不佳是导致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HR>1.000,P<0.05)。140例复发ALL患儿的5年OS率仅为23.8%,其中极早期复发(复发时间在诊断18个月内)预后更差。129例非复发死亡患儿中,包括71例(26.4%)治疗相关死亡,56例(20.8%)因放弃治疗死亡,2例(0.7%)疾病进展死亡;其中治疗相关死亡与化疗强度显著相关,而放弃治疗主要与经济因素相关。结论:福建省儿童ALL的治疗失败率仍较高,复发为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而治疗相关死亡、经济因素放弃导致死亡则是无复发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治疗失败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伯基特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
9
作者 李纯团 李冰冰 +5 位作者 翁丹 杨琬琳 王少雄 郑艳 王丹 朱雄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6-801,共6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水平对伯基特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PI3K/AKT/mTOR信号通道相关信号分子的变化,探讨伯基特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RT-qPCR、Westernblot检测CA46、RAJI细胞HDAC的水平;使用HDAC选择性抑制剂...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水平对伯基特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PI3K/AKT/mTOR信号通道相关信号分子的变化,探讨伯基特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RT-qPCR、Westernblot检测CA46、RAJI细胞HDAC的水平;使用HDAC选择性抑制剂VPA作用于CA46、RAJI细胞,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道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CA46、RAJI细胞Ⅰ类HDAC水平高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VPA能够抑制CA46、RAJI细胞的增殖;下调HDAC表达可以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分子AKT、p70S6K磷酸化,上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8、CleavedCaspase-9和Bax的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PARP的表达。结论:抑制HDAC活性可以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性,进而抑制伯基特淋巴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伯基特淋巴瘤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蔡莉莉 林志航 +2 位作者 郭如意 吴娜梅 陈清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9-617,共9页
目的分析阿萨希毛孢子菌(T.asahii)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报告1例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并以“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Trichosporon asahii”“bloodstream infec... 目的分析阿萨希毛孢子菌(T.asahii)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报告1例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并以“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Trichosporon asahii”“bloodstream infection”为关键字,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状态、治疗及临床转归,以及阿萨希毛孢子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该白血病患者化学治疗期间发生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经氟康唑+氟胞嘧啶治疗后好转。文献检索纳入病例43例,包括该病例共44例。其中男性28例,中位年龄54.5岁。基础疾病主要为血液系统疾病,目前已发现导管、泌尿道及皮肤是合并培养阳性部位。三唑类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较好,其中伏立康唑活性最佳且采用其治疗的患者生存率高;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采用氟康唑治疗的患者也能获得较高的生存率。当氟康唑最低抑菌浓度(MIC)为4~8μg/mL时,多数情况下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两性霉素B体外活性较好,但其未联合三唑类治疗时患者总生存率低。移除导管、实施手术干预及中性粒细胞的恢复是生存率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阿萨希毛孢子菌所致血流感染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最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为高危因素,导管、泌尿道及皮肤等部位感染可能是感染源。清除感染源并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不能耐受伏立康唑的患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可采用氟康唑联合或不联合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治疗方案作为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萨希毛孢子菌 血流感染 氟康唑 治疗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不同水平氧浓度对冠心病患者腹腔镜手术后早期心肌损伤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11
作者 庄渊钊 但欣仪 +2 位作者 曾景阳 江长城 孙加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水平氧浓度对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心肌损伤(myocardial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MINS)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12月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冠心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L组(FiO_(2)=0.3,n=39)和H组(FiO_(2)=0.8,n=...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水平氧浓度对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心肌损伤(myocardial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MINS)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12月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冠心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L组(FiO_(2)=0.3,n=39)和H组(FiO_(2)=0.8,n=37)。L组若术中氧饱和度<92%则根据情况将FiO_(2)增加0.03~0.1。将术后超敏肌钙蛋白T(hs-TnT)>65 ng/L,或20 ng/L<hs-TnT<65 ng/L且与术前相比变化绝对值>5 ng/L定义为MINS。监测术前及术后4 h、12 h、24 h、48 h hs-TnT、肌酸激酶MB(CK-MB)同工酶水平,记录MINS发生率;记录术后7 d内新发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MACCE);记录出麻醉恢复室及术后12 h、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镇痛药物补救情况。结果术后12 h、24 h的hs-TnT水平L组明显低于H组(P<0.05),术后12 h、24 h、48 h hs-TnT较术前变化绝对值L组较H组小(P<0.05)。L组MINS发生率仅为H组的1/4[5.1%(2/39)vs.21.6%(8/37)],但差异无显著性(χ^(2)=3.192,P=0.074)。2组术后7 d内MACCE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0%(0/39)vs.5.4%(2/37),P=0.234]。2组术后48 h内疼痛评分及术后补救镇痛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术中维持较低氧浓度(FiO_(2)=0.3)可降低术后早期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的水平,有助于减少M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浓度 冠心病 腹腔镜手术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焱 陈文标 +4 位作者 黄东红 陈丽霞 陈淑增 邱丹缨 许秀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8-198,共1页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特别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近年来SP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已日趋严重,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较为普遍。为了解泉州地区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SP对常用抗生...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特别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近年来SP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已日趋严重,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较为普遍。为了解泉州地区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S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可能的耐药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大环内酯类 肺炎链球菌 泉州地区 相关基因分析 药物耐药 儿童 抗生素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基因亚型及血清型分布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志珊 苏智军 +1 位作者 林毅胜 林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调查泉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基因亚型及血清型的分布。方法采用巢式PCR法对48例样本S基因扩增后进行测序,应用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基因型和基因亚型,应用Magnius和Norder法进行血清型分析。结果 4... 目的调查泉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基因亚型及血清型的分布。方法采用巢式PCR法对48例样本S基因扩增后进行测序,应用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基因型和基因亚型,应用Magnius和Norder法进行血清型分析。结果 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测出B基因型35例(68.8%),C型13例(31.2%);B基因型中Ba亚型占97.0%,adw2血清型占93.9%;C基因型中C2亚型占93.3%,adrq+血清型占80.0%。结论泉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B基因型为主,其次是C基因型;B基因型样本中,以Ba亚型和adw2血清型为主,C基因型样本中,以C2亚型和adrq+血清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基因亚型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低估甲状腺3类和4a类结节的细胞和组织病理表现
14
作者 吴玮琦 许存宝 +3 位作者 李尤佳 苏春阳 张峰顺 陈一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低估恶性风险的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TIRADS)3类和4a类结节的细胞和组织病理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方法以组织病理学为标准,收集54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683个结节的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资料,分析C-T... 目的分析超声低估恶性风险的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TIRADS)3类和4a类结节的细胞和组织病理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方法以组织病理学为标准,收集54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683个结节的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资料,分析C-TIRADS 3类和4a类结节的细胞和组织病理特征。结果甲状腺C-TIRADS 3类结节268个,其中良性病变236个,低风险肿瘤12个,恶性结节20个(7.46%);C-TIRADS 4a类结节221个,其中良性病变133个,低风险肿瘤7个,恶性结节81个(36.65%),C-TIRADS 3类与4a类结节恶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3,P<0.001),均高于C-TIRADS恶性危险分层指南推荐的恶性率(P均<0.001)。低估为C-TIRADS 3类和4a类结节的病理类型主要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别是伴有桥本甲状腺炎者,低风险结节超声诊断结果和细胞学分类的对应关系不确定。结论当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别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滤泡癌及髓样癌等术前超声图像的恶性特征不典型或缺乏时,会被低估为C-TIRADS 3类或4a类结节,应提高对此类病变细胞和组织病理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低估恶性风险 血糖 病理 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市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洪玲 李才辉 +2 位作者 魏思灿 黄玲 林天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6-1104,共9页
目的观察泉州市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3月13日—4月5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67例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COV... 目的观察泉州市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3月13日—4月5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67例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03,年龄为9~97(41.45±17.51)岁,35.82%患有基础疾病,83.58%接种了新冠疫苗。初诊时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咳嗽(62.69%),其次为发热(32.84%)。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和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的比率分别为11.94%、7.46%、29.8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的比率分别为8.95%、10.45%、25.37%、14.93%、14.93%,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血沉、降钙素原升高的比率分别为35.82%、71.64%、56.72%、4.48%,D-二聚体、肌酐、铁蛋白升高的比率分别为8.95%、28.36%、13.43%,46.27%的患者IgG抗体阳性。肺部CT以双下肺外周多发、散在病灶为主,斑片状高密度影及磨玻璃影多见,1.49%的患者出现少量双侧胸腔积液。10.45%的患者出现并发症,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平均(18.12±5.37)d,住院时间平均(19.45±5.41)d,所有患者均未进展为重型/危重型,全部治愈出院。有呼吸系统疾病、CRP升高为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泉州市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COVID-19患者初诊临床症状较轻,咳嗽为最常见症状,部分合并基础疾病,绝大部分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较长,与呼吸系统疾病、CRP升高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奥密克戎 变异株 临床特征 核酸转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某公立医院保安队伍建设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芳铭 马诗磊 +1 位作者 胡丽芬 杨显召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101,共3页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要求医院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对保安管理及服务同样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总结案例医院保安队伍存在的不足,通过实践探索保安管理组织标准化、保安人员管理制度化、保安岗位工作科学化...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要求医院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对保安管理及服务同样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总结案例医院保安队伍存在的不足,通过实践探索保安管理组织标准化、保安人员管理制度化、保安岗位工作科学化、突发应急处置流程化、关心关爱保安人性化来加强保安队伍建设,推进保安精细化管理,提高保安队伍素质,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医院高质量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医院 保安队伍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足三里穴位周围肌肉微循环的超声造影评估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振宏 柳漂漂 +4 位作者 王筱颖 王泽城 吕国荣 林煜芬 吴家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正常人足三里穴位针灸前后局部肌肉微循环情况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9月—2020年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就诊的72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于针灸前、针灸得气最强时、针灸后2h进行超声造影,观...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正常人足三里穴位针灸前后局部肌肉微循环情况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9月—2020年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就诊的72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于针灸前、针灸得气最强时、针灸后2h进行超声造影,观察胫前肌内微血管血流灌注情况,分析感兴趣区中的小动脉、肌肉组织和小静脉,获得时间-强度曲线和造影剂渡越时间(CTTs)。采用针灸者结合受灸者的客观评分标准评价针感。于针灸前、针灸得气最强时、针灸后2 h检测胃泌素、血浆促胃动力素、胆囊收缩素、胰泌素水平。结果①针灸得气最强时,胫前肌动脉-肌肉间、肌肉-静脉间、动脉-静脉间CTTs明显缩短,与针灸前及针灸后2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针灸前及针灸后2hCT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针灸得气最强时,志愿者血清内胃泌素、血浆促胃动力素、胆囊收缩素、胰泌素水平升高,与针灸前及针灸后2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针灸前及针灸后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针灸得气最强时,胃泌素、血浆促胃动力素、胆囊收缩素、胰泌素水平与胫前肌动脉-肌肉间、肌肉-静脉间、动脉-静脉间CTTs均呈正相关(r=0.360~0.702,P<0.001)。结论针刺足三里得气最强时,可造成骨骼肌周围微循环改变,导致CTTs明显缩短,同时也能促进胃肠道的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足三里 骨骼肌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的诊断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海文 陈巧莉 +2 位作者 丁志荣 陈伟文 林天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3,共6页
目的 探讨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的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1月某院收治并诊断为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3~73岁... 目的 探讨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的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1月某院收治并诊断为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3~73岁,急性起病,均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3例患者有家禽接触史,1例有流产山羊接触史。4例患者从有临床症状到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间隔时长为1~6 d,且入院时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200 mmHg,随病情发展呈进行性下降,需积极呼吸机支持。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4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3例血小板计数轻度降低;4例患者中2例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2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例患者肌酸激酶升高,4例患者血清肌酐均升高,2例轻度低钠血症;4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明显升高。4例患者胸部CT表现以单个或多个肺叶累及为主,渗出实变,后期累及多个肺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均检测出流产衣原体DNA序列。结合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接触史、胸部CT、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等结果,诊断为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通过及时调整以多西环素为基础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流产衣原体也可能导致人类肺炎发生,感染后可导致严重临床后果,当患者有动物接触史时,需警惕此类疾病;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以检出流产衣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衣原体 肺炎 人畜共患病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非典型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伟峰 何约明 +6 位作者 庄锡彬 黄弘 真滢 朱秀妮 方耀堂 庄梓勋 曾玉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1-2094,2100,共5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积液量分为3组:少量胸腔积液组(35例)、中量胸腔积液组(42例)、大量胸腔积液组(27例)。根据患者疾病实际发展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29例未出现复发和转移)和预后不良组(75例出现复发和转移)。另选取同期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治疗的60例肺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胸腔积液中MEG3表达。收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CD4^(+)T细胞比例,并计算Th17/CD4^(+)T。对比各组患者lncRNA MEG3及外周血Th17、CD4^(+)T细胞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胸腔积液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对照组(P<0.05)。大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大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P<0.05)。预后不良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百分比低于预后良好组,而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lncRNA MEG3为NSCLC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Th17/CD4^(+)T不同,且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可作为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诊断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lncRNA MEG3 Th17/CD4^(+)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特定术种手术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李珊虹 林家荣 +4 位作者 孙允宗 郭孟玲 郑娟娟 苏丽红 王莹莹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9-63,共5页
目的分析特定术种手术时长的现状,并探索手术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的手术患者信息,根据纳入标准选取研究对象,以手术时长0.83 h为界限,>0.83 h的为研究组,≤0.83 h的为对照组,对患者... 目的分析特定术种手术时长的现状,并探索手术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的手术患者信息,根据纳入标准选取研究对象,以手术时长0.83 h为界限,>0.83 h的为研究组,≤0.83 h的为对照组,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术时长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U检验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χ^(2)检验,患者年龄、性别等12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确认手术类型、主刀医师职称、入院时情况、出院科别、术前住院日、临床路径完成情况、患者的年龄、性别等8项因素是手术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患者手术时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医院管理者应当根据医院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对手术时长进行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手术时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